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综]人生赢家-第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业二年,朝堂稳固,杨广欲开通一条贯穿南北的大运河,用来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的全国的统治。
    在御书房里,朝臣们讨论这件事。
    萧皇后也就是林笙笑着说:“这是件为国为民的好事,至于动用民力——征用民工是一部分,各州各府的犯人也可征用。据我所知,全国各地的犯人加起来也有数十万之多。倒也不怕他们趁机滋事,凡是死刑犯可以此挡死刑,改判有期徒刑,而判有期徒刑的可以此抵刑期。另外,征用的民工以此抵赋税和徭役,表现突出者亦有奖励,若途中有不幸为国捐躯的,朝廷负责为其家人发放抚恤金。至于具体怎么来实施,你们再具体讨论定个章程下来。”
    “圣人仁慈。”已经官拜司徒,太子太师的杨素对着坐在龙椅上精力不济昏睡过去的杨广拱了拱手。说实话,萧皇后代理朝政,让杨素真的松口气,他的名望和地位已经到了极限,尽管他本人没有异心,可当权者素来忌讳功高震主者,文帝再是个明君不也是如此。
    至于萧皇后,杨素看不透,但不妨碍他知道自己不会被对方忌惮,相反……杨素把目光落到太子杨昭身上,萧皇后还为他找个位可以继续辅佐的储君。
    大业二年,除了大运河始建外,还发生了两件了不得的事儿。
    七月里太子杨昭大病一场,断断续续半个月才痊愈,紧接着八月里杨公杨素又跟着病倒了,林笙带太子亲临杨公府。
    奇迹般的眼看就回天乏力的杨素清醒了过来,对着林笙和太子杨昭忍不住老泪纵横。
    说实话,杨素是美须髯,有英杰之表,可这时候也是橘子皮老头了,看他哭成这样也怪可怜的,林笙开玩笑地说:“看来老天是不愿意收走杨公了。”
    太子杨昭默默掏出手帕递给杨素。
    士为知己者死,到杨素这儿也差不多了。
    大业三年,萧皇后四十千秋,不仅各地世族阀门纷纷前来长安庆贺,邻国也有使者前来祝寿。
    在此期间,林笙见到了唐国公李渊和他的长子李建成、次子李世民。说起来李渊和杨广是两姨兄弟,隋文帝的皇后独孤皇后是李渊的姨母,因此隋文帝对李渊很看重,在开皇年间,历任谯、陇、岐三州刺史,如今正任荥阳郡太守。
    哦,还得说一句,这就是传说中的唐朝开国皇帝。
    林笙把目光转移到十八岁的李建成和八岁的李世民身上,李建成仪表堂堂,态度不卑不亢,林笙欣慰地看着他,对李渊说:“叔德把建成教得好,昭儿在我跟前都说过好几次了,若是可以,我倒是想叫建成留下来跟着昭儿一起学习了,也好叫昭儿有个伴。”
    李渊自是求之不得,至于他心里是怎么想的,呵呵,那就不管林笙什么事了,只要隋朝在一天,李渊就是臣,林笙就是主子。
    邻国各有使者来,偏偏少了高句丽。
    林笙坐在上首,表情莫测。
    翌日,林笙在御书房提起了高句丽,此时的高句丽占据了辽东大部,是东北地区一个比较大的国家,和隋朝的关系经过隋文帝时一次的虎头蛇尾的出兵变得非常紧张。高句丽野心不凡,侵略辽西,直接给隋边境带来不安和危害,另外非但如此,近年来还不往隋朝进贡,林林总总而言,对高句丽的战争只是早晚的事。
    林笙觉得现在是时候了。
    黄门侍郎裴矩奏告:“高丽之地,本孤竹国也,周代以之封于箕子,汉世分为三郡,晋氏亦统辽东。”也就是说高句丽政权所占之地往上追溯到西周之前,下至魏晋时期,都是属于本国的领土。
    林笙眯起眼睛,倒不是为了所奏告的内容,而是为了奏告之人。裴矩,出身名门裴家,在朝野上颇有名望。在这里说起来,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但是若是说起来江湖上大名鼎鼎的邪王石之轩来,那就不陌生了吧?
    林笙原本就没指望这次只是穿到了正史上,可等听到本朝存在四大门阀(李阀,宋阀,宇文阀以及独孤阀),江湖上还有个颇具名望的慈航静斋后,林笙就知道她到了哪里。
    所以知道裴矩的另一重几乎没有其他人知道的身份,也就不奇怪了。不过据林笙所知,裴矩家中亦有出身名门的妻子,在外石之轩却能得慈航静斋上一任圣女碧秀心‘以身饲魔’,两人还生了个女儿……如此玩精分玩的如鱼得水,到最后玩脱了,真成精神分裂了。
    林笙轻飘飘的把目光从裴矩身上掠过,饶有兴致的说:“昨儿我和圣人打了个赌,我告诉他不出三年,我便可不费一兵一卒拿下高句丽。圣人开怀大笑,说我竟是说起了醉话。我知道,现在说给你们听,怕是你们也当我是白日做梦。如此,我也不妨和你们打这个赌,若是三年内拿不下高句丽,我就自请避回后宫,从此再不过问朝政好了。”
    “皇后娘娘,请三思!”
    “就这么说定了!”林笙拍板,把人都撵走了,让杨素留下。
    杨素对林笙之言半信半疑,可见林笙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皇后娘娘可有了良策?”
    “良策么,是有,此事还得拜托杨公了。”
    杨素都做好了林笙让他派人去刺杀高句丽王的准备了,结果林笙只是让他召集各地有名望的商人进长安。
    “啊?”这都是哪里跟哪里?
    “您只管听我的,等见了成效您就会明白了。”
    大业三年,萧皇后召见各地有名望的商人,后,隋边境与高句丽贸易往来日渐繁茂,源源不断的珍品被输送到高句丽,在高句丽上层掀起了阵阵奢华风,风气日渐传染到高句丽皇室,皇室尤为钟爱。
    在高利润的吸引下,隋朝的商人们冒着风险从海上带着货物抵达高句丽,受到了高句丽皇室的隆重欢迎。后,从隋朝带过去的货物从奢侈品渐渐过渡到衣食住行各方面,就是连米粮都偷渡过去,因而高句丽的金银源源不断的进了隋朝商人的腰包。与之相对的,高句丽的赋税不断加重,以供上层人士挥霍攀比。
    民怨滋生,粮食减产,高句丽仿佛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毕竟他们可以用在他们看来非常低廉的价格,从隋朝买来更美味的粮食,不少高句丽上层人士为此还沾沾自喜。
    渐渐地,隋朝商人往高句丽输送的粮食量从所占总用量的一成,增加到三成,最后变成了七成。当然,价格也随着比重的增加而不着痕迹的增加着。
    等到高句丽王意识到问题严重性时,想要切断交易时,已经来不及了,光靠本国民力所产的粮食产量,早已不足供给了。
    此时,三年之期将至,恰逢季度交易,林笙大手一挥,商人们又狠狠搜刮了高句丽上层的仅剩不多的油水后,全面从高句丽撤离。
    雪上加霜的,因为高句丽上层无情的剥削和压迫,高句丽民不聊生,最终国都平壤城爆发了大规模的民变,紧接着各地民变四起。
    等到林笙接到了高句丽婴阳王的求救信时,平壤城里大多数上层已被农民军屠杀了,皇室中人也未能幸免。
    林笙把婴阳王的求救信让几位大臣们传阅了,信上说若隋朝派兵镇压高句丽的民变,高句丽愿年年进贡。
    林笙托着腮懒洋洋地说:“婴阳王真是会审时度势。”当初高句丽攻辽西,隋文帝准备兴全中原之兵问罪时,高句丽王立马上表谢罪,自称“辽东粪土臣元”,于是得到赦免。这种行当,在林笙这里可行不通。
    “为了显示我大隋朝对属国的怜惜,我倒是想派兵,可我和诸位有言在先,如今三年之期未至,怎么好食言呢?”

  ☆、第77章 隋末风云⑵

三年前萧皇后说那话的时候,大家谁不当那是痴人说梦,可如今大家惊骇得说不出话来。
    不明所以的现在仍旧一头雾水,萧皇后在这三年啥都没干,除了派商人卖东西给高句丽,甚至还卖粮食。当时大家知道这点时,都觉得萧皇后傻了吧,卖粮食给高句丽养兵好让他们来骚扰我大隋朝吗?
    可,这粮食都卖过去了,结果高句丽里民变四起了,再打探下原因——高句丽上层奢华成性,压榨的百姓们过不下去了,更别说种田了,民不聊生然后就造反了呗。
    大臣们风中凌乱了。
    林笙对此淡定的很,只是经济侵略而已,这也得益于高句丽的地理位置以及国内土地构成,高句丽上层自大又自卑的性格,以及大隋朝商人们的本事。
    林笙话虽然是这么说,可转身就让大军准备,点了宇文成都做主帅。林笙招手让宇文成都上前,在他耳边小声嘀咕了两句,伸手拍了拍他的肩膀,“马到成功。”
    裴矩武功高强,林笙的声音虽小,可仍旧瞒不了他的耳朵。听林笙的话,裴矩眉心跳了跳,什么叫“留一个小的就行了”,什么叫“别忘了把高句丽皇室的私房都装回来”。
    萧皇后,是裴矩见过最特立独行的女子了。偏偏这样的女子,几乎不费飞灰之力,就把困扰着大隋朝数十年的高句丽给碾死了。
    林笙敏锐地注意到了裴矩的目光,她下意识的蹙了蹙眉,这两年裴大人好似把重心转移到朝堂上来了呢。这个念头在林笙心中盘旋了下,就被她压下去了,她笑盈盈地对大臣们说:“我觉得咱们现在可以商量着如何治理辽东郡了。”
    林笙这话说的笃定,众人竟下意识的没觉得有什么问题。
    大业六年,高句丽民变,上层十室九空,婴阳王求助大隋朝,大隋朝三十万大军开拔,直接越过边境,直捣平壤城。饶是如此隋军仍晚来一步,王宫已被攻破,婴阳王兵败自尽,其后宫嫔妃以及子女纷纷追随婴阳王而去,实在是惨烈。
    高句丽皇室只剩下一名年仅五岁的小王子,小王子归降大隋朝,帝杨广怜惜可怜,封其做了安乐公,居于长安。至此,高句丽名存实亡。又半年高句丽民变被镇压后,改名辽东郡,彻底并入大隋朝的版图。
    宇文成都带先锋军回长安时,太子杨昭亲迎。
    杨昭悄悄问宇文成都:“收获颇丰?”
    宇文成都嘴角抽搐了下,可对着杨昭亮晶晶的目光,他恭敬的回答:“连婴阳王的地宫都没放过。”没想到婴阳王私藏颇丰,要知道高句丽其他那些王公贵族们,可都让大隋朝的商人把血都吸的差不多了。
    “母后知道了一定很高兴,成都做得好!”杨昭这么一说,宇文成都那点小别扭也没有了,临行前父亲宇文化及已再三嘱咐他要好好表现了,他知道这一次皇后娘娘会派他做主帅,就是给他增添功绩的。不过,好像他没派上什么大用场,就连婴阳王的地宫都被那些人给查出来了,皇后娘娘真是算无遗策。
    宇文成都口中的那些人,自然是随着商人们进驻大隋朝而潜入高句丽的探子了,基本上都是商人们的亲属。富贵险中求,在这一次商人们中表现的淋漓尽致。
    当然,他们赌成功了。
    林笙给他们赐举人出身——这时候科举制度已经过了完善,大业四年就已经举行过一次文试和武试——又帝杨广亲自赐下笔墨。另外,在这次踏平高句丽时做出贡献的他们的亲属,林笙当众称他们为国之栋梁并授予了相应的官职。
    商人们有财,求得自然是名,此举无不让他们欢欣鼓舞纷纷要求集资为圣人修建行宫,以感念圣人的恩德。
    没想到素来不喜奢华的萧皇后居然答应了,“圣人以前就非常喜欢洛阳,曾欲迁都洛阳,当时正筹备修建大运河,无奈之下圣人只能按捺住心中的向往,如今可正好叫圣人如愿了。”又许诺了等行宫建成,会在行宫处立石碑铭记他们的拳拳爱君之心,又说了若是他们愿为修建大运河的民工们捐钱捐物的话,在码头港口或是石桥上刻上他们的名字,那都不是事儿。
    这下说不定都能名留青史了,别说感激涕零的商人们了,就连不差钱的大臣们都愿意往外掏银子了。
    不止这些商人,就连全国其他各地的商人们听了都要疯了,反正就三字:捐捐捐!
    洛阳的行宫更是修建的富丽堂皇,美轮美奂,历时半年竣工。
    此时挖永济渠,通涿郡,大运河的上半段也在各方的努力下竣工了。
    帝杨广携萧皇后,太子杨昭以及众位朝臣第一次下洛阳。从长安到大运河港口,是一段用水泥修建的官道,与昔日的官道不可同日而语,如今水泥的运用渐渐被推广到全国,相信商人们不会错过修路以扬名这样的好机会的。
    后登龙舟,一路下洛阳。
    第一次下洛阳并不是顺风顺水,途中遭遇了来自了一拨四人的刺杀。
    “护驾!”
    帝后加太子被护着进龙舟,宇文化及、宇文成都等人已经和来的一男三女交上手了。
    裴矩在对方一露面就认出来了,为首的是高句丽的武功宗师,以独创的“奕剑术”闻名天下的傅采林,另外三女应该是他的徒弟傅君婥、傅君瑜和傅君嫱了。
    裴矩鬼使神差的看了一眼萧皇后,发现对方似乎一点都不担心,或许是她一介女流,身处朝堂,并不知道傅采林在江湖上到底是个什么地位?
    很快,裴矩就发现他再一次错了,就在宇文化及等人节节败退时,战局中突然出现了一道裴矩绝对不会错认的身影——散人宁道奇!宁道奇怎么会出现在这里?是不是和萧皇后有关系?
    宁道奇和傅采林打的不相上下,傅采林的三个女徒弟可就没那么幸运了,纷纷被隋军斩杀。
    林笙才不管什么多对一不公平呢,尽管有和傅采林齐名的宁道奇加入战局,林笙仍旧是命令宇文化及等大内高手上阵,势必要把傅采林这个高句丽的武学宗师斩杀于此。
    在大唐双龙传里,就是这个傅采林多次率领义军抗击隋军入侵,因而成为高句丽的民族英雄。林笙也是后来才想到他的,因此特别让人注意着他,斩草要除根,林笙还没傻到留一个被她踏平的国家的武学宗师。
    唉,这也是武侠世界的不公平之处了。随随便便来一个武学宗师,就抵上多少人马了,呵呵。
    傅采林再牛逼,可抵不了有个和他齐名的宁道奇,还有成千上万的隋军,最后被宇文化及打成重伤,在众目睽睽之下让宇文成都用凤翅鎏金镗给捅死了。
    “你干了什么?”宁道奇反过来质问宇文成都。
    宇文成都可不怕他,理所当然的回答:“以绝后患啊,不然呢?难道还等他把伤养好了,再来刺杀娘娘和太子?”
    宇文成都一脸“我又不傻”的表情,可把宁道奇给噎的够呛,不过人都死了,宁道奇就不再放马后炮了,直接朝龙舟上传音:“萧皇后,贫道答应你的已经办成了,可别忘了你答应贫道的。”然后很潇洒的离开了。
    裴矩再忍不住问林笙:“您答应了他什么?”
    “兴道灭佛罢了。”林笙的回答让裴矩眉心抽动,这话儿搁在旁的道教子弟上,裴矩兴许还会信。可宁道奇,他压根就是一道教叛徒,离经叛道的奇葩,会为了道教着想,甘愿被萧皇后驱使?裴矩当然不信,可他刚才脱口问出质问萧皇后,已经是越矩了,当下便不好再言。
    等龙舟行至洛阳时,全天下都知道武学三大宗师之一的“奕剑大师”傅采林试图行刺帝后未果,被隋军斩杀一事了。多少人狠狠倒抽了一口冷气,再联想到前不久被改名为辽东郡的高句丽,似乎并不难理解傅采林的做法了。
    但在大隋朝的地盘,傅采林直接被打上了人人得而诛之的贼寇、乱党之名,可不管他在江湖上地位有多高,便是武学大宗师又如何,对上千军万马也只有被踏成肉泥的份儿。
    朝廷借此一事在江湖人中威望暴涨。
    在这件事中提都没提宁道奇半句,倒是最后干脆利落捅死傅采林的宇文成都狠狠刷了一把存在感。
    太子杨昭非常羡慕武力高强的宇文成都,他倒是有心学武来着,可他有点小胖,走路走多了就有点小喘,更别提学武了。杨昭见林笙夸奖宇文成都,他有点不服输的想去拿宇文成都的凤翅鎏金镗,吭哧吭哧了半天,凤翅鎏金镗愣是纹丝不动。
    杨昭当时就郁闷了,平时见宇文成都拿着凤翅鎏金镗舞的风生水起的,怎么那么重啊?
    宇文成都笑哈哈的解释:“此镗重三百二十斤,殿下拿不起来很正常啦。”
    杨昭:“……”最烦力大无穷的人了。

  ☆、第78章 隋末风云⑶

随着帝后以及太子移驾洛阳,行政中心也从长安转移到了洛阳。
    帝后在洛阳停留半年,在这半年里太子杨昭独当一面,在侧又有太子太师杨素、丞相宇文化及辅佐,让众人见识到了太子不凡的能力。
    至于帝后,在奢华的洛阳行宫里赏赏风景,看看美人,日子过得优哉游哉的。
    林笙的日子其实并不是那么悠哉,原因还在于裴矩。不得不承认,在江湖上石之轩乃是一代邪王,魔门第一高手,在朝裴矩也是心智超群。就拿大业四年来说,裴矩指使高车袭击吐谷浑,吐谷浑向隋朝请求援军,隋军趁机出兵灭了吐谷浑,此战开拓疆域数千里,后设置鄯善、且末、西海、河源四郡。此战可谓是除了改高句丽为辽东郡外,大业年间最大的盛事了。
    偏偏就这么一位能臣,在《大唐双龙传》里的最终目的是颠覆隋朝,如果换个位置,林笙真的要由衷得欣赏他了。
    林笙揉了揉眉心,她得好好想想怎么对待裴矩了。
    又一年,除京杭大运河正式通航外,由水泥铺造的官道四通八达。道路畅通带动了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还有对疆土的统治力。
    此外,商人的地位在萧皇后的推动下,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和官府的合作变得非常密切。在高句丽的覆灭中,已经看出了经济侵略能发挥出来的威力,可那是在知道内情之人的眼中。更多的人只当高句丽当权者失民心,才导致民变四起,最终覆灭只是时间问题,因此对地位相对卑贱的商人不设防,相反,商人来往频繁,会带动当地的经济发展,当权者甚至还巴不得呢。
    于此同时,在官府的大力推动下,联合了四面八方的大商人的商会成立了起来,统一银局也有了雏形。
    大业九年,得已经升任右光禄大夫裴矩的建议,对东、西突厥进行离间,果不其然东、西突厥不日后开战。隋军坐山观虎战,哪边弱下来就去帮哪边,不出半年东、西突厥双方实力大减,被迫休养生息时,隋军趁机出兵,接连大败东、西突厥,东、西突厥割地赔款,隋朝疆土向北、向西再次扩张。
    同年,加开恩科,广纳贤良。
    年轻人嘛,都非常有冲劲,就派去新增设的郡为国做贡献了。
    林笙突然觉得有点无聊了,在看到手下递上来的报告后,挑了挑眉。这本书的双主角寇仲和徐子陵,此时还是扬州城的小混混,还不知道他们已经被上面的人盯上了。
    等下朝后,林笙把还活得好好的杨公杨素留下来,“杨公没什么宝库吧?”
    如果不是了解林笙的性格,她这么一问杨素都以为她要卸磨杀驴了,之所以了解,杨素摸了摸胡须就问:“皇后娘娘这是要做什么?”
    “下扬州。”
    大业十年春,帝后同下扬州,留太子杨昭监国。
    在这途中,江湖上流传着“傅氏宝库”的消息,据传此宝库中藏有江湖中人梦寐以求、可令人称霸武林的“邪帝舍利”,而打开“傅氏宝库”的关键,就是武林中人梦寐以求的武功奇书“长生诀”。
    所谓的傅氏,就是已经死透的傅采林了,他死前可是三大宗师之一,现在就拿来再利用了。反正傅采林和他的三个女徒弟都死了,很多事情都经不起考据了,反正人们群众的力量是强大的,以讹传讹,三人成虎,再不相信可说的人多了,相信的人就多了起来。更何况就算没有“傅氏宝库”,还有武功奇书“长生诀”呢。
    宇文化及接过到了一个诡异的任务,去扬州追杀两个毛头小子。他很想问林笙一句,您是认真的吗?
    “就当是活动活动筋骨了。”林笙是这么说的,宇文化及还能说什么,他在杨素诡异的目光下离开了。
    宇文化及走后,林笙泛舟江上。
    在旁有如花似玉的伶人吹拉弹唱,在侧还有低眉顺眼的侍女们殷切服侍,林笙别提多逍遥自在了。
    杨素木然,如果把萧皇后换个性别,那一切都很会很和谐。杨素可知道,这两年就有那些个会钻营的提议萧皇后,咳,纳宠,可萧皇后对此兴趣缺缺。她似乎还对帝杨广很有感情,瞧瞧当初就因为杨广想在洛阳修行宫,一向不爱奢华的萧皇后立马同意了,虽然是商人们出钱出力的。
    这次下扬州,把杨广也一起带来了。
    可要真说有什么真感情,杨素都觉得不可信,如今帝杨广只成了大臣们麻痹自己,当朝仍旧是男主当政的摆设了,行政权可都在萧皇后和太子杨昭手中呢。
    当然,杨素对此乐见其成就是了。
    杨素正想的出神,突然听见林笙说:“钓到了两条大鱼。”
    杨素抬头一看渔网里的两个人:“……”现在喊护驾还来不来得及。
    寇仲和徐子陵真是倒霉透了,刚得到了传说中的武功奇书,就被人追杀,好不容易跳到江中逃走了,哪想到游啊游的就被人给网住了。
    寇仲和徐子陵被当成鱼扔到了甲板上吐水,寇仲抹了一把脸,抬头就见一气度不凡的中年贵妇和一个苦大仇深表情的老头子。
    林笙:“寇仲?徐子陵?”
    寇仲大吃一惊:“你怎么知道我们的名字?”
    林笙点头:“哦,我现在真知道了。”
    徐子陵捂脸。
    杨素一直知道萧皇后能言善辩,擅长蛊惑人心,现在他又一次见识到了,两个小毛孩子被忽悠的都找不着北了,当即满腔热血要报效朝廷了。
    然后……然后林笙就把《大唐双龙传》的主角们给带回长安了,朝廷从此后又多了两元运气奇佳的猛将。那是后面的事了,在那之前寇仲和徐子陵还是被好好操…练吧。
    “傅氏宝库”真真假假的消息,果然诈出来不少魑魅魍魉。不知道有句话叫“出头的椽子先烂”嘛,现在他们就知道了,朝廷一茬割下去全蔫吧了。
    当然,还是诈出了一尊大神。
    邪王石之轩,或者右光禄大夫裴矩,林笙在寝宫里见到对方,她一点都不觉得意外:“我该叫你裴爱卿,还是该叫你石之轩?”
    裴矩:“臣随皇后娘娘的意。”
    林笙从善如流了:“裴爱卿深夜前来,难道是来自荐枕席的?”说实话,裴矩相貌不差,人虽到中年可仍旧风度翩翩,而且书卷气十足,当真是世族培养出来的,很难看出他还有个身份是魔门第一人。
    裴矩不跟林笙绕弯子了:“敢问皇后娘娘是什么时候知道臣的身份的?”
    “你想要邪帝舍利?”林笙没有回答裴矩的话,反而在袖子里的手伸出来,手中赫然是一个黑乎乎的圆球,“呶,给你。”这圆球还是杨素从他的收藏里找出来的,不得不说一句,杨素的家底很丰厚啊,不过林笙的也不差就是了。现在全天下有名望的商人都排着号的要给她送钱,还有那些有钱人都源源不断的把他们的银子存到统一银号里,传说中的富甲天下就是如此了。
    裴矩再次被林笙的不按常理出牌给打败了,他眯了眯眼睛,属于邪王石之轩的阴邪之气在寝宫里弥漫开来。林笙不为所动,等着裴矩收敛了气势,又听他问:“当初你答应了宁道奇什么?”
    林笙没想到裴矩一直惦记到现在,她回答道:“他不是圣人,总有有所求的东西。就像你,还要不要了?”她把手中的邪帝舍利往前推了推。
    裴矩最后还是把邪帝舍利拿走了,至于他会不会因为吸收太多邪帝舍利里的功力爆体而死,那就不是林笙能关心的了。
    非常遗憾的他没有,他继续在朝为官了。
    大业十二年,帝杨广驾崩,谥曰纯,即为杨纯帝。
    太子杨昭即位,登基时和氏璧出,可谓是天下归一,改年号为永泰,尊萧皇后为太后,太后退居洛阳行宫,从此再不问政事。
    唔,或许要问了和氏璧从哪里来的?当然是从慈航静斋那里征用过来的。
    林笙直接带兵杀到了慈航静斋所在的帝踏峰,交出和氏璧,不杀。慈航静斋想要代天择主,在林笙看来不过是打着心怀天下的名号满足自己的一己私欲而已。既然她们都做了尼姑了,还六根不清净,那林笙就帮帮她们好了。
    慈航静斋的当任斋主梵清惠倒是个聪明人,乖乖的把和氏璧交了出来,等萧皇后领兵离开后,梵清惠唯有瘫坐在地上苦笑不已。
    梵清惠的徒弟师妃暄很是不解,“师父,您为什么就这么把和氏璧交了出去?慈航静斋何至于此?”
    梵清惠只能苦笑:“萧皇后当政后兴道灭佛,慈航静斋在百姓心中威望大减,更何况她根本没把所谓的武林地位放在眼里,”当年的三大宗师之一的傅采林不是说杀就杀了,而且慈航静斋也不是当年的白道之首了,“说句不中听的话,我们在萧皇后眼里就跟其他尼姑们没什么差别。”
    不,她们在林笙眼里还比不上其他六根清净的尼姑呢。
    还有梵清惠把慈航静斋在百姓心中威望大减的原因,怪在林笙兴道灭佛上,这算是一部分,更多的还是百姓们求佛拜神可不就是为能过上好日子,现在安居乐业了,求佛还是求道对他们来说都无所谓了。更何况,他们知道是朝廷给了他们好日子过,而不是所谓的慈航静斋。
    所以,慈航静斋仍旧在深山老林里貌美如花着,静静等着什么时候天下大乱了,再派个貌美如花的圣女下山去代天择主,至于那时候没了和氏璧,她们用什么打出旗号,那就是她们自己的问题了。
    至于原本应该在隋末群雄割据年代大放异彩的各方人士们,朝廷是不介意不拘一格降人才的。
    还有原本应该成为一代明君的李世民,哦,按照嫡长子继承制,他哥哥李建成将袭封唐国公啦。

  ☆、第79章 英国乡村爱情故事⑴

林笙做了十二年的萧皇后,又做了两年的萧太后,那时候她都已经五十多岁了。看着杨昭能够镇得住下面的一众人后,就消失了。在做皇后期间,她也只出过长安两次,一次是去洛阳,一次是去扬州,现在做了太后了,那就应该逍遥自在,看看大好河山了。
    等林笙再次醒来,她变成了一个十六岁的小姑娘,莉迪亚·班内特,正在和一个叫乔治·威克姆的男人私奔中。
    林笙果断敲晕了乔治·威克姆,她真的没兴趣和一个诱拐小姑娘私奔的男人发生点什么。林笙双脚踩在乔治·威克姆背上晃来晃去,很快就弄清楚了她现在的身份和所处的世界。
    莉迪亚·班内特是家里最小的女儿,她上面还有四个姐姐,最大的叫简·班内特,第二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