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黛玉重生之无悔-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时间;倒弄得人人自危;不多时边有人说在舞阳失踪那日林黛玉曾经去过舞阳的橙光楼。

    皇后当即便派人去叫了林黛玉;黛玉自从得知舞阳失踪;便心知自己怕是迟早要被人提出来;早就做好了准备。

    当下只身一人带着那把乌木琴去了皇后宫中;当下便把舞阳邀约之事说的清清白白;又把舞阳赠与的乌木琴交了上去。

    皇后冷眼瞧着这乌木琴;这东西并不是第一次见着;依稀记得这东西还是那舞阳生母入宫带来的;当初可是靠着一首曲子得了不少宠信;只是后来不知怎么的就得了皇帝的厌弃;没多久生了舞阳便去了。

    这东西的价值皇后知道;只是听这林黛玉说舞阳把这东西送给刚认识的林黛玉;这事实在令人费解;当下便问道:“舞阳有没有说为什么把这东西送你。”

    黛玉想着舞阳的话;捡了几句说道:“舞阳公主只说这东西对她无用;民女自是不敢拿这贵重之物;可是公主让嬷嬷送了过来。”黛玉说完便低着头站在下首。

    清平公主站在一旁看着;听了这话当即便嗤笑道:“我看你明明是见财起意;是不是瞧着这个乌木琴贵重;便下了黑手。”

    黛玉并不慌张;反而一脸坦然的看着皇后说道:“皇后娘娘;民女也不知舞阳公主为何把这乌木琴赠送与我;对此我也疑惑不解。”

    那清平公主正待要说;却被皇后瞪了一眼;说道:“林姑娘离开橙光楼后才和刚回的柳姑娘发生了争执;柳姑娘如今在哪”

    清平有些不忿的看了一眼黛玉说道:“柳姑娘受了惊吓;如今正在我屋里歇着。”

    “把她叫过来。”皇后看和清平;对这个养在身边的公主只觉得她愚蠢。

    只一会;便见着柳姑娘穿着一身桃红色的褂子来了;见了皇后当下便跪倒在地。

    皇后看着她发丝凌乱;那原本滚圆的脸蛋如今瞧着竟有些蜡黄;当即便说道:“舞阳和你起了什么争执”

    柳姑娘偷偷看了一眼站在旁边的清平;又看了看目不斜视的黛玉;当即便说道:“回禀皇后娘娘;是舞阳公主听了这个林黛玉挑拨要换掉我这个伴读;这才起的争执。”

    皇后挑了挑眉;看这黛玉面色不动;心理笑了笑;这林黛玉还是皇帝特地交代要好好照看的;却没想先是中毒如今又不知怎么的竟惹了这理国公家的小姐。只是冷眼看着这个林黛玉倒是一个稳重的;即使听了这般污蔑的话仍旧这般淡然;果真是大家出生。

    “林姑娘;你有何话说!”皇后喝了口茶问道。

    林黛玉笑了笑;指着乌木琴说道:“皇后娘娘;这乌木琴在我手里两日倒是让我看到一处有趣的地方。”

    皇后一听;便让黛玉上前指出;黛玉走上前去;拿过乌木琴指着琴头处;说道:“皇后娘娘;这里是活动的。”皇后看去并没发现异常;黛玉用手指掰了掰琴头下的岳山;果然是活络的;黛玉把它掰直;便见着里面露出一封信来。

    皇后当即便拿了出来;见这信还用蜡封着;便用探寻的目光看着黛玉。

    黛玉当即跪下说道:“自从舞阳公主失踪之后;民女便知这乌木琴定是舞阳公主留下的线索;便整日钻研;这才得知里面藏有密信;我正想来回禀皇后娘娘的时候;正好娘娘派人来了。”

    这话说完;皇后竟朝着黛玉点了下头。站在皇后身边的老嬷嬷示意黛玉站在皇后身边;黛玉又看了下皇后见她对着自己笑了笑当即便依言站在皇后身边。

    这番举动惹得清平公主一阵不满;碍于皇后在;只得朝着黛玉翻了几个白眼;只是黛玉眼观鼻鼻观心一心放在皇后身上;并没注意到清平这一系列举动。

    皇后一打开这信;当即便闻到一股血腥之气;黛玉站在旁边见着竟是一封血书。当即便扭过头去不忍多看。

    洋洋洒洒竟写了三页纸那么多;从舞阳懂事起到如今都写的是这些年受到清平的各种压迫和难堪。

    皇后看完当即便把血书往清平脸上一扔;说道:“还愣着干嘛赶紧去玉湖捞人。”

    那血书上舞阳写着早已对生活失去信心;在宫里也没有个说话的人;恰巧见着林姑娘初入宫中又是个不爱交际的;便想着由她保留自己的遗言。皇后看着老嬷嬷带着几个大太监去了玉湖;当即眼角含泪的说道:“这个傻孩子;有什么话竟可以说出来;怎么就这般想不开。”黛玉站在一旁默不作声;那舞阳说什么最喜欢的便是玉湖;最后要和玉湖在一起。这玉湖本是人工湖;连着宫外的朝阳湖;如今都过去好几天了;这舞阳当真会跳了湖么!

    黛玉满脑子想着那日舞阳的话;始终不记得她有什么情绪;只记得她从头到尾都冷着一张脸倒像是谁欠了她钱似的。

    这边黛玉还在想些有的没的;却见着那清平公主跪在地上看着血书;咬牙切齿的说道:“母后;清平是冤枉的;舞阳这个贱人……”话还没说完;皇后一个茶盏砸了过去;一下子碎在清平的面前;清平一下子便愣住了;皇后不向来是宠爱自己的么。

    跪在下首的柳小姐当即便晕了过去;全然不见当初的娇蛮。皇后看着清平;见她这幅样子当即便转头跟黛玉说道:“林姑娘也累了;早些回去歇着吧。”

    黛玉当即便谢了谢皇后娘娘;带着雪雁便回了凤藻宫。

    这黛玉一走;皇后走到清平面前;看着清平这样摇了摇头说道:“你太让我失望了。”

    说着便让嬷嬷把清平公主带回了屋;自己却换了身衣裳直接去找了皇上。毕竟事关一个公主;这事还得跟皇帝说下。

    偏偏皇后去的时候;正好皇帝正忙;听了这些只说一切交给皇后做主。

    黛玉回了凤藻宫便觉得身子不爽;本想着练会字却连练字都不能静下心来;在屋子里有些无所适从。雪雁见了劝道:“小姐;这事和小姐无关;况且皇后娘娘对小姐可真好。”

    刚才那些事;黛玉看在眼里;却只觉得心中一阵发寒;这宫里的人和人之间竟毫无亲情可言;当真是冷漠至极。黛玉想着自己自入宫便一波三折;虽说都没出大事;可却和黛玉的初衷相差甚远。

    虽说黛玉想着要为父讨个公道;可这事自己一个深闺女子却是一点忙都帮不上;如今还招惹上这些事。

    当夜黛玉做了一夜的梦;一会是在贾府被湘云讽刺是戏子;一会又听见宝玉和宝钗成婚;一会又听说贾母不喜自己。最后惊得一身冷汗;再也睡不着。

    黛玉躺在床上;看着窗外的明月;脑子浑浑噩噩;想着父亲;想着贾母还想着自己的将来。如今是什么人都靠不住;原本还寄希望于皇帝看在父亲这些年忠心的份上对自己照拂一二;可是在宫里呆了些日子发现皇帝自己的女儿都不当心;更何况自己。

    如今想来还是太天真;黛玉苦笑着摇了摇头;摸出枕头下的那把琥珀匕首;想着这宫里实在是是非之地。

 第二十八章

    28、

    且说黛玉经过这事身子便有些不好,隔了一日竟染了风寒。

    这倒春寒又来势汹汹,黛玉披着衣裳半躺在榻上,听着雪雁说着元春吩咐的话。贤德妃得知林黛玉病了,倒是立时便叫了御医来看,只说是思虑过重需静养之类话,可黛玉躺了两日却早已想清楚自己这日子还得过下去,还得好好的过下去。

    断断不能辜负了这重生的机遇。

    这日子过的也快,黛玉每日在屋里读书写字,闲了便绕着屋子走两圈,这病倒也好的快。

    恰巧慧太妃派人来给黛玉送东西,都是上好的燕窝,黛玉当即谢过,又让雪雁给两位宫女各塞了一锭银子。

    黛玉病了几日,如今好了慧太妃才派人来送燕窝,这送了东西自然要上门道谢的,黛玉想着这宫里的人做事还真的喜欢弯弯绕。

    挑着这日天气好,黛玉换了一身浅蓝色的衣裳,带着雪雁等去给元春请了安便直接去了慧太妃那边。

    慧太妃见了黛玉,看了她一眼,便让众人下去,看着她有些苍白的脸色说道:“听说你前几日病了!”

    黛玉低着头说道:“谢太妃,如今已大好了。”

    “嗯!”慧太妃点了下头把黛玉从头到尾都看了一遍,说道:“你来宫里这事本是皇帝的意思,我又估摸着你年幼就失去双亲,还没有兄弟姊妹帮衬,偏偏还住在贾府那种地方还居然半点都不吃亏,料想你定是有些能耐,却没想着碰着点事就病了。”慧太妃这话说的平平淡淡,可黛玉听着却惊涛骇浪。

    心理想了几天话对着慧太妃倒有些不知该如何开口,偷眼看了看慧太妃见她神色平和,穿着一身暗红色的缎子长裙,倒是显得一副好身段。黛玉想着太妃这般年纪还保持这般模样着实不易。

    慧太妃见黛玉似乎有话要说,索性问道:“你有话可直说。”

    “黛玉在宫里叨扰多日,如今母亲忌日将近,便想着回府好好祭奠,请太妃成全。”黛玉把想了多日的话一股脑都说了出口。

    慧太妃低笑了下,这前些日子樊郡王求娶的事,有些消息渠道的人都知道。这事对一个男子当然是半分妨碍都无,可是对一个孤女来说却是大有妨碍。也该着这姑娘倒霉,偏偏要为自己父亲出头,好好的呆在后院做一个深闺女子不挺好。虽这么想,可这林黛玉确实皇帝交代过的,也不能太过于苛责与她,当即便说道:”这事,贤德妃知道么?”

    黛玉道:“民女还还没回禀贵妃娘娘。”

    慧太妃听着黛玉称呼元春为贵妃娘娘,也不知是真不熟还是在自己面前刻意显出疏离。看了看黛玉这不卑不吭的模样,倒是个惹人喜欢的性子,只是这在宫里呆久了便明白什么都是虚的唯有自己过好才是实实在在的,当下便应了黛玉这事。只说等黛玉回去便会派人去跟贤德妃说声。

    黛玉听了,当即便谢恩,又见着慧太妃略有疲乏说了两句话便告辞离去。

    果不其然,黛玉刚回便听着前面慧太妃派了老嬷嬷过来找贤德妃说话,没一会便见着元春派人来找黛玉。

    黛玉今日去了慧太妃那,元春是知道的,原本以为不过是说几句吉祥话打发时间,却不想这黛玉刚回来便见着慧太妃的人过来说黛玉回府的事。元春虽对着那嬷嬷面上没什么,可见了黛玉当即脸色便下了来。

    黛玉坐在一旁,可以忽视元春的脸色,如今回府已成定居,元春即使再不愿也没办法。

    元春瞅着黛玉,想着自己这个林表妹既然能得慧太妃青眼,在宫里自己也好有个助力,却不想这猛然就要回府,可是见着那慧太妃还特地拨了一个宫女跟着,加上那些赏赐,想必这林黛玉还没在太妃那失了宠爱。

    因着这些,元春的脸色这才好了些,又让黛玉上前说话。这几日元春愈发有些发胖,黛玉坐在元春身边,见着她穿着一身鲜亮的彩缎袍子,手腕上带着羊脂白玉手串,越发显得体态丰腴,倒是和瘦削的黛玉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凤藻宫这几日也算喜庆,连着两日招元春伺寝,这在以往可是从没有的,元春见着黛玉还有些瘦削,便说道:“既然太妃准你回府,那么你就暂且回府。只是以后这事你先跟我说下,毕竟都是一家人,有事商议商议也是好的。”说着便让抱琴递上一盒子。

    打开一看竟是一副银饰头面,倒是金雕玉琢细致无比,黛玉心知这东西元春也是花了心思的,虽父亲去了一年多,按理来说女儿父孝不必三年,可黛玉乃林如海唯一子女,是早就下了决心这三年孝是必守的。这银饰赠黛玉倒是十分合适。

    黛玉谢过元春,又着重说了些客套话。

    元春瞧着黛玉,想着自己母亲王夫人之前的话,思量再三方说道:“你回府之后,和院子姐妹们一起说说话,切莫再固步自封。”

    黛玉听了这话,面上虽应了,这回去这路上,只觉得可笑,记得上辈子和姐妹们整日里一起玩乐,起诗社、放风筝、围着火炉烤肉连诗。看着是热热闹闹,可到头来却一个人孤身赴死,黛玉如今虽不恨可也不再对她们有半分情谊。

    却说五殿下那边,闻人霖和他的清客赵凤举坐在书房里,两人皱着眉头愁云惨淡的面对面看着。闻人霖看着凤举一圈一圈的画着圆,当即便起身说道:“这消息是真是假!?”

    凤举看着自己用笔画的鬼画符,哭笑一声说道:“我也希望是假的,可是这却是我今日在窑子里听来的,这话是那南安王府那老痞子喝了点酒跟被我套出来的话。这老痞子是南安王府身边得力的谋士,想来不会是假。”

    光有这话闻人霖还不会这般焦急,主要是这几日那南安王府的小郡主每日都派人给自己送东西不说,南安太妃还几次遇着闻人霖态度那叫一个热情。虽说那小郡主长的娇艳明媚,可闻人霖却消受不了这艳福。

    倒不是别的,单说这开国元勋四王八公,只要是有眼力见的都明白当今圣上是早就起了把他们一个个废了的心思。

    虽说如今朝廷分为两派,到底谁胜谁负犹未可知,可闻人霖是当今圣上的五皇子,自然是希望皇帝最终胜出。

    况且那太上皇虽看着占优势,可闻人霖却觉得那些还支持太上皇的不说都是些纨绔子弟,更是没几个是有担当能办事的,况且即使是四王八公如今也有不少暗地里投靠了皇帝,皇帝大权在握不过是时间问题,那些靠着太上皇妄图翻天的不过是秋天的蚂蚱蹦达不了几天。

    可是偏偏在这节骨眼上,竟得知那太上皇一派有意投靠皇上,投靠就投靠呗,五殿下喜闻乐见,可是为啥南安王居然起了要把自己闺女嫁给自己的心思。

    也是,皇帝如今有九子,和那小郡主年纪相配的也就闻人霖一个,况且闻人霖又颇得皇帝喜欢,南安王打的好算盘,想着投靠皇帝不算,还要狠狠的巴着皇帝,以免皇帝过河拆桥。

    南安王想的不差,可是闻人霖却不愿意,皇帝是个小心眼的,即使和南安王达成协议,当真□□成了。可是娶了南安小郡主的闻人霖却会彻底失去继承皇位的可能。

    皇帝的心思难懂,闻人霖觉得即使有千分之一的可能都不能和这些太上皇的亲信粘上一点关系,站队这事就的站好,绝对不能做一脚踩两船事,况且那南安王手握兵权,又跟着太上皇做了那么多事,难道真的要投靠皇帝,这事可透着蹊跷。

    太上皇和皇帝目前眼看着连面上都快演不下去了,闻人霖可不想夹在里头。

    幸亏听了些风声,闻人霖想着这事不论如何都不能和自己扯上关系。南安王这投靠也太玄乎,皇帝又是个小心眼的,闻人霖想着得把这事从自己身上摘了去,要不惹得一身腥。

    赵凤举看着五殿下;心生一计;说道:“殿下;不如这样;殿下不如直接就说心中有人了。”

    闻人霖一听;当下一板脸说道:“有合适的人么?”

    赵凤举低头想了会;说道:“林如海的独女林黛玉正合适。”

    闻人霖听了;当即反对道:“她不行。”

    赵凤举笑问:“为何不行;林姑娘出生书香世家;虽说有清贵的名声;如今却只是一介孤女。殿下用她做幌子;将来娶不娶她都不能找殿下的麻烦;她是最合适不过了。”

    闻人霖说道:“倒不是别的;只是闻人行之前不就求取过她么;我再这么多未免太……”

    赵凤举说道:“殿下多虑了;那林黛玉不过是个无权无势的孤女罢了;如今殿下用她做幌子挡南安王小郡主是最好不过了。倘或殿下觉得损伤她声誉;将来殿下得了势力许她些好处便是。”

 第二十九章

    29、

    凤举这主意不算顶好,可却是最简单的,闻人霖自然也觉得可行。

    这不,闻人霖给皇后娘娘请安的时候便左右看了看说道:“听说贤德妃表妹林姑娘不日要回府祭奠生母。”闻人霖说着看了看皇后。

    皇后坐着不喜不怒,看着闻人霖,似乎在鼓励他继续说下去。

    闻人霖又接着说道:“听说林姑娘前些日子得了风寒,我这刚好有些雪蛤,烦劳母后给林姑娘。“说完,闻人霖有些拘束的看了看皇后。

    皇后从闻人霖嘴里听到这话就有些摸不着头脑,按理说这两人是毫无交集的,怎么突然的他就要劳烦自个给林黛玉送东西,还送的还是番邦刚进贡的雪蛤,这东西也就太上皇那多些,皇后皇子这边也就只得小小一盒子。

    瞧着闻人霖这有些局促的样子,皇后不得不问道:”怎么突然对林姑娘上心了。“

    闻人霖低头拨弄了下挂着的香囊,抬起头看着皇后说道:”听闻林姑娘出身书香门第,她父亲又是前科探花,可偏偏她如今无父无母的,儿臣只觉得这林姑娘可怜罢了。“

    闻人霖这般姿态,在皇后看来倒像是一个情根深种的痴情男子。说起来这闻人霖年纪也不小了,特别是南安太妃这几次在自己跟前有意无意的说了几次,皇后如今看着闻人霖不得不多想一二。

    瞧着皇后那琢磨的眼神,闻人霖低下头慢悠悠的吃着桌子上的小点心。闻人霖这副强装镇定的样子还真的把皇后唬住了,想着林黛玉那模样那身段还真的有资本的让男的惦念,当下便说道:”这雪蛤呆会让人给林姑娘送去,你还有旁的话要带过去么。“

    闻人霖猛的抬头看了一眼皇后,又低头说道:”没什么话要说的,儿臣就先告辞了。”

    看着闻人霖走远,皇后叹了口气,一面吩咐人把雪蛤给林黛玉送去,另一面想着这事得跟皇帝支个声。

    皇后无子,加上出生不高又无母族襄助,可是这么多年却一直深得皇帝信任,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对皇帝忠诚,这种忠诚就像一个臣子对皇帝的那种忠诚。皇后自从得知自己不会有自己的孩子,便明白要想坐稳这后位便只有做皇帝在后宫的耳报神,所幸皇后这点做的很好。

    秉承着一贯的忠心,还没到响午皇帝就知道了这事。皇帝听着皇后派来的大太监把五殿下送雪蛤这事一说,当即便笑出了声,报信的大太监当即就心一紧,想着这事也实在奇怪,那个林姑娘自己也见过,确实长的没,可是宫里头美女多的是,就林黛玉那有些没张开的模样还真算不得顶尖的,怎么这宫里的郡王皇子一个二个的都对她起了心思。

    这边南安王前些日子就让人把小心思透给了皇帝,皇帝虽觉得这南安王有诈,可却也觉得倘或能不费功夫就把南安王手里的兵马收归在自己手下没什么不好的。

    那南安王见着皇帝有意思,两人私下还真的详谈过,虽没达成协议可却也起了一个好头。特别是南安王说自己闺女对五殿下情根深种,为了表示一心归附皇帝,愿意和皇帝结成儿女亲家。这话一出,皇帝觉得这南安王很有诚意,要知道这南安王虽有好几个儿子可女儿却只有一个,那可真的是掌上明珠。

    自此这南安王归附的心,皇帝算是信了三分。

    这边正有关于他的好消息,却不想闻人霖突然的就对林黛玉起了心思,这时间也太凑巧了。皇帝想了想南安王归顺这事目前也就说了个头,更何况南安王也不可能把这事些露出去。那么就只可能这老五当真是青春萌动,真的对那林黛玉起了心思。

    闻人霖刚演了这场戏,还没来得及到林黛玉那做做样子便听着皇帝那边找。看着来通报的小太监;闻人霖只得换了身月牙白软烟罗跟着小太监去了武台殿。

    待闻人霖进殿便见着皇帝半躺在软榻上晒着太阳;闻人霖刚走了两步便见着皇帝起身说道:“老五来啦!”

    闻人霖当即笑着说道:“儿臣给父皇请安。”

    皇帝瞧着自己这个儿子;越发长的像他母妃;特别是那双眼睛;当真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他母妃去的早;这倒丝毫没影响他的成长;皇帝冷眼瞧着;自己这儿子还真的长大了。

    “起来吧。”皇帝指着对面的椅子让闻人霖坐下。

    闻人霖坐在皇帝对面;看着皇帝这态度;倒有些忐忑;一时无话。

    “听说这几日南安王府的小郡主常去找你。”皇帝看着闻人霖说道。

    闻人霖笑了笑道:“回父皇;小郡主不过是个孩子;定是看上了儿臣的书房架子上摆着的模型船;整日里央求儿臣给她呢。”这话不假;那小郡主常去找闻人霖总会故意找些话说;倒确实说过喜欢闻人霖的船的事;只是这原本是小郡主找闻人霖的借口。

    “那你也太小气了;不过是个玩物;她若是喜欢;你送她又何妨!”皇帝说道。

    “不是儿臣小气;而是……”闻人霖说着看着皇帝;见他神色舒展;于是继续说道:“那小船不过是一小物件;不值得什么;可是儿臣怕人误会。”

    皇帝笑了笑;说道:“你是朕的儿子;谁敢误会你!”

    闻人霖低着头;半响方说道:“男女授受不亲;儿臣如今还未娶亲;倘或和旁人私相授受岂不落人口舌。”

    “那南安小郡主年纪尚幼;不过是小孩子;你又何必这般;难道有旁的原因。”皇帝问道。

    闻人霖看了看皇帝;踌躇再三方说道:“回禀父皇;儿臣自从上次在御花园偶遇林姑娘;虽没说一句话;可是儿臣……”闻人霖说道这里便跪在地上说道:“儿臣求娶林姑娘;请父皇成全。”

    皇帝站起来看着闻人霖;脸色有些发白;看着自己儿子这一脸的真诚;皇帝看了看倒真的有些信了。

    那林黛玉虽说是勋爵之后;又是书香世家;可如今不过是一孤女而已。难道自己的皇子当真看上了那林黛玉。

    皇帝审视的看着闻人霖;闻人霖抬着头看着皇帝;虽面上带着三分羞涩七分真诚;可闻人霖心理还是有些打鼓。

    “胡闹!”皇帝说道;“这婚姻大事哪里是你想如何便如何的。”

    闻人霖跪着走到皇帝跟前;声泪俱下的说道:“儿子这辈子就只愿娶林姑娘一人;请父皇成全。”

    皇帝当即便发了火;狠狠的训斥了闻人霖一顿;又交代宫人不准把这事从传出去。不过宫中耳目众多;还是有不少人见着闻人霖红着眼睛从武台殿出来。

    且说林黛玉收着皇后派人送来的雪蛤倒也没多想;只以为是普通的公主赏赐;隔日便回了贾府。

    自从黛玉进了宫;贾府众人先是觉得纳罕;又听说仅仅是慧太妃念旧而已;便只觉得林黛玉不过是运气好罢了;可后又瞧着林黛玉在宫里住着不回来;便以为林黛玉攀了高枝;怕是会常留宫中了;如今听着黛玉回府便以为是林黛玉被厌弃回府;当下便有不少人等着看热闹。

    却不想着热闹没见着;倒是见着十几个侍卫护送着林黛玉回府。三辆大马车跟在后边;都是宫里各处娘娘宫妃送的东西;虽不是什么值钱的;可放了三辆马车看着倒也是壮观。

    说起来这些宫妃原本也不想给黛玉送东西;可是见着慧太妃送了不少药材补品不说;皇后又送了;加上太后都有了表示;这下子那些宫妃不送都不行了;只得在黛玉临走前急急忙忙的派人送了东西过来;都是些吃食和衣服料子。

    话说荣国府见着这一队人马浩浩荡荡的过来;门房见了当即便被唬住;立时便打开正门把黛玉迎了进来。

    那些侍卫帮黛玉把东西搬回南院便回了宫。黛玉挑拣了几样东西便去了贾母院子。

    此时贾母早就得了信在等着黛玉;也早就听门房说了黛玉的排场;如今见了黛玉;当即拉着黛玉说道:“我的玉儿;你可回来了;让我好好看看。”贾母说着摸了摸黛玉的手;便说道:“宫里养人;玉儿看着倒是胖了些。”

    边上的王熙凤说道:“可不是;林姑娘如今看着倒是脸色红润;看着油水定是吃了不少。”

    王熙凤这话惹得三春在一旁笑了起来;贾母说道:“你看你这嘴;这话也太粗了;别吓着你林妹妹。”

    王熙凤说道:“老祖宗;你又不是不知道;我大字不识一个;只有这些粗话可讲;要不我改天拜林妹妹为师;也好学几个字;考个秀才就更好了。”

    贾母笑道:“你这猴儿;越来越会瞎说了。”

    王熙凤笑着拉着林黛玉说道:“林妹妹,你不知道,自从你进了宫,老太太可每日都念叨着你。”

    黛玉见着王熙凤这样子,笑了笑。便让雪雁把带来的东西给众人分了分,说道:“都是宫里娘娘们送的。”

    众人早听说黛玉带回来三马车东西,可如今却见着黛玉就拿出来这几样东西,当即便各有心思,只是面上不显而已。

    那贾母见众人脸色有异,只拉着黛玉说道:“这些娘娘送的东西,本就珍贵,玉儿留着做个念想便好,自家人不必这般客气。”

    林黛玉说道:“外祖母待玉儿好,是外祖母的事,可我也不能平白受着,总得回报一二。”

    贾母听了,只得笑了笑。

    王熙凤再旁听了,原本的笑容便有些笑不下去。

    坐在下面的史湘云因听说袭人被撵出了府都是这个林姑娘害的,便早就想着要见一见这个厉害的林黛玉。

    如今见了,当下便说道:“还以为是什么千金小姐呢,却原来是个如此小气的,她的回报就用这些东西打发我们!”

 第三十章

    30

    原本喧杂的屋子因湘云这话而安静起来,众人眼睛偷偷看着湘云和黛玉。黛玉刚进门就看见了湘云,见她穿着一件暗红色妆花缎对襟窄袖长衣,脖子上带着一只金麒麟,又坐在宝钗身边一直嘻嘻哈哈的咬耳朵,这副样子黛玉不注意都难。

    此时黛玉看向湘云,只见她一副天真烂漫的看着自己,黛玉低头笑了笑朝着王熙凤说道:“这位妹妹从没见过,不知是谁?”

    凤姐干笑了两声,指着史湘云对黛玉说道:”这位是史家大姑娘,叫史湘云,自小也是和院子里姐妹们一起玩耍的。“

    黛玉说道:”史家一门双侯,不知史妹妹是哪家的小姐!?“

    这话一出,三春低下头去,王熙凤脸上有些古怪,只因史湘云虽是史家嫡出大小姐,可却是个从小父母双亡的,如今不过是靠着叔叔婶婶过活。

    贾母看了一眼史湘云,拉着黛玉说道:”你这妹妹也是个命苦的,不过今天是你回府的好日子,这些话就不说了。“

    贾母的心思黛玉如今也明白,虽说史湘云是个孤女,可好歹也是史家嫡长女,况且她叔叔婶婶对史湘云也算是关爱,想着不能和史家生分了,贾母便常常派人把湘云接来玩玩,增加两家的情谊。

    王熙凤是个会拍马的,见气氛不对,立马拿起黛玉送的一匹布说道:”这可是上好的云雾綃,林妹妹送这个太合适了,这不正好给我家巧姐做两件夏衣。“

    边上的三春也附和了几句,都说林黛玉送的这几匹布应景,其实这云雾綃也算不得名贵料子,不过是轻薄些,夏天穿了不闷又透气。都是京城富贵人家常用的料子。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