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1895淘金国度-第55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叶枫猛的拍了一下桌面,把桌面上的茶杯都震了咣当一声。
秦恩的脑袋几乎要垂到胸口了,以前当副局长时,他总认为史密斯缺乏决断力,有些优柔寡断,但是现在他自己当了局长,终于明白,他们不是普通的内阁部门,他们掌握的是秘密力量,是一个可能威胁到任何人的庞大力量,没有任何一个领导人愿意看到这样一股力量脱离掌控。
秘密力量的任何一个行动,都可能引起很多猜测和麻烦,甚至动荡,所以事事请示显然是必须的。
秦恩此前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现在自作主张犯下了一个大错,连他自己都觉得有些不可原谅了。
“不可否认,这次的行动很成功,也起到了应有的作用,但却违反了最基本的程序,你回去吧,把善后工作交待一下,从今天开始,中情局长职务暂时由国家安全局的高景义接替。”
秦恩一听,脸上顿时胀得通红,没想到一次错误居然会得到如此严重的处罚,中情局长由高景义接替,但对他却没有任何安排,很明显,只此一次,他已经一次性被撸到了底。
“总统……”秦恩忍不住还想分辩一番,这次虽然犯了错误,违反了最基本的程序,但是这次的行动却很成功,应该说他秦恩也是有功的,赏罚分明,就算罚重一些,也不应一撸到底。
只是他刚一出口,叶枫就伸手阻止了他继续说下去:“不要跟我说什么赏罚分明,你应该很清楚自己犯的错误是什么性质,有多么严重,就算我不这样做,其他人也会不安,中情局这是一个什么样的机构你应该很清楚,没有人愿意看到中情局不经请示就可以自作主张,擅自行动。那样,任何人都不会有安全感。”
叶枫说着,从抽屉里拿了一个信封递了过去道:“你回去好好想一想吧,想通了,你拿着这封信去内政部报道,如果你始终想不通,那这封信你就直接撕掉好了。”
秦恩失魂落魄的拿着信封走出了自由宫,叶枫看着秦恩萧瑟的背影也只能暗叹一口气,秦恩是阿拉斯加自己培养出来的第一批特工,而且曾直接接受过前副总统康拉德·赫尔曼指导,并负责筹建了阿拉斯加唯一一所信息咨询分析学院(位于费城相邻的河南省德尔塔市,情报系统内部称德尔塔情报学院),在阿拉斯加情报界,这是一个人才,他担任中情局长时间虽然还短,但还是表现了超卓的工作能力。至少他手上的中情局各方面工作都比史密斯时代更有条理,更有效率。
但正像很多出色的天才一样,他们内心总是不免有些信心过头,久而久之,很容易妄尊自大,最后发展到自作主张,如果不果断的处理,谁知道一而再再而三下去,会发展成什么样子。
叶枫可不想在阿拉斯加出现一个埃德加·胡佛(美国改制后的联邦调查局首任局长,掌权35年,号称美国情报界教父,势力大得一度连美国总统都无可奈何)。
事实上叶枫都不希望把秦恩再放在秘密战线上了,这样人的很容易脱离掌握,很容易成为一个危险因素。发现了就要果断清除,不能有任何心软。
至于那个信封,只能算是一个安慰了,若秦恩接受安排,可以由暗转明进入内政部工作,虽然内政部也是一个强权机构,但那是公开的,是受到民众监督的,不像情报机构那样所有的一切都是隐藏在黑暗当中,做什么普通民众是无法监督而导致容易失控。
而且内政部的工作毕竟不如情报工作那样狭窄,发展空间其实更大,前途更为广阔,若秦恩努力,未来未尝不能坐到更重要的位置上。这也算是叶枫给他的一个机会了。
这个机会还是因为秦恩在他开口发问时就承认了,若秦恩还要隐瞒或推卸责任,那这个机会也不会有。
当然若秦恩脑袋转不过弯来,坚持认为自己受到了不公正对待,那叶枫也没有办法,就让秦恩成为一个普通人好了。
……
塔什干,为中亚第一大城,也是一历史文化名城,历来就是乌兹别克的经济、文化、交通中心,这座城市位于恰特卡尔山脉西面,锡尔河右岸支流奇尔奇克河谷地的绿洲中心。
全城冬季气候温和,但夏季火热,降水稀少,日照充足,有太阳城之称,尤其在这七月,塔什干整块大地都在接受着太阳的炙烤,炎热无比。
塔什干的意思的就是“石头城”,因地处一块扇形冲积平原之下,有许多的卵石,城内的街道当中也多而用卵石铺筑的,纵横交错。
做为一座历史名城,塔什干的古建筑自然很多,虽然城内仍然可以看到大炮轰击过的痕迹,但毕竟因为苏军的主动退却,这座城市没有发生城市巷战,所以相比接受过战火的其他大多数城市,塔什干现在却算是保存的比较完好的。
因为保存完整,也使得乌兹别克新政府在塔什干被联军攻克后不过两天,就开始把大部分行政机构从临时首都安集延迁来塔什干这座正式首都。
虽然因为刺杀事件,造成了不小的波动,但乌兹别克受到的影响其实很小,主要领导人谢尔绍夫和沙茨基赫都安然无恙,所以搬迁工作正在有条不紊的进行,塔什干城也在一天天的恢复生气。大战的阴影已经逐渐远离这个美丽的古城。新的希望正在不断升起……
当然还是处于战场边缘,这座城市现在看到最多的还是军队,阿中联军和中亚民族联军数十万部队分布在塔什干和塔什干周边的奇尔奇克、安格连、阿尔马雷克等城镇当中,已恢复生机的塔什干街道上和周边各个城镇聚集区,总能不时看到操着中文和其他中亚各族语言的士兵们在店铺中流连。
在塔什干西南部的奇尔扎兰,后世这里是塔什干新兴的住宅和商业区,但在这个时候,这里还算是郊外,只有一些小街道和简陋店铺,不过攻占塔什干后,中亚战区司令部从希姆肯特迁到了这里,也使得这里成为了目前军队分布最多的区域,自然也带来了大量的消费,那些简陋店铺倒是有一多半就是因为这些军队的到来而被精明的乌兹别克商人发觉到商机而临时开设的。
这些临时店铺当中当然也不乏建设的比较好的一点的,不过大多集中在战区司令部的那栋三层白色圆顶清真寺式建筑的周边,这里每天来往的多是中高级将领和他们的警卫,太过简陋的店铺,档次太过低劣的货物,以他们的身份是很难被吸引的。
当然事实上,不管这些店铺多么豪华,卖的东西多么高档,对于严石来说都是没有任何吸引力的,以他的身份,什么好东西不能得到。虽然他此时站在司令部三楼的办公室里,眼睛是盯着对面一家算是这一区最豪华最高档的乌兹别克手工艺品店,但事实上他的心思根本不在店铺之上。
他的心里在想着一个让他没有想到的事情。
秦恩被一撸到底,被撤去了中情局长的职务,降职数级调到了内政部人事训练司担任一名排名靠后的副司长,彻底离开情报系统,这让严石相当的意外。
刺杀行动非常成功,秦恩却意外被撤职,这其中到底发生了什么问题?这让他曾经琢磨了很久,如果是刺杀行动很失败,进而暴露了刺杀是阿拉斯加所为,那就算是犯了严重错误,降职不足为奇。但他知道这次的行动极为成功,可以说正是因为这次刺杀,使得苏军的撤退行动受到了很大的牵制,也使得中亚战区接下来的行动占据了主动优势,甚至将大大缩短中亚战争结束的时间。
这次行动他是知道的,如果说秦恩是因为行动当中可能出现了什么问题降职,那他严石岂非也有责任,只是他不明白到底出了什么问题,若要他负责又从何谈起。
这次行动整个战区司令部的除了挂名在此的马长福这个中情局副局长外,就只有严石有资格。所以严石也不能对任何人说。一肚子疑问只能憋在心里,连找个人商量都不行。
直到刚刚收到这份秘密电报,他才知道,其他人都没有问题,行动也没有问题,问题在于秦恩本人,他违反了最基本程序。
他落下心中一块大石并深以为警惕的同时,也不免为秦恩可惜,他与秦恩以前没有多少接触,但这几个月接触却不少,对这个人的能力他是非常认可的,他与史密斯很熟,当然也了解史密斯这个前局长在中情局时,中情局是什么状况,不客气的说,秦恩掌管的中情局绝对好过史密斯时代。
但意外的是,这样一个有能力的人却只是中情局位置上坐了短短一年不到时间,而史密斯从建国前算起,掌握中情系统却达四十余年之久,两人前后待遇相差如此远,其中原因耐人琢磨。
当然以严石的地位和对前后两任中情局长性格的了解,他很容易就能琢磨出秦恩降职的根本原因。
好在秘密机构与其他机构没有多少可比性,严石倒不需要因此而有所顾忌,影响他在战区司令位置上的所做所为。
战场上瞬间万变,前线将领有时自作主张也是许可范围之内的,否则很容易贻误战机,不过心里也暗暗警醒,程序不能违背。就算自作主张,也应第一时间向上级进行通报。秦恩的这次行动说到底就是在自作主张的同时,却没有第一时间进行通报。让总统都陷入了被动。
就是严石此时也不免暗自心惊,他还以为秦恩的行动是经过了请示后经总统同意才开始执行的,没想到却是秦恩自作主张,如像总统所猜测的那样,马长福因顾及保密制度,没有第一时间通知他呢,那在马尔吉兰打中座椅的那颗子弹是否会打在他的身上。
是秦恩故意的还是安排的枪手理解错误,或者故弄玄虚?
若是故意的……想到这里,严石背心也出了一阵冷汗,这时他倒是觉得总统果断拿下秦恩也是大有道理的,想一想,若以后都是这样,他们谁还有安全感,就算死了也不知道到底是被自己人暗算还是被敌人暗算。
秘密机构很容易因此逐渐沦为某些人谋取私人利益的工具,成为政客们可以任意收买、利用,从而打击对手的恐怖机构。
严石惊醒过来,回身坐回办公室前,把桌面上那封密电放在垃圾筒里点火一把烧了。
“司令,冯将军来了?”正是这时他的参谋副官温永和走进来道。
“请他进来吧,哦,通知张春鹏将军到我办公室来。”
“烧什么呢,一股浓烟味!”冯玉祥走进来吸了吸鼻子道。
“一些没用的文件罢了。”严石随口说道,刺杀事件知道的人就那么几个,因为马尔吉兰刺杀时李济深也在那,所以这时反倒不好向中国方面主动解释这件事了,理所当然的都推到了克格勃身上。
虽然如果是克格勃的行动,很让人怀疑他们是否脑袋被驴踢了,但只要没有其他证据,相信中国方面也不会认定阿拉斯加在搞鬼。
军用文件多涉及一些秘密,光是粉碎不行,直接烧掉一些文件是很正常的,冯玉祥自然不会深究下去。
与严石聊了一下当前战局,不久驻扎在奇尔扎兰和塔什干城的三十三集团军司令张春鹏也已经进来了。
“刺杀事件是苏联人自掘坟墓,现在中亚的整体政治军事形势都已经大有变化,我们此前的作战计划总体上不会做太多变动,但细节上可能要进行调整了。”等张春鹏也做定后,严石便说话了。
“的确是这样,虽然我们不明白苏联人为何要这么做,但有好处我们没有理由视而不见,现在苏军所处的费尔干纳和撒马尔罕等地区正是中亚人口最密集,城镇最多的地区,这里的独立反抗动运越激烈,苏联人的处境就越困难,光是现在我们收到的情报,杜尚别的苏军就在西撤过程中遭到了沿途中亚军民的骚扰使得撤退行动一直不顺利,此外布拉哈、吉扎克、费尔干纳、浩罕等地苏军也遭到当地居民的抵触,牵制了很大精力,以现在的形势来看,我们的计划细节可以进行很大的调整。”冯玉祥马上点头道。
“现在张将军和李将军他们都领军分布各处,一时间不能全部召回来开会,也没有时间来进行一次统一的会议,就我们三个人商量一下,然后发给他们电报确认好了。”
“好!也只能这么做了!”冯玉祥和张春鹏都点头认可。
“现在我们的大军主要集中在四个方面,其中塔什干及周边地区有第五方面军和第七方面军约七十万人,为北面主力大军,而东面有第八方面军和中亚民族联军及新成立的乌兹别克集团军,数量也有近七十万人,同样可算是主力大军,但除此之外,南面从库利亚布到铁尔梅兹和凯尔基这狭长的边境线带总兵力不足十五万,有些薄弱,西面阿姆河与里海东岸南下的来自第四方面军部队,但数量只有三个师加一个骑兵师,数量更少,不过六万余人。”张春鹏此时已经直接在严石的办公桌上摊开地图道。
“苏联人现在处境艰难,为我们争取了时间,那我们就应该迅速加强西、南两面的力量,如此这场围歼战役的速度要大大加快,包围圈也能快速挤压缩紧。”冯玉祥当即接口说道。
严石也点了点头道:“我也是这样考虑的,其实不光是这样,我认为我们还应该当立即加强别卡巴德和查尔朱两个锁喉区域的力量,苏军现在处境不妙,很难说他们不会狗急跳墙,在我们攻占别卡巴德和查尔朱后不惜代价反攻,所以要确保锁住这两个咽喉,就必须加强这两个咽喉地区的兵力。不能让任何意外发生。”
“这样吧,第七方面军有两个集团军被张学良带去了安格连,我可以带领剩下的部队从西面切入艾达尔库尔湖地区,从这里切入可以从东面威胁别卡巴德,将来乌兹别克集团军占领别卡巴德,我们可互为支援,也能连成一线,收拢费尔干纳的包围圈。”冯玉祥马上说道。
严石却没有马上答应,手指在地图上比划了一下道:“我的第五方面军划走了三十一和四十九集团军及骑兵六师到第四方面军,现在总兵力只有四个集团军和装甲八师和炮八师、骑兵五师不过四十万人,如果你把第七方面军过半兵力带去西部,北面主攻力量似有些薄弱了。因为我打算让李将军的第八方面军派出主力部队迂回向南,前往杜尚别、库利亚布和铁尔梅兹一带,将来用于作为对撒马尔罕地区苏军的主攻力量。”
冯玉祥略一沉吟便明白了严石的打算。
此前的计划是分三步走,先锁住别卡巴德和查尔朱以及克拉斯诺沃茨克,将苏军三部分部队分割包围,然后集中力量消灭费尔干纳苏军,而对撒马尔罕及阿什哈巴德的苏军以围困为主,待解决费尔干纳苏军后最后再集中力量解决撒马尔罕和阿什哈巴德的苏军。
但现在按严石所说,把第八方面军放到南面用于对撒马尔罕的主攻,也就等于同时分散了联军的力量,也变成一分为二,这么做的打算自然是要在费尔干纳和撒马尔罕同时发起攻击,而不是分步攻击。
“如果是以前,同时发起攻击的话,我们不管是在费尔干纳还是撒马尔罕虽然兵力仍有优势,但却不如集中起来的力量更大,若苏军抵抗坚决,可能导致两处攻击都会耗时耗力,不过现在嘛,苏军控制区内部不宁,被牵扯的精力实在太大,我们同时攻击倒也不是没有一点把握,但毕竟也有些冒险,这么做成功的话,当然可以大大压缩战争时间,但若不成功,反而可能比原计划的分步攻击耗时还要久,损失也会更大。”
张春鹏也点了点头,认同了冯玉祥的意见。
严石却呵呵一笑,摇头道:“我之所以这样考虑,是有原因的,在此之前我已经与李明泽通过气了,现在第四方面军兵锋直指伏尔加,但苏军受毒气战影响,现在正在伏尔加前线进行平民大迁移,导致他们虽有百万大军,却不敢轻举妄动,所以第四方面军没有多少危险,李明泽已经派出骑兵六师和第三十集团回师东进咸海地区,然后沿阿姆河地区南下查尔朱、布拉哈一带,算一算时间,当我们完成分割包围时,这支大军应该也已经到了查尔朱和布拉哈一带,所以到时围攻撒马尔罕和布拉哈的部队可以达到八十万,两倍兵力优势,我想那里的围歼战是不可能拖得太久的。”
冯玉祥闻言脸上一喜道:“难怪,如此一来,撒马尔罕和布拉哈不是问题,但在费尔干纳也不应存在问题才对,第八方面军主力南下,围攻费尔干纳的部队也还有第五方面军和第七方面军,还有中亚民族联军十万人,总兵力也有八十余万,而这里的苏军只有三十万人,少于撒马尔罕地区,且费尔干纳地区是整个中亚城镇密集,人口众多的地方,这里的苏军控制区内会比撒马尔罕地区更不稳定,所有我们的优势应该比围攻撒马尔罕的部队优势更大,不应该担心才是。”
“但是你们不要忘记了这一地区河湖纵横,地形复杂,比撒马尔罕和布拉哈地区更有利于防守,我们的重装部队作战会受到一些限制。”严石皱着眉头说道。
张春鹏这时盯着地图看了半晌,突然笑道:“其实也是有办法的,艾达尔库尔湖处于西部,如果冯将军率第七方面军半数主力占据这里,看似可以阻住苏军向西部突围的路线,但距离主战场却有些远,与其这样,不如直接沿塔什干至别卡巴德的铁路南下,与乌兹别克集团军一起控制别卡巴德,别卡巴德正扼制费尔干纳和撒马尔罕两部苏军主力的咽喉,控制这里,只要兵力充足,不只可以抵抗苏军夹击,还有足够力量发起主动攻击,这样就活了,若撒马尔罕的围歼不顺利,可以从这里投入军队往南参与攻击,若费尔干纳盆地攻势不顺,也可以从这里投入兵力沿别卡巴德至安集延的铁路东进参与攻击费尔干纳盆地的苏军。”
张春鹏手指在别卡巴德不时往南往东比划,显示了两条灵活的路线。
冯玉祥和严石跟着张春鹏的手指仔细看了一下,同时脸露喜色道:“是啊,别卡巴德是一个咽喉要地,随时要面对南北两面苏军夹击,看似占领这里后只能以防守为主,但兵力充足的话也可以成为一步活棋,假如第七方面军主力南下到这里与乌兹另克集团军会合,加上第八方面军跟进的两个师主力部队,总兵力可达二十五万人,有这样一支力量,又处于铁路咽喉,不管往哪个方向攻击都很方便,更不用担心别卡巴德会被苏军反击成功。甚至看到这样一力量插入别卡巴德,南北两个方向的苏军连反攻的能力和勇气都会不复存在。”
严石也颇为高兴的拍了拍桌子道:“活了,不错,这样全盘棋都活了,别卡巴德的部队成为一支机动力量,哪方面都能照应得到,就算费尔干纳的苏军真的要不惜代价向西突围,从这里也可以很方便的沿公铁路提前到艾达尔库尔湖进行拦截。”
冯玉祥这时又笑道:“其实苏军已经不可能向西突围了,严将军刚才不是说届时第三十集团军和骑兵六师会南下吗,到时整个阿姆河区域都会控制在我们手中,苏军也能清楚的知道,就算他们从艾达尔库尔湖一带向西突围,甚至能翻越克孜勒库姆沙漠绿洲地带,也会被阻在阿姆河区域,还不是在包围圈里?劳时费力还不能彻底突出包围圈的话他们就不会那么做了。所以只要他们知道了这支大军的存在,他们肯定会彻底放弃向西突围的计划。”
张春鹏马上道:“这样看来,万事俱备只欠东风了,只要我们锁住别卡巴德和查尔朱,围歼态势势就可形成。”
严石也站了起来极为舒畅的呼了一口气道:“不错,立即把我们的计划整理一下,发给李济深将军和张学良将军等人征求意见,不过冯将军这里我看可以立即准备出发了,别卡巴德这个活棋是关键,我想李将军和张将军肯定出会大为赞同。”
第701章 锁喉
阿姆河是中亚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内陆河,与锡尔河并为咸海的两大水源之一,源于帕米尔高原东南部海拔4900米的高山冰川。上源瓦赫基尔河位于阿富汗境内,自东向西流,汇合帕米尔河后,成为阿富汗与塔吉克斯坦界河,并改称瓦汉河。此后,先北折再南回,继续西流,自转弯处起称作喷赤河。从右岸接纳了来自塔吉克斯坦的瓦赫什河后,才始称阿姆河。沿阿、塔两国边境继续西流,又依次经过阿富汗与乌兹别克斯坦、阿富汗与土库曼斯坦边境,转向西北入土库曼斯坦境内图兰低地,沿克孜勒库姆沙漠和卡拉库姆沙漠之间的乌、土两国交界地带蜿蜒穿行,于木伊纳克(按新国界该地属新哈萨克所有)附近入咸海。
除了上游地区,从中下游开始因为一直穿行两片沙漠之间,所以河流会挟带大量泥沙,形成大量的河沙浅滩,所以虽说是中亚流量最大的河流,但放在全球同等级的河流中来说,这条流的流量并不大。
不过虽含大量泥沙,也富含很高的盐份,整条河流看上去却是一片碧蓝,沿河顺流南下,大河如同一条狭长的蔚蓝海岸。
沿河有一条连通乌拉尔河地区阿特劳经咸海再沿阿姆河直到查尔朱(后世称土库曼纳巴德)的古路,而一个月前,阿拉斯加第三十集团军和骑兵三师就是沿这条古路占领了阿姆河三角洲和阿姆河下游平原。
阿姆河三角洲和阿姆河平原是夹在克孜勒库姆和卡拉库姆两片大沙漠之间的一块河流与沙漠绿洲混杂的富饶地区,是中亚为数不多的人口较密集的区域。在这片区域集中了努拜斯、塔沙乌兹、古尔连等大型居民区。
这一个月多来,以骑兵三师为主力,加上哈萨克和乌兹别克、土库曼三国陆续组建的人民军部分部队,联军已经占领了这一大片平原地区,最远处占领了阿姆河中游的乌尔根奇地区,这里距离查尔朱已经不足两百公里。
当然这一大片地区,目前的主力野战部队仍然只有骑兵三师,而每占领一片地区,都将按新的国界交由各自国家的人民军负责控制,骑兵三师的任务就是进攻、进攻、再进攻。
现在阿姆河中下游都已经在联军控制之下,骑兵三师的兵锋将越过平原以南大片无人区,直指查尔朱。
夜幕笼罩大地,在月色照映下,在蔚蓝如海岸的阿姆河左侧,黑夜中黄沙弥漫,一条分不出是公路还是人为踩出的古路小道上,一条长龙声势惊人的出现在天际线处,长龙越来越清晰,声势越来越大,逐渐的,远方大地,长龙出现在所有人面前,远看像只有一条的黑色长龙变成了数条并列纵行的长龙,而那前进的隆隆声,分明是千万只马蹄轰击地面带来的震动。
“驾……驾!”马踏黄沙大地,卷起漫天烟尘,如风卷一般迅速呼啸而过。
“报告,先头部队传来电报,已经到达距离查尔朱二十余公里外的小绿洲。”前头数匹高头大马与整个长龙逆向而行,直奔行到队伍中央,看到长龙边缘一支放马缓行的队伍,上面的战士才翻身下马,向这支队伍最中央那名肩扛少将军衔的军官敬礼报告。
骑兵在阿拉斯加不算什么太受重视的兵种,甚至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骑兵在阿拉斯加根本毫无地位可言,全国仅有当时在伊尔库茨克收服的谢苗诺夫骑兵扩建的一个骑兵师,而且很长时间内,骑兵甚至都没有怎么参加过战争,在强大的装甲力量面前,骑兵实在没有多少优势可言。
那个时候,像任强这样的骑兵在国防军当中自然不算什么光鲜的兵种,甚至比纯步兵都比不上。
不过随着阿拉斯加的军队一步步扩大,占领的地方越来越多,而周边敌对国的交通环境,地理环境也各有不同,有很多地方因为交通和地形因素,并不利于装甲部队展开,而骑兵这样相对受地形限制较小的兵种终于开始翻身,从1936年起,阿拉斯加骑兵开始得到一定重视,以谢苗诺夫骑兵师为骨干,分解成了骑一师和骑二师,到阿苏战争开始和战中,骑兵更是一下子进一步扩大,骑三师、骑四师、五师、六师相继组建。
骑兵部队迅速扩大的结果,就是当年谢苗诺夫骑兵师的士兵几乎是几年内都已经成为军官,像任强这样当年的团营长官,很多都是一两年内就做到了少将师长职务。
任强就是当年骑兵一师的一名副团长,二师组建时,调到二师当了团长,接着当了副师长,骑三师组建后,他又成为了参谋长,直到原三师师长调四师师长,任强又顺位接替成为了师长,而这一切几乎都是在两年不到的时间里完成的,从一名少校就升到了少将,放在其他部队这简直是不敢想像的。
但这并非表示他们资历不够,事实上现在几个骑兵师当中的多数团营以上长官都是服役很长时间了,只是因为骑兵师当初发展空间不大,许多军官的升迁之路太窄而原地踏步而己。
像任强,从军二十年,调骑兵师也有十多年了,现在不过四十岁,若没有这场战争,若骑兵师没有扩大,他到退役都不知道有没有可能成为将军,坐上师长的位置。现在有了这场战争,他以四十岁的年纪担任师长成为少将并不算什么破格提拔,资历方面几乎毫无问题。
当然任强也算是极为幸运的,因为到现在为止,几大骑兵师都没有过独立作战的机会,而他的骑兵三师却已经有两次机会的,前一次就是骑三师独立进攻阿姆河三角洲和阿姆河平原,并顺利完成占领,而这一次,他们又有机会,而且得到的是一次极为重要的战略性任务。
锁喉,此次对中亚苏军最后一战,要锁住三个咽喉要地,其中别卡巴德由乌兹别克集团军完成,克拉斯诺沃茨克由三十二集团军的三个步兵师完成,只有查尔朱是由他们骑兵独立完成。
骑兵三师不过一万五千余人,而查尔朱有苏军一万两千余人,算实力应该是相差无几的,这个任务由他们单独完成,任务并不简单,但战区司令部仍然如此做,在任强看来,这是对骑三师的信任,也是一次考验,也是为骑兵正名的一次机会。
虽然阿拉斯加的装甲力量无比强大,但骑兵也有装甲部队不具备的优势,至少在他们现在经过的这片区域,若由装甲部队来执行,就绝不可能,因为这样的道路,装甲部队根本不可能畅通无阻,而对他们骑兵来说地没有问题,不需要绕道,不需顾忌河滩沼泽较多的阿姆河,不需要顾忌黄沙大漠,更不需要顾忌这是夜晚,沿河直下,遇河过河,遇山越山,遇沙踏沙,速度快捷无比。
不过一夜时间,他们从乌尔根奇出发,现在天还未亮,已经接近查尔朱的地域了,换了装甲部队也许还在想办法怎么在无人区的沙漠地带补给油料吧。
“好,查尔朱的情况探明没有,敌军有没有什么异常的动作?”任强点了点头,也没有下马,端坐马上道。
“报告师长,查尔朱苏军并没有异常动作,经过先头部队侦察,苏军现在还不知道我们骑三师已经南下,所以苏军并没有提前调集援军,查尔朱北面也没有多少防御准备,以现在的距离来算,当我们大部队进入查尔朱地域时,就算他们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