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皇叔祖是"神棍"-第3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熙凤没想到贾赦竟然还相信她愿意给她一个机会,之前她一直以为贾赦会给贾琏抬一个良妾甚至贵妾来帮贾琏管家,因此是又惊又喜,立刻向贾赦表忠心,说她再也不会做辱没荣国府门楣的事情,否则不用贾赦给休书,她自己就没脸留在这个家了。

    贾赦听得很满意,又告诉王熙凤贾琏日后很可能会外放做官,若王熙凤一起跟过去的话,荣国府就又没有人打理了,所以吩咐王熙凤带着迎春一起管家,让迎春能在她走后肩负起管理荣国府的大任。

    王熙凤喜不自胜,答应的无比响亮。她一直压在贾琏头上的原因也是因为不高兴贾琏把精力都放在管家上,却不干男人该做的正经事。她争强好胜就是因为贾琏不能带给她荣誉,她才只好自己奋斗。若贾琏真的奋发图强,她哪还需要做那些,直接便可以坐享其成。而且,她对贾赦选的代替她管家的人选很满意。贾琏外放做官,她肯定要跟过去,虽然勉强可以接受贾琏纳妾,但她却不能忍受贾琏宠妾灭妻,尤其是在她还没有儿子的情况下。若是她放贾琏独自去,贾琏在外面有了美妾还生了庶子的话,她还不得哭死。当然,顶替她管家的人也很重要,如果是个贪权的,等她回来若不肯放权,又是个麻烦。迎春就很好,经过前段时间的相处,她不仅和迎春有了姐妹情,还深刻了解了她的为人,不用担心她会背着自己搞小动作。想到这,王熙凤无比庆幸自己的小姑子是迎春而不是探春,如果是探春的话,估计她离开没多久荣国府就没有她的一席之地了。

    迎春初时百般推辞,她已经习惯偏安一隅当隐形人,管家这么出风头的事情她是半点也不敢插手。不过这哪难得倒八面玲珑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的王熙凤。

    王熙凤先是将迎春吹捧了一番,说除了她就再无合适的人选;然后又说这件事是贾赦吩咐的,她如果做不好,回去被斥责倒也罢了,说不定贾赦会觉得她不中用将管家权收回去;还说贾赦这么做也是在变相的关心迎春,如果迎春拒绝的话,这父女情分以后恐怕就很难再修复。司棋和绣橘也在旁劝说迎春答应,迎春当家做主后,她们这些做丫鬟的也会水涨船高,因此比王熙凤更希望迎春能够答应下来。

    最后迎春盛情难却,只得点头答应。

    而王熙凤领着迎春管家面临的第一件大事,就是林黛玉来府做客。

    其实,林黛玉来京城的消息王熙凤一早便知道。林如海在林黛玉出发后就立刻给贾赦去了一封信,让他在林黛玉去荣国府的时候一定要管好贾宝玉,尽量不要让他出现在林黛玉面前。又告诉贾赦,林黛玉只登门拜访这一次就不会再上门了,贾母那边若是想接林黛玉去荣国府,就只好麻烦他在中间周旋。

    贾赦将信给贾琏看过后,贾琏回去又向王熙凤传达了信上内容。王熙凤很是惊吓,没想到贾赦竟然和林如海结成了统一战线。毕竟林如海以前只和贾政来往,甩都不甩贾赦的。又惊讶于林如海对贾宝玉的态度,防他跟防贼似的。不过,当知道林如海已经知晓他们当初打的主意后,王熙凤瞬间就明白了。若有人敢那般打她家婉姐儿的主意,她早就和那家人拼命了。王熙凤心说林如海还真是好修养。而最让王熙凤惊讶的是,林黛玉竟然能够得到瑞亲王妃的赏识还入住瑞亲王府。不需要贾琏提醒,她都知道如今的林黛玉惹不得。

    因此,在确定林黛玉拜访荣国府的日期后,王熙凤就将荣国府里里外外彻底整治了一番,务必要让林黛玉乘兴而来乘兴而归。又为了不出纰漏,她亲自等在大门处迎接贵客,以防不长眼的奴才冲撞林黛玉。至于迎春,王熙凤没有让她跟过来,毕竟是未出嫁的小姑娘,还是少抛头露面的好。

    作者有话要说:  么么么么哒!!!

    假期后的日子,好难熬啊!!!!!

 第96章 /////,请/勿/转/载

    瑞亲王府的侍卫都受过特殊训练; 手拿刀剑; 个个威风,齐刷刷行到荣国府正门前; 只把守门小厮看的心惊胆颤。

    瞧这排头; 跟王爷出巡似的。守门小厮不敢怠慢,赶忙告知王熙凤。

    王熙凤心说今日没听说还有哪位贵客到访; 转念一想就知道是林黛玉来了,心里不由咋舌,瑞亲王妃果真很喜欢林黛玉,竟然会派王府侍卫来往护送。

    掂量了下林黛玉在瑞亲王妃心里的分量,王熙凤当即厉声道:“是林姑娘来了。都给我打起十二分精神,若谁敢出了纰漏; 仔细你们的皮!”

    丫鬟婆子忙低头称是。守门小厮则震惊不已,心想那是林姑娘?这差别,也太大了吧……

    轿子由侧门而入; 行至前堂; 王熙凤就带着丫鬟婆子迎了上去。

    林黛玉想起她上次来时直到进老太太屋内都没有半个人来接,心里突然有几分不是滋味。

    不过,林黛玉已经得林如海交代,让她在荣国府多与大房的人处在一起,而她本身又喜欢王熙凤这样的爽快人; 因此并没有给王熙凤脸色瞧,对她分外和颜悦色。

    王熙凤热情的与林黛玉寒暄了几句,一行人又来到二门; 侍卫小厮已不好再进,王熙凤便让荣国府的管事带他们去别处歇息,好茶好菜的伺候着。

    一行人又来到一垂花门处,雪雁上前打起轿帘,朔月扶林黛玉下了轿。

    沿途景致与以往没什么区别,唯一不同的是,这回没有几个穿红着绿的丫头坐在台阶上,一见林黛玉来了就大声嚷嚷,然后争着打帘子……实在是没规矩的很。

    林黛玉扫了那些低眉顺眼行礼请安然后就规规矩矩退到一侧的丫鬟一眼,内心不由感慨,不过是大半年的时间,荣国府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进了正屋,贾母已经在两个丫鬟的搀扶下带着众人迎林黛玉。林黛玉刚想拜见,就被贾母揽在怀里,心肝儿肉的大哭起来,说林黛玉怎么这么狠心,到现在才来看她这个老婆子;又说她是极想念林黛玉的,天天盼着她回来,可林黛玉却连一封信都没写给她……

    林黛玉有些尴尬,饶是她聪慧如厮,也不知道该怎么接口。正常情况下她应该说‘外祖母,您别伤心了,我以后会经常来看您的’,贾母肯定会高兴。可林黛玉不愿意对疼爱她的贾母撒谎,想了想,笑着劝说道:“我也挂念着外祖母的身体。外祖母您别伤心了,哭坏了身体那可就不好了。”

    “好,不哭,不哭。”贾母抹了抹眼泪,“只要玉儿你留在外祖母身边,外祖母就什么病都没有了。今晚就留下陪陪我这老婆子吧。咱们祖孙俩好好说说话。”

    林黛玉有些不知所措。在荣国府多待一会儿就多一分危险,她自是不愿的。

    “老祖宗,林妹妹都回来了,日后还怕没有机会和林妹妹见面?来日方长嘛!”王熙凤抽科打诨道。

    至于这个来日,怕是会遥遥无期。

    “话虽是这么说,但玉儿这次不住咱们府上,我哪能不担忧?”贾母道又开始抽泣起来,埋怨林如海怎么忍心让林黛玉小小年纪孤身在外,也不知道受了多少委屈。

    林黛玉懵,她这又不是第一次孤身在外,忙道:“外祖母多虑了,王妃小郡主待玉儿都十分的好,您看我都胖了,哪有什么委屈。”仔细说起来,她只在荣国府受了委屈。

    朔月笑道:“老太太,您放心,我们王妃很喜欢林姑娘,直说想要个林姑娘似的女儿呢!”

    贾母一惊。她早已注意到林黛玉身后的嬷嬷丫鬟,其中雪雁是认得的,而这个说话的则是里面最出众的丫鬟。她原以为她们都是林府的下人,此刻来看,她竟是瑞亲王府的人。

    想到自己刚刚说过的话,贾母忙道:“玉儿能得王妃的喜爱是她的福气。能跟在王妃身边是极好的,老身自然放心。老身也是关心则乱,没有别的意思。”

    朔月笑道:“奴婢知道老太太许久没见林姑娘,肯定想的紧。只是我们王妃说晚上要和林姑娘一起用膳,恐怕林姑娘今天是不能在贵府住下了。”

    贾母哪敢和王妃抢人,忙笑着说陪王妃比较重要。

    她说那些话也是想表达一下自己对林黛玉的关心,顺便试探一下林黛玉对荣国府的态度。

    林如海虽然没有明面上和他们撕破脸皮,但是之间的关系却已经岌岌可危。贾母怕林如海已经叮嘱过林黛玉不许她接触荣国府,甚至还把那些事情都告诉给了林黛玉。不过如今看来,林如海应该什么事都没有做。也是,林黛玉还有两个月才满八岁,跟她说那些十有**会吓到她。而且再怎么说,他们也是林黛玉的亲人,打断骨头也连着筋呢。

    贾母又猜想,王府里规矩多,林黛玉从来没受过教养肯定受不了那些繁多而冗杂的规矩。就是她自己,和南安太妃关系不错,每次去南安王府做客也是谨小慎微。况且王妃和小郡主对林黛玉再好,林黛玉也是寄人篱下,时时刻刻要看人脸色,心里肯定苦闷。只是林黛玉受了委屈只会往肚子里咽,不叫他人知晓罢了。这时候若能有个人关心,就能迅速赢得林黛玉的好感。贾母就想着从林黛玉入手,扭转荣国府和林家的关系。当然,除了这点私心外,她也是真心疼爱林黛玉。

    众人入了座,林黛玉又开始一一见过亲戚。此次不光荣国府的女眷在,就连宁国府的尤夫人、秦可卿也来了。

    先前荣国府遭难的时候,宁国府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但却半点忙也帮不上,只能在精神上给予支持。不过也因为那些事,宁国府诸人才发现自己平日里耀武扬威的瞎嘚瑟,其实在他人眼里屁都不是。只是他们已经习惯了嚣张,实在做不到夹着尾巴做人,因此,他们就想找一个强有力的靠山可以让自己狐假虎威。也因此,能够住在王府的林黛玉去荣国府做客,他们自然不想错过这个好机会。

    “我瞧着林姑姑模样比以前丰润了几分,气色也好了不少,看来瑞亲王府的水土就是养人。”说话的是秦可卿。秦可卿是宁国府贾蓉的媳妇,按照辈分算是林黛玉的侄媳妇,因此叫林黛玉姑姑一点都不为过。秦可卿为人和王熙凤一样八面玲珑,只是王熙凤行事强硬容易遭人怨恨,秦可卿行事却是温柔和平受人爱戴,同样都有个继婆婆,秦可卿却与尤夫人相处的极好,由此可见,秦可卿为人处世上比之王熙凤要更胜一筹。只刚才的那一句话,秦可卿就将林黛玉和瑞亲王府一起恭维了。

    王熙凤自是不甘落后,也笑说道:“那可不,我先前看到林妹妹的时候还以为认错了人,心说这是哪尊菩萨跟前的童女下凡,怎的来了咱们府里。仔细一看,才发现是林妹妹。早就听闻瑞亲王妃不同常人,如今一看,果然是名不虚传。瞧瞧,林妹妹在王妃身边才呆了几天,就变得大不一样了。“

    贾母拉着林黛玉上下打量,乐呵呵道:“这话很是,玉儿脸上确实有肉了,看着就叫人欣喜。还是王妃会养人。”

    ”是比先前健康了许多。“一直静默不语的王夫人貌似关心的说道:“现在是在吃什么药?可还是人参养荣丸?”

    林黛玉摇了摇头,“现在已经不常吃药了,只生病的时候才吃。”

    王夫人满眼的不赞同,“那怎么行?你生来就有不足之症,不吃药哪行,可不许使性子。”

    朔月笑意盈盈道:“夫人说笑了,哪里是什么不足之症?林姑娘虽然生下来有些体弱,但其实健康的很。只是后来那些庸医乱下诊断,硬生生的把林姑娘给弄病了。就是正常人吃药比吃饭吃的还勤,那身子骨也会垮下去。幸好林姑娘药吃的不多,身子没受什么损伤。这不一停了药,林姑娘就立刻好了起来。大夫还说,那人参虽然大补,但哪里是小孩子能吃的东西,小孩子吃多了可是会要人命的。“

    朔月顿了一下,又接着道:“说起来,林姑娘会吃人参养荣丸都是林府请的一个退休了的御医提议的。林大人知道后立刻将人赶了出去。林大人当时气急了没有多想,后来越想越觉得不对劲。便是退休了,宫里的御医也不该是庸医才对。这一打听可不要紧,这人哪是什么御医啊,不过就是学了些皮毛的行脚大夫罢了。”

    贾母和王夫人都臊的不行,贾母还暗中瞪了王夫人一眼。

    只因这所谓的庸医是她二人介绍过去的,而主要经手的人是王夫人。好不容易生下两个孩子却都病怏怏的,贾敏急的不行,可扬州本地和周围的名医都请了个遍,也未见效果。因此,贾敏便拜托远在京城的贾母帮忙请个御医来为两个孩子看诊。宫里的御医轻易不能出京城,要请也只能请已经退休了的御医。只是御医又不同于太监、嬷嬷,他们有家有子,能活下来的,都得过不少赏赐,家里有一定的资本。而且伺候人大半辈子了,这些御医也想容养,哪会再重操旧业。因此,贾母花费大力气,也没请到人。贾母不想影响自己在贾敏心中的印象,又舍不得那一大笔银子,就让王夫人寻个名医充作御医给贾敏送过去。

    王夫人和贾敏素来不和,对贾敏讨厌的紧,每次听到扬州那边有坏消息传来——比如贾敏嫁过去多年都生不出孩子,生出的孩子都是病秧子,她心里都会乐上很长时间,又哪里会真心的为贾敏延请名医。因此随处找了个连住处都没有的行脚大夫,对他嘱咐了一番,就将他送去了扬州。

    而贾母此时才知道王夫人对她的话阳奉阴违,心里恨得不行。如果王夫人请的是名医,被拆穿后她也好跟林如海解释。而现在,林如海说不定以为他们从那个时候起就打起了林府的主意。可是天地良心,她那时候真的连半点念头都没有。嫡亲的女儿、外孙女、外孙都在那,她怎么会狠心害他们性命。也许,女儿和外孙就是因为王夫人请的那个庸医才会……

    贾母痛苦的闭上了眼睛,已经不敢再往下想了。

    作者有话要说:  么么么哒!

    看了小天使的评论,来说说我对王熙凤的看法。我觉得王熙凤这人看着精明,但是做起事来一点也不精明。

    王熙凤做的坏事不少,其中铁槛寺包揽诉讼那件事,王熙凤应该是第一次做,而且是跟别人学的。当时那个老尼姑是找的太太帮忙,这个太太肯定不是邢夫人,邢夫人没那个本事,只能是王夫人。也就是说王夫人经常包揽诉讼。后来王熙凤说太太现在已经不做了,老尼姑才求到了王熙凤的头上。王熙凤耳濡目染,可能觉得这么做没有什么,还显得挺有本事的。后来出了事,估计她自己都没有想到。所以后来听贾琏提起铁槛寺,才会吓得不轻。

    对于尤二姐,我没觉得王熙凤做错了。里面可以看出来,尤二姐先前一直想做正房太太还和尤三姐一起说王熙凤的坏话。后来尤二姐进了贾府,如果那时候尤三姐没有死,尤三姐估计要和王熙凤大干一场。一个小妾的妹妹又有什么资格替姐姐出头找正房太太的麻烦。而且尤二姐怀了孩子万一王熙凤以后生不出儿子了,那她辛苦经营的一切不是都要送给贾琏和别的女人生的孩子,正常人都不会乐意。

    放印子钱……荣国府那时候是真没钱了,王熙凤想不出其他能快挣钱的法子,就打起来这个主意。当然,这个法子是错的。但贾母那时候知道荣国府是什么样的境况也没说给予半点支持,后来贾琏让鸳鸯帮忙偷老太太的嫁妆,私以为老太太心里面肯定清楚,只是装不知道或是吩咐鸳鸯照做。贾母临死前说她早就知道大厦将倾,但没想到在她死前就倒了。所以觉得王熙凤其实挺可怜的,辛辛苦苦为一大家子,结果出了遭恨外,什么都没有得到。

 第97章 //////请/勿/转/载

    林如海思及林黛玉年幼; 不愿辱了她耳朵; 如贾母所想,未将那些烂事告诉她。因此; 林黛玉的心中贾母依旧是慈善的老太太。

    此时林黛玉见贾母脸色很差; 担忧道:“外祖母,您怎么了?”

    贾母扯了扯嘴角; 笑的十分勉强,“没事,我只是……突然想起你娘了。”

    林黛玉闻言也是面露哀戚。

    众人都忙上前劝慰。王熙凤也干巴巴劝了两句,心里却在想着其他事。她直觉朔月讲那些话不是无的放矢。如她们,听到也不过是感叹庸医误人,贾母和王夫人的反应却明显不对劲。

    王熙凤心里咯噔一下; 突然想到林家远在扬州很难接触到已经退休的御医,以林如海和贾敏两人的聪明,也不可能随随便便就相信人。所以; 那个庸医一定是别人介绍给她们的; 而且还是他们十分信任的人。能接触到御医,又被信任,想来想去,也只有作为贾敏娘家的荣国府……

    燃着的银丝细炭将屋里烘的十分暖和,王熙凤心头却阵阵发冷。贾母时常说有多疼爱贾敏; 贾敏就是她心尖子上的女儿,结果她就是这么对待贾敏的?王熙凤一直以为自己才是荣国府最心硬心狠的人,如今看来; 她那点程度根本算不上什么。她也就是吼起来凶,对外人心狠手辣;如贾母和王夫人这样面上慈善的人,狠心起来才真的是要人命。

    住在同一屋檐下,又不能彻底断绝关系,王熙凤觉得从今以后她对贾母和王夫人要步步留心,时时在意,以免着了她们的道,被她们卖了还帮她们数钱。

    王熙凤正神游天外,朔月又道:“所以林姑娘有不足之症其实就是一场误会,不过就是庸医误诊。事关林姑娘的名声,还请老太太、太太、小姐们以后切莫再提起。林姑娘现在毕竟养在王妃身边,王妃听到会不高兴的。”

    王夫人尴尬的连赔不是,“我只是关心林丫头,并没有旁的意思!”

    贾母横了王夫人一眼,“不会说话就别开口,免得丢人现眼。”

    众人一惊。往常这句话贾母都是对邢夫人说的,这还是贾母第一次当众给王夫人没脸。

    王夫人老脸顿时憋的通红。

    邢夫人在旁暗自得意,“只看玉儿的样子就知道健健康康的,二弟妹提什么病啊。好好的气氛都给破坏了,真是晦气!”

    贾母面容严肃道,“你们都给我听清楚了,以后再有谁敢乱嚼舌根,我饶不了她!”

    众人忙道不敢。

    气氛一时间有些压抑,秦可卿笑道:“说起来,林姑姑身体康健,也是一件可喜的事儿,婶子,您说是不是?”

    王熙凤茫然的看向秦可卿。刚才走神,她根本没注意到秦可卿说了什么。不过到底思维敏捷,只怔了一下,她就立刻拍手爽朗的笑道:“极是,极是,蓉哥儿媳妇说的哪有不对的。”

    “所以说啊,这么大的喜事咱们一定要好好庆祝下。可惜林姑姑现在还不能喝酒,要不怎么也要喝上几杯。”

    “到时候我可以以茶代酒,你们不介意就好。”林黛玉羞涩的一笑,“上次来的时候,玉儿忘记给外祖母和大家准备礼物,失了礼数,实在不好。玉儿这次牢牢的记得,还请外祖母和大家千万别嫌弃。”

    贾母不高兴道:“都是自家人,你还送什么礼物?你年纪还小,用不着这些礼数,快拿回去自己留着!”

    林黛玉不好意思道:“其实我这次也没想起来,还是王妃提醒我的,也是她帮我备的礼物。知道外祖母是心疼我,但我不能仗着年纪小就没有规矩。”

    众人听说是瑞亲王妃给她们准备的礼物,都很激动。能得上位者一两件赏赐,是一件十分荣幸的事情,外面的人也会高看她们几眼。尤其荣国府之前发生了那么多的事情,有些人已经成了京城的笑柄,更需要提高自己的名声。

    林黛玉一个一个将礼物奉过去。贾母的是一根沉香木拐杖,邢夫人是一对顶好的翡翠镯子,王夫人是一本佛经,王熙凤和秦可卿是一副赤金头面,李执是一套白玉首饰,三春是珠花簪子——迎春的是迎春花样式,探春的是牡丹花样式,惜春的是兰花样式,婉姐儿的则是块刻着长命富贵的长命锁。

    荣宁两府的男人都不在这里,林黛玉就将礼物交给了女人们。年纪大的,都是投其所好送的各类古董或名家字画,年纪小的都是文房四宝,只是嫡庶不同,其中有些微的差别。还有不在这里的姨娘也都得了绸缎。

    几乎每个人都对礼物满意不已,只除了王夫人。因为只有她的礼物最不值钱。

    王夫人看着其他人手里的金银玉饰好不眼热,再看手里的经书,更是气闷,心说她和林黛玉果然八字相克,贾敏的女儿果然也不是好东西,拿本破书就来应付她。即便是从白马寺请来的,又能值几个钱。

    其实,这本经书比王夫人想象的还不值钱,是沐沅派人在书局花十文钱买来的。沐沅知道贾母和王夫人做的事和打的主意后,哪会给她们好脸色看。只可惜贾母的礼物不好糊弄。不过,林黛玉是真以为那本经书是从白马寺请来的,没有说谎。

    沐沅可能觉得王夫人还不够郁闷,又叫人准备了几块好上的鲜明美玉,分别送给三春、婉姐儿和贾兰、贾环、贾琮几人。

    林黛玉道:“王妃说恰好有几块美玉,王府里没人用的到,就让我带过来送给姐妹兄弟。因为宝二表哥那里已经有一块通灵宝玉,就不班门弄斧了。”

    众人看了看那几块美玉,同贾宝玉的通灵宝玉一样大小,一样的晶莹剔透,除了没有刻字外,几乎完全一样。她们突然发现,这样朴实无华的美玉才能显出簪缨世家的底蕴,如贾宝玉那块正反面都刻满了字的玉,倒有一种暴发户的感觉,忒俗。

    贾母有些尴尬,不明白瑞亲王妃是什么意思,怎么像故意针对贾宝玉似的。可是贾宝玉从来没有见过瑞亲王妃,又怎么会得罪她。贾母私以为,瑞亲王妃如果见到贾宝玉一定会喜欢的不得了。她家宝玉和黛玉一样,都是讨人喜欢的孩子。

    王夫人心中果然闷气狠,险些吐出一口血来。

    那几块宝玉一看就很值钱的样子,虽然无法跟宝玉的通灵宝玉相比,但也值不少钱。这一次两次的,他们二房可谓是损失许多。而且瑞亲王妃是个什么意思,她家宝玉是何等的尊贵,这几个小鬼有什么资格拥有通灵宝玉似的美玉?

    邢夫人在心里大笑。活该,叫宝玉总是炫耀他的玉。每次家里来了小客人都要问人家有没有玉。有点小钱的人家里有哪个是没玉的,不过是知道宝玉想吹捧他的玉,都谦虚的说没有。宝玉倒好,还蹬鼻子上脸起来,说人家都没有玉,就只他有玉,那他也不要了,又是发疯又是摔玉的。既然这么不喜欢那块玉,趁着没人的时候丢进湖里就是,那玉难道还能自己飞回来不成?可见贾宝玉不过就是做做样子罢了。瑞亲王妃怕是知道林黛玉因为这件事吓得不轻,这才送了美玉过来。现在兄弟姐妹手里都有一块玉,看宝玉以后还怎么发疯。

    王熙凤难得的和自己继婆婆的想法一样。

    贾母猜测沐沅用意的同时,突然发现贾宝玉不在这里。

    贾宝玉知道林黛玉要来荣国府后,跟象打了鸡血似的,兴奋得不得了,嚷嚷着自己要好好招待林黛玉,绝对要寸步不离的跟着她,一刻也不分开。

    也因此,贾宝玉今日起的比往常都要早,早早的就精神焕发的在荣庆堂等待,每隔一盏茶的功夫就要抱怨林妹妹怎么还不来。但是在林黛玉来的前一刻,他却被贾赦给带走了。

    贾赦如今在荣国府有着绝对的话语权,贾宝玉心里再不愿意,也只能乖乖的跟他走,就连贾母也不敢拦着,只说黛玉一会儿要来,让他赶紧把宝玉放回来。可是这都多久了,怎么还不见宝玉过来?

    贾母觉得贾赦是在故意和她作对。明知道自己想把宝玉和黛玉凑成一对,想让两个玉多联络感情,可他却偏偏把宝玉带走,不让两个玉见面。

    “鸳鸯,你去大老爷那,把宝玉给我叫过来。”贾母吩咐完,又对林黛玉笑道,“许久没见宝玉了吧,你们以前的关系那是顶好的。你不在的这段时间,宝玉天天念叨你,还给你留了不少好玩的物什。只留给你一个人的,其他人想要看一眼,他都不许!”

    林黛玉听到贾宝玉的名字身体不自觉得僵了一下,尴尬的笑了笑,“怎么好耽误宝二表哥的正事,其实……我和二姐姐、三妹妹、四妹妹比较能玩的到一起,和宝二表哥没什么话聊的。”

    贾母被林黛玉的态度惊了一下,心说黛玉离开前还跟宝玉好的蜜里调油,就算大半年的时间没见,小孩子忘性大,感情也不可能淡漠到这种程度。而且她还隐约觉得林黛玉对贾宝玉有些抵触……

    贾母想了想,笑道:“你大舅舅那能有什么正事。老婆子我啊,就喜欢看到你们两个站在一块儿,光是看着心里就觉得舒坦。”

    王夫人虽然没有说话,但手里的帕子都要拧烂了,对贾母想让林黛玉做她儿媳妇的打算深感不满。林黛玉当初什么样子她又不是不知道,真正的御医都说林黛玉是不足之症,又哪里是能治的好的,不过是缓解几分,看起来比以前好多了。但病秧子就是病秧子,跟贾敏一样是早死的命,估计连孩子都生不出来。她才不会让宝玉娶个病秧子回家。而且她心目中已经有了人选,她妹妹的女儿薛宝钗,听说是个知书达礼的,长得也是好生养的,比林黛玉强了不知道多少倍。最重要的是,金陵薛家非常有钱,薛宝钗肯定会有很丰厚的陪嫁。唯一可惜的是,薛宝钗的身份太低,配不上宝玉。所以,王夫人决定将薛宝钗当做是备选的儿媳妇,如果以后找不到更好的人选,再让宝玉娶她。而林黛玉,连做她的备选儿媳妇都不够资格。

    片刻后,鸳鸯只身回来,说贾赦正在考校贾宝玉功课,什么时候功课合格了,什么时候才许他离开。

    贾母气道:“他自己都不学无术,还考校宝玉功课,真没看出他的脸这么大。”

    贾母说的十分在理,若是贾政还好,贾赦考校功课,任谁都能看出来是贾赦不想放人。

    王夫人微微松了一口气,觉得贾赦难得做了一件好事。

    林黛玉也松了一口气,笑道:“还是功课要紧,宝二表哥日后说不定能给外祖母考个状元回来,外祖母就别生气了。”

    此时谁都没有发现,贾宝玉根本不在贾赦那里,正跟着茗烟偷偷爬狗洞呢!

    作者有话要说:  么么么么哒!!

 第98章 //////请/勿/转/载

    贾赦说是考校贾宝玉功课; 但他自己看到课本就头疼的很; 因此问了贾宝玉的学习进度后,就让他把论语里学过的篇章背诵一遍。

    贾宝玉惯是厌烦读书; 平日里只喜欢与姐姐妹妹丫鬟们厮混。他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