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黛玉是个小仙女-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近来; 薛宝钗极少回薛家,她原本回薛家的次数多一些,后来才慢慢减少的。不是薛家的人对她不好; 而是薛宝钗认为自己既然已经决定独立,就不应该总往薛家跑。即使她还未出嫁,但是她年纪大了; 薛蟠也成亲了; 若是无事,便没必要总是去薛家。
薛夫人也明白薛宝钗的心,即使阮静姝对薛宝钗很好; 可是女儿总会认为兄长已经成亲,成亲后便不大一样了; 哪怕兄长和嫂嫂都对她不错,可女儿也不愿意回来。
成家了,跟没成家不一样; 有了其他需要关心的人。
在阮静姝怀孕后,薛宝钗来薛家就更加不勤了; 不是她不愿意帮薛家分担事情; 不是不愿意去看薛家的账本,而是她已经走出薛家,就不应该再插手。再者,要是她多过来,阮静姝还要招待她,那就更加麻烦。
怀了身子的人; 不宜太过劳累。
薛夫人倒是有过去薛宝钗的住处看看薛宝钗,薛宝钗现在住的并不差。
“这段时间,倒是少瞧见你。”薛夫人也会想念女儿,想着这么长时间没见面了,便出来见见。
“都在忙。”薛宝钗道,“去年还好些,没有这么忙,如今,铺子的生意好了,事情也多了。等到日后,还得把铺子开到其他地方。”
“开铺子是得开,可你也得想想你的终生大事。”薛夫人担心薛宝钗的婚事,“你都要二十岁了。”
女子道二十岁就是老姑娘了,再想找人家,就没有那么好找。
薛夫人想到贾元春出宫之时,贾元春的年纪就已经很大了,即使有人上门提亲的,也是一些歪瓜裂枣,哪里有那么多的青年才俊上门。后来,贾元春还不是给人当了填房。
贾元春的身份又比薛宝钗好上许多,还有长宁侯夫人帮衬。因此,贾元春虽然给人做了填房,却也过得不错。
“妈妈。”薛宝钗无奈,亲娘又说到这一件事情,“您着急,我也着急啊,可是没瞧见合适的。”
“什么没瞧见?”薛夫人一时间没回过神。
“没遇上。”薛宝钗道,“那些上门的媒婆把人夸得天花乱坠的,本人哪里有那么好。我为公主做事情,若是找一个有其他心思的人,那可不好。妈妈,您就别担心我,嫂子不是怀孕了么,您就等着抱孙子吧。”
薛夫人确实想早一点抱上孙子,可是女儿这边的事情也很重要,不能就此就放弃。
“宝钗,不是妈妈要说你,有些事情还是得早早想好。”薛夫人之前就告诉自己要淡定,要等着,等着薛宝钗想要成亲,想着薛宝钗也不可能不成亲。
可是等了大半年,一年……薛夫人发现薛宝钗还没有成亲的念头,薛宝钗平日在外做生意,也没见薛宝钗跟哪个男子走得比较近。一来薛宝钗不听媒人的介绍,二来薛宝钗没有心上人,那么薛宝钗到底要等到什么时候才想嫁人,还是薛宝钗根本就不想嫁人了。
薛夫人就担心薛宝钗不想嫁人,而是想打算一辈子就这么过了。要是薛宝钗真的有这样的想法,那么她日后去了地下,怎么跟夫君说。
“您啊,真没有必要糟心这个。”薛宝钗笑着道,“再过个一两年,兴许我就嫁了。”
“再过个一两年,别再过一两年,又跟我说再过一两年。”薛夫人怀疑女儿真的有可能那么做。
“女儿说的话自然算数。”薛宝钗道,“您就不用多想,其实吧,不妨跟您说了,女儿确实想不过不嫁人了。只是若是女儿不嫁人,只怕对安乐公主也不好,会有人说公主刁难身边的人,为了什么女子的前程之类的,牺牲下属的终身幸福。”
因此,薛宝钗不可能一直单身,她是为公主做事,但她也得成亲。
薛夫人听到这里,也明白这个道理,可是薛宝钗的年纪真的大了。
“前些日子,公主赏给了我一些阿胶,今儿,您就带回去,给嫂子补补。”薛宝钗让人去取东西,“我呀,就先不过去,改日有空的时候,再过去。哥哥现在可有努力了?”
“努力了,半夜三更都还在看账本。”薛夫人笑着道。
“这便好。”薛宝钗点头,“我不过去也是因为这一点,瞧着哥哥辛苦,只怕我又忍不住,想要帮一帮哥哥。可是哥哥已经成亲了,也该懂得做那些事情,我这个妹妹不能再插手。”
“你啊。”薛夫人轻轻地摇摇头,女儿就是看得这么明白,让她这个当妈妈的也没有什么办法。
薛夫人在薛宝钗这边用过午饭后,才回去的。薛夫人回到薛家后,便去看了阮静姝,把从薛宝钗那边带过来的阿胶给了阮静姝。
“听宝钗说,那些阿胶是安乐公主给她的。”薛夫人坐在旁边,看着坐在床榻上的阮静姝,“还是上等的贡品,正好你怀着身子,可以补一补。”
“多谢妹妹了。”阮静姝没有推辞,她来到薛家一年半多了,也知道薛宝钗的性子。
薛宝钗就是一个总是担心家人的女子,为了家人,薛宝钗可以做各种牺牲。这也怪薛蟠立不起来,才让薛宝钗那么辛苦。
因为这些事情,阮静姝对薛宝钗也不错,薛宝钗也算是一个可怜女子。只是薛宝钗搬出去后,回薛家的次数就越来越少。阮静姝跟薛宝钗说过,让她不用担心家里的事情,若是有空,就常回来坐坐,家里的人也都想薛宝钗的。
可是阮静姝明白,薛宝钗出去了,就不可能经常回来,哪怕薛宝钗没有嫁人。她了解薛宝钗,薛宝钗跟她有几分相似。
阮静姝现在的弟弟阮明成了淮安伯,但是阮静姝很少去淮安伯府。不是因为她跟弟弟不亲,也不是因为她不想淮安伯老夫人,而是她已经嫁人了,就不好总是往娘家跑。
而薛宝钗估计就想着她兄长已经成亲了,哪怕家人再欢迎她,她也不愿意多过来。
亲人之间,有时候走得太近,反而没有那么深厚的感情,要是走得远一些,感情反而好一些。
阮静姝理解薛宝钗,薛宝钗没有经常过来,她偶尔也有让人送薛宝钗一些东西。若是薛宝钗生意上有些问题,她也会出手帮衬一下。薛宝钗本来就是为安乐公主做事情,薛家帮衬薛宝钗,也是帮衬安乐公主。
在外人的眼里,薛家也是仰仗薛宝钗。阮静姝没有因为外面的传言而不高兴,薛宝钗确实是一个厉害的,薛家当初也是因为薛宝钗才能稳住的。这些事情不会因为她阮静姝嫁进薛家,就有所改变,薛宝钗依旧是薛家的功臣。
“我也没有什么好送她的。”阮静姝道,“妹妹近来也少来,只怕是担心她来了,我有这个有身子的又得招待她。”
“你倒是了解她。”薛夫人很喜欢阮静姝,不仅仅是因为阮静姝是个有能力的人,还因为阮静姝能明白薛宝钗。因为明白,所以阮静姝对薛宝钗还不错,没有因为薛家对薛宝钗太好而不开心。
实际上,薛家对薛宝钗再好又能好到哪里去,顶多就是给一些银钱买些东西,可薛宝钗现在也不需要。安乐公主给薛宝钗的东西,又不是十分少,反而很大方,薛宝钗现在也不缺银钱。
想要马儿跑,就得给马儿吃草。林黛玉没有想过要压榨薛宝钗他们,又不给薛宝钗他们东西,想让他们多做事情,就得给他们多一些东西,还得适时出现,当他们的靠山。
话说,宁馨郡主很快就在庄子上待了一个月。在这一个月期间内,恪王和恪王妃都没有去庄子看望宁馨郡主,他们不是不关心女儿,而是觉得一个月时间很快就过去,要是他们去了庄子,又惹出什么事情来,那就不是一个月的时间。
恪王妃想着女儿以前确实有些嚣张,还容易冲动,趁着这一个月的时间,磨一磨女儿的性子也好。在这样的情况下,他们做父母的首先就得忍住,不去庄子上看宁馨郡主,哪怕担心女儿过得不好,也不能去。
因为宁馨郡主被罚,又出了柳家的事情,恪王府算是很丢面子了。恪王妃出去参加宴会的时候,也有听其他王妃说那些事情,话里话外嘲讽颗王府。
恪王妃听了那些同辈王妃的话后,便也不在意,心想大家都是夺嫡失败的,嘲讽来嘲讽去有什么用,嘲讽了,也不会让他们的身份更加高贵一些,也不能让太上皇关心他们一些。既然什么都不能得到,只能过过嘴瘾,那就让他们过吧。
一个月时间到了,宁馨郡主倒是有些留恋起庄子上的生活,那些老人虽然是一些平民百姓,但是听他们说话,她有时候也觉得他们说的挺有道理的,也有一些智慧。那些孤儿也是些明白事理的,当然,要是不明白事理的孤儿,就会被打几下手心,慢慢教导。
庄子上有夫子专门教导那些孤儿识字读书,因为那些孤儿不可能一辈子都待在庄子上,日后还得靠他们自己。
回到恪王府后,宁馨郡主没有那么激动,反而有些失落。
恪王妃本以为会看到一个情绪激动的女儿,因为女儿终于从庄子上回来了,不用再受惩罚,却没想到女儿一副无精打采的样子。让女儿去洗漱一番后,女儿还是没有什么精神。
“怎么了?”恪王妃关心地询问宁馨郡主,生怕女儿还在想柳家的事情。至于女儿在庄子上发生的事情,恪王妃就没有什么办法了。
“母妃。”宁馨郡主抬头看向恪王妃,“我想送一些东西到庄子上,想帮帮那些人。”
恪王妃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自己的女儿什么时候会想着帮助别人。
“您没有听错,这一个月来,女儿在庄子上也没有做什么辛苦的活。”宁馨郡主道,“顶多就是摘摘果子,大多数时候,就听听那些老人坐在一起聊天,再来就是看看那些孤儿如何努力读书习武。看着他们,女儿便觉得自己的生活好极了。”
恪王妃还以为女儿是要做一些辛苦的体力活,却没想到女儿说这些话。听到女儿说这些话,恪王妃颇为欣慰,自己当年还年轻的时候,便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嫁给恪王后,又觉得自己以后能当皇后,性子也是极为要强的。
等恪王夺嫡失败后,这些年来,恪王妃经历的事情多,府里大起大落之后,恪王妃的心态跟以前也不一样了。
有时候,人只有经历过很多糟心的事情后,才能体会到自己原本的生活有多好。
恪王妃见女儿能有这些体会,便也安心了。
在这一个月的时间里,恪王妃也在反思自己,反思自己以前是不是太过纵容女儿,太宠着女儿,没有教授女儿太多东西。他们王府不比以前了,日后,太子登基,他们王府跟皇帝的关系又更远了。
要是太上皇去世,当今皇帝还活着,皇帝又想清算过去,那么他们的恪王府不见得就能好。
恪王妃便想着自己的女儿还是太单纯了一些,还是得多学一些事情,对待感情不能那么天真。女儿以后嫁人了,他们也不能时时刻刻给女儿撑腰。
“你若要去,便跟安乐公主说一声吧。”恪王妃拉着宁馨郡主的手,“这些年来,我跟你父王一直宠着你,可即便如此,你也能体会到我们虽然是皇室宗亲但不见得就比得上那些大臣之家。日后,你要是嫁人了,难免还会发生类似的事情,你跟安乐公主走近一些也好。”
可能是怕女儿不明白,恪王妃又解释,“别看林黛玉是臣子的女儿,不是真正的皇室宗亲,可是太上皇宠着她,皇帝和皇后也宠着,就是太子也对她极好,甚至宫里的那些公主都还比不过她。而你,虽然是郡主,可生在我们恪王府,连宫里的那些公主都比不过。”
“母妃,您放心,我不生气。”宁馨郡主已经明白了,“其实女儿一直都知道,只是不愿意承认而已。”
正是因为知道,所以她从来不闯大祸。她之所以打砸了安乐公主的铺子,那还是因为不知道那是安乐公主的铺子,要是事先知道了,她绝对不可能打砸安乐公主的铺子,也不可能把铺子里的伙计送进大牢。
“前些日子,柳夫人被安乐公主送到宗正寺,她知道你是因为柳家郎才打砸了她的铺子。”恪王妃道,“她找柳家要了赔偿,皇上罢了柳家的官,你以后莫要再想柳家郎了。”
宁馨郡主听到恪王妃的话后,有些愣,随后点头。柳家的事情已经跟她没有任何关系了,她也不可能为了一个狠心算计自己的男子而跟家人作对,柳家人不仅仅伤了她的面子,也伤了皇室的面子。
回到恪王府后的第二天,宁馨郡主便去安乐公主府了。
林黛玉让宁馨郡主进了公主府,一开始对宁馨郡主的态度也没有很好。
“为了一个男人失控,如何?”林黛玉不喜欢那些女人为了一个男人要死要活,那些女人满脑子都是爱情,爱情真的有那么好吗?这世上,有多少男人在乎情爱啊,他们更在乎他们手中的权力。
“宁馨以后不会再做那么蠢的事情了。”宁馨郡主想到过去的那些事情,就觉得心很痛。她恨柳家的人,恨柳家郎,不可能再爱着那样的渣男。
她只觉得自己太没有眼光了,明明自己以前都知道自己这个郡主没有那么厉害,可是她当初还是认为心上人也喜欢自己,因为对方一直对她很好。后来才明白,对方看中的也就是她的郡主身份,这让她觉得很可笑。
“既然来了,去见见爷爷吧。”林黛玉起身,宁馨郡主是晚辈,来了府上,去见见太上皇也是应该的。
只是太上皇并不是很喜欢见这些人,太上皇总觉得这些人很蠢。
当太上皇见到宁馨郡主后,果然皱了皱眉头,对着林黛玉道,“让她过来做什么,让她把傻气传染给我吗?我可没有那么蠢笨。”
“让她过来听听您的训导啊。”林黛玉笑着道,“宁馨郡主到底是您的亲孙女。”
“亲孙女?亲孙女多了去了。”太上皇的亲孙女是真的有好多个,正因为多,他也懒得管这些人,“一个个都那么蠢,被人骗了,也不知道直接带人上门砸了那人的家,去砸你的铺子做什么。”
宁馨郡主站在一旁不敢说话,她本身就很少见太上皇,从小到大见到太上皇的次数非常少。她也不知道太上皇是什么样的个性,可她知道太上皇要是不高兴,就能直接处置他们王府。
“瞧瞧,除了请安,她现在一句话都没说。”太上皇指着宁馨郡主道,“到我面前就安静了,一点用都没有。”
“又不是她一个这样,那些人到了您的面前,有几个是活泼的。”林黛玉转头看向宁馨郡主,“你若要去庄子,便过去吧,”
“嗯。”宁馨郡主微微点头,可是她还是不敢在太上皇的面前多说话,她害怕。
“好了,见都见了,回去吧。”太上皇见宁馨郡主一直没有说什么话,也觉得不好玩。
这些人就没有几个敢多说话的,一个个见了他,就跟老鼠见着猫似的。
宁馨郡主听到这话,自然就告退离开。
待宁馨郡主走后,林黛玉缓缓开口,“本想着给您带一个能说话的人,看来,她确实怕您。”
“一个个都怕。”太上皇不开心,“又没砍他们的脑袋,一个个还那么紧张,我现在都不是皇帝了,平日里也没做什么吓唬他们的事情吧。”
太上皇磨着下巴,他现在最经常做的就是钓鱼,是一个和善的老人家呢。
“可能是我们上一次到恪王府,她被吓到了。”林黛玉心想,只怕宁馨郡主不是上一次被吓到,而是宁馨郡主本身就是一只纸老虎。
“真没用。”太上皇感慨,“要说坏,就坏在她的父王头上,没有能力,就傻傻的去争夺皇位。争夺皇位失败后,又在那里装乌龟,蠢透了。就算他争夺皇位失败,他也是王爷,怎么就任由其他人欺负,就不知道拿出争夺皇位时候的一些气概。”
“怕太气概,被关进圈禁吧。”林黛玉道。
“傻里吧唧的。”反正太上皇就是觉得他的儿子蠢,他的孙子蠢,孙女蠢,就没有几个聪明的。
从太上皇那边回屋后,林黛玉就想着先去泡泡澡,结果她刚转身,就撞上了简浩。
“又悄无声息地站在这里。”林黛玉好几个都是这样撞上简浩。
“想要抱一抱你,只能这样了。”简浩还真就搂上了林黛玉,轻声道,“不这样,怎么能抱着你,你总是跑。”
他们两个人现在也就是在一间房间里睡觉,还没有发生夫妻之间应该发生的事情。
简浩也不着急,他们的未来还很漫长,在下界的几十年,怎么都可以。
林黛玉没有推开简浩,也没有跟一开始那样踩简浩的脚,被抱的次数多了,她也就习惯了。
“能跑到哪里去,不就在这里。”林黛玉道。
那些下人已经识相地退出去,没有再留下来。房间里,就只剩下林黛玉和简浩两个人。
“去你的随身洞府啊。”简浩可都知道的,他也有随身洞府,对方只要去了她的随身洞府,他就只能等着她出来,因为他进不去,“等我们回去后,就真真正正成亲吧,不想总是看不见你,由奢入俭太难了。”
在下界的这一段时间了,简浩时常能见到林黛玉,每次见到林黛玉,他的心就特别舒服,想要一直看着她,想着他们能永永远远在一起。在下界,他能经常看见她,弄得他都不想回去了。
可是他不想回去,林黛玉事情办完就会早早回去的。
因此,简浩就总磨着林黛玉,让林黛玉习惯他的存在,让林黛玉明白他真正的心意。他绝对没有想用实力碾压她,顶多就是用身体压着她的身体,用他神魂压着林黛玉的神魂,做男女□□,而不是拳打脚踢斗法。
“闭关几次就好了。”林黛玉被抱得脸都发热了,瞧吧,这家伙总是天天说想她。
“跟你一起闭关,在同一个地方闭关,能天天瞧着你,那我就闭关。”简浩道,“最好能闭关出来一只小凤凰,小凤凰像毛绒绒的小鸡仔,你也可以叫他小黄鸡。”
下一刻,林黛玉踩上了简浩的脚,这家伙,又想占她便宜。
作者有话要说: 朋友的文,大家感兴趣的话可以看一看~
西游衍生文:《穿进西游当仙女》 与猴哥谈场毁天灭地的恋爱
第147章 对,就是我
科考早已经结束; 皇帝对那些考上的人做了安排。江芷韵去了刑部; 李妙玉去了翰林院,而薛宝琴去了国子监。
江芷韵博学多才,也生育儿女了,这样的人倒是好安排一些。皇帝原本想安排她跟李妙玉进翰林院; 江芷韵的亲祖父在皇帝面前进了言; 让江芷韵去了刑部。
刑部的人少不得要跟尸体打交道,江芷韵又是一名弱女子。但江芷韵的亲祖父都那么说了; 皇帝便让江芷韵过去,女子为官本就艰难,若是江芷韵能把最难攻克的刑部给搞定,那也不错。
李妙玉常年待在寺庙里; 人情世故可能稍欠一些; 便先安排她去翰林院。翰林院那些男子读书多年; 更只怕也是瞧不上女子的,正好李妙玉读了很多书; 过去翰林院; 也能跟他们说一些话,在编纂书籍之类的也能发挥一些作用。
而薛宝琴小时候就跟父母游历四方,懂得不少东西; 去国子监那边正好。薛宝琴见识广; 在适当的时候,也能压一压国子监的那些学子。薛宝琴年轻是年轻一些,也没有大靠山; 但薛宝琴这样的人比较长袖善舞,一定能搞定那些刺头。
三个人去了不同的地方,各有各的难处。
因为江芷韵去了刑部,虽然跟兵部没有太大的关系,但她认识裴钰,又因为大姑子的关系,跟裴钰的关系也还算不错。日后,若是有什么麻烦,也能跟裴钰联系。
江芷韵不是没有想到家人,但是她是女子,若是总是依靠男子,只怕更难在朝堂上站稳脚跟。因此,她找裴钰是最好的办法,为了女子进朝堂,裴钰必定也会帮她的。
裴钰确实会帮江芷韵,她知道女子为官不易,也想让女子在朝堂上站稳脚跟。谁说女子不如男,她们这些女子巾帼不让须眉,照样能做得很好,甚至还能比男子做得很好。
至于她们这些人有没有想到安乐公主,有想到,只不过安乐公主没有为官,没到逼不得已的情况下,她们不可能去找安乐公主帮忙。她们要靠自己的实力,而不是总是找权势更大的人帮忙,否则她们就容易被那些男人诟病。
当今天下,有很大一部分女子都认为女子还是待在家里为好,相夫教子,不需要外出。然而,现在的社会是男尊女卑的社会,她们女子既然已经有机会跟男子平起平坐,为何不把握机会呢。
话是那么说,可是大多时候,都是女人拖女人的后悔。有不少女子都说女子不应该入朝为官,在家相夫教子就可以了,不用去受累。
男尊女卑的观念早已经深深地根植在人的心里,想要改变这一现象很难,需要很多代人的努力,才可能慢慢改变。若是她们这些第一代的人就不努力,又怎么可能期望后面的人能努力呢。
分配调令下来之后,李妙玉便备礼去长宁侯府,若不是长宁侯府派护卫保护她,长宁侯又给了她一些书籍,她哪里能这么安心地科考。
长宁侯府,贾敏见着李妙玉过来,便笑着拉着她的手。
“翰林院是个好地方。”贾敏认为李妙玉很适合去翰林院,李妙玉本身就常年在寺庙,要是一下子让李妙玉去做其他的事情,只怕有些难,去翰林院磨一磨倒是不错。
有的人是去了地方当知县之类的,可是李妙玉是一个弱女子,一点拳脚功夫都不懂得,就算派护卫保护李妙玉,也可能让那些有心之人寻了机会坏了李妙玉的名声。
李妙玉跟长宁侯府的关系又不大亲近,那些人必定会想长宁侯府不会为了一个李妙玉折腾。长宁侯府又在京城,不在地方,远水解不了近渴,也帮不了李妙玉那么多。
因此,李妙玉去翰林院是最适合不过的了。
“是。”李妙玉也想过自己会被安排去什么地方,得知自己被分配到翰林院后,她也松了一口气。她不是不想去地方做知县,而是她现在只怕没有那么大的能力做那些事情。
李妙玉有自知之明,若是去地方当知县,若是有了成绩,也有利于仕途。只可惜她只是一名女子,不好到偏远的地方,可要是那些好一些的地方,也轮不到她去的。被安排进翰林院后,李妙玉亦是十分开心,不管日后能不能从翰林院出来做其他的,都极为不错。
她是女子入翰林院的第一人,她必定要做好,日后,若是有女子再入翰林院也好。
“这一段时间来,多谢夫人的照顾了。”李妙玉起身给贾敏行礼。
“那些护卫就继续护着你。”贾敏笑着道,“改日,你成了家,再让你夫家护着你。”
贾敏没想收回那些护卫,李妙玉一天没有嫁人,就会有一些人惦记着李妙玉。而且,要是长宁侯府在这时候收回人,指不定有人认为李妙玉得罪了长宁侯府。
“打算找什么样的夫家呢?”贾敏的话才落,林黛玉便走了进来。
林黛玉的身后还跟着两个丫鬟,丫鬟手里端着糕点点心。
“公主。”李妙玉有些羞涩,还俗后,她便也想过她只怕不能再孤身一个人,还是得成亲。要是她一日没有成亲,总有那些媒婆上门,好的赖的都往她这边介绍,弄得她很是不得安生。
“你如今一个人,不如让我娘给你看看。”林黛玉见到李妙玉有些羞涩,笑道,“若是你有我这样的身份,便是不成亲也是使得。只是你若是不成亲,那些媒婆都得拦着你,不让你去做事了。媒婆倒是好对付,就怕那些坏心人。”
“公主说的极是。”李妙玉认可林黛玉的话,自打她考上二甲进士后,就有不少人上门提亲,还有的贵夫人亲自上门。若是好的也就罢了,关键是大部分的人都是歪瓜裂枣。
她怎么可能不知道是什么原因呢,不过是因为她是孤女,哪怕考中了进士,哪怕手中有一些银钱,那些人都认为她身份不妥,没有娘家依靠。因此,那些贵夫人就想把她说给家中没有出息的儿郎,也算是给他们的孩子找了一层保障。
李妙玉自然不愿意,若如此随意嫁了,那她何必辛辛苦苦去科考。随意嫁了,只怕她日后很难在官场上有作为,那些人不是能理解她的人,日后极有可能说她应该在家里相夫教子,而不该在外为官。
因此,李妙玉通通都拒绝了,哪怕他们再一次上门都没有用。
“这一段时间,倒是有不少人上门。”李妙玉终究把那些事情说给了贾敏听,她不认为贾敏会害自己。彼此差距太大,贾敏不屑去设计自己的。
贾敏早就想到李妙玉考上进士后,会有很多人上门提亲,却没有想到,竟然有那么多烂渣滓。李妙玉能拒绝一回,拒绝两回,却不能次次拒绝下去。
“这样吧,你且等一等,我帮你瞅瞅。”贾敏想到了昭华长公主的嫡次子黎景,黎景虽然没有参加科考,但也是一个才华横溢之人,这样的人配李妙玉也不错。
只是李妙玉的身份到此差了一些,就不知道昭华长公主愿不愿意。黎景非常喜欢作画,作的画在外面也能卖出很高的价格,手里头也有一些铺子营生,不是完全的沉浸在化作中不知外物的人。
黎景这样的青年才俊,京城人不少人家都盯着呢。
“多谢夫人。”李妙玉道,“妙玉本不该这么麻烦您的,可是……”
“没有可是。”贾敏打断李妙玉的话,“我们两家也有旧,帮你是应当的。”
“帮忙不一定就得帮到底,但你这事情,我娘还真就得管一管。”林黛玉笑道,捏起盘子上的一块糕点,“若是不帮你解决终身大事,只怕你也不能担心入朝为官,就得担心哪天被人设计了去。”
林黛玉也想到了昭华长公主的嫡次子黎景,找一个有背景身份一点的人,那么李妙玉也能硬气一点,那些人便不能随便欺负李妙玉。这样一来,李妙玉难免又会被说依靠夫家,可这也没有什么,李妙玉本身中了二甲进士,这就代表李妙玉有能力,昭华长公主的嫡次子娶了她也没什么。
正好还能让那些人明白,女子入朝为官入定了,谁也阻止不了,皇室的人都以实际行动支持那些女子入朝为官。
三天后,林黛玉和贾敏去参加昭华长公主的宴会时,贾敏便跟昭华长公主说到了李妙玉。
昭华长公主明白太上皇的心思,她父皇年老了,就喜欢看热闹,但不代表她父皇就没有其他思考。既然她皇兄也允许女子入朝为官,那么这一件事情就不可能逆转。
“她是个有才华的。”昭华长公主知道这一次考中三甲的几名女子,她以前去寺庙拜佛烧香之时,也见过李妙玉。
昭华长公主对李妙玉的印象还不错,李妙玉是一名高冷的出家人。像李妙玉这样带发出家的妙龄女子,确实不适合表现得太过柔和了。只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