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宠后之路-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瞧着赵太医给弘圣帝头上扎过几针,看得出弘圣帝冷静了一些,徒元徽对寝殿里的人道:“都下去吧,孤一个人陪陪皇上。”
  诸位大臣准备告退。
  李甫国李丞相却上前一步,说道:“皇上病重,无法再上朝听政,国不可一日无君,恳请太子殿下登基。”
  他的话一出,前来的文武百官也陆陆续续跪下磕头。
  弘圣帝又鼓大眼睛,身体不断抽搐,然而现在帘子屏风拉着,众人也看不见了。
  徒元徽又推辞了。
  现在离三辞只剩下两回,李甫国是个圆滑的人,岂会不知道这样的套路,又痛陈一遍国无君的危害,这才走人。
  随后第二日早朝,李甫国又带着人请求太子登基,这时候,徒元徽的心腹们也开始了跪下请求,是这些日子以来最盛大的一次。
  徒元徽推却不得,终于应了下来。
  这边开始准备登基大典。
  东宫里。
  可卿和康安自打回了宫,因为之前被送出去藏着,一直担心害怕,知道可卿喜欢庄子,冯玉儿就带了她们去了皇庄。
  到了皇庄,两人终于恢复了些,便如脱缰野马,无处不是他们的玩耍之地,一个不留神,这俩孩子便会跑得没影子。
  冯玉儿虽因此大为头疼,却又舍不得拘着孩子们,总觉得之前将她们送走,让她们跟着受了苦,便再不忍孩子们有一点点不痛快,好在为了以测安全,除了不少宫人,徒元徽更是派了不少侍卫过来,将庄子围得纹丝不漏,她便也算放心,只让江顺带着人看紧了可卿和康安。
  这日,大晌午的,哄了可卿和康安双双躺在床上歇晌,冯玉儿也退了其他下人在一旁盹着,杏月和何姑姑出去处理公事,待她回来,便发现可卿不见了。
  叫醒了冯玉儿,她却是根本没觉察出可卿何时溜了,倒是旁边康安捂着嘴直乐,何姑姑作势唬起脸,才吓得他招了供。
  “姐姐见娘睡着,便爬出去玩了,不叫大人们知道。”
  只是问起守在院子里的江顺等人,却是没一个瞧见可卿出来,何姑姑带着人围着院子寻了一圈,这才发现屋后一个狗洞,显然,可卿是从这里爬出去的。
  通知了庄头,众人自是满庄子找人,结果该去的地方都瞧了,愣是没什么都没发现,直到了日落西山,可卿还是不见踪影,把冯玉儿急得要哭了,可囿于身份,只能困在院子里干等。
  “娘娘,都在找着,您莫急,”何姑姑瞧着冯玉儿眼圈红红,便在一旁安慰,“准不定她到哪儿躲着玩呢,这孩子机灵得很,说不得一会便能找到。”
  “哦,”冯玉儿四处不停的张望,一时跺着脚,带着哭腔自责道:“我养了个什么丫头呀,竟比儿子还不省心,万一出了什么事,她爹还不得怨死我,我真是太蠢,怎么就睡得这么死,连孩子搁我跟前跑了都不知道!”
  何姑姑也是无奈,“谁没个不小心的时候呢,可卿吉人天相,哪会那么容易出事。”
  “怎么办呀!”冯玉儿自觉心都快急碎了。
  “哎,小郡主回来了,回来了!”不知过了多久,外头传来喊声。
  冯玉儿这会子已慌了神,只觉得仿佛听到说孩子找到了,不由下意识抓住旁边的何姑姑的手,问,“姑姑,外头是不是有人说话?”
  这时院门一开,进来了一群人,领头的一个男子,手上拎着个孩子,可不就是那小疯丫头。
  冯玉儿的目光全落到那孩子身上,虽夜色下瞧不清楚,却能看得出她头发散乱,衣裳也抽抽着,走起路还一蹦一蹦,大概因为小胳膊被人拎得死紧有些不痛快,孩子小身子倔倔的,似乎想摆脱正制着她的人。
  冯玉儿哪顾得上别的,全副注意力都放在女儿身上,飞快地帮可卿理了理头发,又翻翻她的小胳膊小腿,生怕伤到了哪,只低头瞧时,才发现可卿脚上只穿着一只鞋,忙道:“卿卿,这鞋丢到了哪儿?”
  “丢那边……塘里了。”可卿委屈地道。
  “我说娘娘,您家小郡主胆子贼大,居然下到荷塘岸边,就想不出她哪只眼瞧见,光秃秃的塘里,这会子还能长出荷花!”
  冯玉儿听到熟悉的声音,猛地抬起头来。
  康安着实觉得自己委屈,明明是姐姐偷跑出去,为何自己也被罚跪到了堂屋,害得他这黑灯瞎火的不能睡觉,跟着姐姐一块受苦。
  可卿也不明白,她不过出去逛了一圈,怎么就被爹娘同仇敌忾地给修理了呢?
  说来有了冯玉儿的纵容,可卿这些日子在庄子里玩得极痛快,觉得这儿比东宫好个千百倍,她也知道规矩和安全,到也忍住了,只是今天不知怎么的,她就是想出去了,偷溜出来后,竟似没有人瞧见她似的。
  等到了外头,便去了荷塘边玩。
  尽管那荷塘光秃秃的,除了水什么都没有,也把可卿给看呆了,想来小郡主长到六岁,就是瞧过几眼大湖,也不过瞧几眼罢了,大人们总是急急慌慌的,连累可卿连长见识都没得机会。
  今日既然遇着了水,可卿既然已经出来,小孩子心性自然准备下到泥岸边就近瞧瞧,尤其是见那帮孩子被她吓得直蹦,一个劲地表示大人不许小孩下到塘里时,可卿的勇气更是无比得大。
  这可卿玩起来便忘了时辰,连孩子们叫她也不搭理,顾自在塘下扔着石头玩。
  等到她再想上来时,周围已然没了人,可卿这回下得去,却再难上来,连脚上穿的一只鞋也陷到了塘里,眼顾四周,可卿哭了。
  就在她要被冲走,徒元徽骑马从路上走过,然后急着下水将可卿抱了上来。
  可卿也懵了,随后就是知道自己错了。
  爹的脸色很是不好,眼睛瞪着老大,只是,爹一点也不给她这位小郡主脸面,当着手下人的面,朝她屁股上狠狠打了一下,还不许人哭。
  打便打了,可卿看在动手的是她爹的份上,也不计较,却没想到,爹一路居然是将她拎回去的,不知道她掉了一只鞋吗?
  再到后来,娘就更不要说了,一瞧清楚旁边是她爹,便一副亏心的模样,那脸变得真快呀,开始还哄得她好好的,到后来跟着爹教训自己,真是……太伤人心了!
  可卿揉了揉小膝盖,下面虽垫了三层蒲团,可要跪两个时辰也是艰难的,再瞧了旁边正用可怜的小眼神望着自己的康安,可卿睨了他一下,威胁道:“就你告的小状是吧,以后不带你玩儿了。”
  “不是!”康安立马捂住自己的嘴,“我没跟何姑姑说你睡半道跑了!”
  “随便你们怎么拦,”可卿恨恨地道:“下回得着机会,我还得出去!”可一说完,她就皱了小眉头。
  她才不出去玩了。
  可是为什么她要这么说呢?
  可卿完全不知道这是为什么。
  康安这时倒急了,“姐姐乖乖些吧,爹把娘都带进屋教训了。”康安没说的是,你这一跑,我也得跟着受罚,谁耐烦陪你呀!
  冯玉儿好不容易摆脱徒元徽的教训,穿好衣裳出了屋,要去瞧瞧已然在正屋跪了一个多时辰的姐弟俩,谁知刚从帘缝偷看了一眼,便心疼得不行,这会子康安竟已蜷着身子倒在蒲团上睡着了,而旁边的可卿也在东倒西歪,昏昏欲睡。
  虽正屋里放了两个火盆,可孩子们也不盖着些,病了可不得了。
  正想撩帘进去,便觉得有一双手从后面抱了过来,耳边响起徒元徽的声音,“孤可还没教训够呢,你跑什么?”
  “你什么时候够过,起开!”冯玉儿用手肘捅了捅身后之人,悄声骂道:“果然不是你生的,心里便不疼,没瞧见我的孩子有多可怜!”
  徒元徽也伸头瞧了瞧,心下也有些不忍,回了一句,“那可都是我的孩子,你怎么知道我不疼,今日刚到庄子上,便听到小丫头不见了,我可一口气都未歇,便带人四处找,你说我容易吗!”说着便进到屋里,先捞起蒲团上的康安到怀里,随后将可卿扛在肩上,便出了正屋。
  到院子里瞧了瞧左右,徒元徽并没像冯玉儿以为的那样,将孩子领回他们的屋,而是迈步到了何姑姑同杏月还亮着灯的屋前,喊了一声,“姑姑。”
  没一时,何姑姑便来开了门,瞧她的衣裳,还没有睡下,看到徒元徽怀里两个孩子,立马会意,将可卿抱了过去,随后杏月也接过了康安。
  被徒元徽拉回屋的冯玉儿气道:“你倒把孩子随便扔了,她们平日里都是同我睡的。”
  “我的女人,只能同我睡!”徒元徽一本正经地回了句,心道自己好不容易回来偷个香,怎能让儿女搅黄了,接着便将冯玉儿推回床上,道:“之前还没教训够,差点把爷的女儿弄丢,你该当何罪,今日这罚,你吃定了!”
  自知不是对手,冯玉儿也只能乖乖就犯,又被罚了几回。
  雨骤风歇,徒元徽表示冯玉儿虽是认了错,不过心下肯定是不服的,这罚便先记上账,总有一天,太子爷要让她心服口服。
  冯玉儿嗔了他一眼,瞧着徒元徽呵欠连天,怕他太累,忙催了睡下不提。
  只没想到,第二日还没睁眼,冯玉儿又被徒元徽按住教训了一回,这一个“羞”字,惹得冯玉儿背过身子骂了两个字,“色胚!”
  这一下倒把徒元徽逗得直乐,“爷可是堂堂正人君子,除了一个太子妃,身边连半个女人都没有,你不信到外头打听打听,谁能污蔑太子爷的英名!”
  冯玉儿哼了一声,坐起身问:“什么时候接回去?”
  “可是急着要当皇后娘娘?”徒元徽笑着翻了个身,望着冯玉儿问道。
  “我得先把座占了,”冯玉儿回他,“省得有人瞧不得太子爷得了势,便蜜蜂苍蝇一般全叮上来,万一谁把持个不住,亏的可不是我们母子?”
  “这话有远见,”徒元徽夸道:“真得看紧了些,如今朝中还真有人向我明示暗示,要送人给爷暖床,这也难怪,太子爷英俊风流,又德才兼备,自是难得一见的香饽饽,真是不胜其扰啊!”
  冯玉儿侧了侧身,瞧着徒元徽揉了揉眉心,认真地问道:“这几日很辛苦吧?”
  “陪我说说话。”徒元徽拉了拉冯玉儿,夫妻二人很快依偎到了一块儿。
  “说吧,我听着呢!”冯玉儿将头靠在徒元徽胸膛。
  徒元徽转头亲了亲冯玉儿的额头,“玉儿,当日是我太粗心,竟不知……让你受委屈了。”
  “说什么呢!”冯玉儿先是愣了愣,随即领会出徒元徽话中之意,可不是指弘圣帝那龌龊心思,一时眼睛一酸,起初还想闪过一边自己抹一把泪,最后还是将脸埋到徒元徽胸膛上,狠狠地大哭了起来。
  徒元徽再没有开口,只温柔地抚摸着冯玉儿颤抖的身体,静静地等着她将所有的羞愤全部渲泄出来。
  也不知过了多久,冯玉儿抬起头,嫌弃说道:“你衣裳都湿了。”
  徒元徽却不在意,用手指抹掉她脸颊边残留的泪痕,道:“我只许你哭这一次,此事以后咱们谁都别提,将它扔到九霄云外。”
  “谁想提它,糟心死了!”冯玉儿使劲笑了笑,
  “那老家伙带着他的小老婆们给我赶到西山行宫去了,”徒元徽长叹一声,“以后便让他在那安度余生吧!”
  冯玉儿嗯了一声,心下觉得舒畅多了。
  

第102章 0102
  两人温情中,一稚嫩的声音打破了平静。
  “娘,娘!”
  冯玉儿已然翻身下床,瞧了瞧地上的衣裳,回身狠瞪了徒元徽一眼,挑出徒元徽的扔到床上,又把自己那些已然成了碎片的衣裳裹巴了一下,往角落一扔,从衣柜里取了件锦袄穿在外头。
  门外已响起“砰砰”敲门声,康安显然已在外头更急了,丝毫不理会旁边劝说的宫人,“开门,娘,开门!”
  穿好衣裳的冯玉儿回头看看床上,徒元徽居然还躺在那,身上依旧不过一件中衣,一时无可奈何,又怕急坏了儿子的小脾气,冯玉儿赶紧应了一声,“就来!”便自去开了门。
  到了外头,除了眼巴巴望着她的康安,还有跟在后头的杏月,以及远远地同江顺等人站在一块的小德子。
  “康安,怎么起得那么早啊?”冯玉儿蹲下身问。
  “想娘了!”康安拍了拍胸口。
  冯玉儿瞧着他身后,问,“你姐姐呢?”
  杏月低声道:“郡主昨儿得了教训,这会子学乖了,和姑姑待屋里不肯出来呢。”
  “康安,进来!”不一会,屋里传来徒元徽的声音。
  冯玉儿怕杏月瞧着尴尬,便让她在外头等着,自己拉了康安进屋。
  待进到里头,冯玉儿哑然失笑,原来徒元徽早整整齐齐地穿好衣裳,正取了本书册,装模作样地坐在屏风外书案前在看,显然是给康安瞧的。
  忍了笑,冯玉儿对康安道:“康安可知道,见到爹该怎么做?”
  康安立时听话地扑上前去,准备爬到徒元徽怀里。
  父子俩便是这般没规矩,这会子徒元徽装这样,也不知为给谁瞧的。
  显然没抗住儿子的热情,徒元徽想了半天,还是把他抱了起来,口中却道:“等回了宫,你小子便是储君了,可不许一副长不大的模样,该学的规矩要赶紧学起来。”
  后来大概又琢磨着不对,徒元徽抬头吩咐冯玉儿,“明儿我让林文烨给孩子们挑个师傅过来,看可卿就知道,孩子在你手下只能养野了!”
  冯玉儿不愿意了,嘴角带着笑和他斗嘴,这也是夫妻情趣。
  最后徒元徽败退,美其名不和女人见识。
  康安乖巧地伏到冯玉儿怀里,任爹娘在那边斗嘴,他只要抱着娘就好,规矩是做什么用的,他反正不懂。
  这会子可卿也跑了进来,左瞧瞧,左看看,正觉着爹娘二人这么吵吵还挺有趣时,一只大手将她抱了过去。
  徒元徽免不得心下感叹,幸好还有一个可卿,倒不至于自己吵架时势单力薄,干瞧着那母子俩瞪眼。
  摸了摸女儿的双丫髻,徒元徽吭了一声,道:“爷好不容易得来的宝贝姑娘,你倒一点都不上心,再这样下去,哪还有一点郡主的气势,看来得派两个教引嬷嬷过来了。”
  可卿不由张大嘴,小手下意识扯住了徒元徽的马蹄袖。
  别看可卿在庄子上天不怕、地不怕,可她心里却有最怕的,那便是从来不会笑的教引嬷嬷们,可卿曾经见过,那些女人在一群宫女后头,走一步便教训好些话,而且还凶得很,有什么不高兴的,也不管是不是她们的错,便罚不许吃饭。
  “爹,不要教引嬷嬷!”可卿低声恳求道。
  冯玉儿一时被逗笑了,“卿卿,你爹的意思,没教引嬷嬷,可卿成不了有气势的郡主哟!”
  让可卿顿时纠结起来。
  这时候,小德子来报,“太子爷,袁大人他们到了。”
  徒元徽点点头,然后嘱咐冯玉儿几句,然后就过去了。
  他手下的皆是人精,察颜观色本就长项,待见过礼后,见徒元徽一脸不悦,免不得袁子信同林文烨等人互相看了看。
  “吏部那帮官员筛选得如何了?”徒元徽整整表情问道。
  虽然,表面上看起来大好,但是也不是全部就被徒元徽控制的。
  如今最关键的,是要将朝中各部重要职缺牢牢控制在手里,但弘圣帝和徒元晔绝不会就此缴械,很可能留下一些暗桩,为防他们有死灰复燃的机会,直白地说,尽数排除掉异已,已然是当务之急。
  新任吏部侍郎林文烨回道:“回太子爷,各部三到四品官员调任已近完成,臣等已将名单带过来。”
  徒元徽接过来瞧了瞧,其中弘圣帝同徒元晔的手下,名字已单独列出,一部分安置了闲差,一部分有痛脚的,全抓了直接干掉。
  徒元徽点了点头,又问袁子信,“徒元晔那边审得如何?”
  “老安子二人已然认罪,臣按供词,派人查抄了白云观,观主认了,那和尚道士不过是个江湖术士,是老安子弄到白云观挂名的。”袁子信回道。
  徒元徽点点头。
  “那徒元升最近有何动静?”徒元徽又问。
  一个大臣上前道:“三爷倒一直在闭门养伤,期间曾去过一趟西北行宫,待了一个多时辰出来,然后也没去别的地方,便直接回了府,盯着三皇子府的人说了,并未见有人暗中进出。”
  徒元徽倒笑了笑,望一眼林文烨,道:“查查有没有倒夜香、送水或送菜的人,还有他府中出入的仆人也要跟紧着些,孤无论如何不肯信,他会一辈子引而不发。”
  众人应诺,正要告退之际,徒元徽又叫住了林文烨。
  “文烨,帮孤留意一下,有没有学问、人品皆优的名门之后的女大家,孤要给郡主寻位师傅。”
  徒元徽到底心疼姑娘,姑娘不喜欢嬷嬷,那就选个贤女给她做师傅,
  林文烨自是应下,倒真是认真筛选起来,务求选个合太子爷心意的。
  ※※※
  这日徒元升再次被招上朝,满朝官员不免开始拭目以待了。
  说来这位三爷没有陷害东宫,也算是躲过一劫,但朝中曾有传言,弘圣帝有意将位子传给老三,如今形势已明朗,也不知徒元升心里会不会有什么想法,还有,太子爷对差一点抢了自己位子的老三,到底抱持着什么态度?
  结果朝会上,徒元徽摆出一副上位者的宽容姿态,更是寄予希望,要兄弟们同心协力,帮重病的皇上撑起这座江山。
  下了朝,徒元升便随徒元徽到了东宫的书房。
  望着徒元升递到跟前的折子,徒元徽笑着问,“三弟,这就准备要走?”
  “回太子,臣弟身为川南提督,已在京城耽搁日久,川南那头多次来信催问归程,臣弟着实心急如焚。”徒元升低头道。
  徒元徽放下折子,不慌不忙地问,“听说三弟去过一趟西山行宫,孤一直忙于政务,倒疏忽了那边,不知皇上如今身子可好些了?”
  “尚好。”徒元升心中愣了愣,转而便明白,今时不同往日,自己一言一行都已被盯上,想来徒元徽起了防备之心,这一次直接点出来,也未必不是一个警告,或是给自己,或是给弘圣帝。
  虽叹徒元徽有些多虑,可想到当初弘圣帝那么宠这个嫡子,结果几乎一夕之间想将人打翻在地,这般落差同羞辱,徒元升想,若轮到自己身上,怕也会心性大变,徒元徽生了疑心,说来也不难理解。
  徒元升不由暗自叹了口气,说来这天家的兄弟父子,着实没有意思。
  “你这折子便放着,”徒元徽将折子放到一边,“说来孤未登基前不过代行政务,三弟之事,到最后还得由皇上定夺,不如你暂且待在京城一些时日,皇上那头,想来也未必舍得你走,孤还得劝劝他。”
  “是。”徒元升自是无话可说,回身退了下去,当然没看到,徒元徽此时冷冷地望着他的背影。
  放徒元升回川南?徒元徽不会做这等傻事,便是三皇子府,他本意都不想让徒元升踏出一步。
  徒元徽一直相信,徒元升面上瞧着平和,可背后一定隐藏了些什么,显然,此刻放虎归山将是愚蠢之至,他绝不能让徒元升逃出自己可以掌控的范围。
  徒元升离开东宫后,想了想后,还是打马去了西山行宫。
  徒元升到的时候,弘圣帝刚服了药歇下,甄贵妃听到说儿子过来了,忙带着赵嬷嬷出来见他,一见面便觉得万般委屈,忍了泪将徒元升拉进自己屋。
  “儿啊,你这伤可好全了?”甄贵妃想着上一回徒元升过来,走路还有些不方便,今日虽见他还算正常,不过又疑惑他是为了免自己担心,故意装出来的。
  “放心吧!”徒元升笑道,示意赵嬷嬷将甄贵妃扶到榻上坐了,然后便问,“母妃这几日过得如何?”
  “还能怎样,熬着呗!”甄贵妃心叹,现儿今都被徒元徽赶到西山行宫了,她还能有什么好的,不过是陪着弘圣帝等死罢了。
  谁心里不清楚,皇上的命如今握在太子爷手里,弘圣帝根本随时都可能“驾崩”,只不知她们这些后宫女人,会落得什么下场。
  甄贵妃也有些庆幸,她没有被徒元徽立刻弄死。
  上一回徒元升过来,甄贵妃也是回答得这般颓丧,徒元升理解她的心情,却也是无奈,只能劝道:“之前儿子去瞧太子爷,他还惦记着皇上,想是心里仍旧看重父子情份,您不必过于忧心。”
  “哼,他嘴上说一套,背地里做一套,只有你这老实本分的,才会相信。”甄贵妃撇撇嘴。
  徒元升笑笑,便转过了话题,“皇上的病可好些了?”
  “他那病是好不得了,”甄贵妃想想更是不痛快,“皇上养了那么多儿子,那老四为了一个皇位,竟然用和尚道士祸害自己亲爹;太子,又趁机诬陷皇上得了失心疯,将人关到西山行宫,还不肯好好替他治病,每一回太医来针灸,都折腾得皇上死去活来。”
  徒元升早听说了,徒元徽派人去追杀那骗子和尚道士,只是父皇不甘心,弄得自己痛不欲生,少不得太医院专门派人来给他医治。
  “瞧着皇上,唉!”甄贵妃叹口气道:“我也没法子帮上忙,只能跟后心疼,他这般活着,也是受了大罪,都是给一帮不孝子害的!”
  “母妃放宽心吧,既然太医院在给皇上医治,说不得不日也就好了!”徒元升安慰道。
  “好了又有什么用!”甄贵妃恨道:“如今太子挟制朝政,还将皇上赶到西山,显然是心思歹毒,只怕皇上如今病着还安稳些,若他真好过来,怕是连性命都未必保得住!”
  一直闷不吱声的赵嬷嬷忙阻止道:“娘娘,当心隔墙有耳。”说着特意往屋外瞧了瞧,才转回身来。
  甄贵妃一掩嘴,眼泪又落了下来,“日子可怎么过啊!这会子跟坐牢又有什么分别,为娘一辈子在宫里守着本分,不成想竟落到这个下场!”
  赵嬷嬷也叹了口气。
  贴身伺候的李公公过来请徒元升时,甄贵妃忙催道:“快去吧,让皇上瞧瞧,到底谁的儿子最贴心。”
  见徒元升到自己跟前见礼,弘圣帝叹道:“元升,来了就好。”
  “皇上脸色好多了。”徒元升望着弘圣帝,觉得他的确比上回瞧着精神一些。
  弘圣帝却无意同他寒喧,命安公公带着人围在外头搜了一圈,确保无人偷听后,才将徒元升招到身边,低声问,“朕让你去西山见禁军统领杨阵,你可见到了?”
  “父皇,事已至此,不如……”徒元升知道弘圣帝这是还不死心,颇有些为难,劝他,“还是在此安养吧,想来太子爷会妥贴照顾您的。”
  “你以为朕是为了自个儿?”弘圣帝冷笑,心恨自己说的话已然不再一言九鼎,如今更成了徒元升的耳旁风,免不得要质问,“如今朕是不是无用了,莫非你也被徒元徽收买了过去,也想着背叛朕?”
  “儿臣不敢。”徒元升跪在床前,表示准备听弘圣帝教训。
  弘圣帝握紧了拳头,道:“元升,知道朕对你有多大期望吗?当初朕将亲卫禁军交到你手上,便是指望你能保这江山无虞,当日你未得着消息进宫救驾,朕知道怪不得你,可如今朕这老朽都不肯服输,没想到啊,你倒是退缩了,真是太让朕失望。”
  徒元升只能俯首在地,心中却是纠结。
  怕是徒元徽也不清楚,弘圣帝手上有五千精锐,平日里并不显山露水,只藏身在西山脚下一个僻静之地,恰恰离行宫近在咫尺。
  

第103章 0103
  弘圣帝手上有五千精锐,平日里并不显山露水,只藏身在西山脚下一个僻静之地,恰恰离行宫近在咫尺。
  这些人便是为了在皇上遇险的紧急时刻,能攻其不备地战胜对手,当初弘圣帝把西山禁军的虎符交到徒元升手上,便是有将身家性命交付于他的意思。
  “朕的江山,绝不许徒元徽染指,朕亲手养大的竟是一头狼,要将朕生生活吞了!”弘圣帝对徒元晔道:“有人和朕报说,别看徒元徽如今占了上风,其实是个无能之辈,处理政事缩手缩脚,对大臣们更是唯唯诺诺,这种人有什么出息,朕不能让江山败在他手上。”
  “皇上年事已高,太子本就为储君,不如您就此放手罢,”徒元升却不认为,徒元徽现在以仁和为主才是最能稳定朝堂的。
  他只得好言规劝:“西山这批人马,儿臣会让他们守护好行宫的安全,保证父皇不会遭遇任何危险。”
  “危险?朕不在乎!”弘圣帝挥着手,“只是朕的心不服,这天下,朕统治了几十年,何来如今不明不白地归了徒元徽,那等狂妄野心之人,他有什么本事让天下归心?朕的权力,朕要夺回来,绝不许他遭蹋。”
  更何况,现在的徒元徽还不是他的太子,而是他最恨最怕的父皇。他一点都不甘心。
  徒元升并不认为那区区五千兵马,便能将局势重新再翻转回来,仅那“救驾”的潘义,手下便有三万京畿守卫,遑论兵部那些人马都掌控在太子手里。
  由此,徒元升又想起那个随着自己从内务府一直到兵部,相处如朋友一般的周同,他以前也没料到,此人居然是徒元徽亲信,徒元升不免胆寒,想来徒元徽夺这个位,怕是布置了好些年头,莫不是早就在等这个结局?
  弘圣帝如今尊严受损,怕是不肯咽下这口气,而徒元升却并不想白白送这个死,可逼他的是亲生父亲,他又不能跑去跟徒元徽告密,出卖掉弘圣帝,要知道徒元升乃出生入死于杀场之人,干不出这等小人行径,左右为难之下,他也只能暂时虚应下。
  “谨遵皇上旨意!”徒元升咬着牙抱拳道。
  弘圣帝总算满意了,“你带兵打仗多年,朕的人交你手上也是放心,只这徒元徽狡诈得很,听说京城已遍布他的眼线,便是西山行宫,也不清静,你切需小心提防,此乃朕的最后一役,也是你能否成为储君的关键之战,只许胜不许败!”
  “不知皇上准备如何行事?”徒元升觉得头开始疼了,不明白弘圣帝都这把风烛残年,为何还要同儿子争一口气,如今自己夹在中间,还不知该如何妥善完结此事。
  “杀了徒元徽!”弘圣帝从牙缝中蹦出几个字来。
  弘圣帝竟想让他去杀自己兄弟,徒元升不免心里震惊,“您是说……”徒元升忍不住劝道:“可否留下皇兄性命,逼他放权即可!
  “妇人之仁!朕不杀他,他便杀到朕头上了!”弘圣帝心道,这儿子瞧着勇猛,却是缺了自己的果决,少不得以后徒元升当上太子,还得他再带上一带,于是又骂了一句,“就你这点优柔寡断,朕如何放得下心将皇位传给你?”
  “还是请父皇三思。”徒元升心叹,若要踏着别人的尸首才得上位,他宁可不要做这皇帝。
  弘圣帝瞪了徒元升两眼,道:“你先下去,朕再想想该如何行事?到时会有人来寻你。”
  “皇上,儿臣今日已向皇兄上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