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综]唯我煌煌大唐-第6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想也知道结果。

    更别说,唐国人又改进的蒸汽机!并将之投入了实用。既然这个唐国能够把蒸汽机用于铁路上,你怎么知道他们没有把这个蒸汽机用在船上?

    所以,詹姆斯·贝克特等人在英国国王乔治三世面前吵了好几个星期之后,终于得出了一个统一的结论:那就是忍耐。棉纺织等轻工业品既然在市场上不能赢过对方,那就忍着,最多,最多政府对自己国家的纺织业进行保护,也就是用政府采购的方式,保护自己国内的纺织业。然后,国家财政投入,深入对蒸汽机的研究,争取也把这项技术用在船上。

    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明智的决定,但是,这对于英国国内的纺织业乃至是已经出现了苗头的第一次工业革命来说,是一个非常艰难的考验。

    工业革命是从轻工业开始的,如果轻工业发生了剧变,那为轻工业提供必要的生产资料和技术支持的重工业又如何得到发展的机会呢?轻工业和重工业都完蛋了,那工业革命是否能进行下去呢?

    这真是一个好问题。但是,这是这个时期的英国经济最真实的写照。

    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不但数度驾临英国皇家学院,还拜访了德文郡公爵的一位近亲,因为他听说这位卡文迪许爵士是一位出色的科学家。

    不得不说,卡文迪许实在是太自闭了,沟通技能基本是负数,但是,这不妨碍他是一位优秀的科学家的事实。而且卡文迪许很富有,所以,他自己的个人财产完全支付得起这样的研究。

    就这样,英国和唐国,一个是国家财政倾斜,一个是一面发展经济、进行基础建设一面优化,两个国家的蒸汽机技术,都进入了高度发展时期。而这个时期,法兰西依旧按照她自己的步伐,一步一步地进行着她的改革大业。

    当然,这些情报,肯定是瞒不过李嫣的。这日,依旧是在兴庆宫用的早饭,看到报刊上——这一次唐国依旧走在了各国的前面,唐国已经有了一份官方的报纸以及七份私人报社的报纸,当然,必要的舆论管制是肯定的,只是绝对不会让民众亲身感受到而已——看着这份公立的《大公报》上关于英国国王乔治三世拜访了卡文迪许爵士之后,李嫣就勾起了嘴角。

    路易·菲利普惊讶地道:“这则新闻,有这么有趣吗?”

    李嫣笑道:“别小看这些无冕之王,菲利普,别小看他们。要知道,虽然只是很普通的新闻,只要对它进入深入分析的话,你能得到距离真相差不了多少的事实。”

    路易·菲利普傻眼了:“距离真相差不多多少?”

    “对,也许就是九成的事实。”李嫣见路易·菲利普有兴趣,就报纸摊开,对路易·菲利普道:“虽然说,国王拜访大贵族是很平常的事情,但是,联系这一版的花边新闻。”李嫣指着后面的一则小豆腐干,道:“这里说,英国牛津大学举办的讲座,一个老人缩在后面,疑似以自闭和羞涩出名的卡文迪许。还有这一版英国时事新闻,关于苏格兰的新闻,又有一家工厂倒闭,工人堵在了工厂的大门口。”

    路易·菲利普凑过来,惊讶地看了看,道:“请问,这有什么不对吗?”

    李嫣道:“卡文迪许,是英国最富有的家族,连国王都比不上他们的富有。这就意味着,只要他们中间有人愿意付出,他们的家族就有足够的钱财支持他们的实验,而不受干扰。国王拜访德文郡公爵,只要拜访他们的查尔沃兹庄园就可以了,为什么会在这位卡文迪许先生的宅邸里逗留?他身上有什么贵族头衔吗?”说着,李嫣转头对随侍女官道:“通知唐定山,让他派人去调查一下这个卡文迪许。”

    “是,陛下。”

    路易·菲利普迟疑了一下,道:“珠玑,是不是跟,跟这个工厂破产有关?”

    李嫣赞赏地看了他一眼,道:“不错,工厂破产,如今在苏格兰不是个别现象,而是普遍现象。”

    路易·菲利普惊呆了。

    他吃惊地道:“普遍现象?”

    “对。如果你把最近的报纸都翻出来看,你就可以看到,这已经不是第一家破产的工厂了。”

    因为还有事,所以李嫣吃完了早饭之后就离开的兴庆宫。至于路易·菲利普,他等李嫣一走,就把自己的老师路易斯·德赛、挚友詹姆斯·白兰度,还有法兰西大使杜尔哥都请到了兴庆宫。

    虽然说杜尔哥是重农学派的代表人物,但是他对比了最近一个月的新闻报道之后,道:“殿下想知道什么呢?”

    正在跟路易斯·德赛、詹姆斯·白兰度说话的路易·菲利普立刻停了下来,道:“先生,您是有名的经济学家,所以,我想请教您,这个工厂破产,对于国家来说,影响很大吗?”

    雅克·杜尔哥回望着路易·菲利普的眼睛,道:“殿下,我是重农学派,不是重商学派。”


第214章

    杜尔哥一句“我是重农学派,不是重商学派”成功地让路易·菲利普哑巴了,但是杜尔哥接下来的一句,却引起了路易·菲利普和路易斯·德赛、詹姆斯·白兰度高度注意:

    “不过,我想,即便是重商学派,也无法用他们的理论解释清楚吧。”

    路易斯·德赛和詹姆斯·白兰度面面相觑,过了好一会儿,这才道:“先生,我们需要您的指点。”

    杜尔哥迟疑了一下,道:“我想,有一个人能够给与亲王最准确的回答。”

    “谁?”

    “女王陛下。”

    詹姆斯·白兰度答道:“如果陛下愿意,只怕早就解释给亲王殿下听了,不是吗?”

    “不,我更倾向于,陛下想让亲王学会自己思考。毕竟,亲王是王夫。”

    路易·菲利普沉默了一下,道:“大使先生,您一定是想到了什么,对吗?”

    杜尔哥顿了一下,道:“我记得,当年女王陛下还在凡尔赛的时候,就给当年还是王储的路易十六国王陛下说过。”

    “那个金字塔结构?”

    “不错。我记得当初女王就说过,没有农业,国家就不稳定,没有工业,国家就不强大,没有商业,国家就不富裕。”

    路易·菲利普灵光一闪,道:“苏格兰大量工厂破产、倒闭,这,难道是陛下在背后破坏了英国的工业根基?”

    听路易·菲利普这么说,无论是路易斯·德赛还是詹姆斯·白兰度,他们的心中都是一惊。

    作为法兰西人,看到英国人倒霉,他们自然是高兴的,但是,如果将来李嫣把这一套用在法兰西身上,那可怎么办?作为法兰西人,他们如何愿意看到法兰西跟唐国的距离越来越大?

    杜尔哥道:“是的,我一点都不怀疑,这位唐国女王的手笔,也让我庆幸的是,法兰西如今根本就没有什么工业基础。只是,唐国越来越强大……”

    路易斯·德赛忽然道:“铁路,我更好奇的是,唐国是否会在铺设完国内的铁路之后,帮助法兰西铺设铁路。”

    在柏林这么久,路易斯·德赛当然看得出来,法兰西跟唐国之间关于铁路建设的各项内容至今还没有进入谈判阶段,固然是因为法兰西那边拿不出钱来,恐怕还跟唐国这边的技术保密有很大的关系。

    只是他没有真凭实据,因此不好直说而已。

    詹姆斯·白兰度耸了耸肩,道:“以我们那位路易十六陛下而言,拿几千万里弗尔盖一宫殿,他是没有问题的,但是,若是要他修建铁路,他就未必这么大方了。”

    虽然有些夸张,却也是事实。

    虽然路易十六宣告了自己的婚姻无效,可是当初他刚登基的那会儿,对老婆玛丽·安托瓦内特真的是没话说的,因为玛丽·安托瓦内特必须远离法兰西的朝政,因此十分苦闷,这位国王陛下就把枫丹白露宫送给了自己的妻子,而玛丽·安托瓦内特当初就兴致勃勃地布置起这座已经明显衰落的王家行宫。

    没错,在另一个时空,小小的小特里亚农宫和小特里亚农宫的花园,就让玛丽·安托瓦内特前前后后砸进去了七十万里弗尔,枫丹白露宫可比小特里亚农宫大得多得多了。就是玛丽·安托瓦内特喜欢简约风又如何?王家行宫就必须要有王家行宫的派头,加上玛丽·安托瓦内特的品味就在那里摆着。

    其实上流社会,谁都很清楚,品味这种东西,本质上还是钱,而且还是大量的金钱堆起来的。玛丽·安托瓦内特被凡尔赛的繁文缛节还有贵族们对她的制约压得喘不过气来,路易十六又不碰她,所以,在私底下跟路易十六相处的时候,就少不了撒泼、打滚,其实比起这些娱乐,玛丽·安托瓦内特需要的,还是来自丈夫的爱。

    可是路易十六呢?一方面坚持不碰她,一面又发自内心地觉得愧疚于她,不忍严厉地批评她,最后,少不得在她的账单上签字。

    也就是说,最后,路易十六还是统一了大笔的款子,用来修缮枫丹白露宫,而这个金额,超过了一千万里弗尔!这还是实际数字,而不是民众口中的数字!

    问题也就在这里,当初路易十六都批复了枫丹白露宫的修缮款子,可是现在,他竟然不肯拿出同样数额的款子用来修建铁路,很多民众自然就不满了。

    毕竟,修缮枫丹白露宫,那是为了王室自己的享受,而修建铁路,那就是方便民众的出行——来柏林体验过唐国的巴黎市民也不是一个两个,回去之后,建铁路迟迟没有动静,自然,怨气也跟着沸腾了。

    换而言之,如今,巴黎的民怨越来越重,而作为国王的骑士,詹姆斯·白兰度自己都不知道要如何维护国王了。

    对法兰西的现状一样一清二楚的其余三个人都沉默了。

    过了许久,才听路易斯·德赛道:“总之,今天我们可以知道的是,女王陛下出手了,英国要不好过了。等路易十六陛下完成了改革,那么,法兰西会好起来的。”

    就是欧罗巴诸国跟唐国的差距又要拉大了。

    不过,唐国本来就跟法兰西关系友好,就是西班牙无敌舰队的那件事情,唐国人都放下了,路易斯·德赛也对此十分乐观。

    显然,唐国的女王并不想在这个时候跟法兰西交恶,所以,只要法兰西国王不犯蠢,只要法兰西波旁王室不再度得罪了李嫣,那么,法兰西还是有机会的。

    抱着这样的心情,就连路易斯·德赛都选择了旁观,甚至把这些情报,当成了喜讯,送到了凡尔赛。

    不得不说,在这方面,法兰西国王的秘密骑士们的保密措施真的做的很好。与此同时,跟着路易斯·德赛等人拥有一样的想法的法兰西人,尤其是法兰西贵族,真心不少。

    就是路易十六也曾经担心过,他截胡了李嫣要的本杰明·富兰克林,李嫣会不会生气。可是看到李嫣没有生气,甚至十分重用他送去的拉瓦锡,加上这些情报,路易十六也满意了。

    他继续走在了改革的道路上。

    不得不说,如果按照经济发展规律来说,杜尔哥的改革,更加符合经济规律一点,但是,在政治手段圆滑上,以及审时度势上,杜尔哥就跟内克完全不能比了。

    因为这一次没有了王后玛丽·安托瓦内特,自然,那些贵族们就没有办法利用玛丽·安托瓦内特向国王路易十六施加影响力,变相的,也让内克的经济改革少了许多阻碍。更重要的是,这个时空没有了美国独立战争,自然也不需要路易十六掏空了国库借遍了全世界跟英国开战,所以,法兰西的经济改革,真的一步一步的进行下去了。

    没错,路易十六提出的那些福利政策,竟然真的推行下去了,让李嫣目瞪口呆。

    要知道,有些福利政策,就连李嫣都不敢轻举妄动,因为这些福利政策,对国家的财政压力实在是太大了,在孩子们身上投入,孩子们长大了,自然能够通过工作、通过相应的赋税,把当初的福利投入收上来,可是把福利投到老人身上……

    就是李嫣也不得不承认,无论是为了什么原因,在这方面,她是不如路易十六的。但是,她也很怀疑,路易十六这样的政策,到底能够持续多久。要知道,路易十六的福利政策,并不是靠着国家财政的富余,而是靠着借钱来达成,如果他不能按时把欠债换上,肯定会引起信用危机,再加上他的政敌在背后炒作……

    李嫣都不知道路易十六能坚持多久。


第215章

    不管怎么样,这个时期的法兰西的福利制度真的可以说,不弱于唐国,因为整个欧罗巴,就只有法兰西的老人有国家提供的政府津贴,也就是有公立的养老金制度。可问题是,法兰西的民怨也是最大的。

    这真的很有趣,作为欧罗巴乃至是全世界福利制度最好的两个国家,法兰西的民怨最大,而隔壁同样福利制度完备的唐国,却没有多少民怨。

    嗯,也许有。

    欧罗巴男人们总是不习惯跟女人一起工作,但是,在唐国,女人出任官职,男人在家里带孩子,好像这样的家庭也不是极少数。不过,即便是这样,铁路工程的重体力劳动,还是以男人为主要劳动力。毕竟唐人的人口比起国内的人口总数还是相差很多。

    但是,从民怨的角度上来说,唐国境内还真的是一片平和,男人们最多在酒馆里泡着的时候嘀咕两句,还要被酒馆的女招待甩脸子,回家之后还不是照样被老婆念叨嘴上抱怨着,可是心里依旧是甜丝丝的多。

    1786年来临的时候,唐国在欧罗巴的国土——除了利穆赞大区——已经完成了铁路网的铺设,而美洲国土,也修建了几条重要的铁路。

    没有办法,美洲的主要工程,还是运河工程。

    虽然这个时候的铁路时速才四十上下,但是已经能够基本满足境内人民的出行需要。不止如此,就连原普鲁士境内的那些农民出售自家的甜菜、葡萄酒也用上了铁路,不得不说,这方便了农民把自己的收成卖到王国全境,虽然说,单价也许并没有增加很多,可是对于农民来说,能把收成卖出去,那就是好事情。

    而这一现象造成的另外一个结果就是,普鲁士,不,应该说,唐国的葡萄酒也进入了国际市场,那些荷兰的商人、瑞典的商人、挪威的商人,甚至是俄罗斯的商人,一样是葡萄酒中等级最低的佐餐酒,他们为什么不购买近在眼前的唐国货却专门千里迢迢地去购买又贵运输又慢的法兰西货?

    因为铁路的便捷,使得除非是特别追求品质的高档葡萄酒,否则,唐国境内的葡萄酒肯定是先被人买走。

    问题是,欧罗巴就这么一点人口,而人口决定了市场。欧罗巴的葡萄酒市场就这么大,唐国的葡萄酒异军突起,势必就注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法兰西的葡萄酒的滞销。

    换而言之,伴随着唐国的铁路网的完成,法兰西葡萄酒在国际市场上的交易量迅速萎缩,而萎缩的结果就是,法兰西的农民,怨声载道。

    没错,民怨不仅仅局限于巴黎了,就连外省,也就是巴黎人口中的内地也出现了抱怨声,而这种民怨伴随着不见好转的葡萄酒销售量由葡萄酒种植区扩散到了整个法兰西。

    没错,葡萄酒卖不出去的不仅仅是卢瓦尔河谷,还包括了巴黎东北方的香槟区!

    葡萄酒卖不出去,破产的葡萄农比比皆是,自然,伴随着破产而来的饥饿,让这些破产农民心中的怨恨更深,甚至变成了仇恨。

    显然,内克注意到了这一点,但是比他更早向路易十六国王反映的人,却不是内克,而是法兰西贵族们。

    再一次,路易十六的御前会议,再度爆发了激烈的争吵。而路易十六的犹豫不决又再度误了事。

    与此同时,第三次怀孕的李嫣则带着路易·菲利普并诸多臣下,来到太学,旁听太学学生的激烈辩论,而辩论的题目,非常巧合地,跟路易十六那次御前会议的内容一模一样。

    辩论的内容,就是法兰西的葡萄酒贸易对法兰西的政治和经济的影响。

    辩论的过程且不说,反正路易·菲利普和杜尔哥、路易斯·德赛、詹姆斯·白兰度听到一半的时候,脸就黑了。

    不管怎么样,他们都是法兰西的骑士和贵族,从小接受的,就是法兰西的那一套,在法兰西,不会一手好剑术,不会撩姑娘,那就不是真正的法兰西人。

    但是,学问?科学?

    这真的只是少部分的绅士的爱好。更别说,经济学这种有的时候还必须必要的数学模型的学科了。

    简而言之,那就是,作为骑士兼贵族,路易斯·德赛和詹姆斯·白兰度两个刚开始的时候,根本就没有意识到这次的辩论会的意义所在。

    可是他们有听没有懂,杜尔哥却听懂了,他甚至听出了法兰西的危机。当时,杜尔哥就一身冷汗,神情也变得万分严肃,手下记录的羽毛笔也是越来越快。

    后来杜尔哥总结了一下,写了一份厚厚的手稿,经由德赛和白兰度的密探专线用最快的速度送到了凡尔赛。路易十六把自己关在书房里面整整三天之后,也写了一大堆的笔记。

    简单的说呢,就是国家的人口与阶级模型,到底是金字塔型好还是纺锤型来得更加稳固。其实李嫣一直采用的,是金字塔,而路易十六采取的办法,却是补贴民众,消灭贫穷,也就是说,走纺锤形路线。

    当然,这不是重点,重点是,无论是哪一种社会结构,无论是怎样的福利设施,最重要的是,国家的收入必须坚挺又稳定!

    唐国跟法兰西的不同就在哪里呢?就在税收。

    唐国的女王跟路易十六一样,一直都在补贴人民,问题是人家唐国女王补贴人民,用的是自己的钱,不但创建了新的工作岗位,还没有带来新的赋税压力。因此民众十分安心,因为他们知道,这些工作,这些福利政策并不会加税。因为王国的财政状况十分健康。

    可是路易十六呢?

    谁都知道,路易十六的那些福利政策用的不是法兰西国库里的钱,更准确的说,法兰西从路易十四晚期的时候开始,就是空的,而路易十五没有什么才能,他的挥霍让法兰西的国库更空了,欠的钱也更多了,等路易十六接手的时候,除了那个空虚的国库之外,就只有一屁股的债!

    法兰西的问题,不在于那些福利设施,更在于没有工业,也没有新的工作岗位。人民没有生计,也就没有收入来源,还要负担沉重的赋税,这才是问题所在。

    就是福利政策再好又有什么用?人民还是没有稳定的收入来源,还要负担沉重的赋税,时不时地还要加税,因此才怨声载道。

    而且路易十六借的那些钱能不还吗?

    也就是说,辩论会最后的讨论结果之一,就是路易十六的福利政策根本就是马屁拍在马腿上,吃力不讨好,若不是王权深入人心,作为法兰西王国这匹骏马的马蹄子,怕是要撩起来,给路易十六的脸上来这么一下了,现在没有撩蹄子,也不过是因为民怨没有到达顶点,一旦到了顶点,以欧罗巴人的尿性,也许会效仿英国人把查理一世送上断头台一样,把怒火倾泻到路易十六的头上。

    不得不说,这最后一句,让路易十六怕了。

    要知道,查理一世是路易十六的直系祖先,而作为迄今为止(即到1786年为止),查理一世始终都是唯一一个被砍头的君主。而这个英国国王让路易十六铭记在心的教训就是:绝对不能跟人民对着干。

    没错,路易十六之所以这么坚持拿出一个又一个花钱的福利政策,目的,其实就是为了讨好人民。

    所以他不会改变自己的做法。

    问题是,路易十六不想改变,但是英国人却想动一动他。

    刚刚进入八十年代,英国本土的纺织业面对唐国纺织业产品的强大攻势节节败退,王国本土破产的工厂主比比皆是,连带着新兴的资产阶级也跟着实力大损。英国上层其实已经注意到了这一点,但是,因为十分确信打不过唐国,使得英国选择了退让。

    或者说,英国国王乔治三世下了一个悲壮的决定,暂时牺牲纺织业,从而为大英帝国的崛起而做准备。也因此,英国国内众多纺织工厂一再倒闭,工人不得不向煤矿流动,而英国甚至只能一度依靠出售羊毛、煤炭等原材料来获取收入。

    乔治三世带领着他的家人缩衣节食,给了卡文迪许很多资助。而这位德文郡公爵的族人也不负所望,提出了从燃料的燃料中获取动力并且第一次提出了燃料与空气混合的概念。

    但是,这一理论被当时的英国皇家学会认为是伪科学。英国皇家学会认为,现在的英国人,应该学习唐国才能够节约时间、缩短两国的距离为由,给否定掉了。而卡文迪许虽然是一个出色的科学家,可是他本性羞涩,又自闭,根本就不会跟人争论,这也使得本应该最早出现在英国的内燃机,竟然被唐国人先发明出来了。

    唐人学者也许比卡文迪许要晚一点得出这个设想,但是在无人干涉的情况下,女王的秘密学院下属的学者发明了第一台内燃机。当时这台内燃机的功效才百分之四。但是,对于李嫣来说,内燃机可比蒸汽机要干净太多了!

    更多的资助,更多的人才也加入了内燃机的研究,无数的设想被提出来,无数的理论或者被否决或者被证实。伴随着内燃机的研究的深入,冶炼多出了一支独立的分支,当时被叫做燃料学,紧接着,继煤炭之后,石油和石油冶炼工业很快就进入了唐人的视线。

    实验不可能一帆风顺,就是以唐人之修为,也有人因为汽油挥发遇到火星而被活活烧死!

    这件事情,在唐人之中影响深远,意义深重。很多人都表示不喜欢这些炼丹学的衍生,但是有人用一句“我们不研究,难道等别人研究出来,用来烧死我们吗?”为由给赌了回去。最后,以李嫣下令,为这些因为实验而送命的学者建专门的英烈祠而收尾。

    这次的实验意外,也开启了世界科技以人命铺路的篇章。

    外人只看到了唐人的技术与科技日新月异,却不知道,很多科技背后,真的是一条条人命。虽然实验意外而丧生并不是必然现象,注意安全的确能够避免,但是,不得不说,进行实验,本身就是那命去赌,尤其是因为冶炼工业而衍生出来的好几个学科,都是如此,这些学科,很多都是有毒的,即便是唐人先进的医术,也对这些会腐蚀人的内脏的非天然毒物毫无办法。

    这些冶炼工业出来的毒物,很多是不可能拥有解药的。它们给人类造成的伤害,也是无法逆转的。

    在这样的情况下,唐人把内燃机用在了火车上,明确地把火车的速度提高到了每小时八十公里以上。

    为此,唐人甚至专门修建了一条独立的铁路,从三河河口到柏林,专门供内燃机火车专用。

    这条铁路被称为东方列车专线。而1786年三月的试运行,更是举世瞩目。

    就是这条东方列车专线的出现,使得英国人后悔不迭,也让他们无比清楚地意识到,自己跟唐国的距离又被拉开了。

    很多英国的学者开始研究唐国,自然,就有人注意到了这次太学的辩论会。

    不得不说,仅仅从研究学问的角度上来说,唐国传过来的知识都非常有趣,但是,真正深入研究,那些理论背后的血腥,就是研究者也十分不舒服。

    英国国王乔治三世自然也注意到了这次辩论会,并且举行了几次御前会议,专门就这次的辩论会进行了深入讨论,并且得出了很多的猜测,或者说,猜想。

    乔治三世很想验证一下,唐国传过来的那些经济理论和国家稳定的关系。要知道,英国国内太多的工人失业,王室的威望一再下跌。路易十六尚且担心法兰西人把他送上断头台,乔治三世也一样。

    要知道,法兰西人还没有先例,而英国人已经有先例了:把国王送上断头台这种事情,英国人已经做过一回了。

    乔治三世想知道,如果英国的工业彻底奔溃了,那他会不会丢掉自己的王冠。当然,他是不敢在英国实验的,可是这里不是一个法兰西吗?因为历史的原因,法兰西曾经不止一次大范围地驱逐新教徒,而新教徒很多都是手工业者,掌握了法兰西的先进技术,驱逐新教徒之后,法兰西国内剩下的,更多的,是农民和金融家、银行家。

    也就是说,如果英国的工业继续萎缩下去,那么,英国的未来,也许就是现在的法兰西。而法兰西,债台高筑的法兰西,如果有人推一下,会变成什么样子呢?

    不得不说,这几年,乔治三世承受了太多了压力,而承受了太多的压力的人,总是容易失去理智。

    乔治三世把唐国太学的辩论赛的内容,进行了一系列的包装,塞进去了一点私货,开始挑拨法兰西的人民。

    不得不说,乔治三世的这一招真的很损,也非常狠毒。法兰西的人民慌了,路易十六也慌了。

    后来的学者研究这段历史的时候,总是会一声叹息,说路易十六是一个好国王,只是没有生在好年代。

    可是不得不说,常年的饥饿,已经快把人民给逼疯了。而这种恐慌,不是路易十六的那些福利政策能够弥补的,更别说,法兰西的三级制度,第一等级的教士和第二等级的贵族不纳税,第三等级缺乏足够的土地等生产资料,心中不满已久。

    更别说,1787年的显贵会议,因为恐惧走上直系祖先的后尘的路易十六在这次会议上希望贵族们放弃自己的部分权利,被那些贵族一致否决。

    这次的显贵会议,成了路易十六无能又弱智的铁证。

    路易十六的人望再度下滑。

    路易十六也没有办法,他接受了臣下的建议,决定在全国范围之内修建铁路以挽救国内的葡萄酒贸易。但是,国库没有钱,那些福利政策花费了他太多的钱,他只能召开三级会议,向第三等级借钱。

    但是,被煽动的法兰西人民的怨恨,哪里那么容易消除?

    三级会议上,本来第三等级是没有资格坐下的,但是,这一次,他们违反了常规,向入场的国王欢呼之后,竟然跟着坐了下来。然后,等国王开口,要借钱的时候,人民愤怒地选择了退场!

    他们认为,路易十六根本就不是真心爱护法兰西的人民,因此,他们也不要这样愚蠢、昏庸又无能的国王了。

    第三等级自行在广场上进行了投票,并且根据隔壁唐国的一些理念,发表了后世举世闻名的《人权宣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