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之天下为棋-第2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贾母可不管王夫人跟薛家背后的那些事情呢。在他看来,这大观园是贾玖出的银子,是贾元春的省亲别墅,薛家不过是跑腿的,如今却在大观园里面呼风唤雨,压着他的孙女孙媳妇喘不过气来,贾母当然不高兴。这几句话,虽然没有指名道姓,却也很重了。
在王夫人的压力之下。薛姨妈说了贾玖两句,立刻母女俩就被贾母狠狠地打了两个耳刮子,脸都被打肿了。这滋味着实不好受。饶是薛姨妈也不免露出了异样的神色。
倒是薛宝钗,脸上无悲无喜,抬起头,看了看母亲的样子,又低了下去。
反正贾母也没有指名道姓。他当做没有听懂也是可以的。
私底下。薛宝钗未尝没有感触。
在他看来,他的母亲耳根子实在是太软了,对王夫人也太过巴结。即便是如今贾元春成了皇妃又如何?王夫人依旧是罪妇。这是不争的事实。
再者,自己这位好姨娘的性子就在这里摆着,无论自己是听话也好,不听话也罢。横竖他都是两眼往钱看。既然他这么爱钱,只要自己手里有钱。又守得住钱,这个姨娘就会继续下去。反倒是跟母亲这样,样样顺着姨娘,把家底都掏出来给对方。等家底没了,只怕就是被对方彻底舍弃的时候。
薛宝钗觉得,自己的母亲的确应该清醒一下了。
倒是贾宝玉。知道薛宝钗不知道费了多少心力方有今日的大观园,也知道母亲亏欠薛家许多。不忍薛宝钗没脸,当即便插话道:“老太太,今日我们在哪里摆宴?二姐姐要在这边住一阵子么?”
贾母摸了摸贾宝玉,又看了看贾玖,道:“园子里的景致的确不错,我还想着在这里多呆两天呢。至于你二姐姐家里的事情多,也离不开人,一会儿还要回去的。”又道:“二丫头上次说得不错,这园子里面的花木虽然多,可到底都是新栽的。潇湘馆还好,别的地方,远看尚且马马虎虎,近看越发差许多。倒是那芦雪庵,依山傍水,很有几分江南的意味。我们不如去那边罢。”
王夫人听了,立刻应了。
哪怕大观园里面的事情已经完全交给了薛宝钗,哪怕现在王夫人在贾母跟前满口应下回头还是会去找薛宝钗要钱要人,现在在贾母跟前做出表示的,还是王夫人。
王夫人爱钱也爱权,偏偏他现在没有钱,而薛家有钱。之前王夫人坑了薛家很多次,出于种种原因,薛家都忍了。现在薛宝钗已经知道王夫人是在糊弄他,也不再对王夫人抱有期望。想开了的薛宝钗和王夫人在私底下为了钱和权不知道交锋了多少次。只是知道的人都在装糊涂而已。
贾宝玉敏锐地感觉到屋里的气氛有些不对。他左看看右看看,忽然对贾玖道:“今日是饯花节,二姐姐,你可做了什么准备没有?”
贾玖莫名奇妙:“宝玉,什么饯别花节?我不曾听说过呢。”
贾宝玉道:“二姐姐怎么连这个都不知道?四月二十六这天,花神退位,人间女儿做轿马相送,举行饯花……”
“我跟着师叔也听过不少奇闻异事,倒是没有听说过这个。我明白了,”贾玖重重地点了点头,道:“这个八成是宝玉自己杜撰的!”
贾宝玉立刻着急了起来:“二姐姐,这怎么是我杜撰的?”
贾玖道:“难道不是么?饯花,饯别和鲜花,顾名思义,就是花离开了枝头,也就是花谢的日子。可是这一年四季,哪个月没有花?荷花、睡莲不是花?菊花桂花不是花?山茶梅花不是花?既然这一年四季都少不了的花,又哪里来的什么花神退位百花谢的话儿来?我只知道,四月二十六是芒种,也就是插秧的好时节。外头的人为了地里的事儿忙得腰酸背痛,就连朝廷也关注着这个呢,哪里来的那么多时间和精力闹什么饯花节。”
探春听了,连忙推贾宝玉:“二哥哥,又在二姐姐这里讨了没趣儿不是?我就说么,这个饯花节的名儿我从来没有听说过,偏生二哥哥说了一大通。”又道:“二姐姐,还好你戳破了二哥哥的谎话,不然,我就要被二哥哥糊弄了去了。”
倒是惜春道:“二姐姐,外面是现在插秧的么?”
贾玖道:“四妹妹,你要记住一点,除了豆子,大多数作物其实都是要消耗土地里面的肥力的,这也是为什么土地需要轮休的缘故。虽然说,二月里田野里面就见了绿,可事实上,这个时候,大家往地里面种的,并不是秧苗,而是苜蓿,是一种牧草,只要一个半月或者两个月就能够收割了。苜蓿收割完,进行整地之后,方才会用来种稻米。古时候的稻米需要一百五十天才能够成熟,而现在,有的稻种只需要一百一十天左右就能够成熟。但是,成熟期越短,对于太阳和温度的要求也越高。所以,有经验的老农会根据当年的天气状况进行调整。稻米收割完毕之后,又会种豆子。如果一年风调雨顺的,百姓们还能够吃个半干半稀,若是有个什么洪灾旱灾蝗灾什么的,百姓们就只能逃难了。”
惜春道:“百姓们真可怜。”
贾玖道:“是啊。所以万岁才会如此关心稼穑之事啊。”
贾母也在上面笑着点头,还拍着贾宝玉的手道:“听见没有,宝玉,这些话,你父亲大约是不会跟你讲的。我们这样的人家,虽然不致于跟别人一样,需要在地里刨食,可是这些东西,若是一无所知就不好了。”
即便贾母看不起那些农妇,却也知道,土地才是根本。
不要说贾家,外面的人家,哪家不是手里有点闲钱就准备着买地的?就是那些泥腿子,哪怕是缩衣缩食从牙缝里面省出那一点钱来,在第一时间也会想着买地,更不要说其他。任何一个家族,哪怕是需要靠典当过日子,也不会轻易卖出手里的田地。
这不仅仅是因为面子,还因为土地才是根。
所以,家里的孩子可以不会武功、可以不同文墨,但是,绝对不能对地里的事儿一无所知。跟贾宝玉这样,每天只知道玩耍,糟蹋起东西来,就是千金万金都不眨眼的,那也不算败家子,只有那种往外面卖地的家伙,才是败家子。
即便是贾母十分疼爱贾宝玉,贾母也不会允许贾宝玉对田地里的事情一无所知的。那样的话,贾母宁可把自己的私房给了贾玖,也不会给贾宝玉。因为那样的贾宝玉注定了守不住。
正文 第十五章第十五节 贾兰
在上房说说笑笑,时间也过得很快。仿佛只过了一会会儿,就有丫头来报,说芦雪庵准备好了。
贾宝玉跟史湘云一听,当即就跳了起来,手挽着手往前跑,慌得贾母在后面连声叫:“宝玉,莫要着急,慢慢来。仔细脚滑。”
探春见状,连忙上前,半搀半挽,扶住了贾母的胳膊,也出了屋子。王夫人和薛姨妈对视一眼,无论这眼神中有多少官司,他们依旧是亲姐妹,在别人的眼里,他们依旧是一起的。跟在他们后面的,便是李家太太和李纨。李家太太原本不想走在贾玖前面,当不得贾玖礼让,又指明他是长辈,少不得告罪走在前面。然后便是诸多小辈,打头的,便是贾玖和惜春。
因为贾母的宠爱和王夫人的期望,贾宝玉在长辈跟前并不需要遵守很多规矩。他只要在外人面前不失礼就好,在家里,一惯是想怎么样就怎么样的。可是贾玖却不是。
贾玖终究是宫里的嬷嬷教养过的,所以,有些东西,经过耳提面命之后,已经深入骨髓。就好比今日的顺序一样:探春走在前面,是因为贾母需要一个小辈全程侍奉着,而探春有心,贾玖也不好跟他抢。毕竟,这是探春少有的几个在贾母跟前刷好感度的时候。李纨走在前面,那是因为李家太太需要人陪,而作为李家太太的侄女儿,李纨也有这个义务照顾好自己的娘家婶子。
而贾玖会选择跟惜春并肩走,固然是因为对惜春的喜爱,也是因为惜春的身份。惜春终究是贾敬的女儿,而贾敬则是宁国府这边的族长,身份一直是诸姐妹中最为尊贵的。就是贾赦分宗出去了。仗着贾赦唯一的女儿的身份,在宗族里面,贾玖和惜春的身份也不过是平起平坐而已。
惜春的年纪虽然小,可是跟贾家这样的人家出来的女孩子,哪个会是笨蛋?
探春忙着讨好嫡母、讨好哥哥,史湘云和薛宝钗两个表面上一个天真娇憨,一个端庄大方。可私底下为了贾宝玉早就斗得你死我活。这三个人。都把惜春当成小孩子,人前和客气,人后却是谁也不理谁。贾玖倒是乐意照应惜春。可是贾玖手里的事情多,就连惜春也知道,这位姐姐每天都要花大量的时间在准备祭祀物件上,若是赶上大节下。一天能够打个盹儿已经是谢天谢地了。因为知道贾玖辛苦,惜春也是能不麻烦这个姐姐就不麻烦这个姐姐。
真正让惜春体会到姐姐对妹妹的友爱之心的。还是刚来没两年邢岫烟。虽然说是外姓人,可是邢岫烟性子好,又有贾玖撑腰,加上贾玖大方。邢岫烟手里的银钱也不少,就是姐妹间玩笑要做东什么的,他也拿得出钱。跟大家也玩得起来。
所以,在惜春的眼里。诸姐妹中有两个人是特别的,一个是温柔的邢岫烟,一个自然是尊重他、每次都会跟他平等对谈、从来不会因为他的年纪就小瞧了他的贾玖。
惜春对贾玖和邢岫烟的亲近,跟原著里史湘云跟薛宝钗说:“我但凡有你这么个姐姐,就是没有父母也是不妨的。”是有天壤之别的。毕竟,史湘云的话里面,说的是父母,不要父母、把别人家的人看得比自己的父母还重要,那便是不孝。而被惜春拿来比较的,则是诸姐妹。此其一。
其二,惜春是宁国府的,他没有亲姐妹,只有一个胞兄贾珍,人品不好还已经挂了。而且惜春也没有明着把话说出口,只是在日常之中,跟贾玖和邢岫烟更亲近一些罢了。探春的难处,惜春能够理解,但是,探春既然不跟他亲近,他也没有这个必要赶着讨好这个姐姐。
只不过,在这里作客,到底不如在荣国侯府里自在,更不要说自己家了。
惜春本就喜欢跟贾玖亲近,今日见贾玖牵着他的手,小心地调整步伐,配合自己的脚步,心中更是欢喜,忍不住道:“二姐姐,我们走得这么慢,老太太和太太都快不见了。”
贾玖这才注意到周围,也笑了:“可不是。我贪看这里的景色,快把姐妹们给忘了呢。姐妹们也不用顾忌着我,还是先跟上老太太要紧。”
薛宝钗听了,连忙道:“二妹妹能喜欢这园子里的景致,那是我们的福气。若不是二妹妹,只怕我也会跟云妹妹一样,走马观花,往了这路边的景致呢。”
贾玖道:“也是让老太太久候总是不好。倩丫头清丫头,你们与两位李家妹妹先行一步。若是见到老太太,先为我告罪。就说我一会儿便到。”
贾倩和贾清连忙应了,跟李纹李绮姐妹一起,越过了贾玖,走到前面去了。
贾玖又请薛宝钗和邢岫烟先行。邢岫烟笑笑,道:“姐姐莫要催我了。我也是个慢性子呢。跟着姐姐好好欣赏这园子里的景致,也没有什么不好。”
薛宝钗也巴不得多跟贾玖呆一会儿。不是薛宝钗不重视贾宝玉,只是贾宝玉的性子注定了不是薛宝钗心目中的完美丈夫人选。可若是呆在贾宝玉身边,薛宝钗又担心自己管东管西、插手贾宝玉的私事儿让贾宝玉不满。所以,薛宝钗选择了暂时远离贾宝玉。
而且,薛宝钗也十分期望,能够跟贾玖修好。即便不能让贾玖跟之前那样,在他身上投入大笔银钱,但是,只要贾玖偶尔能够跟上次一样,在人前公开或者是半公开地表示对自己的认可,对薛宝钗来说,就已经足够了。
薛宝钗自己也知道,贾玖之前会拿出那么多财货,看重自己固然是一层,也是当时情况特殊。即便再有机会,对方也不可能再在自己身上花那么多的银子。
打知道那天贾玖在探春的秋爽斋说过那样的话之后,薛宝钗就连着好几天都不曾休息好。胡思乱想了好些日子,这才反应过来,狠狠地唾了自己一口:
想些什么了?与其白日做梦。还不如好好做好自己。也只有做好自己,将来有事儿才能够期望别人能够帮自己一把。
所以,当贾玖再度表示薛宝钗可以先走,薛宝钗还是拒绝了。
他道:“二妹妹说的哪里话。这园子里花木也多,有的地方,就跟迷宫一般。二妹妹又不熟,若是走错了地方。迷路事小。让老太太久等就不好了。还是让我跟着罢。”
贾玖道:“这如何使得?听说二婶对姐姐十分倚重。若是一会儿二婶有事儿却找不到姐姐,这可如何是好?”
薛宝钗一愣,刚要回答。忽然感觉有风声。他还没有反应过来,却看见贾玖手一扬,披帛倒卷,竟然卷住了一支小箭。众丫头都惊呼起来。
薛宝钗吓得一身冷汗。
他知道。如果不是贾玖反应快,只怕这箭就要冲着自己的太阳穴扎进去了。
倒是贾玖。将那箭矢拿在手里,左看右看,忽然道:“可是兰儿在那边?”
果然,边上的灌木丛里传出沙沙沙的声音。只见穿着一身青色箭袖的贾兰背着弓箭从灌木里面钻了出来。
贾玖连忙半蹲下来。道:“兰儿,你怎么在这里?奶娘呢?”
贾兰道:“他们老是唧唧歪歪的,神烦。二姑姑。听说你剑法极好,能不能教我?”
贾玖道:“兰儿上进。姑姑自然是高兴的。只是这剑法乃是道门所传。没有道门的允许,我是不能教给任何一个人的。哪怕这个人是我的亲弟弟。”
贾兰听了,立刻低下了头。
贾玖看他怏怏地样子,只得摸了摸他的头,道:“好孩子,不要难过,要知道,我们贾家的家传武学也不弱呢。只是那或天戟的份量极重,即便姑姑小时候用过的那把小的也有一百来斤呢。等兰儿再长大些,力气也有了,姑姑再教兰儿好不好?”
贾兰一听,立刻抬起了头:“真的吗?我们家的家传武学真的那么厉害?”
贾玖点了点头,倒把:“别忘了,我们家的老祖宗是如何建功立业,撑起这么大的家的。就是我,当初在边关的时候,用的,也多是老祖宗传下来的武学。”
贾兰听了,立刻高兴了。
他虽然不知道一百斤是什么概念,却也向往着英雄。大多数情况下,男孩子们心中的英雄,往往是他的父亲。可是贾兰不是贾宝玉,李纨对自己的婚事也有许多不满,也不会盲目的夸赞已故的贾珠。所以,贾兰心中的英雄就成了贾家第一代的两位国公爷,贾源和贾演兄弟俩。
贾兰重重地点了点头,笑了,又伸出一根小指头,道:“姑姑,我们拉钩。”
“好。”贾玖还真的也伸出了一个小指,跟着贾兰定下了约定。“拉钩上吊,一百年不许变,骗人是小狗。”
做好了约定,贾玖这才道:“兰儿,你忘了跟你宝姑姑道歉。方才你差一点就射中了你宝姑姑。”
贾兰连忙跟薛宝钗作揖。
薛宝钗虽然受了不小的惊吓,却也不至于现在就当众找贾兰的麻烦。哪怕王夫人再不喜欢李纨母子,可贾兰也是贾政的长房长孙,还是正经的嫡子嫡孙。
薛宝钗定了定神道:“兰儿这是在练骑射么?小小年纪,可真了不得呢。大嫂子把兰儿教得真好。”
贾玖也道:“的确如此。当初,珠大哥哥就是身子骨太弱了,这才负担不起国子监的功课。想来就是这个缘故,所以大嫂子才格外注意兰儿的身子骨。”又道:“说起来,景致虽好,却少了骑射的地方,也难怪兰儿会差一点误伤了宝姐姐呢。若是有个地方能够给兰儿练骑射就好了。”
薛宝钗一愣,道:“只怕大嫂子不会愿意看到兰儿离了跟前。”
贾玖想了想,道:“说得也是。大嫂子如今兰儿一个了呢。”
倒是惜春,他本不想说话,可是看到贾兰的模样,心中不免一动。贾兰就比他一点,却没个正经的先生。明明他才是贾政的承重孙,可是在长辈们跟前就跟隐形人一样。明明年纪不小了,家里连个启蒙的先生都不给他请。贾宝玉在他这个年纪的时候,都不知道气走了多少位先生了。
这样一想,惜春不免心中一软,指了一个方向,道:“那边也不成么?”
正在说话的贾玖和薛宝钗都是一愣。
薛宝钗为难地皱起了眉头,道:“可是那边是正殿。”
贾玖道:“这不妨。横竖屋子都是锁着的。兰儿练骑射,也不用去屋子里。只需要在院子里活动就好。若是怕跟今天这样,箭从窗棱中穿过、飞进屋子里、碰了什么东西的话,沿着窗子立些木板也就是了。”
薛宝钗一听,方不言语了。
横竖他也只是管事儿,真正做决定的可不是他。除非贾玖当面跟王夫人说,否则,那个正殿的院子还是不会让贾兰使唤的。
这边,贾玖已经邀请了贾兰跟他一起去芦雪庵。
贾母看见贾兰十分意外。
当初因为贾珠的死,王夫人迁怒儿媳妇,对这个孙子也是不冷不热的。可贾母却十分挂念这个重孙子。只是孙媳妇就指望这么一个儿子了,贾母也不好把孩子抱走。这才有了李纨的上上份儿的份例。
只是,在荣国侯府的时候,李纨的份例的确是上上份儿的。可跟着王夫人搬了出来,这上上份儿的份例自然是没有了。他有的,也不过是一般的少奶奶的份例了。月钱不再跟贾母齐平,又是寡妇,本来就没有脂粉钱,鲜亮的衣裳首饰也没有。更重要的是,年例也没有了。
跟着贾母住在荣国侯府里的时候,虽然贾赦是分出去了,荣国侯府里的年例跟他是没有关系的,可是作为节妇,李纨依旧能够从宁国府领到年例。每年尤氏都会派人给他送来。
现在,跟着王夫人住了,年例什么的,也是王夫人派人去宁国府领。以王夫人的贪财,这一年好几百两银子的年例,如何能够到他的手里?
只是李纨是儿媳妇,他什么都不能说。甚至连私底下的抱怨都不能有。
正文 第十五章第十六节 书案
贾母见了贾兰,连忙舍了贾宝玉,将贾兰搂在怀里,好生揉搓了一回,口中还道:“好孩子,你怎么来了?你的奶娘丫头们呢?”
贾兰便如此如此说了。
贾母道:“这些奴才们简直混账。即便小主子不让,他们就不会远远地跟着么?老二家的,你也不上心?!”
王夫人连忙请罪。
也亏得这会儿李纨不在,若是他在,王夫人都起来请罪了,他也只能跪着了。
王夫人都站了起来,薛姨妈也好,李家太太也好,还有诸小辈,都跟着站了起来。
贾母疼贾宝玉,一方面是因为贾宝玉是贾政的儿子,衔玉而生,另外一方面则是,贾宝玉是养在他跟前的唯一的男娃。
女孩子将来终究是要嫁人的,至于男娃才是将来给自己养老送终的自己人。这是铁律。所以,贾琏也好,贾琮也好,贾兰也好,这三个孙子、重孙子虽然不在贾母跟前,可在贾母的心中,他们中间的任何一个,都比如今养在贾母跟前的这些女孩子要来得金贵,即便是贾玖也比不得他们中的任何一个。而贾兰因为身为贾母如今唯一的亲重孙,自然在贾母心中虽然比不上贾宝玉,却也有特殊的份量。
人在这个世界上,总是要遵守某些规则的。婆婆含饴弄孙,儿媳妇料理家事,跟贾家这样的人家,家家户户都是如此。以贾宝玉为例,贾宝玉是王夫人的儿子,所以贾母理直气壮地将他抱过来、养在身边,而王夫人什么都不能说,更不能拒绝。换了贾兰。如果王夫人愿意,他一样可以将孙子抱到自己跟前,身为儿媳妇的李纨也不能反对。最多也是往婆婆的上房跑勤快一点、争取跟儿子多相处一点时间。
怎奈贾珠死了,李纨成了寡妇。
如果贾珠不是从国子监里被抬回来,如果李纨的父亲没有做过国子监祭酒,也许王夫人的心里还好受些。可是,李纨的父亲李守中偏偏是国子监祭酒。还做过贾珠的老师。即便事实完全跟王夫人心中所想完全相反。可王夫人就是坚持,自己的儿子就是因为亲家不肯照顾而耗尽精气神而死的。
王夫人恨李守中,也恨这个儿媳妇。自然也迁怒孙子。对于李纨母子,他是能不见就不见,即便是每日避不开的晨昏定省,王夫人也不会跟这个儿媳妇说话。更不要说抱贾兰了。
李纨是节妇,贾兰又是贾政的长子嫡孙。王夫人不好使劲磋磨,坏了自己的名声,让孙子跟自己成了仇家,所以。王夫人也没有多做什么,不过是把李纨母子当成了空气而已。
李纨本来就是寡妇,很多衣裳首饰胭脂水粉都不能用。加上王夫人虽然没有说出口,但是几乎已经化成实质的怨恨和迁怒。下面的人都不敢违逆王夫人,这也造成了李纨母子成了小透明的错觉。
实际上,每每有什么事儿,贾政都会想起贾兰这个孙子,贾兰在贾政的心中,不止评价远远高于贾宝玉,就连贾政对他的期望值也远远高于贾宝玉。
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跟贾家这样的人家,绝大多数女人的世界也只有内宅,即便贾宝玉在贾母跟前再得宠,贾母也只能在内宅的事情上帮他。而跟贾兰这样,得到了贾政的认可,他会拥有比贾宝玉更广阔的天空——哪怕贾政能够为他撑起的天空并不广阔。
更何况,贾母也不是不关心这个嫡嫡亲的重孙子。以前,贾政一家子都在贾母跟前,李纨又是寡妇,就指望着这个儿子,王夫人又是亲祖母,贾母当然不好太过关心,让李纨心生恐惧,也让重孙子跟自己离了心。而现在,贾政一家子搬出来了,贾母连贾宝玉这个从小养大的宝贝金孙都不容易见到,更不要说贾兰了。
贾母如此当众表示对贾兰的喜爱也就是成了顺理成章的事儿。
可是王夫人看着贾母疼爱贾兰的样子,心中十分不满。
内宅女人们争了一辈子,争的是什么?除了丈夫和儿子,也就是权力和钱财了。
在王夫人的心中,贾母的一切是属于自己的儿子的,若是让贾兰跟贾母走近了,那岂不是说,等贾母百年之后,要将一部分财产留给贾兰?
这绝对不行。
哪怕贾兰是王夫人的亲孙子,王夫人也不会允许。
所以,王夫人请罪之后,也没有立刻起身,而是道:“老太太,兰儿还背着弓箭呢。不如让他先把背上的东西取下来再入席?”
贾母听了,自然说好。
金钏儿反应也快,连忙拉着贾兰走到边上,亲自为他取下弓箭,又拿帕子为他擦去鞋子上的泥土,这才拉着他,带他入席。
只是这席面上没有位置了。
贾母的位置自然是宽大的,可是他的身边,一左一右地坐了史湘云和薛宝钗两个。王夫人独自占了一席,可是他一贯的表现和今日的言行,就可以知道他不喜欢贾兰的靠近。薛姨妈和李家太太同席,也没有多余的位置。
再下来,便是诸小辈。
贾玖自然是跟惜春一席的,薛宝钗和邢岫烟一席,李家姐妹一席,探春和换了衣服刚刚达到的薛宝琴一席。李纨又要在地下伺候,没有席位。
贾玖看了看斜对面坐着的探春,见对方没有反应,对面坐着的薛宝钗正在侧耳听薛姨妈和李家太太说话,也没有反应,心中微微一叹,道:“既然这样,便让兰儿跟我与四妹妹坐罢。我们与兰儿也有些日子不见了,正好说话。”
薛宝钗一愣,先看了看王夫人,再看了看贾兰,道:“可是兰哥儿还小呢。只怕够不到这桌子上。”
贾玖道:“这也无妨。若是觉得把椅子垫高不合礼数,也可以用几个高几。拼起来,放上食盒。兰儿爱吃什么,直接给他攒在食盒里面慢慢吃不就成了。”
贾母听了,连声道好。
李纨连忙叫人布置,在贾玖的上首安放好高几和绣花墩——因为位置的关系,放不下椅子,只能让贾兰坐绣花墩——又亲自拣了几样儿子爱吃的。给儿子攒在食盒里面。
李纨就在地下伺候着。自然不会短了自己儿子。
贾母在上头坐着,看着这芦雪庵里热热闹闹的,心中着实欢喜。
荣国侯府里虽然富贵。可是人丁稀少,贾赦贾琏身上有官爵,贾琮要读书,差不多也就沐休的时候才会过来;贾玖事多。贾倩贾清又管着里头的事儿,零零碎碎的。闲暇也少;惜春年纪小,性子也冷,又是宁国府的;邢岫烟干脆就是客人。贾宝玉等人不过是搬出来几日,贾母就想得紧。更不要说跟今天一样,坐了一屋子的人了。
儿媳孙媳孙子孙女重孙子重孙女,满满地坐了一屋子。这才是家族兴旺的样子。
贾母高兴,史湘云和贾宝玉两个也叽叽喳喳个没完。这席面上也格外热闹。尤其是贾宝玉,先是给贾母挑鱼刺,然后是王夫人、薛姨妈和李家太太,长辈们完了,又过来伺候姐妹们,让贾玖忍不住推他:“宝玉,难得如此热闹,你就安安生生地坐着罢。我这里有丫头呢。”
贾宝玉道:“二姐姐,那些丫头们伺候了一天了,也累了。而且丫头们哪里有我做得细致?”
贾玖道:“胡说什么!我们这样的人家还能少这么几个丫头?即便有那累了一天准备下去用饭的,也有那刚刚吃完了、准备上来伺候的。你呀,还是安生地坐着,仔细他们恼你碍了他们的赏钱!”
贾宝玉一愣,刚要反驳,就听见贾母在上面唤他,只能把手里的东西丢下,回了上头。
方才贾玖的话,贾母也听见了,他道:“宝玉,你二姐姐说得不错。我们家这么多的丫头,找两个为主子挑鱼刺的丫头,哪里还找不出来?你呀,就在这里坐着便是。”又对贾玖道:“二丫头,你也真是的,宝玉纯善,你顺着他又何妨?”
贾玖立刻作出一副委屈的模样,道:“宝玉,你看见了没有。我不过是说了你一句,老太太就替你找回来了。可见啊,这孙女就是比不过孙子呢。”
说得众人都笑了起来。
贾母也笑个不住。
王夫人更是道:“二丫头也不是不小的人了,怎么还这么孩子气,居然跟弟弟争起宠来了。”
贾玖道:“看婶子说的。琮儿如今日日都要读书,一个月,也只能有那么一天闲暇。我父亲这边的姑娘们里面,我的辈分高,年纪却小,我和清儿倩儿三个里面,老太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