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良辰-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作者有话要说:昨天实在对不住大家,因为某些三次元的事情影响到情绪,最后实在崩溃,无法静下心码字,造成只更一半的情况,今天早上早起才补全的。
在此要向大家再致歉一次,带给读者好的心情是作者的责任,以后我会尽量避免让私人感情和生活带给我不良的影响,不会对看文的各位带来麻烦。
最后要感谢TS的地雷包养,谢谢各位的理解和支持!
☆、第60章 身份薄
温良辰今日在茶铺结完总账;发现这个月收益增幅;比上个月更明显,想来是春闱榜后廷试分出名次;进士们接二连三释褐授官;导致京都官员之间的人情来往有增无减;给茶馆酒楼送银子的客人络绎不绝。
而太清茶铺为今年新崛起之秀,铺中还收录当今传胪和几位名进士的诗文;有了这层广告在,生意自然越来越旺。
温良辰心情颇佳地来到英娘的住处,落下马车之后;没想到却见门房在院门口四处乱转,脖子神得老长;像是在焦急地等待什么似的。
那门房发现是公主府的马车,急赤白脸地冲温良辰跑来,至附近处慌慌张张行好礼数,接而又抬起头来,焦急万分地道:“郡主,我家夫人午间出门,至今还未归家,也不知,不知到底是出了什么事儿!”
温良辰顿时愕然,疑惑地问道:“在她离去之前,可有交待前去作甚?”
门房皱眉想了想,片刻后回答道:“回禀郡主,夫人出门前同我说,她去街上买些吃食,好用来招待您。”
“……莫要慌张,我先派人前去寻找。”温良辰面色微惊,英娘平素不大出门,没想到今儿一出门,竟然大半日不见人,她性子胆小如鼠,绝对不可能在外停留过长时间。
温良辰心中有些不是滋味起来,英娘出门是为了给她买吃食,若是遭遇个三长两短,让她如何安心?
“你立即派人传话给李随,让他放下手中诸事,派探子前去探察。”温良辰转头向随身护卫赵信道,这位是上次跟踪季云卿,后被秦元君手下巨阙擒去的探子,因为遭逢刑讯的缘故,他身上的伤尚未好全,行动不大利索,便跟在温良辰身边做些随身护卫工作。
“是!”
接着,温良辰又将身边护卫一个个派出去,因出门人手带得不够充足,她怕万一英娘遇上难解决之事,几个人来不及反应,于是,她又下定决心,遣人向正在当值的薛扬传话。
东区由薛扬金吾左卫负责治安巡逻,传讯于他,寻起人来更为方便,不管英娘到底碰上个什么事,先将人寻到再说。
如此大张旗鼓地一通搜罗下去,许久都未传来消息,温良辰的心越来越沉,难不成,英娘当真遇上了将人鬼使神差掳走的人贩子?
风风火火两个时辰之后,终于有探子来报,英娘已经寻到了,还是她自个儿出现的。
她在街道上走路走到一半,便被向李随传信回来的赵信半路堵住,直接将人给抬了回来。
纯钧进来上报道:“赵大哥说,英娘身子不适,模样不大好看,恐怕还得劳烦郡主,将府上的郎中请过来瞧瞧。”
温良辰收到英娘归家的消息,亲自出门迎接,赵信也不知哪儿弄来辆小马车,先将车给停稳在门前,再从车上跳下,示意丫鬟和婆子们上来扶。
果真是赵信所说,英娘精神劲不佳,嘴唇紧抿,眼皮耷拉着,原本水盈盈的眸中,此时却毫无生气。
即便她抬眼,望见前方的温良辰,却也仅有一眼而已,然后,她又面无表情地垂下头去,一副没精打采的样子,好似被人夺走魂魄般。
不过,她鬓发整齐,衣裳完好无缺,不像是遇上小贼的模样,温良辰转了转眼珠子,也不知英娘到底遇上何事,竟然如此失魂落魄。
发现她走路发虚,丫鬟和婆子们干脆商量几句,合伙将人直接给抬进去,英娘被安放在榻上不久后,公主府请来的郎中也到了。
瞧英娘的神情,应是受惊所致,郎中特地将门合上,保持房内安静,不让外头的动静打扰她。
纯钧搬来圆凳,让温良辰坐在院中树下。她刚巧卷起袖子,端起茶杯,正想要休息一会,却听门外马儿尖锐的嘶鸣,接着又传来匆忙的脚步之声,温良辰心道,应该是薛扬到了。
薛扬身披铠甲进门,大步往里间走,此时的他,大半年过去,早已不复当年那般神情淡漠、情绪不显,只见他面上俱是焦躁不安,额上甚至还布着些许细汗,温良辰站起身来,出言提醒道:“你别进去,郎中正在诊脉。”
薛扬近日公务繁忙,卫所又进了一批新人,季闻名有意提拔他,便将众多难搞的钉子送入他旗下,他今日午后正在寻人,却没想到收到英娘失踪的消息,吓得他连被对手打了好几拳。
薛扬脚步一顿,良久后,他才转过头来,似下了极大的决心般,闷闷地低声道:“多谢。”
直那日温良春说出一堆发疯言语,温良辰直到今日才碰上薛扬,他明显比从前瘦了,皮肤也渐深不少,但依旧能看清底色。
她的心中有些不是滋味。
薛扬沉默不语,眼底情绪莫名,既有见面的欢欣,却又有几分压抑的痛苦,一时之间,温良辰竟然都不知,该同他说些什么才好。
她自欺欺人地想着,有可能……是温良春在骗她?
不过片刻之后,她便打消这道念头。当初温良春即将送往家庙了此残生,不至于在此事故意拿她开玩笑,更何况,温良春宁愿为薛扬疯魔成那般,尤其是对待她这位妹妹,温良春从来毫不吝啬地散发敌意,就连相隔极远,她都能感觉到温良春愤恨和嫉妒的目光。
温良辰咬咬唇瓣,心道,到底是自己太年轻,且薛扬藏得太深,她竟然直到今天,才发觉他对她的情义。
想到此,温良辰站在原地,心中尴尬莫名,简直想一个脑镚儿锤死自己。
二人僵持不下,更是更怀心思,左右为难。
薛扬眼见不对,他垂下双眸,率先转过身,冷冷清清地道:“我先去换衣裳,若郎中出来,劳烦师侄唤我。”
温良辰大松一口气,幸好他离开片刻,若再呆在此处,她估计真得挖个地洞钻进去。
“你先去罢,有我在此处看着。”
贺郎中从房中出来之后,温良辰和薛扬往前冲去,激动得将人给逼仄至门口,贺郎中倒退一步,差点被门槛绊得摔上一跤,他顿时脸色一黑,摆摆手道:“郡主和公子别急,咱们且过去说话。”
这位贺郎中是公主府上的老人了,曾经温良辰孩提时期乱吃东西,还是他给开的方子,温驸马偶尔有个头痛脑热,也是他不辞辛劳地赶过来。身为公主府首席郎中,是故贺郎中说起话来,不是太客气。
温良辰倒喜欢他的简洁利索,她吐了吐舌头,往后退了两步,小声道:“郎中请往这边坐会。”
将贺郎中请到隔壁房中,备好茶水之后,他这才慢悠悠地,将英娘的病情如实告知。
“……我本以为她是受到惊吓导致晕厥,谁想到我又探她后脑,发觉她脑后有肿块,多年来淤血存积,不得而散,不知到底是何缘故。”贺郎中抚须道。
“我母亲曾经对我说,她从悬崖上摔下之后,便记不得前事了。”薛扬望了贺郎中一眼,思索片刻道。
贺郎中微微颔首,又道:“原来如此。夫人宿疾未及时得到医治,以至于忘记前尘,实属正常。而近日之事,我观夫人面色苍白,心悸恐慌,恐怕夫人今日出门,不小心见到旧人,回想起旧事,这才反应如此剧烈罢。”
“我看她情绪并不稳定,今后怕难以恢复,我们该当如何?”一想起英娘那副见鬼的模样,温良辰便十分发愁,身体之病姑且有药可医,但,若是心病呢?
她很清楚地知道,心病无药可治,温良春便是前车之鉴。
果然如温良辰所料,贺郎中接着便道:“老夫方才为夫人诊断,夫人明显心中有事,老夫也问不出个所以然来,只能略开方子,助她压惊。若她思虑过重,无法坦言,走出记忆的羁绊,老夫也是无可奈何,只盼她早日想通,莫要痛极攻心。”
言毕,贺郎中站起身,朝她拱手行礼,再顺手提起自己的药箱,也不等温良辰发话,自顾迈过门槛,潇潇洒洒地离去了。
纯钧在旁抽抽嘴角,秀眉微蹙,不满地说道:“这贺郎中好大的架势,竟然如此无礼。”
温良辰摆摆手,抬头皆是道:“贺郎中从小瞧着我长大,有些气性儿实属正常。大约他如今还气着呢,去年我将太医院原判请来家中,为祖父和大哥哥瞧病,却不巧独独忘了他。”
贺郎中少年不得志,当年距离考入太医院,仅有一分之差。后来,贺郎中辗转多处医馆,最终在公主府落脚。温良辰孩提时调皮捣蛋,摔伤磨破皮乃是家常便饭,襄城公主爱女如命,女儿若有磕着碰着,便不分青红皂白地传贺郎中过来。
贺郎中被折磨得够呛,跑得他几乎腿脚断掉。谁知温良辰身子骨又强,贺郎中想要报复这个小丫头,开几副苦药给她尝尝,都没有逮住机会。
怨念积压渐深,造就了贺郎中鼻孔朝天。
如今,他这么大把年纪,还要被温良辰抓去医馆瞧病,若是达官贵人也就算了,谁想到上门来的全是穷人,眼高于顶的贺郎中年纪越大,脾性也随之越发地古怪起来。
温良辰却是完全随他,有才之人,谁没个脾气可言呢。
纯钧恍然道:“原来如此。”
英娘在纯钧的伺候下,灌下半碗粥下去,终于能够回过神了。
温良辰和薛扬亲自进屋,坐在一旁,等待她的解释。
见二人一副问话的架势,英娘兀自垂着头,坐在榻上发怔。不过,温良辰却十分心细,瞧见她双手紧绷,指甲用力地抠住被角,将那褶皱处扯出几道深深的痕迹。
薛扬自知不会说话,不敢冒昧开口询问,只好转过去向温良辰求救。
温良辰见他面露茫然之色,心中无语,硬着头皮,朝英娘柔声道:“英娘,今日到底发生何事,令你如此心焦?若碰上为难之处,你放心交由于我,放眼这京都,还没几个人敢得罪于我呢。”
英娘往内瑟缩了一下,眼睛睁得极大,嘴上小声道:“不、不,我……”
然后她又抬起头,飞快地看了温良辰一眼,接而又紧闭嘴巴,沉默不语起来。
若温良辰还瞧不出她在害怕,那定是眼睛瞎了。
她微微倾身,伸手握住英娘的双手,轻言细语地道:“你莫要害怕,我们都在,你若半句不言,憋在心底憋出病来,那如何得了?郎中交待过,让你多同我们说话,宽解心思。”
薛扬心急如焚,忍不住插言道:“母亲,你究竟碰见何人?”
温良辰回头瞪他一眼,薛扬立即挺直背脊,嘴巴一闭,再也不敢开口说话了。
温良辰心中稍稍满意,接而又转过头来,拍了拍她的手背,装出大度的模样,笑道:“有什么坎儿跨不过去,你先说出来,我们再一块想法子,定会寻到解决之法。”
温良辰这一遭倒是奏效,刹那间,英娘泪流满面,她紧紧握着温良辰的右手,哽咽道:“我并非不敢说,只是……此事太过荒唐,说出来,我怕你们瞧不起我。”
她今日见到那人之后,直接被吓晕过去,幸亏路边有一位好心的大娘,将她送至附近酒楼中休息,英娘转醒过后,便拒绝他人的帮助,独自一人回来了。
温良辰轻轻一挑眉,心中惊讶,嘴上还是劝解道:“怎会,你是师叔的母亲,同样也是我的教习师傅,我们如何会瞧不上你?”
英娘泪眼朦胧,似乎陷入前事不得自拔,她脸色接而闪过委屈,懊恼,无奈,最终定格在悲伤之情上,她蓦地抬起头,似是下定极大决心,咬咬牙道:“若要我说……我是那大户人家的通房丫鬟,你们可瞧得起我?”
温良辰顿时恍然大悟,难怪英娘得以记得公主府,估计是当年随哪位太太一道前来,这也能解释,为何白嬷嬷和吕嬷嬷没有见过她的原因。
并且,根据英娘记忆中所描述的建筑,都不是小门小户财力所能及的,加之她这通身的气度,和下手伺候人的本事,非大户人家的丫鬟莫属。
温良辰倒是有些同情她,许多通房丫头,皆为家生子,不得已而为之。小姐出嫁之后,陪嫁丫鬟便是老爷的妾室,不仅帮助主母拴住丈夫的心,还能稳固主母在家的地位。
这一切,均为当今女子现状,怎能独独怪罪于她?
他人,又有何资格来指摘身为弱者的她?
温良辰心生同情,安抚道:“丫鬟出身,又不是你能决定,主人家要你如何,难道你能反抗不成?我们不会瞧不起你,你一个弱女子孤身从西北而来,还抚养薛扬长大,多年不易,实在令我敬佩。”
薛扬木然地点点头,他微微张嘴,想要开口说话,却又不知该说什么好。
忽然间,他似是感觉有些不对劲,突然转过头去,而温良辰背对着他,却未瞧见他此时的动作。
英娘紧咬嘴唇,那下唇瓣被她繁复咬动,以至于破皮流血,一滴殷红的血珠顺着唇角流下,再搭上她苍白的脸颊,竟然显得她有几分诡异之感,英娘眉头紧锁,突然间痛哭起来,道:“虽然,我想不起来许多事,可是,我清清楚楚记得,我就是她们口中所说的‘爬床丫鬟’,我,我就是……莺儿!”
莺儿?
“原来……”温良辰愣愣地眨眨眼,她似乎记得英娘不识字,原来英娘不是“英俊”的英,而是“黄莺”的“莺”。
莺儿?!
突然间,她的脑海中一道灵光闪过,温良辰身子一颤,猛地如遭雷劈。
记忆中,在某个凄冷的夜晚,少年烧完纸钱后,转过头来,向她诉说心底最深的秘密。
他的脸被月光衬得无限柔和,声音动听:“因她有一副好嗓子,母亲便被赐名为莺儿。她声音悦耳,歌喉婉转,梦里她曾唱歌给我听……”
后来,因为襄城公主薨逝,他为了不引起温良辰的伤心,便没有再向她提起那梦中之歌,更未当面唱过。
温良辰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她只觉得喉咙发干,连话都说不出来,直到英娘又主动提道:“你们可否会瞧不起我……”
见英娘神色难堪,温良辰瞪大双眼,干巴巴地甩了甩头,突然间,她不可置信地高声道:“你曾经是和亲王府的丫鬟?”
此话一出,薛扬当场色变。
“我……”英娘捏紧拳头,深吸一口气后,小声地“嗯”了一声。
即便这声音足够小,却也令诸人听得个清楚。
还未等温良辰反应过来,只听门外“砰”的一声响传来,温良辰心中疑惑,霍地转过头,却瞧见地上躺着一柄熟悉的黄梨木扇。
她的视线顺着扇子往上,待看清楚来人,与他视线交汇之后,不由地呆在当场。
“……”
方巾儒衫的秦元君双目圆睁,一脸的惊魂未定,全身僵得如同木头,不比她好到哪里去。
作者有话要说:各位亲晚安~~~
(⊙_⊙)
感谢苏九息投出的地雷,鞠躬感谢下~!!
☆、第61章 乱中象
温良辰回到府中;洗漱完毕;躺在床上之后,脑子依然是乱哄哄的。
她抱被翻来覆去,久久无法入睡。两只眼皮似在和她作对,怎么着都不肯落下,最后;温良辰只好叹息一声,认命地坐了起来。
因为不好惊动值夜的丫鬟,她双手一撑;抱着枕头坐在床上。
月光自雕花小窗透了进来;洒在薄如蝉翼的蓝色的纱幔上,为入夏时节增添几分凉意。
对于今日所发生之事,只有“无巧不成书”;可以形容。
不仅仅是秦元君,就连她都没想到,薛扬的养母英娘,会是秦元君的生母莺儿。
温良辰揉揉眉心,秦元君头一次见英娘,应该是回城那日。还是温良辰眼尖,恰好在路途上碰上坐牛车往镇上去的她,这才将英娘拉上马车,拐入京都。
之后的日子,秦元君与英娘的见面次数,逐渐多了起来,温良辰将头靠在床柱上,想道:“也不知表哥今儿是什么心情,任谁知道自己的母亲就在身边多日,都不可能好受罢。”
秦元君的性情埋得极深,但温良辰与他青梅竹马,其人本质,她倒比所有人来得清楚。秦元君对外人稍显冷酷无情,处事颇有些不择手段,但是,他对自己人,却是极尽关怀,竭力保护。
温良辰回忆起秦元君当时的表情来,那表情既有震惊,又有浓浓的欣喜,片刻过后,又是难过的酸楚。她想,那应该是愧疚罢。
愧疚他这么晚才认出自己的母亲,让她白白受了这么多年的苦。
人说大喜过后便是大悲,秦元君的心情,便是如此。
不过,直到最后,渴望已久的秦元君,挣扎得表情扭曲,却也没叫出那声久违的“母亲”。
英娘对于自己突然冒出来的儿子,竟然没有留下半分记忆,秦元君激动地上前握住她的手,还被她莫名其妙地推开了。
这就好似爬到至高之处,离那胜利仅有一步之遥,谁想到脚下一滑,却又从山顶给摔了下来。
所谓爬得越高,摔得越痛,不是不无道理。
任谁终于找到十四年未见的生母,却又不被她所承认,估计都不会平静下来。
秦元君当场便有些站立不稳。
这无疑是在陷入认亲喜悦的他头上,又重重地泼下一盆凉水,连夏季这温热气候,都能让人感觉到他通身的冷意。
再看他,他的脸,他的身体,好像被冻僵了。
那时,秦元君的表情极为痛苦,他抱着最后的希望,尤不死心地问道:“我叫秦元君,我生辰是七月十九,你当真不记得了吗?”
英娘茫然地摇摇头,道:“我记不清了……我只记得,我叫莺儿,我是郡王妃贾氏,贾家的家生子,郡王妃将我赐给王爷做妾。后来,西北蛮族变乱,王妃命我前去西北照料好王爷,我便跟着去了。之后的事情,我便记不大清。”
那时,和亲王还只是和亲郡王,丫鬟英娘对和亲王妃,依然保持着“郡王妃”的称呼。
连旁听的温良辰,都忍不住想要仰天长啸,老天,你记不清别的尚好,怎的连最重要之事……儿子都记不住呢?
秦元君又问上几句,英娘依旧是无可奉告。温良辰便看见,他的眼神逐渐暗了下去,最后竟然连一丝光泽都无。
她犹自记得,他当年追忆起自己母亲,那副由衷欢欣的笑容,以及那快乐的音调……母亲是他心中最珍贵的柔软之地,没想到在现在,却犹如美丽而易碎的瓷器,轰然碎成一地残渣。
他的痛苦,她能体会。
温良辰也不知是怎么回事,看着他脸颊抽动,眼中光泽点点,浑身还浮现一股浓重的煞气,她便感同身受,连整颗心心不自觉地便揪痛起来。
温良辰嘴上安慰几句,发觉他无动于衷,一副魂魄离身的模样,她心中大惊,不顾一切,鬼使神差地握住他的手。
待发觉他手背冰凉,且微微颤抖,她越发地忧心忡忡,忍不住道:“你……别着急。英娘今日受了刺激,贺郎中说她情绪不稳定,脑后还有肿块,兴许再休息些时日,服下良药,待那肿块消去,便能记得你了。”
在温良辰看不见的背后,薛扬却脸色一黯。
其实温良辰也不知英娘能否痊愈,总之贺郎中没有说过这话,薛扬心中也清楚,但是,正处于崩溃状态的秦元君,却是深深相信了。
于是,她便瞧见,刹那间,秦元君的脸又有了几分人气,那眉尖一团青黑,也随之散去了不少。
他好像是为了让自己相信般,转过头来,眼怀希冀,朝着温良辰问道:“她一定能想起我,对吗?”
英娘会不会想起来呢?
连温良辰自己都不知道。
但是,只要人活着,一切都还有希望。温良辰捏了捏小拳头,忍住心中的酸楚,嘴角艰难地露出笑容:“咱们京都有全天下最好的郎中,还有最名贵的药材,你且放心,她会想起来的。”
“她会想起来的。”秦元君喃喃几句,最后竟莫名地笑了起来。
兴许是孩童时期复杂而阴暗的生活,造就了异于常人的他,片刻之后,他已恢复正常,朝英娘道:“如今你未回忆起我,我也不会逼你。你且慢慢想,总有一日,我会让你记得我。”
然后,他好像找到新目标似的,出府便向巨阙下达一系列命令。人员上,派遣护卫看守宅院,雇佣家丁小厮,寻牙婆买丫鬟和婆子,再配备定期诊疗的郎中,送入充足的药材和补品。接着,他还亲自在宅院走访一遍,出门后报出一堆所缺的物品物事,再列出一个详单出来,看得温良辰在旁咂舌不已。
连她都不由地自叹弗如,秦元君这份细腻心思,若放至在内宅中,定会是个拥有三头六臂的主母。
当然,若他能入主内阁,手握天下诸事,必然不会如现在这般乱象丛生,好像没了司礼太监,朝政就没法活似的。
秦元君将诸事处理完毕后,在英娘房门口又溜达一圈,得到温良辰带来她已歇下的消息后,他方才安心离开。
夜间静谧如水,偶有几声虫鸣,令这祥和的夜间不失活泼。温良辰蜷缩在床头,脑海中又忆起自己冲动地抓住他的手,不由地心砰砰直跳,全身上下更是发烫,犹如被丢入炉中,架在柴火上烧了起来。
微风吹进房间,拂过柔如水波的蓝色帐幔,都未让通体发热的她,感觉到属于夏夜的半分清凉。
“怎么办,难道我真喜欢上秦元君不成?”温良辰捂着脸颊,这次……
她是,真正地害羞了。
因本年朝廷吏治大整顿的缘故,上上下下不少官员落马,即便新来的进士们上任,却也填补不了庞大的空缺。于是,宣德帝昭告天下,于秋季八月九日,特广纳天下贤能之士,增设恩科。
秦元君过了今年的七月,便至十五岁束发,本以为要再等一年,却不料有这等好运气。
秦元君在国子监年年都得优,夫子们也随他而去,反正还有得时间,不对他加以严格的管束,因此,他倒比任何学子都过得悠闲。谁料恩科一下来,两个月后便要参考秋闱,夫子们比他这位当事人还着急,特地对他下了一道禁宅令,命其不得外出乱逛,每日在监学中加班加点地学习。
秦元君本想多来探望英娘,兴许能让她早些忆起旧事,这秋闱考试一下来,将他的计划全盘打乱。
不知是他最近是考试临近产生的紧张,还是英娘对他毫无感觉的缘故,他每每从国子监偷跑出来,总是一副焦躁不安、烦躁至极的模样。得不到母亲承认的秦元君,甚至还打过带英娘回府的心思,不料薛扬还没反对,英娘倒率先不乐意。
“王爷,王爷他……不知道为何,我好害怕,你别带我去见他。”一提起和亲王,英娘便面色苍白,抖得如同受惊的兔子。
温良辰心中却极为疑惑,身为妾室的英娘,若她不愿见和亲王妃倒还好,可是,她却没有任何的理由惧怕和亲王,甚至还怕成这样。
不过,怀疑算是怀疑,和亲王是温良辰的二舅,平素还对她和母亲极好,甚至远超其亲生嫡女。温良辰对他心生感激,再如何怀疑,却也不会认为和亲王做下什么恶事。
也许其中有误会,温良辰心中自欺欺人地想道。
但是,一切的一切,尚且无法定论,温良辰和秦元君,只有将其埋在心底,不敢妄自行动,只有等英娘回忆起来,他们才能接着走下一步。
对比起喜悦和忧伤交织的秦元君,薛扬却不知为何,越发地变得深不可测起来。一旦谁提起“和亲王”三个字,他便木着一张脸,接而拂袖离去,也不知到底是个什么意思。
秦元君同样一脸讳莫如深,装得毫不知情,连半句都不曾吐露。温良辰却在心底琢磨,该不会薛扬认为和亲王滥情,对英娘不管不顾,薛扬这才恨上他罢?
怪只怪温良辰研究卷宗之时,那卷宗恰好分为两卷。上卷是薛长城于靖远投降,西蛮如何如何破城而进,捣毁秦氏越国西边防线,扰得民不聊生,下卷才是和亲王与卫将军率兵西下,领三十万军队上下路合围,将西蛮打回老家,重新夺回靖远城。
西北之战分上下卷的印刷,导致温良辰头一次没有广泛思考,将和亲王与薛家灭亡之事联系起来。
这厢温良辰忙于英娘一事,卫家却在婚事上发了愁。
卫将军之所以打着和温家联姻主意,大部分看重的是温驸马和温良辰,谁知卫定放这臭小子,瞧不上堂堂正正郡主也就算了,居然给他选一个温家庶出老爷的女儿。这奇怪的鬼主意,真是将卫将军给气得半死。
卫定放那小子又素有歪理,卫将军和他说妻室得有家族长辈撑腰,他就说卫夫人出自商家,还是个不入流的商户女儿,温家四姑娘温良冬,好歹还是个官家小姐;卫将军和他说娶妻当娶贤,卫定放不知哪儿得来的消息,说那温四姑娘从小便帮助温大太太理家,还协理母亲温三太太的铺子,打得一手的好算盘。
说得是卫将军咬牙切齿,忍无可忍,最后又将其暴打了一顿。
这一顿暴打,没让卫定放这小子屈服,倒先让卫夫人“屈服”了。
卫将军这辈子天不怕地不怕,就怕皇帝老子和卫老将军,当然……还怕卫太太的眼泪。
卫太太坐在卫定放床前,看着儿子皮开肉绽、遍体鳞伤的模样,哭得是花容失色,肝肠寸断。
卫太太对着卫将声声痛心,简直是字字啼血:“老爷你好狠的心啊!放儿再大的过错,也不能下得如此狠手。打在儿身,痛在娘心,我就这一个宝贝儿子,你,你不是最心狠手辣吗,你干脆连我一块打死算了!啊啊啊……”
卫太太这般胡搅蛮缠下来,烦得卫将军是一个头两个大。
不知这次下手不知是真的过重,卫定放居然昏迷了两个小时,依然没有转醒的迹象,吓得卫太太心急如焚,差点一头磕死在床头,幸亏卫将军眼疾手快,将寻死觅活的自家夫人给擒住了。
见卫太太还要再闹,卫将军叹了一口气,终于退让一步,服软道:“算了算了,我是怕了你们娘俩。既然放儿那么喜欢四姑娘,待他身上的伤痊愈后,你便带他去温府走一遭,去瞧瞧那四姑娘,到底是个什么好法。”
卫将军话音一落,原本躺在榻上如死猪般的卫定放,突然“哎哟”一声,两眼一睁,转醒了过来。
作者有话要说:=v=亲们晚安。。。。
☆、第62章 依情愫
因为英娘病情反反复复,扰得众人心情不佳;温良辰也没了绣花的心情;每日坐在家中看卷宗
正当她闷得发慌之际,却突然被告知;明日前去京郊的红螺寺祈福。
此次出行祈福的人不多,主要有温大太太和温三太太;姑娘这一辈只有温良冬和温良辰二人。温良夏喜好参加宴会;惯来瞧不起这等麻烦之事;而温良秋身子不适,也只有温良辰和温良冬两姐妹去了。对此,温良辰正处于悠闲期,没有花时间深究。
温良辰收到消气,便遣人前去给秦元君送信;告知他明日不得闲,不方便去英娘家中。
近来一段时间,秦元君唤来三位专门瞧头部的郎中,并购买药材源源进补,不知为何,英娘依然对他没有半分感觉,因此,秦元君在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