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碧海长天艳山河-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为规范(暂行)》于三月初九日发布,同日燕山府差役房交通科成立,专事管理燕山府内交通执法任务,自《规范》颁布十日后,即从三月十九日开始,全面在燕山府辖内试行。规范内容主要包括,在燕山府城主要交通干道,以及燕山府内主干道上,所有车辆、行人靠右行驶,所有马车往交通科登记造册,发放行驶牌照,并建立年检制度,相关违规处罚制度,以及与之配套的各种标识、指示等等。

同日,大宋第一家公共交通运营商通达交通商行成立,这家由洪福集团控股的商行下辖两家子商行,通达公交商行和通达出租车马行。当日,通达公交商行的公交线路也开始运营。在东京首先开通了三条线路,第一条便是沿着横贯京师的汴河大街行驶的一号线路,二号线路和三号线路则是沿着东西大街行驶,一横两纵在大宋京师之内开设了最简单的公共交通网。同时,在燕山府城之内也是开通了三条运营线路。通达出租车马行也是当日开始运营。

对于燕山府的政令,燕地自是照老规矩,各州县立即学了个全乎,不过这次却是搞的有点大,江烈报告的试行效果送达朝廷之后,又加上东京各大报纸一通宣传,朝廷竟也下旨,着大宋四京之地尽皆照搬燕地《交通规范》试行,试行期一年,若效果良好,则来年便制定为大宋法制,颁行天下施行。

润三月十七日,赵佶往集英殿主持甲辰科殿试,和当年江烈应试时一样,赵佶在殿上便审阅了江烈师弟崔灿的策文。崔灿一篇《治学知民策》让赵佶看的是大点其头,明旨刊行天下后,出于美学考虑,赵佶比着江烈旧事点了崔灿右榜眼。及至十三天后放榜,当科赐礼部奏名进士及第、出身八百零五人,以两浙路杭州举子沈晦为状元,江南东路信州举子周执羔左榜眼,河北西路相州举子崔灿为右榜眼。一时间,天下感叹,一门前后两探花,洹水书院及沐阳公之名再次惊艳大宋儒林。

不出众人所料,新科探花郎崔灿被朝廷授了承奉郎(二十四阶)后,赵佶御笔钦点,让崔灿和他师兄江烈一样,先入了太子府任太子侍读,并超品赐了直天章阁虚衔。

润三月二十,燕地春播作业基本结束之后,燕山府路第一条府州间高等级水泥驰道奠基礼。这第一条水泥驰道是由燕山经蓟州至滦州再转平州最后延伸至营州,全长以燕山府工商界普遍采用的新式公制单位计,足有三百四十公里长,合宋里六百八十里(宋里多长未考,一种说法合450米左右,本书权且按现在的两里合一公里算)。

该条道路从燕山和平州同时开始相向施工,承担施工任务的是燕山府天泰建筑工程商行,全面承揽道路施工的设计、材料供应、管理等工作,而施工劳力则是金国未曾赎买回去的一万七千多战俘为主,战俘管理归燕山府和平州厢军。这种公私合作的方式却只是一个开始,很快,燕地工程施工的合作方式便发生了改变,改成由商行全面承揽,作为劳力的战俘则被商行以包租的形式纳入商行的管理下,负责战俘吃穿用度,并和官府签订由战俘逃跑、受伤、死亡等造成的损失赔偿契约。就因为这,燕地的建筑商从一开始就成为了最强硬的右派,极力怂恿军队发动战争,因为那意味着新的工程和大量的廉价劳动力。

燕山工商界之所以普遍采用新式长度单位,则完全是因为燕地三大龙头集团,江氏、洪福和奇峰的强势影响,尤其是洪福和奇峰,所有产品从设计到制造及至成品配装铭牌、说明书,全是采用新式长度单位,由奇峰制造出品的钢制量具也都是以新式长度单位作基础,最多也是新旧两种度量单位同时标注。这套由三家用了将近十年的新式度量单位系统,分的相当精细,标准单位称为米,或称大尺,目前的最小单位为丝米,往上十倍递之,依次为毫米、厘米、分米、米、公里,也就是说,目前的最小长度单位是标准长度单位米的万分之一,这也就是指洪福和奇峰制造的产品最高加工精度已经精确到万分之一米的级别。这套精密的长度度量系统被三家毫不客气的称之为公制度量单位,在奇峰的相州总部里还在一个密闭的玻璃器皿中,摆放着一架用黄金打造的被称为公制单位之祖的米原器,如今的公制长度皆是以这架米原器的定制引出来的。

有了公制长度单位,公制的质量单位也就顺理成章的制了出来,以大年初一时相州奇峰总部内水井中冰层下一米的井水为原物(此水温度接近4摄氏度),一立方分米的井水定为一公斤,同样用黄金制了一个公斤原器,供奉在密封玻璃器皿中。

由于大宋工业的迅猛发展,制造精度也是要求越来越高,由这三家龙头企业共同推出的新式公制度量单位,很快便在大宋工商业界推广开来。此时,流水线作业的制造理念已经传开,统一的高精度度量单位更成了工商业者的需要,只统一了度量单位之后节省的成本,就让工商业界对这套已经成熟的度量体系无法抗拒。

就在燕地一片繁忙,大宋歌舞升平之时,金国拒绝把大同府割让给大宋的消息在东京报纸上报道出来。此消息一出,立即在大宋貌似的一片祥和中扔下了一颗巨型炸弹。金人拿了辽故西京的租税,又这般肆无忌惮的背信弃义,狠狠的在朝堂上一帮坚称金人不敢失信的大佬们的脸上甩了一个大嘴巴子,一点面子都不给的把大宋朝廷当猴耍了一回。

赵佶把王黼等宰执召来狠骂了一顿出气,接着命他们立即出面辟谣,只说两国还在协商,金国并未撕毁协议,然后,赵佶便一头钻进万寿山,找处子采阴补阳去了。

(请继续收藏推荐支持,谢谢。)

第八十四章 起复

金国人赖了银子,背信弃义的拒绝把大同府交割给大宋的影响还没散去,北方又一则情报传来,更是让朝堂之上一阵慌乱。金帝吴乞买悍然降遵化府西京阶,转升大同府为金国西京,此举即是向天下昭示,金国已经完全断绝了向宋国交割大同府的可能。

这次宋廷的反应还是很快的,由于上次事件赵桓已经被赵佶训斥了一番,赵桓无奈的下令所有事关金国的新闻都需要审核,这则消息被宋廷进行了有效的封锁。

宋廷之中还是不缺能人的,就比如二月丁父忧去位的浪子宰相李邦彦。李邦彦二月去位,只在家守孝了两个月便急不可耐的找了梁师成向赵佶吹风,赵佶也是对这个蹴鞠高手很是对眼,立即下了一道夺情的圣旨起复李邦彦重任尚书左丞。

李邦彦刚复位,便不负赵佶所望,找到了一条转移京师闲人们视线的方法。自从去岁春天相州崔灿搞出了新派蹴鞠之后,这种对抗激烈,规则明晰的新派蹴鞠很快就在京师市井廊间普及开来,很快,便有东京商会赞助组织了多场小规模的比赛,然后便发展成了一个小型的联赛。本来按东京商会的意思是再准备个两年,待京师各界人士对这新派蹴鞠熟悉,各家商行赞助的球队技术进一步提高之后,再把这个联赛办成正规化、商业化的联赛。不想李邦彦要拿此做大用,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找到各家球队背后的赞助商,半威胁半利诱,成立了大宋京师足球总会,并在四月十日召开新闻发布会,称大宋京师第一届职业足球联赛将于四月十五日正式开赛,冠军球队不但可以获得三千贯的冠军奖金,还可以获得一座由大宋官家御笔亲题的奖碑(注意,不是“杯”)。

大宋京师汴梁这座当世最繁华最富裕的都城,生活在其中的市民们大多都是过的很诗意也很幸福,承平百余年也让生活在这座城市中的人们失去了对战争气息的敏感。有了新鲜玩意给大伙带来不一样的感受和刺激,对国事的关心就立即抛到了脑后,就连东京各大报纸报道的残辽势力再次分裂的消息,也没有在东京街头引起什么多大的关注。

宣和六年春末,残辽天祚帝得到阴山室韦漠葛失的军队,自己认为这是天意相助,决定出兵反攻收复失地。耶律大石苦苦相劝,言称过去国势强盛之时,却是一味逃跑,而今大部分江山已失,兵力不济,又要冒险出战,这根本就是找死,现在正确的战略方针应是养兵待时而动。耶律大石这么不给面子的一番说词,如何能让刚愎自用的天祚听得进去,非但不听,还要销夺大石兵权,这下好,耶律大石愤然之下,击杀了天祚帝的两个亲信萧乞薛和坡里括,带了两百随从逃离了天祚帝的行营,北走可敦城(今蒙古哈达桑东北),自立为王,置北、南院官属,借力诸部族,得精兵万余,合原部人马共三万,厉兵秣马,期复辽业。

江烈把六具已经分拆成零件的千里镜和十个指南针交给时迁,待时迁走后,江烈走到窗前邀望北方,心中暗自说道:“耶律大石,炸药之法我不能给你,冶铁之法我也不能给你,只能送你千里镜和指南针,如今你的实力应是比原来的历史强上许多,希望你莫叫我失望。十年之期,我等你。”

就在大宋朝廷对金国之事心中惶惶之时,燕地军政高官弹劾枢府迟滞军粮军饷的折子不合时宜的报上了朝廷,少宰白时中在朝堂之上对枢府如此做法是大加批判,就连一向宠信蔡攸的赵佶也是对枢府摆了脸色。因为赵佶也在金国的一连串挑衅举动中,隐隐感到了北方的阵阵杀意,这让他很是不安。找了张虚白卜问,张虚白淡淡的回道:“烈焰在燕可御虎,患不在外而在朝堂,陛下自扫门庭即可。”

赵佶这回倒是很惊醒,骂了蔡大官一回,更是把暗中挑唆的赵楷召入宫中,狠狠的训斥了一通,警告他老老实实的在恽王府中待着,别再跑出来乱生事端。接着又下了明旨一道,着燕山府路,但凡涉及本路兵事,无论巨细,燕山府路安抚司皆有权过问,并着谭稹、赵良嗣同江烈并领燕地军事。

赵佶这个皇帝当的,在中国历史上也算是颇有特色。酷爱美学,专事旁门左道就不说了,他还有一个特点也很特立独行,那就是说不清的心理状态。他一旦生哪个官员的气了,骂的那叫一个狠,简直是字字诛心,但过后没几天便不再提,仿佛根本就没发生过一样,而且骂归骂,对那些官员却是十分的体贴,从不忍过分责罚。徽宗朝的一系列奸佞,哪个都被赵佶骂的狗血淋头过,可偏偏没有一个被赵佶绝对打入冷宫的。这一次又是如此,蔡攸被骂了一通,罚俸三月了事,赵楷就更是处罚轻微,只是一通斥责,收了提举皇城司的差事。要知道,在大宋,宗室结交外臣搅动朝政,那可是大罪,赵佶只是这样像老子教训儿子般的骂了赵楷几句,已经很是让赵佶给自己的名声担了风险。

蔡大官被训斥了一通,跑回家就找到他老爹大闹了一番,原因无他,白时中根本就是蔡京的传声筒,白时中在朝堂之上弹劾他,就是老爹蔡京在针对他。蔡大官对着蔡京大吵大嚷,老公相蔡京却是稳如泰山端坐堂上闭目养神,直到蔡攸吵累了停了话语,蔡京才睁开眼睛,慢悠悠的说道:“大郎有何事说于为父啊?为父耳背,却是未听明白,汝再高声复述一遍。”

蔡攸这个泄气,一拍屁股转身走人,临走前狠狠的撂下一句话,“太宰之位我坐不上,也不会让你再去坐,你安心在家等死吧。”

蔡京呵呵一笑,起身扶着幼子蔡绦说道:“走,去看看孩子们字练的如何了。噢,五郎呢,又去那边了?”

蔡绦小心的搀扶着蔡京,苦笑着摇摇头说道:“巾帼社要排《孔雀东南飞》,五哥去帮忙了。”

蔡京叹了一口气说道:“真是没想到,我蔡家居然也出了一个情痴。要说五郎的才学模样都还拿的出手,可比那相州江郎,还是略微差了些。茂德帝姬是官家最宠爱的,只这姻缘一事上也是让官家头疼。唉,当真是孽缘。等五郎回来,就禁了他的足,省得闹出什么乱子,让官家难为。”

“父亲,五哥对帝姬痴心一片,您就不能帮帮他吗?”

“唉!你不懂,强扭的瓜不甜。为父一旦贸然向官家提亲,以帝姬的脾气,她定是不会答应,那时官家也是难做。更何况,茂德帝姬也是太子最疼爱的妹妹,咱们绝不能因为这件事得罪了太子。五郎对帝姬痴心,官家和太子都是知道的,为父不开口提亲,官家和太子自然知道为父是为他们着想,定会念着我的好。官家是个很顾情分的人,即是念着我的好,那就对为父复相有大助益。这些心思上的细微事,却是为官之人的大学问,你以后切要用心揣摩,细细领会。”

宣和六年的夏日如期而至,这个夏日却是有些怪异,刚过立夏时节,太阳便极力的散发光芒,把大宋之地的气温呼呼的往上翻。好像是要配合这炎炎的夏日一般,燕地红星酒厂新法酿制的烈性白酒热卖东京。

此酒不但晶莹透彻卖相极佳,其性烈如火,远非普通水酒可比,时人评之,只杯中遗香,便能醉人。只是号称文采风流的相州江郎,这回却是让人大失所望,给如此仙酿琼浆取了一个俗名,唤作“杀破狼”,多了些粗豪之气,却是少了些风雅之味。

燕地这次送往京师的不止是烈性白酒,还有宣抚司的一封奏请文书,内容很简单,要求朝廷下旨,起复岳飞。李邦彦宰执之臣,只守两个月的制,礼部和御史们没有一个出来弹劾其不守孝道的,一个外官武臣要起复,况且还是在这种敏感时期,言官们自然老老实实的闭上嘴巴听之任之。蔡大官被燕山摆了一道,知道这个时候官家心头燕地为重,也不敢在此事上添乱,老老实实的把文书转给了吏部和兵部。

在相州汤阴老家守制满一年的岳飞,接到了朝廷下发的夺情起复文书,着他立即转归燕地赴任,同时,岳飞的差使也被改成了燕山府路提辖兵甲盗贼公事(此为路分提辖,与前般州分提辖不同,掌本路军队训练,督捕盗贼等职务。)。

岳飞此次离家,却不是自己一个人上路,不但把儿子岳云带上,还应江烈之请,把江烈的家人一并接往燕山,只留下老管家江泰守护。同时,按照江烈的强烈建议,江烈四个结拜兄长的家人也全都由江成安排着迁往东京居住。这却是因为宋朝规矩,武臣携家眷赴任是大忌讳。岳云是早早便和江烈有师徒之约,岳飞带上他放在江烈那里,也算是打个擦边球。至于师尊崔景,老头太过固执。江烈多次写信邀其北上燕山讲学,崔景却是舍不下大宋各地赶来求学的学生,坚决拒绝了江烈的请求,崔灿要带爷爷去京师居住的请求更是被老头直接骂了回去。要知道洹水书院现在已经俨然有同前般的天下五大书院分庭抗礼之势,大宋各地幕沐阳公之名来求学的学子是络绎不绝。

还有一件在历史上留下笔墨印记的事,岳飞此次离家之前,岳母在岳飞的背上刺了四个大字“精忠报国”。

第八十五章 风云转变

继去岁秋粮大熟之后,燕地夏粮又是丰收,不但惹得燕地临近诸路官员们眼红不已,也是引的天下闲人们遐想不已,直传燕地归宋,上天亦是欣慰,施恩于此,不然燕山临近诸路纷纷出旱灾闹饥荒,偏偏就燕山有大熟之得。

其实,也只有燕地之民才知道这不是什么上天之徳,实则是一分耕耘,一份收获的致理使然。燕地去岁也是遭逢大旱,但大力兴建的灌溉设施却是起到了关键作用,又加上大面积补种的棉花是耐旱作物,是以才让燕地去岁秋粮大熟。然后,又行深耕防虫之法,农牧联营培养土地肥力之法,农科监优选优育种子之法,再加之燕地地广人稀,开荒增加良田不少,土地亦是肥沃,才取得了这夏粮的大丰收。

赵佶在朝堂上大发脾气,蔡大官不敢再耍什么妖蛾子,燕地军方拖欠的粮饷迅速的给补齐了。根本就没有被难为的张觉,指挥手下劈里啪啦算盘一打,把各部队的粮饷发齐,就抽出了当时燕地各方乡佬会援军的明细单据,比着单据翻倍换算成水泥和工钱,派发给各乡佬会所在乡县。安抚司的政令随同物资钱财一起抵达,着各乡县官员利用农闲之时招募劳力修筑乡垒村堡,并请各乡佬会督促襄助。这次大规模的修筑军事工事,却是以乡村为主,特别是安抚司重点划定的区域,几乎村村筑堡,寨寨立垒,各地驻扎的禁军、厢军亦是全面发动起来,配合乡民修筑堡垒工事。

燕地民众本就有边民的觉悟,又有金人叩边的教训就在不久前,如今日子过的越来越红火,更是有守卫幸福的意识。官府号召大家修筑堡垒工事,还出钱出物,自是积极参与。各地乡佬会的代表又是被江烈请去谈过心的,自然知道这些堡垒工事的重要性,一边鼓动乡亲们积极响应官府号召,一边紧盯着负责的官员,撵的他们打起十二分的精神,屁股都不敢稍稍沾椅子。

这还多亏当初太子在京师施为,派到燕地来的官员大多都是年轻官吏,这些年青人本以为自己出头遥遥无期,不想大宋收复燕山给了他们一个施展才华的舞台。到了燕山,几乎是满目疮痍,还没来得及心灰意冷,朝廷就派来了一个比他们还要年轻的抚臣。一连串即新鲜又高效实用的政令,立即把这些年轻官吏心中的朝气又激发了起来。多项福利和监督政策出台,让这些官吏享受的福利待遇远远超过大宋同阶官员的同时,也让他们的脑袋上套上了紧箍咒,屁股后面扬起了督促的鞭子,当真是痛并快乐着。

就在燕地军民在安抚司的指挥下暗暗加紧为战争作准备的时候,残辽天祚帝终于耐不住性子,开始了他一生之中最后一次重大的赌博,归拢了大辽最后的残余力量,于七月十八兵出夹山(今呼和浩特西北)。实事求是的讲,金国这次却是被天祚帝打了个措手不及。金国方面一个是因为前般同宋国冲突的影响还未消除,调了不少的部队防范南边,另外一个是根本就没想到天祚帝都到了这个份上了,还敢反扑。

短短两月之间,天祚兵下渔阳岭,取天德、东胜、宁边、云内等州,生威一时大震,已经兵抵金国新西京大同府。

就在金国紧急调动兵力阻截天祚兵锋,赵佶虽嘉许燕地军方为国分忧之请,但仍严旨诏令燕军不得妄动,趁机为大宋攻取辽故西京之地的时候,一件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了。谁也没有想到,表面投靠金国,背地里却一直和残辽藕断丝连的西夏,在毫无征兆的情况下,突然出兵越境在天祚大军的后背狠狠的捅上了一刀。

这一惊天偷袭,把西夏皇帝李乾顺的阴险毒辣表现的淋漓尽致,正被接连的胜利刺激的意气风发的天祚大军,突遭大变,被金夏前后夹击,立即陷入崩溃之局。十万大军土崩瓦解,及至十月二十二日,天祚逃至阴山之北,黑水之滨稍歇,归拢残兵只剩骑步军不足万人,其他人马不是被金夏俘虏、斩杀就是化为流民盗匪。

李乾顺完美的诠释了一把什么叫做“国与国之间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有的只是永远的利益。”经此一役,西夏不但俘获了大批的俘虏和物资军马,还把辽故西京道的天德军全部,云内州、东胜州大部抢入手中。其中尤其是把东胜州黄河以西的土地完全纳入西夏控制之下,让西夏在河套地区对金国的防御形势和对宋国的进攻形势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雪花飘起,北地今年的第一场雪来的早了一些,好似为辽国的最后灭亡送上一支饯行舞一般。

宣和六年的夏秋之节,却不平凡。北方时局大震,残辽走到了穷途末路,大宋国却是真正的闹地震,还伴着连串的天灾发生。六年七月,京师、河东、陕西地大震,八月,两河、京东西、浙西水,环庆、邠宁、泾原流徙。

又是地震,又是水灾,而且还是遍及大宋南北的天灾接踵而至,让大宋朝廷疲于应付,对北方的局势变动也提不起心思去关注了。连串的天灾也给了朝堂之上争权夺例的借口,九月,已经总治三省事一年多的王黼终于城池失守,把太宰之位分了出来交给了白时中,白时中为特进、太宰兼门下侍郎,李邦彦为少宰兼中书侍郎。

好不容易上边腾出了位置,大伙也都别闲着,利益均沾,递补着屁股向上挪一步吧。白时中坐上梦寐以求的太宰宝座十二天后,以赵野为尚书左丞,翰林学士承旨宇文粹中为尚书右丞,开封尹蔡懋同知枢密院,王襄调任兵部尚书。

河北、山东天灾未平,又起盗匪,赵佶手指一动,又是一个宦官叫梁方平的领兵去讨。十一月初三,王黼没能顶住蔡党的汹涌攻击,把天灾人祸之因全都砸在他的头上,时任御史台御史中丞何栗更是瞅准机会上疏列举王黼十五条罪状,连奏七章,终将王黼及其同党胡松年、胡益等人扳倒、罢官。而何栗却没有因为弹劾宰执成功拜相(这是宋朝的一项特殊制度,御史中丞弹劾宰执,宰执必须上表请辞,而御史中丞则递补入宰执中拜相,至于受不受请辞表则是皇帝考虑的事。),反倒成了这场政治斗争的陪绑人物,再度外放,以徽猷阁待制知山东泰州。其实王黼也不亏,当年他扳倒蔡京上位之时,也是利用日中有黑子,太白昼见这些天象为借口的。

十二月二十日,大宋帝国的老公相蔡京,终于如愿以偿的重蹬朝堂,第三次起复,第四次拜相,撰取了帝国朝政的中心权力,总治三省事(三省即门下、中书、尚书三省,总治三省事即统领朝纲)。

朝堂之上如何眼花缭乱的变换,燕地管不了也没功夫管,燕平营水泥驰道已经修筑一半,如今正赶在上冻前加紧多抢修一段,宛平钢厂已经在宛平县城城墙的半包围中,各地乡间堡垒工事的修筑也初具规模。渤海海军船厂的新式军舰“威海”号、“扬波”号试航早已结束,经过一番修改,现已定型,两艏威海级战列舰,四艏扬波级护卫舰正在船坞中紧张的制造,渤海海军船厂计划在十一月五日出海试航一艏战列舰,两艏护卫舰。

由于去年燕地棉花丰收,大宋北方数路种植棉花的面积也慢慢扩大,所以江氏集团燕山纺织厂的材料供应还算充足,大量优质的棉布被生产出来,其中有一部分定点供应军方服装厂。由于太子领枢府时给燕军定下的试点基调,所以燕地军方拥有很大的自主性,新式军服只是向枢府打了个报告之后,便开始批量装备军队。

燕地新式军装完全抄袭了江氏集团巧若天成衣装行的“秦装”设计,贴身的剪裁,紧身端正的风格匍一投放军营,就受到了燕地兵士的欢迎。其实,岳飞在定州时的旧部就穿过和这种新式的军服类似的作驯服,效果早就得到了验证,这次的新式军服只不过是江烈在那些作驯服的基础上做了些改进而已。

军服之外,新式的军鞋、袜子也同时配发部队。军鞋的鞋底是千层底,这制作千层底可是劳动密集型产业,军服厂按照江烈的授意,把千层底的活计以发包的形式分包给多个乡村,军服厂提供材料,各个乡村只需按时按量的把纳好的鞋底上交给军服厂,即可按件获取加工费。同时,都头以上军官,配发的除了千层底布鞋之外,还有皮靴。

江烈能挣钱更能花钱,转运使张觉手中虽然宽裕,碰上江烈这般能花钱的本事也是掏钱掏的直呲牙。半句劝阻的话还没说出来,江烈的一大堆道理就把他整的没词了。什么燕地军队就是要走精兵路线,什么消费能带动经济发展,什么钱转起来才叫钱,钱放起来就是死物等等。张觉听着隐隐感觉有些道理,可真要弄明白却是万难,更别提反驳了,不过张觉知道江烈不会胡来,凡是江烈坚持的,只管照单开钱就是。江烈虽然知道这是不对的,但现在是非常时刻,也顾不了这么多了,只得一有时间就多往张觉脑袋里灌输一些新式的经济理论,另外又让张觉的转运司雇佣了许多燕山工商会计学校毕业的高材生,帮着张觉建立新式的财会管理体系。

新式军服穿上了,军鞋也蹬上了,燕地的兵士们皆是喜笑颜开,兴奋不已,可他们的长官们虽然有新式皮靴穿,但心情可没有士兵们那么好。心情不好的原因很统一,但却是军事机密,不能向外透露半点。

十月二十二日,天祚兵败溃逃的消息在燕山军报上登载,十月二十五日,燕山诸军接燕山府路兵事都总管衙门军令,各军营指挥使及以上军官全体前往各军大营驻地开会。会上,各军主官向到会军官宣读了燕山府路兵事都总管衙门训诫令,言称,作为大宋边军的高级军官,毫无战略眼光和求战之心,放任金兵被残辽攻击,致使宋金边界守备空虚的大好战机在眼前消逝,竟无一人向上级提出趁机攻取辽故西京之地或是北掠城池的建议。战与不战是军方高层和朝廷的事,但敢不敢战,如何战,则是每一个大宋军人份内的职责。如此表现,是不是消停的日子过的把军人该有的好斗之风给消磨干净了,军人该有的血性都给练成娘娘腔了,甚至是忘掉了军人的荣誉?营指挥使及以上级别军官,有一个算一个,全都回去写检查,五日之内把检查交到各军教导司。检查不深刻的,重写,认识不到位的,关到禁闭室反省。敢不写的,何灌在训诫令中说了,“把这些驴入的混蛋全送到都总管衙门来,本帅亲自给他们的木头脑袋开开窍。”

(请继续收藏推荐支持,谢谢。)

第八十六章 宣帅斗气很特别

“医臣(郭药师表字)兄,何事还需劳烦您大驾亲临啊?”江烈一脸怪异的笑容,对着郭药师问道。

郭药师脸上一红,待上茶的差役退下,一把揽住江烈,挥起拳头恶狠狠的说道:“敢来消遣哥哥,是不是欠扁了?”由于江烈的原因,燕山军政官员却是跟着江烈学会了不少新词。

江烈丝毫不害怕,眨眨眼睛一本正经的说道:“即如此,那请兄长快快言事,小弟公务繁忙,抽不出太多时间陪兄长耍子。”

郭药师立时软了,一脸谄媚的笑道:“焰天莫恼,愚兄给你赔礼了。愚兄今天来却有正事,这不是临近年关了吗?燕地军民新春大联欢千头万绪,还需军政双方多加沟通,哥哥今天来,就是代表军方和地方官员商洽这大联欢的一应准备事宜的。”

江烈皱着眉头直抽气,故作不解的说道:“你们都总管衙门教导署的薛弼呢,这事不是该归他管吗?你一个副都总管,来我安抚司衙门谈这事,你倒是说说我该派谁给你谈啊?主管此事的宣舆署级别太低,本府倒是对等,可这等事让我来处理,也太扯淡了吧?”

“嘿嘿,薛总教不是忙着安排士兵过年诸事,抽不出身嘛。再说了,这军民新春联欢可是加强军民关系的重头戏,咱们军方是相当重视,是以,何帅交待要当成大事来办,绝对不能出任何差错,我亲自来谈,也是说明咱们军方对此事的重视态度不是?”

“噢,原来如此。那好吧,即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