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大丫鬟奋斗日常-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又向四位管家妈妈道:“还请嬷嬷们助我,待我通晓了,和嬷嬷们商量着再行调派安置罢。”全然不急着安插自己的人手。
裘妈妈等心里更高看一眼,忙含笑应下。
朱嬷嬷和程舅舅光是陪嫁的人就给了六房来,并十六个单蹦的丫头、嬷嬷和小幺儿,这还不算陪嫁庄子上的庄户,各铺子的账房、活计。朱绣早就盘算好,弄出内外两个班子就可,内里的围着她自己转,外班子是为了交际往来,以及和外院的联络活计。陪嫁的人和湛家原有的搭着班子来,把架构支撑起来,里头的就好填补了。不管她的陪嫁,还是湛家,两边庄子上都有大把的人想往府里挤呢,若有不好的,随时换下来就是。
湛大也光棍的很,傍晚叫人送来一本册子并外库的钥匙,传话说他那院子,日后也归公中管,一应物事人口,只随儿媳妇调派就是。就是积年自以为有几分脸子的管家们,若有阳奉阴违,不尊命主子的,叫儿媳妇打发走就是了,只当看他这公爹的面子,不必要什么身价银子,给了卖身契放出去也还罢了。这话一出,不管是谁,都知道日后这位大奶奶就是湛家的内当家了,依老爷的话,怕是外面的事,大奶奶也能做半个主。
湛大房里两个姨娘纵然心里有些想头,一步未踏出叫湛大堵死了路,只得消消停停的安分做人。
这日晚上,朱绣硬撑到湛冬歇下,上下眼皮儿就像黏上的一般,实在睁不开了。湛冬搂着香香软软的小妻子,暗自叹了口气,想着明日还要回门,到底没舍得再折腾她。
次日回门,朱嬷嬷和程舅舅盛宴招待,融融之情自不必多说。
却道方成亲不上一月,湛冬就接到了兵部命令,朝廷集备半年的粮草马匹、兵士刀甲,终于要发兵安南了。而湛冬,果然是出征一员。他为正五品武官,被朝廷授武德骑尉的官阶,并封赠父母妻子,朱绣为五品宜人。
朱绣穿着云霞鸳鸯纹的褙子霞帔,心头却沉甸甸的,想嘱咐,却又不知嘱咐什么。只得把从去年开始制得、买的、攒的金疮药、止血药,解毒的、吊命的…光药就收拾了一包袱,另有煮熟消毒过的纱布,还有驱虫驱瘟的熏药包,林林总总,收拾了一箱子还只觉不够,不完备。
湛冬笑道:“你放心,我……”
朱绣忙捂住他的嘴,不叫再说,出征前这种立誓的话还是少说为妙,谁知道乌鸦今儿落谁家呢。
“这两个囊袋里,每个里头只有三瓶药。白瓶里止血疗伤有奇效,青瓶里解毒用、毒虫多的地方扔一粒到火里亦能驱虫,这二者每瓶里各有五十粒。最后红瓶里的仅有五丸药,吊命用,能撑一口气见大夫,一个时辰一丸,最多能服三丸,之后就没用了……”朱绣深吸一口气,又道:“两个囊袋一模一样,一个你挂在脖颈里,另一个带在腰里。其余的药,瓶子上都有签子,不如这三瓶效用好……”这些药把朱绣翠华囊里的药草都要掏空了,还用了林家供奉神医的独门方子,若不是药材品相叫人家动了心,就是林家开口,人家也不肯制这些药丸子的。
湛冬揽着她,低声道:“我知,这囊袋里的我只自己用。”
朱绣含着泪笑道:“我只盼你回来亲手把这些尽数还我。”
湛冬心里暗叹一声,笑道:“随我的亲卫,有族中配的,还有这些年我挑的,共得三十六人。这三十六人,我给你留下六人,族中的我都带去,留下的六人皆能信任托重,另外还有两个女镖师,明儿也从庄子上接到府里来。这两个有些功夫,人品可信,也签了身契,你留在身边,只教我安心些。嗯?”
朱绣点点头,擦干净眼泪道:“好!”
作者有话要说:
注:初华锦绣舒,千林望如一。——《春歌》王廷陈。
第86章 有孕
朝廷既已出兵; 且还从拱卫京城的丰台大营中调派了二万将士,大庆朝上至王公下到庶民,都明白这场战争绝非小打小闹,显然圣上和朝廷都已表露出要马踏安南的势头。但国朝大事; 又在疆界最南; 随着兵将离京; 除了京郊大营忙着招募新丁; 训练磨合将士之外,都城中又重是一派歌舞升平的盛世之景。
“爹。您找我?”朱绣向湛大轻轻一福,笑道。
自打湛冬离京; 湛大足有半个月不能安枕; 还是裘管事叫他媳妇悄悄告诉了; 朱绣打发人送来了安神香; 好歹渐渐养了回来。
“冬子媳妇; 亲家舅老爷的船队从南边儿送信来; 说是朝廷各路的将士在江陵郡汇合; 你看看。”说着; 就点点小几上的一封信。
湛大身后的高姨娘温婉一笑,忙双手捧过那页信给朱绣; 朱绣忙颔首致意; 展开马上看了起来。
须臾; 方松了一口气; 笑道:“这是好事,前儿我看了几册大爷的书,虽无安南当地的书; 但百越风土记、县志还有。爹不知道,这安南临近百越; 全是低矮山岳丛林,又湿热极了,这草木野兽在那种地方腐臭的极快,故而最宜成毒瘴。安南国虽蛮野,其实兵少将寡,最难的反倒是当地的地貌气候和毒虫瘴气。朝廷调遣各地兵将,百越、滇南的还可习惯,咱们北地将士却难能适应当地水土。这信上说,大军要在江陵修整,再下百越,这就是说军中将帅皆无激进求功之心,又有沿路调集医匠药材之举,可见朝廷谨慎,求得是稳妥取胜……”这种情况下,越是求稳,各地将士才有时间适应当地,生存的几率才越大。
与安南之战,死在疆场上的兵士尚能称得上死得其所,可若是未战便因水土折进去,就太冤枉了。偏偏从古至今,死于当地的地形气候的将士,不知比战死沙场的要多多少。此次大庆用兵,主帅和麾下将军显然深知其恶,颇为审慎周全。知道这些,朱绣心里就松快的多了,只要主帅不冒进,不拿人命去开林填山,湛冬身上有那些药,想来就安全好些。
湛大哈哈大笑:“好!朝廷既这么着,怕是要耗上一年半载。冬子媳妇,你也不必忒挂念,日子该怎么过就怎么过,得闲了,你愿意回亲家住几日就只管回去!另外,族中此次光随着冬子的儿郎,就有十一人,他们家眷族中虽有帮扶,府里还得多看顾两分。或有处的来的,接进来住上十天半月也无妨。”
这却是正事,朱绣忙答应了。
一时回到正房,春柳才道:“奶奶这个月的小日子已迟了许久,还不告诉人吗?”
毕竟太太早逝,老爷屋里虽有两个姨娘,但大爷走后,翁媳两个还是得避嫌。虽每日朱绣都叫屋里的嬷嬷和小幺儿去前院里给老爷请安,可这一个月上,加上今日,也不过就见了两次。春柳的意思,自然是趁方才,把似有孕的信儿回禀了,一则叫老爷开怀,二则也避免尴尬。
朱绣手掌抚上小腹,她也没料到这小家伙来的这样早。依她原本想的,再过上二三年才正好,却没料到这当头就来了。幸而姆妈舅舅养的精细,自己也上心,如今她的骨架身量已长开了的,虽免不了辛苦些,也还能受的住。只是本来还指望窜一下子身高的,只怕难了。
“日子还有些浅,大夫说出来也模棱呢,这当头,若叫家里空欢喜一场可怎么了得。”虽这么说,可朱绣心里有七八成把握是揣上了,心里默算了下,又道:“索性再等几日,若下回小日子还未行经,就请大夫罢。”
春柳忙脆生生的答应了,又笑道:“请了大夫呀,正好请咱们太太来陪姑娘一段时日,别家都这样呢,况且姑娘的对月也没回去住呢。”
朱绣摇摇头,自家这情景和别家都不同,若是婆婆在,姆妈自然可以上门陪自己段时日。可湛家这情形,瓜田李下,倒累得姆妈被人说嘴。
“你又糊涂了。浑叫什么。”秋桂嗔怪春柳一句,笑道:“我们舅老爷也想奶奶呢,指定要接咱们回家住些日子,不然不能放心。只怕这里老爷也怕咱们奶奶年轻不知事,巴不得我们太太照看呢。”
朱绣晒着春光听两个丫头斗嘴,闲适的昏昏欲睡。
用罢午饭,到底小憩了回,醒来后听府内各管事回话。因班子都搭好了,虽还在磨合时候,可规矩流程定下来,理事就顺畅简单多了。这不年不节的,每日上下午各两刻钟,尽够朱绣处理完了。
“抬我的绣架过来。”朱绣翻过这一旬日的账簿,见无甚差错大褶,就叫收起来,又命将绣架抬来,春日正好,闲懒着未免辜负。
春柳秋桂都忙摆手,“好奶奶,且歇上一会子罢。您如今这……,不好劳累。”
朱绣摇摇头,哪里劳累了?
正待要说话,只听外头二门婆子来回话:“徐家大奶奶打发人来送帖子。”
朱绣忙叫请进来。
进来的却是熟人,朱绣在徐家嫂子身边见过,知道这位嬷嬷是徐嫂子的奶娘,忙命让座。
奶嬷嬷推让再三,放在杌子上坐下,笑道:“下个月我们奶奶要办一场牡丹花会,特意来请湛大奶奶。”
朱绣因笑道:“早听说嫂子养了一手好花,家里还有座牡丹苑,就是嫂子不请我,我也得舔着脸儿去看的。”又忙问“定在哪日了?”
“原本想定在初六,只是初四是文殊菩萨圣辰,初八日是浴佛节,这几日,好些相熟的太太奶奶要出门供奉拜佛的,我们奶奶想了想,就定在了初二日。”
“初二日?这可是今年头一份的赏牡丹,我讨了嫂子的巧儿,饱了眼福。嬷嬷亲自过来,可是这里头有什么讲究,或是嫂子有话要嘱咐?”
那嬷嬷笑道:“怪不得奶奶在家里总夸湛大奶奶最是心思灵巧的,可不是有些缘故要告诉您。”
“这花会茶会是各家常有的,请的人也都大抵是外头爷们同僚好友家的奶奶们,我们奶奶正要借您长长脸子呐,好几年都没见着像大奶奶这样品格儿这样标致的人物了。”
朱绣心里明了,徐家嫂嫂有心,这是带着自个进湛冬这一级的武官内眷的圈子呢。
又听那嬷嬷道:“赶明儿,大奶奶熟悉了,少不得也得攒几场这样的集会。故而,我们奶奶的意思是,请大奶奶提早些儿过去,您这样聪明,只怕顺一回下来就知道如何置办了。”
“嫂嫂事事想着我,我却是愧受了。”
春柳早亲自捧了好茶来,笑道:“妈妈润润口。”
嬷嬷自觉很有面子,越发喜笑颜开。
朱绣想一想从前荣国府的宴会,俱是家宴,鲜少请外人来,倒很有些规矩不明白,因问:“我知道嫂嫂必是替我设想周全了,只是还要问一句嬷嬷,这样的集会,与会的各家奶奶们带去的礼,可有什么说法讲究?”
这奶嬷嬷心道,湛家大爷娶的这小娘子,年纪虽小,可真是个灵慧的,不必这里多费口舌,她自己就想到了。因笑道:“正是这话,因都是相熟的人家,很不必弄些贵重抛费的虚礼。各家奶奶们,若是花会,从家里花园子里挑拣两盆子花带去,大家同赏也就罢了;若是茶会,或是捡几样新鲜茶果子,或是旁的小吃食,都尽可以。若是与主家关系十分亲近,几家商议着请一班小戏或是说书的女先儿,大家乐一乐也是有的,只需先与主家说好就成……”
闲叙半晌,朱绣倒又有了新忙活的事儿,眼看距花会日子不足五六日了,这出门的衣裳、钗环,还有妆容都需要斟酌。她从没参加过这样的小会,自然不知道别人是怎个打扮法子,头一次亮相,又要郑重显眼些才好,却也不能盖过主人家的风头。
裘妈妈并几个贴身丫头翻箱倒柜,摆了满床满榻的衣裳,越发的挑花了眼。
到底裘妈妈经的事多,半晌挑出一件盘锦镶花海棠红的褂子,笑道:“这件好,下头系一件秋色马面裙,奶奶能压得住的这颜色,又鲜亮好看,又不是大红大玄的,倒合适的很。”
春柳想一想,忙从箱子里寻出一件七幅的盘金绣凤穿牡丹的秋色马面裙,笑道:“这件可好?”
裘妈妈打量一番,笑道:“好!褂子颜色艳,花边纹饰少,下裙更庄重精致些,正合宜,不错。”
朱绣由着她们折腾,心里盘算了一回,对裘妈妈道:“白日里听老爷的意思,此次,族中有十一人随军南征,名单子我这里有了,只是各家具体如何,还需打听打听。若家里人有知情的,不妨叫她们都告诉你,不拘明日后日,你说给我听听。”
裘妈妈忙应下。
至晚,安歇时,朱绣才悄向春柳两个道:“初二要去作客,倒是先诊了脉息。初一太急,三十那日请罢。”也给府里个安稳的时间,再一则,虽是赏花,可宴上难免有人劝酒,诊完了脉,自家才好推脱。
不过几日光景,湛大只觉得自己这颗老心跟骑了尥蹶子的疯马似的,一会儿忧心不寐,一会儿又大喜过望。
眼睛瞪得跟铜铃似的,湛大直直看向裘管事:“你说什么?你再说一遍!”
裘管事满脸是笑,连连作揖:“恭喜老爷,您这辈分呐,可是要升一升啦!”之前受朝廷封赠的时候,按理说,自家老爷就该被称为老太爷才对,当家做主的大爷和大奶奶,该是老爷和太太了,尤其是大奶奶,当了诰命夫人,外人称呼起来很该是湛太太才对。偏老爷不愿意,一边眼馋兄弟家的孙子孙女儿,一边梗着脖子不叫改称呼,只说等他老人家也正经做了祖父才行。
湛大喜得嘴都合不拢了,一连声的命:“放爆竹,去,放爆竹!”
嗨,大爷还不知道在哪儿拼命杀敌呢,放什么炮仗,裘管事只得笑劝:“虽则大夫说大奶奶身子骨强健,可日子还浅,不好惊动,这炮竹惊天动地的要是惊着可不妥当。再有,大奶奶孝顺,咱们是头一个知道的,老爷,您看,是不是得打发人去给亲家太太、舅老爷报喜?”
“对对对!”湛大喜得无可无不可:人家明知道自家小子前程未卜,还把姑娘嫁过来,这姑娘心性好有能为,把家里打理的妥妥当当的;如今又这样争气,才进门就怀上了,真真是受了亲家的大恩德了。“备车备礼,我亲自去给亲家道喜!”
“赏,家里上下都赏一个月月钱!你们大奶奶身边侍候的赏三个月的!”
底下站着的都忙贺喜谢赏,裘管事忙掏出对牌叫账房去湛大私库里提赏。
朱嬷嬷和程舅舅如何惊喜自不必说,只展眼间,就到了徐家花会的日子。
若依着长辈们的意思,一万个不愿意朱绣此时出门,只是这是早应下的,况且徐海与湛冬情同手足,这场花会一大半是徐嫂子为了把朱绣带入太太奶奶们的圈子而张罗的,于情于理,都推辞不得。
朱嬷嬷重金请了位颇有名声的收生姥姥,今年一整年都随侍着朱绣身边,才勉强松口。程舅舅喜欢了一夜,次日就亲自到湛家,与湛大两个不知说了什么,反正议定初二日朱绣出门回来,初三起就回娘家归朱嬷嬷看顾,一直到胎满了三个月坐稳了再说别个。
朱绣听丫头在耳边絮絮叨叨,知道这是长辈们疼她,又窝心又头疼。想起姆妈如临大敌的样子,就知道后头几个月不好过。忍不住摸摸平坦的小腹,暗叹自个儿的日子过得跟做梦似的,上辈子从没想过的事,这会儿一股脑的都经历了,一下子嫁人了,一下子又揣上个小家伙,怎么这么不真实呢。
“你今日这身好看的紧,只是脸上素淡了些。你这还是新嫁娘呢,指甲也不涂,胭脂也不擦,倒愈发显得你嫂子我老妖精似的。”徐嫂子拉着朱绣的手,端详一回,笑道。
“不过你这脸,跟桃花骨朵似的,不擦胭脂也使得,就是口唇浅淡了,我那里还有你送我的唇脂,嫂子给你妆扮妆扮?”
秋桂在后头,嘻嘻的笑道:“大奶奶勿怪,原是我们奶奶有了身子,嬷嬷不让涂脂抹粉。”
徐嫂子惊喜道:“果真,哎唷,怎的没告诉我们知道。”
朱绣笑道:“月份尚浅呢。”
徐娘子忙往内室让,“罢了,你歇着罢,一会子人到了我使人告诉你。别怕,今儿有我呢。”
朱绣忍不住脸红,笑道:“哪儿这样娇贵了,嫂子先不是还说要教我嘛。”
徐娘子只不依,道:“什么时候不能学,况且你聪明,我说给你听也能学会了。你听话啊。春柳秋桂,扶你们奶奶歇会儿。”
出了小厅,徐娘子长出一口气,忙命:“打发个妥当人,去告诉大爷,就说湛兄弟有后了。”
这场花会,因着徐嫂子的缘故,朱绣倒是松快的很。因湛冬娶亲晚,与徐家、湛家亲厚的这一小群奶奶们,年岁比朱绣多长上几岁,听闻徐嫂子为她挡酒,知晓了缘故,倒都传授起自家的养胎育儿经起来了。
和乐融融,十分有话聊,朱绣竟也颇顺利的融到内眷里头。
叫徐嫂子暗暗松了口气,她原先提着半颗心,不为别的,只因朱绣能写会读,又长得也忒好了些。相熟的内眷,因大家都是低品阶的武官人家,不少都是小门户家的出身,顶多算得上不粗鄙,至于知书达理多是不沾边儿;况且多有性情爽直不会拐弯抹角的,朱绣这样的模样,又红妆十里,少不得就跟人格格不入。徐嫂子是举人家的女孩儿,当年新嫁,融入这些人里头也颇费了一番功夫呢。她当年,初时人家说的她插不上话,她说的人家是一头雾水,尴尬极了,幸好有婆母领着,这才勉强融入。徐嫂子都拿出婆母引导她的耐心了,谁知湛家弟妹这样灵秀,头一次就不显得突兀。
闲叙了一会子,徐嫂子就招呼大家往花园亭廊去赏花。
徐家几代武官,如今住着的也是个五进的大宅子,因不在闹市旺街,占地颇大,花园子里仿造江南风格,亭榭廊槛,各色景致宛转其间,十分有意境。
一个嫂子笑道:“这还是当年为了迎咱们徐嫂子进门,特地请了南边的匠工修造的。我听我婆婆说,因上两代徐家无女,他们爷儿们造的这花园子光秃秃的,都当校场使呢。那时候徐家宴客,可从来没有这些花会茶会,无景可看。只能每每请两班小戏,听去罢你们。”
说的众人都笑起来,到了一处曲廊八角亭,迎面又是几个穿着富丽些的妇人,先前打趣的嫂子低声将对面几人的身份都跟朱绣介绍一番。
朱绣盈盈站着,只含笑应对罢了。
两相寒温客套几句,三三两两在亭中坐下,朱绣正端详亭下一朵重瓣赵粉,忽听一个妇人道:“那个红衣裳的,就是湛家新娶的媳妇?小媳妇儿,过来叫嫂子看看。”
朱绣轻一扬眉,转过脸来,正是方才才见的那几位中的一个,那妇人也穿着一身红衣,是比桃粉更深的洋红褙子,鲜亮是够鲜亮,只这妇人长相普普通通,压不住色,倒像个陪衬似的。
“您是?”
“嗨呀,这位呐,是邓家六房的三奶奶。你不认识。我说邓三,在座的数数,几个不是你嫂子的,你怎么不站跟前,叫咱们瞧瞧看看?”
“哟,邓三家的,你今儿怎么来了,徐嫂子连你都请了?上回在姚家没闹够,非得把徐家的花会也搅和了才罢休?”
“就是!别欺负我们冬子媳妇年纪小。你家邓三,见着冬子还得称一声哥哥呢,好意思在这里拿大!”正说着,徐嫂子进来,似笑非笑的一睨邓三奶奶。
那位邓三奶奶不忿的低下头,不言语了。
朱绣冷眼瞧着,这几个穿着都往富贵炫耀上打扮的妇人,只怕不大得人心,其余几个抱成一团,一旁说话。唯有这个邓三奶奶,不知如何得罪了她,倒拿着自己作筏子。
徐嫂子拉起朱绣,把她安置在方才熟络的几个嫂子中,忙着叫丫头上果子好茶,才又匆忙走了。
“今儿来的人不少,除了咱们这些小辈,还有些上一辈的太太们,徐嫂子可带你见过了?”那位颇诙谐的嫂子问。
朱绣点点头,长辈们都是徐嫂子亲自去迎的,特地带上了朱绣,都见过了。
“也是,谁叫我们家爷不争气,扒不上人家湛大爷的门呢。能扒上的都飞黄腾达了,又是指挥使又是千总的,怪不得徐嫂子也得巴结着。只可惜呀……”那邓三奶奶见方才朱绣没吱声儿,以为是个好拿捏的软货,又阴阳怪气的说话。
朱绣挑挑长眉,不等她把可惜什么说出来,直接道:“邓三奶奶是罢,还请慎言。方才我随徐嫂嫂拜见了邓伯娘,您若是说了甚么我不爱听的话,少不得搬弄告一番状了。我新过门不久,不懂事也是有的,邓伯娘方才还嘱咐嫂子们让让我呢。”把告状说的理直气壮。
朱绣身旁嘴巧的那位鲁嫂子,像是才认识朱绣一般,细细的看过一回,大笑道:“果然,对咱们的脾气。就该叫那些乱叫唤乱咬人的狗,知道厉害!”
朱绣心道,可不是狗么,狗嘴里吐不出象牙来,她将才分明是要咒自家湛冬。
鲁大嫂不愧个鲁,当下指着邓三奶奶的鼻子道:“沾了邓家大房的光,你才进这里来,别给脸不要啊!况且,你有这调三斡四说嘴的功夫,还不如多管管邓三呢,在座的哪个没开怀,只有你!瞎话坏话说多了的,不怕造口业呀!再如何新,湛家弟妹如今已有了身子,你且多顾着你自己罢。再叫我听见那些歪话,大嘴巴子抽你!”
气的邓三奶奶脸色铁青,鲁大嫂坐下来,跟朱绣道:“别理她!都知道邓继小子和你家湛兄弟好,如今邓小子升了丰台大营的千总,听说又说了一门颇高的亲事,她这是嫉恨呢。你不知道,今儿来的邓太太是长房宗妇,进门多年无子,当时六房已有二子又鼓了肚子,说要把肚子里的这个过给长房,谁知邓太太就怀上了,生下来就是邓继。六房的就是那个邓三,他们六房也是有意思,都觉得是邓继小子占了邓三的地位,这以后,但凡邓继小子出息点儿,就说三道四不消停。可如今长了起来,那个是烂泥似的,邓继小子认了两个哥哥,倒越发有能为了,叫她们看了岂非更恨。尤其是这个邓三家的,跟黏上大房似的,因着她搅和糟践名声,闹得邓继如今还没娶上媳妇……”
朱绣也是知道邓继的,不仅知道,还见过,闻言,笑道:“说的哪家的?我们爷出门了,我这消息越发不通了。”
鲁嫂子想了一回,笑道:“恍惚是哪个高门的庶女,听说在家里不大得意,只是人好性情也温厚,邓太太极满意。因着她家不大看重,邓家也不张扬,只要安安生生把媳妇娶进来就万事都好了。”
“哎,对,好像是姓贾,许是那什么国公府的旁支罢。”
“姓贾?”庶女,不得意,人温厚,朱绣越想越觉倒像自己认识的那位姑娘,都中高门,又是国公府,除了宁荣二府再没其他,况且旁支里头,朱绣还从未听过有适龄的庶女的。
第87章 起风
进了六月; 朱绣的坐稳了胎,湛朱程三家才松一口气,说起来也是冷清的很,三家也只三个正经长辈罢了。可这人口越少; 就越显得小辈金贵; 朱绣就是活动活动胳膊腿儿; 也有一堆嬷嬷丫头不眨眼的护着。饶是朱绣性子乖顺; 也是十分难捱,只是虑着长辈心意,到底是慢慢强让自个习惯了。
正是伏天; 收生姥姥不许朱绣房里用冰; 就连坐卧的湘竹簟芙蓉簟上都叫缝了一层细布。
“你舅舅的意思是咱们全家都往妙峰山别庄上去避暑; 也省得你憋坏了。”朱嬷嬷一面说; 一面亲自把葡萄一颗颗从串上摘下来放在朱绣身侧的小银盘上:“虽没冰镇; 可也是掉在井里湃过的; 凉丝丝的; 不许多吃。”
朱绣摸摸微微凸起的小腹; 笑道:“这倒是个安生不闹人的,我也不觉得多热。舅舅也够忙的了; 半个月内务府都传叫几回了; 若是咱们去了妙峰山; 舅舅岂不得隔三差五盯着大日头来回奔波。况且还有我公爹那头; 裘管事跟着我在咱们家里,就是为了我这边有事情好传话回去,我丢手走了不打紧; 得劳动多少人为我费心神。”
朱绣也不剥葡萄皮,捏一个吸溜就到了嘴里; 随手把皮子放在旁边瓷碟里。心道,这时代的房顶都极高,居室又大,外头花树参天,檐廊曲折,再热能热到哪儿去呢。
“往年暑月里我还时不时用些冰,今却真没觉察多燥热的慌,姆妈,我揣的这个,倒是个会疼人的,只怕是个小囡囡。”朱绣边吃边笑道。
“越发没个样儿了,剥了再吃,仔细呛着。”
“什么揣不揣的,多难听。”朱嬷嬷顿了一下,又笑道:“不管男女,咱们都喜欢。只是如今姑爷在外头,亲家老爷只怕盼着你肚子里是个男娃娃,你心里得清楚,这并非是不喜欢孙女儿,只是人老了,多是个慰藉寄托的想头。”湛家待自家女儿如何,这几个月朱嬷嬷看的很清楚,虽想着湛冬仍旧不安心,可心里也着实感激,觉着没把闺女许错人家。
“还有半年呢,这话不许再说了,只当替姑爷体谅你公爹罢。”朱嬷嬷嘱咐道。
朱绣笑道:“他家向来儿孙多,女孩儿少,倒不大计较。”见她姆妈的眉毛立起来,朱绣忙讨饶道:“好好好,听姆妈的,您说怎么着就怎么着,我不说了还不成?”反正受精卵时候男女就定下来了,不说也没用。
另一头,裘管事一大早趁着凉快就回去湛家回禀:“大奶奶身子骨康健,亲家太太也养的精细,两个收生姥姥轮流陪着,就连大夫都说咱家大奶奶这胎养的好。老爷尽管放心。”
湛大连茶都顾不得吃,笑道:“那就好那就好。”
一旁的高姨娘笑问:“孩子可闹人?大奶奶吐得厉害吗?”
湛大赞许的看一眼高姨娘,他是公爹,有些话不好问,到底是女人家心细。
裘管事余光看到另一边偷偷撇嘴的胡姨娘,心道,这位胡姨娘虽更年轻标致些,可实在是没甚眼色。这想头一晃而过,裘管事满面是笑:“小主子是个孝顺、可人疼的,大奶奶并不没有这些症候。我家那婆娘日日陪在大奶奶身边儿,还说奇呢,大奶奶吃得香睡得好,气色精神都好。”
闻言,湛大更喜了,笑道:“跟冬子一样,那臭小子也不是个闹得,他娘有他的时候都以为是个姑娘呢。”说着,就感慨长叹了一声。
胡姨娘嘻嘻的笑道:“老爷这是更喜欢孙儿了?”话说着,眼睛还悄悄一勾湛大。
湛大如今才四十许年纪,生的高大豪气,比起胡姨娘病秧子先夫,简直云泥。胡姨娘也才二十六七,日久天长的,又觉同时纳进门的高氏颜色平常,性子沉闷,哪哪儿都比不上她,渐渐倒真个把湛大当做良人了,心里巴望着能替他生下个一男半女。
湛大却全没那些花花心思、男女情长,心里只觉得胡氏蠢笨,理也不理,只命裘管事:“告诉冬子媳妇,叫她安心养着。府里的事,撒手叫家下人管着就罢了,万不可忒操心了。”
朱绣人在娘家,可湛家中馈仍得管着,幸而湛冬不在家,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