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活该你见鬼!-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生活是美好的,他努力赚钱也是有意义的。
  元春总是微笑的看着他,温柔的说话,她从未发过脾气,就算受了欺负,就算遭到不公平对待。胤禟极少插手后院,谁嚣张谁得意他却一清二楚,元春从不与那些眼皮子浅的争什么,不吵不闹不告状,脾气好得令人心疼。正是这样胤禟总忍不住关心她,想把最好的捧到她面前。他将小路子打发出去,放轻步子走到床边,将四个兔崽子抱出来放进摇摇床里,然后伸手去解旗袍的盘口。
  因为做过伺候人的活计,胤禟有些手抖,解到第三颗扣子,元春迷蒙的睁开眼。
  “爷?”
  胤禟以为她醒了,想松手让她自己脱衣,没想到元春只是对他绽放了一个笑容,又闭上眼。睡死的不止是元春,还有四个蠢儿子,他们压根没发现自己丢了领地,还在打呼呼。
  第二天早晨,睡醒的元宝发现自己躺在狭窄的摇摇床上,额娘身边的位置再次被混账阿玛占领。
  抢钱的都是王八蛋!
  抢额娘更是不能忍!
  元宝看着自己小小的拳头,拍拍软绵绵全是肥肉的肚子。
  QAQ这身板能打得过那混蛋?
  第二天,元春的亲笔信就传回荣府,王夫人觉得不会有比闺女更懂她的人了,瞧瞧上面写的,让她别操心,只管照顾好珠哥儿,结果必定令她满意。那封心里还夹着另外两封,一是给老太太,二给贾政。
  王夫人没敢擅自拆开看,她让丫鬟将两封信送出去,晚膳的时候老太太竟然出现了,没给她甩脸子,而是看着大房那边。
  “逝者不可追,敏儿已经去了,我不能看着她唯一的女儿遭人轻贱。赦儿,你亲自去扬州将黛玉接过来,林海一个大老爷们能照顾好我那可怜的外孙女?”
  贾赦本就是个放荡好玩的,他没有犹豫,直接点头应下。
  老太太还不放心,又叮嘱说:“黛玉是个敏感脆弱的,别说令她伤感的话,尽快把人带回来。”贾赦会爽快答应为的是江南美人,他对贾敏一点感情也没有。自家妹妹心比天高,最瞧不起他这样不学无术的,她出嫁之前同贾赦是两看生厌。贾敏黑大哥的次数真没比呆二嫂少。王夫人发作一是为贾珠抱屈,二是修养不够。贾赦自诩君子,度量大得很,不同女流之辈计较。
  贾赦第二日就去码头坐船走水路去扬州,荣府也陷入奇怪的氛围之中,老太太伤心欲绝,大房事不关己,二房喜大普奔。虽然相互之间还有不满,谁也没把事情闹大。
  半个月一晃就过,六月初十,通过复试的考生按排名站队,排成一个纵列在黎明时分进宫。殿试在保和殿进行,由礼部尚书亲自点名,然后是赞拜行礼。完成这些程序之后主考官颁发策题。本朝规矩是,殿试考时务策一题,康熙所出,题目大约有五六百字长。考生的策文长短不限。
  贾珠在自己的位置上坐好,考官开始发卷,看到康熙钦点的题目之后,他有片刻的愣怔。果然是读书时不易关注的生僻点,却在妹妹给的重点之中。这个策题贾珠已经想过许多次,查阅各种资料全面应证,甚至还按照皇上的喜好修改的自己的论点。贾珠很激动,放在大腿上的左手在颤抖,有这样的优势,他若不能得头甲前三名简直对不起妹妹的关心。
  不能再胡思乱想,他要冷静下来答题。
  贾珠闭上眼,做了几次深呼吸,然后沾墨汁开始答题,因为脑子里有完整的答案,他思考得很少,更多心思用在格式以及布局上。贾珠用标准的院体在纸上书写,每个字都乌黑端正。他们有一整天时间写这一篇策文,贾珠摆出练书法的姿态写每一个字,即便如此,这篇四千字的文章也只用了半天时间而已。他反复阅读,确认无误便停下笔,闭目养神。
  傍晚时分,所有考生都完成了自己的策文,他们在太监的带领下离开保和殿,考官们将答卷封存。
  阅卷日是殿试之后的第三天,八位读卷官围成一圈轮流阅卷,他们选出最优秀的十份传给康熙。都是精妙文章,康熙读了一夜,如痴如醉,第二日午时才由李德全颁旨,钦定三鼎甲。
  由康熙钦点的就只有状元、榜眼、探花而已。
  本届考试有五个大热门,其中一个出身寒微,其他四名都来自书香世族。所有人以为三甲必定在这五个人之中产生,实际上也相差无几。来自江南的贫寒学子魏清何为探花,嵩山书院院长司马壬长子司马聿为榜眼……状元郎的名字瞎了群臣的眼。
  贾珠!
  荣国府二房嫡长子贾珠!
  他的策文得康熙推崇,若是二十岁的他必将贾珠引以为知己,他的观点与圣意完全吻合,是近五届科举之中最令康熙满意的一位。放榜当天,五大热门穿上风流俊逸的衣袍,他们在风华院等自家书童回来报喜。
  每个人都觉得自己做了最精妙的文章必得皇上嘉奖,等待的过程很漫长,别看他们微笑着,信心十足……实际各个手心发汗。
  “恭喜陈玉山进士,二甲头名!”
  “恭喜周文华进士,二甲五名!”
  不满意!完全不满意!尤其排在二甲第五名的这位,他能接受的最次成绩是二甲第二名,也就是总排名第五。明明已经尽善尽美,到底谁挤到他前头。
  风华院里所有人都在道喜,他却一点也不高兴,总觉得被羞辱了。
  二甲第五名哪里值得恭贺?
  “魏清何,魏清何进士是皇上钦点探花郎!”
  “司徒公子一甲第二名,榜眼!”
  五个热门中的四个都有了归属,所有人看向最后那位,那是翰林院吴学士的幼子,吴承俞。所有人齐拱手,道:“恭喜吴少爷……”还没说完,报喜的就来了:“吴少爷二甲第三名,恭喜恭喜!”
  巨大的喜悦被一瓢凉水浇熄……你娘的,早说啊,现在多尴尬。
  吴承俞清了清嗓子,问:“谁是状元郎?”
  “……是珠大爷,荣国府贾珠!”
  呵呵。
  呵呵呵呵。
  会试六十名开外的荣国府二房嫡子贾珠?
  九侧福晋贾氏的亲哥哥贾珠?
  好像有哪里不对?他虽顺利通过了乡试与会试,排名都不好,没人能想到这厮能在殿试拔得头筹……土豪妹夫花钱贿赂考官买了答卷吧?真是躺着也中枪,胤禟连一甲都没想过,他觉得大舅子能在二甲排个好名次就不错了。
  元春这边刚迎来报喜的,圣旨已经到了荣府。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四品太常寺少卿贾政之子贾珠文采斐然,学富五车,策文观点独到,深得朕心,……为御赐状元郎,赐状元府,册从六品翰林院编修,……钦此。”
  殿试回来之后贾珠就设想过这样的场景,他沉默寡言让荣府上下觉得糟糕了,难道真惹上了晦气?连着好几天,王夫人给老太太请安都不阴不阳的。阖府上下都做好的垫底的心理准备,吓死他娘的……竟然是状元郎!!
  巨大的惊喜让王夫人飘飘然,从今天起,她不仅有一个身为阿哥侧福晋的女儿,还有个状元儿子。
  她刚嫁过来的时候多苦,总被贾敏那贱人告黑状,总遭老太太训斥,老爷也嫌她又呆又没文化。王夫人已经泪流满面,她跪在地上久久没起来,还是老太太身边的大丫鬟给传旨太监封了红包。
  圣旨被留下来,那太监走了。贾珠对父亲贾政点了点头,然后将圣旨捧到王夫人跟前,“母亲,儿中状元了,您别哭。”王夫人不聪明,心眼也不怎么好,她有一点却让旁人不及,王夫人将儿女当做自己的命,见不得他们受任何的委屈。元春出嫁之前,她恨不得将小金库掏空;贾敏命陨的消息传来老太太想让阖府上下穿素服吊唁女儿。王夫人能为贾珠顶撞她,甚至挨了贾政一耳光。
  穿素服多大事?
  说到底她是害怕儿子沾上霉气。
  见儿子跪在她跟前,王夫人觉得自己受再多委屈遭太多罪都没关系,女儿顺风顺水,儿子否极泰来……她的生活也开始变得惬意圆满。王夫人这才站起来,同时将贾珠扶起,她擦掉眼泪笑道:“好!好!好!我儿果然争气!元姐儿知道必定开心得很。”
  老太太也想亲眼看看圣旨,她更想将圣旨供起来。
  贾珠当然不会答应,他已经有底气拒绝不公正要求。都说老太太偏心二房,实际这对象要缩小为父亲和宝玉。妹妹是参加选秀被贵人相中,自己也是靠妹妹扶持奔出的虔诚。贾珠比谁都知道未来当如何选择。
  当天,贾珠就提出要搬去状元府,希望母亲同去。
  贾政当然不答应,当了状元翅膀硬了想飞走?忘恩负义的混账东西!见老太太眼中含着热泪,贾政心里一股邪火,他提起凳子就往儿子身上砸。“你这数典忘祖的孽障!”
  贾珠压根不躲,王夫人和李纨争抢着往他身上扑。
  “老爷你好狠的心!你打我就算了,竟然这样对我儿!那状元府邸是皇上赐下的,凭什么不住!”
  李纨也抹着眼泪说:“我们爷也不愿这样,可万一上面怪罪下来……谁担得起?”
  说到这份上,贾政也惊醒了,他这才想起那府邸是皇上给的,让珠哥儿分出去是圣意。贾政拿着凳子打也不是,放也不是,尴尬的很。老太太这才出来打圆场,让贾珠时常回来看看,莫忘了老祖宗。贾珠应是,又说想接双亲过去小住,贾政作为四品太常寺少卿还没被赐过宅邸,还让儿子走在前面,他拉不下脸自然不答应。
  前来道喜的踏破了荣国府的门槛,状元郎贾珠却离开了,他只带走了几大捆书籍,与母亲和媳妇一起离开了荣府。得到消息之后元春十分高兴,她早盼分家,老太太还活着一天这事铁定不成,如今好了,有御赐的府邸,大哥不住也不行,而母亲比上辈子更清醒,她没做过任何让儿女为难的事。
  父亲顽固刻板到了极点,在他心中,老太太是排第一位的,夫人是最不重要的……他基本宣布没救。宝玉如今什么情况元春不很了解,就算德行不好,他还七岁,可以挽救。一切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元春觉得她的重生是有意义的,她的努力是值得的。
  知道状元郎搬出荣府之后,御赐状元府的门槛简直要被踏破,虽然只是从六品编修,大清朝的每一任状元都不止如此。只要能与康熙同心,别行贿受贿,别结党营私,成为大学士不是啥难事。
  搬进状元府那日,李纨因为劳累过度晕倒,她被诊出怀有两个月身孕。这让王夫人看她越发顺眼,婆媳关系也缓和下来。将状元府整理好之后,贾珠摆了两桌席,请同窗好友以及妹妹、妹夫。
  接请帖的是胤禟,他爽快答应了大舅子的邀请,同意带元春及四个儿子出席。胤禟、元春、四个蠢儿子加上帅鬼和容若的组合,浩浩荡荡来到隔九阿哥府四条大街的御赐状元府。
  


☆、第042章

  御赐状元府没有阿哥府邸那么高端奢华;却也不比荣国府差很多,只是园子小了些;就连王夫人这般好享受的也没有半点不适应。元春与王夫人并肩行走,她们在府中转悠;小阿哥也跟着。这里是前朝重臣的宅邸;他死后换了好几任主人;康熙只换了块牌匾而已;稍微拾掇了院子;就改成了御赐状元府。
  元春也看出来了;这里许多鬼的打扮并非大清朝时兴的;本朝男子也束发冠;他们用的是金玉镶嵌各类宝石,不在头上戴帽子。让人惊讶的是这里累积的鬼魂比九阿哥府只多不少。蠢儿子们就来了劲;他们扭屁股、舞动双手来表达对游园的赞同。
  “好多美味,银票想吃……吃吃吃!”
  “额娘商铺也想吃。”
  ……
  学会报备,得到元春的应允之后才去行动,这是被折腾太多次之后总结出的经验,简单地说他们学乖了。府上阴气太重不宜住人,元春害怕大哥和母亲出什么事,她没有犹豫就放纵了儿子们。
  “欧耶耶耶耶!额娘您真好!”
  “世上最美最美的额娘,地契爱您!”
  “女神我们生孩子吧!”
  等等!!好像乱入了什么奇怪的东西,元春一巴掌拍在元宝肥溜溜的屁股上,“小王八蛋调戏老娘,简直欠揍!”元春揍了儿子之后,将怨念的目光投到容若身上。你娘的……让你给这四只启蒙你就让他们直面发/春的女鬼?以至于现在元宝都能说出这样时髦的话了,对他额娘!
  见元宝挨揍,银票扭得那个欢腾。
  “额娘才没空和你生孩子,她要和我睡觉觉!”
  贾元春觉得脑门突突的,涨得发疼。这一刻,他突然就觉得,蠢儿子要造反也好,调/戏女鬼也罢,都随他,只是别把油腔滑调用到她身上。元宝瞎闹腾这会儿,他两个哥哥已经生吞了好些恶鬼的魂魄,等他回过神来,鬼魂们的逃了个无踪无影。
  从前不对盘的恶鬼也团结起来,就在刚才,他们从那四个小子身上感觉到了先天压制,这意味着再强大的厉鬼在他们跟前就是一盘菜,想怎么夹怎么夹,想怎么吃怎么吃。
  “娘咧,这四个小子真可怕,老子差点就被逮着了。”
  “至少也是阴将级别的,都躲好,千万别被发现!”
  “嘤嘤这宅院空了这么久,一开张就是这么可怕的家伙,娘,娘你在哪儿?儿子要跟你回老家!这里太可怕!”
  ……
  元春没想浪费时间去超度这些死了不知道多少年的老怪物,按照她两年的经验,越新鲜的鬼愿望越好达成,死的久了找个东西都麻烦,最怕给无头鬼找脑袋,给色/鬼娶媳妇,简直是噩梦!!比起赚任务奖励,更重要的还是将宅邸清理干净,谁家都有一群鬼,这是正常的,一旦超出标准同它们住在一起的主人家就会悲剧。
  夜夜噩梦缠身是轻松的,被吸阳气英年早逝也有可能。
  贾元春鼓励元宝拿出锁魂钩,加快清理速度。事实上不用她催促蠢儿子已经在敞开肚皮往死里吃,锁魂钩嗖的飞出去,回来就能带着个不断挣扎的倒霉鬼。这是很长一段时间以来小阿哥们最欢腾畅快的一天。他们不用听容若先生讲《三字经》。
  王夫人将贾珠应考这段时间府上发生的事捋顺说了一遍。
  二爷对结果并不满意,老太太还甩脸子给她看。
  毕竟已经是阿哥侧福晋,元春对本朝制度比她们更了解,按照母亲的意思不服丧是不对的,老太太所说也不完全正确,给姑太太服丧是应该的,穿素服却不是本朝规矩。……《清通典》里说,按照亲疏远近,本朝区分了五个等级。“已婚的姑、姊妹、侄女及众孙、众子妇、侄妇等之丧,都服大功。”
  从这点看,贾敏的确符合条件。
  可关于孝袍,朝廷也有规定。官家子弟同平民大不同。
  死个姑嫂没人会辞官戴孝,朝廷也不会允许他们穿着素服去各部。是以在孝袍的样式上做了改革。依据丧服等级不同,领口、帽结、靴子的颜色不同,女人也只是短暂的拆头撂辫而已……穿素袍,蒙白布是前朝的规矩。没官职的汉人依然可以依祖制,有官职的按旗人的规矩服丧。
  王夫人借儿子的光在老太太跟前横,她不是不知道五服制度,而是不愿意为死对头穿孝袍。元春将本朝的规矩说了说,让母亲忍一时之气,莫让别人抓住大哥的把柄。王夫人还有些不乐意,元春又说:“姑太太同父亲关系好如何?讨祖母欢心又如何?活着才是资本,死了啥也没有。”
  元春一番话让王夫人豁然开朗。
  贾敏嫁过去的时候林海正好被康熙御笔点为探花郎。几年之内节节高升成为兰台寺大夫兼扬州巡盐御史,贾敏顺风顺水成了正三品御史夫人,她那时多嘚瑟,本来应该是夫妻和睦举案齐眉,贾敏那肚子忒不争气。进门六七年无所出,好不容易怀上了,还生了个赔钱货。林黛玉出生之后的第三年,贾敏终于生了个儿子,林海为嫡子取名为林锦玉,锦玉活到三岁,于今年春天夭折,贾敏从那时一病不起,拖了两个月就断了气。
  王夫人的身份不能与贾敏相比,直到元春成为九阿哥府侧福晋她才从六品官太太提升到四品。与贾敏相比,她不仅没文化还不通情理,还不会讨贾政欢心……王夫人唯一的优势是能生,儿女还都有本事。
  被元春这么一点拨,王夫人心里又畅快起来。
  女儿说得对啊。
  她同死人置什么气!
  将府中厉鬼清干净之后就到了午膳时间,王夫人安排了两桌席,爷们一桌,女眷一桌。小聚之后元春就跟着胤禟离开了御赐状元府。坐在马车上胤禟就说:“你大哥有真才实学还懂人情世故,不出三年成就定超过贾政,春儿也能多个后台,可开心?”
  那是自然。
  虽然老太太、大房全部。父亲贾政以及宝玉都还是老样子……大哥活了下来,母亲也在改变。这足够令元春欣喜,她抱着弘历依偎在胤禟怀里,什么也不说。
  福晋的肚子越发大了,恐怕又得是双胎,胤禟去太医院请人来看,又撞上老熟人。郑太医简直没想到自己同九阿哥这样有缘,从太医院出发的时候他还安慰自己也可能是小感冒小发烧。郑太医的美梦在见到胤禟的时候被打破,土豪九让他仔细看,福晋到底是几胎,能不能生个儿子。
  郑太医没大放厥词,他点点头说一定尽力。
  作为国手,并且是妇科专家,他当然有压箱底的技能,看男女也是其中一项,郑太医相信自己不会出错,只怕九福晋根本就没有生儿子的命。
  他来到福晋的正院,看了胎形,把过脉之后心里就有数了。他不动声色的给胤禟递了个眼神,然后往外走。
  “老夫瞧着是两个小阿哥。”
  “真的?”说不激动是假的,四年了!他盼了四年的嫡子终于来了!
  九阿哥这样激动让郑太医更说不出后面的话……九福晋坏的的确是男胎,好似用了什么邪术,小阿哥恐怕不会健康。郑太医还在犹豫胤禟就让小路子看赏,他挤出一抹笑接过沉甸甸的红包,在转身那一刻叹了口气。
  算了算了。
  只要九福晋生出的是两个儿子,别的与他没什么关系。
  做太医有个行事原则,问什么说什么,没问的别多嘴。
  胤禟虽然厌恶董鄂氏,他开始频繁去正院同小阿哥培养感情。福晋还以为她又抓住了胤禟的心,她开始用柔情攻势,每天画不同的妆引/诱胤禟,这起到了反效果,怀着嫡子还这么折腾真的好?该死的董鄂氏心思简直不正!
  七月,贾珠去翰林院报道,他以斯文俊秀的形象以及诚恳谦虚的态度很快就得到同僚认可,贾珠用了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完全融入了翰林院,贾政在太常寺依然磕磕绊绊,胤禟曾想将他弄到更轻松位置上去,同皇阿玛提起,却被拒绝了。
  六部没有空缺,太常寺已经是最轻松的地方,做官不是享受,是要为皇帝分忧为百姓做事。
  嫌弃太常寺不好你完全可以引咎辞职,没人会拦着。
  康熙是这么说的。
  贾珠越欢畅就越是反衬出父亲的无能。终于,总是拿来同儿子比较的贾政忍无可忍了……他派大管事亲自去御赐状元府,责令贾珠和王氏归家。父命不敢违,贾珠只得带王夫人回去,刚进门贾政就摔了个砚台在他脚边。怒斥:“孽子!你这孽子!为父不止一次告诫你,进了官场要独善其身!不可与那些心思不正的勾结在一起!你是怎么做的?你像哈巴狗一样腆着脸巴结大学士……耻辱!这简直是府上的耻辱!你让我这做父亲的蒙羞!”
  ……呵呵。
  你可以更大义凛然一点。
  说啊,继续说!
  贾珠完全没有反驳的意思,话要对听得懂的人说。王夫人就达不到这样的修养,她压根没想到老爷会这么说自己的亲儿子,珠哥儿是状元郎,他是贾氏宗门的骄傲。王夫人用不可置信的表情看着贾政,“做人不能睁眼说瞎话!做人得有良心!我儿光明磊落没做说不得的是。九阿哥说过,珠哥儿有大才,仕途不止于此。皇上也说我儿的策文是近十年科举最惊艳的一篇。老爷你为什么要听信谗言,为什么要污蔑亲儿子,令亲者痛仇者快!”
  完全没想到王夫人竟有这样的口才。
  贾政心里不痛快,他为官二十年从未得过赞誉,皇榜放出不到两个月,状元郎贾珠之名就传遍京城。他的谦恭好学,诚恳待人也一再受到褒奖。贾珠是贾政长子,本来也应该是他的骄傲,贾政却完全乐不起来。
  为什么他的名字却总是作为反面教材与贾珠同时出现!
  什么白吃皇粮不做事!
  什么卖女求富贵!
  虽然贾政升官的圣旨同给贾元春赐婚是同时到的荣府。
  虽然连老太太也觉得他是占了女儿的光。
  贾政知道……不是的。
  过去悲苦的经历是皇上给他的考验,元姐儿的赐婚圣旨则是通过考验的嘉奖,府中的所有好事都是沾了他的光,珠哥儿的状元头衔也是一样!为什么就没有人看清真相,不褒奖他就算了,还卸磨杀驴把他往泥里踩。
  不能忍!简直不能忍!
  在这样的脑补之中,贾政疯狂了,他有满腔怒气要发泄!
  骂混账儿子一顿已经是轻的,王氏这蠢妇竟敢口出狂言,他脸色越发难看,“闭嘴!你这内宅妇人懂什么!”
  呵呵。
  “我懂我儿是怎样在为府上争面子,也懂元姐儿在九阿哥府的处境多艰难!不能帮助她便罢,这样内讧真的好?”
  若是用哄的,事情没准就已经摆平了,王夫人犯了大忌,她在那么多奴才跟前直接与贾政对上,让他没脸。想达到目的?想和平解决?不可能。贾政一巴掌扇到王夫人脸上,“贱妇你说什么?我靠着元姐儿升官,我帮不了她是不是?告诉你,贾元春能坐上九侧福晋的位置都是沾了爷的光!胡说八道我休了你!”
  好得很。
  贾珠简直不敢相信父亲是这样的癞皮狗,听不得任何劝诫的话,将功劳全往自己身上揽,已经没办法好好说下去了。贾珠跪下给贾政磕了三个响头,扶着母亲就往外走,不顾父亲斥骂与叫嚣。
  什么老子养了你这样的白眼狼啊,你走了就别回来啊……
  呵呵。
  有这样是非不分的父亲,还有完全站在父亲身后的祖母。
  贾珠觉得,暂时别让母亲回去了。
  到底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父亲扭曲成这样。
  元春得知此事是在第二天,她忍不住将房里的瓷器砸了个干净。胤禟进门就看到满地碎片,还有抱着蠢儿子睡大觉的小媳妇。她将元春跟前的大丫鬟招来,问她怎么回事,对方支支吾吾说侧福晋收了一封家信,然后就抑制不住怒气。
  “什么信?”
  “奴婢不知。”
  那丫鬟直接跪倒地上去,这时从里面传来元春的声音:“谁在外头吵闹?”
  胤禟递了个眼神让丫鬟滚出去,他再次进入里屋,在床沿上坐下。胤禟捏捏元春的脸:“出了什么事,我温柔贤惠的侧福晋竟然大发雷霆。”
  元春这才睁开眼,她没好气的瞥了胤禟一眼,“我大哥同父亲闹翻了,他打了母亲。”
  ……等等。
  这逻辑不对啊。
  贾政和贾珠闹翻了,王夫人挨打!
  简直是病得不轻的节奏。
  胤禟将赖在元春怀里的混蛋儿子抱开,然后将元春揽入怀中,他用脸颊在元春滑嫩嫩的小脸上蹭了蹭,“为什么缘故?”
  这事说起来简直丢人,元春沉默半晌,才解释说:“父亲骂大哥不知廉耻,攀附权贵给他丢脸。母亲气不过,然后就起了冲突。”
  胤禟满头黑线,呵呵,贾政那脑子不正常吧,状元爹还不知福?这种神逻辑,肯定不止怨这一点。胤禟见元春没有继续说的意思,他转身就派了暗线去调查真相。
  事情闹得很大,荣国府上下都知道,胤禟用银两攻势很快就得知真相。
  骂儿子不知廉耻,说女儿是沾他的光才当了九侧福晋。
  买来的六品工部员外郎能有什么面子?
  胤禟可以不客气的说,荣府所有的好运都来自元春,没有她的提点与帮助,要发迹有那么容易?史太君是个偏心眼,贾政又是自我感觉良好从不承认失败的。胤禟还在思考怎样让他们尝到苦头,大老爷贾赦就从扬州回来了,带着林黛玉的同时,还有林如海给的五千两银票。他没有续弦的意思,又怕自己的固执害了黛玉,不得不将爱女送去京城,养在她外祖母跟前。虽然没了母亲,有外祖母教导也不算失体统。
  黛玉不知道父亲给了银票,对于白吃白住寄人篱下她很不好意思。元春不知道她这么快就过来了,是王夫人得到消息在她那儿抱怨。说阖府上下都十分喜爱她,尤其宝玉,恨不得天天同她黏在一起。
  王夫人是在表达自己的不满,林黛玉是谁?她是贾敏的亲女儿。自家心肝宝贝怎能自甘堕落同她搅和到一起!
  宝玉啊宝玉,你没见母亲因为贾敏吃了这么多亏!
  经历了上辈子悲惨的结局,元春对黛玉有了新的认识,她的确不喜欢总是抹眼泪的姑娘,撇开这一点,黛玉有太多美好品德,当然更重要的是她和宝玉是天定的情缘。若强行拆散,一个疯癫一个直接命殒。
  这样认知让元春无法负荷母亲的话,她在回信中写到,黛玉虽是姑太太亲生,她们性格大不同,让母亲不要偏见。
  


☆、第043章

  贾元春没想到还能见到大房太太张氏;她在贾琏三岁那年病逝,然后才有了邢夫人这个续弦。同小家小户出身的邢氏相比,张氏不仅身份高贵并且德容兼备。他是光禄寺卿张和的嫡女,与文华殿大学士张英属同宗。
  张氏死了十一年,连她的相貌元春都快记不清楚,刚重生那会儿发现超度系统存在,她见过荣府所有鬼魂;并没有张氏。元春压根没想到在四十二年鬼节能见到她。
  【哔——】
  【任务:张秀的心愿,是否接取?】
  张秀就是贾赦原配张氏的闺名,按照正常推论,张氏可能的心愿有三:
  第一;知道贾赦、贾琏的近况;
  第二,揭发以生病为幌子害死她的凶手;
  第三;搞死苛待贾琏的继室邢夫人。
  若是前一个还好,后两个风险不要太大。万一弄死她的是自家娘亲咋办?她如今已是九阿哥府侧福晋,很难插手荣府的家务事,搞死邢夫人简直是技术活。
  元春是犹豫的,直到张秀跪在她面前。“元姐儿,大伯母知道你是最善心的,帮帮我!”
  瞧她这样也不像是自家娘亲造的孽,有这样的认知元春才点头应下,她心里是有些勉强的,面上分毫不漏,甚至虚扶着张氏,笑道:“真是好些年头没见伯母了,自您走后,琏哥儿的处境就十分艰难,大伯又娶了继室,虽然没能添个一子半女,唉……”
  元春纯属作秀,张氏听了却哭出来,她的灵魂被带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