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之熊孩子贾琮-第24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又静了良久,宁太妃叹道:“也只能如此了。”曾五姑娘眼前一黑,死死抓住门框儿才没跌倒。
此女回去就病了。建安公主闻讯忙打发人过去瞧她,还让她安生养着。贾环听见了,随口问媳妇使了什么法子;建安公主含笑道:“缓兵之计。”乃说了遍大略。
贾环道:“推到六姑娘头上?那不是治标不治本?”
建安公主道:“六丫头十六岁时我弟弟二十五。他又何至于那个年岁还受制于曾家。”
贾环连连点头:“言之有理。”
正文 第506章
却说贾环陪媳妇儿回娘家,在庐国转悠了几日,无处不好,只是有种说不出的拥挤。在街面显见能看出本地人外地人来,还有拖家带口睡在路边的,连乞丐都比别处多了许多。这般情景平安州亦曾有过,贾琮说是富庶之地吸引人口,犹如深潭蓄水。遂在平安州设置多处移民安置点,有长得面善的公人劝说空手来平安州闯荡者上东瀛去。如今那些移民安置点又在劝说他们去南洋了。
庐国比平安州小得多,人口一多事儿便多了。打劫的打架的比比皆是,连大街上抬目望去皆有孩童粪便——许多惯常在田间地头就地松快的孩子根本不知道当去茅厕。更不用提僧多粥少、许多人寻不着活计。
贾环遂向庐王道:“小舅子,你这庐国该扩张了。地方太小,装不下这么些人。”
庐王苦笑道:“姐夫,我哪儿敢动刀兵啊!吴王楚王都盯着我呢。”
贾环道:“谁让你往他们的地盘扩的?”那挤了挤眼,“燕王正要出兵北美;那块儿地方极大。”
庐王道:“燕王出兵与我何干?”
贾环道:“地方大的好处就是联络不便,点子兵马撒进去如同泥牛入海。你只管使人过去,寻块离燕王所管辖远些的土地迁移百姓。”
庐王想了半日,迟疑道:“九叔肯么?”
贾环道:“有两个法子。其一是派使者面见燕王,只说有心同他合兵,跟着得点子小好处。此举有推他为诸王盟主之意,燕王身边爱面子的文人不少,多半能劝说他答应。其二便是使人跟着他的军队过去探路,寻个他顾不上之处移民。这般就得自己建港了。”贾环想了想,“西洋人已经在那边建了不少港,灭掉他们夺过来也是一样的。只是移民的船得绕些道。”
庐王转身翻出大海图来,对着北美洲瞧了半日,叹道:“真大。”
贾环道:“西洋人也是诸国齐下、费了一百五十年方灭尽土著之民占了此处,如今我朝只需如法炮制便好。他们已建了不少房屋道路、开了不少荒地,咱们移民也便宜。只看各位将军打仗如何了。”
庐王思忖道:“只是百姓未必肯去。他们背井离乡来到庐州本是因为此地富庶;倘若送他们去开荒,赚了钱送回老家极难不说、新到之处怕是还不如他们老家呢。”
贾环微笑道:“这个容易。开荒得地就不提了;北美还有许多大金矿。能捡到钱的地方,谁会不去呢?”
庐王道:“总不是随处可以捡到钱的。”
贾环悠悠的道:“送过去是免费的,回来是要船票的,船票还价格不菲。”
庐王眼前一亮,笑道:“姐夫!还是你有法子。”
贾环道:“再有。富贵人家的庄子里养着许多奴才,那些都是连性命一道捏在主子手里的。”乃微微歪头,“帮他们的主子做事还不如帮自己做事、顺道帮庐国开垦田地戍卫边疆。逃得自由之民,必会为自由拼命。”庐王不禁抬目盯着他。贾环慢慢的道,“民心也有了。”
庐王道:“倘若别国来寻我麻烦呢?”
贾环道:“王爷左近有两个大国——吴国和楚国。吴国已厉兵秣马预备出兵此处。”他乃指了指大海图上的南美洲,“地方这么大,也是最缺人口的。这些招数吴王一般儿也会使,故此决不会动庐国。至于楚国么,”贾环扭头看了看他小舅子,“难道你还怕打不过他?”
庐王道:“他若寻别国联手弹压庐国呢?”
贾环道:“当世最强的几国,连吴燕蜀在内,无一不预备对外殖民扩张,这些手段他们早晚都得用。其余的别国算老几?”
庐王再低头查看海图,沉思起来。贾环身子往椅背上一靠,捧起茶盏子来预备慢慢候着。不想才过一会子边听庐王说:“好!委实独有此法了。只是须得派人过去打探打探。”
贾环抚掌道:“还是年轻人爽利。”乃思忖了会子,“转过年去,燕王就有兵马要开过去了。钟珩之叔父钟威并未在庐国任职,又是个沙场老将。烦请他假意投靠燕王,跟着燕军一道走。可以替庐国探路、兼挑选合适的移民之所。”
庐王顿时蔫了:“别提了!那老头平素倒也没少帮着钟珩管军中之事,也极喜欢我,算是我不记名的先生。只是不肯出来为官。”
贾环笑道:“他经历坎坷;既有了侄儿,自然万事以侄儿为上。老爷子不拿俸禄帮庐国做事,还不是为了把功劳算在他侄儿头上?但凡为了他侄儿好,必不会拒王爷所求。如今钟珩是你的心腹不是?”庐王连连点头。贾环道,“那庐国的大事少不得也是钟珩的大事了。为了钟珩有个好前程,老人家必肯出马的。庐国小,往吴国楚国扩张显见行不通,难道钟珩的官职就止于此么?”
庐王顿时拍案:“姐夫言之有理!我的地盘子大了,少不得钟珩的高官厚禄。”
贾环道:“罢了罢了!八字还没一撇呢,就只管吹大气儿,连赐人高官厚禄都出来了。正经琢磨地势海图要紧。”
庐王嘻嘻直笑,摸了摸胸口:“姐夫来了,我日子都松快些。你们可多住些日子。”
贾环道:“横竖我们不着急回京,你姐姐说了算。”
庐王“嗷乌”一声跑了出去:“我去找姐姐说话儿——”
贾环不禁笑点了点头:“可算有点子像个十三岁的孩子了。”
次日,贾环亲去了钟家开的悦志茶楼求见钟威。钟威听了他的来意皱眉想了会子,道:“我明面上欠着燕王人情,知道迟早要还的。此去只为了替庐国在外头建立移民地么?琮三爷是不是另有别意?”
贾环笑道:“不论南美北美,移民越多于咱们越好。钟大叔你瞧——远啊!实在太远了。音讯隔绝实在太容易了。”
“莫非琮三爷想要这块地方?”
“不是想要,是要定了。”贾环道,“从南洋的马来群岛到北美甚至南美,整个社会制度都得是全新的。我朝百姓再不许为奴,天家也不再是主子。这是最要紧的一步,来日能不能反攻国内就看这一步了。甘雷将军已深得燕王信任,且数年前开始便对北美洲兴致勃勃,燕王已定了他为征北统帅。”
钟威大喜,忍不住笑出声来:“这不是送蟠桃园给孙猴子看管么?”
贾环横了他一眼:“甘将军哪儿有那么瘦。”二人相视而笑。贾环接着说,“头一批过去,他麾下的人卫若兰、牛继成、牛继业已定下了,他会再挑几位自己人。卫若兰打小跟我们哥几个一道长大,极好撺掇;牛继成我们已有了法子哄他;只剩下牛继业还得再费点子力气。再加上钟大叔你。甘将军道,有人提起我大师兄贾维斯了,说不得燕王也会连他一道算上。倘若当真如此,加上海上有杨衡将军的海盗,隔绝燕王北征兵马与燕国的音讯已非难事。”
钟威点了点头,忽然笑道:“这回正经是个瞒天过海。”他二人又互视而笑。
二人从正午直说到日头西坠,一张海图都快让他们戳破了。贾环回去告诉庐王,终说服了老头儿出山、替庐国探路。只是总不能平白跳到燕王跟前去,贾环遂给他堂弟贾琮写了封举荐信,说在庐国偶遇一茶楼老板乃兵家大才云云,使人送进京去。
只是移民北美乃长远之计,庐州这会子就人满为患了。贾环遂说:“不然先劝些人去南洋。彼处有两三个我朝人新立之国,人烟荒芜。”
庐王自打有了移民建国之念便有些舍不得人口:“暂留几年不行么?”
贾环道:“怕是会造成种群密度过大。横竖庐国兴旺富庶,不怕到时候没人。纵然吴国富庶,楚国这些年已渐渐衰败了。”
庐王忙说:“这几日先生正让我依着楚国渐弱做文章呢。我瞧楚国之策并无不妥,不知他们是怎么败落的。”
贾环笑道:“这不是明摆着么?左近的吴国、燕国、鲁国连小小的庐国都强起来了,好人才自然流入邻国。最下头的百姓各国都有,做些最次的活计、拿最少的口粮,偏就是这种人最多,每国都少不得。”
庐王问道:“什么人?”
“佃农。”
庐王“哦”了一声:“邻国比楚国富庶。佃农横竖自己没有地,便有许多往邻国谋生去了。”
贾环点头道:“例如庐国商贸繁盛、店铺众多。楚国的佃农来庐国商铺做粗活,赚几个月的钱比在楚国耕作一年的收入还多,他们自然不会再留在楚国种地了。村里但凡有一户人家出了这么个人,就会有许多人家跟着出来;一个村子出了此事,邻村听说了也会有人出来试试。如此一来,楚国就没有人种田了。”
庐王想了想道:“前年我跟先生偷偷溜去楚国转了一圈儿。楚国之地有些在大户人家手里,自有奴才耕种,只是这些年也逃了不少去东瀛。再有便是富裕些的人家,把地租给佃农赚租子;若没有佃户他们也种不来那些地。再有便是自种的。”
贾环道:“这些事,早年在福建都有过。最先走的是佃户,然后是逃奴,最后自耕农户嫌土地少也会走。只是也无碍。佃农走得多了,东家的租子自然就减了。逃奴多了,主子对他们自然好了。渐渐都能有个平衡。只是终归治标不治本。治国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你瞧齐国,见你办了学堂、他也办;鲁国因工厂富庶,他也开始建工厂了。齐国这般总会在楚国之后死。”
庐王正听得有趣呢,忙问:“齐国也会死么?”
贾环道:“你和燕王不打北美、吴王不打南美他还不会死;你们三家一动手,齐国若不也去打块海外领土或殖民地,也活不了。”
“为什么?”
“佃农和寻常农户人数最多,南北美地方极大。开荒得地令一出来,齐楚佃农怕是要跑光的——有白得的地谁不想要?小户人家谁又不想多得些田地?这两国的根基便没了。”贾环悠哉悠哉道,“楚国穷,军备差;齐国也富庶不到哪儿去。随便打一下便打下来了。让百姓移民外洋,实则是以土地为诱饵,挖空这几国的地基儿。”
“原来如此!”庐王一下下点头。半晌又皱起小眉头说,“我仍舍不得这些人口。”
贾环道:“南洋地气热,走不了多少人的,暂解个燃眉之急。再说,先让百姓熟悉下移民外洋这件事也是好的。而且嘛……”他挤了挤眼,“北美之地比南洋肥沃得多。”
庐王道:“北美更远啊!”
贾环笑道:“这么着。范诚有个学生家里今日新开了家包子铺,咱们换上便服去瞧瞧。”
庐王奇道:“去做什么?”
“帮着卖包子。”
“啊?”
庐王莫名不已,仍乖乖换了衣裳跟着贾环出去。不多时走到范诚那弟子家的包子铺。因是新鲜开张的,生意还不错。二人扮作寻常的客人买了几个包子尝,味道尚好。那学生认得贾环,亲出来陪着说话儿。贾环拉着他耳语一番;那学生瞪大了眼睛看着贾环。贾环微笑道:“你只管依着我说的做去。”
学生便去厨下忙了半日,有伙计挂出新的牌子来。上头写着:大肉包子,十文钱一个;大菜包子,十文钱一个。
庐王奇道:“怎么肉包子和菜包子一个价钱?”
贾环斯斯文文撕了口包子道:“无所谓,横竖他们家并不卖几个菜包子,只做些摆样子罢了。”
庐王指道:“那不是挂了牌子出来?”
贾环反问道:“谁不知道肉比菜贵?既然一样的价钱,谁还会买菜包子呢?”庐王恍然。
二人吃了几个包子便回去了,临走前贾琮吩咐那学生晚上来一趟庐王府,说说包子卖得如何。
到了晚上,那学生果然喜滋滋的来了,拱手道:“贾先生好计!我们家别的包子都卖不动了,人人都抢着来买大肉包子!”
贾环笑问庐王:“如何?”
庐王也笑道:“客人都觉得买大肉包子赚便宜,都去买这个。”
贾环点头道:“来年有更好的土地、甚至金矿,佃户们想想去南洋忍热的那些人,便会觉得去北美占便宜了;一如这些买大肉包子的人。只是,须得有几个菜包子摆着给他们瞧。”
庐王鼓掌而笑:“姐夫真真鬼点子多。”
正文 第507章
贾环撺掇庐王定下移民之策,自然得留下来帮忙。好在这些事儿平安州都经过,轻车熟路劝说衣食无着的人往南洋去。他又道:“若是嫌南洋远,去两广也不错。那边许多人都去南洋了,空了不少地出来,也有许多工厂招工。种地租子少,工厂总能学份手艺。”两广虽远,总不是外邦。数日下来,倒是想去两广的多些。贾环还笑道,“来日若是庐国有更好的机会,欢迎各位再回来。”建安公主有时扮作男装在旁帮忙,闻言莞尔。众公人劝了些日子,可算劝走了些人;因那会子已近年底了,另有些人预备先回乡过年,年后再往南边去。
这日贾环两口子从外头回来,才进院子,有个脸生的丫鬟迎了上来。公主的乳母朱氏在旁强笑道:“这是太妃新赐下的春华。”他二人同时皱眉,再看这丫鬟模样儿长得极好。宁太妃好端端的给已嫁的女儿送个标致丫头算什么?
贾环思忖片刻道:“岳母是不是对我有什么误会?”
建安公主苦笑道:“我说的她也不听,只听那家子的。”
朱氏赶忙在旁低声说:“公主、驸马,奴婢本想拦着的,奈何拦不住。”
贾环好笑的瞧了她一眼:“您老拦着了?”
朱氏有几分不好意思,笑道:“老奴纵是个瞎子,这些日子也看明白了。”
建安公主道:“送了就送了吧,也是母妃一片心意。”乃向那春华道,“回头送你去京中,还你卖身契送点子嫁妆,自己去寻个男人嫁了吧。”
春华脸色一变。朱氏在旁挺胸得意道:“我老人家说什么来着?太皇太后赐的人都打发出去了!”听得建安公主与贾环都笑,携手走进屋去。
才一进门,贾环便敛了笑:“这个曾家委实讨厌的紧,我算知道小舅子这些日子有多烦了。要不要收拾他们两下。”
建安公主道:“驸马预备怎么收拾?”
贾环老实道:“还没开始想。”
建安公主扑哧一笑,想了想道:“他们家便是靠着女儿。我母妃自不用说了;大表姐嫁与了庐州安抚使杜得渠之子——”乃叹道,“那人脾气暴躁、模样丑陋,大表姐日子熬得难受。二表姐出家为道姑,唯有她逃出生天。三表姐嫁与庐州一户富商,看着尚可,内里如何不知。四表妹去年嫁与了庐州知府做填房。”
“啊?庐州知府都那么大岁数了。”
建安公主哼道:“一武一商,只缺一文了。”
贾环思忖道:“这么看,除了老三过得面上看着还凑合,其余几个都是倒霉的。”
“不错。”建安公主道,“只是我这些表姐妹个个能忍。虽日子百般艰难,都肯替娘家拉拢婆家。”摇头又叹一声,“就如我母妃那般。”
贾环这会子另想着一件事。方才那个美貌的丫鬟打冷眼瞧有点像太皇太后送来的那个林鸾,他遂想起林鸾的女伴刘云溪了。此女起初也勾搭过荣国府的爷们,后让施黎收服做了探子。施黎早年曾说过,养男探子难而易,养女探子易而难。寻常女探子多半是模样平平的妇人或婆子,藏于人群里头没谁多看一眼;容貌好的女探子因惹人眼,教养一群也难得出一个。但凡能得一个,必有大用。
曾家的几个女儿实在也是女探子,且是‘教养一群也难得出一个’的那种。曾家下了血本在她们身上;偏她们皆是实实在在的曾家小姐,心里头难免有几分不甘——何以别人家的女孩儿过得那么好、自己分明身世不差竟让亲爹亲祖父当粉头卖?倘或稍加挑拨诱拐、送入京中给施黎教养,说不得能给他添个得用的人手;也好釜底抽薪、让曾家失些联盟,日后钟珩在庐州做事更容易些。
念及于此,他向建安公主道:“能不能把你这些表姐妹拐走?”建安一愣。贾环微笑道,“京中来信。你还记得那个刘云溪么?”
“记得。”
“她后来想明白了,老实的紧。琮儿便帮了她一手,替她编了个好身份嫁了户好人家。”贾环道,“曾家的女子容貌教养皆好,去京中想必不难嫁——纵成过亲也无碍,只换个名字身份、说是寡妇便好。总比守着青灯古佛、性情暴躁的丑丈夫或是老头子强。”
建安公主立时一想:若没了大表姐四表妹,曾家便失去两个强援,弟弟自然松快许多。乃思忖许久道:“只是她们若失去身份,便没有娘家撑腰。”
贾环哂笑道:“难道她们现在就有娘家撑腰了?说句难听的,几个嫁妆犹如典身钱。”
建安公主苦笑道:“这话倒也不差。”她想着,拐老二走必是容易的,她又不是真心想出家;老四也不难,十七八岁的女孩儿谁甘心嫁给四十多的鳏夫?老大已得了一儿一女,偏她婆家是武将,拐走她便能断了曾家一臂。口里道,“若早几年就好了。大表姐起先心还没死,自己使法子不受孕。”
贾环道:“孩子小没关系,极小的孩子跟父亲没感情。”建安公主眼神闪了闪——能连老大的儿女一并拐走就更好了,杜家非跟曾家绝交不可。
偏这会子外头有人进来禀道:“曾五姑娘求见公主。”贾环哈哈一笑,朝他媳妇挤了挤眼,拿起脚来避到里头去了。建安公主款款坐正,命人让曾五姑娘进来。表姐妹两个说了足有大半个时辰,曾五姑娘满怀心事走了。
算算日子,他们两口子回京过年已赶不上了,干脆就在庐州过年。宁太妃欢喜得了不得。建安公主虽在庐州住了这么些年,少有离开庐王府之时。横竖娘家有势夫家有钱,她遂扮作男装四处游逛。趁着初雪不大,她命贾环庐王两个陪着、钟珩领人护卫着爬了一趟黄山。在山上诗兴大发,写了不少诗。下山后庐王命人刊印成册、流传后世。
没过几日,曾五姑娘便传信来,说是那位道号信真的曾二姑娘已回话,求建安公主送她去京城。建安公主低眉一笑。贾环并未过问此事,闻言问道:“弄到几个了?”
建安公主道:“早呢,只得这两个。二表姐素以诗才为傲,见了我的诗册想必不服气。”贾环望天,心想,果然这些文人不论男女皆怀才不遇。“好在二表姐最能哄人。我并未瞒着五表妹,直告诉她我是为着替我兄弟减些曾家的钳制才帮她们逃离苦海。那三位已经出嫁的都可以变卖些嫁妆筹钱,她与二表姐没有嫁妆。我可以送她们些,只看那三位她们能拐走几个了。”
贾环笑击掌道:“很是。这个在南边叫做计件工资。”
曾二姑娘果真是个嘴皮子功夫强的。不过七八日功夫,曾五姑娘又来了,说是大姐、四姐求贾环帮着卖嫁妆。建安公主道:“这个容易,让她们列出单子来。”曾五姑娘竟直从怀内掏出了两张单子。建安公主一眼不看,乃吩咐道,“桢儿交给驸马去,让他依着市价处置。”那丫鬟接了单子去了。建安公主含笑道,“告诉二表姐,到了京城,她若愿意卖文,岭南有个栊翠仙姑可以为例。”
曾五姑娘忙问:“可是那个写‘振林千树鸟,啼谷一声猿’的栊翠仙姑?”建安公主微微颔首。曾五姑娘道,“每有她的诗出来二姐必买去瞧,只是常常嗟叹自己的并非不如她的。”
建安公主道:“栊翠仙姑爱茶,偏她身为出家人没什么收入,卖诗买茶也是一桩佳话。”曾五姑娘自身也不差,遂心思雀跃。
后贾环听说了,忙往京中放了一只鸽子,附上信真道姑的诗作。施黎见之大喜:“此女有大用!”贾琮见了也道:“罢了,多一桩生意没什么不好。”
眼看到了年根底下,曾三姑奶奶仍未有逃家之意。建安公主道:“也罢。她夫家不过是个商贾,横竖本宫的弟弟并不缺钱。”
贾环道:“她夫家若待她极好,她不愿意走也寻常。”
建安公主哼道:“不过是图她的身份为倚仗、生意上捞些利罢了。”
贾环道:“那也不错。但凡曾家少了老大、老四的夫家为势,这个老三的夫家反倒是曾家的拖累——做大生意的还怕没个把柄好拿?庐王只管依法办事便好。”
转过年去,贾环他们要南下往岭南去探望王子腾。临行前公主的乳母朱氏去见那个叫。春华的:“你既是本地人,就留在庐州吧。公主不预备带这么些人。”乃还了她身契,“这是二十两银子,公主既答应了给你嫁妆自然不哄你。”
春华苦笑道:“我连诸位姐姐都还不认识呢。”
朱氏道:“太皇太后赐下的那个也不认识,那还是京里头四品大员的亲孙女。”
春华默然半日,不甘道:“竟连太妃的人都不肯留么?”
朱氏道:“是太妃大是太皇太后大?”春华垂头。她这些日子皆同坐牢似的,行动便有建安公主的人盯着,也出不了院子,更传不出信去。朱氏仗势堵了春华几句话,心里舒坦的紧,犹如帮她们公主噎死了狐狸精一般,嘴角含笑走了。
次日,庐王亲送姐姐姐夫出城五里,还欲再送时让建安公主轰回去了。
再过三日,曾家五个女儿凭空失踪了四个,曾大姑奶奶替杜家生的两个儿女一并不见了,已嫁的两个连嫁妆都早已变卖。庐州顿时乱成一锅粥。庐王忽然想起他姐姐临行前那晚同他说:“曾家的男丁多半无用,不过靠卖女儿拉拢人家。改明儿须得断了他们这条路才好。”顿时失声大笑,一面假意派人帮着寻找。
当日贾环两口子走时,那个春华悄然藏好自己的身契和银子,等到外头没了喧嚣声才起身出去。已有庐王府派来粗使婆子的开始清理院子了,没人管她。她遂径直回到曾家求见曾椟,低头回道:“奴婢无能,公主说她们还要去岭南,带着奴婢不便宜。”
曾椟拍案喝道:“妒妇!早年看她颇懂事,怎么才嫁了不足半年竟成了个妒妇?”骂了半日,命她先下去,日后再做打算。春华趁着无事,偷偷溜出府去拿卖身契办了户籍路引子。人家办事的小吏又不认得她,只依着规矩办了。
这会子曾家的女儿五去其四,又半分痕迹寻不着,也猜不着她们为什么走的。春华上曾二奶奶跟前说话儿,随口道:“依着奴婢猜,这庐州城里再没别人有那个本事了。公主这趟回娘家,荣国府带了好多高来高去的镖师护卫,同戏里扮的和评话里说的一样。”曾二奶奶听着也有道理,晚上告诉了她丈夫;曾二爷次日又告诉了他老子。
曾椟叹道:“他们刚走便出了此事,我也疑他们。只是没有证据。”纵有证据也没法子。
两个女婿自然同曾家闹翻了,说他们家的女儿不安于室;尤其杜家还让带走了一个男孙。曾家一时寻不出合适法子安抚,忽然想起替贾环准备的春华来。精心教养了多年,总得派上用场不是?遂预备送她给大女婿为通房,还特先打发去杜家给那男人相看。杜少爷见她委实长得漂亮,便答应收下。春华老老实实做新衣裳、收拾眉眼儿。
到了送过去的前一日,春华去各处给太太奶奶们磕头,还得了些赏赐。当晚,她换上了守夜小厮的衣裳,藏好细软,换洗的衣裳一件不带,脸上淡淡涂了一层烟灰,趁夜深人静溜走了。她本是个下人,比主子们熟络府中的小路、也知道西侧门守夜的那位爱吃酒。趁此人捧着酒坛子咕噜噜仰头的功夫,大着胆子蹑手蹑脚从他眼前走了出去——那醉汉竟当真没看见。
次日曾家又头疼了:这会子临时换个标致丫鬟送过去也容易,只是杜家那女婿已见过春华了。且不说别个姿色比春华不过,显见是他们家非但管不住女儿、竟连丫鬟都管不住,哪里还有颜面?庐王顿时失了桎梏一般,手脚松快。曾家遂失了气焰,再也不曾起来。
曾家四女却是与钟威一道走的。老爷子背了两个孩子在背上,逼四个女流之辈快马进京。那四位都没受过这罪,忍不住叫苦连天;钟威却是半分不怜香惜玉。
正文 第508章
新年伊始,朱雀大街有间新铺子开张了,招牌上写着“秦氏可可茶”,下头还有块小点的招牌,“南洋爪哇国可可茶特营连锁铺子”。贾琮与陈瑞锦特赶在头一日去捧场,进门就笑了——迎宾扮作了一对胖乎乎的加菲猫。贾琮低声道:“柳二嫂子好多年前就喜欢加菲猫。”里头的摆设直朴,有异域之风,并伙计们皆穿着异域衣裳,京中之人看了很是新奇有趣。柜台前立着一块大牌子,上头写着各色配方的可可茶烹制方子。店内有些座位,客人坐着喝也可、买回去自己烹制也可,并售卖些小点心。只是价钱都一样——贵。堪比最贵的茶叶。横竖京中不缺富贵人家,贵不贵倒也不放在眼里。
天下人最爱赶稀奇,又最爱买旁人也爱之物,可可茶两样都占齐全了。听店小二说,开张当日未足两个时辰,这铺子已卖净了一间库房的存货;七日后不得不暂关门等货,这一等又是足足五天。铺子再开张时,外头已排起了长龙。
南洋的军报也过来了。依林黛玉的话说,打得没趣。他们这趟往马来群岛带了不少新出的炸弹和改进的热气球,兵士又全换上了新出的后膛枪,打的时候也没留手,极松快便打下来了。仗打完了,移民尚少,他们便留下安置起来。打起周冀的名号,雇佣当地百姓修建港口道路,顺带清理残余的小国余孽。不曾提起回国之事,想来司徒磐欲用贾维斯出兵北美的信儿还没传到南洋去。
贾琮思忖道:“也不知道穆氏那头学得怎么样了。本来她的事儿不急,这会子却有些急。”
陈瑞锦吃着可可茶随口问道:“急什么?”
贾琮道:“她老子当年在西北的时候还挺有名的,擅长安抚各族百姓,手下也有不少得用之人。到时候不知道肯让穆氏带走多少,横竖那些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