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黛玉是个小仙女-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至于贾敏说了什么,太上皇也不会派人让贾敏别说了,毕竟这也算是贾敏对林黛玉的关心。
因着贾迎春怀孕了,平日出来的次数就少了,也就是家中的姐妹去看看贾迎春。而史湘云那些着贾迎春怀孕了,她却还没有怀孕。
史湘云也想着早早怀孕,生下一个孩子,省得袭人总是用她的女儿让贾宝玉过去。即使贾宝玉不喜欢孩子哭哭啼啼,可是大姐儿总是他的孩子,就算贾宝玉没有天天过去,过一段时间也会过去瞧瞧。
袭人到底当了贾宝玉那么多年的丫鬟,对贾宝玉也算了解。即便她没有过去那么得宠了,但也能让贾宝玉时不时过去瞧瞧她。
贾宝玉现在确实没有以前那么宠着袭人,也不认为袭人都是为他着想。袭人在荣庆堂的时候花了那么多银钱,还让王熙凤做了账本,后来,袭人又去找鸳鸯要贾老夫人的东西,外面都传开了,让贾宝玉的面子里子都没了。
在荣庆堂的时候,贾宝玉确实不在乎那些事情,可搬出来后,他就不得不在乎,而且越来越在乎。
贾宝玉对子嗣没有那么多想法,有孩子就养着,没有也就那样。王夫人不管贾宝玉这边的事情,也不管贾宝玉的妻妾有没有怀孕,没有人管着,可不就是贾宝玉想怎么样就怎么样么。
如今,王夫人对李纨还算不错,有时候也会让李纨让她家中姐妹过来,陪陪她。
贾兰的功课还不错,年纪也就是比贾宝玉小一些。
王夫人还想着贾兰如此用功,以后一定能榜上有名,因为贾兰是男子,年纪也不算大,王夫人便没有想着给贾兰安排亲事,还不着急。至于贾兰的房里人,因为贾宝玉身边的袭人那么快就爬了床,王夫人对贾兰身边的丫鬟多有敲打,贾兰年纪不算大,可不能让这些丫鬟坏了贾兰的身子。
这一日,薛宝琴在国子监工作,她的工作主要是一些文书工作,有时候还会给那些人讲讲各地的风俗人文等。国子监的学生大多数都很有才华,是精英子弟,薛宝琴就算教,也没有那么多东西教导他们,那些人都是一些男子,对她这个女子也多有不服。
在贾迎春怀孕后,就有人在薛宝琴的面前说话,问她什么时候怀孕生子。
“什么时候都可以!”薛宝琴直接回答,她做的是文书工作,也不累,又不需要上战场。她想什么时候怀孕生子,就可以什么时候怀孕生子,“律法规定了,即便本官怀孕了,也能继续待在这边。若是本官被你们弄得小产了,你们的未来不一定就能参加科考了。”
薛宝琴早就研究过那些律法了,故意弄得官员流产,这可不是一件小事。这也是为了防止那些男子钻空子,他们以为她流产了,她就不能继续为官,实际上,她还可以继续为官,受处罚的是他们这些人而已。
那些学生听到薛宝琴的话,哪里还有不明白的。现在的律法有很多保护那些女官的条例,他们根本就不能随意动了女官,不但动不了,在适当的时候还得护着他们。
那些学生都是男子,一个个心高气傲,总认为女子不应该入朝为官。但也不是每一个人都这么想,有的人家家里有读书的女子,家里也想让女子参加科考的,他们自然就不去刁难薛宝琴。
薛宝琴在国子监待了一段时间了,她早就知道那些学生的德性,他们就是只敢嘴巴上说说而已。她犯不着跟他们动气,既然选择入朝为官,那么她就得懂得忍受他们。
傍晚,一天的工作结束之后,薛宝琴的丈夫林慕过来接薛宝琴。他们夫妻两个人现在都在朝中当官,林慕也没有不喜欢薛宝琴的所作所为,反而支持妻子的工作,得空了就过来接薛宝琴,两个人感情极为要好。
要是换成旁的男子,指不定就认为薛宝琴时常跟那些男子接触,认为薛宝琴会不会对那些年轻男子产生想法。毕竟国子监里有不少贵族子弟,出身也比林慕好,也有前途。一来二去,年轻的夫妻就得要吵架。
林慕看得明白,薛宝琴已经是他的妻子,他得相信自己的妻子,薛宝琴绝对不可能背叛他,跟那些贵族子弟混在一起。薛宝琴跟他们接触,那也是因为工作需要,而不是因为男女私情。
不是没有人在林慕的耳边说薛宝琴不是,正是因为有人说薛宝琴不是,他才更得相信薛宝琴,不能因为这一点事情就让两个人的感情受影响。
女子入朝为官本来就艰难,那些人在他的耳边说那些话,不过就是想让他跟薛宝琴的夫妻关系出现问题,到时候自然就能反对女子入朝为官。林慕不是傻子,不可能一脚就踩进坑里,要是他真跟妻子发生矛盾,让妻子当不了官,那么他也不能继续为官了。
林慕的心里很清楚,那些人越是说,他就越对薛宝琴好。
薛宝琴也明白那些,除了工作的时候,她也极少在外面久待,省得被家人误会。平日,她一个女子也不随便参加同僚的聚会,参加同僚聚会这种事情,可能等以后在说。
她心中坦荡,夫家也相信她,可其他人不一定就相信她。
薛宝琴要有一个好名声,在这些事情上自然也要多注意。
“今儿,可有遇见什么难事。”林慕牵着薛宝琴上了马车。
“也没有什么大事,不过就是问我什么时候怀孕生子。”薛宝琴轻笑,“我做的又不是什么难事,若是现在怀孕,也是可以的。”
“不必着急,顺其自然就是。”林慕不着急要孩子,就看薛宝琴什么时候怀上。在薛宝琴考上进士入朝为官后,林慕和薛宝琴就没有刻意避孕,毕竟孩子还是要生的,薛宝琴现在在国子监,也没有非常忙碌,也适合生孩子。
要是薛宝琴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反而就不适合那么快怀孕,得先努力工作一两年。
国子监那样的地方,文人多,但那些人也是有脑子的主,没有那么蠢。皇帝让女子入朝为官,那便不可能轻易改变,皇帝让薛宝琴去国子监,国子监那些人也不能说因为一个薛宝琴就读不进书,要是那些人真读不进书,那只能说他们没有定力,轻易就被美色所迷。
“嗯,我在国子监这边还好,倒也不妨碍怀孕生子。”薛宝琴早早就想好了,若是这两年怀孕生子还不错,等年纪大一些,就可以做其他的事情,更进一步。而她现在主要做的就是稳定国子监那帮学生,让他们明白女子也有那么大的能耐,不是男子才有。
那些男子多有瞧不起女子的,国子监那帮年轻男子更是傲气,他们背后代表各自的家族,就算背后没靠山的,也是有多个朋友的书生。
皇帝让薛宝琴到国子监自然有皇帝的用意,薛宝琴也能想到一些,她不是那些柔柔弱弱的女子,不可能遇见一点问题就哭泣,她待在国子监这边正好,也不可能被那些男子吓到。
“那些人背后都有人。”若是可以,林慕也不希望薛宝琴受罪,可是不说女子,就是男子入朝为官,初入官场时,也会遇见一些麻烦,“不过也不用太过害怕,他们顶多就是说说,不敢真的下手。”
“我也是这么想的,他们顶多就是说说。”薛宝琴点点头,“也就是因为这样,我现在才能好好的,否则哪里能有这么好呢。”
“这么想便好。”林慕握紧薛宝琴的手,他的这个妻子脾气很好,也很明事理。即便他们当初婚事匆忙,但这也是他的幸运,能娶到这么好的一个妻子。
薛宝琴虽然是商户之女,可当初要不是发生了那样的事情,四皇子想要薛家女进他后院,估计薛宝琴的婚事也轮不到他。不是说他配不上薛宝琴,而是林家是书香门第,薛家是商户,纵然薛宝琴再好,但薛宝琴终究退亲后,只怕薛家再给薛宝琴择亲时,就会有所顾虑。
那个时候,林慕家里也不大可能为他跟薛宝琴提亲,林家虽然是书香门第,但是穷啊,没有那么多姻亲。若是林家找上薛家提亲,兴许被认为他们看上薛家的钱财。
林家必定不愿意外头的人误会他们,极有可能选的是比较普通的女子,不是大富大贵之家,却也不是商户之女,就算是商户之女,必然也没有薛家那么有钱。
他们之间的姻缘是巧合,也算是命中注定的。若不是机缘巧合发生那样的事情,他们又怎么可能在一起呢。
即便薛宝琴当了官,林慕和薛宝琴的关系还是极好。
林老夫人见薛宝琴和林慕回来了,便笑着道,“一会儿就开饭了。”
对于儿子和儿媳妇,林老夫人没有那么多想法,只要他们两个人好,那便也无妨。
因为薛宝琴入朝为官,她就少管内宅的事情了,林老夫人管着的,却也不会去说薛宝琴如何。他们这样的人家,要是儿媳妇争气,对儿子日后的孩子也有益处,林老夫人又不是什么都不懂得。
外头倒是有不懂事的婆婆去说儿媳妇的,还有人到林老夫人的面前说,不应该让薛宝琴去当官,又说国子监有那么多年轻公子。林老夫人哪里不懂得呢,那些人就是故意在她的面前说那些话,想要挑拨她跟薛宝琴之间的关系。
林老夫人听了那些话,就更加明白薛宝琴在外面当官不易,一个女子在男人堆里做事情,难免被歧视。她自然得站在儿媳妇这边,不能做一个不明白事理的婆婆。
薛宝琴是他们林家的儿媳妇,薛宝琴争气,那就是给他们林家争光。
既然是为林家争光,那么她这个老婆子还有什么好说,自然还应该对薛宝琴好些。
薛宝琴每每见林老夫人对她那么好,在她入朝为官后,也没说她不是,更没说要给她夫君添房里人,薛宝琴极为高兴,对婆婆也比先前更加好了。
因着女子可以入朝为官了,那女子学堂的事情自然也得办起来。皇帝终究还是下了圣旨,允许女子进国子监学习,暂定男女分开学习,等日后再混合。
女子入朝为官,便是要跟男子一块儿为官,这读书,自然也没有必要分得太开。
这一次,皇帝没等那些老臣上奏,也没等太上皇写信给他,他可不想被人追在屁股后头赶着他跑。他是皇帝,不能总让臣子提意见,否则他天子颜面何存,那些人必定会认为,他这个天子总是要靠那些臣子提意见。
第151章 榜下捉婿
皇帝下旨女子可以入国子监; 却没有几个人敢说不能的; 没有人敢让皇帝收回圣旨。女子跟男子没有在同一个班级; 但在同一个国子监; 用的夫子也是一样的。
女子入国子监哪里有那么容易; 不是说入就能入的。
皇帝特意点名了一些人家的女子入国子监; 还有就是让国子监招生; 如果那些女子能考上,那就能上国子监,限定名额,就看谁能考得上。
本来有一些贵族子弟还想闹腾; 可是自家妹妹被皇帝点名上了国子监,还有姐妹想要考国子监的; 这让他们如何闹腾。开头还好,等到那些女子入了国子监后; 那些男子才惊觉不对啊。
他们的妹妹、未婚妻竟然上了国子监?他们一脸懵,这样一来; 他们就不能找那些女子的麻烦了,还得护着。
皇帝一早就考虑好了; 不管那些女子是真的有才华还是假的有才华; 扔一些人进去平衡关系; 这才是最主要的。国子监里本来也有靠关系进去的; 那些靠关系的多是贵族子弟,敢闹腾的也是家里有权有势的。
于是皇帝就把他们的妹妹、未婚妻、心上人之类的弄过去,看他们怎么闹腾。不得不说皇帝这一招很高明; 把那些所谓的才女贵女扔过去,那些男子自然就不能太闹腾。
那些女子本来就不想自己屈居男子之下,心气也高。皇帝让她们进国子监,多好的机会,她们一定能证明自己比那些男子厉害。
于是那些女子发奋读书,国子监的夫子也不傻,干脆用那些女子去激励男子读书,有的夫子就说‘你一个男子,竟然比不上你妹妹’‘听说XX跟你定了婚约,有她在,你一定能当上官夫人’……
国子监的夫子不都是老顽固,他们都是忠君之人,皇帝要让女子入朝为官,让女子到国子监读书,那就是皇帝信任他们,相信他们会教导好那些女子。那么他们自然用心教导,总不能让那些女子去学习女则女戒之类的。
因为国子监有了女学生,薛宝琴主要就是看顾那些女学生,当然,她也是管得那些男学生。
安乐公主府,太上皇就女子入国子监学习一事发表了态度。
“幸好你的父皇脑子没有被门夹过,还有那么一丁点脑子。”太上皇总喜欢说那些人很蠢很傻,他这么说,已经算是对皇帝的夸赞了,“懂得让那些女子入国子监,也懂得制衡。这天底下,就没有几个男子不好色的,不好色的,还能不在乎自己的亲人吗?”
“确实如此。”林黛玉点头,“这一件事情也算是稳妥了,能慢慢发展下去,也不用太过忧虑。”
“忧虑什么,他们想怎么样就怎么样。”太上皇才不管那些事情,“要是那些女子没有把握住机会,那就只能快他们了。开国打天下不容易,她们现在就是要为女子开出一片天地,哪里有那么容易。”
太上皇年纪大了,他只开一个头,不可能多管那些事情。有些事情可以推进,却没有必要多管,因为得到利益的人会自己去推动。
“说起来,简浩的弟弟成亲了吧。”太上皇忽然想到这一点,“听说他妻子还怀孕了,怎么,你们想好了吗?是过继他的孩子,还是去其他地方抱一个来?还是你们点一块石头,一棵树?”
太上皇最近很喜欢看那些神仙的戏,还有话本,神仙都有法术,能随便就变出一样东西,他也见过林黛玉施展法术,林黛玉给他吃的那些果子就不同。于是太上皇就想林黛玉和简浩是不是可以点一个小仙童,让那个孩子当他们这一世的孩子。
林黛玉对太上皇的想法……真是……太上皇的脑洞真的很大。他们怎么可能去点一块石头一棵树来当孩子,那样的人是精怪,不是普通的人,要是没有她和简浩镇住,要是那个精怪遇见什么事情,黑化了怎么办,那么倒霉的就是这一界的人了。
一个被上神点化的精怪,没有那么弱渣的,一定会想办法修炼,不想做短命鬼的。
林黛玉他们可以控制一个精怪,可是他们要是一直控制精怪,那也不好,而且精怪也要有下一代吧。与其这样,还不如从别的地方抱一个孩子过来。
“这一界处于末法时代。”林黛玉道,“不应该出现过多的精怪,应该靠他们自己的努力。”
点化出来的精怪,有点揠苗助长,不一定就能走得长。毕竟这一界的灵气又少,修炼更加困难,那些精怪看着寿命一点一点的临近,指不定想到了其他方法修炼,邪魔歪道的方法不可取。
“点出来的,不一定就是好的。”林黛玉道,“要听话的,直接制作傀儡就行了。”
“原来如此。”太上皇点点头,“那你们就抱一个人,要是觉得不妥,让简浩的弟弟的儿子当建安王也可以,抱来的那个,弄个郡王当当。”
“等看吧。”林黛玉揉眉,她现在真没有想去哪里抱一个孩子过来。要是抱一个孩子过来,她和简浩却没有对孩子好,这也是造孽。
“与其让那些人看笑话,不如随便找一个。”太上皇知道林黛玉和简浩是神仙,可是其他人不知道,那些人一定就会想着简浩和林黛玉怎么没有孩子。
“爷爷,我是公主,简浩是未来的建安王,其实要是我们不生,那也没什么吧?”林黛玉道,“何必去在意外面的流言。”
太上皇仔细想想,好像是这样的,他怎么就一直围着孩子绕圈,总想着要有一个孩子呢。可能是因为他总想着名声的事情,总觉得还是得有一个孩子才好,有了一个孩子才没有那么多麻烦。
他毕竟是凡人,就想着简浩要是没有孩子,会不会在外面养一个。他想岔了,简浩跟林黛玉一样是神仙,那么他们就可以去天上生孩子,没有必要在凡间生孩子。要是抱一个孩子过来,林黛玉和简浩还得看顾孩子,要是没看顾孩子,还是会有人说孩子不是他们的。
如此一想,太上皇便觉得林黛玉和简浩没有孩子也没有什么问题,没有孩子而已,等到天上生就是了。
“那就不生了。”太上皇道,“不是你们生的,照顾起来也麻烦。”
“不错。”林黛玉点头,“别人家的孩子看一看就是了。”
“要是你们生了孩子,是不是就不一样?”太上皇还有疑惑,“跟普通的小孩子一样吗?神仙是不是有各种的形态?”
林黛玉保持微笑,她忽然发现太上皇有很多疑问,而她明显不想说那么多。
“不一样,一生下来就有一定的修为,懂得多。”林黛玉回答,“爷爷,您就不用去想这些。知道的多,不一定就是好事。这一界还有修行之人,他们现在知道的少,也想知道的多。”
太上皇当了那么多年的皇帝,听林黛玉一说,自然就明白林黛玉的意思。知道的越多就越危险,那些修行之人又不讲究皇权,指不定就抓了他呢。太上皇心想自己吃了那么多灵果,也许那些人也想拿他炼制丹药呢。
所以他还是知道的少一些为好,有时候无知一点,也是一种福气。
太上皇心想林黛玉还是不错的,这么用心的陪着自己,还说了那么多话。哪怕林黛玉是神仙,林黛玉在自己的面前也没有架子,也很好说话。
林黛玉不是没有架子,而是她觉得自己利用了这些人,自然得对他们好一些,没必要在他们的面前败家子。要是那些神仙那么唠叨,林黛玉早就走了,甚至直接一甩袖,把人打出去。
他们这些神仙对待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态度,对待脆弱的人,相对会注意一些,因为一不小心就弄死人。对于那些强一些的神仙,身体质素好的妖魔鬼怪,就可以随便一些,因为那些人没有那么容易就死,一个个生命力都很顽强。
“你们要是没有孩子,又是两个人,也算是一段佳话。”太上皇道,男子为了女子不要孩子,还只要妻子一个人,这不就是一段佳话么,真真是便宜了简浩那小子了。
因为国子监收了女学生,一些学堂也开始收女学生,只是学堂里就没有国子监那么平衡了,总有男子看不过女子的,女子和男子吵架的。没过几天,那些学堂又不收女学生了,觉得太过麻烦。
一些富贵的人家是在族学上学的,就让家里的女子到族学上学,主要是那些底层的女子找不到好学堂,普通的学堂又不愿意教导她们。
于是薛宝钗便想到办女子学堂,他们本来就是要帮衬那些柔弱的女子。她原先本以为就是帮助那些被休的女子,被家里卖掉的女子,被婆家欺辱的女子……在女子可以入朝为官之后,薛宝钗就知道他们能做的事情更多了。
薛宝钗到安乐公主府找了林黛玉,想着女子学堂没有那么容易能办起来,想要办好女子学堂就得找安乐公主,得找好一些的夫子。
这一会儿,薛宝钗正坐在安乐公主府的客厅。
“女子学堂是好。”林黛玉本来就在想薛宝钗哪时候会提出来,对方提出来了,她再着手办理也来得及,“那些底层的女子,不是不识字,就是学的是女戒女则之类的,这可都不好教,就算教了,她们也很难考上。”
“童生,秀才,举人,哪怕只是童生,那也好。”薛宝钗知道女子入朝为官的道路还很难,女子不可能一下子就一飞冲天,这一条道路还得慢慢走,稳扎稳打。
因此,哪怕女子能考个童生都是好的,女子能考上去,那么就不用过分依赖男人。
女子能入朝为官,日后,女子能做的事情就更多。
薛宝钗心里门清,一口吃不成大胖子,万事开头难,不能急于求成。
“你有这个心就不错。”林黛玉没有什么都插手,就希望薛宝钗自己能做好,知道怎么做才是最合适的。
就好比之前,虽然皇帝下旨女子可以入朝为官,但是女子学堂就没有那么好开,等皇帝下旨女子可以入国子监,那么底下的人再开女子学堂就容易多了。女子都能入国子监了,就更别说普通的学堂了。
“这也多亏公主。”薛宝钗不认为自己做得有多好,“若是没有公主,我们也办不成事情。”
林黛玉就喜欢薛宝钗这股子清明,薛宝钗在外面做了不少事情,而林黛玉坐在公主府,林黛玉看上去什么都没有做,但林黛玉在这些人中确实最重要的。哪怕薛宝钗投靠其他的公主郡主的,那些人都没有林黛玉这么大的能耐。
其实林黛玉不是那么喜欢听好话,只是想让薛宝钗一直保持初心,别被迷了眼睛。而她也不会特意去提醒薛宝钗,但薛宝钗是一个明白人,有时候便也会在林黛玉面前说这些话,薛宝钗也不认为自己在刻意讨好林黛玉,而是觉得本该就是如此。
一个人真正想明白后,便不会觉得自己总在讨好别人,不会认为自己低人一等,就得如何如何,不会觉得憋屈。
薛宝钗明白自己要的是什么,未来要做什么。在林黛玉的面前,她不卑不亢。
“开学堂便去开吧,只不过别让人总是教导她们女戒女则之类的,三从四德这种东西,有何用呢。”林黛玉不喜欢三从四德,有时候,女子就跟男子的奴仆没有什么差别,得给男子纳妾,得管男子内宅的事情。
说女子是男子的其实吧,其实也就是一个大管家。一个大管家,要是管不好,还会被收回权力,上得伺候婆婆,下得让那些庶子庶女过得好,一没有做好,就得被人说不是。
做妻子的不见得就比那些妾室过得舒心,整天都要忙碌那么多事情。正室有时候就是说着好听,若是遇见得宠的妾室,那么正室就没有什么好日子过,过得更加艰难了。
“三从四德确实不该让她们继续学下去。”薛宝钗本人也不喜欢三从四德,“得让她们从骨子里不再依靠男人,得依靠她们自己,得她们自己努力爬上去。否则,她们整天顾忌这个顾忌那个,只怕也不能用心。”
薛宝钗听林黛玉的话,便知道林黛玉说的是什么意思,也懂得要让那些女子学习什么。如果那些女子进了学堂,还讲究什么三从四德,只怕日后很难有更高的成就,因为她们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会下意识想她们的丈夫如何,想外界的人如何看待她们。
如今,女子虽然可以入朝为官,但是女子的名声也会受到一些影响。因为大多数人还是在乎女子的名声,认为女子不应该跟男子走得太近。
而当女子为官的时候,总会跟那些男子有所接触,要是不接触,又怎么共商事情呢。
这本身就是一个矛盾,如果那些女子在乎这一点,那么她们也没有必要学习下去,因为她们迟早会动摇,还会动摇旁人。
“不错。”林黛玉看向薛宝钗,每次自己说一两句话,薛宝钗就知道怎么做。
薛宝钗这样的人确实很聪明,思想也比较先进,到底是薛宝钗外出经商,又经历不少事情。没有困于内宅的薛宝钗能做不少事情,这样的薛宝钗确实不适合贾宝玉那块破石头在一起。
“也让庄子里的女童去学吧。”林黛玉发话,“若是银钱不够,我这边再拿一些过去。”
“够了。”薛宝钗道,“现在只是刚刚开始。况且若是要真的坚持下去,就不能总从您这边拿银钱,否则这些事情长久不了。”
薛宝钗用心经营商铺,就是想不能总从林黛玉这边拿银钱。林黛玉是公主,手里头确实有不少银钱,可要是他们伸手伸习惯了,那么他们就没有那么努力去经营铺子。
日子久了,公主也会觉得他们无用。
薛宝钗不想让林黛玉觉得他们是无用之人,既然林黛玉之前已经给他们本钱做生意了,那么他们就得努力做生意。只有盈利跟学堂等相辅相成才好,否则没有足够的盈利,很多事情都很难进展下去。
“那就看你们自己。”林黛玉没有再说拿银钱的事情。
女子学堂刚刚开时,只怕没有那么多束脩,但还得请厉害的夫子坐镇,厉害的夫子自然也得要足够的工钱,否则他们也不可能为了所谓的梦想待在女子学堂。在这天下,又有多少男性夫子对女子入学堂抱有忱挚的心态呢,只怕他们还希望那些女子学不好。
因此,女子学堂想要找到好的夫子很难,一些贫困有学识的夫子倒是不错,这样的夫子往往又不愿意招惹麻烦。所以就得给夫子足够的诱惑力,一来说他们是推行新政走在前沿的人,要是他们的女学生科考上,他们也能名垂青史,二来就是多给一些银钱,改善他们的生活。
画着大饼,再多给一些银钱,正好能吊着那些人往前走,也能让那些人用心教学。
一个月后,女子学堂开了,薛宝钗跑了好几个学堂找来的夫子,大多数夫子都是花了高价挖来的。别看那些夫子表面都很清高,实际上,夫子也是人,也要生活,他们不可能不在乎银钱,只是看银钱的多少而已。
以往教授女子的夫子,多是一个出宫的宫女,世家从宫里请来的嬷嬷。还有就是那些有才华的女子,那些女子教授的也多是琴棋书画,主要也是为男子红袖添香的,倒是很少涉及前朝政事。
女子学堂教授的不仅仅是琴棋书画,还有政论之类的,让女子明白的更多,而不是风花雪月的浪漫。
女子学堂开学了,然而,来女子学堂上课的人却十分少。
即便如此,女子学堂照旧开课,没有关闭,哪怕学堂处于亏损状态。那些夫子瞧见学堂的人那么少,心里也知道怎么回事,但他们既然来了,自然就会用心教导那些学生。
这些夫子都是年纪比较大的夫子,也是经过严格挑选后,才被挖到女子学堂的。薛宝钗特意让人调查了这些夫子的背景,就是为了减少不必要的麻烦,省得找来一个瞧不起女子的夫子,那夫子必定不可能用心教导女学生。
薛宝琴休沐的时候,便过来女子学堂,发现学堂的建筑倒是不错,就是人少。
“还不到二十个人吧。”薛宝琴一眼看过去,就知道里头的人有多少,她看了小一些的女学生,又看了那些年纪大一些的女学生,总共加起来都不到二十个。
“那些人怕坏了名声。”薛宝钗无奈,“只能慢慢来。”
富贵人家干脆请夫子上门教学,那些女子就跟她们的兄弟一块儿学。那些家境一般,要是家中有儿子的,自然紧着儿子读书,因为读书要耗费不少银钱,他们又怎么可能想让女儿去读书呢。
大多数人家还是更看重儿子,想着女儿迟早要嫁出去,就算女儿考上功名,那也是别人家的儿媳妇。嫁出去的女儿泼出去的水,又怎么能指望女儿多么惦记娘家呢。
又有人想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