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清穿红楼]林家林小爷-第1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黛玉是看着他长大的,他一撅屁股黛玉就知道他要放什么屁,只是不愿意揭穿他罢了,至于八福晋,那不好意思,你原是吃完了齁着,就多喝些水吧。
全都完事儿,已经是第二天下午了,林瑞瑾去看贾敬的时候,人家正灰头土脸的忙活呢,听林瑞瑾说自己的丹药做好了,就挥挥手,让林瑞瑾和黛玉自便。
姐弟俩在外边儿吃了些东西就直接去了八阿哥府,他们很快被请了进去,这时九爷和十爷也在场。
林家姐弟行礼之后,林瑞瑾让六安递过来一个食盒?看三人惊讶地表情,林瑞瑾亲自揭开食盒,里面用大瓷碗?装了一大碗粉红带些黄色的龙眼大的药丸子。
经过黛玉帮忙,这最后的成品在颜色这一关,终于能达到还挺好看这一级别了,只是因为蜂蜜多了加面,这数量上很可观。手机端 一秒記住『笔趣阁→m。BiqugeTv。Com』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黛玉是个好孩子,真的做不出来忽悠人的举动,也不好意思面对即将被自己弟弟忽悠地回头客,只是黛玉估计,八阿哥这个回头客可能要跟弟弟无缘。
八阿哥接过食盒,闻着里面甜腻地香味儿,嘴角抽搐地问:“贤侄,这药丸如何服用?”
林瑞瑾面色不敢地说道:“这药丸需得伤口愈合后,每日早、中、晚各一丸,五天后疤痕会淡的看不清,十日后便可彻底消除疤痕。”
八阿哥点头道:“让贤侄受累了。”
林瑞瑾摇头道:“八叔客气了,只是因为侄儿连夜炼制丹药,一时间没有趁手的容器,就只能用玄真观的食盒装着送来。”
“为了以免这药地效果打折,您还是找个能密封的瓷器装好,两个月内服用完,若是用寒玉保存,则能多挺三两个月。”
八阿哥温和地点点头,林瑞瑾又对九爷道:“九叔,正好你也在这儿,那就别让人再跑一趟了,这次一共出了二百五十粒养颜丹,美白一个人一粒就见效,你打算要多少粒?”
九爷问道:“都是八哥那么大的药丸子?”
林瑞瑾惊呼:“九叔,你想什么美事儿呢?你拿的什么药材,我八叔拿的什么药材?那东西能一样吗?”
说着,毛峰已经搬过来一个小酒坛子,九爷一伸脖子,见里面就是黑褐色的,不起眼儿的药丸子,这心里倒是松了一口气,他也不知道为什么。
这些药自然都被九爷给包了,银票等稍后会让他的管家给自己送来的。
十阿哥来回用鼻子闻了闻,道:“八哥那里有纯椴树蜜啊,还是野生的,果然难得!”说着还咽了一口唾沫。
这时的林瑞瑾突然看十阿哥顺眼了很多,原来都是同道中人啊,于是道:“这回炼丹,我好不容易找来的野蜂蜜用了大半,可下了血本了!”
十阿哥眼前一亮,趴过来问道:“瑾哥儿啊,你找到野蜂蜜,那蜂巢带回来没?”
林瑞瑾笑道:“那还用说,等会儿回去,我就让我姐给我炸蜂蛹吃去,我那还有不少蜂王浆,你要是要,匀给你一罐?”
两人是越说越高兴,十阿哥干脆说道:“九哥,你跟八哥忙着,我送送侄子和侄女回家,待会儿就不过来了。”
黛玉哭笑不得地看了一眼自己弟弟正陷入蜂巢如何食用不浪费的思维中,只能歉意的跟八阿哥、九阿哥行礼告退。
看着站在马车外等自己上车的弟弟,黛玉就知道这小子估计是装疯卖傻呢,也不点破。
屋里的九爷又气得跳脚骂道:“吃,他就吃吧,早晚因为嘴馋被人卖了还替人数钱!”
八爷温和地笑道:“老十什么样你还不清楚?还能被气成这样,你说你这出息的。”说着,又分别拿出一丸子药道:“这真的不是一种药?”
九阿哥也不确定,他又不通药理,于是让人去太医院把太医给叫了过来,太医很快就来了,九阿哥道:“你看看,这两样药有什么区别,里面都有什么药材?”
其实真说起来,他们是真的赚了,寻常的药材自然是达不到这样的效果,里面可是添加了小瓶金疮药,也就是游戏中俗称小红的疗伤药。
老太医先是试了一点儿黑褐色的药丸子,这个无论是色泽还是气味儿,看起来都不像是毒药。
嘴里含着刮下来的粉末,老太医慢慢地感觉着:“川穹、丹参、三菱雾丹参。。。。。。郁金、**,还有什么,这是什么呢?”
九阿哥一边听老太医分析出来的成分,一边对照,最后看老太医卡克,九阿哥道:“可是桃仁?”
老太医一拍大腿道:“对,就是它,通便排毒,这是上品的美容养颜的丹药啊!”
九阿哥问道:“那你可能看出,这些药材的比例,然后也造出来?”
第42章
老太医摆摆手道:“这个臣可做不到;这该是哪位道家的长老炼制的;他们道人家炼制丹药;单独有一套手法,里面还会填上一些看似无用的;其实却恰好就是药引子的东西。”
九阿哥听完之后,也没觉得失望,人家既然敢把方子写下来给自己;那自然是留了后手的,原本以为是瞒了哪一位草药,或者多要了哪一种草药;却没想到是人家炼丹的手法不同。
不过;既然知道方子是真的;道人炼丹手法特殊;那就再找个擅长炼丹的道人过来慢慢琢磨呗;早晚有一天会调出来。
于是,九阿哥指着另一颗长得跟鹤、顶、红似的药丸子道:“那你再试试这个,看这个里面都有什么东西。”
老太医用银挖子又取了一点儿,看银挖子没变色,这才放进嘴中;结果差点吐了;老太医赶紧喝了茶水解腻,最后不确定地问:“敢问九爷,这是水服的?”
九阿哥摇头道:“为何如此一问?这药的作用如何?”
老太医总算是压下了口中的怪味儿,再细细回味;最后道:“两种药的大体效果应该是差不多的,只是这个大的里面好像多了一种什么,只是这调药的人,用的蜂蜜实在是太多了,将东西的味道给掩盖住了。”
想了想又加了一句:“这药的排毒效果应该更好,建议服用的时候用温水晕开。”这药估计吃了得拉肚子排毒。
九阿哥和八阿哥对视一眼,看来那小子应该也没说瞎话,这药里面应该是多了什么祛疤排毒的药材。
他们却不知道,不管是谁,一口气儿喝半斤蜂蜜都会排毒,估计用蜂蜜泡胡萝卜,这个排毒的效果跟喝了半斤蜂蜜也是不相上下的。
其实,这会儿老太医已经差不多知道,这两个丹药的区别了,自然也就知道,那股甜不甜,腥不腥的味道,应该就是胡萝卜和蜂蜜混在一起,为了色泽圆润,还加了香油。
老太医多少也听说了前儿四贝勒府发生地事情,也知道皇上偏心太子,连带着偏心林家那位小贝勒爷。
他是觉得,这个估计是小少爷捉弄八福晋报仇,又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更何况这个又不药人,多吃点儿胡萝卜对身体好,女子喝些蜂蜜也是养颜的。
九爷顺手赏了一张银票给老太医道:“这丹方,爷可不希望传出去。”
老太医很识趣儿地道:“九爷您最近有些胃火旺盛,吃几丸山楂丸,或者喝些绿豆汤就能缓解,没有什么大问题。”
这牛头不对马嘴地一句话,九阿哥满意了,挥挥手让人将老太医送走。
宫里,康熙正听着下边儿人汇报着玄真观里还有八阿哥府上发生的事情,正忍俊不禁呢,就见梁九功进来了。
康熙挥手,地上的人刷的一下消失了,就好像从来没出现过,梁九功也不奇怪,很淡定地来到康熙跟前道:“皇上,太子带着不少吃食求见。”
一听太子求见,康熙说了一声:“保成?让他进来吧。”在康熙眼里,这送吃食争宠的,应该是后宫的嫔妃才对,不过,有儿子给自己送吃的,这感觉还真不赖。
太子面带喜色地走进来,身后跟着两个小太监,行礼后,太子让人把食盒放在茶桌上,里面的食物挨个摆放出来道:“皇阿玛,瑾哥儿让玉姐儿做了些吃食,巴巴地让人给送进了宫,太后和老十三哪里,儿子已经让人送过去了,这是咱们爷俩的。”
又指了指一旁托盘上的两个药瓶子道:“那里是养身的药丸子,待会儿让太医看看适合皇阿玛不。”
康熙看了看里面的东西问道:“这咱们受得了吗?”
食盒里,又是香煎蜂蛹,又是鸡蛋炒老蜂巢,还有带着蜂蜜的蜂蜡拌地银耳,就连主食都是刷了蜂蜜的烤馒头。
太子道:“应该没事儿吧?刚刚是老十的贴身太监将东西送进宫的,据说,老十现在正在瑾哥儿那,跟瑾哥儿吃得正香呢。”
康熙一听,拿起筷子的手就是一顿,只捡了一只蜂蛹慢慢吃,太子见康熙动筷子了,就也夹了一筷子鸡蛋炒老蜂巢里的鸡蛋,其实挺好吃的。
太子每样都尝了一口,当即觉得整个嗓子都像挂了一层蜂蜜似的,真齁ting啊,这才发祥,康熙早就放下了筷子,在一旁喝茶。
康熙拍拍儿子的肩膀道:“保成啊,你还是年轻啊,不知道人的承受力是不同的,那老十和瑾哥儿都是天生喜食甜品的人。”
太子眼神有些幽怨地看向自己的皇阿玛,这你知道,你还站在一旁看热闹,赶紧也给自己倒茶往下压。
康熙晃着脑袋道:“不吃一鉴,如何能长一智?若是你不能了解手下的人,你又如何去驱使他们?”
“今日,你若是真的了解瑾哥儿和老十,那两个嗜甜如命的给你推荐的吃食,就绝对会保证理智的,为君者,不能保持自己的头脑清醒而感情用事,那等待你的就是一次次的三人成虎。”
我信了你,我他娘的就是傻子!你就是想看热闹,顺手报仇,别以为我不知道!但太子只能抱拳道:“谢皇阿玛指点,儿子谨遵皇阿玛教诲!”
跟太子一样,因为感动这两个混蛋挂记着自己,然后吃了东西齁着的,还有十三阿哥、弘晖、贾赦、贾琏以及八阿哥和九阿哥。
八阿哥和九阿哥,那是因为十阿哥遭殃地,只是,九阿哥是知道弟弟想着自己,所以自己跳进去的,而八阿哥是为了不扫兴,舍命陪君子,硬着头皮跳进去的。
至于同样收到东西的女性们,因为黛玉再加上自制的竹叶茶的时候,到底是于心不忍,给写了纸条提示。
甭管造成的后果是什么,但林瑞瑾孝心太子是受用的,只是也下定决心,以后得控制这孩子吃甜食了,想想老十的身材,太子打了个冷颤,自家漂亮的孩子要是变成那样,还能看吗?
又过了两天,太子上折子,山东旱灾之后,虽然因为四皇子和贾瑚治理妥当,但部分地区出现了蝗灾和瘟疫,需要派太医赶去帮忙。
又说,林瑞瑾和林黛玉虽然年纪小,但医术得两位大师真传,想让两个孩子跟太医们一起前往,十三阿哥自请前往护送。
康熙准奏,林瑞瑾等人不敢耽搁,当天就带着些换洗的衣服前往灾区,而傍晚时刻,东宫传来消息,两位侧福晋在莲花池聊天时,不幸双双落水。
太子叫来太医院院正等太医全力救治,但是,终归是回天无力,凌晨时分先后去了,两位小阿哥闭门为母守孝。
知道自己是要去救治瘟疫,几位太医是一路胆颤心惊,恨不得这路越远越好,其中一位年轻的学徒有些气愤地嘀咕:“瘟疫,自古以来最好的办法就是封闭疫区,省得传染。”
黛玉有些生气:“医者仁心,你连这基本的条件都做不到,还学什么医?”
林瑞瑾转动着大拇指上的扳指道:“姐姐何必跟着说这么多,直接命人把他跟他家人扔进疫区就是了。”
小学徒敢怒不敢言,林瑞瑾年龄小却是个不折不扣的贝勒爷,哪里是他惹得起的?
一个老太医赶紧躬身过来道:“请十三阿哥、贝勒爷和小格格息怒,看在老臣的面子上就饶了他一命吧。”
要不是这个是自己的亲孙子,老太医是不会趟这浑水的,每个能留在太医院的太医,都是懂得如何明哲保身的,也懂得少说少问,不管闲事儿才能活得长久。
但是,富贵险中求,太医这个职业危险,却能接触到大量的贵人,每次得到的封赏,那也是足够普通大夫挣上一年的。
所以,老太医破格将自己的侄子提拔到了自己身边做医生,这次带出来也是为了给他积累些功劳,回头提成九品医士,就算是在太医院站稳了。
十三阿哥挽了一下自己的衣袖,然后淡淡地道:“他不适合留在太医院,你。。。。。。”
老太医的额头上已经开始冒汗,赶紧躬身答应道:“臣回去就上折子告老,以后王家人不会再有人学医。”
十三阿哥点点头,那年轻人已经瘫倒在地,看着自己的祖父张了张嘴,什么也说不出来。
老太医看了看自己的孙子叹气摇头:“去吧,收拾一下东西就回家吧,告诉你爹,王家医术到他这里就结束了,以后不许再接诊,因为我们的医者之心已经被金银给腐蚀了。”
林瑞瑾等人不知道老太医是被当头棒喝砸醒了,还是做戏博同情,这些跟他们没有关系,他们也懒得管,干脆都回了驿站自己的房间休息,明天就到了地方。
这次因为有贾瑚在,防疫措施做的不错,只有零星的偏远村落不按照贾瑚说的,喝了生水,再加上粪便、尸体等处理不善,引起了瘟疫。
瘟疫很快被控制住了,也根本用不着林瑞瑾和黛玉出手,太医们直接就调制出了解药。
只是,谁都没想到四爷竟然在这时染上了瘟疫,还来势汹汹,太医们给熬地汤药根本喂不进去,最后还是林瑞瑾出手的。
看着四阿哥瘦的跟骷髅似的,林瑞瑾终于相信,历史上这人就是纯粹把自己累死的,据贾瑚说,这位皇子,为了治理灾区,每天从来没有休息过两个时辰以上。
上司不休息,贾瑚就只能舍命陪君子,他曾经跟四阿哥办公的时候,说这话就站着睡着了,四阿哥见他不回答才发现自己手下累的狠了。
四爷不是不讲理的人,他理解贾瑚,自然不怪他,只是要让高无庸叫人过来将人扶去休息的时候。
贾瑚有些睡迷糊了,他似醒非醒地看着眼前的四阿哥问了一句:“四爷,您这是有啥想不开的,咱们活着不好吗?”
四阿哥好气又好笑,他是知道自己这臭毛病的,整个户部私下里抱怨他的多了去了,但他是从小就想做个贤王。
这次四阿哥病倒,吓坏了康熙和太子,急忙把人调回去,好在这边儿已经彻底收尾了,当然,贾瑚的那一句活着不好吗也传回了京城。
康熙叹气道:“老四这性子,也是苦了贾瑚他们跟着的人。”
太子也急了,因为康熙的偏疼,他在兄弟中的人缘实在不咋地,真的实心实意地也就老四一个,至于十三,那也是看在老四的面儿上。
见康熙说风凉话,就问道:“皇阿玛,老四这拼命劲儿得好好劝劝,儿子听说他这回都累吐血了,他才多大岁数,这要是亏了底子,以后可咋办?”
康熙看着在御桌前拉磨的太子也不生气,直接一摊手道:“你要是能抗住老四的冷气你就去劝呗。”
太子一听,直接抱怨道:“老四小时候也不这样,就是稍微较真儿了点儿,还不是您非得迁怒他,说什么喜怒不定。”
康熙一噎,这个还真是他的事儿,当即摸摸鼻子道:“朕就是那么一说,谁知道他就当真了。”
可能是觉得自己理亏,康熙难得出言提醒道:“瑾哥儿和黛玉那丫头都在跟前儿,瑾哥儿又是个擅长制药的,给你的那些养身子的药丸,效果你也不是不知道。”
太子这才意识到,自己这是关心则乱,当即也放心道:“可不是吗,瞧儿子这脑袋,那儿子这就回去一趟,让太子妃去趟四弟府中,看看老四媳妇儿,别在担心了。”
康熙看太子走了出去,手指敲着桌面,他觉得太子有些过于重情义,转而又想到,皇阿玛和自己平定了江山,都是手腕强硬的,也许,大清需要一位仁君了。
再说,便是太子心软,但他信任的老四却是手腕儿强硬的,这君臣相宜,到时候一个唱、白、脸,一个唱、黑、脸,倒是正好即能安抚文武百官,又能震慑那些不安分的。
这么一想,康熙竟然绝对,胤礽的命比自己好啊,尤其是未来还有老十三、贾瑚,再加上林家小子等能人真心辅佐,哪像他,接手一堆烂摊子,还得东征西战的,手下的能人也不少,却多是心怀鬼胎之辈。
于是,康熙嫉妒了。
第43章
十月初一;林瑞瑾开始上学;早上天不亮;他就被塞进了马车,然后跟弘晖一起去上书房读书,接着,林瑞瑾哭了,这是谁这么缺德;要求必须读书一百二十遍!
这里的学习内容,真的比应试教育还应试教育,是真正的填鸭式教育,上面的师傅读一句;你跟着念一句;然后再连着之前学的连着念一百二十遍。
然后;当天学的字;写一百遍,还要求必须达到师傅要求的标准,否则重写;这就难怪这些皇子阿哥不说出口成章吧;至少什么典籍学说,那都是能一字不漏地背下来。
林瑞瑾第一天来上学;因为是皇上恩准来读书的,他是没有伴读和哈哈珠子什么的,偷懒被上书房的师傅发现,自然是自己伸手被抽。
当时;他没说什么,但因为担心他,下朝就赶过来的太子一到,林瑞瑾抱住太子的脖子就不撒手,那哭得嗷嗷的,死活不学了。
太子是个宠孩子的,看到瑾哥儿哭得直打嗝,左手更是几条青紫的檩子,却不见红肿,当即也怒了。
来上书房上学的,除了皇子皇孙、宗室王爷家的嫡长子以外,剩下的也都是这些人给自己的孩子培养的跟班,俗称班底。
所以,虽然有主子犯错,哈哈珠子或者伴读受罚地说法,但也都是小惩大诫,没有下死手的,红肿这个避免不了,但绝不至于给打出淤血这么恶毒的。
这抽手板地都是行刑的小太监,他们都有自己的一套行刑手段,什么伤皮不伤骨,见血不伤筋,还有相反的皮红肉烂,肉嫩骨酥等等。
意思就是看这行刑的太监怎么着力,他能让你看着吓人,实质什么事儿都没有,反之,看着没什么大碍,实质上骨头已经坏了。
当然,这一般情况下,也没有什么深仇大恨,能来上书房读书的,那家世都是不一般的,就算是哈哈珠子,那也是得了王爷们认可的,以后说不得就是朝中大臣,谁敢轻易下黑手?
不过,林瑞瑾这个是被人交代了,故意下绊子不假,但一个被皇上下旨恩准读书的小孩儿,又是第一天上课,谁也不可能真的下死手。
至于这伤,他一个学医的,还有系统帮忙,身上的各种药物傍身,还不是想伤到什么程度就到什么程度?
太子气得浑身发抖,在场的包括教课的师傅们,也都只能跪在地上,太子直接叫人去太医院叫了左院判过来。
太医看已经在太子怀里哭睡着地林瑞瑾,然后小心查看后,斜眼看了一眼跪地的师傅们,摇摇头道:“回太子爷的话,小阿哥因为骨头还没长成,受了重罚,不仅伤了筋脉需要慢慢调养,骨头也有些裂伤。”
此时的太子,周身的气压和温度,跟他四弟如出一辙,一看就是亲兄弟。
得到消息,太子妃就带着黛玉赶了过来,半路又遇到了康熙带着四阿哥和十三阿哥。
皇上驾到,太子带着众人给皇上请安,然后红着眼眶道:“皇阿玛,您看看这孩子的小手,严格算起来,这孩子其实才四岁多,缘何会遭到这样的对待?”
“儿子们都是从这里出来的,自然是知道,这边儿师傅们对学生都是小惩大诫,多是为了吓唬吓唬这些孩子。”
“小孩子调皮,师傅们打也就打了,但有这么下死手的吗?伤筋断骨,这得是多大的仇恨?”
在太子妃身旁的黛玉,一听伤筋断骨,当即眼前一黑,差点儿晕了过去,幸亏太子妃身边儿的嬷嬷眼疾手快,将人抱住。
缓过劲儿来的黛玉,跪在康熙脚下道:“皇上,弟弟还小,被爹爹和娘亲给宠的不像话,两位师傅悉心教导之余,也是疼爱有加,他这性子也就养的娇气,实在不适合在上书房读书,请皇上准许,让弟弟在家,请私塾教导吧。”
黛玉年纪小,就这么无声落泪,又一字不提让皇上做主什么的,当然让人心疼难受,再加上林瑞瑾已经上药被缠起来的手,康熙也怒了。
又想到林瑞瑾的身份,那个贝勒头衔儿不提,单说那个爱子如命的林海,这孩子第一天学习就给伤成这样,康熙又开始头疼了。
加上面前的太子和身后的老四一起放冷气,康熙看看头上艳阳高照的太阳,今年的天儿,冷的有点早啊。
十三阿哥这时也虎目含泪地跪下道:“皇阿玛,瑾哥儿年幼,受了这样的伤,心里怕是吓狠了,要是不能查出黑手,这孩子以后怕是得厌学,我大清也会少了一个栋梁之才。”
康熙揉了揉蹦疼的脑袋,坐在梁九功搬来地椅子上,让人把太子、十三阿哥和黛玉扶起来,又让人将弘晖叫过来。
弘晖行礼给康熙问安,康熙叫起后问道:“弘晖啊,你跟瑾哥儿一起读书,说说你看到的,不许撒谎,听到没?”
作为林瑞瑾的好哥哥,弘晖说话自然是向着林瑞瑾的,弘晖拱手道:“回皇玛法,今日孙儿和林弟弟到上书房后,等了一会儿陈师傅就到了。”
“陈师傅问林弟弟启蒙了没有,林弟弟答,四书五经都会背了,陈师傅就抽考了一下,发现没有错漏,就说,那既然是和我一起读书,那就按照我的进程来吧,全当温故知新了。”
“林弟弟点头答应,当知道要读一百二十遍,然后一个字要写一百遍的时候,林弟弟就问,陈师傅,我都会了,而且您看我这字也练得差不多,咱们能不能少读点儿,少写点儿?”
“陈师傅很生气,认为林弟弟是故意调皮捣蛋,扰乱课堂纪律,然后就让抽五下手板。”
“我就说,陈师傅,林弟弟第一天来上书房,他不懂上书房的规矩,也没有伴读和哈哈珠子,再说,林弟弟还不满五岁,请陈师傅网开一面。”
“但陈师傅说,到了上书房,就得守着上书房的规矩,又说,我不守规矩,随便说话,要打我的哈哈珠子三下手板。”
“林弟弟不让,陈师傅就说,那就打林弟弟十下抵消,林弟弟同意了,受罚之后,陈师傅又逼着林弟弟一直站着完成作业。”
康熙听后,看看跪趴在地,额头汗珠子噼噼啪啪地往下落,点点头让他先退下,又道:“去把掌刑地叫过来给朕看看,这真是好大的胆子!”
过了一会儿,梁九功弯腰对康熙小声道:“皇上,小邓子已经投井自尽了,人马上就打捞出来了。”
康熙当即怒极反笑:“好,好一个投井自尽!朕今儿还就非得查个透彻了,就不信这个邪了!”
天子一怒,伏尸百万,现在不说因为这事儿,他没法跟林家交代,毕竟,某种意义而言,林瑞瑾其实是质子。
是林海留给康熙的人质,同样也是康熙对林海的变相承诺保证,意为你放心大胆的动手,我定护住你的孩子,只要你不反了,我定好好待你的儿子,要不能轻而易举的就给了林瑞瑾一个贝勒玩玩儿?
不过,在皇权时代,说句不好听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就算是林瑞瑾受了委屈,康熙执意不管,或者和稀泥,林海也只能咽下不甘。
但是,这小太监的自尽,那就是真的激怒了康熙,这是明打明地说,这事儿就是有人指使的,这就是叫号呢。
这行刑的小太监,自然是林瑞瑾让癞头和尚给控制着跳井的,只是又没有迷惑他的神志,当下面人将小太监打捞上来的时候,说那小太监死不瞑目,眼神很狰狞的时候。
康熙当下就有些坐不住了,查,必须查,看来这后宫还有自己掌握不了的事情!竟然就这么一会儿,还是在自己的眼皮子底下就能神不知鬼不觉的伸手。
只是,没有人发现,林瑞瑾的戒指暗淡了一会儿之后,又恢复了光泽。
可是,无论怎么调查,那小太监死得时候,周围应该都没有人,可是,若是投井自杀,那不管是不是心甘情愿,都不该是这样惊恐的睁着眼睛。
这就很诡异了,尤其是,到现在还没有抓住源头的,四阿哥府上的那两个巫蛊娃娃事件,这莫非使用巫蛊的人,在宫里?
皇宫说白了就是皇帝的家,后宫就是皇帝睡觉的地方,这里藏着这样的人物,皇上能睡得着?
只是这调查结果,让皇帝并不满意,那姓陈的乃是甄应嘉的门人,后考中进士,由甄家活动关系留在了京城,后来因学问不错,被康熙安排过来教导皇子们启蒙。
陈进士平时负责帮甄家传递些消息,不让甄家因为山高皇帝远,变成了瞎子聋子,有个风吹草动也好想法儿。
另外,因为甄家和贾家之间的关系,这陈进士跟原荣国府史老太君关系很好,跟贾政也算是朋友,当然,主要是贾政出手大方。
这次之所以为难林瑞瑾,除了受甄家的拜托,给甄宝玉出口气,另外还有,贾家贾政的拜托,教育一下外甥,让他知道孝悌,懂得孝敬。
陈进士又不傻,他就算是为了讨好甄家和贾家,也不会得罪死简在帝心的林家,再说,小孩子嘛,一打二吓三邪乎。
抓住些小毛病,这样既能给甄家和贾家交代,林海也说不出什么,毕竟,严师出高徒吗!
因为有癞头和尚的催眠,这人在太子威压下,直接一股脑地都倒了出来。
但是,那个小太监却是八阿哥的人,是被八福晋命令帮着出气的,只是,这里面还隐隐地有德妃的身影。
这八福晋出手,算是在康熙的意料之中,这女人又蠢又毒,报复心还强,她要是不对林瑞瑾出手,康熙还会奇怪。
可是,德妃为何要给八福晋收尾,最主要的是,隐隐地,这小太监的死,似乎是跟德妃有关,德妃出手灭口,这又是为了遮掩什么?
只可惜,现在是死无对证,康熙也只能暂时先放下,然后再慢慢去查,有了藤,还怕摸不着瓜?
康熙想了一下,陈师傅德行有愧,摘了功名永不录用,甄应嘉治家不严,着即日进京当庭辨罪,贾政为人心胸狭隘,毫无亲情可言,允许林家与贾政一房断亲。
胤禩治家不严,罚三年俸禄,闭门思过三个月,八福晋郭络罗氏善妒成性,无大妇之风,罚小佛堂跪抄经书百遍,修身养性。
太子本来想将睡着的林瑞瑾抱回东宫,只是,此事很快惊动了太后,太子只能把人送到慈宁宫。
太后一辈子没有自己的亲生孩子,对小孩子都是极和善的,林家姐弟因为精通多种语言,蒙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