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综]看你不顺眼-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跟你提个醒儿,比如说‘老佛爷’,在比如说愉妃手下那个叫小翠的宫女儿。”
令妃听到这里,立马明白皇帝什么都知道了,她倒也光棍儿,竹筒倒豆子般痛快地交代了一切。
“太后娘娘派人来说的,说是能保魏家周全。奴婢也是不得已了就答应了。”
“不得已?你有什么不得已的?魏氏,朕告诉你,你这次可是聪明反被聪明误了。朕也就是想晾晾他,吃着五两银子的鸡蛋,朕亏心的慌。你们魏家也不怕噎着。”
“皇上赎罪。妾也不敢多求情,只盼着皇上别气坏了身子。”这会儿的令妃又显出了宠妃的素质,求情的手段显然高超很多。
“至于太后娘娘的事儿,奴婢真不知道了。”
“哦,你到时聪明,什么都不知道。哼,想好了说,朕可没耐心更你绕弯子。”漫不经心地啜了一口茶。继续想令妃施压。
“这事儿奴婢真不知道了。只是太后娘娘传话回来让我这么说的。”令妃一看皇上不信她,顿时急了。
“行了。就这样吧,来人,传旨,令妃惑乱宫闱,降为嫔。”
令嫔知道皇上这已是开恩了,所以也没求情,只安安静静地谢了恩,退下去了。
乾隆在延禧宫待了好久,想不出个所以然来。也只好寄希望于赵海的粘杆儿了。
不到一刻钟,令妃惹怒皇上,降为嫔的事儿就传遍了后宫。这是件喜闻乐见的事儿,最高兴的还是皇后,谁让令嫔老是干些捞过界的事儿呢,比如说霸占皇上啊,染指宫权啊什么的。
皇后送走了第四波来请安的妃嫔,传了懿旨,除了初一十五来请安外,大家最近都不用来了。
“哼,这些人,都想拿着我当枪使,和令嫔对上与我有什么好处?我就看着那么像傻子?”
“娘娘英明。不过令嫔的好日子还在后面呢。皇上对她不满已久,这次有传出了‘老佛爷’的称呼,这可是事涉前朝啊!”容嬷嬷一脸严肃地说。
她是知道太后娘娘不喜欢自家皇后娘娘的,可惜,娘娘以前参不透,非得在太后面前奉承,越发跟皇上离了心。
现在好了,皇上跟娘娘好了。娘娘也看透了太后娘娘的伎俩,再加上皇上对十二阿哥的重视。哎哟!娘娘的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等罚过了令嫔,乾隆一道旨意抄了魏家,魏庆泰流放宁古塔,但妻子俱开恩不牵连。也就是只罚了一个魏庆泰。
可惜,魏家除了魏庆泰外,也没几个能拿的出手的了。现在魏父流放了,京城中人都知道魏家这是倒了。
和亲王偷偷摸上三阿哥府上,两人大醉了一场。永璋虽然已经不奢望夺嫡了,可是谁也不嫌圣宠多啊,听着皇阿玛专门让人传来的旨意。他跟自家福晋偷偷摸了一回眼泪,直言自己有皇阿玛的疼爱就够了,再不想其他的了。
而随着乾隆旨意一起来的是一份治疗不育不孕的泉水,苦逼的金手指算是派上用场了。永璋到现在只一个庶子,身子还不怎么好。赐下了两份儿不育不孕地泉水,跟永璋孟佳氏说是调理身子的秘方儿。
果不然,不出3个月,永璋府上就传来了孟佳氏有孕的消息,看着笑的跟个傻子一样的儿子,乾隆摇摇头,给儿子放假回家陪媳妇去了。
后宫的事儿算是稍微告一段落,可是,关于太后娘娘要称“老佛爷”的事儿竟是半点进展也没有。
赵海觉得自己的日子越发苦逼了,这都叫什么事儿呀!可太后娘娘那边传过来的消息半点没进展。
好吧,其实作为皇帝的乾隆太爱脑补了点,太后娘娘也就真是只想要这么称呼而已,要说是完全没图谋谁也不信呀。不就是想给钮祜禄氏多谋点利么?比如之前想着说宫里的钮祜禄氏能生个阿哥什么的,可惜现在的皇帝已经不是太后能掌控的了,不能直接跟儿子说,迂回地跟令妃合作了这么一出。还被自家儿子更深地阴谋论了。
这老太后能从一届格格做到太后,那政治敏感度可不是盖的,觉得宫里的气氛不对劲儿,尤其是魏家被抄之后。老太后也不在五台山祈福了,借着皇上新认了个女儿,准备回宫了。
她也是有些生儿子的气,不就一个称呼么,至于吗?皇帝这是对她不满了。当然太后娘娘是不是忘记了“老佛爷”是皇帝的专称就不知道了。
是以严令众人不许通知皇帝,自己就这么着回宫了。当然,乾隆也是第一时间就得知了这个消息,愣是没事人一般,只不过偷偷让弘昼派他家儿子出京接去了,也算是给太后娘娘一个面子,母子间有个缓和的余地,不用弄的那么僵。
第41章 还珠格格(10)
理不出太后要称“老佛爷”的原因,乾隆隐隐觉得可能是自己怀疑过头了,但是他也不是会出错的,那错的只能是下边的人了。
赵海作为粘杆儿头领,第一个遭罚了,罚俸半年,虽然不是靠着俸禄过日子的人,但是作为第一个没被打板子,却被罚俸的粘杆儿头领,赵海觉得自己也能在粘杆儿史上留名了,虽然不是什么好名儿,
主要现在的乾隆还是个没觉悟觉得自己能要认脑袋的人,罚俸了再继续压榨多好,脑袋掉了上哪找赵海这么能干的人去。
作为一个脑子还算正常的皇帝,是不会做出让文武百官迎接太后的事儿来的。吩咐皇后带领后宫在宫门口等着,皇帝没事人一般上朝去了。
再说了他自认为对老太太也不错,远在五台山,珍馐,锦衣,珠宝从来就没少送过,这次太后娘娘就算是一时心血来潮地想要个超然点儿的称呼,那也应该弄清楚状况啊。
心里稍稍有些怨气,也就没去等太后回宫,而是去了乾清宫议事去了。第一期的八旗子弟改造很有成效,现在想扩大规模。
其实他对这些八旗子弟还是很好地,只是把他们集中在一起,吃住什么地都是自己动手,饿不死,吃不好。颇有几分后世富家不成器子弟改造基地的味道。再就是教导各种技能,而他们的老师是各行各业的人才,以前被他们看不起的那些农民啊,工匠啊,老兵之类的。
人总是在吃苦了之后才会珍惜以前的生活,第一批是和亲王精挑细选出来的有用之才,乾隆也本着让他们知道世人不易的道理而已。除了吃住要自己动手,要学习外,经常让人带着他们去观察京郊各行各业人的生活,也去参与体悟他们的艰辛。
半年后,乾隆亲自去看了一回,这些特训人才,果然,很多人都褪去了之前的浮躁和傲气。看到皇帝的亲自驾临,大家是有喜有忧,喜的是皇帝的重视,忧的是这里的大部分是庶子,前程怎么办?有了前程又该怎么办?
皇帝才没管别人的纠结与否,根据他们的特长和特长安排去了六部下面学习历练去了。
刚开始大家族也是抱着怀疑的态度,出了那么一两个庶子,就是想看看皇帝的态度再说,不过有些小家族还是把自家的嫡子贡献出来了,这就是一次赌博,要是赢了的话,让圣上看出自家的忠心,那么前程还不是手到擒来的么。
现在看着皇帝对这批人的重视程度,不少人开始后悔了,自己当时怎么就糊涂了呢,皇帝这是在栽培亲信啊!
庶子有出息是好,可嫡子怎么办?庶强嫡弱,家族取祸之道。现在好了,皇帝有心继续扩展这个所谓的训练营。这是好事儿啊。
所以才和亲王提出来要扩大规模,众人一片的赞同“皇上圣明”。乾隆也不在乎他们是真心还是假意,只要不反对就行了。事儿要有人做,能放些有能为的人总比什么都不懂的好吧!于是他也乐呵呵地同意了。
下朝了,听说太后娘娘已经回宫了。他也急匆匆地带着弘昼去了慈宁宫。
刚进门儿,听着小太监的通报,众人赶紧地跪下行礼,也不知道皇帝和太后娘娘、和亲王说了什么,但是太后娘娘还是安静了下来,不过皇上依旧孝顺。母慈子孝的让晓得内情的人悬着的一颗心放下了。
紫薇还担心太后娘娘看不起自己,谁知太后娘娘真的亲切的像民间的奶奶,她立即把自己的孺慕之情送上,太后虽然看不起她那个不自重的娘,可是现在看着帝后的面子上也要过的去才行。相处之后发现这实在是个单纯的姑娘,太后渐渐地也就对她好了个几分。后宫中人看着太后娘娘对着这位紫薇格格很看重,又悄悄地增加了份儿敬畏。
这不,前线的阿桂传来了捷报,大小和卓叛乱平定。回疆部的阿里和卓来京参拜臣服,带着他的部众及圣女,想要大清收留。不过还想着再回回疆去经营么之类的皇帝直接就当没看过。
不过粘杆儿早早地就把这位“你是风儿我是沙”的圣女姑娘的事情查的清清楚楚。
乾隆看着这个传说中的“香妃娘娘”的事迹,还真是精彩呀!这位阿里和卓可真是胆大包天,真是觉得皇帝一见美人就头昏还是不把朝廷放在眼里?这里面可有片好文章啊!比如说借此可以彻底地把和卓留京,直接把回疆纳入版图什么的。
紧急召见了永璋、永琪、傅恒、纪晓岚、海兰察等一干皇子,文武大臣一起商议回疆之事。大家对于加班这个工作不陌生,皇帝突然心血来潮找你聊天那也是简在帝心的人才能获得的殊荣。
众人传阅了阿桂的秘折,都是一脸的气愤,(好吧,粘杆儿的功劳也落在阿桂身上了。)回疆简直是欺人太甚。带着这位圣女就是来联姻的,可是谁家会要这么个不贞不洁的女人呢?
要万一皇上心血来潮赐婚给谁家的话,这不是坑人么?还好,还好。皇上圣明啊。预知了此事。众臣表示自家可消受不起私奔七次的圣女啊!绿帽子之类的实在是有碍观瞻啊。
“皇上,我们是不是提前让阿里和卓知道下?让阿桂将军稍稍透露下皇上知道这位蒙丹的事儿?让他们自己处理一下内部事务?我们大清泱泱大国,可不兴插手人家的内部事宜。”纪晓岚是个耳聪目明的人,眼珠子稍微一转,就出了这么个阴损的好主意。
“是呀,是呀。这位和卓是带着诚意来参拜皇上的,怎么可能会带着私奔7次的圣女呢?奴才记得回部女子一生除了见父兄之外,不见外男的。”
也不怪皇上喜欢纪晓岚,汉人对这些弯弯道道地确实在行,坑起人来那是一套一套儿的。傅恒心里边吐槽纪昀边附议他的提议。
“行了,那就这样吧。傅恒你传讯给阿桂,让他看着办,灵活点儿,必要时可以不用请旨,我给他先斩后奏,便宜行事之权。”
“五阿哥永琪同理藩院一起商议如何接待阿里和卓”
“三阿哥永璋同户部,礼部一起商议下建回子营的事儿。你们俩也别端着架子,不懂的请教下各位大人啊。认真办差!”
又吩咐了几句,这事儿就这么定下来了。乾隆就让他们散了。最近真是太忙了,都好久没出宫走走了,今儿心情好,偷偷带着皇后出去走走说不定是个好主意。
说是偷偷出去,但是这个后宫里还是瞒不住人的,只不过皇帝不在乎罢了,让人通知皇后换上便服,又亲自去了慈宁宫和太后娘娘说了声,省的又看皇后不顺眼了。不过皇帝这次好心办坏事儿,反而让太后对皇后更看不上眼了。
儿子竟然不带着母亲出去走走,带着儿媳什么的,真是让太后娘娘又是气愤又是伤心。有了媳妇忘了娘,皇帝,你真是……
看着老太太的表情有些扭曲,乾隆觉得有些怪异但是也没太当回事儿。他也没想到太后娘娘又别扭上了。
第42章 还珠格格(11)
这厢,皇后却是很高兴,虽然也知道太后可能会不高兴,但是她已经顾念不上了。这几年,她跟皇上处了越发像是民间的夫妻了,没有了那些争吵,平和地看待起来后宫诸人,她也觉得以前是自己抓不住重点,不怪皇上不喜欢自己。
换了身儿浅紫镶边的常服,头上扯去了那些繁复的饰物,只于一只朱钗,却更是清丽了几分。皇后本来就长的极好,现在这身打扮又柔和了她的英气,看的乾隆目瞪口呆的。
“扑哧……”看着皇帝的表情,皇后娘娘有一丝的羞窘,又些微的有着高兴,心里甜丝丝儿的。
被皇后笑声晃过神儿来的乾隆也有些不好意思起来,被自家老婆的漂亮晃呆了,真不是一般的丢脸呀。
好在这位在皇后面前也不好面子,反正都是自己人,就当是逗皇后一乐好了。
两人一前一后地走出了宫,皇帝在宽大的衣袖底下牵着皇后的手,怎么都不放开,看着这样孩子气的皇帝,皇后也没法子,只得随他去了。
出了宫门后,换了一辆不起眼的马车,在这个小空间里就只剩下他们两个人了,皇帝立马把刚刚维持的一脸威严扔到九霄云外去了,牵着皇后的手,一会儿要点心吃,一会儿要茶喝的。
又是胳膊疼,又是手掌不舒服了,直把皇后忙了个团团转,他才满意了。这种被人全心全意伺候的大爷的日子真好!
到了首饰银楼的地界儿,帝后二人下车开始步行,看着路边的小摊上的戒指啊,镯子的,虽是有几分儿意趣,可用料、做工的两人都看不上眼,可逛街么,不就是要这么晃晃悠悠地走着,享受着二人世界的乐趣么?
等逛了小半个时辰后,觉得皇后快走不动了的时候,朝高无庸使了个眼色,在皇帝跟前伺候了几十年了,他也最是知道主子爷心思的人。上前禀报帝后,
“主子爷,主子娘娘,前面有家玉器店,据说手艺是全京城最好的。要不去看看?”
“行,那就去看看吧,也给你主子娘娘选几件头饰什么的”
听到皇帝的话,皇后娘娘也觉得累了,正好有这么个地界儿可以歇歇脚,也就对着高无庸点点头。
前面立即有人去玉器店清场去了,帝后鱼龙白服地出来,可是安全得有保障啊,要是出现个万一,几个脑袋都不够掉的。
“主子爷,主子娘娘,尝尝这茶,雨前龙井,今年的新茶。不过色泽一般,吃一杯解解渴儿。”容嬷嬷让店家端上了茶点给帝后尝尝。
她是真心替主子娘娘高兴,现在皇上总算是把皇后放在心尖子上了。步子轻快地催促店家赶紧地把他们的好货都送上来,让两位主子选。
店家看着这一行气度不凡的客人,也知道今儿是遇到贵客了,脸色殷勤地招呼着。
看着有女眷,店家也就贴心地把自家老板娘送上去替贵客解说宝贝去了。刚刚送上去的这一批首饰都是本店的镇店之宝,别说都卖出去,只出去一件就够他们一家子吃二年的了。
“景娴,你自己挑,今儿个爷给你买,看上什么都试试”乾隆看着琳琅满目的饰品,觉得还是让正主儿挑比较好,男人么,不就是个付款机么。
“好,我自己选。”看着一脸财大气粗的皇帝,皇后也不客气,直接看起了首饰。
给太后娘娘选了一只羊脂玉的镯子,成色水头都好,最妙的是那一抹红。再就是给皇帝选了一块羊脂玉的玉佩,给几个孩子各自选了一、二样的东西。
皇帝看着皇后面前的那堆首饰,眼角抽了抽。女人对于衣服首饰什么的果然没半点抵抗力。
看着皇后也没给自己选个什么,皇帝不满意了,拿起了那只九凤簪就往皇后头上比划去了,可惜,古代女人的首饰他实在是有些弄不明白,不仅没别上,还把皇后的头发弄的乱糟糟了。
容嬷嬷看着面色尴尬的主子爷,挺身而出。
“主子爷,让奴婢来吧。”
看着容嬷嬷三两下的就收拾整齐了皇后的头发,皇帝表示这很神奇。
带上了那支凤簪的皇后有了丝贵气,皇帝很满意。让店家结账打包去了。
首饰选完了,时间也差不多了。皇帝带着皇后并着高无庸,容嬷嬷一行人来到了上次吃饭的地界儿,弘昼名下的素菜馆子。这里的素材做的很好吃。刚进了包厢的门儿,就看见弘昼带着五福晋儿子一家子人吃的正酣呢。
“哟,四哥,这是什么风把您给吹出来了?呀~还有皇嫂也一起来了。”看到皇后娘娘了,弘昼赶紧撂下筷子起来了。
吃饭的众人都放下了筷子起来给帝后行礼。等着乱哄哄地一遭折腾完后,掌柜的早就沏好了新茶,喝了一口香喷喷的茶等着新菜上桌了。
皇帝带着弟弟侄子们一桌,皇后并着五福晋一桌。看到皇后头上的那只九翅凤簪就知道是皇上新送的。五福晋就开口打趣了,
“皇嫂,皇帝对你可真好,这簪子是皇上送的吧,可真漂亮。”
皇后一向对五福晋羡慕,就是冲着那份夫妻情分,现在好了,她和皇帝也美满了。心情亦好,直接点点头承认了。
男人的话题比较乏味,皇帝并着弟弟说着朝堂的上的闲话,而弘昼的儿子们只有嘴巴闭上听的资格了。
不一会儿,掌柜的就一溜桌儿上菜了,芦笋清炒百合,清蒸白玉佛手,金玉满堂,番瓜杂菌盅等这里有名的素菜就上桌了。再来就是京城有名的桃儿酒。众人又陪着帝后用了几筷子。
酒足饭饱后,帝后满足地回宫了。
第一站就是太后的慈宁宫,回来了该去太后娘娘那里说一声,省的她还挂着心。
太后淡淡地说了两句就打发了他们,不过对于他们出门孝敬的那只镯子还是喜欢的。儿子出门记挂着自己,这就够了。不能为家族牟利,但是也不能因为自己让皇帝厌了钮祜禄家。
乾隆最近跟内务府、户部的人在商议组织船队下南洋的事儿,打算用前段时间八旗训练营出来的那批年轻人,中间颇有几个经商的人才。让他们随着那些出海的商户去外面的世界看看。
早在他来到这个世界的时候,他就偷偷摸摸地让人去训练水军了。虽然知道现在的政策是禁海,可他没想到整个大清最重要的不是政策,而是根本就找不出来一个能拿的出手的海军将领。长久的禁海政策让人才断代,这才是最可怕的。
不得已,他只好派人去沿海渔民中去招募,要是能训练出来一支类似于后世能在海上护航的船队那就更好了。这几年下来,钱没少花,水匪也没少剿,就是不知道在海上遇到那些西方的舰队会怎样了。
船队的装备不知道顶尖的是怎样的,可是乾隆为了这只舰队真是把老本都贴上了,而且走的都是自己的私库,半点国库的银子都没敢动,他就怕那些老古董跟他天天种蘑菇。
这次下南洋的主要内容就是吸引人才,各方面的都要。技术人才支持移民。什么都给,房子,工作,俸禄什么地都是拔尖儿的。他就不怕没人来。
这个国家在很多方面已经落后了,要是能偷偷地绑来几个枪械武器方面的专家之类的就更好了。皇帝给商队首领的密旨就是用一切手段,吸引人才。
第二个任务就是带回西方的书籍,数学,科技,机械的都要。
他不知道自己能改变多少,但是他相信,种子一点种下去了,总有一天会发芽开花的。这就够了,等到自己离开这个世界了,也不会后悔。
自己的能量可能没那么大,但是能保证这个帝国不没落,不再受那份屈辱总能行吧。现在自己有这个条件了,不努力一把难道等着后悔么?
第43章 还珠格格(12)
等阿里和卓听着阿桂传来的消息,说是皇帝觉得他们的诚意不够时顿时慌了。再听着阿桂对含香的不满,就知道这是大清皇帝的意思。
他虽然想把女儿进献给皇帝,可现在皇帝知道了含香的事后,他可没那个胆子了。
仔细地问了含香的意思,知道她还是想嫁给蒙丹,而蒙丹也想娶含香后,阿里和卓本觉得蒙丹不是良配,可惜自己的女儿执迷不悟,希望她以后不会后悔。
迅速地在回疆内部又找了个圣女后,在路上就将含香嫁了。阿里和卓也舍不得女儿,给她准备了大量的陪嫁,这让回部的人很不高兴,
而蒙丹心里更不高兴,他觉得阿里和卓这是侮辱他和含香的爱情。阿里和卓看着一脸赞同的含香,顿时觉得自己老了,想不明白年轻人的想法了,同时心里一寒,自己的女儿自己还不知道,养的太单纯,可是这个蒙丹是不是脑子有病?要不是现在时机不对,他需要团结所有的回人,真想直接弄死这个蒙丹。
可不管怎样,含香嫁给了蒙丹,蒙丹娶到了心心念念的圣女含香。两人过起了“缠缠绵绵到天涯”的生活。
这让本来对于未来生活不确定的回人有几分生气,可是蒙丹是看不明白别人的眼色的,含香就更别说了,心心念念地只有一个蒙丹。现在她不是圣女了,可事事处处都摆着圣女的架子,其实心里对不是圣女还是有几分失落的。
可在一想,自己嫁给了情郎,那份失落就消失了。
新的圣女非常鄙视含香抛下族人不管的事情,对于含香直接就当看不见,这让想同圣女做朋友的含香很伤心,直接在蒙丹跟前哭了一场,蒙丹跑去圣女面前咆哮了一场。气的回部未来的和卓,图尔都让人把蒙丹绑了,揍了一顿才算是解气了。
有些欺软怕硬的蒙丹不敢找图尔都撒气,只好把一腔的怨气都撒在含香身上。含香也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办,只能自己偷偷摸摸地哭一场了事。
这让一直关注她的阿里和卓和图尔都更气了,自己的女儿妹妹自轻自贱,真是恨的人牙痒痒。
阿里和卓悄悄派人取回了给含香的陪嫁,蒙丹真是个没用的,吃着含香的,用着含香的,还敢这么对含香。他倒是要看看,他们的爱情能有多长久。
没过多久,含香就被伺候的人告知,没钱买吃的了,而且他们现在背井离乡,回人的吃食有很多的禁忌,含香自小就被阿里和卓娇养大的,一点苦没吃过。怎么可能看得上那些粗鄙的食物。
想不明白钱怎么花那么快的含香是没法子的,下人只好把事情告诉了蒙丹,蒙丹也是个空有架子的,他以为自己娶到含香就能吃香喝辣的,没想到现在就没钱了,这才多久?含香的那些陪嫁呢?阿里和卓给的陪嫁就够他们俩吃一辈子了。
可看着管家递上的账册,就算再不知事儿,蒙丹也有些脸红,带着侍卫一起去喝花酒什么的被人点出可不是一件美事。
可是含香的陪嫁不是很多么,怎么会花的这么快?想不明白的蒙丹也就只好这么算了。一脸愁容的带着侍卫出去跑马散心去了,看的管家目瞪口呆。
看着蒙丹骑马走了,含香除了哭也是个没法子的主儿。阿里和卓舍不得女儿受苦,但也不想接济蒙丹,只能通过含香的贴身丫头偷偷照顾含香。
就这样,一路上的风霜和蒙丹的各种咆哮让含香憔悴了好多,她心里隐隐有些后悔了,可是看着周围人一脸“早就知道会这样”的表情。她就觉得丢脸,暗暗给自己打气,一定坚持下去,可惜更是凋零了……
蒙丹看着褪去了“圣女”光环的含香其实也就一般,再说了含香从来不会拒绝他,可以为所欲为后更没几分新鲜了。再看看新的“圣女”,觉得她美的惊人,对含香放弃“圣女”嫁人一事有些抱怨。如果含香现在还是圣女的话,自己的生活是不是能更好几分?
含香是单纯,也是爱情至上的人,可她并不是傻子,对于蒙丹一路上对自己的越来越多的嫌弃也是看在眼里的,于是更怀念自己是圣女的日子了。
那是全族人对她的崇拜和供奉让她可以无忧无虑的生活,哪像现在?自己和那些嫁人了的女人有什么区别?手脸都变得粗糙了好多,再不复以前的细腻柔滑了。
渐行渐远地两人都知道对方对自己的嫌弃,可是谁也不想捅破,只能这么维系着,僵硬地过下去。说不定哪天会爆发也不一定……
到了京城,阿里和卓也没之前那么大的底气了,谦和地跟着五阿哥去参拜了皇帝,也没有让圣女献舞的桥段。乾隆知道这位新圣女是维系两族和平的吉祥物,直接把她收进了后宫,直接册封容嫔,赐住宝月楼。
后宫中除了慈宁宫和坤宁宫一片淡然外,其他人都不是很高兴,现在皇上就不怎么进后宫,又来了个这么漂亮的容嫔,还让不让大家活了。
可惜她们也知道这容嫔动不得,而容嫔又是个聪明的,装作什么都不懂。除了给太后皇后请安外,一律缩在宝月楼不出来,面对别人的挑衅,她也是一副“我听不懂你说什么”的表情,气的找茬的女人胃疼,还挑不出她的错来。
皇帝自从降了令妃的位后,就不怎么去令嫔宫里了,现在来了个容嫔,嗯,又多了可以放松休息的地方。真不错!皇帝满意就代表着后宫的态度,而容嫔自此也在后宫立足了。虽然皇帝来也只是聊天而已,确切地说应该是她说皇帝听,可这也算皇帝的恩宠吧!容嫔很满足这样的生活,华服美食,还有族人的平安足够让她在这个宫里撑下去了。现在,她又跟着宫里的绣娘学起了刺绣,有了打发时间的玩意儿,心情更好了。
处理了回部的事儿,乾隆就一心开始发展内部了,总得让大家吃饱饭吧。刊印出了很多单页的《农政全书》发给各州府,让他们协助农民种植玉米啊,土豆啊这些能果腹地农作物,种子官府提供,来年的赋税也收玉米土豆。当然遵循不许强迫,一律自愿地原则。
乾隆就怕有些地方官为了所谓的政绩而坑害老百姓,特地派出去了二十个巡查组,全国范围地抽查,如果出事了,就罚俸罢官,列出了种种惩罚措施,偏还不让你辞官,什么时候你负责地农民能吃饱喝足了,大家对你的考评得优了才能升职离开。
第44章 还珠格格(完)
乾隆继续发展国内的农业经济,也没放弃继承人的培养,自从封永璂为嘉贝子后,让永璂入住养心殿,把他带到了身边,让他从日常中学习。有不懂地就请教所有可以问的人,皇帝啊大臣啊,甚至是伺候的丫鬟太监都可以。
众人看着聪明又一脸谦和的十二阿哥,对未来太子的态度很热情。只要十二阿哥提出了问题,大家都积极地帮他解答,力求在未来皇帝面前留个好印象。以后的日子也能好过点儿不是!
对于众人的心思乾隆也能猜出来几分,不过他也没拦着,大方放手让永璂拉拢人手,组建自己的班底。这是他对永璂的承诺!反正他也没打算老死在这个位置上,等永璂能顶起来的时候他就退位让贤,安心做太上皇去,带着老娘皇后四处游览大好河山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