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天下为棋-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贾宝玉的年纪虽然小,可是这习惯和性子已经养成,如今因为年龄的关系看上去很可爱,可当不得秦可卿心里有心事。

    自打猜到贾珍的心事之后,秦可卿就害怕得不行。不要说他每日里胆战心惊地提防着贾珍,因为太过害怕,让他变得有些像惊弓之鸟,就是上面有长辈安抚着,他也是终日微微蹙着眉。他原来就生的好看,如今作出这西子捧心的模样来,倒是越发招人了。至少贾宝玉很喜欢这个美貌又有魅力的侄儿媳妇的。这从秦可卿每次来贾母这里,贾宝玉就第一个迎上去就可以看到了。

    贾宝玉是单纯地喜欢秦可卿的漂亮,可在宛如惊弓之鸟的秦可卿看来,这个族叔叔也不就是个贾珍么?只不过贾珍的年纪大了,那模样越发猥琐,而这个年纪小模样也长得好看许多。

    一想到贾珍,秦可卿的心里就不舒服。看着那言行举止跟贾珍有那么几分相似的贾宝玉就不那么舒服了。每次他来贾母这里,贾宝玉都会第一个出来迎接他,还会拉着他坐在贾母的身边。要知道,秦可卿可是宁国府的儿媳妇,是贾母的重孙媳妇辈,在贾母的面前原来是没有座位的。贾宝玉这样的行为。完全是陷秦可卿与不知礼数、不敬长辈。

    因此秦可卿就越发喜欢往贾玖这边跑了,也给贾玖带来了许多外面的事情。

    比方说,这八月里的簪花会也是有讲究的。

    秦可卿解释道:“其实外面流行的是穿唐式的高腰襦裙、齐胸襦裙。据说,在褙子最初是给那些丫头婆子侍妾们穿的。经过胡人乱华,经过战乱,经过前朝那位控制欲极强的皇帝,这才慢慢地变成各家太太奶奶们的日常穿戴。最近几年,京师里又开始流行唐风了,立夏开始,各家的姑娘们就会换上襦裙,等进入七月天气开始慢慢转凉,就在襦衣外面加上半臂。等天气略冷一点就加上大袖衫。直到重阳过后大家才换下高腰襦裙和齐胸襦裙。当然,小孩子的话可以一年四季都穿深衣。姑姑既然要参加八月的簪花会。为何不裁两身背着?”

    贾玖还真不知道会这么折腾呢。

    秦可卿解释道:“还不是夏天的衣料子越来越薄,有的衣料子就是穿上七八层、*层还能够看见皮肤上的痣呢。就是因为轻纱裁成褙子太过贴身,什么都让人看去了,高腰襦裙和齐胸襦裙这才又开始流行起来。襦裙的裙子不会做得非常透,襦衣外面还可以加半臂。老实说。六月里侄儿媳妇第一次看到那位宝姑姑就那样穿了一身黄色的纱衣出来,还是褙子的款,侄儿媳妇就有些不自在了。那么薄的料子,又是夏天,就那样穿在身上,岂不是都叫人看了去?只是侄儿媳妇是晚辈,那位又是府上的客人。实在是不好开口。”

    贾玖摆摆手,道:“我当你要说谁,原来是他?虽然有人捧他说他规矩好,老太太对他也客气,只是我看着也委实平常。实不相瞒,他们家既然是二叔的客人。那对于我们家来说,也不过是客人的客人,又有什么好说的?不过是远远地避开而已。只是如今老太太跟前除了大姐姐,就属他的年纪最大,老太太又那样夸奖他。就怕三妹妹和云妹妹对他信以为真,样样都学着他。”

    秦可卿迟疑了一下,道:“姑姑,可要我寻个机会跟老太太说一声?”

    贾玖摇摇头,道:“我之前已经让下面的丫头想办法跟老太太跟前的鸳鸯、鹦哥两位姐姐透过消息了。只是这会儿消息才刚刚传上去不久,这会儿急巴巴地跟老太太提这个,只怕老太太会不高兴。要我说,还不如推两天,等过了这茬子再说。”

    正说着,就看见小红急匆匆地过来,道:“姑娘,不好了。宝二爷又闹着要跟姑娘出去耍呢。宝二爷还说,好歹他今年也才七岁,就是说六岁也使得,为什么不可以跟着姑娘一起出去玩。老太太忙着安抚宝玉,鹦哥姐姐抽空派了个小丫头来给我们报信。”

    贾玖一下子就站了起来,把边上坐着的贾琮给吓了一跳。贾琮扁扁嘴,看姐姐没有注意到他,爬行几步,扯扯姐姐的裙摆,等姐姐看过来了,这才掉金豆子。

    贾玖连忙安抚好贾琮,这才对秦可卿道:“真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不说你们府里,就说二叔家的这个宝玉就是一个大难题。”

    秦可卿看了看四周,轻声道:“姑姑,依侄儿媳妇看,这位叔叔可不能上进呢。侄儿媳妇看着,老太太也是这么个意思,让他做一辈子的富家翁,倒是没有让他进学的打算。”

    贾玖吃了一惊,道:“那岂不是说,那个宝玉一日不上学读书,三妹妹就要一直耽搁下去?”

    秦可卿道:“不止。依侄儿媳妇的看法,可不止三姑姑一个,还有三姑姑的同胞弟弟。环叔。”

    “环儿就比琮儿大一岁呢。还有珠大嫂子肚子里的那个,若是宝玉一直不肯读书,那珠大嫂子肚子的那个可怎么办?”贾玖非常惊讶。就是他年纪小,也知道男丁对于一个家族的重要性。

    秦可卿道:“珠大婶子肚子里的那个还不知道是男是女呢。不过珠大婶子是个有主意的,他自己也识字,给自己的孩子启蒙确实够了。只是环叔却是可惜了。”

    贾玖低着头想了想,道:“谁知道呢。各人的命运、各人的造化总是不一样的。也许这孩子将来也会有奇遇呢?虽然说他们一家子都是客人,不过改下注的时候,我还是会下注的。”

正文 05海产

    就在贾玖跟秦可卿有一搭没一搭地说着的时候,却见小丫头在门外通报:“姑娘,宝姑娘来了,说是谢姑娘的药。”

    贾玖笑道:“宝姐姐?我何尝送过什么药给他。罢了,来者是客,快请。”

    少时,薛宝钗就带着莺儿进来了,与贾玖秦可卿厮见过后,又奉上八色厚礼,道:“之前我们母女被外人所惑,又见这身上迟迟不见好,母亲心急,多有得罪,还望二妹妹体谅,莫要生家母的气。”

    贾玖笑道:“看宝姐姐说的,难不成我是那等小性儿又不通情理之人么?虽然只有一眼,可宝姐姐当日的状况我也是看在眼里。姨太太是宝姐姐的亲生母亲,日日看见宝姐姐那副样子,哪里能够冷静得下来?今日看宝姐姐能够出来走动,可见是大好了。”

    薛宝钗叹了口气。这些日子,他过的是胆战心惊。如果他这身上迟迟不见好,只怕他的前程也全完了。没了美丽的容颜、他薛宝钗这辈子如何飞上枝头变凤凰、从此做个人上人?一想到那段在屋里的日子,薛宝钗就心有余悸。

    薛宝钗道:“这些日子,我不知道吃了多少苦药汁子,可这身上一直都不见好转。母亲也着急得很,就是我那哥哥,也为我往庙里舍了不知道多少钱粮。可惜这银钱如流水一般花下去,却总是不见效。当初听说二妹妹这里有灵药的时候,母亲如获至宝。如今想来,若是没有二妹妹拦着,这万一要是药不对症,只怕我还不知道要在屋里窝多久呢。今儿个我可是专程来与二妹妹道谢的。”

    说着就弯下腰去给贾玖行礼,贾玖连忙叫绣橘将他扶起来,道:“宝姐姐,你也真是的,说什么拦着不拦着的。老太太是我的亲祖母。我尚且不敢对老太太屋里的事儿多嘴,又哪里会做出插手客人家的事儿来!就是宝姐姐如今是寄居在我家里也一样。说起来,我还要与姐姐道歉呢。”

    贾玖不知道薛宝钗是不是对自己心存怒气故意说出这样的话儿来。但是设身处地地想一想,若是换了自己害了一样的病。隔壁邻居手里又有难得的好药,母亲又亲自出面去求对方还是不给,换成自己只怕也是要恼的。薛宝钗会语带机锋,贾玖不恼,若是他什么表现都没有,那贾玖才要害怕了呢。

    贾玖也知道,经过这一次,薛宝钗对自己的好感度也是几乎见底了,原因当然是因为自己没有将灵药给他。人就是这样,当自己身患恶疾的时候。听见别人有灵药,无论是不是对症,总希望那药在自己的手里。贾玖既然硬撑着不给,薛宝钗一定会心怀怨望。

    若是换了以前,贾玖一定会想尽办法刷满薛宝钗的好感度好得到更多的积分。只是现在,在【高级修炼场】里面抄了这么久的《道德经》、练了这么久的剑,贾玖的脾气也上来了。

    交恶又如何?若是试试都要退让,那我岂不是成了包子了?

    哪怕贾玖自己没有发觉,他的心态还是出现了变化。最明显的表现就是,他没有以前那么在意薛宝钗了。

    反正人都已经得罪了,现在再来修好也迟了。而且宝姐姐的名声虽然好。却比不得林妹妹的宽厚,林妹妹那才叫真正的打心底宽厚,而宝姐姐的宽厚,很多时候只是为了利益而宽厚。与其现在讨好他,还不如跟他摆明了利益,逼他退让呢。

    心念电转。贾玖已经做好了决定。正当他要开口的档儿,外面传来小丫头急匆匆的脚步声。大户人家的丫头们都是经过精心调教出来的,哪里会这样不顾仪态地奔跑?小红不等自家姑娘吩咐就退着出去了。

    贾玖笑道:“这些丫头都是新上来的。按照我们家的老规矩,要成为二等丫头,少说也要在粗使丫头上呆满三年。等熟悉了各种规矩、人也落落大方不再大惊小怪了,方可进屋使唤。只是今年的事情一桩又一桩,原来家里上千奴才如今也就剩下一二百人。让你们看笑话了。”

    秦可卿立刻接口道:“看姑姑说的。俗话说清官难断家务事,又道是家家有本难念的经。偌大的家,总有那么些个不成器的奴才。若是他们服管教还犹可,若是他们不服管教,又仗着几辈子的体面挟制主子可怎么办呢?这种事儿不独姑姑这儿,我们家也是一样。只不过妹妹遇上这样的事儿,都大事化小小事化了,轻轻地揭过就算了。”

    正说着,就见小红在帘子外面跪下,道:“回姑娘,外面送了一大船的冰冻海蟹海虾海鱼,老爷叫人赶好的挑拣了一箱子给姑娘送来。另外,这是老爷派人送来的錾金梅花簪子,说是配姑娘的新衣裳。”说着高高举起了一只长长的匣子。

    贾玖心中一动:“海产往老太太那里送了多少?”

    小红道:“回姑娘,老爷亲自领着人抬了两箱子海产往老太太那里去了,还叫人收拾了两箱子叫珍大奶奶带回东府去。这会儿婢子的父亲正带着人往张家送海产呢。”

    秦可卿听了,立即起身道:“姑姑,我却是跟着母亲一起过来的。这会儿只怕我们奶奶正在找我呢。”

    贾玖立刻点头道:“既然如此,那你就去罢。若是得了闲也过来坐坐,陪我说说话。我爱听你讲的那些事儿。”秦可卿应了,却再三婉拒了贾玖相送,自己领着人走了。

    薛宝钗见此也道:“说起来我们在南边的时候,也吃过这海蟹。虽然味道鲜美,可这腥味儿也重,寒性更重。每年三四月份的时候,海滩上到处都是蟹,只要弯腰就捡得到。”

    贾玖笑道:“真的?那可敢情好。说起来我们家里有一多半都喜欢吃这个,只可惜,每年能够吃上螃蟹的日子就那么几天。”

    薛宝钗道:“东西虽然好,可也不宜吃得太多。上苍既然安排了这螃蟹每年就那么些日子能够吃到显然是有用意在的,若是强求反而不美。我只是好奇,府上是用什么保存这海蟹的。毕竟海蟹跟螃蟹一样,必须赶着活着的时候下锅,若是死了再下锅就不好了。”

    贾玖想了想。道:“还能用什么呢?方才那丫头也说了,下面是用冰冻着送来的。”

    薛宝钗吃了一惊,道:“冰?从京师坐船顺流而下到入海口也要七八日的功夫,更不要说从海边到京师。那可是逆流而上,没有半个月却是不成的。更不要说现在是八月,天气虽然已经转凉,却也是穿纱衣的日子。难不成府上有点水成冰的本事不成?”

    贾玖笑道:“这我就不知道了。横竖外面这样送来了,我就这样收下罢了。”

    薛宝钗哪里肯善罢甘休。他很清楚,如果自己能够得到这个点水成冰的方子就等于捏着了一块大金矿。相信京里的权贵们应该很乐意花大笔的银钱买冰的。只要拿着这方子,就等着源源不断的金子流淌进自家的库房罢。

    薛宝钗也顾不得之前他才刚刚为了药的事儿拿话儿给贾玖听,此时此刻他只想从贾玖的嘴里打探到夏日制冰的方子。他想起来,今年夏天的时候,这府里还大肆拿着冰凉屋子呢。不仅是这位二姑娘的屋子。就是后花园那两个养女的屋子里没有少了冰。之前薛宝钗还以为是贾家素来愿意在这上面花钱,如今看起来,哪里是贾家大方愿意在这上面花钱,根本就是他们有了点水成冰的方子,不稀罕这夏日里的冰了。

    一想到夏日里的冰的价钱。薛宝钗的心也动了,他还想再问,却听见外面有丫头来报:“姑娘,厨房里已经收下了海产,只是这些东西都是用冰冻着的。如今从前面送到这后面,一面移动一面化冰,到处湿哒哒的。厨房里敢问姑娘。这些海产要如何保存?是不是要问大厨房那边要冰?”

    贾玖还没有开口,就感觉到来了边上的薛宝钗也目光灼灼地望向自己。显然,对方也对冰有兴趣。

    贾玖迟疑了一下,道:“罢了,到了这会儿,冬天存下的冰也不够了。哪里还找得出什么冰来冻着他。小红,你去厨房里看着,叫人将那些虾蟹都拣出来,洗干净了,用盐水腌渍起来。至于那些海鱼。也洗干净了,用盐腌好了。动作要快。若是冰化净了还没有腌渍下去,只怕这些海产的味道也变了。”

    小红立即带着小丫头急匆匆地跑出去了。

    贾玖想了想又叫过一个小丫头:“你去浣纱馆将两个侄女儿请来,就跟他们说,外头送来了很多海虾海蟹海鱼,问他们是不是喜欢。若是他们喜欢,就分些过去。这东西不能久放,还是尽早吃完才好。”

    那丫头立即就出去了。

    这里薛宝钗也嘀咕上了。虽然贾玖表现得对冰的事儿一无所知,但是薛宝钗觉得,贾家既然能够吃上海边的水产,那就一定有点水成冰的方子。贾玖不知道这个方子情有可原——他毕竟是个小女孩——但是薛家不能没有这个方子。为了薛家也为了自己,他必须要把这个方子弄到手。

    此时此刻,薛宝钗第一次懊悔,为何贾元春被禁足了呢?若是贾元春出来了,就是看不到这里面的商机——居然将贾元春当成笨蛋,薛宝钗太看高自己也太小看人了——被自己一说,他自然会跟贾母去闹,那个时候,自己只要在后面等着喝汤吃肉就好。薛宝钗相信,就是贾元春拿到了这张方子,他也不可能自己进行操作,唯一的可能就是交给自己,让薛家进行经营,然后等着分银子。这也是权贵之家理财的经典手段之一。

    见贾玖没空招待他,薛宝钗也识趣儿地起身告辞了。他要想办法从贾家弄到制冰的方子,可没有时间耽搁。倒是贾玖,见他去意甚绝挽留不住,只得叫人拿大篮子装了几个大螃蟹并海虾海鱼,让薛宝钗带回去吃。薛宝钗推辞不过,到底还是带上了。

    后面的薛姨妈正在屋里听儿子说这事儿呢:“妈,你是没有看见,那么大的马车上蒙着厚厚的布招摇过市,马车的车辙很深,还湿哒哒的一个劲儿地往下滴水。有好事儿的破落户儿故意使唤,借机掀下了马车上蒙着的布。好家伙!那么大的马车上就搁了一大块儿的冰。大家还以为是哪家的王府去外地买的冰呢。却没有想到那水哗啦一声,跳出一尾这么大的鱼来!好家伙,当场就把边上的一个汉字砸趴下了。儿子看光那尾鱼就至少有上百斤!一长溜儿的马车,少说也有一二十辆。若是都是这样的活鱼,那该值多少银子?儿子想着,这该不会是哪个外藩进贡的贡品吧?妈,你猜怎么着?这家伙居然在这宁荣街上停下来了!再打发人一问,这才知道,原来是大老爷的手笔。大老爷知道老太太喜欢吃蟹吃虾,特意叫人去海上采买来,又费了老大的力气运进京里来的。妈,等来年儿子也叫人给你弄那么一车海鱼来,也叫人看看。我们薛家可不是什么都没有的。”

    薛姨妈道:“好孩子,你当这个是天上掉下来的?是,海边的鱼虾不值钱,就是这么大的鱼也多了海了去了。可是这鱼虾好得,要想送进京来却是没有几分手段却是不行的。别的不说就说我父亲。你外祖还在事儿的时候,我们王家在南面管着这造海塘的事儿。那个时候,你们外祖不也想着要弄点子海产孝敬上头。可最后这花销实在是太大,送进来十船,十船是死的,送进来一百船,一百船都是死的。后来上头训斥了。你外祖也不敢往京里送了。”

    薛蟠道:“妈,既然这位荒唐好色的大老爷都成了,没道理我就不成。也许外祖是没有找对法子呢。大老爷那样的人都能成,没道理我就不能成了。”

    薛姨妈道:“罢罢罢,我就你一个儿子,我也不指望你能成什么大是二本。只要你一辈子平平安安的就好。至于这海货的事儿,你还是不要想。我可不会答应的。”

    薛蟠听了心中就有些不痛快,认为母亲是看低了自己,却又不敢跟母亲多嘴,只得低着头不说话。

    正在冷场呢。就见薛宝钗从外面进来,看见屋里这般样子,薛宝钗连忙道:“妈,你跟哥哥在说什么呢?是不是哥哥又惹你生气了?妈,你莫要生气,女儿替哥哥向你赔罪。”说着就要行礼。

    这什么事情都不知道呢,薛宝钗这番行为下来,看着是给了母亲一个台阶下,却是往薛蟠的头上扣了一顶不孝的帽子了。

    偏偏薛姨妈和薛蟠都没有听出来这话里面有什么不对。只听薛姨妈将事情的始末如此如此说了一番,这才道:“宝丫头,你快帮我劝劝你哥哥。他冷不丁地说这个,不是抠我的心么?”

    薛宝钗道:“妈,哥哥有心做大事儿,这也是好事儿。只是哥哥,莫怪妹妹说你,你如今才几岁?还不到十五呢。别人家里十五六岁的孩子那个不是承欢膝下的?要我说,这事儿不及,等过两年,哥哥也大了,做事儿也有些章程了,再来弄这个也不迟。而且,我冷眼看着,若是想要将海产送进来,怕是少不了大量的冰的。我看这府里说不定就有制冰的方子。只要将那方子弄到手,我们有多事儿做不得的。哪里还需要哥哥急巴巴地往海边上去?”

    薛姨妈听了,立即道:“正是这理。蟠儿,你妹妹说得有理,你可要记在心里。对了,宝丫头,你怎么知道这府里会制冰。”

    薛宝钗道:“妈,其实打浣纱馆那两个丫头进府的时候开始,我就留意上了。只是那个时候没有证据,故而只能压在心里。只是如今我看着,却是*不离十了。妈,只靠我一人怕是拿不到方子的。我想请妈帮我一个忙。”

    “怎么说?”

    薛宝钗立刻就在薛姨妈的耳边如此如此说了一番。

    薛姨妈点点头,表示知道了。

    薛宝钗这才道:“哥,今儿个二妹妹也送了我一篮子海产。你不是最喜欢吃蟹么?现在的河蟹还不够肥美,这京里的海蟹又是极难得的。不如我们陪妈用点小酒,一家子松快松快?”

    薛蟠原来还有些不高兴呢,听见有酒喝,立刻就激昂心里的那一点点的不舒服丢开了。

    在这一路上,薛宝钗就已经想好了,在贾母面前就自己一个绝对是孤掌难鸣。说句不好听的,就是贾家的姑娘,那位老太太尚且不放在眼里,更不要说自己这个客人家的女儿。虽然薛家与贾家是老亲,可如今两家的关系也淡了。尤其是这府里分宗出去以后,那位大老爷就当自己一家子不存在;那位二姑娘对自己尚可,可是拈花法会之后,他的态度也变了。

    薛宝钗总觉得自己想攀龙附凤的那点子小心思让对方发现了,这才让对方看轻了自己,并开始远着自己。但是如果事情从来,薛宝钗还是会这样做,最多也不过做得更隐秘而已。

    如今,自己依旧每日里去给老太太请安,陪老太太说笑、输钱给老太太哄老太太开心,可是这心里却未尝没有觉得不舒服的意思在里头。他是薛家的女儿,何必如此讨好一个外人家的太夫人,自己会这样做,何尝不是为了自己的哥哥、为了自己的母亲、为了自己的家族?

    薛宝钗姓薛,他跟林黛玉一样不需要孝敬贾母一个外人,他会这么做,不是因为他是一个恪守规矩的封建淑女,而是因为这样能够带来好处。一来可以在贾母面前刷好感度,二来也可以让人看到他是多么的孝顺贤良。尤其是名声上的好处,对于一个女人来说,这比什么都重要。因为这个世界上只允许女人们在名声上出彩。

    薛宝钗想让贾元春出来帮他。按理说,贾元春应该在好生修养着,若是能够乘机样一个孩子出来那就更好了。因为那是龙种。

    薛宝钗很清楚一个皇子或者是皇女对于贾家的重要性,但是他不确定上面会不会让贾元春剩下这个孩子。也许留子去母会是上面的首选。

    自认摸到了上面的意思,薛宝钗第一时间就将主意打到了面前的海蟹上。螃蟹性寒,海蟹的寒性更重。若是弄得好,让贾元春流了这个孩子,不知道上面会不会留意自己一点呢?

    经历了在屋子里的日子,薛宝钗的心中就跟魔怔了一般,一心想着要往上爬,却是忘记了有些事情不是他该插手的。但是人一旦想岔了,要想回转过来就不那么容易了。等薛宝钗回过神来,他的面前除了已经蒸好的三只大海蟹和一盘炒海虾之外,就剩下一笼子的蟹黄包。

    薛宝钗愣愣地在厨房门口呆了好一会儿,这才叫过一个小丫头道:“你将这笼小笼包给大姑娘送去。就说这是二姑娘得的螃蟹,极为肥美,也是今年头一拨蟹,特特请大姑娘尝尝鲜。这些日子,也不知道大姑娘身子如何,还请大姑娘多担待,若是有事儿也不要尽压在心里。有事儿尽管开口。”

    那小丫头应了一声,果然去了。

    薛宝钗不知道贾元春会不会中计,但是他想赌一赌,赌自己的运气,也赌贾元春的脑子。果然,吃了晚饭,薛宝钗在灯下看着账本的时候,就看见那小丫头回来了,道:“姑娘,大姑娘见了那包子十分开心,还说二姑娘有心了,还记得他这个可怜的姐姐。还问二姑娘这些日子在做什么。婢子就说姑娘的脸上受了伤,养到这两天才好些。只是如今还不敢吃这些发物,又记得大姑娘是最喜欢吃这个的,这才特特地做了给大姑娘送来。婢子还说,若是大姑娘喜欢吃这个,直接开口便是。大姑娘还赏了婢子一颗金镙子。”说着,就拿给薛宝钗看。

    薛宝钗点了点头,让这个小丫头下去了。

正文 06相对

    有的时候,人真的不能跟命较真。

    贾元春的身体一直很好。在宫里的时候,他是跟在皇后身边的,皇后虽然嫉妒那些得宠的宫妃却不会一面叫身边的宫女伺寝一面给人灌药的。所以贾元春的身体其实很好的。也因为他的身体好,又赶上好日子,所以一举中的也不是什么稀奇的事儿。

    贾元春跟薛宝钗一样,一回到家就被关了起来。问题是,薛宝钗是自己把自己关在屋子里,哪怕顶着一张极为恐怖的、长满了红斑的脸,薛宝钗还有慈爱的母亲和心疼妹妹的哥哥时时问候,可贾元春呢?说句不好听的,他就是想找个说话的人都没有。

    贾元春是被贾母下令关起来的。贾母知道贾元春的行动的,可是事情发生之前,贾母还能够当成自己什么都不知道,可事情发生之后,贾母再当做什么都不知道是不行的。贾母必须将贾元春关起来,一来是摆出态度,二来是作出姿态给上面人看,将贾元春败坏掉的闺誉弥补弥补,三来自然是为了保护贾元春,防止贾元春遭了黑手。

    可以说,贾母比任何人都盼望着贾元春能够生下皇子皇女。所以,听到下面的人通报说贾元春突然腹痛不止,贾母当即坐直了身子。

    “你说什么?”

    那丫头跪在地下瑟瑟发抖:“回,回老太太,今日晚上,姑娘用了饭和点心,说是要回房躺躺。可谁成想,才睡了一会儿会儿,就在睡梦中硬生生地疼醒了。老太太,无论姑娘之前犯了什么错儿,还请老太太为我们姑娘请个大夫好好瞧瞧罢。”

    贾母一听,心中突然一跳,却是一股不祥袭上心头。即便心中对贾元春抱着极大的期望,贾母也不曾对人透露过分毫。哪怕是他身边的几个丫头们也不知道贾母对贾元春的真正打算和具体计划。听见这丫头这么一说,贾母的第一反应就是,有什么很重要的东西离自己而去了。

    如此不祥的感觉,他已经很多很多年不曾感觉到了。就是贾敏去世的时候。贾母也不曾如此慌张过。

    带着丫头婆子急匆匆地来到贾元春的院子里,院子里已经站了一地的人了。

    贾母也很不客气,直接闯进了贾元春的卧室。只见贾元春面如金纸一般躺在床上,却是一点血色都不见。贾母抢上几步,一摸孙女儿的身上,却是透心的凉。贾母抖着手,探了探孙女儿的鼻息,见是隐隐有气,这才松了一口气。

    他抬头刚要说话,却看见前面的靠背椅上搭着一件血衣。贾母以为自己看错了。不用丫头们扶就自己拄着拐杖走过去,一看之下,吃惊不小。

    手里死死地抓着那件小衣(即内衣,包括肚兜和贴身的内衣裤,也包括月事带子。)。贾母盯着抱琴道:“打拈花法会上回来也有一个半月了。大丫头的月事可曾来过?”

    抱琴摇摇头,道:“回老太太的话,在宫里的时候,我们姑娘的月事就很规律。只是回来以后受了点气,开始变得时早时晚。婢子记得最近一次的月事却是在六月初的时候,距离今天却是有将近两个月了。”

    贾母一听,这心就沉了下去。就好像是浸在了寒冬腊月的冰水里面。激得他硬生生地打了一个冷战。

    看着贾母的脸色,抱琴的心里也是七上八下、忐忑得紧。

    只听贾母道:“今天你们姑娘吃了什么东西?”那声音,竟是能将人的心硬生生地冻住了。

    抱琴道:“老太太为我们姑娘定了小厨房,每日的食谱都是厨房里定的。只是二姑娘今儿个忽而巴拉地打发人送了一篮子包子来。姑娘吃着香甜,倒是将那一笼子的包子都吃完了。”

    贾母低沉着嗓子道:“二丫头?他送了什么来?”

    抱琴道:“回老太太,当时我们姑娘心情不怎么好。这些日子我们姑娘总是这样,一会儿哭一会儿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