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这个世界有点乱-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贾敏好笑地拍了拍她的手,道:“可不小了,若是前朝,你这个年纪的女孩儿嫁人的都有了。我想着,如今有合适的人,就帮你定下来,一来免得外面有心人胡乱猜疑,二来也好给机会你们相处一下,三来我也好开始准备着,嫁人啊,是一件很繁琐的事情,总是早点准备起来才好。”
  因着尉馨芳明摆着讨厌排挤黛玉,这外面便有些风言风语,暗示黛玉是不是跟水溶有些什么关系才惹了尉馨芳的厌弃。这话只是小范围内传播,并且没有人敢于挑明了说,但还是让人觉得很是厌烦的。
  黛玉听了贾敏这么说,抿了抿唇,有些紧张地问道:“母亲,这是……有人选了吗?”
  贾敏笑道:“母亲心里确实有个人选,你父亲也觉得很是不错,就是不知道你喜不喜欢。”
  黛玉一听,更紧张了,脸色都有些发白了:“母亲,我……我还不想这么早嫁人。”
  黛玉的反应让贾敏觉得有些奇怪,道:“当然不会让你现在就嫁人,至少也得等你十六岁才行啊,如今最多就是定个亲,这样皇后召见你也能名正言顺一点,这婆婆处好了,你将来的日子才能更省心啊。”
  “皇……皇后?”黛玉惊讶极了,“母亲您说的是谁呀?”皇后是婆婆,那难道母亲说的人选是……可是这怎么可能呢?
  不,好像也不是没有征兆的。黛玉看了一眼手边的画册子,突然像碰到个烫手山芋一样,把它给甩到一边去了,脸也随之跟着变得通红。
  贾敏看着女儿的动作,突然反应过来,忍不住噗嗤一笑,合着黛玉方才压根不知道她说的是二皇子尉北璀啊。
  贾敏笑道:“我说的是二皇子啊,这亲事可是他亲自求了皇后娘娘出面跟我提的,只要你点头,就板上钉钉没地儿跑了,若是你不愿意,我就去回了皇后娘娘。你父亲门下的学生不少,不怕找不到一个才貌双全的。”
  黛玉见贾敏笑,越发难为情,一扭身朝着墙道:“母亲说什么呢,这亲事……哪里有女儿家自己做主的。”说着脑海里便浮现出一张傻乎乎的脸,不知为何惹得她心口发烫,方才对于婚事有着莫名排斥的心情,似乎一下子就给烫平了。
  贾敏这下还有什么不明白的,怕女儿恼羞成怒,也不敢再调侃她了,忙收敛了笑意,道:“既是如此,那我就霸道一回,给我女儿做一回主了,这亲事啊,咱应了,毕竟是皇后娘娘亲口提的,不好回绝哦——”
  “哎呀,母亲真讨厌……”黛玉拉起被子一头把自己给埋进去了,把自己扭成了一个小山包包。
  贾敏笑呵呵地拍了拍小山包,道:“别把自己给闷坏了,我先走了,等下让厨房把饭菜给你端屋里来,你今日就别下地乱跑了,我让你弟弟瞧瞧可还有什么有趣的玩意儿给你送来解闷儿。”
  等贾敏走了,黛玉从被子里探出一张红彤彤的小脸,方才被甩开的画册子经她这么一折腾,掉到了墙角,黛玉瞧着那册子被折起来的封面,悄悄地伸出手去,把它扯回了眼前。如今再细看,只觉得那一个个画得跟火柴棍儿似的小人,都像长了一个傻乎乎的大脑袋。
  得了女儿的准话,贾敏递了帖子进宫,却在宫门外碰见几辆马车,给她领路的宫女说,这是被遣送回家的女官。
  贾敏下马车时,正瞧见那姑娘半掩着面匆忙忙上了马车,贾敏瞧着有些面熟,只看不清脸,也不知道是谁。
  “也不知是谁家姑娘?”贾敏好奇地问道,这女官进宫被遣送回家的不多,却也不是没有。
  十几岁的小姑娘,在宫中这个规矩严格的地方,有时候难免会做错点儿什么,有的会受罚后留下,有的皇后觉得不适用的,也会送她们回家,让她们继续读书学习去。虽然算不得什么大事,但总的来说,也不是什么好事。
  贾敏问的也不是什么秘密,宫女便答道:“是史将军家的大姑娘。”
  贾敏微一想,便想起来这是谁家了,史将军正是史湘云三叔,这么说来,这史姑娘还是史湘云的堂姐呢,也是自己的表侄女儿。
  说起来,这史家还是自己的外祖家呢,只是外祖父母过世后,史家只有几个表哥在了,又因为爵位的事情闹了一场,自己与史家的来往便少了许多,但小时候也是极熟悉的。
  倒也怪了,这两天倒是常碰见这史家的人,也不知是什么缘分。

  第八十一章


  宫里的女官虽则每年都招,也没什么人数限制; 但都要看宫中需多少人手; 每年招的人数都不等; 因着竞争激烈,选拔条件也十分严格。
  不过一般会多招几个分担一下工作; 也不会太辛苦太忙碌,当真是进宫镀个金罢了。
  史湘霓是两年前刚招的那批; 如今两年培训完了; 正式到宫中任职不过数月,年纪也不过十五岁罢了。
  皇后见着这一批与自己孩子差不多年纪的女孩儿,待她们也很是亲切,瞧着她们颜色鲜亮,青春活泼; 偶尔得空了,还会把她们招到身边说话逗趣儿。
  这一日偷得浮生半日闲; 皇后便叫了几个女孩儿到跟前说话解闷儿,史湘霓便是其中之一。
  女官是可以定期回家的; 皇后便让她们说说外面发生了什么趣事。
  女孩儿们便各自挑了听闻的趣事、新鲜事或是家中弟弟妹妹闹的笑话来说; 一时间倒是其乐融融。
  只是轮到史湘霓的时候; 却见她露出些许愁容来; 略带羞涩的说:“回禀皇后娘娘,臣这次回家; 因家中堂妹得罪了林尚书家的姑娘; 家中人人忧心; 气氛沉闷,堂妹也被大伯母训斥得极为可怜,我光顾着陪她,倒是陪她哭了一场,也没去旁的地方,故而没听说什么趣事,还请娘娘恕罪。”
  皇后听了史湘霓的话,眉头微微一挑,兴味地看着这个微低着头露出姣好侧脸的小姑娘,道:“无妨,本就是叫你们来说说话而已,又不是非要你们来讲笑话给本宫听的,还能为着这事儿怪罪你不成?”
  史湘霓楞了一下,才道:“谢娘娘。”心中却为难,皇后没有就着她的话头问她发生什么事情,她该怎么接呢?就此半途而废她却是不甘心的,下次再有这样和皇后面对面说话的机会怕是极难得了,私下里在女官宫女们中间传话儿,要传到皇后耳里就太费时了。
  抿了抿嘴,史湘霓到底还是接下去说道:“说来,林家与我们家也是亲戚,林姑娘我也能唤一声表妹的,不过她与我堂妹境遇倒是天壤之别,我堂妹是个可怜的,自小丧父,由寡母带大,林家妹妹却从来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受尽宠爱,气性儿难免大些。不过我堂妹向来都是心直口快,有口无心,这次也不过是去剧院看演出,瞧着台上一个演员和林家妹妹形容相仿,便玩笑了一句说是像,竟是惹恼了林家妹妹,当场挨了训斥不说,回家后也是惴惴不安。大伯母知晓后更是急病了,第二日便忙忙拖着病体赶去林府赔罪,却连林家妹妹的面都不曾见到。也不知这事能不能揭过去,我每每想来,便有些担忧,也不知她们有没有受到为难。”
  坐在史湘霓左手边的一个叫姓云的女官听她说了这许多话,皱了皱眉,拉了拉史湘霓的袖子,示意她别再说了。
  皇后找大伙儿来说笑逗趣,是给她们做脸面的,大家也都挑着新鲜有趣的事儿说,便是家里真的有困难的,也没有到皇后跟前诉苦的,这史湘霓是怎么回事,偏要特立独行的,说起自家堂妹的事情还没完了?姑娘们之间相处,有个口角很正常,值当到皇后跟前说吗?
  史湘霓却对她的小动作恍若未觉,倒是史湘霓右手边的女孩儿接上了话头:“哇,这林姑娘连对方长辈上门致歉都避而不见,架子也未免太大了吧?再说了,一句玩笑话,也不至于这般计较吧。”
  云女官这下子算是看出来了,人家这是有备而来,连附和的人都准备好了,自己还是别多事了。想着,抬头悄悄看了看皇后的脸色,皇后虽然还噙着笑,但那笑明显淡了许多。
  云双融忙低下头,不吭声了。
  果然,史湘霓又接着道:“虽然我们家与林家沾着亲,可我那大伯母最是个不喜欢给人添麻烦的,忌惮着林府门第高,两家便很少来往。没想到多年来难得的登门,竟是为了姐妹们之间的一句口角。那林家妹妹我小时候也是见过的,很是可亲可爱,也不知道如今怎得心气儿变得这般高了。我只是同情我大伯母和堂妹,孤儿寡母的,生活不易,我唯盼着林家妹妹能够大人大量,别跟我堂妹计较,也好让她们母女少些艰辛。”
  说完,红了眼眶,忙拿帕子掩了掩眼角,起身给皇后行礼赔罪:“娘娘赎罪,我只是过分忧心家中姊妹,不小心说了这么多,倒是惹得娘娘心烦了。”
  皇后看着史湘霓惺惺作态唱作俱佳的样子,顿时觉得有几分腻歪了,也没心思跟她们说笑了,拂了拂袖子,淡然道:“本宫看得出来,你是个善良的女孩儿,懂得急他人之所急,苦他人之所苦,倒也难得。”
  史湘霓听得心中一喜,忙低下头努力克制着想要上翘的嘴角,却又听皇后接着道:“你既这般忧心你大伯母和堂妹,本宫也不忍你为难,这样吧,你手里也没负责多少工作,便交接给云女官,然后回房收拾一下,叫林姑姑帮你安排一下,明日便回家去吧,好生照料你大伯母和堂妹,也劝着你父母些,别再跟之前许多年一般不闻不问,形同陌路了。”
  史湘霓震惊地抬头看向皇后,不明白为什么会得到这么个结果。
  “好了,本宫有些乏了,你们都散了吧,有事的去做事,没事的便回房休息会儿。林琅,这儿就交给你了。”皇后说着便起身走了。
  “娘娘……”史湘霓急了,一下子跪倒在地,疾呼。
  “收声!”林姑姑喝止道,见史湘霓这下子是真的哭了,心下却没半分同情。这也是个心大的,只是这般拙劣手段,也敢到皇后跟前卖弄,当真是不知天高地厚。当真以为皇后对宫外只是一概不知由得她胡编乱造不成?
  “皇后仁善,不忍你在宫里忧心牵挂家中妹妹,给你恩典出宫回家,姑娘还是顺着娘娘给的台阶乖乖地下了吧。你那点儿手段,实在是拙劣得很,你想要什么,我明白,娘娘更明白,不过瞧着你年纪小,不与你计较罢了。否则传出去你在皇后面前挑拨是非,难道你觉得那样更好一点?”
  史湘霓吃惊地看向林姑姑,片刻后软倒在地,眼泪哗啦啦流下,然而却没人同情她,和她一起的女官们都避之唯恐不及地散去,那个跟她一唱一和的女孩儿走得比任何人都快,想来心里也是后悔掺和这件事的。只可惜她虽未被送出宫,但也被调到极外围不重要的工作岗位上去了,自此难得见到皇后的面,没两年就自请出宫嫁人了。
  虽然皇后给了史湘霓台阶下,说什么不忍她忧心,但亲近的人家都知道她和堂妹史湘云关系可没那么亲近,当年为了史湘云父亲的爵位,两位叔父家里这些年虽未视她们为仇,可也是从来都不闻不问的。
  明眼人都能看出来这只是表面上的说辞罢了,史湘霓肯定是做错了什么才被“遣送”出宫的。
  史湘霓只是有一次意外听到皇后要给二皇子说林黛玉为妻的消息,便借机想要在皇后跟前抹黑林黛玉“小心眼儿、霸道、不敬长辈”一把,再表现一下自己的“善良体贴”,让皇后看到她的好,说不定就把她调到皇后身边工作了呢?这样便有更多机会可以见到二皇子,那么谁能断定她就没有争取一下那个尊荣的皇子妃位置的机会呢?
  可如今她不仅没能因为“女官”的身份而身价倍增,以后婚嫁只怕都要受影响,那心底隐秘的渴望更是绝无实现的可能了。
  史湘霓虽无比后悔自己今天的所作所为,却已是没了后悔药可吃。
  史湘霓收拾行礼可不比林姑姑亲自盯着,不过派了人守着,另外吩咐了明日传递消息给史家及送史湘霓出宫的人手后,便回皇后身边回话去了。
  却见皇后刚接了林夫人贾敏递进来的帖子,一扫方才的阴郁,高兴地跟林姑姑道:“林夫人的帖子,看来小二子的婚事有望啦。也好,快些定下来,也好叫大家都别惦记了,省得什么牛鬼蛇神都跑到本宫跟前来耍心眼儿。”
  林姑姑打趣道:“她们那点儿小伎俩哪能逃过娘娘的火眼金睛呢?”
  “小小年纪就一脸算计,光是瞧着就觉得腻歪。”皇后摇头道,“还是德亲王妃时那几批女官省心。”
  林姑姑道:“娘娘忘了,那会儿宫里可没有适婚的皇子王爷,选进宫的女官都是各家最稳重大方的,行事有度的。如今这几批,性子比较活泼,处事还生涩,倒是容貌都个个不凡。”
  皇后顿时失笑,道:“倒是我疏忽了,只是没想到我们家黑小子也有成为香饽饽的一天。”
  林姑姑也笑道:“二皇子龙凤之姿,惹来姑娘们倾心,也是应有之义。”
  皇后大笑,复又道:“你提醒了我,这样,我身边年纪稍大些的用熟手的女官还不差人手,这些年纪小新进宫的,别给她们安排有机会接近小二的工作,先做些外围的工作,磨练磨练,看看品性,以后再另作安排。”
  “是。”林姑姑应下。
  第二天,宫里传递了消息给史府叫他们来接人,又派了人送史湘霓出宫,这才有了贾敏在宫门口看见史湘霓的一幕。
  进了宫,贾敏便把宫门口见到的事丢过一旁了,毕竟这宫里的事儿,可容不得她过问。
  倒是皇后终于从贾敏口中得了确实的信儿,娶媳妇有望,还是自己一直挺喜欢的才女儿媳妇,心中高兴,拉着贾敏商量了好一会儿定亲事宜,最后提了一嘴,道:“史湘霓那丫头估摸着是听到了本宫看重玉儿的事,到本宫跟前搬弄来了,玉儿的人品本宫自己难道不知?你回去告诉玉儿一声,这个什么表姐的,不能深交。另外本宫是最喜欢她的,做本宫的儿媳妇,把心放肚子里,绝不会受刁难。”
  皇后私底下肯定打探过黛玉的事情,这一点林如海夫妇都是心知肚明的,就像他们也打听考察尉北璀一样。
  皇后这般开诚布公,贾敏对这门亲事倒是更满意几分。虽说成亲是小两口过日子,但有个疼人的婆婆也是十分重要的事情,更何况这还是一个天底下最尊贵的婆婆。
  只是贾敏的心里对史家又添一分不满,更猜测只怕那史湘云所作所为,也是叫这史湘霓给算计了的。
  不过贾敏也不便多说什么,只忙笑着应是,又奉承了几句,便出宫去了。

  第八十二章


  皇后这边得了贾敏的确切回复; 顿时便定心了。
  只是想到别苑里传来的消息; 晴亲王身子骨不好了; 怕是就在今年了; 皇后便想着; 这定亲的流程还是得尽快地走一走才好。
  只要亲事定了,便是因为晴亲王守孝耽搁了成亲的日子; 也是不怕的,反正黛玉年纪还小,本来就不可能成亲。但订了亲,总要安稳一些; 自家那个傻儿子能安心; 外面那些莫名的流言蜚语也能少波及黛玉一些,既是自己的儿媳妇儿,总要护着些的。
  倒是尉北璀; 得了消息; 便只知傻笑了。
  皇后瞧着自己儿子这傻样,也是好笑; 嗔道:“真该叫林大人、林夫人来瞧瞧; 只怕要后悔答应把女儿嫁你的了。”
  尉北璀忙敛了敛表情; 但不过一瞬; 又绷不住地咧开了嘴。其实最叫他高兴的; 并不是林大人夫妇的允婚; 而是他知道; 林大人夫妇能允婚的前提是; 黛玉自己答应了。这才是他合不拢嘴的最重要原因。
  皇后笑话了自己的蠢儿子几句,便作罢了——自己这二货儿子脸皮虽厚,但她这个当娘的也没有使劲儿刨的道理。
  “对了,宋家那事儿,你既插手了,便早些了结了吧。”皇后道。
  尉北璀这才收了一脸呆样,点头应是。
  宋琪要嫁二皇子的流言曾一度传成笑话,尉北璀这个躺着也中枪的又怎会一无所知呢?便是他真不知,他那群损友、兄弟之类的,也不会放过调侃他的机会。
  不过,刚开始他还真没什么想法,既没好奇地想去看看这宋琪长什么模样,也没觉得因为对方攀扯自己就受到冒犯了,更没想过要对宋琪怎么样,毕竟他又不是“天凉王破”的主儿,总不能因为人家小女孩儿“肖想”他就跑去找人家麻烦吧?
  只是这做法到底叫人不喜,如果只是一个小女孩儿不懂事也就罢了,反正她坑的也是她自己。
  但尉北璀也让人旁敲侧击了宋琪之父宋大老爷一番,希望他能够多管教一下女儿,把这事平息下来。可这宋大老爷却是装傻充愣,全不以为耻。
  有几次见了尉北璀还总打着与德亲王府姻亲的名义往他身边凑,说些什么自己女儿宋琪和宋兰姐妹情深不忍分离的话——先不提宋琪与宋兰实际感情如何,这是应该跟他这个侄女儿未婚夫的堂弟说得着的话吗?
  宋大老爷这做派,当真可以说得上是司马昭之心了。
  如果说宋琪的行为叫人有些膈应的话,那宋大老爷的做派就是叫人恶心着了。
  一个官场浸淫多年的人,会不知道这事儿对女儿的伤害?由得妻女胡闹不说,还故作不知反而推波助澜,显然也没把女儿的名声放在心上,更没在意这事儿若不成会对女儿未来的人生产生多大的影响,他或许是觉得,相比事成之后能得到的好处,冒点儿险也是值得的。就跟现代人玩儿风投一样,风险越大,收益也就越大似的。
  这种人,尉北璀是不屑的。所以当宋琪搭上尉馨芳后越发活跃还开始为难黛玉时,尉北璀开始坐不住了。
  他不好对一个小姑娘下手,但对于一个心思不正的宋大老爷,还是能够叫他眼不见为净的。
  所以这段日子他已经在安排宋大老爷调出京当地方官去的事了。
  而这其中,尉正盛也掺了一脚——他也早看这个只想借着弟弟宋二老爷的势又把控着老母亲处处压弟弟一头的宋大老爷不耐烦了。
  要不是他们大尉朝的皇室子弟向来家教甚严,少有以权谋私的,而这宋大老爷虽好钻营,但处理公事的能力还算可以,没像贾政一般尸位素餐还弄个私德有亏出来,否则早叫他乌纱帽不保回家吃自己去了。
  如今虽调他出京,却也算不得太过为难,只要他好好为政一方,做出政绩来,过几年不是不能调回京的,而到那时,宋家顺势分家,宋琪也出嫁了,也就不关他们什么事儿了。
  皇后知晓他们自有分寸,不会胡来,所以也并不多加干涉,况且她也觉得,这宋家人也确实有必要敲打一下了。
  大尉皇子成亲,几乎没有赐婚的,都是皇后请了身份地位厚重的媒人上门提亲,再一步步走定亲纳彩的程序,以示结两姓之好,而不是要娶人家闺女还要人跪地谢恩的。
  除非是其他皇室子弟,先行两家说好了亲事后,由帝后做媒赐婚,给两家人做面子,相当于做个尊贵的媒人。
  所以,皇后并未一纸赐婚懿旨发到林家,而是郑重选了两位媒人人选,礼部尚书宋大人的夫人宋夫人,以及德亲王妃贾元春。
  尉北璀和林黛玉的婚事,将来还是主要由礼部操持,宋夫人为媒也是顺理成章之事。而贾元春嫁入皇家,又与林家沾亲带故,为人处世也大度有理,也是不二人选。
  虽说贾元春和男方、女方两边论起来差了辈儿,可在这年代,大家族里人员庞杂,同辈份的人里年纪可比爷孙的也大有人在,又都喜好联姻亲上加亲,差辈儿的事情多了去了,只亲姐妹、兄弟之间讲究一些,表亲之类的,有时候又哪里顾得了许多呢?
  皇后选这两人做媒,一来是她们身份合适,二来也不乏敲打两家的意思,毕竟,这两家人里,都有那么一个不安分的主儿,还都爱针对她的未来儿媳妇,她偏着些,不也是正常的么?
  贾元春纯然欢喜,简直要拍手叫好。皇后此举,简直就像是给她撑腰来的,表示对她的看重,也表示了对尉馨芳的不满。
  尉馨芳不喜林黛玉,贾元春却是喜欢的,不管怎么说都是自家表妹,又没什么利益冲突,总比外人亲近几分。虽说如今又成了自己的侄媳妇儿,却也不是什么大事儿,黛玉唤她一声王妃,她唤黛玉一声玉儿,还真没什么好纠结的。总不能因为她嫁了王爷辈的,自家所有亲戚里的姊妹兄弟都得跟着往这一辈儿找亲事吧?那才乱了套呢。
  更何况,尉馨芳不喜欢林黛玉,知道了肯定要作,可这皇子亲事,皇后亲定的,可由不得她插嘴多事,可不会像尉正盛那般,听她贬低毁谤自己的未婚妻,虽然生气却也不会对她怎么样。
  尉馨芳早已耗尽了皇后对她的怜爱还不自知,如果这次还以为谁都会惯着她,想蹦跶出来闹腾,贾元春倒是真想看看,她能得个什么儿好。
  与贾元春纯然的欢喜不同,宋二夫人接了这差使,却是又喜又忧,喜的是这代表皇后瞧得起她,有了这重媒人的身份,将来和林家、二皇子那边都能说得上话儿;忧的是家里大房那些人,只怕又要不消停了。
  宋二夫人从德亲王府和德亲王府贾元春商量事情后回府,宋兰已经等在她屋里。
  宋二夫人见到她,松口气道:“我道说你为何处处帮着那林姑娘,原是你早知道皇后瞧上了她,你既知道,为何不早些告知我一声?”
  宋兰回道:“我虽知道这么个端倪,但事情总还未定,谁知道最终会如何,告诉你做什么?再说了,我帮黛玉,本也是因为与她性情相投,论情论理,我都改帮她,不然难道帮着宋琪她们欺辱人不成?”
  宋二夫人一想也是,她便是早知道皇后欲给二皇子娶林家女为妻,也没什么意义。她既做不出提前巴结林夫人之事,也管不住巴上尉馨芳后就尾巴翘上天的大房一家子,倒不如不知道的好,省心。
  这次皇后给她面子,让她和德亲王妃一同出面做媒,只要不出岔子,冲着女儿和林黛玉的交情、女婿与二皇子的兄弟情,他们家与林家、二皇子的关系差不了。
  “只是这大房若是知道消息再闹将起来”宋二夫人一想到大房那对异想天开的母女就头疼,万一她们知道了她要给二皇子和林黛玉做媒的事,她倒不怕她们恨上她,就怕她们闹出点什么事儿来,丢人不说,只怕给府里、给女儿招祸。
  宋兰淡淡一笑,道:“这事母亲就不必担心了,大伯母与宋琪自有大伯父管教,这次闹不出什么大事来。”
  宋二夫人撇撇嘴,道:“得了吧,你大伯父那人,我还不知道?有好处的事他巴得比谁都紧,偏偏脸上还总一副淡泊名利的虚伪样子。宋琪母女打的什么主意你以为他不知道?不过是装傻充愣罢了,事成了他坐享其成,安然当他的皇子岳父,不成,责任也不在他,全是家里头发长见识短的女人的错。打得多好的算盘,你大伯父可比你大伯母不要脸多了。”
  宋兰却道:“这次只怕由不得大伯父‘不清楚、不知道’了,我方才过来在院子里碰见大伯父,他脸色十分难看,只怕这吏部的调职公文应该已经下来了。”
  “什么调职公文?”宋二夫人诧异地问,“难道”
  宋兰一笑,道:“没错,大伯父要调出京,到地方上任知府,而且应该有人暗示了他,最好把家中女眷一并带上。”
  “这是谁的手笔?”宋二夫人疑道,这手笔若说是吏部尚书林如海所为,她觉得不像。
  宋兰道:“母亲不必多猜,毕竟这朝廷官员调动,自有他的道理,远不是我们能够插手的。”
  宋二夫人想了想,笑道:“也是,你大伯父最是会审时度势,他自然知道该怎么做,这也不是我们能操心的。”
  不管怎么说,宋大老爷要真能把宋琪母女带走,在外任职好几年,宋琪只怕就要嫁在当地了。不必再日日跟宋琪母女相处,这对宋二夫人来说,还真是大快人心的事儿,这些年她虽没吃什么大亏,可整日里看着她们母女作妖,也是挺累心的事儿。
  宋兰笑笑,心想,这二皇子倒是个护妻的,做事倒也规矩有分寸,既绝了后患,却也没赶尽杀绝叫人忌惮,与林黛玉那个霁月清风却眼里揉不得沙子的丫头倒是挺相配的。

  第八十三章


  自打尉馨芳被禁足后,宋琪的消息可就不灵通了; 这几日她又因见府里热热闹闹地准备婚礼而觉得憋气; 连学堂都不想去了,跟其母宋大夫人一起窝在院子里生闲气。
  所以; 当宋大老爷回来沉着脸吩咐宋大夫人与宋琪一同收拾行囊准备跟他一起到外地赴任时,宋琪还不知道二皇子亲事已定的消息,很不以为然地一口拒绝了宋大老爷的话:“我才不去呢!父亲; 你去上任就上任好了; 干嘛非得带上我?我留在京里可比跟着您去上任有用多了; 上次馨芳郡主还说要带我进宫晋见皇后娘娘呢,等我得了皇后娘娘的赏识,有了造化; 就叫人把爹你调回京来; 岂不是好?当地方官哪有京官好啊?我们在京里住了这么多年了; 出了京哪里适应得来?”
  “造化?”宋大老爷冷笑一声; “你还能有什么造化?今儿个宫里已经传出消息来了; 皇后欲为二皇子聘林家女为妻; 你还在做哪门子的白日梦?赶紧给我死心收敛,别再给我惹麻烦了。”
  “什么?”惊诧声起; 却是宋琪与宋大夫人的双重效果,“这怎么可能?”
  宋琪表情都变了,一把抓住她爹的袖子; 急着追问道:“父亲; 你是说笑的吧?林家女?难道是林黛玉?怎么可能呢; 皇后娘娘怎么会喜欢那样一个妖妖俏俏的狐媚子做儿媳妇?”
  “是啊,老爷,你是不是搞错了?那林家女身材纤弱,一看就不是个好生养的,哪家做娘的都不会喜欢这么个儿媳妇人选,更何况皇后娘娘呢?”
  “搞错?这种事情谁能搞错?难不成你们以为那林府也跟你们一般,叫自家下人传出自家姑娘人品高洁有造化只有皇子堪配的流言来?”宋大老爷一拍桌子,“皇后请了德亲王妃和二房弟妹做媒人,你若真不信,便去二房一问便知。”
  “二房做媒?”宋大夫人一听,顿时气炸了,道,“好啊,我道是谁从中作梗,原来是老二家的,她不就是怕我女儿嫁得比她女儿好,压她们二房一头么,居然敢使这等卑鄙手段,坏我女儿姻缘前程,我必不与她善罢甘休。”
  说着便想往外冲,被宋大老爷一把拦下:“你想做什么?”
  “我找老二家的拼命去!”宋大夫人叫嚣道。
  “胡闹!你是不是还嫌我不够倒霉?”宋大老爷一甩手,怒道。
  “老爷……”见了宋大老爷的怒容,宋大夫人不由得敛了气焰,只还是愤愤不平,“老爷,难道你就眼睁睁地看着他们二房这样欺负我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