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影视]爱新觉罗家那点事儿-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我怎么可能帮得上忙?”胤禛皱着眉头完全不明白怎么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姑父,请您听娴儿说,如今娴儿离魂,最不放心的就是那几个孩子,十三已殇,自是随我而去。永瑆的母妃虽不在了,如今四阿哥已经分府有能力能够照顾他,八阿哥在阿哥所也是能够照看他,所以对于永瑆我还算放心,他的两位哥哥对他也是尽心尽力的,可是兰馨和永璂我实在放心不下,兰馨是九爷的外孙女,当年远嫁巴林部的固山格格之女,后来被我接回宫照顾,一直养在身边,兰馨的话,九爷那支的人是无法照看她的,蒙古她是不可能回的了,十二皇叔虽然对兰馨疼爱有加,可皇叔他老人家年事已高,兰馨过两年就该出嫁了,没有娘家的支持,兰馨她要怎么办?永璂因为我的关系已经被弘历迁怒,这个孩子虽宅心仁厚,可却有些懦弱,是我把他保护的太好,弘历经常的责骂,让这孩子更加没有自信,他这样的性格如何能在皇宫生存下来?”玉娴再次跪下,一时间声泪俱下。
“唉,娴儿,看来我和你姑姑都错了,你起来吧!”胤禛叹了一口气,扶起了她,“既然今天你也叫我‘姑父’,我们也就不用讲君臣之礼,这是我们的家事”。
“对了,刚刚你说那个叫‘兰馨’的孩子是老九的后人?”胤禛若有所思地问,“是的。”玉娴将兰馨之事详细地告诉了他。胤禛听完,一脸的感慨:“娴儿,这么多年,真的是辛苦你了。为了我和你姑姑当初的嘱咐,费了这么大的力气。”
“不,姑父,我一点都不辛苦,我应该感谢您和姑姑当年的叮嘱,否则,我也不会有兰馨这样贴心的女儿。”
“其实,我和你姑姑,当年一直都认为弘历真心喜欢的人是你,雍王府的暗卫不止一次看见他悄悄到你院门口站着,也不进去,等到你屋里的灯熄了,他才回自己的房里。府里的下人们也不止一次给我和你姑姑禀告,你和弘时在一起的说话的时候,弘历常常会站在远处看着你们,这才让我们明白为什么他一直暗中与他三哥针锋相对。再加上当初活佛在雍王府见到年幼的你,就已经笃定你将来会母仪天下,虽然开始不会成为正室,但命中注定贵不可言,我们就更认为弘历对你的感情是认真的,就算富察家那孩子,最终也不会成为你们之间的阻碍。因此,你姑姑才会让你去守护乌喇那拉一族的荣耀,我才会想到利用弘历对你的感情去压制他,没想到啊,没想到,真是高估了我这个儿子。曾引以为傲的儿子竟然变得如此不堪,真让我将来如何面对爱新觉罗家的列祖列宗。”胤禛哽咽道。
“姑父,您不要自责,是娴儿的错。”玉娴一朝离魂,倒是清楚了不少。“‘夫为不争,则天下莫能与之争。’其实我会有这样的下场也要怪我自己过于要强,放不下所谓的自尊与骄傲,与弘历对着干,倒是被旁人钻了空子,成全了别人。娴儿不孝,有负您的教诲。”玉娴很后悔当初的一些做法。
“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娴儿,有些事发生了就不能再挽回。”胤禛似乎也想到了一些事情,在劝诫玉娴的同时,神情也有些迷茫。
“对于弘历,我情已断,也没什么好说的,只求他念在我们一场情分上,善待我的子女。”玉娴觉得以她对弘历的了解,这确实是很困难的一件事。爱屋及乌,恨屋及乌,这是爱新觉罗家人的通病。
“姑父,娴儿时间已经不多了,若是有机会,请您代我照顾几个孩子,娴儿在这给您磕头了。”胤禛看着玉娴跪下磕头,正要上前去扶,忽然之间却被茫茫白雾挡住了视线。
“娴儿,娴儿”胤禛呼喊着,却找不到出口和方向,白茫茫的一片。从他有意识开始,这一切的事情就显得异常诡异,胤禛一时之间也无法参透其中的玄机。而就在他百思不得其解时,天际当中忽然传来一个苍老有力的声音:
“吾辈出于白山黑水之间,纵横千里,转战四方,临大敌而不惧,受重挫而不馁,以勇悍威八方,兵锋所指,所向披靡。
吾之所恨,为不能展一统之宏图,使万民臣服,四海来朝。试看今日之疆域,为谁家天下?
故凡吾爱新觉罗之子孙,皆承吾之意志,生,统八旗之力开万里江山,死,以精魂之体守千年社稷。如有违者,则不配吾爱新觉罗之姓氏。”
“是谁?究竟是谁?”胤禛有些心惊了,其实他心里明白,能够有资格这样教训爱新觉罗子孙的人只有一位,只是他不愿意相信,这样的事情不是太匪夷所思了吗?刚才玉娴也说了,有个声音指引着她来找自己,难道真的是……从他苏醒的那一刻,似乎所有的事情都不在他的掌控之中了。这样的感觉让一向自信的胤禛很不爽。
“爱新觉罗·胤禛,你就忍心看见我大清的江山这样被糟蹋吗?你那13年的努力付之流水吗?你的皇位继承人是你亲手所选,这样的子孙,这样的朝政,又如何能有千秋万代的基业?你将来有脸去面对爱新觉罗家列祖列宗吗?”
“儿孙不孝!”这样的呵斥,让胤禛顺势跪下,浓雾逐渐散开,一个身影逐渐从模糊到清晰,胤禛仔细一看,心里一惊,这一身黄色戎装的老人,不就正是那寿皇殿中悬挂的老罕王努尔哈赤么?
“胤禛,时辰已到,去完成你的使命吧。”还没有等胤禛反应过来,似乎被狠狠一推,眼前顿时一片漆黑,仿佛进入了一个黑洞,在黑暗中慢慢行走,胤禛想着刚才老罕王的话,难道真的是祖上显灵,让朕去收拾弘历那个不孝子?弘历这孩子怎么变成这样,违反祖训,宠妾灭妻,混淆皇室血脉,刚愎自用、好大喜功,当年本想让他继位后少吃点苦头,几乎帮他扫平了一切障碍,难道是因为没有了磨练反而让他没有了斗志,甘于享受?难道朕真的错了?
胤禛思考着,脑里一片混乱,突然之间,看到了前面一丝光亮,连忙走过去,忽然强烈的光线射得他睁不开眼,忙用手挡住眼睛,再睁开时,黑暗已经没有了,一个又惊又喜的声音响起:“来人啦,皇后娘娘醒了。”
“皇后娘娘?是谁?”胤禛心里嘀咕着,这时他还没有完全适应这光亮,一时也没有反应过来。
这时,一张苍老的脸带着泪出现在胤禛的面前,虽然经过岁月的变迁,胤禛依旧认得这副面孔,这是玉娴身边的容嬷嬷,当年玉娴养在雍王府的时候,她也一直跟在身边伺候着。“娘娘,您可总算醒来了,三天三夜了,老天保佑啊,连十三阿哥都大安了。”说着,容嬷嬷哭了起来。
听见容嬷嬷的呼喊,太医也冲进来要为皇后娘娘请脉。“恭喜娘娘,娘娘洪福齐天,已经大安了。”太医隔着帘子恭喜道。“皇后?”胤禛总算反应过来了,他埋头一看,自己竟然由玉娴的身体重生了。
“娴儿,你怎么样了?”一个明黄的身影直接冲了进来,胤禛抬头一看,这不是弘历那败家子是谁?天啊,玉娴可是他的妻子,现在朕竟然成了玉娴。“娴儿,你没事儿了吧?”乾隆一脸的焦急。胤禛看着他,咬牙切齿地吐出两个字:“弘—历—”然后直接晕过去了。
“太医——太医——,皇后又晕过了,不是说皇后已经大安了吗?怎么会这样?”坤宁宫中只听见乾隆一个人的声音在咆哮。
作者有话要说: 首先说下,请大家直接忽略努尔哈赤说的那段话在语法、意思等等方面的问题吧,那段是我自己写的,文言文真的是忘记得差不多了,中间那句“试看今日之疆域,为谁家天下?”我还是根据人家骆宾王的《讨武檄文》中那句“请看今日之域中,竟是谁家之天下”而来,原来学的东西到差不多全换给老师了,就只记得一些表皮的,囧rz,以后再也不写了= =|||
这章里面胤禛和玉娴在对话的时候,从玉娴托孤开始,我就把胤禛定位为一个普通的长辈,所以那段对话他也没有用“朕”这个自称,觉得混乱的筒子请多多包涵,嘿嘿~
从这章开始,后面就是该文的第二部分了,重生的人物会跟着一一登场。在这里我一定要再次声明下,前面部分并不是单纯的在给后面的事情做铺垫,第一部分它本身的故事也是该文的构架之一。
我文章的标题定的是《爱新觉罗家那点事》,就算那人是个渣,是个NC,但只要他(她)姓“爱新觉罗”或者是和爱新觉罗家密切相关的人,他(她)就会是这文的主角之一,戏份肯定不会少,只不过主线会以帝后二人展开。
从现在来说,第一部分内容,就是讲那拉氏和NC龙之间的纠葛,第二部分就算数字军团登场了,肯定还是会有爱新觉罗家的其他人出来充当某篇章的主角,所以如果单纯是只想看四四和八八对手戏的筒子肯定是要失望的,也不用再追下去了,免得被雷翻。
最后还是那句老话,自带避雷针,误伤概不负责,不适者或不喜者请直接绕道勿入,右上角小红叉随时伺候。
PS:之前也说过了,此文不会入V,喜欢的筒子可以放心追文,上一章不过小虐了一下而已,评论数一下就彪悍地上升,摸下巴~~~~
☆、温情
等皇后醒过来时,不,现在应该叫“胤禛”,映入他眼帘的就是三张像花猫一样的脸。
“皇额娘……”三只花猫一起扑向胤禛,好不容易醒过来的某人差点又晕过去。“我的小祖宗们,娘娘刚刚醒,你们这样扑过去你们的皇额娘怎么承受得了。”还是容嬷嬷上来帮胤禛解了围,三个孩子这才抽抽嗒嗒地离开床榻,一字排着站在旁边,容嬷嬷上前扶起胤禛,在背后给他垫了一块垫子,胤禛这才感觉舒服些。
看着眼前三张花猫般的脸,胤禛觉得有些头痛,上辈子的时候他对自家孩子也没有太多的亲近,现在要面对这几个孩子,他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应对。“皇额娘,您还有没有哪里不舒服?”稍大点的女孩儿小心翼翼地问道,这就是兰馨了吧,还不要说,这丫头和老九还长得有些相似,只是桃花眼换成了水灵灵的大眼晴。兰馨瞬间就让胤禛有了好感。
“朕……”一开口胤禛就知道惨了,上辈子都习惯了,这突然之间也改不掉啊,而且这一开口,就是玉娴那软软的声音,自己已经习惯了严肃冷淡的口气,可这样的语气加上这样的嗓音,胤禛忽然觉得全身的鸡皮疙瘩都冒了出来。
“咳,咳,咳……”为了掩饰刚刚的口误,于是在上一世是泰山崩于眼前,而面不改色的雍正皇帝,不得不忙用咳嗽来替代,容嬷嬷赶紧帮他顺气。
“皇额娘,是女儿不好,不应该急着问您问题的,您快喝点水。”兰馨看见自家皇额娘那么难受,心疼得直掉眼泪,也没顾得上什么礼法,慌慌张张地从宫女手中接过杯子,要喂胤禛喝水。
“不要哭,丫头,皇额娘没事儿。”胤禛硬撑着说完这段话,天知道要让他说出“皇额娘”三个字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儿。不过兰馨的贴心确实也让胤禛有些感动,他看的出来,这个孩子是真的在为玉娴这身体担心着。这孩子算起来也是自己的孙辈,玉娴把她教得很好,所以他才会忍住对目前声音的不适应,开口安慰她。
“皇额娘,您吓死儿子了,儿子还以为,还以为……”胤禛看了过去,离床榻最近的男孩儿一脸悲伤地望着他,脸上的表情仍然有些胆怯,欲言又止,这大概就是十二阿哥永璂了吧。这孩子长得浓眉大眼的,继承了弘历和玉娴的优点,尚且年幼的永璂脸上还有点婴儿肥,因为刚刚哭过,整就一个迷路被欺负了,回家找额娘的小花猫。这样可爱的一个孩子,弘历那死小子怎么舍得责骂?胤禛腹诽。这孩子连和自家额娘说话都避讳着,这也不知道平时是怎么被弘历给责骂的,在自家额娘面前,连说了句稍微犯忌的话也会吓成这样,想当年,爷也没有一天到晚的念叨他和老五,他竟然敢教训和责骂起爷的孙子来了,哼!(四爷啊,当年您那眼神一甩过去,小四子和小五儿哪里还需要您老念叨啊,直接就该干嘛干嘛去了~~再说这是您孙子,也是弘历那渣的儿子吧~)
胤禛有些心疼地搂过永璂,虽然满人有抱孙不抱子的传统,对于胤禛来说,永璂他们还是他的孙辈,抱着这些孩子,不算有违习俗。
“皇额娘,您是不会不管我们的,对不对?”永璂旁边的男孩开口了,这孩子的脸上满是期待的神情,这就应该是养在玉娴身边的十一阿哥永瑆了,“皇额娘是不会丢下你们不管的。”胤禛也将永瑆搂了过来,“皇额娘……”三个孩子一起又大哭起来。容嬷嬷也在一旁直抹眼泪,坤宁宫的奴才们看见这一情景,没有不伤感的。
“皇额娘,您不知道,我们,我们真的,真的好怕啊……”兰馨跪在床榻边上呜呜地哭着,“皇额娘,您一直睡着不醒,兰馨姐姐,十一哥还有儿子,我们除了去看十三弟外,都不敢离开,我们希望,等您醒来的第一眼就能看到我们,可是您为什么要一直睡着啊,为什么不肯醒来呢?我们都害怕您打算就这样一睡过去,就不要我们了?”永璂说着,泪水就哗哗往下流。
“皇额娘,以后我们都会很乖的,等永璟弟弟的病完全好了,我们就一直在一起好不好?您以后就不能睡着了就不理我们了,好不好?”永瑆拉着胤禛的手,一字一句地说着,这一连串的问题让胤禛心里有些苦涩。当年嘉妃去世的时候永瑆已经有了一些记忆,他是真的害怕母妃的悲剧又再次上演。
“皇额娘,您说过的,要看着我们几个长大,现在永璟弟弟也醒过来了,我们一家人又在一起了,您为了我们,一定要好好保重身体,不要因为那些人生气,好不好?!女儿以后,以后再也不要看到皇额娘这样生病了。”兰馨哽咽着,不断地擦眼泪。
“好,好,皇额娘答应你们。以后无论遇到什么事情,皇额娘都不会丢下你们不管,也不会只顾自己睡觉,而不理你们。我们家兰馨,皇额娘我还没有看到你出嫁,怎么会不管你呢?还有永瑆永璂永璟,皇额娘一定会看着你们大婚,看着你们娶媳妇的。”胤禛心里最柔软的地方被这三个孩子的牵挂和孝心触动了,于是说了这段上辈子根本就不可能说出口的贴心话。
“皇额娘,呜呜呜~~~~”三个孩子又开始哭,这一次,胤禛没有觉得手足无措,只是搂着他们也不再说话。在这个冰冷的坤宁宫里,这几个孩子用他们的真心将温暖聚集在一起,久违的温情感染着坤宁宫中的每一个人。
搂着三个孩子,慢慢安抚着他们,胤禛觉得很心酸,或许是因为上辈子站在权利的最高点,为了江山社稷不得不将亲情和感动看得淡薄,不让自己有情,这样才不会有牵绊。这几个孩子,要是没有玉娴,那真会成为这个皇宫中无法容下之人。因为弘历的迁怒,这坤宁宫就冷冰冰的像一个冷宫,看看这些伺候的人就知道了,不得宠的皇后,不得宠的阿哥公主,这后宫当中恐怕是人人避之而不及,哪里还会有人真心地来关心他们呢?想管想关心的人被这宫墙隔离在外,管不了也关心不成,而那些不想管也不想理会的人,却在这红瓦绿墙内继续过自己奢华的生活。这后宫,向来就是一个冰冷的地窖,囚禁的不只是年轻的容颜,更是一颗颗曾经善良而温暖的心。这也是当年为什么除了遵守祖宗规定的选秀外,不愿扩充后宫的原因。
这三个孤独无助的孩子,让胤禛也想起了前世洋槐树下那个孤独的身影,在众人面前笑得温文尔雅,无论谁见了都会夸奖他得体,可是在无人的时候,他还是会卷成小小的一团,低声抽泣,因为额娘的身份低下,小小年纪的他已经懂得了皇宫中的冷酷和无情,于是对着谁都不得不带着一副笑容的面具,不再让喜怒哀乐展现在脸上。只有那些个夜晚,自己在那洋槐树下找到低声抽泣的他,背他回阿哥所的时候他才会软软地说一句“四哥,我好累”“四哥,就这样一直背着我,好不好?”已经忘记了当时是怎样回答他的了,只是没有想到最后大家竟然会演变成那样的关系。当作为皇子出生在这个宫中,这样的悲剧就无法避免,可是却可以将这样的悲剧的伤害程度降低到低,上一世已经错过了一次,这一世,一定不能错过,玉娴,这几个孩子,朕一定会帮你好好守护他们,就算是为了守住这坤宁宫中的一份温情。
哼,不过弘历这臭小子,为了一个包衣奴才,竟然把自己的皇后和孩子逼到如此地步,宠妾灭妻,好,好,好,好一个乾隆盛世,好一个乾隆朝!想到这里,胤禛的眼神立刻阴了下来。
“娘娘,”容嬷嬷看到了胤禛的眼神,忙打断他的心思,“奴婢把太医请进来,再为您号个脉吧!”胤禛点了点头,让太医看过了,也才能确认玉娴的这副身体没有问题。三个孩子听到太医要进来,也忙离开床榻,容嬷嬷让宫女将三人带下去梳洗。
太医认真地把脉之后,便说了一通吉言恭喜皇后身体大安,连十三阿哥也转危为安了。此前和那几个孩子说着话,倒是忘记了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此前离魂时,胤禛记得玉娴明明就说小十三是殇了的,所以她才会吐血晕倒。而现在太医却很肯定地说永璟大安了,如此说来的话,难道十三和自己一样,是重生?那会是谁呢?要不现在就去确认一下?
“娘娘,您也刚刚醒,奴婢擅作主张让十三阿哥和嬷嬷呆在一起了,太医也随时在那边候着。您的身子也还没有全好,等您再恢复点精神,奴婢再把十三阿哥带过来。您看行么?”容嬷嬷知道主子在担心小阿哥,“皇后娘娘请放心,十三阿哥洪福齐天,奴才们在那边随时候着,请您放心。”太医也向胤禛保证道,胤禛这才点头答应。
太医准备退下并说立刻去向皇上禀报皇后娘娘的情况,还说这是皇上特别交代的,每隔三个时辰就得去想他禀报皇后和十三阿哥的病情。胤禛有些疑惑地看了容嬷嬷一眼,之前弘历不是不管玉娴母子的死活吗,这怎么突然又关心起来了。还没等容嬷嬷开口解释,那太医就开始BLABLA地讲述皇上对皇后是多么重视等等,后来又经过容嬷嬷的叙述,胤禛总算弄清楚了事情的经过。
当日,两位太医冲进坤宁宫后,看见满身血迹的皇后和十三阿哥,连忙开始抢救,十三阿哥是没有了呼吸,可却有微弱的脉搏,而皇后娘娘也是一口气吊着,母子俩的情况都不乐观,两位太医清楚事情的严重性,必须禀报皇上这件事,否则要是真有什么意外,谁也担不起这个责任。可是两人又不能离开,而坤宁宫又是一片混乱。
不知道是因为这几个孩子心有灵犀还是冥冥之中一切皆有注定,天刚有些亮,兰馨和永瑆永璂由于放心不下自家额娘还有弟弟,就从阿哥所和各自住的地方一起到坤宁宫里来看他们,哪知道,一进来就发现出了大事。太医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连忙请公主和阿哥去给皇上说一声。三人都吓坏了,两个阿哥年纪本来就小,对自家皇阿玛向来有些畏惧,再加上看见坤宁宫的情况,早就吓坏了。
兰馨看着皇后和永璟危在旦夕,也是又惊又怕,可一看两个弟弟那样,她咬咬牙,就准备去请皇阿玛,容嬷嬷这才回过神,拉住她告诉了皇上在的地方,并且将之前折腾了大半夜,双雪和皇后去请皇上的事情告诉了兰馨,气得兰馨是火冒三丈,直接往外冲,不过,在出去之前,她不但叫上了坤宁宫的侍卫,而且还把由履亲王做担保,乾隆特许留在宫中的两个蒙古勇士岱钦和孛日帖赤那,也是她的阿玛蒙古巴林郡王侃布派给她的人一起带上了,并且把履亲王给她的玉佩取下来交给容嬷嬷,让容嬷嬷派可靠的人带着腰牌和玉佩立刻敢去履亲王府,请履亲王和福晋进宫一趟,让他老人家来主持大局。
“娘娘,您不知道,当时真多亏了公主。”容嬷嬷忍不住感叹,“公主当时不敢断定皇上的态度究竟怎样,万一还是和之前一样,听信那些人的话什么都不管,到时候要真闹起来,太后又不在,公主就说如果有履亲王来坐镇,就不怕到时候没人管坤宁宫的死活。”
胤禛听到这里,不禁赞叹兰馨有勇有谋,她当时本来就在气头上,而延禧宫皇恩正隆,之前就已经发生过争执了,再加上福家兄弟和永琪小燕子紫薇这样的脑残在,动手是难免的,坤宁宫的侍卫到时候估计也不敢对阿哥格格动手,但是那两个蒙古勇士可不一样了,他们除了皇上和皇后外,就只听兰馨一个人的。而且这两个蒙古勇士动起手来可不会像宫中的侍卫那样对那些人手软。
胤裪现在也是履亲王了,这个弟弟当年是跟着苏麻姑姑长大的,在他们兄弟中可以说是一个很微妙的存在,没有人会在意他,但又没有人敢忽略他,当年为了弘历,自己也打压过他,可他还是一如既往的说话做事儿,兄弟几个里面,也只有他是活的最淡定的,而且胤裪为人处世自有一套,尽得苏麻姑姑的真传。目前,以他的辈分和地位,以及在宗室中的声望,在处理皇后这件事上,弘历确实还不敢随便违逆他,兰馨的这安排可以说是相当周到。
“你想说什么就说吧?”胤禛一眼扫过去,他早就看见太医在旁边是蠢蠢欲动,一直欲言又止的样子,如今他一开口,太医立刻到她跟前行了个礼。“启禀皇后娘娘,您不知道,这几天这宫里宫外都在传着那天晚上公主的事儿……”
“混账!”那太医还没有说完,胤禛就狠狠地拍了一下旁边的桌子,一屋子的人顿时跪下了,“皇后息怒”的声音不绝。“究竟是哪些人在传这个事儿?不管那天晚上发生了什么,这终究是宫闱之事,由得这些奴才们乱嚼舌头。和安公主,是我大清上了金册的和硕公主,那些奴才有什么资格来议论她。哼,看来不光是这后宫,就连在宗亲贵族也都该好好整顿一番了。”胤禛心里又急又气,弘历这混账东西,养了一帮什么样的人,就算是天大的事情,这皇家之事也不是能够随便乱传的。要这事儿隔在当年,不管是康熙朝还是雍正朝,不管是落在他们兄弟哪一个人身上,都绝对早就出手收拾了。自家人窝里斗是一回事儿,但让别人当成茶余饭后的谈资讲,那就要看这些人有没有这个本事喝完那杯茶,吃完那碗饭了。更何况,兰馨是个女儿家,这种事情无论结果怎样,对她来说是祸福难料,眼看兰馨也要到了指婚的年纪,这节骨眼让胤禛怎么不会心急。
那太医也是一人精,看见皇后脸上的怒气似乎全是因为担心公主的名声,这心里也有些感叹。都说这皇后娘娘性格张扬跋扈,不近人情,当年,甚至还谣传说皇后是为了得到皇上的宠爱才收养的和安公主,要不,以皇上对后宫妃子的喜好程度,怎么可能会有了十二阿哥,五格格,十三阿哥?!这都是源于皇后利用了皇上对和安公主的喜爱而要来的天大的恩宠,这和安公主就是皇后在这宫中除了太后老佛爷外,唯一的依靠。
可这段时间他一直在坤宁宫呆着给皇后和十三阿哥请脉。当年传的沸沸扬扬的那些事儿,在他看来却全不是这样,倒是和安公主因为成了皇后娘娘的养女,这才在宫中有了依靠,皇后对公主的担心,哪里是装能装出来的。再说了,他也没见皇上对和安公主有多上心,也没有听说皇上有专门来看望公主什么的,倒是那还珠格格和明珠格格,才是真的得了皇上的宠爱。看来,当年的那些谣言也是有心人专门放出来的,这宫闱之中的水,可不比那朝堂之上浅啊。
不过,这和安公主还真是不简单,平常看起来就一高贵大方,规规矩矩的公主,养在深宫之中,也不会有太多的见识。再加上她从小养在皇后身边,也是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据说她除了固定去给太后和几位娘娘请安,这逢年过节的去履亲王府拜访一番外,基本在自己住的地方没出去过,所以,就这宫里的很多奴才都还没见过和安公主究竟长得啥样。要么就有的说和安公主长得貌不惊人,自觉惭愧,于是就不敢出去见人。还有就是,这公主被皇后娘娘打压的和朵风中小花儿一样,较弱不堪,传闻最多的就是被皇后娘娘养得和她一样性格古怪,张扬跋扈,皇后怕她出去惹篓子,于是也把她禁足了。
这传闻果然是不可信的,本来作为一般品级的太医,他可是没机会见到传闻中的和安公主,毕竟这坤宁宫的人要请脉,也是有规矩的,可没想到这次皇后和十三阿哥病危,那些品级高的太医们自然在延禧宫为令妃娘娘候着,而坤宁宫这个冷锅饭就被他给端了,这也才有机会见到皇后和公主,才更加确定那些传闻一定是嫉妒公主的人传出去的。和安公主确实不敢随便出去走,就她的长相,那一出门还不把这紫禁城中的还未婚配的王孙公子五侯家的福晋太太们都给招到坤宁宫来递牌子。不过这平时看起来仙女一样的公主,发起火来还真不一般,那气势和做派,根本就不是当天晚上另两位格格能够比得上的。想到这里,太医眼前一亮,上前继续说道:“奴才斗胆,请皇后娘娘息怒!若非在场的人因和安公主的气度而折服,断然不敢做这等腌臜之事。”
胤禛听着太医的回话,眼里的阴霾也渐渐散去,“当日究竟是怎么回事?”胤禛醒来还不久,什么事儿都还没有理顺畅。“奴才当日虽在坤宁宫位皇后娘娘和十三阿哥诊脉,但从在场的太医口中听说了此事,公主那天可真是尽显天家的威仪啊,让人既震惊又感动,奴才斗胆说一句,在大家心目中柔弱乖巧的公主,为了自己的皇额娘与弟弟竟然可以展现出那样一面……”BLABLA太医掩不住自己的崇拜之情立刻,竟然毫不在意胤禛的冷眼,开始声情并茂地讲述当天的情形……
作者有话要说: 昨晚上写完这章的时候,忽然发现了一个巨大的BUG
我在前面竟然一直都让兰馨在皇后面前自称“兰馨”
清朝公主无论出嫁还是没出嫁的都不能自称闺名Orz
问题是到了修文,我也忘记这个事情了,无语。昨天又查了一下,也没有说明在自家父母面前能不能自称闺名 = =|||
完全混乱了,从这章开始我还是改变称呼好了,免得到时候又出错
☆、兰馨
当日,兰馨的预料一点都没错,在延禧宫外,就被拦住了。刚开始兰馨还守着礼节请人通报,延禧宫的主子和那一屋子的人刚刚才被皇后嘲讽一番,下面的人看见兰馨,自然也是没好脸色,虽说是养在皇后身边的公主,可这后宫谁不知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