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之冤家对头-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君悦早早夭折了也好,省的以后被她教导的撑不起家业。中间君悦的成长,他就更没有在意过了,他信奉的是优胜劣汰,平常根本不管,顶天了教训他几句不要给他丢脸。而且君悦从小跟他也不亲近,连逗一逗他都没有过。他从没想到,他还有因为君悦这个名字伤心欲绝的时候,而且不过是因为做了几天梦而已。
贾敏听说黛玉有孕已经高兴坏了,她一直担心黛玉也会像她一样成亲后过十几年才能有孩子,自从黛玉嫁到杨家,每每求神拜佛贾敏总要为了黛玉生子之事求一炷香,如今总算听到好消息了。于是根本没注意到柳哥儿失魂落魄的模样,见他站起来离开也不过问了一句,就又转头去关心黛玉了。
柳哥儿离了贾敏那里,一个人走到花园里坐在当日黛玉在家时最喜欢的水榭里,目无焦距地看着各种颜色的金鱼在水下游来游去。此时他才知道,原来他也是关心君悦的,自从开始做那个梦以来,他已经不止一次发呆的时候想起君悦来。小小的孩子濡慕地看着他的样子、拿着书本一边磕磕巴巴背书一边偷偷抬眼期盼地看着他的样子、年夜饭的时候紧挨在他身边直到乳母来抱才依依不舍沮丧离开的样子,翻来覆去只有这几个画面,却都意外清晰,甚至他都能记得清楚当时君悦穿的衣服鞋子和身上戴的配饰。
如果宁茹没有重生成黛玉就好了,柳哥儿如是想。只要不是黛玉,不是有血缘的亲姐弟,或许他们还能再做一世夫妻,君悦再来做他的儿子。柳哥儿突然心疼的无以抑制,可惜君悦还是跟他的母亲更亲近一点,若是能再等等投胎到武琳肚子里就好了。他已经在心里认定了黛玉如今怀的孩子就是君悦了。
黛玉有孕,贾敏因离得远,家里又要准备着给柳哥儿娶妻,所以不能去看她,只能想方设法准备一堆东西带着,甚至乳母都找好了两个等过几个月就给她送去。就在贾敏急火火忙着看还缺什么的时候,柳哥儿主动请缨要去送,甚至还说“这些东西送到离孩子足月也近了,紧接着还有催生礼和满月礼,不如母亲一起收拾了带着,我在那里待到孩子满月再回来。都说生孩子艰难,我虽做不了什么也能给姐姐些底气。”他总要亲眼看看到底是不是君悦才能放心。
贾敏有些心动,从来女人生孩子就是过鬼门关,虽然杨家门风好待黛玉也好,可是若真有什么事,儿媳妇和孙子放一块儿那可就说不准了,有娘家人在旁边看着总要好一些。
可是想到柳哥儿要考试,有些担心耽误他学业,他却道:“父亲常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正好姐夫见多识广,我也能讨教些道理,算不得耽误。家里的事如今且用不着我,科考也要等明年,父亲的意思是总要多积累些才下场,去山东也算两得。母亲,您就同意了吧。”贾敏终于还是担心黛玉多一些,想想她孤零零在婆家,生孩子的时候也不知道会不会害怕,便同意了他的话,只是还是说:“总要先与你父亲商量过才好。”林如海自然不会反对,甚至还催他早些动身,并说满月之后也不用急着回来,只要不要误了订亲过礼就好。
此时的黛玉已经到了山东,并被杨太太当成易碎品保护起来。当初在苏州时杨时礼听说她有孕,紧接着就向山东送了信,并商议好过了三个月等胎稳了再回山东,总不能让杨家的嫡孙生在苏州没有人看顾的地方。坐着杨太太让苏州这边的掌柜订做的大马车,又带着杨太太专门送来的大夫,一路走得很是缓慢,回到山东确定胎像平稳才又给京里送信,耽误下来,如今黛玉肚里的孩子已经快六个月。
黛玉虽怀念君悦,却不觉得这个孩子与君悦有关,她希望君悦已经忘记一切安然入了轮回,开始过自己的生活,不再执着着上一世的事。而这个孩子是她与杨时礼的血脉,是独立的个体,像白纸一样,并没有承载着任何人的任何情感负累。也更不觉得这孩子与柳哥儿有什么关系,所以十几年后黛玉与柳哥儿因为这孩子的事产生矛盾真是再正常不过。
当黛玉见到柳哥儿盯着她肚子看的时候,压根没想到他已经将这孩子看做是君悦的转世,只以为他是在因为她给别人生孩子而觉得不舒服,还说他:“幸好你是我弟弟,若是别人,这样失礼盯着别人家妇人的肚子看,早被打出去了。”
柳哥儿不理她的打趣,问她:“你有没有做过什么梦?与当初有君悦的时候有何不同?”
黛玉笑道:“哪里来的男人,怎如此婆婆妈妈?!你这是在想什么,哪里来的那么多的梦。”忽然敛了笑容叹道:“当初有君悦的时候梦到月亮入怀,他的命也不过尔尔,连活到成人都没有。如今这孩子平凡些我反而觉得欢喜,安平一世才是最大的喜事。”又道:“君悦的名字你不要再提了,我不想与你吵闹,咱们两个都不要再打扰他的安宁。”
“你……可是……”柳哥儿想说,你现在怀的就是君悦,话到嘴边却又咽了回去。他想,等孩子出来就知道了,听说他与黛玉出生时都有异象发生,相信君悦出生也不会平淡无奇,到那时由不得黛玉不信。
然而,事实证明,柳哥儿确实失算了。
时间过得飞快,一眨眼黛玉肚子里的孩子已经足月。生的那天,杨家忙成了一团,杨太太进了产房,田氏在外头主持大局,杨时礼被一群丫鬟婆子挡着不让他进产房,突围失败后,顾不得形象上蹿下跳大喊大叫让黛玉不要怕。黛玉在里面听到他的喊叫声笑出声来,有比较才更能体会出幸福,相比较上一世生孩子冷冷清清,邹旭拥着他的真爱在别人院子里等消息来说,这一世真的好太多了。
杨太太见黛玉扑哧一声笑之后再次痛呼,之前攒的力气全都泄了去,气得直想打人。拉开门指着杨时礼吩咐道:“把他的嘴给我缝上,帮不上忙还不少添乱。咋咋呼呼什么,给我老老实实呆着!”然后哐当将杨时礼关在外头,丝毫不理会他的焦急,对他“娘,黛玉怎么样?”、“娘,你让我看一眼。”这类的问话,充耳未闻。
柳哥儿不在意他们杨家的闹剧,一心等着异象出现,可惜直到产房里传出孩子的哭声,田氏听到动静安排好赏钱等事,外头的天依然风和日丽,一点异常也无。他垂头丧气心里说不出的失落,暗想,难道是我想错了?直到洗三的时候他看见那小儿左脚心里的红痣,却又重新欢喜起来,再一次在心里确定那就是君悦。因为他记得清清楚楚,君悦的左脚心里就有一颗红痣,当时君乐出生的时候和华还找了君乐全身上下,希望也能找出个红痣来。
黛玉当然也看到了那颗红痣,可是她依然不觉得这孩子与君悦有什么关系。都说做母亲的与孩子心连心,黛玉是真的有感觉这孩子与君悦是两个人。可惜她此时见不到柳哥儿,不知道他心里的想法。
直到孩子满月,黛玉才见到柳哥儿,黛玉才出月子正是忙的时候,其他时候杨时礼还在身边,与柳哥儿聊了几句便算了,柳哥儿根本没来得及说。之后柳哥儿又接到信说武琳伤了脚,忙着回京,自然也忘了。于是,误会便这么产生了。
作者有话要说:这孩子真的不是前世的孩子,柳哥儿误会了。
☆、第八十七章
若说武琳只是伤到脚;柳哥儿其实没必要着急忙慌赶回去;但是武琳这次受伤却是事出有因;让他不得不回京表个态为武琳撑腰。
林家与武家对这门亲事早有默契,只是碍于太上皇的国孝没有宣扬出来,出了孝之后林家上门提亲大家才知道。其实自从有关武琳和林昭的流言出来,就有眼明心亮的人知道这两家的姻亲关系算是定了;可是也不是人人都是明白人,蠢人从来都不少见。自从武琳的父亲手握京畿大营兵权;还有传言说过二年就要封侯,就不知从哪个人嘴里传出话来;说皇上有意将武琳指婚给太子做侧妃。
太子妃的娘家装作不知道没有任何动作;太子东宫的另一名侧妃娘家倒是忍不住了,处处给武琳下绊子。如今与林家订亲的消息出来,他们还以为是自己努力的结果,在这次太子妃娘家举办的赏花宴上公然挑衅武琳,那家的女孩子竟然还敢动手。武琳早年骑马射箭打兔子不在话下,这些年回到京里才勉强像个淑女,哪里会怕个走不了几步就会大汗淋漓的娇养的姑娘,当即腿一伸手肘一拐就将人顺到了台阶下,不巧的是那姑娘额头正磕在栏杆上,脸就这么破了相。这回武琳也学乖了,看阵势不对,趁旁边姑娘丫头们都慌了神,心一狠就和自己的丫头合伙将自己的脚弄伤了。
这事说大不大说小不小,武琳的名声在京里本来就不怎么好,这回又被传心狠手辣心思歹毒之类的话,还有人说林家这个世家娶她本来就是不得已,只怕过不了多久就会退亲。
武夫人快被气死,点着武琳的头将武琳一顿好骂,“你说你怎么回回都这么冲动?我说了不许动手不许动手,你怎么老是不吸取教训,京里不是西海沿子,你这毛病到底什么时候能改改?!咱们家不需要你去博富贵,好容易找了林家,你自己也愿意,要是人家因为这个对你有意见,我看你要怎么办!”武琳红着眼睛不服气,可惜看着七位嫂子不断使眼色,最终还是压下来乖乖听训。虽然不觉得自己错了,可听得多了也有点担心林家是不是真的会不喜欢她,嫌她惹事。
林家倒是没像武夫人和武家的少奶奶们想的一样对武琳不满,贾敏和林如海从来就不是爱迁怒的人。遇上这种事贾敏也被气了个好歹,生气的对象却是别人,这还有没有说理的地方了,欺负人还不许人反击是怎么地。自己作死还没本事赢,到最后竟然还是被害人的错了?!此时贾敏已经知道黛玉安好,当即就去信叫柳哥儿回来,一方面是为了武家面子好看,另一方面也是怕柳哥儿之后知道了心里不舒服。
柳哥儿见惯了风浪,再说自己也是睚眦必报的人,根本没觉得武琳的手段歹毒,甚至还觉得武琳太心慈手软了。心想这若是换成黛玉,那姑娘毁的可就不只是脸了,估计想活着都不容易。另一方面却对武琳这种直接的性子很是满意,很好,还是保持了以前的直肠子,至少她这样的人以后对自己也不会背地里使绊子。
听武六哥和武七哥说武琳这些日子心情低落,柳哥儿带着从黛玉那里拿来的礼物,求了武夫人去亲自见她。因武琳的脚还伤着,两人见面的地点只能是武家。武琳被人用软轿抬到凉亭里,让丫头等在凉亭外头,白着脸咬着下唇对柳哥儿道:“你若真的不喜,不用怕我爹娘,直说就好,我不会怪你,我家也不会迁怒林家。”
柳哥儿看着她既紧张又委屈的眼神,觉得这丫头真是很逗。以前只觉得与她一起生活一辈子没什么不好,现在却开始觉得应该挺好。反正他觉得此生此世只要他记得前世的事就不会再动感情,宠着这样一个直肠子的丫头挺好的,既不会像和华一样心思深沉,也不会像宁茹一样敏感决绝。笑道:“你多想了,我没觉得你这样的性格不好,更不会不喜,相反我觉得很好。”
武琳一心钻进被讨厌了的情绪里,根本没听清他说什么,伤心的不行,都快哭出来了,“我娘也说我爱惹祸,让我改,可是我真的不觉得自己错了。我已经忍了很久了,上回她找茬我都没出声,这回是她先动手的,我就是想教训她一下,没想到会撞到栏杆的。”
柳哥儿左右瞧了瞧,发现丫头们都背着身向外看,伸手弹了她额头一下,“我真的觉得很好,没觉得你错了。你放心,我家里人也没人觉得你这样不好,我母亲还要我给你带话,说你没有做错,不用担心。”
武琳没想到看似温文的林昭能做这样的动作,呆了一下才问:“真的?”
柳哥儿笑:“真的。”然后又问:“你说她已经挑衅了不止一次,你回想一下,有没有觉得有谁在中间挑事。特别是出事那天,那个时间地点也太巧了。”太子妃的娘家,这个出事地点真的是太过巧合了,碰面的机会不止这一次,为何那姑娘就忽然敢对武琳动手了呢。
根据谁最终得利来逆推,出了这事之后,不管皇上有没有让武琳做太子侧妃的想法,武琳都是不可能进东宫了,这于东宫里众位妃妾都可以算的上是个喜事,毕竟武家的势力眼看着会越来越大。另一方还是据说很得太子宠爱的侧妃,听闻这位侧妃现如今已经被冷落了,太子妃得到的利益不可谓不大。而且,听闻太子妃已经怀有身孕,若是生的是个男孩,就再没理由阻止侧妃有孕,根据没出事前的受宠程度,最有可能紧接着怀孕生子的就是那位侧妃,在提前解决对手这个理由下,太子妃出手也不是不可能。重点是,他们也不觉得有谁可以在太子妃娘家悄无声息的下手。
果然武琳想了一会儿说道:“有,太子妃的妹妹好像每次都会嫌闹得不够大似的,看似劝和其实挑拨。”然后皱眉又道:“可是我觉得她除了不喜欢我也不喜欢那家的姑娘,不像是藏着那么深的心思的人啊。”这就是武琳特殊的地方了,可能是她从小生活的环境比较单纯,总是有一种小动物般的直觉,可能说不出道理来,但总是能更精准的看事看人。
柳哥儿听她这么轻易的就说出太子妃的妹妹来,又直觉感到其中另有蹊跷,轻笑出声。他想起自己上一世曾经有过的手段,三十六计轮换着用,不可谓不熟练,看来是有人想要一箭三雕呢!
“这其中的事你不要管了,你且安心养病,之后的事有我们,不要胡思乱想。姐姐从山东给你捎了东西来,我带来给了武夫人,你看看有什么喜欢的,派个人告诉我,等下回给姐姐去信再捎些过来。”
武琳见他真的没有心存芥蒂,放心下来,羞红了脸笑着答应。
之后,柳哥儿先给武大人和武家几位在京里的哥哥说了自己推测,让他们将仔细查查东宫的女人。武七哥听了之后从京城养出来的风度好像忽然就随风飘散了,接着就一下子变身成西海沿子的那个无赖,骂出声来,“他娘的,一群娘们唧唧歪歪,以为我妹子是好欺负还是怎么地?让我查出来不让她哭着求饶算我武七没种,帮着的人非将他家给拆了不可!”
柳哥儿没有管武家人怎样商量着报仇,回到林家之后先向贾敏报告了一番已经将武琳安慰好了,然后就去见林海。林海脑子比武家人好使,反问他:“你既然一听就觉得不是太子妃那边做的,若是真的是他们故意露出的把柄呢,就是为了让咱们这样想。”
尽管柳哥儿不觉得太子妃那头会出这么损的招,因为不管到底是不是,只要沾在身上,皇上和太子肯定都会对太子妃不满,是的话不用说,不是的话也会想空穴不来风,在眼看着有了身孕的关键时刻,太子妃不会那么笨去撞雷。但为了保险,柳哥儿也还是听取了林海的意见先去查了太子妃娘家。查到最后,幕后主使果然是另有其人,太子妃那个妹妹不过是太蠢了被人利用了而已。
一个穷地方知府的女儿给太子做妾也敢做这些事情找死,柳哥儿打算清算这个知府之前先给那个太子的妾一个教训。林家手里握着个戏班子,柳哥儿打算问林海借来使使。既然有人想让太子妃因着这事与武家对掐,那他不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简直就辜负了他当年将这种手段玩到烂的经验。
在有了剧本的情况下排一出戏所花费的时间并不长,将名姓换了换,东宫太子换成了大家公子,再将太子那个妾的身份换成是没有身份背景但是跟公子一同长大的贴身丫鬟。排好之后直接选了个最大的戏园子演出来,同时还放出了些似是而非的流言,暗指这戏的原型便是东宫争斗。而那位被无辜牵扯进去的小姐便是如今名声不好的武家姑娘,最蠢的那位被人挑唆利用的公子的二房便是太子的侧妃。
太子妃的娘家又不是死的,当初是没有往那方面想,只以为清者自清等武家查明了就无事了,现在都有人提醒了,自然不会无动于衷。戏演出来的第二天便查明了真相,当即勃然大怒,一个小小的知府之女也敢这样算计,不杀鸡儆猴简直对不起他们家的赫赫名声。都没用武家和林家出手,不到一个月,那知府全家男的流放女的发卖,太子的那位妾室也自缢而亡。
因为这事,林武两家都觉得不能再拖了,武家正在风口浪尖上不知什么时候就又会被卷进去,林家倒是没事只是林昭实在不是个省心的孩子,明年就要正式走上科举之路,据他自己说目标是连中三元直接进入官场,林海自认也管不了他。而且,通过此事,武家对柳哥儿满意的不能再满意,充分体现出武将之家的豪爽。贾敏和武夫人两人联手,将礼节以最快的速度过完,不过三个月,竟然就真的要娶亲了。
骑在马上,柳哥儿忽然想到君悦。君悦,就算你这世没有投胎成我的儿子,我也会补偿前世对你的亏欠。
☆、第八十八章
武琳穿着大红的嫁衣、头顶盖头、坐着八抬大轿、带着六十六台嫁妆到了林家,嫁给了林昭。一整天眼前都是红的;所以当盖头被挑起的那一刻武琳觉得眼前一亮;望进林昭的眼里却觉得心头一跳。不知道为什么;武琳莫名觉得有些失落,就算林昭很温柔的跟她按着喜娘的安排喝交杯酒吃生面食,很贴心的让丫环给她送上饭菜,还让暖暖过来陪着她。或许这就是“笨人”的直觉。
柳哥儿将武琳留在新房里自己出去敬酒;对于武琳七个哥哥轮番的敲打心里头并没有丝毫不悦,还三言两语拐了他们来给他挡酒。事后;比较精明的武大哥有些担心;“八妹那么个直肠子,嫁了他被卖了说不得还得替他数钱。”被嫁了女儿本来就心里不痛快的武爹一巴掌拍到旁边,“早干嘛去了;这时候又来放马后炮。”然后心里也免不了担心,觉得自己之前真是被糊了脑子了,只想到男人厉害点能护得住妻儿,怎么没想到会不会欺负女人呢。下定决心等三日回门的时候,一定要告诉丫头若是被欺负了千万不要忍着,一定要找娘家人帮她出气。还得再敲打敲打那臭小子才行,武家七位哥哥同时想。
事实证明,武家人真是想多了,武琳除了莫名其妙的那一瞬间的失落外,在林家的生活不可谓不好。新婚夜两人也很和谐;柳哥儿没有通房,等武琳进了门身边人也都交给了她来管,底下人都知道柳哥儿的脾气,贾敏还早早定下了规矩,也没谁敢冒头去找死给武琳下绊子;贾敏自己没受过婆婆的磋磨,也学婆婆将武琳当成了女儿教导,与待黛玉和暖暖一般无二;晨哥儿和暖暖也是从小就跟武琳相熟,自从黛玉嫁出去之后就一直拿武琳当姐姐,更加不会将她当做假想敌处处挑刺;林海还教了柳哥儿齐家的经验,叮嘱他夫妻一体,说白了就是一定要待媳妇好。
所以等三天回门的时候,武夫人和武琳的嫂子们从敬茶问到见面礼再问到小姑子的脸色,面面俱到四面夹击也没套出丁点林家不好的地方来,想想男人们摩拳擦掌从前天开始就叫嚣着要教训人的样子,为武琳高兴的同时还有点小失落,不能教训林昭一顿真是有点遗憾啊。这几位名门淑女也被武家的氛围熏陶的有点“唯恐天下不乱”。
就算后边女人们那里没传出来揍人的借口,前边男人们也不想就这么轻易放过林家小子。武老爷做主将更小一辈的赶到另外的地方玩去,八个年轻力壮的大老爷们换了大坛子烈酒来卷起袖子划拳,武老爷就坐在上座上看着,柳哥儿别想耍滑头。他从来到这个世界之后还是第一次这么大开大合的喝酒,而且喝的还是粗糙的烈酒,终于重新领略了上辈子领军作战时的豪爽,不免心生感慨,便也入乡随俗,丢了那些温文儒雅放开了与大舅哥们打成一团。想当年他也是领兵权的人,想与那些兵痞们打好关系,让他们服你不会大口喝酒大口吃肉是不行的。
武老爷见他没有露出嫌弃之色,嘴里喝的劣酒也没有吐出来,听见略豪放的言语也没有皱眉,也没有因为旁边有貌美侍女而注意形象,还丢了书生气的那一套与大家闹做一团,便放心下来悄悄离席,放这些年轻人去乐。总算没有看走眼,林家小子确实不是那种,为了武将家势力娶了人家女儿,末了还嫌弃人家粗俗的恶心人。如此,有些心眼便有些心眼吧,看林如海的心眼也不少,与他夫人过得就很好,也不跟那些文绉绉的人似的非得弄些婢妾红袖添香的玩意儿,一夫一妻过得很好。林家给女儿找人家也是选的杨家那样不纳妾的,将心比心,想必林家小子耳濡目染也差不了。
柳哥儿自然没有忽视武老爷的打量,又见武家七兄弟一碗接着一碗的灌酒,眼珠一转就猜到他们打的什么主意。估计舍不得女孩儿嫁出去是一方面,更重要的还是再次考察一下他的人品。没结亲之前装模作样结亲之后原形毕露的人不少,单说他自己上辈子的时候就是这样,娘家人在女儿回门时再考察一下女婿也无可厚非。柳哥儿相信,依武家人的性子,若是他真是那种前后不一的人,武家还真能办出将武琳抢回来的事。心里暗道,武琳这丫头运气可比黛玉好多了,他这辈子是不能再将谁放在心头了,身边定是只有她一个,只要她不要自己无事生非,就算她生不出孩子来,依林家的情形来看都不会有人嫌弃她。
“拿盛汤的大碗来。”柳哥儿吩咐身边伺候的人。端起一大碗酒,狞笑着对武七哥道:“七哥,那回打猎你输了,说好了要喝酒的也一直没兑现,干脆今日一起吧。”
武大哥稍一愣神,然后立马反应过来,这小子还真敢放开了闹啊,也凑热闹坑自己亲兄弟,“小七,喝!男子汉大丈夫不带赖账的。”其他人也大喊道:“喝!”说好的坑妹夫呢?怎么换了节奏!武小七苦着脸捏着鼻子将酒灌下去。于是八个人的相处在这一碗酒之后更加和谐,武家兄弟都有些反应不过来,这真的是世家出来的子弟,不是武将家里养大的吗,怎么比那些小子还豪爽!不过在酒品即人品的思想下,总算是认可了这个妹夫,不再想着是不是要揍他一顿。
等武琳从后院出来之后,发现哥哥和夫婿都喝成了醉猫,一个个面红耳赤说话都大了舌头,忍不住□□一声。这要传到外头去真是要丢尽脸了,谁家三朝回门新女婿跟大舅哥喝酒能喝醉成这样的,整个京城都得看笑话。回家婆婆和公公肯定也得生气,太不知道轻重了。
见她爹站在旁边捋着胡子笑,武琳横眉冷对,瞪着眼睛冲她爹生气,“爹,你怎么不管管啊,真是太胡闹了,哪有这样的。叫人家知道了,肯定得说你女婿心里没数,回门日都敢在岳父大舅哥面前喝醉。还得说武家胡闹,酒多是怎么着,去灌新女婿。反正肯定两家都落不着好!”
武夫人听说之后也出来,见此情形也皱眉,“实在太胡闹了!不用说肯定是你逞着的。现在要怎么办,今日不兴留宿,让亲家知道了心里要怎么想。”然后转头教训旁边伺候兼调度丫鬟的婆子,“你们是怎么回事,看着不成样子不会到后头跟我说?!”
武老爷呵呵一笑,摆手道:“你们女人家不懂,就得这样才能看出好赖呢。”说罢,吩咐了人端醒酒汤来,给每人都灌下去一碗,又安排人给他们换个大车回林家,林昭就不骑马了。
马车里只有两个人,武琳倚着车厢坐着,柳哥儿枕在她腿上,有一搭无一搭说着话。“以后你别听我哥哥他们的,酒什么时候喝不行,今日喝这么多做什么。”武琳皱皱鼻子出卖她哥哥,“哥哥们就是看你文气重羡慕,自己不能文雅一些就想让你也粗俗了,特别是三哥,你没见他平日里最爱穿的跟在国子监上学似的,恨不得冬天都拿把扇子,可惜长相偏随了父亲。”
柳哥儿嘿嘿笑,“你不懂,他们是为了你呢。”然后双眼放空,不知道想到什么,飘忽着说:“嘿,不信命还真是不行,你这么个傻丫头,别说跟…比了,跟…也不能比,可是谁让你命好呢,在对的时间遇上我,娘家婆家都护着,嘿嘿,不信命还真是不行。”
中间含糊过去的两个词武琳没有听清,但想来应该是两个人的名字。这一刻盖头掀起来那一瞬的失落感又重新涌上心头,武琳下意识的去掩饰,慌忙道:“呸,我怎么就傻了啊,什么事我都知道,才不傻呢。”
柳哥儿好像也反应过来,道:“好吧,你不傻,你是大智若愚。”想到当初听黛玉说过的,一开始回京的时候,别人讽刺她她还听不懂,反倒把别人气个半死的事,又嘿嘿笑起来。“你这样也好,总比那些自认聪明实际上还没那么聪明处处露破绽的要好。”
武琳可能也想起过去的糗事,自己也笑了。“哎,其实还真是蛮傻的。”然后又垂头丧气道:“怎么办,我觉得我永远也比不上黛玉姐姐聪明,只能跟暖暖一样傻乎乎了,你可要帮我说好话,不要让母亲嫌弃我啊。”
柳哥儿笑着爬起来拍拍她后脑勺,“你这样的正好,母亲都说了,要是太聪明了迟早要跟我打架。”酒的后劲还在,还没说完就又倒下去,幸好头下面是武琳的腿,没有磕到。
武琳被他的话逗笑,帮他扶正了身子,又说起黛玉的孩子,“听母亲说姐姐的孩子名字定下来了,叫杨诚。你在那儿的时候见没见过,长得好不好?我在母亲那里见了送来的画像,感觉虎头虎脑的挺可爱,就是看不清楚真模样。”
“在画像上能看清什么啊,我也是临来的时候见了见,还没长开呢,像个小猴子一样。不过洗三的时候倒是哭得很响,也知道认人,知道我是亲人,抱他的时候一点都不哭,长大了肯定出息。都说外甥像舅,长大了肯定随我,不随他那个爹,嘿嘿,他们不是喜欢游历吗,那就随他们去,大些了接到京里来,到时候我教导着,肯定……”黛玉的孩子如今是柳哥儿的软肋,听见她说起便也滔滔不绝夸赞起来,还能畅想到以后的教养。武琳听着有些想笑,这舅舅当的,不知道的还以为是他自己的儿子呢。
回到林家,贾敏和林如海见了柳哥儿喝醉的模样哭笑不得,林如海是知道武家几个兄弟脾气的,倒也没怪罪,贾敏问了武琳几句就让人将他们送回房了。对着林如海埋怨,“老爷之前也不说给他听,柳哥儿看着懂事,到底还是小孩子呢。真是的,三朝回门在岳父家里喝醉,亲家还不知道会不会怪罪,明日我还得让人过去赔罪。”林如海摆摆手,“罢了,还是不去的好,亲家也不是那种过分讲究的人家,亲家家里兄弟多,多敬些酒也是应有之义。”这事也就迷糊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