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影视]爱新觉罗家那点事儿-第5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亏空钱粮而被处理的官员们,乾隆也是恩泽普降“名下应追各项银两,俱着豁免”,有关服刑人员“概行宽释”。如此大的反差,怎能不让人们对乾隆的天恩浩荡颂声如雷,同时也暗暗对严酷苛暴的雍正齿冷三分呢?”
因为我前文设定的失误,让十四阿哥推后出生了,实在对不起大家,完结后再修文的时候我会重新改过来的。转世的三爷其实应该设定为三岁,也好帮三爷安排戏份。按照历史进程,令妃这里应该是怀着十五阿哥,所以,后面的章节关于令妃的部分会有所调整,我先暂时避开,等完结后一起修改,免得大家看晕了,给大家带来的不便,还请原谅。
PS:多谢时无两的地雷
另:乾小四所谓的秘密,不过是他自己认为的秘密罢了,望天
☆、和婉归来
胤禛万万没料到他的这一举动引发了各方面不同的心思。例如永珹,以为他家皇阿玛发飙了,八叔完了。永璋则是觉得胤禛一如既往的小气,把错误都怪在别人的身上,阿玛纳含香那是势在必行的,虽然他也没有弄明白为何胤禩只是尊含香为公主,没有给予后妃的封号。
永瑆和永璂兄弟只是觉得不解,皇额娘此前不是告诉他们,不管皇阿玛做什么事情她都会支持皇阿玛的吗?那个含香公主整个人都奇奇怪怪的,行为举止虽算端庄,可说话行事总有些莫名其妙,就和紫薇姐姐与小燕子姐姐一样,好吧,虽然从前他们都觉得两个姐姐肯和他们玩,人还不错,可在她们害得永璟差点死掉,皇额娘被气吐血之后,兄弟二人对两位格格再也没有任何好感。如今又来了一个回疆公主,以后还要和大家住在一起,唉,难怪皇额娘会生气。兄弟俩不约而同的叹了口气。
永璂想得更多一些,根据他一直的经验,自家皇额娘这番做法是肯定会惹皇阿玛生气的,若是皇阿玛和皇额娘的关系又回到之前剑拔弩张的状态,那么,等他分府出去了,一定要想办法把皇额娘接走,要不然那时兰姐姐已经出嫁,永璟要住阿哥所,皇阿玛又不会管皇额娘,只留下皇额娘一个人在永寿宫,她一定又会悄悄哭,一个人伤心难过。永璂捏紧了拳头,从现在开始他要好好攒钱,不会再让十一哥骗走任何东西,他要养皇额娘,呃,还有容嬷嬷。只是八岁的永璂并不清楚,无论他如何努力,他的这个心愿都不可能实现。
含香则是觉得无语,萨伊这小丫头还真以为爷要和她争宠了?四嫂怎么没有教她后宫之道呢?身为皇后,这样拂袖离去的事太掉价,倒是和他那臭脾气的姑父一个模样,对,肯定是这样,四嫂为人处事那是没话说,当年就算是额娘那般挑剔的人,也让五嫂和自家福晋多向四嫂学习,可见四嫂的本事,哼,八成是老四那家伙把人家小萨伊给带坏了,可是为何弘历要尊自己为公主呢?等等,这个“公主”究竟是皇帝的妹妹还是皇帝的女儿?含香觉得她一定要问清楚,只是不管怎么算她都吃亏。哼,非把从京城到回疆这条商线给拿捏住不可,否则爷咽不下这口气。
胤禩也注意到后妃女眷处的动静,他倒从来没有想过胤禛是因为吃醋才离席,即使他心里倒是真的希望有这么一次机会。他知道,以胤禛后知后觉的德性,是想不到那方面去的,对于他来说,回疆公主进宫,这是国事,没有回旋的余地。另一方面来讲,胤禛个性隐忍,即便真的有较大的情绪波动,在没有拿住绝对话语权的情况下,是绝不会当着众人的面爆发,更何况,老祖宗还在,他更不可能做出什么有扫长辈颜面的事。有什么事值得他这个时候亲自去做的。胤禩看过去,见孝庄没有什么不高兴,反而将弘昼的福晋叫到了身边。
这时,刚被胤禩调到永寿宫当总管太监的吴书来过来了,在高无庸耳边小声说了几句就往亲王贝勒席走去。高无庸立刻向胤禩禀报:“启禀皇上,和婉公主与额附到了。皇后娘娘已经带着和安公主去迎接了,问皇上有没有什么要交待的。”胤禩恍然大悟,难怪孝庄会把吴扎库氏召到身边,之前说了和婉夫妇要回来,只是在路上耽搁了时间,没想到竟然这个时候赶了回来。只不过,胤禛亲自去接是否有些过于隆重了呢?
“皇上……”高无庸以为自家主子又开始抽风了,这皇后娘娘还等着呢。“请皇后安置公主,额附的话……”胤禩忽然想到和婉的额附德勒克是巴林部博尔吉济特氏,算起来与阿尔哈图亲堂兄弟,自然和兰馨也是堂兄妹,这也意味着和婉是兰馨的堂嫂了,难怪胤禛要把带兰馨出去。
“到了?”忽然从后面传来弘昼惊喜的声音,胤禩看了过去,弘昼顿觉失态,忙收敛了神情,胤禩不觉暗自叹息,小五这些年也不容易,比他那不着调的哥哥好太多。思及如此立即对高无庸说道:“在和亲王旁边再设个位,让额附坐到那里去。”高无庸领命而去。
胤禩不禁回头又看了一眼弘昼,见他脸上的隐忍,胤禩似乎也明白胤禛为何要亲自去迎接和婉夫妇了。和婉是弘昼与吴扎库氏唯一的女儿,自从养在了弘历名下,就担负起公主的责任,与弘昼夫妇再见面也只能叫一声:“五叔五婶。”
和婉的身子一直不好,这是她出嫁之后十二年第一次回京,其中一个理由就是阿尔哈图要来看兰馨,兄妹二人从未见过面,怕两人生疏。恰好和婉又是兰馨的堂嫂,于是侃布也让德勒克夫妇一起跟着回京。其实也是德勒克为了让她宽心,回来养病,才对外说了这么一个理由。胤禩轻轻叹了一口气,这也是一个苦命的孩子,不过也比她的姑奶奶们幸运,在有生之年能再次踏上大清的土地,但愿胤禛的苦心能让弘昼夫妇得到一些安慰。
弘昼看到高无庸指挥人在他旁边加座,顿时也明白了皇上的意思,一时之间也分外感慨,他不知道是应该怨自家四哥,还是感谢自家哥哥。吴扎库氏在请安时还多少能见女儿一面,而他则只能从妻子的描述中来了解女儿的情况。他一直记得女儿第一次叫他“阿玛”的情形,多年以后,却只能听女儿规规矩矩地唤他一声“五叔”。和婉被抱走的时候他不是不知道女儿的命运,他不敢怨,也不能怨,因为他亲眼看见皇阿玛将三位姐姐送上了和亲的道路,远嫁蒙古,就连和惠姐姐也不例外,更不要说前面的那些姑奶奶们,一个个背井离乡,作为晚辈,作为爱新觉罗家的皇子,他没有自私的权利。
只是,这种压抑在心中的悲伤,在得知他那不着调的皇帝哥哥因为不忍和敬远嫁,破例在京城为她修建公主府,让其常住,而和婉则必须跟随德勒克回巴林部时,作为一个父亲,他心中涌起了无限的怨恨,亲生的女儿是宝,领养的就不是了吗?这也使得他在很长一段时间无法介怀,在朝堂上也给皇帝甩了脸色,不停的办活丧。他没法改变女儿的命运,那至少也让他发泄一下心中的不满。弘昼的心思弘历自然清楚,可他唯一做的就是默默放任这个弟弟的行为。
换作一般人家,女儿出嫁时,作为父母,定会倾其所有,让女儿风光大嫁。而和婉出嫁时,十里红妆,却几乎与他们无关,嫁妆是内务府按制准备的。他们也有添份,可礼既不能压过皇帝夫妇,也不能越过和敬,这也让他的福晋在和婉出嫁那段日子每天抱着和婉幼时的襁褓痛哭。他们夫妇已经十二年没有再见过女儿了,可和敬却时常在京城的各种场合露面,这一切,都让弘昼没法不怨,想着往事,看着今日皇帝哥哥的安排,弘昼明白,这对他是一种恩宠,可是,因为此前的种种,他实在不知道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态来面对。
永璋、永珹则是很好奇为何在弘昼身边加座,可看见高无庸亲自引领着德勒克进来,则一切都明白了,也顿时明白为何胤禛会离席,兄弟二人想着自己此前的猜测,都有些尴尬。
德勒克在分别向胤禩以及在座的各位长辈请安后,就在高无庸的亲自伺候下,坐到了弘昼的身旁。弘昼也只在当年和婉出嫁时见过德勒克,时隔多年见到女婿,他一时之间也有些激动。德勒克倒是大方的给弘昼说明自己晚到的原因,其实他是和阿尔哈图一起出发,只是和婉身子弱,经不起颠簸,于是才放慢了脚程,让阿尔哈图先行到京。
而另一边,在胤禛的亲自迎接下,兰馨挽着和婉开心地从外面进来。吴扎库氏见到和婉进来,眼眶顿时就湿了,手绢已经被她捏得不成形,孝庄轻轻拍着她的手,安抚她的情绪。吴扎库氏感觉到自己的失态,环视了一圈,果然有人在悄悄观察她,作为和亲王福晋,她自是不能让人看了笑话,忙控制自己的心情,只是略微颤抖的身子泄露了她激动的情绪。
和婉恭敬地向孝庄请安,看着眼前瘦弱的女孩儿,孝庄也感慨万千,当年,她也是这样亲手把三个女儿送回了蒙古,特别是她的阿图,那个苦命的孩子,一生在草原上颠沛流离。大清的公主,生来就和皇子们一样,肩负国家的责任,甚至比爱新觉罗家的男人做得更好,这些孩子,什么时候才能摆脱这和亲的命运?对于和婉,孝庄有了几分真心的喜爱。“好孩子,一路上辛苦了。”说着把和婉搂在了怀里。
十二年,和婉将远离家乡的孤独,对家人的思念,以及公主府中种种的委屈都深深埋藏在心里,如今在祖母温暖的怀抱中,她的泪水也忍不住涌了出来,“皇玛嬷,孙女儿想您了。”
“好,好,好,皇玛嬷也想咱们和婉了。”孝庄拍着和婉的背,不自觉又想起了从前的种种,眼睛也红了。“咱们的和婉,是个勇敢好孩子。皇玛嬷呀也谢谢你。”周围的人都知道孝庄的意思,想着这些公主的遭遇,很多命妇也开始悄悄抹眼泪。“来,和婉,见过你皇额娘了,也来见过家里的长辈们。”和婉忙擦去泪水,先向履亲王福晋,庄亲王福晋行礼。“还有你五婶呢。”孝庄将吴扎库氏拉过去,“和婉见过……五婶。”和婉哽咽着行完礼,吴扎库氏顾不得擦去泪水,忙将和婉扶起,“公主有礼了,快坐下吧。”本该一声“女儿”,到头来却只能唤一声“公主”。
“好了,好了,今日孩子也回来了,皇玛嬷就替你做主了,在京城多住一段时间再走,作为姐姐,也帮妹妹们把把关,你的四妹妹、兰儿、晴儿,这些丫头都已经到了指婚的年纪了。阿尔哈图也表示要等兰儿成亲之后再走,你们夫妻两个也到时候再做打算。”孝庄开口留人,自然没人反对,倒是旁边被点名的三个小姑娘不好意思了,你推我一下,我推你一下的。紫薇离得略远,听到这话也有些伤感,自己的皇玛嬷还是没有承认她。
吴扎库氏算了一下,兰馨从指婚到公主府建好,再到成亲,差不多需要一年的时间,那也意味着和婉至少可以在京城留一年的时间,她顿时也高兴起来。和敬从和婉进来开始,面部表情都有些尴尬,她知道,她因为皇阿玛的疼爱,并未归牧,也引得宗室的不满,毕竟前面有那么多长辈都依循了传统,只是圣旨已下,无人敢公然反对,这也造成了她与一起长大的和婉逐渐有了隔阂,虽然,她们从来就没有多亲密过。她承认,她曾因为皇阿玛的这项恩宠而无比得意和自豪,也在无意间伤了和婉的心,可是,这样的虚荣心也是人之常情。看着和婉瘦弱的身子,她不禁也有些难过,也暗自下定决心,若是和婉需要帮忙的地方她一定会帮忙的。
胤禛注重规矩,想得更多一些,和婉不可能一直在宫中住着,这一年的时间小夫妻总得有个落脚的地方,和婉毕竟是和硕公主,虽然在京城不可能长住,可公主府还是必须的,于是也想着和孝庄、胤禩商量,是不是也该赐一座公主府给和婉。对于胤禛来说,与弘历不一样的是和敬和婉都是他的亲孙女,不存在亲疏,他对弘历这种明显偏心的做法也很不满。只是错不在和敬,他也不想多计较,看着瘦弱却一直保持着公主仪态的和婉,胤禛也多了几分心疼,这样一个柔弱的女孩,却肩负着大清的责任,这个担子是不是有些重了。
“明珠格格,到这边来。”孝庄在和婉与和敬等人打完招呼后,特意将紫薇叫到面前,至于小燕子,她压根没考虑过,小燕子也乐得清净。紫薇听到孝庄叫道,稍微整理了下裙摆忙到众人面前。孝庄和胤禛都没有错过这些细节,暗自点头,看来这个孩子还有救。和婉在路上也听说了两位民间格格的事情,于是也有些好奇,兰馨对着她眨眨眼,和婉明白,这明珠格格就是双珠之一了。
“和婉,这是你皇阿玛的义女,明珠格格,闺名紫薇。”紫薇明白,太后是承认她了,不禁也有些激动。“紫薇,这是你和婉姐姐,刚从蒙古回来,有空也多与和婉说说话。”孝庄这话一出,命妇们顿时面面相觑,难道太后有让明珠格格和亲的意思。令妃心里顿时咯噔一下,该不会尔康的婚事有变化吧。到了现在,皇上都还没有提与塞娅解除婚约的事情,尔泰是怎么搞的?不是已经说好了要帮他哥哥的吗?
“紫薇见过和婉姐姐。”紫薇忙向和婉行礼,她知道这个姐姐是远嫁蒙古的,本以为她应该与和敬姐姐的一样,雍容华贵。可没想到这个姐姐竟然这样瘦弱,身上有种淡然优雅的气质,若说和敬像牡丹,那和婉就是一株空谷幽兰,紫薇顿时对和婉有了好感。
“不必多礼,以后咱们姐妹常走动就好。”和婉没有猜透孝庄的意思,也不好多言,只是先掠过去。“对了,还有几个小姐妹你也该认识一下。珠兰、姬兰,到这边来,”孝庄继续说道:“这是你皇额娘的侄女,哀家看着喜欢,于是趁着选秀还没开始就把她们留在宫中说说话。两个丫头,还不见过和婉公主。”
孝庄有把两人都嫁到皇家的打算,于是也趁着机会给和婉介绍。珠兰姬兰给和婉见过礼,和婉笑道:“真不愧是皇额娘家的孩子,长得真是好。”和婉是记在弘历名下,养在孝贤跟前,可因为萨伊和弘昼夫妇的特殊关系,和婉自小也和萨伊亲近,再加上后来兰馨成萨伊的养女,和婉又被指婚给德勒克,她与萨伊的关系就更紧密了些,所以在看到珠兰姬兰时,自然也是不吝赞美之词。
“那可不,总督夫人教女有方,两个孩子我看着就喜欢。”孝庄笑道,看向玉媱那边,玉媱忙起身回了个礼。此时明山还处于述职阶段,因此玉媱仍是总督夫人的身份。
这个场景可惹火了令妃,乌喇那拉·玉媱,够狠,存心和她过不去。当初在慈宁宫她说了同样的话,非让这个女人找碴在太后面前告了一状,如今和婉这样说,为何她不作声了?她分明就是帮着皇后在对付她。令妃也不想想,人家是亲姐妹,百般维护又有什么错。
见到和婉如此受孝庄的喜爱,令妃心生一计,笑道:“臣妾也是多年也没有见到公主了,心里欢喜的紧。想当初公主给长春宫带来多少欢乐啊。这次公主确实回来的及时,这不,又要多个妹妹了,刚皇上不是说要以公主之尊来对待含香公主吗?皇后娘娘到时候又要忙了。”令妃一方面想暗示她与和婉是熟人了,另一方面皇后太忙,和婉可以暂由她来照顾,总之和婉绝对不能被皇后拉过去,只是萨伊与弘昼夫妇的关系宫中除了太后母子,以及去世的孝贤,没人知道,否则令妃也不会自作聪明说出这般话来。而且她觉得此前大家都以为这含香是会被纳入后宫,哪知道竟然生出这般变故,多半是皇后在后面搞鬼,如此一说也让大家猜忌皇后去。
“为皇上分忧本就是本宫的责任,何来辛苦之说?”胤禛之前没有听到胤禩回答就起身去接和婉了,他不知道胤禩是怎么打算的,只是单纯的相信他能把含香的事儿解决好,于是也是一如既往冷淡的就把令妃的话抵了回去。
和婉一直不喜欢令妃,总觉得她虚伪,刚才那番话她也不是不知道令妃的意思,她觉得这令妃简直是聪明反被聪明误,没见和敬的脸已经黑了几分么?她也不管那么多,顺势说道:“皇额娘,女儿可不管,您再怎么忙也得把女儿给安顿好,女儿可是跟定你了的。”和婉也借机表明了态度,“那是自然。”胤禛不觉对这个孙女儿又高看了几分,不错,这样顺势就把令妃给回了。
“好得很,和婉姐姐可以和我一起住了。”兰馨倒是高兴了,“不对,其实也该叫一声嫂子。嘿嘿。”兰馨笑着挽着和婉。兰馨虽然是帝后二人的养女,可因为她的特殊性,对她在身份方面的要求并不如爱新觉罗家宗室那么强,比如和惠,和婉等人,再也不能叫亲生父母阿玛额娘,可兰馨却保留了与父亲家族的关系,这也是政治所需,通过兰馨,来加强与蒙古巴林部的亲密度。
“哀家差点忘了,兰馨与和婉还有这层关系。”孝庄笑着点点头,很好,巴林部看来也翻不出什么浪花来,若是和婉有孩子那就更完美了。“对了,若这样算起来,简亲王家似乎与兰儿也有一些关系。”孝庄想起了什么,“舒鲁,是这样的吧?”
栋鄂氏听到孝庄的召唤忙站起来,“回太后的话,正是。奴才的阿玛与固山格格的嫡母是堂兄妹。”栋鄂氏心想这太后不是存心为难她嘛,九阿哥的嫡福晋虽是她的姑姑,可在九阿哥获罪后谁还敢在公开场合提这个事情啊,这么多年也很少有人知道这层关系,固山格格是滕妾所生,和安公主明摆着和她家没有血缘关系,只是听着似乎有亲戚关系罢了,太后突然提起这层关系,莫非是有什么打算不成?
“哀家记得你有个儿子今年也十六了吧?叫多隆对不对?听弘昼说,可是一个聪明伶俐的小子啊。”孝庄笑着问。硕王福晋今日也在场,听着太后这话不禁有些不喜,要说聪明伶俐,自是他家皓祯,那和亲王的话能信么?栋鄂氏心中一紧,难道太后是打主意要给多隆指婚?飞快算了一下几位格格的年龄,不是没有可能,难怪太后故意要点到她。“回太后的话,那小子调皮捣蛋得很,被奴才给宠坏了。”
“小子就是要调皮才好,看看哀家的小十三,还有鄂勒哲特穆尔额尔克巴拜,要是哪天两个不胡闹了,哀家还担心的很呢!”孝庄搂过十三和小鄂鄂,两人都有些不好意思。栋鄂氏心想这太后看来是成心要点多隆的名了,也只能客套一番,不敢多言语。胤禛在一旁自是猜到了孝庄的打算,于是也顺势说道:“哪天若是空闲,福晋就把多隆带来,让他与兰儿也认认。”“就是这个道理,亲戚若是不走动,那就疏远了,皇后的办法好,就这么定了。”孝庄拍板。
也是因为此次事件,胤禛才知道多隆的身份,不禁后悔自己的多嘴,这也是后话了。
作者有话要说: 这章是补的上一周欠大家的一更。任务完成!
这章也说明,同一个事实,不同的人来看理解完全不一样,无非在于立场的不一样。
这一章也是出于对爱新觉罗家的公主们的同情,这些小姑娘真的很不容易,在享受权益的同时也承担了自己的责任。和婉本来是乾隆二十五年三月十七去世的,这里我开了金手指,让她还活着,这小姑娘也不容易,我想给她一个好的结局。
曾经看见过一种说法就是和惠下嫁后,没有归牧,说简单点就是没有回夫家,而是留京了。这个观点我在文中并没有直接采用,一方面是因为按道理说公主留京是一定会有公主府的,但清史稿并没有记载和惠下嫁时皇室赐予的公主府邸,其它地方也没有找到相关的史料记载。另一方面是,现有的资料上面均称,乾小四是“破例”将和敬留在京城,也意味着是开创了先例,那就说明和亲公主留驻,此前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
在查阅资料的时候,也发现了这样一个说法,就是和惠在成亲时正逢西北战事爆发,她的公公也就是土谢图汗并没有参加她和额驸的婚礼,是固伦恪靖公主代表来参加的,可惜的是和惠没等到去土谢图汗就去世了。从这点上来说,和惠没有归牧也是有出处的。但是,个人觉得,和惠的情况和乾小四舍不得和敬远嫁留京的情况是不一样的。这里四四和十三是做好了送走和惠的准备,否则真的要她留京,不会不建公主府。还有就是西北战事爆发,土谢图汗部是卷入了战争的,因此造成的和惠滞留京城。雍正十一年,直到噶尔丹策零向清政府求和,西北战事才算告一个段落。这个时候和惠已经去世了。所以和惠与和敬的性质完全不一样。
雍正七年到雍正十一年,这是西北局势最紧张的一段时间,这也是为什么我一直认为四四在孝敬皇后死后几天回复策旺扎布的折子说自己身体好,完全是在耍花枪,是忽悠外人的。那个时候作为帝王,他怎么可能让外人知道他身体的真实情况,身体再差,他也会在奏折上说自己很好。满朝文武也不是脑残,会把自家皇帝的身体状况拿出去乱讲。翻下史料,就知道雍正十年对于西北战事来说是多么关键的一年。策旺扎布是谁?本身就出自黄金家族,在蒙古也是有强大的势力,本来蒙古就是清朝的一大隐患,更何况,西北战乱,蒙古多个部落全部被卷入战乱,这样的折子,难道让四四回批自己身体欠安?让蒙古都知道清朝皇帝不行了?所以我对某些人一直揪着四四的奏折御批这点就证明四四根本就不是身体不好,而是对孝敬皇后冷漠,是故意不参加的葬礼的说法表示不认同,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观点,不代表历史。个人觉得有些事情是应该放到历史大环境来看,好吧,说到这里我又鸡血了,扯远了,以后开新文的时候会专门来说这个问题。
绕回和惠的问题上,综上种种这里我还是按照远嫁来处理的,若是有姑娘找到了准确的说法,麻烦也告知一声,我再来修改这部分,谢谢。
PS:有个地方疑似BUG,关于“奴才”和“奴婢”这两个词,清朝太监和清代满人官员都自称奴才,那女眷是不是也应该称“奴才”才对?而不是奴婢。只有像嬷嬷、宫女才称奴婢。我记得当年看《孝庄秘史》的时候,孝庄在皇太极面前也自称的是奴才。查了资料,没有准确的说法,各执一词,若是有清楚这个问题的姑娘,麻烦告知。
这里我已经把玉媱的自称换为奴才了。
另:后知后觉的才知道原来评论上1000字就会算长评,不知不觉右边长评栏又多了几个标题出来,多谢各位的支持!某幽灵一定会努力码字的,这一章也很肥,自我表扬一下,哈哈。
☆、郁闷的多隆
多隆这几日很郁闷,因为皓祥又被他那偏心的阿玛给骂了,连带着翩翩也跟着被训斥。龙源楼的那事儿明明和皓祥一点关系都没有,可是完颜岳礼那老家伙竟然把错怪在皓祥身上,说是皓祥交友不慎,并且见到自家哥哥被欺负竟然也不帮忙。完颜皓祯那家伙还落井下石,受了伤还不消停,福晋还声泪俱下地说自己的皓祯有多可怜,若是儿子有什么三长两短她也不活了,激得岳礼对着皓祥一阵贬低,竟说皓祥自以为去了军营有了点前途就翅膀硬了,还不是靠硕王府的名声才能有如今的一切。
呸,多隆想着就生气,关他们硕王府屁事。若不是他怕翩翩出事影响到皓祥,在硕王府上安插了人,也不会知道这家人有多荒唐。皓祥如今有的这一切明明就是他自己挣来的,就连自家二哥这种心高气傲的人都对皓祥另眼相看,还不说自家那个一贯挑剔的阿玛竟然也对皓祥赞口不绝,可见皓祥前途无限。可这岳礼竟然说皓祥是靠硕王府的名声在外面站稳的脚跟,什么玩意儿!多隆的手指敲着桌子,心里把岳礼骂了个遍。若是以他上辈子的脾气,哪里还会让这些人这么自在的活着。
孤的五弟,上一世也是依靠自己的实力在噶尔丹一战中立下了赫赫战功。若不是因为脸上的伤,五弟的性格也不会渐渐变得沉默,太后心疼他,让皇阿玛不要再让五弟出征,若非如此,那么五弟说不定可以成为兄弟当中第二位以战功封王的皇子。只可惜,造化弄人。上辈子他没能尽到哥哥的责任,没有为弟弟们树立一个好的榜样,那这一世,他会学着做一个好哥哥。所以在见到五弟转世的皓祥之后,他才会那样与之亲近。
完颜皓祯那个养着外室妄想尚主的混蛋,竟然一直都欺负皓祥。而皓祥为了翩翩能在王府中的日子过得顺心一些,也一再的忍让,这也助长了某些人的嚣张气焰。多隆想着就生气,他又不可能怪翩翩自己不替儿子争气,毕竟翩翩是回人,又是舞女出身,在身份上就矮了一大截,她也没那个胆去争。于是他也就只能琢磨着收拾完颜皓祯一顿,断了那混蛋尚主的念头,也帮皓祥出口气。可哪里知道自家阿玛额娘竟然察觉出了他的行动,两人都不准他动手,专门警告他不许轻举妄动,似乎说宫里有什么暗示,不要挡了硕王府的风头。多隆有气发不出,只能拼命的在心里骂钮祜禄氏和他儿子多管闲事。
不过事情也并没有像多隆想得那么糟糕,也因为他的这番举动,让事情有了转机。本来奇阿通就很欣赏皓祥,想着他和多隆也是好朋友,于是也动用自己的关系,把皓祥从军队调进了宫中做了三等侍卫。多隆听说此事后很不满,他觉得论文稻武略皓祥一点都不比很多武将弱,只是出身差了些,是庶子。可如今朝廷正是用人之际,以皓祥如今的状态加官晋爵只是时间上的问题。奇阿通把他调入宫中,反而限制了他的发展不说,还只给了这么低的一个职位。
多隆曾当着奇阿通的面抱怨,结果被奇阿通给了一个爆栗。栋鄂氏倒是在一旁安慰他,说皓祥虽只是一个三等侍卫,可毕竟在宫里行走,无论是在皇上面前还是在王公大臣面前,露面的机会都大大增加,以皓祥的资质出头的机会肯定会很多,再加上有简亲王府的私下照应,皓祥的前途不会比在军队中差。而且最重要的是如今他在不耽误自己前程的情况下,还能够随时照顾到翩翩,总比在军队时只能盼着休沐回家的好。多隆一想也对,若是翩翩有个什么闪失,也会影响到皓祥,于是他也不说什么了,乖乖谢过自家阿玛。可这反倒是将奇阿通气的吹胡子瞪眼睛的,心想这个臭小子竟然只听他额娘的也不听他的解释。
没能亲手收拾完颜皓祯让多隆一直耿耿于怀,除此之外,还有一件事更让他郁闷,那就是他被禁足了。禁足的理由让多隆不服。因为快到皇上考校宗室子弟的日子了,说白了就是要给公主格格们挑额附,明明也没他什么事儿。可奇阿通却说让他最近规矩些,不准他出门,免得冲撞了一些人,就连一向宠他的栋鄂氏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