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碧海长天艳山河-第8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舰队高层是以一场激烈的争吵迎接这一历史时刻的,因为那帮科学疯子得寸进尺,提出了超出阮小七和张立所能接受的过分要求。天文学家找到了极昼,证明了大地是个球形后,顺理成章的要去寻找北极点;地理学家要去考察北极冰原和冰山并寻找磁极点;生物学家要求给他们研究北极地区生物留出足够的时间。王重阳更是起哄架秧子,在大地球形的基础上,结合各种文献中对西方大陆的记载,推测出西方大陆的纬度和距中土的大致距离,从而大胆预言,越过这片冰洋,就能达到西方大陆的北部海岸,这是一条去往西方大陆的捷径。造成的结果就是,本来没什么感觉的人文学家们立即兴奋了起来,要求去西方大陆研究研究西方蛮夷的社会经济生存形态。

张立可怜巴巴的说道:“老大们,你们不冷吗?就算是不怕冷,也得为舰队的安全考虑考虑吧。海上漂浮的冰山越来越密,舰队随时都有可能撞上冰山。那么大的冰山,就算是咱们这经过钢板加固的探险者号,撞上了也是一个废材。这么低的水温,一旦有人落水,十分钟之内救不上来,人铁定挂了。更重要的是,夏至已过,只怕这里的温度很快就会急速降低,到时海面冰封把舰队困住怎么办?还有白浪海峡一旦被封堵,我们怎么回去?”

“那就不回去呗。这里淡水不缺,又有巨量的冰原动物、海鸟、水生动植物给咱们提供食物,还能把咱们饿死渴死?白浪海峡封就让它封去,咱们先在这待他一年,明年夏天开封了咱们再回去就是了。”联邦科学院的大院士们不是白混的,除了疯狂之外,脑子个个好使。

张立有些气急败坏了,“那极夜极寒怎么办,你们不是说要暗无天日几个月,温度有可能降到零下四五十度吗?我们拿什么照明,用什么取暖,把船劈了当材烧吗?”

生物学家立即说道:“这不是问题。那些海狮、海豹还有海中的鲸鱼,都是富含脂肪的大型哺乳动物,肉可以吃,兽皮的御寒效果极佳,脂肪可以炼油以做燃料。我们不会饿死也不会被冻死的。”

人文学家立即补充道:“就算这不行,我们还可以先去西方大陆啊,那里有夷人居住开发,生存条件一定不像这里如此艰苦。”他们还没忘忽悠舰队去西方大陆。

联邦的科学家们早就被惯出了水平,连元首赵桓都对他们客气有加,倍加礼遇,面对这两个小小的上校,他们哪会有半点压力。

阮小七终于爆发了,虎吼一声犹如晴天霹雳,“都他娘的闭嘴!老子才是舰队司令,都他娘的全得听我的。舰队立即调头,南下。”

结果,当然是更激烈的争吵。学者们还没有昏头,知道动手是肯定打不赢的,据理力争、严正抗议、威胁利诱、苦口婆心、耍赖撒泼,攻心战那些五花八门的战术全都用上了,充分展现了一把什么叫超高智商。

最后在阮小七使出了丘八作风的杀手锏,准备武力挟持的情况下,本次联邦科学院远洋科考队的领队曾度总算是出来调解了。曾度的劝解还是很有深度的,他指出科学研究工作既不能缺失了用于探索的精神和勇气,也不能失去理性的基础,科学研究更应该尊重科学。北极点在那,冰洋也在那,西方大陆和西方蛮夷更在那,跑不了也丢不了,大伙不必急在一时。以后可以再组织一个专门的北极科考队嘛,把各项准备都做好,比如在冰洋沿岸建立前进基地,带上足够的燃料和专门的破冰、冰上行进工具等等,如此这般,定能取得更大更好的科考成果。

这次争吵最后以相互妥协,各让一步的结果结束。舰队又继续小心翼翼的向北航行了三天,观赏到了茫茫的浮冰区。舰队停下的时候,地理学家道士喻莫言还十分不甘的说道:“再往前走走,很可能会发现永冻冰原,那应该是伟大的天父赐给人间最为壮观美丽的景象啊。”

又在此停驻了三天,验证了王重阳计算出此地的极昼末点(即本年度该处极昼期的最后一天)后,舰队调头南下。此时舰队的三艏军舰已经被科考队蛮横的征用,存放了许多收集来的生物标本和矿石标本。甚至在探险者号的甲板上,还放置了几个大木箱子,那里面都是活物,海豹、海象、北极狐,只要是在这片冰洋区域抓到能养的,这里都有。两只可怜的白熊幼仔刚刚断奶不久,它们的母亲已经被这帮恶人吃掉了,骨头和毛皮也做成了标本。

阮小七暗自吁了一口气,生怕自己再在这多待一天都会疯掉。那几个生物医学专家每天对他说的最多的话就是,“又发现了一个新物种,抓几个弄来解剖一哈。”

第二百一十章 探险者之路(下)

“如果说联邦花费如此巨大的财力物力组织这支探险队,只是为了单纯的科学考察,或者是为了寻找大地是球形的直接证据,而不牵涉利益,你信吗?”

“白痴都不会相信。作为军人,我们只有一个出发点,一切只为维护联邦的利益。”

曾度拍拍阮小七的肩膀,指着宽阔的大河入海口笑着说道:“我们已经沿着海岸线一路向南搜寻了三千多公里,不管海岸线的尽头在哪里,这块陆地已经不能称之为岛屿了,这应该称之为一个大陆。根据保罗*利奥翻译的西方大陆地图和文献资料提供的情报,西方大陆最西端也只是一个叫不列颠的岛屿,王重阳他们估算,那个不列颠岛离这里还非常遥远,所以,这里应是一个并不和西方大陆,也不和黑种人居住的阿非利加大陆相连的新大陆。我们所经的海岸线已经差不多有中土大陆临太平洋海岸线长的五分之一,这个大陆的规模实在难以估量。不必再往南走了,先沿着这条大河进入大陆腹地看看。这条大河的入海口如此宽阔,通航能力不会低,肯定能让我们深入到足够远的地区。利益,利益就在我们眼前,泼天般的利益。为了联邦,前进吧!”

于是这条大河有了一个汉语名称,叫做前进河(今北美哥伦比亚河,是北美洲注入太平洋的第一大河,大型船只可通航河段达一千公里,入海口以上150公里处即今波特兰港)。舰队之所以直到现在才开始深入大陆腹地探索,就是因为一直没有找到理想的登陆点。不是不能登陆,而是连绵不绝的大陆西海岸山脉,仿佛一道门闸一样封锁着大陆的边界,非常不适合登陆后继续向内陆深处进发。前进河的出现给舰队带来了曙光,仁慈的天父神不但给他的孩子们留下了前进的捷径,而且还用这条大河在海岸山脉西面开辟出了一大块近海冲击平原。(道教神系改革后,领导班子算是理清了头绪,道教三清是道教神仙最高领导的三个化身,这个最高领导就是天父神,也叫伏羲,人类就是他和他妹妹母神女娲合力造的。女娲捏土造人那是谬传,至于怎么造的,现在还不知道,需要人类自己在探求大道致理的修行过程中去认知。)

选择沿内河进发除了可以使舰队同行,更容易进入大陆腹地之外,还有一个好处,如果这个大陆有人类存在,那么大河流域就是他们最可能的聚居地之一。

前进河的水量资源异常丰富,流速很快,说明上游河段落差很大,这对舰队逆河而上很不利,但好在宽阔的喇叭型入海口给海潮的倒灌提供了绝佳的条件。借助风力辅以人工排浆驱动,再借力回潮,舰队一路向上行进了三天,在离河口上游约一百五十公里左右一条支流同前进河交汇的地方停泊了下来。因为科学家们发现了智慧生物活动的痕迹,一只被河水泡的腐烂了大半的独木舟搁浅在岸边。可以确定,这个独木舟的中空部分也就是座舱是被利器工具刨出来的,而且座舱中还特意在中间部分留下了一段横档没有刨掉,把座舱分成了前后两部分,这个横档应该是操舟者的坐位。

悠扬绵长的鼓声,仿佛来自远古的召唤,引领着搜索队顺利的找到了第一个这个大陆上的土著居民聚居点。没有直接惊动他们,而是迅速的把情报反馈回舰队。登陆探险的主导权完全掌握在军人手中,在这个问题上,阮小七和张立绝对不会妥协,更没有一丝情面可讲。

二十名火枪手,五十名配备钢弩、手雷、格斗刃的海军陆战队队员,以及十二支掷弹筒,六门迫击炮,三门轻型榴弹炮组成的火力支援分队,被先行派了上去,占据这个土著聚集地周边的有利地形,把聚居地完全纳入火力打击范围内。这些做完之后,五个侦察兵换上便服向这个土著村落大摇大摆的走了过去。

联邦占据台湾之初,当地土著曾袭击联邦禁卫军的事情,是作为战例收录在海军学院教材中的,阮小七和张立自然清楚。没有确任绝对安全之前,他们是绝对不会允许任何一个科学家去和土著接触的。

完全出乎阮小七和张立的预料,这些头上插着羽毛的土著们非常友善好客,虽然语言不通,对这些外来人的奇装异服和样貌打扮惊诧不已,但他们还是敲起了鼓,唱起了歌,跳起了舞,张开双臂,把双手摊开,热情的欢迎这群来自远方的客人。曾度给阮小七和张立做了解释,摊开双手让对方看到,那是在展示他们手中没有武器,是在表示友好,从这点可以看出,这些土著的交往礼仪文化已经发展到很高的程度了。

不管怎么说,土著们的和善把危险等级降到了安全范围内,阮小七和二十名士兵保护着八个学者走进了这个由上百座土屋、木屋和兽皮帐篷构成的土著村落。并不富裕的土著们拿出了丰盛的食物献给客人们品尝,让阮小七等人更是感到这是一个善良好客的民族。当看到土著们要跑到屋内保留的火源上引火来点燃打谷场上的篝火时,阮小七掏出汽油打火机啪的一下把所有的土著们都带入了石化状态。

接下来,自然是把打火机送给了部落酋长作为见面礼,并比划着教会她最简单的使用方法,进一步增进了双方的感情。至于后面更复杂的如何更换燧石,给打火机加油,还是等到那些学者们发挥变态智商,解决了交流问题再说吧。

实际上,对语言的研究已经开始了。一个成年男性土著和一个成年女性土著并排站立,一个土著小孩站在他们面前,双手被那两个成年土著左右握着,这是一个人文学家刚刚画出的图。把图展示给土著们看了以后,点着图上的男性土著用询问的目光看土著们,听到一片基本一致的回答后,在男性土著图的旁边写下:“父亲,土著语音:巴不拉”接着是母亲,土著语发音为妈妈,小孩是艾突。然后开始画太阳,指房子,指大地,指……

语言学家的高效让阮小七和张立为之愕然,还是曾度给他们扫了盲,这是学习没有文字的民族的语言最实用最清晰的方法,先从简单的名词开始,初步掌握他们的发音体系后,再开始学习更抽象的代词、副词、形容词。

曾度指着手中一个烤熟的密布排列着饱满的金黄色籽粒的园棒状植物果实说道:“这是宝贝啊。看土著们拿出这么多,应该是他们的主食,想来产量颇丰。你能想像这个东西对联邦的重大价值吗,简直难以估量啊。我预计,如果这个东西能够适应联邦的土壤气候,可以大面积种植,一直困扰联邦的粮食问题,将一举得到解决。这八成不是问题,因为这里的纬度和联邦差不多,温度和日照条件差别不大。还有这个有壳类果物,这个带甜味的红皮果,还有这些,太多了,小七,咱们找到大宝库了,哈哈哈――”

一个地质学家凑过来带着神秘的微笑说道:“这里可不仅有这些植物宝贝,还有别的宝贝哦。你们没发现这个小村落中有许多黄金物品吗?以他们的文明程度,这说明了什么?说明这附近肯定有极易开采的大型富金矿,甚至连狗头金(天然金块的俗称)都有。”

阮小七早已笑的脸部抽搐,只可惜背后一人突然凑过来冒了一句话,让他的好心情戛然而止。那个人说的是,“这些土著的皮肤是红色的,不同于我们华夏人种,也和欧罗巴、阿非利加人种不同,应该是个新的人种,非常有研究价值,抓几个来解剖一哈。”

四十多天,人生会有多少个平凡的四十多天?但对于登陆新大陆的联邦探险队员来说,一生中都不可能再有如此充满神奇和惊喜连连的四十多天了。

一个多月来,他们探寻了前进河流域上万平方公里的区域,访问了三十多个大小土著部落,取得了一个又一个堪称奇迹的大发现。

人文方面。认识到当地土著并非新的红色人种,而是因为他们习惯在面部涂红色颜料的传统使联邦的人文生物学家发生误判。实际上他们是和华夏子孙同属一个人种,即华夏种人。褐色眼睛,黄皮肤,头发以黑为主且硬而直,胡须和体毛不甚发达,颧骨突出,上门齿和舌面呈铲形结构,所有这些华夏人种的基本特征,他们都有,只是有些诸如肤色较深,鼻子的突出度稍大这些细微的差别。

探险队所发现的三十多个土著部落,全都还处在母系氏族社会阶段,但已经发展到以婚姻的形式确定固定的家庭关系,也就是说他们已经发展到母系氏族社会的顶端阶段,而且乱伦的行为是被禁止的,也反对近亲结婚,部落间相互通婚成为婚姻的主流。他们还没有国家的概念,社会组织还处在部落联盟的阶段,这发现的三十多个部落就全都属于一个他们自称阿塔巴斯干的部落联盟。

他们的文明程度大概比联邦未进入台湾之前,台湾当地土著稍高一些,语言体系已经相对发展成熟,但文字体系还停滞在简单图文符号,配以结绳画图言事的层面上。农耕渔猎水平较高,特别是农耕技术,这也是他们之所以比台湾土著高明的地方,他们对玉米、红薯、花生等主要作物的耕种技术发展到一个较高的层次。初步掌握了一些冶金技术,基本上进入了青铜时代。生活用具进入了陶制品中高级阶段。除巫医祈福以外,和华夏人一样,他们还会采集草药治疗一些疾病,这又是一个他们的祖先来自于中土大陆的佐证。

宗教几乎占去了整个文化领域,也在土著的生活和组织方面占据了统治地位。他们崇敬自然,对自然界的一草一木、一山一石都报以敬畏态度。鸟图腾在他们的原生宗教中占据了重要地位,不分男女老少都会在头上插上羽毛,当然这个羽毛的多少和种类蕴藏了丰富的含义,还需进一步研究。

非常值得钦佩和感动的是,这些土著可以称得上联邦海军迄今为止遇到的所有海岛土著中最和善的民族。他们正直、朴实、刚毅、勇敢、感情丰富、温柔、谦和、说话算数、忠厚老实、慷慨大方,可以称得上是世界上道德最高尚的民族了。

基于这些因素,曾度甚至大胆推测,这些土著的祖先是从中土大陆迁移过来的,而迁移所经过的大陆间通道就是白浪海峡冰封之时形成的冰陆桥。他们或许还是华夏先民中的一个著名部族的后裔,那个部族就是少昊族,这些土著的宗教文化和文献中记载的少昊族非常相似,都是自然崇拜,以鸟为图腾标志。因此,不管这些土著自称什么,反正探险队先给他们安了一个统一的名字,亚少昊人。

还有一个天大的惊喜,这块大陆上少昊人拥有一个很大的人口基数,根据调查估算,这方圆一万多平方公里的土地上生活着两千到三千亚少昊人。而且据这个部落联盟的人提供的情报,在他们东方,还生活着更多的人,更东方的大平原地带,人口数量更加庞大。保守估计,这块大陆上目前生存着两三百万亚少昊人。

实际上这个数字后来被确认远远低于实际的人口基数,此时,在南北两块新大陆上生活的亚少昊人不少于两千万,在南北大陆中间相连的区域,曾有一个辉煌的文明存在过,他们实行的是城邦制,可惜已经因战争和瘟疫而几乎消失殆尽(玛雅文明)。此时在南大陆有一个新兴的奴隶制帝国(印加帝国)正在兴起,不过他们的文明程度远低于前面讲的那个逝去的文明,还处在新石器时代末期。

地理环境方面。罕见的富金金矿大矿脉已经被确认,还探查到了铜、铁、锡等矿脉的痕迹。根据土著提供的情报分析,这个大陆不止是这些延绵不绝的山脉,在遥远的东部还有甚至和大宋全境规模相当的超大平原。

生物环境方面的成果最为丰富也最具有现实价值。玉米、红薯、土豆、南瓜、花生、向日葵、辣椒等等一大批极具有经济价值的作物被发现,特别是玉米、红薯和土豆这三样东西,其高产性、高适应性、高营养性简直要令生物学家们激动的发疯。当然发疯之前,这些生物学家还没有忘了尽可能多的收集各种作物不同品种的种子,这是为了预防这些作物被移植到中土大陆后出现单一遗传退化。当然,除了这些经济作物之外,大批被发现的原生植物的种子和标本也被收集,这其中就包括烟草。事实上烟草是亚少昊人的传统作物,但探险队中可没有一个有烟瘾的,更是以为亚少昊人吞云吐雾是在进行某种宗教仪式,自然想不到这个东东有什么特殊的价值,所以只是当作一般原产植物给作了收集。

而对于动物,生物组的专家这回留了情,没有收集太多的活物。原因是从北极地区搞来的动物除了那两只可怜的小白熊,其它的全都挂了。而且,亚少昊人崇拜自然的习俗,也让张立出于搞好和他们关系的要求,限制了生物组的科学家们太过疯狂。

不管怎么说,联邦舰队要返航了。虽然五个月的时限是指在没有找到补给点的情况下,但阮小七、张立和曾度还是决定返航,因为他们太清楚这次远航的发现对于联邦的意义了,需要尽快将这些宝贝和本次探险获取的信息带回联邦。

和前几次不同,这次不是以争吵的形式度过这个有特殊纪念意义日子的。而是阮小七根本就把,由八个不同学科的学者组成一支科考小组继续留下探索新大陆的建议当成了放屁,直接命令手下士兵把那些不肯走的人给塞进船舱关了禁闭。

至于怎么回去,那不用废话,直接横穿太平洋,王重阳已经计算过了,直线距离不过万余公里而已,阮小七对舰队横渡太平洋有着足够的信心。

舰队重新出海之后,阮小七把那几个科学家给放了出来,笑嘻嘻的赔礼道歉。“各位老大,别生小子的气了。半个月前,我派了一支小队往东南方向搜寻,这帮家伙找到了一个小部落,回来的时候一不小心居然还拐了几个土著。嘿嘿,那几个土著男女都有,现在就在船上准备跟着咱们去联邦做客。各位老大不论是想学习他们的语言,还是想解剖一哈,都由得你们。”

第二百一十一章 新内阁就任

同第一次组阁不同,第二届联邦政府总理人选获得联邦议院批准七天后,李纲就向联邦议院提交了内阁成员名单报批。实际上,政务院各个要害部门位置,才是这一次权力分配争夺的焦点。同样是出于稳定和政策延续的考虑,李纲基本保留了上届政府的成员班子。不过因为几个重要人员被赵桓先行调用,他们留下的职位以及新增设的几个部门,还是需要新人来补充的。

民生福利部部长由陈东原来的副手苏符接任(大伙不要被陈东靖康年还是太学生的名头忽悠了,实际上他当年已经四十岁,算是半拉子老头了)。苏符也是北上官员,他是苏迈的二子,苏迈的老子就是大名鼎鼎的东坡学士。蔡绦去做封疆大吏后空缺出来的建设部部长的位置由原籍杭州的陶众接替,很明显他也是北上官员。新闻舆论监察总署总长的人选叫童阔成,他是原燕山府路官员出身,联邦媒体戏称联邦舆监署是开五金店的,掌柜不是姓铁就是姓童(铜)。

几个新成立的部门,联邦银监会主席黄维,北上官员系;联邦证监会主席耶律信可(契丹族),原燕山官员系;质检总署(已设三年,后面几个部门情况类似)总长孔继,学者出身;环境监察总署总长国大钺,学者出身;联邦海事总署总长伍博韬,北上官员系;国土资源总署总长风九威,燕山官员系;联邦海关总署总长寇连(大宋名臣寇准五世孙),北上官员系;联邦知识产权局局长骆洪,燕山官员系;联邦邮政总署总长李侠,学者出身;联邦减灾应急事务总局局长李维汉,学者出身;联邦统计局局长尚晓(女),学者出身;联邦气象总局局长张牧云,学者出身;联邦央行行长仍由柴进担任,这个周世宗柴荣之后应该算是独立人士,他的名字起的太有福分,担任央行行长再合适不过了。

可以很明显的看出,李纲提交的名单,特别是在新设部门人选上,还是有很深的权力平衡味道在里面的。虽然联邦政治框架已经基本稳定,并在步入成熟,北上官员系和原燕山官员系的融合也基本完成,但必要的平衡之道还是不可或缺的,而且李纲还在积极的提拔联邦培养出来的新生官员群体,他们将是以后联邦官员的中坚力量。

在李纲提交的任职名单中,还有一个关键位置的人选成为了关注的焦点。按50年颁布执行的《联邦行政组织法》规定,联邦所有非军队系统的官员,就职时年龄都不得超过六十五岁,联邦文化事业部原部长徐处仁今年已经是七十高龄,所以老爷子在任期结束后,光荣退休。没有万民伞,也没有一碗送行水,有的是元首赵桓代表联邦公开发表的一篇感谢信,有的是北京民众自发送来的,堆满了老爷子住所庭院的鲜花。徐处仁原籍在大宋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老爷子并没有选择返归故里,而是继续留在了北京,并宣布将参选明年北京市联邦众议员。按规定,他将竞选的是学者代表,也就是众议员四个群体来源中的“士”,北京市联邦众议员的名额只有四个,也就是说这个专业称谓“爵士”的名额只有一个,竞争非常激烈。另外三类众议员的专业称谓分别是“勋农”、“荣工”和“信商”,而政议员法定称谓就是如此,只是有个非官方的别称,叫“民鼎”,意指他们是代表民意的中坚,民之鼎柱。

先不管老爷子是不是能活到明年,身体允不允许他顺利参加竞选,李纲给出接替徐处仁的人选着实又把大伙震了一把,大宋著名女文学家李清照。

不出所料,名单送到联邦议院,遭到了否决,而且议院的否决案说明依然很明确,反对李清照出任文化事业部部长一职,理由是联邦文化事业部应该领导联邦民众建设积极向上的,丰富多彩的,并且拥有开拓精神,有极强推广能力的文化生活。这里面的含义也很明确,联邦需要强势的文化,有侵略性的文化,文化输出是联邦争锋天下的利器,不过,这不能明说。而李清照词填的不错,但全都是咿咿呀呀的软调调,太单一,缺阳刚气,缺霸气,所以她不合适,请李纲换个带把的爷们来。

于是,易安居士(李清照号易安居士)拒绝了李纲的陪同,独自一人前往联邦议院,站到议院发言席上面对一百多名联邦的民意代表,慷慨吟唱出了两首千古名篇。

第一首是五言诗《秋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进入秋季了,只好改叫秋日绝句。)

第二首是词作《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当天的《北京晚报》是这样描述当时情景的,“易安先生两诗一出,满院失声,百十儿男竟无一敢拭其锋芒。稍待,彩声爆棚,众以掌击案为之赞。秦政议做评:‘无一毫钗粉气,豪放之风只作炽焰烈酒佐以惊雷怒马。’”

以掌击案是联邦议院的议员们在表达认可赞同之意时,一项特殊的表达方式。所以,李清照继铁心兰之后,成为了联邦第二位省部级女性大员。她的丈夫赵明诚现在是联邦文物保护局的局长,文物局刚好是文化事业部的下属单位,李清照也就成了丈夫的顶头上司,这又给大众提供了一个不错的谈资。

还有就是,同各方预料的一样,李纲不再兼任联邦发展规划委员会主任一职,而是由江烈正式全面执掌联邦发展规划。

九月一日,李纲带领新一届内阁成员在联邦议院,手按宪法宣读就职誓词,全心全意为联邦人民服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新一届联邦政府正式走马上任。

辽王府早早的就放出了风声,关于军事大本营成员和禁卫军三总部主官,元首赵桓无意做出任何调换。这也和各方媒体普遍预测,以及联邦各方的建议是一致的。联邦议院也通过非正式渠道做出了回应,表示欢迎并赞同辽王府的这一决定。

因为军事大本营成员不会变动已经基本是板上钉钉,所以没有等到政府换届,军事大本营就向联邦议院提交了扩军的议案。此次扩军议案涵盖联邦的三级武装力量,禁卫军拟在目前编制的二十四万两千人(51年曾有过一次扩军,主要是增加技术类兵种和补充一定的原编制缺额)基础上,增加一个军、两个独立师以及两个独立快速反应旅的番号,共计拟增员四万两千人,使禁卫军总编制达到二十八万四千人。联邦占据宁夏,纳入汪古部后,从故夏那里继承了约一百八十五万夏故遗民,从汪古部那里获得了六万余部民,使得联邦最新统计的总人口数达到了一千三百七十二万,即使此次禁卫军扩军获得批准,禁卫军所占联邦人口比例也只约为2。07比100,比联邦成立之初时的2。27下降了不少。

国民警卫队拟在目前编制的十一万一千人的基础上,增加一个机动师(一般为五千人左右编制),五个大队(一个大队一般编制为五百人)的番号,共计七千五百人,使得联邦国民警卫队总编制达到十一万八千五百人。

民兵预备役的内容其实仅是军事大本营依照程序递交,那是《联邦国防法》早就规定好的,必需执行。按《国防法》的规定,民兵预备役人数以市为单位,所占当地十八岁至四十岁成年公民人数的比例不得低于百分之五,也就是说,依照法律规定,宁夏省现有八十三万十八至四十岁的成年公民,那么宁夏省组建的民兵预备役人数就不得低于四万二千。《联邦国防法》的这项规定是从《联邦宪法》那里来的,《联邦宪法》第二章人民权力中有一条很拗口的条文,“联邦公民有捍卫自身权力捍卫联邦民主自由并为此武装自己的权力。”

军事大本营的这项扩军议案,在联邦议院没有受到任何阻碍即告通过,天下各方势力也是反应平静。因为这是题中应有之意,地盘几乎一下扩张了近三分之一,人口增加了百分之十六强,只是扩军(含国民警卫队)百分之十四,完全在各方势力预测和承受范围之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