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之贾敏很嚣张-第3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今日下班遇到水溶当街自荐为婿之事,看到的人极多,必是瞒不过贾敏。林如海安寝之事,少不得向贾敏说了。贾敏听了好一顿气,自己黛玉恪守本分在家,七岁开始不见外男,没有一点儿越礼之处,水溶如此行为岂不是坏了玉儿清清白白的名声?世人苛待女子,说不定私下相会这样的无中生有的事都要传出来,真真祸从天降。
又听闻白瑾和林家三兄弟打了水溶,贾敏点头恨声直说:打得好,只恨老爷是长辈不好出手,不然老爷也上前加上两脚才知道咱们家女儿不是好欺负的。又听说瑾儿约了水溶明日太白楼比试,贾敏冷哼一声说:瑾儿文武双全,水溶那小子当真不自量力。
贾敏想到北静王家一直自持水溶容貌才学俱佳,但是那里比得上瑾儿一个零儿?贾敏越发将砎哥儿几个和白瑾离家这两月里给几人做的衣裳找来,明日送给白瑾穿了,比得水溶成落魄王孙才好呢。
白瑾喜着白锦,他的衣裳皆是上等蜀锦又用白蚕丝绣了白色暗纹,真真玉质公子无双。明日穿了太白楼上琴棋书画比过,不知怎样出挑呢,只贾敏叹道碍于礼教大防,自己不能亲见,不然她都想去一观。
次日起来,贾敏命人将昨晚极淡龙涎香熏好的衣裳送给白瑾。白瑾有个癖性,他不喜花草熏香,用的龙涎香都是小蓬莱带来的,并不带香气,细闻仿佛置身冰雪世界的冷冽,竟是极衬他这个人。谁知传话的丫鬟回来说,白家大爷并不在房里。
贾敏一听,今日约了人比试,怎么人还不在了,问了林砎兄弟几个,皆说不知。贾敏忙命人寻去,须臾,白瑾又回来了。林砎兄弟几个上前相问,大清早的,你上哪里去了 ?白瑾笑而不答,只说辰时将至,咱们快换了衣服去太白楼。
一行人到得太白楼,将将辰时初刻。水溶已经精心收拾过先行到了,延请京中琴棋书画有名的几位名师作公证,白瑾自无意见。众人见水溶时,只怕北静王府家中有名医,他脸上红肿倒是消了,看不怎么出来。衣着华丽俊雅,显是认真收拾了来的。
四人昨日皆出手打了水溶,只太白楼前围观人甚众,当真打出个好歹来,只怕麻烦不断,所以四人出手有轻重,打得水溶极疼,却并没有什么大伤。不然四人一拳一脚加身,水溶此刻哪有命在?
水溶出门前在铜镜外站了,自觉风流潇洒不让任何人。谁知今日见了白瑾通身气派,又暗暗自惭形秽,气势上便低了一头。
白瑾原说题目水溶自拟,水溶虽然有些偏门小才,不过琴棋书画,诗词歌赋,比正紧文章他哪里拿得出手。且昨日他不知白瑾是谁,回去却打听了白瑾便是今科江南乡试第三名,只战书已下,后悔不及,只得捡了平日自己擅长的比过。
水溶心想:经世治学的文章好,不见得琴棋书画的雅技好,自己未必便输,在家自我安慰一番,今日早早来了。几位公证已然就位,宣布了比试内容就要开比。听说今日北静王世子约了林家举人贵客比试雅技,太白楼平日贵客就多文人雅士,今日倒来了不少太白楼常客围观。
有好事的连胜负盘子已经开出,不为赌博,只为有个彩头,看起比试来更加尽兴。因为知晓白瑾是举人,自然押白瑾胜出的极多,水溶名牌面前的盘子,筹码少得可怜。
公证命双方递上参比之人名帖,双方递上之后,其中一个公证人宣布比赛规则,竟是每人可请二至三人相帮,但相帮之人要在参赛人名帖之上。这已经是极无赖行径了,若是先行宣布规则再递名帖,不说别人,只加上林砎一人,水溶再请二三人有专长的来助拳,也未必能赢了白瑾去,如今水溶那头名帖开出,却是请了京中极有名的专擅手谈、书法和丹青的三位名士。
见了这等不合理规则,水溶名牌前盘子筹码立刻多了起来。先行下注押白瑾的直呼不公平,不过一来大家都是有体面的雅士,二来所下之注不过助兴,倒没人当真反悔。
漫说围观众人,便是其他三位公证听了这规则,也提出疑议。只昨日白瑾托大说比试内容水溶自择,比试规则水溶自定,如此先递名帖后宣布规则虽然不够磊落,但倒不算违了白瑾本意。
白瑾也不管被人算计,冷笑一声,言道便是四人一齐来比,又何足道哉?这口气猖狂得围观众人到抽一口凉气。水溶不过尔尔,他请来助拳的三人却是了不得极有真才实学的,这年轻举子也太傲气了些。不过他生得太过俊美飞逸,淡淡疏离中傲气横生,犹如谪仙傲立冰雪世界,众人又觉他原该如此高傲,若是谦逊了反而不配他。
水溶只在规则上做手脚,比试倒是规矩得很。相对各四张大案一字排开,两排相对,共是八张。上分设长琴、棋盘棋子、笔墨宣纸和颜料画笔画纸。
公证人说,手谈只需一桌,遂又有小厮上来抬下一桌围棋,将上摆围棋的大案移至大堂中间,其他六桌依旧两两相对。
水溶先至琴案前坐下,净了手,拨了几下琴弦,调正了音调。便挥舞双手弹奏起来。只见他双手时急时缓,琴声时而婉转时而激昂,真真琴技一流,指法高超。一曲甫毕,余音绕梁。众人听得鸦雀无声,水溶收了指法,停歇片刻,方站起身来,太白楼的众人都是有鉴赏力的,大家都知水溶琴技乃是真高绝,因而水溶起身之后,掌声雷鸣,经久不绝。
水溶虽然在真正名士面前上不得台面,但是他琴技在京城中小有名声。原有些真名士看不上他,觉得一个纨绔能有多大本事,今日听了,倒肃然起敬。这等琴技,勤奋、天赋缺一不可,绝不是等闲附庸风雅就能练就的。
白瑾听了微微一笑,也在琴案面前坐了,伸出一双修长白净手,净了手,只在琴弦上吹一口气,便传出琴声铮铮悦耳。他用内力吹动弦,动作轻柔如吹去琴上灰尘,端是俊雅潇洒。其实他这一口气轻轻吹过,已经试过音准了。
众人只见白瑾右手往长琴中间一压,却是将一张长琴切作左右两半。众人正在疑心哪有人这样弹琴的?这白家公子长得谪仙一样,却是不会弹琴的粗人不成?
只白瑾右手按在琴中,便仿佛将一张长琴切做两张,切短琴音阶叫长琴为高。只用左手弹出,一手曲子高亢激昂,犹如万马奔腾,又如大河奔流,磅礴大气。
白瑾本是武艺高强的世家正宗,一手暗器打得也极好,他一双手速,岂是一般文人雅士能比的,一只手弹出双手的曲子,却是游刃有余,不显慌乱。到高亢出,众人以为就此尽兴,再激烈反而不美时,白瑾轻微俯下身子,在另一半张琴上吹一口气。
这口气恰到好处,犹如万马奔腾于万里河山之时,又加入一场金戈铁马的争斗。竟是用一张长琴奏出两张琴的合奏之感,在座名士虽多,见识虽广,谁见过这样神乎其技的琴奏?个个都是听得痴了。
白瑾渐渐直起身子,合奏又变成单奏,金戈铁马的激战渐散去,天高地阔恢复宁静。白瑾压在长琴中间的右手撤去,长琴恢复本来的音阶,白瑾双手柔和抚琴,一首百万雄兵万里河山中交战的曲子,最终在柔和平静中收尾。最后一个音符落下,白瑾缓缓起身,不看众人脸上神色,傲气得不染尘世。
林砎中举之后,林如海夫妇便不瞒他,白林两家和皇家祖上之时他尽知晓。他当初不明白家祖上白公明明可以乱中为王,却甘愿归隐,如今听了白瑾之曲,见了白瑾之傲,仿佛透过时光,重回百年之前,看明白了当年白公为何远遁。
围观众人瞠目结舌半日,过了好些时候,才闭上惊得张大的嘴巴,由衷感叹的鼓起掌来。不知是谁说了一句,还比什么,单是这一手惊才绝艳的琴技,已经胜过多少人琴棋书画俱通的了。不少人附和称善。
水溶断想不到自以为得意的琴道却这样完败下来,到底不甘心,且他请来的三个帮手却有实才。那擅棋的名士心想,一手琴技练成这样,未必有时间精研围棋,所以上场自谦了一回,落了黑子。
围棋执黑先行占得一个先手,是极占便宜的,有宁失数子,不失一先的说法,因而执黑先行极是实惠。但围棋一道,有个规矩,皆是长辈让晚辈先行,棋艺高者让棋艺低者先行,所以水溶带来的棋士明明占了便宜,却没人说得着他,盖因执黑乃是谦逊之意。虽然他看上去比白瑾年长得多,但如今己方完败一阵,却顾不得那么多了。
白瑾也不争执,落下一粒白子。水溶带来的棋士也是高手,布局井井有条又暗藏杀机,十来手下来,峥嵘已现。白瑾自然也不落下风,落子如飞,妙招迭出。只相互落了五十余子,水溶带来的棋士渐渐不支,频频陷入长考。
白瑾也不去理他,示意水溶带来的书法、丹青名士可以落笔了。自己也直接走到画案之前,不用颜料,只一支笔沾了墨,便笔走游龙,龙飞凤舞在画纸之上。围观众人伸着脖子看不见白瑾画的什么,只见白家公子白衣翩然,大开大阖处,优美潇洒。这白家公子一动一静,本身就是一幅画卷。
那头棋士落子,白瑾复又回来落一白子,又走到画案之前,笔尖飞舞,不多时一副墨竹图就画好了。只这白公子怪癖得很,画完之后并不落款。
再过一炷香/功夫,水溶带来的棋士被逼得无处落子,投子认负。这边水溶带来的书法、和丹青名士也已经各自落笔。一幅好字和一幅好画皆已完成。
单是琴技和围棋,水溶就负了两场,便是书画皆赢,也不过是个平手。公证来问,白公子的书法何时写,白瑾却笑道不写了。
四个公证上前将一幅字两幅画取到一处。方才宣布比赛规则的公证就要宣布字画皆是水溶一方胜,双方打成平手,另外三个公证人却大不赞同,只言书画皆是白公子胜。
众人听了纳闷,白家公子并没有写字,众人以为他只擅琴棋画三道,已是不凡,便是书法认负,也没人小觑他,怎么四个公证倒有三个判他书法也胜了?
三个公证也不多言,命人将三幅字画挂在墙上,围观众人皆可看见。
水溶带来的书法、丹青名士技艺自然不俗,两幅作品堪称上乘。再看未落款那副白瑾的画时,画的一幅墨竹也是极佳,和另外两幅字画不分高下,但是怎么又三位公证判了书画、丹青都是白公子胜呢?
却听一个公证对挂画的小厮说:“你不识瑰宝需怪不得你,你且把那幅画反过来挂过。”
小厮闻言果然小心翼翼的将画作翻过来,生怕伤着一点。众人看去时,恍然大悟:白瑾的画亦是字,字亦是画。竹节苍然间,每一簇竹叶便是一个字,只却要将画作翻过来,从背面看去,才能发现。白瑾画上作字,写的竟是反字,其精巧别致处,真真让人拍案叫绝。
画纸不是宣纸,原没那么容易洇开,更加不容易透过纸背,但白瑾与普通文人墨客不同,他运上内力作画,竟是力透纸背,苍劲有力处,将竹节之傲刻画得入木三分。反过来之后,因画纸一阻,竹节苍劲犹在,又添朦胧。仿佛雾中观竹,隐隐不在尘俗中。因而单此观画,已经超过水溶带来的丹青名士了。
再看竹间之字,层层深入,仿佛越往后看越有韵味,恨不能透过纸背去看纸后所藏如何大气磅礴。纸面之字不过冰山一角。也只有反面写字,才有这样外浅内深的效果,当真巧而又巧。
水溶带来的棋士、书法、丹青名士输得心服口服,上前大家赞誉白瑾一番。白瑾依旧不悲不喜,神色淡然,带着疏离之感。明明他近在眼前,又让人觉得远在云端。
围观众人见了今日一场比试,直呼大开眼界,不虚此行。
又有人提出要买白瑾之画,多少钱都愿意。白瑾却上前问水溶,你可认输。水溶面如死灰,点了点头。
白瑾回过身来,不管期盼买画的众人,扬手将自己字画取下。双手一揉,一幅惊才绝艳的旷世佳作变成碎片,犹如一蓬玉蝶散落。
众人惊呼声一片,好生可惜,然而字画已碎,无法修复。也空余感叹罢了。
水溶落荒而逃,奔到大门处,白瑾一个响指,哗啦啦一盆凉水倾头浇下,淋了水溶一个落汤鸡。白瑾淡淡说道:“这是教你有自知之明,清醒一些别做白日梦。”他语调轻缓,却用内力传出,水溶清清楚楚听在耳内,逃得更快了。
原来白瑾昨夜未归,却是在太白楼正门之上加了个小小机关。只他机关奇巧,太白楼小厮清早起来擦拭匾额,没有触发就罢了,漫说触发,竟连发现也不曾。更别说谁也猜不透白瑾在楼上打个响指,是怎么启动机关的了。
作者有话要说: 本来设定白家的时候,只是蹭一个五爷的姓氏。但是自从放飞到穿山鼠徐庆之后就停不下来了。一写白瑾的戏份就满脑子五爷,我心中的五爷就是那么苏,谁也不要拦我。
今天水溶被虐得让我都不忍心,明天给他个神转折吧,不虐了。
我只问,今天这章肥不肥。
第55章 了结
太白楼一场比试,多少文人雅士看见,自然也传到北静王耳内。一场彻查下来,到底让北静王知道是水洇怂恿水溶的。北静王气得什么似的,手举得老高要打水洇。水洇平日不知轻重都是被娇惯的,哪里当真见过这样的阵仗,吓得呆立当场,跑都不知道跑了。
北静王妃素日疼水洇,哭天抢地的吼起来,说你要打洇儿不如先打死了我,上去就要拉北静王的手。谁知北静王也不客气当真反手一个耳光打在北静王妃脸上,清脆一掌响过,北静王妃脸上当场就肿起来,北静王妃倒吓得不敢动弹,连大哭都不敢了。
北静王趁着一会子的沉默,低声斥道:“我屏退所有下人再来细问是为了谁?你这么哭天抢地的喊将出去,外头下人听见,眼下溶儿自荐为婿的事立刻就要传得满城风雨,机灵点的谁猜不到是洇儿做了不该做的事?只怕猜到洇儿撺掇哥哥都是有的,到时候洇儿还能有什么名声?
溶哥儿再错也是北静王世子,说亲不碍着什么。洇儿是谁?世人苛责女子比男子更甚百倍,这些名声传出去,谁敢娶洇儿?你活了几十年尚不知轻重,洇儿已经被你娇纵坏了,你还要害她一生不成?我是怕再次禁足洇儿,外间乱猜忌,又怕当真巴掌打她脸上被人看见也疑心她,所以饶她。不然凭你拉得住我?洇儿有十张脸也被我打花了。”
水洇见父亲当真动了大气,又听了这一番话,才知道自己闯了大祸,不敢则声了。谁知北静王话锋一转,对水洇低声怒斥道:“你若再敢不消停,我必不护着你名声!”只他到底怕外头下人听见私下乱传,虽然暴怒,却不敢大声呵斥。
北静王妃听出厉害,捂了脸低声啜泣,却不敢嚎啕大哭了。北静王见了她贵为王妃却不知珍重,平日里倒三不倒两的没个轻重倒罢了,仗着出身和宫里的姐姐行事张扬,今日竟然撒起泼来,越发对她失望。只得叹道:“罢了,溶儿错已铸成,这番打击不知对他是福是祸,只盼他好生反省,过几日我再带他去睿智侯赔礼。”
北静王妃小声嘀咕说:溶哥儿受了许多委屈,怎么还要道歉。北静王反斥她:若是我半道被人拦住说要娶洇儿,还被许多人驻足围观,你该当如何?北静王妃心中想到:那还了得,谁敢这样坏我洇儿名声?只想一半,她才只自已一向自我为中心惯了,以前竟是丝毫不考虑她人处境。一时语塞,不知该当如何,北静王已经掀了帘子怒气冲冲的出去了。从此北静王越发厌弃北静王妃,以后夫妻更加失和却是后话。
水溶得北静王亲自教导,到底不是坏人。至于男子慕雅癖性在其时并不受人苛责,所以北静王先时不深管他,谁知闯下祸事来。水溶听了北静王分析厉害才知自己之过,跪在祠堂里头不敢起来。见了北静王进来,只低声说:“孩儿知道错了。”
北静王叹了一口气,他此生只得一个嫡子,虽然亲自教养其他并无大过,到底太过单纯了些。北静王只叹息说,等你想明白了,同为父一起去睿智侯府赔礼,先起来吧。水溶听了,站起身来,跟在北静王身后。
数日之后,北静王亲带了水溶到睿智侯府致歉,林如海自说是几个晚辈之争,咱们做长辈的不参与便完了。水溶见了白瑾高才,自也不再自忖才华,反而踏实了许多。
却说京中西门外有个牟尼院,院中有个结春居士,最善开解怨女。或有情思郁结想不开的,到院中和结春居士促膝长谈一番,总能茅塞顿开,前尘勾销。这些年来,这位结春居士不知开解了多少人,化解了多少闺怨。
北静王膝下只得一个独子,从睿智侯府赔礼回来之后,苦想冥思开解水溶之法,到底让他打听到了牟尼院,意欲前往一试。只牟尼院乃是一座尼姑庵堂,北静王并不知结春居士愿不愿意开解水溶,心中忐忑得很。
这日北静王换了常服,备了衣食米面等实用的布施,带着水溶来到牟尼院外,恭恭敬敬递了帖子,忐忑等待回音。
半刻钟功夫后,院门打开,一个小尼姑子出来传说说:“居士说了,怨情当结,不分男女,施主请进内堂。结春居士还说,她代日后被救济的有缘人谢过施主布施。只到底僧尼有别,今日开解需要开解之人不分男女可入内,无需开解的众位男施主还是不要入内为好。”
北静王听了,自然点头称善,嘱咐水溶几句,目送他入了牟尼院内,北静王自己却在外马车上候着,也不辞辛苦。
水溶整了衣冠,随小尼姑入内,只见小尼姑转过一个游廊,将水溶带至西首的一间禅房内,原来结春居士并不在正殿。
小尼姑推开禅房的门说:“居士,水施主我已带来了。”
水溶只见一个苗条身影背向而坐,作居士打扮,只听那居士说:“我知道了,你且出去吧。”声音却动听得很。水溶心想:这结春居士的声音听着并不甚老,难道是个妙龄居士不成?小尼姑点头应是,又搬了一个蒲团给水溶,请水溶盘腿落座了,放退出去,禅房大门洞开,一览无余,反而不用十分避嫌。
那居士回过头来,水溶见她衣着虽然朴素,却掩不住貌若春花,肤白唇红,竟是个极貌美的女居士。这居士年纪不过二十开外,水溶实想不透她怎么会在这里开导人,又怎生传出多年名声的?难道她十多岁的妙龄就在此不成?
要说这结春居士是谁?却是当年一心倾慕林如海,后来又幡然悔悟的周春秀。十几年过去,她如今已是三十开外,只因她在此一心悔悟,先时跟着了因大师潜心修行,已经心如止水,后来又开导怨女,心中平静,倒不显年纪,如今看着不足寻常妇人三十模样。
她想着当年行差踏错,险些自毁一生,后来修行得久了,渐渐开始开导前来上香的香客。有些香客跟她当年一样犹豫不决的,她细细开导,将自己多年所悟告知,倒让不少人悬崖勒马。后来便渐渐传出结春居士的名头。
她闺名春秀,先时自号结春,不过想是和过去的自己做个了结。不想传出名号之后,被曲解为了结春怨之意。不过她想着这样的误会若能开导更多怨女,亦是一桩大善,便并不解释。
后来太子犯事,景和帝不肯狠责太子,只将其禁足,太子身边那些官员有哪个能落得了好?周珂不过小角色,抄家落罪不在话下,周春秀想到昔日兄长蝇营狗苟,只觉感慨万千。她到底接济了长嫂孤侄,将自己积蓄暗中送与她们回乡过活。
今日会着水溶,只怕也是缘分,先时水溶见结春居士是个年轻的带发修行女尼,好生失望。不想一席长谈下来,水溶竟觉豁然开朗。觉得先时自己那些慕雅之癖不过是心中执念罢了。他只是慕雅女极好的的名声,而非慕雅女其人。水溶听了沉思半日,拱手道谢后离去。
原来结春居士告诉他: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段美好,这是难能可贵的。然而要分清心中美好愿望和现时是不同的。施主听了雅女之名,便在心中成了像,在心中赋予她灵肉,然而现实中施主只闻其名,未见其人,心中那个完美女子何来?不过是来自施主本心的向往罢了,加之于现时,不但困扰了别人,也困扰了自己。听得水溶频频点头,大有悟彻之感。
水溶回家之后,如同变了一人一般,不但再不整日念着哪家女子才名远播,便在心中勾勒一番,越发向往,反而青楼雅妓等也不结交了。成日将自己关在房内,偶尔还读些佛经。
水溶经此一事性情大变,北静王不知是喜是悲。只他看清京中形势,越发暗流澎湃。像他一般门高爵重但并无实权的异姓郡王,便是站对了真龙,论功行赏时轮不到他,若是站错了势败只怕第一个拿这样爵重而无权的开刀,不如趁老皇帝尚在远远避开了。
于是北静王进宫面圣,自请因世子误入歧途,欲带世子南归,自己也好回乡养老。本朝太/祖从江南起势,极多功臣侯爵皆是祖籍江南,北静王起了避锋芒的心思,江南地灵人杰,真真是个好去处。
自从太子犯事之后,景和帝疑心病越发重了,日日提防几个皇子。牛皇后暗中支持六皇子的事,他亦深知。正紧算来,北静王是六皇子嫡亲的姨夫,北静王请求告老,六皇子去其助力,亦有平衡朝堂之效,景和帝自是允了。北静王谢了恩出来,抬头看一眼京城天空,竟觉心中无比自由轻松,恨不得生出翅膀飞回江南。
北静王回到王府告知北静王妃自己决定,谁知北静王妃舍不得京中富贵荣华,大是不允。北静王去意已决,且景和帝金口已开,断没有北静王府出尔反尔的余地,水溶自是跟着父亲的。
北静王妃犹豫半日,到底知道皇上金口的利害,此时已经不是自己想留就能留的了。正欲应允,谁知水洇又哭着来求母亲。无论北静王夫妇怎么劝说,水洇只咬定了留在京城,后来竟哭道:“父亲若执意回南,不如将女儿嫁在京城,左右有皇后娘娘帮衬,女儿在京中不会受委屈。”
北静王妃听了极为赞成,她只觉水洇生在京城,长在京城,只怕去了别处并不习惯。左右姐姐贵为皇后,水洇嫁在京中,婆家自不敢小觑她。北静王沉吟半日,见水洇意志坚决,便叹道:“没有娘家撑腰,将来生活断看夫家人品,你可想好了?”
水洇只是坚定点头。北静王便称:既如此,给洇儿择亲宜早不宜迟。只肖咱们回江南的风声走漏一点,只怕人家以为咱们家失势,倒耽误洇儿说人家。北静王妃听了有理,果然忙碌起来。北静王再次进宫面圣,直陈自己料理郡主婚事后启程,景和帝心想这是人之常情,自是允了。
且说王子腾升了九省统制后,新提的京营节度使姓孙,膝下有一子名孙绍祖。这孙绍祖据说也是个有本事的,人物品貌不差。
孙节度使乃是新贵,自然恨不能结一门有根基门第的姻亲,好越发稳固根基,听说北静王府在给嫡亲的郡主择婿,便有了意,着人私下去王府相问。北静王妃离京之后,水洇要托付给牛皇后,自然将一切坦诚相告,让牛皇后作主。
牛皇后心想:京营节度使统管京城兵马,能拉拢京营节度使,不知道对六皇子是多大助力,且孙绍祖和水洇年纪相当,虽然略有高攀之嫌,但也身份相配。又着人打听了孙绍祖品行模样儿,也说是好的,便应了这门亲事。
至于后来北静王府阖家离京下江南,孙绍祖之前品行不过是为了结一门好亲假装的,婚后暴露无遗。又因水洇到底有皇后娘娘这座靠山,水洇本人又不似前世迎春懦弱,两人针锋相对三五不时拌嘴。要说两人成亲后,真真是前世的冤家,宿世的冤枉孽,一个家中闹得鸡飞狗跳,相互折磨,竟无一日宁静。只这些都是后话。
又说北静王带着水溶南下之后,水溶倒真心改好,不但不流连青楼,结交名妓,反而连房中姬妾也放了出去。自从得了结春居士开导,他也一心想寻一个可以交心的女子,过本分日子。
北静王既然是到江南养老,为水溶择妻便不欲寻门第太高的再陷权利漩涡,只知书达理便可。谁知倒让他寻了一位门第不高不低,却知书识礼,品格出众的小姐。这小姐是个乡绅独女,乡绅在苏州一家极有名的书院教书,名望极高,正是甄士隐。这小姐便是英莲了,英莲典型的江南水乡灵秀女子,甄士隐也教导得她知书识礼,性子如甄士隐一般恬淡,不拘名利。
北静王一心守拙避祸,自然不愿再择高官厚禄的仕宦名家女。甄士隐学识高,名望好,他教养的女子自然是好的,且无追名逐利的之忧。北静王听冰人说这甄家女真真灵秀出挑,难寻第二个,若不是甄老爷夫妻老年得女,轻易舍不得许人,只怕早被人求去了。
北静王妃亲自看了英莲品格,比水洇还强出不少呢,也是应了。后来英莲嫁与水溶,请了世子妃的诰命,她性子恬淡,为人雅致,又通诗书,和痛改前非一心一意善待妻子的水溶倒是投契。
大婚那日,洞房花烛,水溶亲见妻子容貌秀美绝伦,眉间一粒胭脂痣,竟和自己心中雅女一般无二,水溶越发心满意足。英莲前世不过请教黛玉几回便做得好诗,可见其聪敏灵透,今生得甄士隐亲自教養,不但气度比前世不知好了多少倍,才学亦是更加不能相提并论。水溶得妻如此,只觉求仁得仁,一生善待英莲,却是后话了。
甄士隐夫妻年近五旬得女,爱如珍宝。如今女婿不但身份高贵,人物俊雅,还一心一意善待爱女,身边姬妾都打发了,夫妻两个不知多满足。英莲每每回娘家请安,都是笑意盈盈,二老只觉一生再无所求。
后来新帝登基,北静王几家故交落马,北静王因远走江南,并未被牵连;甄士隐夫妻皆是年近八旬离世,寿终正寝,含笑而终。水溶亲自操办丧事,停灵守孝,无一不尽心等,也都是后话。
不说水家如何,却说睿智侯府,林砎寻来大雁一对,贾敏自然复又忙开了。纳采之时,黎家见鲜活一对大雁,也高兴得很。谁不知此乃是林家二爷为表重视,亲自捉的。妙玉见了也是高兴,只她做事往往与别个不同,言道:好好的大雁当属天高地阔间,何苦白白将它们捉来,只怕现下放归了,它们还能赶上它们的雁群。于是妙玉亲看了一双大雁会子,便含笑便命人放飞了。
原来她当初在蟠香寺带发修行时,只觉孤独。后来被父母接回,更加看重骨肉亲情,见不得分离。由人及物,自也不忍强留大雁。林砎听闻后,只觉妙玉心地善良,更加满意。
因林硕大婚最终是在这年正月礼成,一年不娶二妇,林砎的婚礼定在次年,纳采之后按部就班,倒是不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