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华夏立国传-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们本来就别有用心。”旁边的甘咕嚷着。
“嚷嚷什么呢?再乱说话我让你当弼马温。发配你到后面去看管那十几万匹备马!”曾华瞪了甘一眼,然后威胁道。
刚才还兴奋地说话不经大脑地甘立即紧闭嘴巴,一副打死也不说地模样。
“大都护。我们真的是打燕军吗?”旁边的野利循开口问道。
“谁人多我们就打谁,今天燕军人多,自然是打他!”曾华点头道,“不过野利循你地任务是准备追击,不能加入到攻击中去。”
“是的大都护!”野利循无奈地应道。
看着野利循并不心甘情愿的样子,曾华笑了笑说道:“你不要以为追击是亏了你,要知道每一仗起码有六成以上的战果是追击得来的。”
“大都护,这个小的知道。可是冲锋太让人热血沸腾了,要是你让我既参加冲锋攻击,又可以追击就好了。”野利循讨价还价道。
“想都不要想!燕军也是骑兵,现在他们苦战十几天已经打得筋疲力尽,击溃他们不是什么难题,但是跑起来也不慢。你要是不作好追击准备指不定还追不上这些逃命的兔子!”
其它人还准备开口说道,突然见曾华把右手举起来了,知道正事来了,于是都丢开刚才的轻松和兴奋,露出凝重的神情,侧耳倾听着曾华的命令。
“甘,李天正,当煎涂,巩唐休!”曾华开始点名了,众人一一大声应道,“你们率领两万骑兵,绕过山包攻击燕军的左翼。”
“张渠,杨宿,钟存连,当须者!你们率领两万骑兵,攻击燕军的右翼!野利循,你率领两万骑兵向北运动,监视燕军,一旦他们开始溃逃,你们立即开始第一轮追击!”
“得令!”
“邓遐,张!”曾华叫着镇北军的两位万人敌。
“属下在!”
“你们各率一营探取军在中路待命,听候我的命令。”
“是!”
旁边的众将心里明白了,这回燕军要亏大了,这两千探取军是从十几万飞羽骑军中挑选出来的最骁勇善战的精锐,加上两个领军的万人敌,就是泰山也要把你凿个洞出来。
“封离养,你和我统领两万中军!”曾华就这样把八万飞羽骑兵分配完毕。
“得令!”
“执行吧!”随着曾华的一声令下,众将纷纷策动坐骑,向各自的岗位奔去。随着他们地马蹄声在军中响起。所有的飞羽骑军都知道要开始干活了,不由地越发兴奋和紧张。他们紧紧地握住缰绳,狠狠地咬着嘴唇,等候军官传下来的命令。
看到众将都走到了自己的位置,曾华蹭地一声拔出马刀,然后策动着风火轮向前奔去,那面巨大的军旗紧跟在后面。
曾华边跑边对着周围的中军喊道:“勇士们!”
两万中军骑军轰然应道:“在!”
“让我看看你们的勇气和决心!”
随着曾华的声音,两万骑军全部拔出了马刀。整个黑色潮水中顿时现出一片寒气逼人地白光。在数万骑兵手里闪动着。
“今天。在这里我们要让历史和敌人永远地记住这一刻!我们将用我们地马刀和勇气去获取伟大地胜利,我们将把死亡和失败带给我们的敌人。让我们举起马刀向天下宣告,我们来了!无敌的镇北军来了!”
“万胜!万胜!万胜!”数万将士同时高吼三声,在这如惊涛骇浪般的吼声中,所有的飞羽军将士满脸通红地高举着马刀,在茫茫黑色中现出一片无边无际的刀海。
欢呼后,众人都放下了马刀。只剩下曾华一人高举着马刀。曾华看着周围的将士,看到他们都用期待地眼神看着自己,于是果断把手里的马刀向下一划。
骤然间,上千支牛角号同时吹响,沉闷震撼的号声悠悠地充斥着天地间,红日和大地在声音中被震得瑟瑟发抖,而所有飞羽军将士们的血被震得沸腾起来。
左右两翼在甘和张渠的带领下,纷纷高声欢呼着。挥舞着马刀。策动着坐骑,就像两股巨大的海潮沿着两条弧线向燕军冲去。巨大的吼声和明晃晃的马刀在号声地衬托下,象台风一样先于冲刺地骑兵向燕军卷去。
冉闵在小山顶上目瞪口呆地看着这戏剧性的一幕。但是他心里丝毫没有紧张,因为现在他已经身处绝境,不管这些骑兵有多少,只要是站在燕军一边,效果都是一样的。但是很快冉闵就发现,这足足有近十万地骑兵正在准备发起进攻,他一下子明白了,自己还能看到明天的太阳。在飞羽军排山倒海的欢呼声中,在震撼整个天地的号角声中,在隆隆的马蹄声中,冉闵泪流满面,在这一刻,他终于意识到这个世界除了绝望还有希望。
不同于冉闵,慕容恪的脸色在欢呼和马蹄声中变得惨白,他虚弱的身子在马上摇晃了几下,几乎要摔下马去。旁边的慕容垂和慕容军连忙扶住了他。
在这一刻,慕容恪知道螳螂捕蝉黄雀在后,自己和魏军血战十几天,已经打得疲惫不堪,终于把冉闵围在这座小山上,只差最后一击了,但是在这关键时刻,这该死的北府骑军出现了。
“将军,我们跟他们拼了就是!”慕容军忿忿不平地说道。
“怎么拼?我们的将士苦战了十几天,现在他们很多人连刀都拿不稳,要不是靠着马上就要全胜的信念支撑着,怎么会坚持到现在。”慕容已经说不出话来了,开口答话的是旁边的慕容垂。
“不如我们撤吧!”慕容评嚅嚅地说道。
“撤?往哪里撤?你没有看我们的马都累得两腿打颤?你说能跑得过这些骑兵的追击吗?”慕容垂毫不客气地应道答。
“打也不是,撤也不是,那我们就坐在这里等死吗?”慕容评终于爆发了,他知道慕容垂对自己有很大意见,以前自己“大人大量”不跟他计较,但是现在在这个让人感到绝望的时刻,慕容垂还是一如既往地讥讽自己,这怎么让慕容评不愤怒呢?
看在眼里的慕容恪心里不由一阵悲哀,前面的镇北骑军已经如火如荼地杀过来了,自己这边却还在吵个不停。慕容恪觉得一阵胸闷,他竭力举起手来,准备阻止慕容垂和慕容评的争吵,但是这个时候一股甜意从胸口涌出,慕容恪再也忍不住了,“噗”的一声喷出一口鲜血来,然后两眼一发黑,整个身子就往后倒。
“四哥!将军!”慕容垂等人高声惊叫道,慌忙围了上去。大家一脸的惶恐和不安,连一向对慕容恪不是很对付的慕容评也是如此。因为他知道,如此危急情况下,作为主帅和主心骨地慕容恪倒下了意味着什么。
慕容垂的脸铁青着,他咬着牙在思量着,他知道,四哥是因为这十几天来殚思极虑、呕心沥血地布局,好容易把一代猛将冉闵围在了孤山上。眼看就要得手了,谁知半路上杀出一个镇北军。不但冉闵是能逃出生天。这七万燕军可能也要搭进去。怎么不叫慕容又气又急,如此打击下,慕容恪已经熬得很虚弱的身子终于顶不住了。
“小叔,你带三千骑兵护卫着四哥悄悄地先走。我们继续与镇北军决战!”慕容垂决断道。
“这?”慕容评没有想到跟自己不对付的慕容垂居然会放自己一条生路,顿时让慕容评的心里百感交集。
“不要犹豫了,快走。”慕容垂红着眼睛吼道,“小叔。我只求你能平安地护送四哥回幽州。”
慕容评的眼睛也红了,黯然地点点头,叫人扶住慕容恪,然后悄悄地离开了中军。
这个时候,两翼的镇北军已经接近了燕军。高呼的镇北军对着策马迎上来地燕
过去,箭矢向雨点一样在空中飞来飞去,不停地有惨但是很快就掩盖在马蹄和怒吼声中。
眼看就要和燕军接战了。冲在前面地镇北骑军突然一甩手。笔直地长矛被纷纷掷出,直飞向迎面冲过来的燕军。在短距离间,飞掷的长矛在空中颤抖着飞动中。然后毫不费劲地穿透燕军军士的身体。
紧接着,镇北军挥动着马刀,呼啸地冲进燕军骑兵中。“杀!”他们或者高高地扬起马刀,对着身边过来的燕军顺手就是一刀;或者平直地放横马刀,利用两军对错的冲势让锋利的马刀大发神威,割开一个又一个燕军地身体,带着一个又一个生命。
不同于急速冲锋的两翼,曾华亲自率领的中路军却是缓缓地向前走去,目标直指围着慕容恪大幢的燕军中军。
曾华在密切地关注着整个战场,他发现在士气高涨、势不可挡的镇北骑军冲锋下,两翼的燕军虽然还在顽强抵抗,但是突遭打击而低迷的士气,苦战十几天而疲惫的身体让他们无法挡住镇北骑军潮水般一轮又一轮地冲击。要知道,训练有素、军法森严地镇北骑军一浪接一浪的冲击就是平时的燕军抵挡起来也吃力,何况是在已经落了下风地今天。
两翼的燕军不由地节节后退,并努力稳住阵脚。但是他们不清楚对面新对手的底细。飞羽骑军不管是在顺境还是逆势中,只要被他们抢到了前手,不管前面的敌人还有多少,他们都会越打越凶猛。
飞羽骑军以队为单位,挥舞着马刀在燕军军阵中向前直冲过去,不管是敌人还是战友的鲜血都不能挡住他们前进的脚步。他们的眼里只有对面的敌人,有时候就是被杀散只剩下一、两个孤身的飞羽骑军,他们也会大吼一声,毫不犹豫地冲进燕军中,挥动着马刀左砍右杀,好像身后有无数的战友在紧跟着他。
飞羽骑军往往从侧翼冲穿了燕军军阵,然后马上调转马头,挥舞着滴血的马刀,返身又冲进燕军军阵中,恨不得把所有还敢抵抗的燕军全部杀光。
燕军们非常郁闷,这十几天激战的魏军很让自己难受,但是好歹他们还只有冉闵等少数疯子,但是今天碰到的镇北骑军***全是疯子。生死对于他们来说已经毫无意义,他们的眼里只有胜利和失败。
看到两翼的燕军越退越后,曾华知道该是时候了。他转头对身边的传令兵说道:“探取军出击!”
在一声急骤的号角声中,中军镇北骑军纷纷向两边让开,露出一支怪异的骑兵。
这支只有两千人的骑兵的确非常怪异。首先是坐在马上的骑兵,他们头戴铁桶一样的头盔,只露出一双黑色的眼睛。一身的黑色铁圈甲,里面还有一层连环软甲,关节处都用牛皮联结。铁甲一直遮到了腿上,几乎护住了骑兵的全身。
而骑兵坐下的坐骑,匹匹高大雄壮,它们的身上也是一层甲装。面帘和马脖子上的鸡颈甲都是用柔软地牛皮制成,上面点缀着小片的铁甲;前面的当胸甲、最大的马身甲和马臀上的搭后甲也是用牛皮制作。上面穿着铁甲,只是当胸甲和搭后甲的甲片又细又密,而马身甲的甲片虽然密,但是要大块一些。
人和马所有的甲片都是黑色地,而甲片地布底和包边却是红色,尤其是马鞍后面,和搭后甲连在一起地寄生旗,是两支红色羽旗。就像是两支火红的翅膀一样。
而每个骑兵手里都举着一支一丈半长的长矛。马鞍上挂着重刀、铁锤等各色重武器。这就是镇北军中号称百万军中取上将首级如探囊取物的重装甲骑-探取军。
曾华对着队伍最前面的邓遐和张一点头。然后举起马刀高呼道:“探取军!探取军!”身后两万余中路飞羽军也纷纷举起马刀,激动万分地高呼道:“探取军!”向自己心目中的英雄致敬。
作为主角的探取军没有作声,他们默默地驱动着坐骑,沉重地马蹄声就像铁锤一样击打着每一个人的心口。不过镇北骑军越听越兴奋,他们紧跟在探取军的身后,欢呼着向前冲去。而燕军则觉得胸口发闷,看着象两千座钢铁怪物一样的重骑越冲越近。心中的恐慌也越来越大。
探取骑军越冲越快,几乎达到了极速,奔驰的高马喷着气息翻飞着自己的马蹄,轻轻地抖动着身上的披甲,而坐在上面地骑兵,纷纷将手里地长矛平放,寒白的矛尖直指着燕军。在钢铁盔甲下面,他们身上的杀气还是透了出来。和从头盔前面两个黑洞中射出地目光一样赫人。
中路燕军无可奈何地拍马迎了上去。试图于这些钢铁怪物决战。但是锋利的长矛很快让他们的努力彻底失败。锋利的矛尖轻而易举地刺穿了燕军骑兵的身体,然后继续直冲的长矛带着已经失去生命的身体继续前进,然后又迅速地穿透了另一个燕军的尸体。
感觉到长矛已经变得无比沉重。前面刺到目标的探取军骑兵们纷纷丢弃了长矛,拔出了重剑或取下了铁锤。他们不必去顾虑自己会不会中箭或者受伤,燕军的箭矢和刀砍在坚硬牢固的铁圈甲和柔软坚韧的连环甲双层保护下,根本没有办法伤到探取军。而飞驰的坐骑由于身上的披甲,也根本不畏惧燕军的伤害。
探取军挥舞着沉重的铁剑和铁锤,对着燕军骑兵就是一家伙,然后依旧不管死活,继续前进。不
击落马的燕军军士,在沉重而汹涌的探取军前进的马毫没有生存的机会。
燕军中军很快就被无情地撕开了一个巨大的缺口,探取军直向燕军主帅大幢冲去。而后面两万飞羽骑军跟着汹涌地涌入,让这个缺口越冲越大。
“五将军!用连环马对付北府的重甲骑兵吧!”看到前面的燕军在探取军跟前根本没有招架之力,高开不由地着急道。
“没用的,你看那边,连环马已经被镇北骑军当成了靶子。”慕容垂黯然地说道。
在追击冉闵的时候,行动缓慢的连环马落到了后面,于是被摆到了包围圈的外围,镇北骑军一冲击,刚好位于他们右翼的刀尖上。
连环马防御性能非常好,但是最大的弱点就是行动缓慢,转向不灵活。你想,几匹马连在一起,根本没有办法全速跑动或者转向。因为这连着的几匹马马速都不一样,谁能保证跑得一样快,一旦在高速中哪匹马落了后,很有可能就把整个队伍都拉翻在地,所以还是缓步跑为妙。转向更不用说了,几匹马同时转向还是需要一点技术和时间的。
右翼飞羽骑军直冲来,在连环马跟前立即分成了两边,从连环马两翼冲了过去,而且非常狡猾的飞羽军对着连环马的坐骑就是一顿箭矢和长矛,只要射翻其中一匹,那么这一整队连环马就会混乱不堪。几个回合下来,先前在魏军前面大发神威的连环马在飞羽骑军面前根本讨不了好,反而因为不够灵活、目标大成了靶子。
再说了,从那么远把连环马调过来,还没开打就已经把燕军自己阵形给冲散了。高开是被急晕头了,被慕容垂一说,也就想明白了。
既然连环马帮不上忙,燕军中军只好硬扛了。
但是在邓遐的重剑和张的大刀面前,燕军军士一切的努力都是白搭,两位镇北军万人敌永远都只有一招,然后留下血肉模糊的燕军尸体继续前进,向燕军主帅大幢直冲过去。
邓遐对上了慕容垂,两位猛将在刺耳的咣铛声和四溅的火星中默声厮杀,他们俩剑来刀往非常缓慢,大开大阖的一招一式都看得非常清楚,但是却非常凶险。
张冲到另一边,他首先对上的是一名手持长矛的燕军将领。张微微一闪,让过刺过来的长矛,左手顺势握住了这支长矛前面,然后右手一翻,将正在咬着牙想抽回自己长矛的燕军将领一刀劈成两截。
张继续冲到高开和慕容军跟前,左手一递,刚缴获的长矛象毒蛇一样刺向高开的喉咙,右手一扬,大刀连劈数刀,劈得慕容军差点吐血。张左手一抡,长矛从刚刚躲开的高开胸口前掠过,紧接着张左手一伸,他的手臂好像突然长长了两尺,矛尖不可思议地又往前刺去,顿时刺进了高开的胸口。
高开大声惨叫一声,身体一腾,居然被张用左手的长矛给挑了起来。看在眼里的慕容军又气又急,但是他面对的张右手却一点机会都没有给他,在最后一记沉重的力劈下,巨大的冲击象泰山压顶一样压了下来,慕容军两手一软,手里的长刀居然被打了回来,刀杆重重地打在自己的头上,顿时把慕容军给打晕在马下。
张用长矛举起慢慢没有声息的高开,然后顺手将慕容恪的大幢砍倒,然后举起大刀大吼一声:“镇北军万胜!”
声音迅速传遍了整个战场,镇北军看到自己的一位将领挑着一员燕军将领,举着大刀,正在燕军中军里耀武扬威,顿时士气高涨,纷纷高呼道:“镇北军万胜!”巨大的声音和挥舞更欢的马刀把整个战场变得沸腾了。
而燕军看到镇北军已经冲到自己中军里,而自军主帅的大幢已经被砍倒,不由惶恐万分,当数百名库莫奚骑兵开始拨转马头逃跑后,燕军开始纷纷逃离战场了,而慕容垂的被擒则引发了崩溃。
慕容垂看到慕容军落马,高开惨死,大幢被砍,不由越发地气急,加上这十几天的激战,力气有些不支。所以当他心浮气躁时,手里的刀越挥越乱。一直稳打稳扎的邓遐很快就找到了机会,一剑就劈飞了慕容垂的刀。不过邓遐怜惜他是位英雄,最后只是剑身一拍,将慕容垂拍下马来,让跟上来的飞羽骑军蜂拥围住,立即绑了。
溃败的燕军汹涌地向北逃去,但是他们很快就发现,逃跑只是苦难的继续,而不是结束。等候多时的野利循带着两万飞羽骑军紧追上来,象狼群一样吊在后面,不慌不忙地一块块撕咬着燕军。当三万飞羽骑军稍微休息之后,换上备马,加入到追击的队伍中后,燕军便开始全面溃逃。
追击持续了五天,飞羽军一直追到临近幽州的中山唐县(今河北完县西北),将最后一支燕军或杀或俘,然后才回师魏昌。
是役,七万燕军死伤三万余,被俘四万,连同先前同魏军血战留下的两万伤兵,尽数落入镇北军之手。
第一百零九章 … 有话好好说
魏王!”曾华笑眯眯地拱手道。
“见过武昌公!”冉闵也满脸笑容地拱手答道。这位以杀胡令闻名后世的魏主现在已经养好精神了,雄武和豪壮又出现在了他的脸上,一双虎目早就已经没有曾华初次见他的那种疲惫,现在是精光四射,咄咄逼人。
曾华走上前去,一把挽住冉闵的右手,非常热情地邀请冉闵进自己的大帐。比曾华还要高半个头的冉闵也不客气,于曾华一并走进大帐,两人亲密的神情让不知道底细的人还以为他们是多么好的朋友。两人身后紧跟着的是魏大将军董、车骑将军张温、将军刘安和北府的武昌公府右长史朴、并州刺史甘、并州都督张渠、左右探取将邓遐、张。
前十日,北府八万骑兵突然出现在燕军骑兵的侧翼,用排山倒海的攻势一举击溃了燕军,解救了处于绝境的冉闵。逃出生天的冉闵对北府的曾华自然感激不尽,而曾华趁机诚意结交这位让后世争论不休的一代英豪。
一场大战已经让冉闵充分认识到了北府的实力,加上自己的人马基本上已经是清洁溜溜,虽然后来冉操又收拢了七、八千余残兵赶来汇合,但是这点人马和人家七、八万铁骑来比,连塞牙缝都不够。于是冉闵不顾已经被放回来的董、刘安的劝阻,执意和曾华密切来往,到后来进出北府大营就跟进入自家地方一样,只有十几个随从。
而后长达五天的追击战更是让冉闵大开眼界。也知道北府军为了这一天不是筹划了一天两天,说不定自己和燕军在安喜一接触镇北军就已经瞄上了,就等着自己和燕军一场血拼,拼得双方两败俱伤之后才出来露面捡便宜。
对于这一点,魏国众臣如董等人都忿忿不平,认为北府军既然想帮自己一把地话就该早点出来,尤其是冉操,对北府有很大的意见。几乎把魏军大败都算到了北府的头上。不过他们都被冉闵训斥了一顿:“人家凭什么一开始的时候要来搭救你?从用兵的角度来说。人家这个时候出兵是最合适的。用最小的代价获取最大的战果。人家要是想致我于死地,大可以等燕军把我杀来再出兵。”
进得大帐大家分别坐好,稍稍客套两句,冉闵就拿出了一封文书,让侍卫转递给曾华:“武昌公,这是昨日我们商谈好地给江左朝廷地称臣书表,请你查阅后代奏上去。”
曾华接过细细一看。只见上面写道冉闵曾祖、祖父都死于胡之手,其父为了报家仇国恨于是就忍辱负重,拜于胡贼门下,伺机光复。后其父死于匈奴阵前,闵子承父志,继续潜伏,后终于伺得机会,得以手刃石胡贼子。今大仇得报。自然要上表朝廷。先表其志,再述其行,乞伏朝。
曾华看完之后。不由叹道:“魏王此等赤忱可表日月。我当尽力为魏王上书,言明此中细节,让朝廷和天下人都知道魏王地真正意图。”
“多谢武昌公为冉某分辩。”冉闵拱手道。
“这是我应该做的。我想朝廷定会体谅你的一片苦心,传诏天下以明魏王之志。”曾华也拱手道。
“哈哈!”冉闵高兴地仰首大笑。
待冉闵笑过之后,曾华接着问道:“魏王,不知传国玉玺准备的如何?”
冉闵听到这里,不由脸色一愣,低首默然不语。
看到冉闵这个模样,曾华自然知道他是舍不得这块代表天下权柄的石头。“魏王,有时候越贵重的东西反而越危险。何况这石头是死的,人却是活地。”
听到这里,冉闵点点头,很快就想明白了,脸色骤然转笑,在爽朗的笑声中冉闵拱手道:“倒是冉某太小家子气了,让武昌公见笑了。的确,正如武昌公所说,这传国玉玺在我的手里真就是块石头。我已经传令城,让他们护送过来,应该不日就会交到武昌公手里。“
“那就好,既然如此,那我们就继续谈谈其它的事情。”曾华一边说道,一边举起茶杯向冉闵示意敬茶,“不知魏国准备用什么来酬谢我军的友情援救呢?”
听到这里,刚举起茶杯的冉闵浑身一哆嗦,在万军阵前持兵器挥洒自如,杀人无数的双手一软,居然差点没能扶住茶杯,茶水洒地茶几和衣襟上到处都是。
“武昌公,你这是?”冉闵真地快无语了。镇北军这次救自己和魏国于水火之中,自己原本想送点什么东西以示感谢,但是自己还没开口,这曾镇北却自己先开口了,而且是明言要好处,有这么无耻的人吗?
“我八万骑兵从并州直奔冀州,这人吃马嚼,还有兄弟们的犒赏军饷都是一笔不小地数目。虽然我已经把这笔帐大部分算在燕国的头上,但是魏王你也好歹意思一点,下次我的兄弟再来当援兵的时候也会跑得更利索些。”曾华继续无耻地说道。
听到这里,冉闵后面的董、张温和冉操心里对这位镇北大将军都十分地不齿,这还是威震天下的北府大将军吗?简直就是一贪婪无比的商人。难道那些北府商人个个都能从石头里榨出油来,真是上梁不正下梁歪。
但是冉闵却没有一点看不起曾华的心思,他正色地从满脸笑
华一直扫到其身后平静如常的朴、甘、张渠等人起来:“理当如此!只是不敢瞒武昌公,我城府库里现在是一贫如洗,不知武昌公希望我们送些什么以表示心意?”
的确,为了买北府的粮食、兵器、战马,魏国已经把后赵在城积累的大量财富都变卖一空,现在城府库里地确非常干净。比被洗劫过的还干净。
“听说石胡前几年大征民女五、六万,以充实城后宫。这些民女大部分都已经被胡害得家破人亡,归无去处,不如尽数送于我北府,也让魏国节省一笔粮食。”曾华笑眯眯地说道。
冉闵沉吟了一下,心里盘算了一下,觉得十分划算。冉闵对女色没有什么特别的爱好,所以对城宫中这五、六万民女也没有多大兴趣。而且曾华最后一句话也让冉闵感到赞同。现在魏国缺粮。连春耕的粮种都是从北府“借购”的。能省一些粮食就省一些吧,于是便点头答应了。
但是后面的冉操却着急了,他和自己的哥哥冉智都对女色非常有兴趣,都希望变成一只小蜜蜂,在这数万民女尽情摘采。现在眼看着这数万民女要被送给北府了,心里不由忿忿不平。数万民女,活活榨干你!冉操偷偷地看着满脸笑容的曾华。心里恶毒地想道。但是冉操怎么也想不到,按照正常地历史轨迹,这数万民女在燕军围城地时候将会成为“军粮”,但是历史已经拐了一个大弯,不但这些当事人丝毫不知,就是那个改变历史地曾华也一点感觉都没有。
现在的曾华心里只知道自己手下许多原关陇流民从荆襄回来之后,许多都是青壮光棍。在曾华的心里,这些人都是属于重点扶植的“汉人”。属于华夏民族的嫡系。就是把娥抢来也要让他们能够开花散叶,传宗接代。现在这城数万民女基本上都是中原“赵人”的女儿,正合曾华的心意。
“以后我北府商人来魏国行商。还望魏王多多照应。”曾华继续说道。
“那是自然!”冉闵立即答道,这些北府商人能够带来许多他迫切需要地货品和物资,自己巴不得这些北府商人来得越多越好,只是发愁要用什么东西去换。
“还有如果魏国有百姓想投奔我北府,还请魏王搞抬贵手。”曾华继续提着自己的条件。
冉闵沉默了,魏国这几年战乱,百姓跑得很多,要是再放任他们继续跑到北府去,那自己手下还有谁给自己种地织布?但是你不答应吧,你看人家曾华笑得多么的诚恳,总不好驳他的面子吧!
冉闵想来想去,最后安慰自己,现在自己这里的一切才刚刚开始恢复,还养不活多少人,百姓逃一部分去北府,自己负担也轻一些。一旦自己辖区里恢复过来了以后,还怕那些百姓不回来吗?不管怎么样,还是故乡好。
于是冉闵对于这一点也勉强点头答应了。
“多谢魏王通情达理。”曾华满脸喜悦地道,“现在我们就等着燕国的使节来了,然后一起讨论大家停战和划分势力范围的事宜。魏王,我是这么想的。”
叽里咕噜,曾华和冉闵交耳几句后,把大致地事情都商量妥当了。
过了半个时辰,冉闵见事情商量得差不多了,便起身告辞,准备回自己地营帐。曾华带着属下亲自送出大营外。
“这个曾镇北真是太贪婪了!”看到身后的北府营地已经消失,冉操便忿忿不平道。
“张爱卿,你怎么看?”冉闵没有响应自己儿子的牢骚,而是转向张温问道。
“回陛下,这位曾镇北真是不简单。”张温拱手答道。
“为何这么说?”冉闵连忙追问道。
“其实曾镇北想要地这些,只需派兵径直去城取就行了,依照我魏国如此情况谁能阻止的了?”张温叹了一口气道。
冉闵想了想,赞同地点点头,然后示意张温继续说下去。
“曾镇北今日却如此这番言行,他即给了陛下和魏国面子,却又拿到了自己需要的东西,损失的不过……”
“损失的不过是他的形象和风度。”冉闵接口道。
“形象和风度又如何?只要能取得结果就可以了,当年的汉高祖比今日的曾镇北还要不堪,那又如何?”张温答道。
冉闵听到这里猛然一愣,低首沉思了好一会,终于抬起头向北府营帐处看了看,仰首大笑起来,“我就喜欢曾镇北这个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