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伐清-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了。今天谭文和袁宗第都开始试探性地进攻城门和城墙以摸清守军虚实,等大军一到就可以强攻重庆。
赵天霸不动声色,心里对谭诣却十分鄙夷。
不像赵天霸,周开荒一听到这消息立刻大声说道:“怪不得仁寿侯来了,督师快则三天、慢则五天就能抵达重庆了,他要是再不来,这功劳不就没他的份了嘛。”
“话不能这么说,都是为国出力,而且仁寿侯也有仁寿侯的难处。”袁宗第对这些明军嫡系不是没有想法,不然也不会和谭文把营地分开。要是平时,对周开荒这种不加掩饰的挖苦,袁宗第多半会点头赞许,至少也是笑而不语,但今天邓名这个宗室子弟在边上,袁宗第就留有余地了。
“能有什么难处……”周开荒还在争辩。
周开荒打开了话匣子就停不下来,越说越激动,赵天霸根据以往的经验,知道这家伙很快就要开始痛骂明廷了——这几天周开荒在邓名身边,不能随便说话,应该也快憋坏了。同时赵天霸注意到袁宗第在打量邓名的表情,估计靖国公心里也开始不安。
“拿下重庆就是切断了吴贼的退路。听说城中积蓄颇多,足以支持数万大军行动。”按说赵天霸不该在袁宗第面前谈论川鄂明军该如何行动,毕竟他的身份只是一个使者,但他还是把话题岔开:“若是吴贼不肯回师,说不定还要劳烦督师大人统帅三军南征哪。”
“理所应当,”袁宗第立刻点头道:“等拿下重庆隔绝川南、川北,就是晋王不说,我们也要上书朝廷让我们去会会吴贼,他可是欠了我们不少血债啊。”
这个话题邓名非常有兴趣,正好可以解答他心里的疑问,于是就询问起袁宗第的看法,同时竖着耳朵听对方的回答。
袁宗第是个老军伍,对打仗的事情相当清楚,说起来头头是道。
在他看来,仅靠长江运输的粮食肯定不足以供应吴三桂那支规模庞大的军队,吴三桂还是需要在行军途中从百姓手中大量地征粮。袁宗第认为,既然有孙可望指路,那么吴三桂选择的进滇路线肯定有足够稠密的人口供他利用。但是吴三桂以前中途回师过一次,然后又再次出兵,就算人口稠密,两次大军过境也必定把老百姓折腾得颗粒无存。袁宗第觉得,等到明军获得重庆粮草后,四川派去云南的援军可以取道建昌,那里由刘文秀经营了很长一段时间,估计有不少粮草积蓄,也有足够的壮丁人口能够为援军所用。当闯营和西营这两大系统的明军会师后,就是对付吴三桂也不会落下风。
总之,袁宗第对拿下重庆后的战局相当乐观,认定吴三桂已经成为悬师。进攻云南的清兵越是数量庞大,越会因为物资匮乏而难以持久,退路又被明军堵住,下场可想而知。
赵天霸听得频频点头,显然是非常赞同。
邓名一边听着,一边感到阵阵疑惑。这些天来,在袁宗第营中,听他们反复说起若能攻下重庆就能逆转西南战局,邓名渐渐也觉得他们说得有道理。现在重庆外围的梅花桩接近扫清,城墙、城门都已经裸露出来,两天后闯营精锐都将跟着文安之一起赶来,至少又有数万兵马,那么重庆眼看就要落入明军手中。可是邓名知道历史上西南战局最终并没有被逆转,那么重庆应该没有被攻克,清军确实彻底击败了李定国……
袁宗第对夺取重庆后的战局越是乐观,邓名越感到紧张和不安。
因为距离遥远,通讯不便,无论袁宗第、赵天霸、周开荒还是邓名,都不知道此时云南的战局与他们乐观的预料相去十万八千里。实际上,吴三桂带着清军南下逼近昆明后,永历皇帝闻风仓皇出逃。广西的明军主力奉命向昆明返回,汉奸耿精忠趁机发动攻势,夺取了明军大片领土,而洪承畴也从湖广出发,参与对云南的进攻。
晚上回营的时候,邓名辗转反侧无法入睡:“若是明军进攻重庆失败,那到底是为了什么呢?”
袁宗第讲过几次,以四川现在的人口,根本经不起大军来回折腾,所以不认为清军还能从陕西派来大批的人马援军。再者,陕西清军已经没有什么像样的部队了,就是有时间也来不及。
邓名判断,可能是因为重庆城池坚固难以攻破,将会导致明军无功而返,那么他就跟着袁宗第一起回到明军的基地,往后再考虑下一步怎么办。但是明明再有两天文安之的主力就要抵达了,凭着明军的优势,重庆难以支撑,估计很快就会陷落。
“一定是发生了什么意外的变故!会不会有一支清军突然赶到,给重庆解围了?”邓名脑子里闪过一个念头,但他无法想象到底是怎么发生的:“如果袁宗第说得对,陕西和四川已经没有一支清军能够击败明军主力的话,只能是还有另一支清军援军突然抵达了,而且数量极其众多!那这支突然抵达的清军就应该是……”
想到这里邓名感到自己全身的寒毛都竖起来了,这支清军应该赶在文安之主力到达前出现,所以也就是这两、三天内的事了。
“我该如何提醒袁宗第呢?要他多派探马侦查?可是如果他问我凭什么得出这个判断,我又该如何回答呢?这支清兵从何而来,走哪条路,在哪个方向上出现?我对行军打仗一无所知,对这个时代没有任何了解,四川哪里有清军驻扎也不知道,我怎么能够说服袁宗第相信会有一支清军突然出现?”
邓名苦苦思索,但是一无所获。他感到狂风暴雨即将从天而降,巨大的危险就潜伏在身边。茫茫黑夜中隐藏着野兽,虽然你现在看不到它眼中的凶光,听不到它饥渴的喘息,不知道它会从哪个方向扑过来,但是无疑它正在某个附近角落窥视着你,向你步步逼近。
突然传来一阵嘈杂的呐喊,接着就有一个清兵装束的人撩开帐子,举着火把冲进来,二话不说对着邓名挥刀就砍。
面对着刀光邓名猛地坐起身,才发现是南柯一梦,自己刚才不知不觉睡着了。心中咚咚地跳个不停,邓名擦去额头上的汗水,摸黑起身,轻轻地走出帐外。月光洒满明军的营地,四周静悄悄的,能够听到附近帐篷里传来的鼾声。远处营墙上挺拔的哨兵身影清晰可见,他们正警惕地保卫着营地的安全。
邓名望着满天的星斗——这个世界危机四伏,唯一让他感觉平静、安心的就是这满天的繁星,他以前从未发现星空这么美丽。邓名默默地叹气。命运对其他人来说是未知的,但对他来说却是可知的,甚至是可怕的。邓名知道自己,还有这些天来善待他的这些明军将士走上了一条不归路,等待他们的是毋庸置疑的灭亡。但邓名却不知道该如何改变这一切。
“很可能有一支敌军已经逼近我们身边,明军会被彻底消灭,但我却无法帮助袁将军。我怎么忍心告诉他们——他们为之奋战一生的事业,最终还是会一场空。”
其实邓名并没有猜错,他担忧的那支清军已经顺利抵达重庆城下了。
第四节 生变
十二月十四日晚,谭文怒气冲冲地来到谭诣的营帐,一见面就大声责问道:“为何不出力攻城?”
这么多天以来,谭文和袁宗第部下的明军不停地攻击,就是要让重庆守军成为疲兵。但是谭诣接过谭文的阵地已经两天了,却一直按兵不动。眼看同僚莫名其妙地给敌人以喘息之机,谭文忍无可忍地跑来催促谭诣赶快出战,他估计对方心里肯定存着保存实力的念头,多半也会找一些将士需要休息之类的借口。
可现在天下的形势如此危急,哪里还能保存实力!谭文打定主意不让谭诣蒙混过去。
对着谭文面上不加掩饰的怒色,谭诣却是一点也不紧张,慢悠悠地开口了:“我们真能打下重庆么?”
“怎么不能?”出乎谭文的意料,对方竟然没有用他猜测的借口,谭文不假思索地答道:“我们眼下的兵力是重庆守贼的两倍多,文督师的大军更是旦夕就能抵达,岂有攻不下重庆的道理?”
“是啊,一旦拿下重庆就隔绝了南北,即使朝廷在云南战事不利,最坏的情况下,起码朝廷也能转战四川。那帮闯营余孽也能南下和西营余孽合流,声势大张。”
谭文、谭诣以前都是明廷的川军,和西营的李定国打过不少仗,和闯营的袁宗第也有过不少摩擦。谭文心想,谭诣大概是不愿意看着这些以前的叛军立功,心里不痛快所以不愿意出力,就好言劝说道:“唉,现在社稷危急,暂时和他们联合起来勉力图存吧,等大明中兴之后,再把这些乱贼千刀万剐也不迟啊。”
“顶多就是勉力图存罢了,就算打下重庆,中兴恐怕也是无望。”谭诣仍是一副不紧不慢的模样:“我觉得,趁着我们还能打下重庆,手中还有能隔绝长江的兵力,不如就降了吧……”
“这是什么胡言乱语!”谭文重重地一拍桌面,厉声喝道。
“清廷那边一贯是不改原爵,在大明这边的侯爵投过去还是侯爵,伯爵投过去还是伯爵,孙可望在大明这边原来是一字王,投过去以后也还是一字王。我们当个大清的侯爷,总比大明的强吧?”谭诣似乎完全没有看到谭文激动的表现,语速仍保持不变:“就算过去以后清廷给我们降了级,当个大清的伯爵也比这朝不保夕的大明侯爵强吧?哪怕是男爵、子爵,也比在这边强多了啊。”
“这还是人话么?”谭文震惊中更加愤怒:“我们绝不能降虏!”
“当真?”谭诣随即拍拍手,顿时一大群甲士涌了进来,人人刀剑出鞘,把中军帐挤得满满的,谭文和他带来的几个随身卫士被围在一个难以转身的小圈子里。谭诣趁着谭文吃惊的一瞬间,迅速退开两步,躲到甲兵的身后去了。
谭文脸色变得十分苍白,对方显然已经打定了主意,若是自己不赞同谭诣的主张,恐怕片刻后就要被乱刀分尸。身边的几个卫士呼吸也变得十分急促,这几个人都是谭文的近卫壮士,但凭着几个人的力量肯定是不能杀出重围的。
“我生是大明人,死是大明鬼。”谭文终于还是把决心说出了口。
“人各有志,我不强求,就如你所愿吧。”躲在甲士身后的谭诣哈哈一笑:“不过,做鬼要人头也没用,就送给我吧。”
……
王明德愣愣地看着眼前的信使,他听了对方的话,好一阵子才从震惊中明白过来。眼看重庆城下的明军越来越多,两日前在城外合围后他就没想过还能活下去,只是抱着拖一天便多一天的念头在抵抗。今天入夜后,城门守卫报告城外有使者前来,王明德心中经历了一通天人交战,他估计对方多半是来劝降的。虽然他自认为打定了一死的念头,但到了节骨眼上又有些迟疑了。最后盘算着不如暂时虚与委蛇,看看能不能拖上些时间,起码也不要彻底断了投降的路。
但使者被吊篮拉上城后,一见到王明德就摘掉帽子,乌青发亮的脑壳一看就是刚剃的发。这使者是谭诣的亲兵,声称他的老爷已经诛杀了明廷的涪侯谭文,全军剃发请降。
“这重庆城旦夕就要攻破,他怎么反倒投降我了?”王明德心里一阵嘀咕。不过此事若是真的,那就是绝处逢生了。王明德再三盘问,渐渐猜到对方有可能就是趁这个时机来投降,以便立功谋一场富贵。
“将军若是不信,可派人跟随小的去营中看看,谭文的首级就在我家侯爷的帐中。”那个使者竭力解释。
王明德虽然极其希望是真的,但生怕对方是为了骗开城门而来诈降,就把两个亲信和来人一起吊下城去。过了一个多时辰,派去的亲信总算是回来了,他们亲眼看见了谭文的首级。
“哎呀,天不绝我王某啊,”王明德狂喜之下欢呼起来,又急忙加了一句:“朝廷洪福!”
在等待期间王明德又仔细想了一遍,不得不承认对方投降的时机掌握得极好,现在四川兵力空虚,清廷的川陕总督李国英得知此事必然大喜,肯定会替谭诣向北京重重请功。
又有几个谭诣的部下跟着王明德那两个心腹一起回来,见王明德已经相信自己,为首的就把谭诣的打算和盘托出:“大队贼寇在伪督师文安之的带领下正向重庆赶来,跟着一起来的有巨寇李来亨(李自成侄孙)、刘体纯、郝摇旗(都是前大顺将军)等……”
听到这一串人名,王明德的脊梁顿时发凉。这些都是闯营余部的精锐,他们尽数赶来,为的是攻克重庆后可以继续出击,若是这些人马到达,就算有谭诣的几千兵马助战,王明德多半还是守不住城。
“贼寇已经将各个巢穴的存粮都运到城下的营寨中了,现在四成已经在我家侯爷手中,剩下的都在袁宗第那贼的营中,只要攻破他的大营,贼寇就没有粮草了。”谭诣的部下把明军的虚实尽数报告。若是击败袁宗第,文安之就是来到重庆城下也没有坚持的能力,而且此番出击重庆,川鄂明军总动员,这些粮食几乎是他们全部的储备,一旦战败,在明年收获粮食前明军就再也没有出击的能力:“谭文的手下一个也不曾走脱,明日我家侯爷与将军前后夹击,定能大破贼人。”
“嗯,破贼必矣。”既然谭文被杀而且消息还未走漏,那明天他的军队就是群龙无首。
王明德估计袁宗第照旧会以主力来攻打城池,营寨里多半没有什么防备,谭诣若是从背后偷袭袁宗第,得手的可能性也是极大:“只是袁宗第还有水师,估计贼人还是能逃走不少。”
“此事我家侯爷也有一个安排,命小的与将军商议一下……”
袁宗第的水师停泊在长江里,而谭诣的船只停泊在嘉陵江,隔着一个重庆城。袁宗第看不到嘉陵江里的动静,但是重庆城头上可是把他的情况看得一清二楚。谭诣计划让自己的使者在重庆城头用旗号与自己联络,明军兵败后势必撤退,等袁宗第的水师撤到半路时他的水师突然从嘉陵江中冲出,把袁宗第的水师一分为二。
“此计大妙。”王明德抚掌笑道,立刻就同意了这个计划。
更让王明德高兴的是,来人还报告谭弘也打算投降满清,现在正在长江下游数十里外安营扎寨,阻挡文安之的先锋。等明日击败了袁宗第的水师后,谭弘要拦路截杀由陆路退兵的明军败兵,把他们一网打尽。
“久闻谭侯足智多谋,果不其然啊。本将定为谭侯,不,定为两位谭侯向川陕总督衙门请功。”
王明德听到谭诣和谭弘的毒计一个接着一个,心想不知道这两个人商议多久了,明日有心算无心,袁宗第大半的船只要损失在重庆城下了。那些来不及上船的部队自然逃生无门,袁宗第本人就算能够逃生,以后也不会再是四川清军的心腹大患。而没有船只和兵粮,又有谭弘在前面挡着,文安之估计连重庆的城墙也看不到。
……
十五日清晨,邓名望着初升的朝阳,心里愈发地不安:“过了整整两日两夜,没有丝毫动静,更没有听说有哪路清军前来增援重庆,文督师的大军估计就要到了啊。”
这两天来,邓名旁敲侧击地提醒袁宗第要防备清军来援,但对方根本没拿他的话当回事。也不怪袁宗第不把邓名的警告放在心上,邓名对于四川清军的部署、可用的道路以及粮食仓库都毫无概念,袁宗第在四川这么多年,对清军的情况相当了解,那些可能被清军使用的道路他早都派遣了探马,根本用不着邓名班门弄斧。
攻城已经到了紧要的时候,袁宗第今天早早就去一线督战,照例让周开荒和赵天霸在后方陪着邓名。这几天邓名不停地请教各种军事问题,两人也是有问必答。只是邓名心里沉甸甸的,变得沉默寡言起来,二人都有些奇怪,不明白邓名为何在局面越来越好的时候流露出忧愁。
“填平壕沟是攻城前必须做的事,有几点是其中的紧要……”周开荒指点着前方明军士兵的阵形给邓名讲解。
正说话间听到一声惊呼,接着又传来更多的喊声,邓名看见一个发出惊呼的人手臂笔直地指向自己身后,嘴大张着说不出话。转头看去,却见大营升起一股浓烟,转眼间一团火光腾地升起,直到这时才听见阵阵声音从那里飘来。
“大营失火!”周开荒大叫一声:“留守的混蛋,我们的粮草啊!”
这时喊声越来越响,听上去不光是惊呼而像是厮杀声。
“有鞑子杀来了。”周开荒又是一声大喊,抛下邓名就疾步向营地方向跑去。
赵天霸也是惊疑不定,按说要是有清兵杀来,大营周围的明哨、暗哨必定会发现,就是大营里留守的士兵也会发号炮示警,怎么先是起火然后才开始厮杀?难道是营中有细作叛乱?关乎几万大军的军粮,赵天霸也恨不得立刻返回大营看个究竟,但他还身负保护邓名这个大人物的责任,这让他犹豫了一下。
“是不是要把三皇子先送去安全的地方?”赵天霸飞快地想着同时看了一眼,发现邓名已经反应过来,跟在周开荒背后大步地跑,赵天霸于是也紧紧地跟上,心想:“这三皇子虽然不懂用兵,倒是有点胆色,见了敌情不退反进。”
邓名这些天一直跟着周开荒走,把对方当作了同伴,看见周开荒往大营飞奔就下意识地跟上了,他此时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人生地不熟,若不跟着某个认识的人邓名也不知道该往哪里去。
跑了几步后,前面的杀喊声越来越响,周开荒突然停下脚步大叫一声,恍然大悟:“鞑子怎么能摸进大营放火?一定是有贼叛乱了!”他满脸通红,气得眼泪都要出来了,再次向大营冲去。
临近大营,上方的火光冲天,已经能闻到烟火的气味,有些溃散的袁部士兵张皇失措地向着周开荒跑来,他伸手揪住一个,大嘴几乎顶到这个士兵的鼻子上:“哪个贼叛乱了?”
“是仁寿侯的兵,”作为袁宗第的卫队长,营中士兵几乎都认识周开荒,士兵带着哭腔说道:“仁寿侯来了一队兵,进了我们的营门就开始杀人,接着又冲进来了好多。”
“这狗贼,他是降了鞑子吧?”周开荒大吼起来:“这些狗官兵,最是靠不住!”
赵天霸也扯住了一个逃跑的士兵,那个人说得更清楚,他看见一个谭诣的兵把帽子掉了,发现他们连头都剃了。
“不许跑,把大营夺回来。”周开荒一面朝着大营继续前进,一面阻拦逃出来的留守士兵,邓名和赵天霸也赶紧帮忙,头几个比较难,但拉住几个后,人就越拉越多,很快搜罗了几十个士兵,再向大营进发。
周开荒本来已经把佩刀抽出,跑到营门前时他从地上拾到了一杆长枪,就挺着长枪率先冲进了营中。邓名见赵天霸手里也握了根长枪,就急忙四下打量,总算找到了根被抛弃的长枪,邓名尤感不足,又捡了一把刀,别在腰边。
一刀在腰,长枪在手,邓名自感勇气倍增,就学着周开荒和赵天霸的姿态,端着长枪冲进大营。呛人的烟雾扑面而来,刚才聚集起来的那些士兵正在厮杀,周开荒的身影被火光映照出来,他比邓名早进营两步,此时已经满脸是血。邓名眼睁睁地看见他一枪就戳进一个敌人的胸膛,随后伸腿把那个敌人从他的枪尖上踹出去,血箭一下子就喷上了半空,化作点点血雨洒落下来。
邓名怔怔地看着那团红色的雨雾,四周传来人垂死时的惨叫。
“啊——”
眼前一个人向着邓名发出震耳欲聋的呐喊,闪着寒光的枪刃跟着喊声一起朝邓名逼来,虽然那张凶神恶煞的脸庞让邓名不寒而栗,但是他还是本能地连连后退,躲避扑过来的长枪。
邓名的动作没有那个敌兵奔过来的快,转眼间敌人就到了面前,邓名下意识地上抬手中的枪杆,不知道能不能挡住这一击。但没等突刺的敌枪和邓名的武器相交,斜里突然插过来一记长枪,把逼向邓名前胸的那杆挑开,枪的主人在邓名肩头一撞,把他撞得飞向一边。
接着来枪一晃就向对方的心口扎去,那个敌兵挥杆迎击的时候,枪尖陡然上挑,就从那个敌兵大张的嘴里刺了进去。
这时邓名才看清来人是赵天霸,赵天霸双手用力一压,把敌人按得跪倒在地,接着一脚踢出,蹬在对方的胸口。只是这一枪用力十分猛,枪刃的尖头已经从敌兵的后脑透出,赵天霸一脚没能踢走敌人,就一扭枪杆。
转动着的枪刃和人的头骨摩擦发出令人寒毛倒竖的吱吱声,依旧瞪着双眼的敌兵口里吐出的血和白浆喷了邓名满脸。
赵天霸把枪抽出后腾出一只手拉住邓名,急切地叫道:“邓先生,你在这里做什么?”说着就把他推出营门。
营门附近的敌兵已经被杀退,周开荒虽然勇猛但并不鲁莽,他也不追击而是领着人退出营门。袁宗第的大营设有四门,中军帐和仓库在中央,周围是其它军帐,这么短时间里敌兵就在营内四下纵火,还有余力来夺各个营门,显然不是少数。现在营中的火势越来越浓,烟雾已经遮蔽了眼前的视线,靠身边这几十人显然无法扑灭火势,而且还要防备不知数目的敌兵袭击。
邓名向重庆方向望去,袁宗第的将旗似乎正在向这边移动,大概已经发觉了大营的异常,急于赶回来收复大营,扑灭火焰。
第五节 退兵
“守住营门。”周开荒退出营后,立刻命令一个士兵去向袁宗第报告大营中的情况。
其它三个营门还不知道眼下如何,但周开荒打算守住这座营门,若是袁宗第大军能够迅速赶回,说不定还能抢救出一些物资。大营距离前线不算很远,周开荒觉得坚守一段时间还是没问题。
遥望袁宗第的将旗离得并不远,开始向大营这边移动,但很快就停住不再移动了,重庆方向猛地爆发出雷鸣般的呐喊厮杀声,重庆城头那原本有气无力的炮声也忽然响成了一片。
“鞑子杀出城来了。”听到远处的动静后,周开荒沉着脸咬牙切齿地说道。他猜得不错,今天王明德把主力尽数集中起来对付袁宗第,见到他的大营起火后就让全军预备,在袁宗第将旗移动的第一时刻就从城中杀了出来。
明军在城下还有不少从事土木工作的士兵以及掩护他们的军队,虽然已经停止了工作,但不能迅速集结并且全部撤出。袁宗第本来想带着中军,也就是唯一能够快速反应的部队立刻回救大营,但重庆的清军猛然杀出,他只好掉头迎战以保护其余的部下。
“大军的粮草!”周开荒又回头看了一眼大营,心急如焚。
前来放火的敌军显然是小股部队,不会是谭诣的主力,现在袁宗第那边发生大战,而且是决定胜败的主力交战,周开荒准备放弃这里,赶去保护长官。
“希望涪侯能够打败谭诣这个奸贼吧,至少能够多顶一会儿。”赵天霸安慰周开荒道。袁宗第的部队本来是分散开做全面进攻的状态,若是谭文跟着一起叛变,那就是三打一,袁宗第全面溃败也就是很快的事了。赵天霸指望着谭文还是自己人,这样二对二,局面还有挽回的余地。
没等周开荒率队出发,位于袁宗第左翼的谭文部就爆发了大溃败,邓名看见左边溃散的明军士兵漫山遍野地向长江方向奔来,敌兵跟得很紧,溃兵的身后就是肆意砍杀的追兵。
“哼,连将旗都没看见就垮了,多半是临阵脱逃了吧。”赵天霸见谭文的部队山崩地裂般地垮下来,心里一片冰凉。溃兵的哭喊声会打击袁宗第部队的士气,还会冲乱袁宗第的阵脚。现在袁宗第的部队一边努力集结,一边辛苦地抵抗重庆敌军,这些溃兵身后的敌军会猛地撞在袁宗第部队的脊背上。
跑在最前面的溃兵已经到了大营附近,隔开了大营和袁宗第的将旗,他们掀起的尘土遮蔽了前面的视野。
“没机会了。”赵天霸做出了判断,立刻对周开荒叫道:“撤退,保护邓先生,我们去下游和靖国公汇合。”
“没用的官兵,连一时片刻都顶不住!”周开荒指着那些溃散的谭文部士兵大骂,十分愤怒。没有了侧面的掩护,袁宗第大败的局面已经不可挽回,估计马上就要各自突围了。周开荒立刻记起了袁宗第的嘱托,若是有非常情况,无论如何都要保得邓名平安。
“邓先生跟我来!”周开荒不敢再继续去想重庆城下的战局,和赵天霸一左一右扯着邓名往长江岸边飞奔,刚才收拢的那些士兵也跟着两个军官一起跑。长江上停着袁宗第的船队,眼下全面溃败已成定局,这些船只是他们逃出险境的唯一指望。
跑到江边,看到船队整整齐齐,安然无恙,邓名心里舒了一口大气。袁宗第船队的士兵早些时候发现了大营突然起火,又看到岸上一片混乱,水营千总立刻下令全体戒备,士兵刀剑出鞘、弩箭上弦。千总一望到周开荒就远远地大叫:“周千总,大营如何?”
“一半官兵叛变了,剩下的一半都垮了,粮食也烧了!”周开荒大声回答着,一蹿就跳上了船。前期逃到江边的袁部士兵已经陆续登上了自己的船,跟在周开荒身后的是最后一批。周开荒回首望了一眼,后面跟着的是密密麻麻的谭文部溃兵,他把手一挥,对那位二十多岁的水营千总说道:“没有我们的人了,松缆开船!”
袁宗第的船队共有大小江船一百多条,足以携带数千士兵。发生事变后,船队的指挥军官命令大部分船只向重庆方向驶去,接应袁宗第的主力,留下三十条船以备接纳从大营方向撤出来的士兵。听了周开荒的话,水营千总明白损失惨重,不由脸色一暗,当即下令准备启航。如果重庆城下袁宗第反败为胜的希望不大,那么前去接应的船装上士兵后立刻就要撤退,他们需要迅速追去跟上大部队。
就在人们的面前,成百上千谭文部下的溃兵向江边的船只奔来。这些士兵大多已经是赤手空拳,看到邓名登上的这艘船开始松缆准备离开时,一些跑在前面的士兵就跃上码头,挥着手向船边冲,拼命喊道:“救我,救我!”
船上的守卫立刻倒转枪刃,用力地抡起枪杆向这些人砸去。赶跑了最靠近的几个后,船上的水兵就在向岸的一侧站成排,刀枪的尖峰笔直向外,显然不打算放任何一个人上船。
邓名看到,江边有众多溃兵拥挤在码头外,越聚越多,其中不少人跳入江中,向那些离江岸不太远的袁部船只游去。而那些船只和邓名这只船同样毫不客气,棍棒齐下朝人乱打,几个水中的谭文部明军士兵被打得离开了船边,也有的人被狠狠地砸沉到江中,再也没有露头。
一个看上去像是军官模样的年轻人坐在邓名船前不远的岸边,他指着冷眼观看的周开荒大声骂道:“杀千刀的闯贼,老子就是做鬼也不会放过你!”
周开荒冷笑了一声正要反唇相讥,但猛然想起邓名就在身边,这可是崇祯的三皇子,袁宗第还指望他将来替自己说话呢。周开荒悄悄打量了一眼身侧的邓名,在心里琢磨着:“虽然三皇子脾气不错,和我们相处得也可以,不过对面那个家伙老是‘闯贼、闯贼’的,激起了他的父母之仇,心里结下疙瘩,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