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黛玉是个小仙女-第6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黛玉。”贾敏看着这个女儿,不知道该说什么好,“女子不得干政。”
“那是后宫不得干政吧。”林黛玉微笑,“好了,您别担心,这事情不是已经定下来了么,女子可以参加科考。不过您的女儿我可不参加,没兴趣。”
贾敏惆怅,虽然是那些老臣提的,可必定有人想到太上皇,想到安乐公主,总有人会认为是安乐公主提的,那么自己的女儿就得被人说了。
“有父亲在怕什么。”林黛玉放下手里的茶杯,拿起桌上的一块桂花糕,“我们林家乃是书香门第,虽说我们这一脉是一脉单传,可是出五服的可有不少人吧,那些人会听父亲的话,总有人参加科考的。而且父亲的名声也好,定然有人信他的。再来,那些老臣,也有大儒啊。”
太上皇办事非常利落,也非常牢靠。只要有那些文臣镇压着,那些书生便闹腾不出什么花样,实在不行,再弄个天象出来,那些书生就只能乖乖闭嘴了。
人都是有私心的,总有书生担心自己的仕途不敢跟着闹腾。还有有实力的书生,有实力的会认为即使有女子参加科考,也不可能考过他们,与其闹腾,还不如安心读书。
多年来,贾敏都待在后院,她也是一个有才华的女子,否则也不可能在《红楼梦》里教导出林黛玉那样的才女。只是贾敏没有想过科考,就是现在听闻了,也觉得很震撼。
“算了,事情都如此了,还能怎么办,走下去吧。”贾敏无奈,心里却也有些激动。即使她没去参加科考,女儿也没有去,可她觉得她们这些女子一定能走出一条不一样的道路来。
“正是。”林黛玉点点头,“您啊,不用担心。倒是希哥儿得忧虑了,要是到时候考的还不如女子,看他还怎么说他能耐。”
“还说呢,他现在都不说考状元的事情。”说到这儿,贾敏就觉得好笑,“你们啊,也不跟他说状元有多难考,就说他能考。结果他出去了,说了一两次,别让人觉得他说大话,他便觉得丢脸,不敢多说了。”
“他还小。”这么小的少年,可以再多坑几次,林黛玉一点都不觉得自己做过分了。年少的孩子,就得多被坑几次,坑的次数多了,林希也就慢慢明白该怎么做了。
张府,贾元春得知女子能参加科考后,她首先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继女张芸。
张芸比林黛玉小两岁左右,现在也到了说亲的时候,亲事还没有定下来。要是张芸去参加科考也是可以的,要是定下亲事了,只怕没有那么好去参加。
贾元春还是得问问继女的意思,有没有去参加科考的想法。
这些年来,贾元春对张芸极好,张芸也非常尊重贾元春这个继母。
“母亲。”要说张芸内心没有想法,那不可能。只是她又没有学过那些为政为官之道,要是去考的话,只怕也考不好。科考不是考作诗,诗词作的再好,要是不懂得政务,那也不可以,“我是想的。”
“想的话,便跟你父亲说说,他在翰林院,应该懂得不少。”贾元春道,“你父亲当年也是考上去的。”
“母亲也可以考的。”张芸认为贾元春那么有才华,一定更有希望。而且贾元春已经成亲,又生育了子嗣,这时候去参加科考,也没有不用担心亲事,也不用担心以后怎么照顾孩子,“想来祖母也愿意的。”
“我呀,现在倒是没有这个想法。”贾元春想着自己以前入宫做过宫女,要是去参加科考,指不定又被人拿这一件事情攻击她。
贾元春不怕这些事情,只不过不想夫君在外面难做。她现在已经很满意现在的生活,也没有那么高的志向了。
“你先跟我去你祖母那边一趟,问问你祖母的想法。”贾元春琢磨着还是得跟继女张芸去一趟张老夫人那边,毕竟张芸到了定亲的年纪,要是让张芸去参加科考,只怕会延误张芸的亲事。
贾元春和张芸到了张老夫人那边,张老夫人听到儿媳妇和孙女的话后,随即就笑了。
“若是想考,便去考就是。”张老夫人笑道,“这亲事,延迟一两年也无妨,再者,你们怎么就知道没人愿意跟她定亲呢。这一次,参加科考的还有其他大臣家的女子,只怕也有定亲的。”
“这倒是。”贾元春点头,“只不过这事情还是得跟您商量商量。”
贾元春到底只是张芸的继母,不是亲娘,她怕自己让张芸去了,倒是要是有点事情,就变成她这个当继母的不是了。因此,贾元春才带着张芸来张老夫人这边。
张老夫人活了这么多年,又怎么可能不知道贾元春内心的想法呢。贾元春到底是顾念这个家,怕他们误会了她的心思,到时候家宅不宁,倒不如一开始便询问好,省得到时候出事了,那可就不好办。
贾元春这种有商有量的也好,省得直接给张芸做了决定。
“皇上这一次下旨让女子可以参加科考,这本身就是一次机会。”张老夫人分析,“要是第一次就参加科考,哪怕考不中,也留下了名。京城中参加科考的女子也有限,这科考也不是能直接能考的,也就是头三届,你们能直接参考,后面的话,就得一层层考上来。”
生在京城倒是好,这些事情倒是还算简单。而那些州府的,按照公告上的,会给女子几个名额,就看她们愿不愿意来参加科考。
万事开头难,这一件事情没有那么容易。先响应朝廷新政的,总能得到一些好处的,哪怕考不上,于名声也不会不靠听,至少是勇气的,也有一些能耐的。女子去参加科考了,不一定就不利于婚事。
“明年开春才考,又不是现在,芸姐儿也有时间学习学习。”张老夫人道,“至于亲事也先看着,若是那等不让妻子科考的人,便罢了。”
张老夫人不认为张芸去参加科考是坏事,而且要是张芸的未来夫君是一个迂腐的男子,只怕日后的日子不一定就好过。朝廷既然让女子参加科考了,日后必定会有越来越多的女子参加科考,女子的地位也会随之提高。
要是张芸的未来夫君不明事理,等到以后,必定也会拿张芸曾经参加过科举考试的事情说话。
与其等到日后,不如在给张芸选择亲事的时候,就先瞧好了。
“只不过这学习归学习,可不能把那些坏了的事情学去。”张老夫人叮嘱张芸,“这当官,可没有你当闺阁小姐那么容易。你要是考上了,少不得要面对那些男子的鄙夷,万事开头难,可得记得。”
张老夫人记着这些,她能养出那么优秀的儿子自己本身也是一个厉害的人,否则她儿子必然也不可能那么好。
“记得。”张芸点头,她听祖母这话,便知道祖母还是希望她能考上,而不是待在家里等着嫁人。
这一刻,张芸没有觉得肩膀上的担子有多重,而是感觉到了他们的关心。
以前,总有一些人在张芸的面前说她的继母原本是宫女,说她继母是一个有手段的人,说她继母不可能对她好。可是张芸明白,贾元春对她好,张老夫人也对她好,自己只是一个女子,影响不到贾元春的地位,即使父亲对自己的生母念念不忘,可贾元春也没有因此记恨自己。
不管自己有没有考上,想来他们都不会生气,因为这是刚刚开始的。可她想更加努力,想考上,哪怕名次靠后,那也是好的。
“不知道国子监那边是否有开女学。”贾元春突然想到这一点。
“会有的。”张老夫人道,不管现在有没有,以后都会有,女子只要能科考,那些都能慢慢发展起来。
要说脸最疼的,王家算是,王家向来奉承女子无才便是德,没让女子多读书。如今,女子能参加科考了,王家那些年纪大一些的女子,没有那么好的才华,又如何好去参加科考。
王熙凤就有些怨,要是她的才华好一些,多读些书,兴许就能去参加科考了。可惜她现在再惋惜也没用,倒不如让巧姐儿和蓁姐儿多读些书,她们虽然是女儿,照样能光宗耀祖,女子又如何。
随后,王熙凤还想到了邢岫烟,便去找了邢夫人。
“母亲,我这要恭喜母亲了。”王熙凤笑着道。
“何来的喜事?”邢夫人不大明白,王熙凤无端端地恭喜她做什么。
“当今圣上恩德,女子也能参加科考了。”王熙凤坐到邢夫人旁边的椅子上,“我瞧着岫烟妹妹是个钟灵毓秀的,读过不少书,若是能让岫烟妹妹去考,是极好的。哪怕她是要嫁人的,这也无妨,那薛家应该是愿意的。”
邢夫人没想到这一件事情,之前听了下人说了一点,没往邢岫烟身上想。在邢夫人的眼中,邢岫烟是要嫁人的,哪里会去想邢岫烟去参加科考。
“舅舅家虽然落魄些,可是岫烟妹妹是个有主意的,日后若是能考上,再有一官半职的,也有脸面。”王熙凤支持这些女儿家去参加科考,男儿能做到的事情,她们女子为什么就不能,“母亲,可要跟舅舅和舅母说一说,可不能埋没了岫烟妹妹的才华。”
“这女子在闺中的才华,如何能跟那些男子比。”邢夫人认为邢岫烟还是比不上那些男子的,邢岫烟也只是读过几年书而已。
“女子学的确实跟他们不同,但要是想,再学就是。”王熙凤笑道,“这都不是问题,就是岫烟妹妹嫁人了,还可以继续学。那薛家也不是迂腐之家,应当时愿意岫烟妹妹去考的。就是那薛蝌的亲妹妹薛宝琴也是个厉害的,只怕也想去考一考呢。”
别说,薛宝琴还真有这样的想法。她的夫家是长宁侯府林家的旁支,她的夫家自然也是支持长宁侯府,跟着主家走的。
林老夫人便找了薛宝琴过去,说了女子能参加科考的事情。
“我们家不是那些迂腐之家,既然皇上开了恩科,女子能参加科考,你便准备准备。”林老夫人经历过不少事情,丈夫早逝,她几个儿女也是好的。她的想法很简单,新政推行不易,他们这样的忠君之家,就越应该支持朝廷的新政。
林老夫人知道薛宝琴的才华不错,又曾经跟着她父母走南闯北,薛宝琴的见识就更广了。若是薛宝琴去参加科考,极有可能考中。若是薛宝琴能考中,这也算是林家的名声。
他们林家允许儿媳妇参加科考,允许儿媳妇去,比允许女儿去,更加艰难。
薛宝琴未曾想林老夫人竟然愿意她去参加科考,内心自然是感动不已。当初,林家没有顾忌四皇子,娶了她进门,她进门后,林家上下也对她极好,如今还允许她参加科考。
“母亲。”薛宝琴眼睛微红,这样的好人家远远比梅家好许多,自己当初果然就应该跟梅家退亲。
“你夫君也去考过的,若有不懂的,多问问他就是。”林老夫人道,“这时,只怕也不好给你找什么夫子,男女授受不亲,也不好找。若是哪日开了你们能进的书院,便可过去学学。”
林老夫人跟张老夫人的想法比较相似,以前参加科考的都是男子,没有女子。因此,现在也不好找夫子教导她们这些年纪大了的,没有科考经验,就只能靠她们自己,顶多就是再问问亲人。
“若是……”薛宝琴看看肚子。
“若是真遇上了,便等下一次。”林老夫人的想法很简单,“你到底还年轻,科考哪里有那么容易的。让你去考,也没指望你一次就能考中,下场一次,你心里便也明白了几分,等到下一次,也比较稳一些。”
其他人家也差不多,他们让女儿下场,便也是想着试一试,一次不成,后面还可以继续。毕竟女子学的东西本来就跟男子不一样,现在再去学,哪里有那么容易就追赶上的。
两日过去,五皇子妃杨娜跑去了安乐公主府。她已经得知女子能参加科考的事情,但相比于这一件事情,她更关心女子能不能参加武举考试。
“安乐。”五皇子妃神情激动,把自己的意图告诉了林黛玉,“你说,要是我们女子能参加武举考试,我能不能夺个武状元?”
五皇子妃跟着父母在边疆生活多年,拳脚功夫还算不错。来到京城后,她还总被父母拘着,父母生怕她拳脚功夫太厉害,没有男子乐意娶她。她嫁入五皇子府后,过得还算不错,有太上皇御赐的鞭子,后宫的那些女人都非常老实,五皇子也非常老实。
“可以,怎么不可以。”林黛玉点头,“只是女兵没有那么容易,得是本身自身强大的,否则指不定发生什么事情。”
林黛玉首先想到的是军营,军营里多是男的,女的过去就跟羊入虎口一样。这得形成一套规矩后,也有了一定的功夫底子后,循序渐进。
五皇子妃原本就在边疆待过多年,明白一些事情,微微点头,“确实如此,但是武状元可以吧,像我们这样的将门虎女,也应该拥有考取武状元的机会。”
“确实应该有,你们的身份不一样,在军营里也有关系,可以试一试。”林黛玉不反驳,这种事情总得有开拓者,“只是武举考试的拳脚功夫,不是花拳绣腿,没有那么容易。别说武举考试,就是那些文人科考,也没有那么简单。虽然是开放了,让女子也能参加,可是那些男子毕竟饱读诗书多年,哪里是我们想越过就能越过的。”
林黛玉可不认为那些女子一下子就能上天,现在是斗志昂扬,等真正科考了,公布成绩了,她们便会明白她们跟那些男子还有差距。极少数的女子能考过男子,但大多数女子还是不如男子。
这种事情得循序渐进,不可能一下子就改变。
“安乐,你说会不会有女扮男装的,现在公开说是女子?”五皇子妃深呼吸一口气。
“那就看她自己了。”林黛玉朝着五皇子妃眨眨眼,“这种事情讲究时机,眼下确实也是一个好时机。”
林黛玉明白五皇子妃的意思,这年头总有没有生下嫡子的女子,要是婆家给的压力太大,确实也可能做出女扮男装的事情。只要足够优秀,不管是男是女,那都好,但要是本身能力不过关,再暴露出性别问题,那可不是一件好事情。
御书房,皇帝从来没想到自己有一天需要面对这样的问题,前面有老臣跟他提出女子入朝为官的事情,后有二十五岁至今未婚的将军跑到他面前,跟他说,其实她是女的,不是男子。
皇帝能怎么说,说她犯了欺君之罪吗?这位将军之前还打赢过胜仗,名号也挺响亮的,不仅如此,裴家满门忠烈,裴钰的父兄先后为国捐躯,裴家满门孤寡,裴钰的侄子倒是长大了,可是她侄子又进了巡防营,只怕以后要是再发生战争,又上战场。
“起来吧。”皇帝现在只想知道还有没有女扮男装的朝廷命官,“念你裴家满门忠烈,你这……你就继续当你的将军,等礼部重新制作朝服吧。”
皇帝告诉自己得冷静一点,不过就是一个女扮男装的将军,这说明这些女子忠心为国,不是什么坏事情。
第135章 袭人离府
从御书房走出来后; 裴钰送了一口气; 她这些年一直都小心翼翼地; 就怕别人知道她是女人。在圣上下了圣旨,女子可以入朝为官,她便跟祖母商量了; 与其等到后面; 不如现在拼一拼。
他们裴家满门忠烈; 她的父兄、叔伯等都相继战死沙场; 当今圣上又不是个糊涂的,定然会赦她无罪。
裴钰进宫之前,已经做好被下大牢的准备; 也做好被罢免官职的准备; 却没想到皇上直接赦免她,还让她继续为官。裴钰的眼睛有些红; 她小时候对外称的是女孩; 只是后来父兄先后战死沙场; 她才转换身份的,对外称女孩的她去了寺庙祈福; 她再以男孩的身份回家。
她上战场不仅仅是为了保卫国家; 也是为了父兄报仇。
因为她是女子; 怕皇上怪罪; 这可是欺君之罪,当皇帝下旨赐婚的时候,她还拒婚了; 就是为了不耽误别人家的姑娘。
如今,她终于可以穿上女装了,只是她的年纪也大了。二十五岁的老姑娘,裴钰没想过嫁人的事情,她现在依旧是将军,就算她嫁人,也不可能去给别人做妾室。
可以她现在的年龄,又找不到合适的人家,不是填房,就是妾室。
裴钰不可能委屈自己,大不了一辈子不嫁。
靖远将军裴钰是女人的消息很快就传开了,惊到了很多人,特别是那些曾经跟裴钰一起上战场的人,他们比其他人都还要惊讶。他们跟裴钰也是一起喝过酒吃过肉的,没成想裴钰竟然是一个女人,一个武功和智谋都不比他们差的女人。
要是放在以往,那些跟裴钰不对付的人,必定要让皇帝定裴钰的欺君之罪,然而,现在,女子可以入朝为官。裴钰又在这时候表明身份,皇帝都赦裴钰无罪了,他们其他人就更加不能说什么。
新政的推广本来就极其难,要是皇帝在这时候处置裴钰,那么新政只会更难施行。
因此,裴钰不但能继续当她的靖远将军,还将被当作典型,谁说女子不如男,裴钰就是一个例子,裴钰打赢很多场胜仗,保疆卫国,这样的女子值得敬重。
那些上奏让女子入朝为官的老臣十分惊讶,虽然他们听了太上皇的话,认为女子入朝为官可行,可他们万万没想到朝廷上竟然真的有女扮男装为官的。那么在其他地方呢,是不是也有女扮男装之人?
别说,还真的有人家有女扮男装的,因着生了好几个女儿,怕婆婆找麻烦,怕丈夫纳妾的,就有女人让女儿女扮男装的,也有男子让女儿女扮男装的。这些人家大多数都是因为家里没有儿子才这么做的,女子入朝为官的公告一出,那些有才华的女子自然不用再继续女扮男装,否则再去参加科考就是欺君之罪了。
这也就导致一些人家的老者听到孙子说她们是女儿身,不是男子。还有富户的嫡子变成嫡女,女儿能入朝为官,女子为何就不能继承家产,就得拼一拼。
皇帝可不管那些人家的儿子是不是变成女儿了,他现在正在皇后的宫里。
“你说父皇是不是知道他们有人女扮男装的?”皇帝被震惊到了,大将军竟然是女扮男装的,他还以为……不,他之前就不认为朝堂上有女扮男装的官员。在裴钰来找他之前,他根本就没想到。
女子再装扮成男子,到底还是女子,怎么就没有被发现呢?
皇帝真的不想承认自己眼拙,但是事实就摆放在自己的面前。
“兴许。”皇后哪里知道太上皇知不知道有人女扮男装,“您还是得继续用裴钰,裴钰是一个有能力的人。”
“是。”皇帝明白这一点,他都让女子入朝为官了,要是不用这些女子,那么她们入朝为官也无用,“那些皇子,没有女扮男装的吧?”
皇帝突然想到这一点,要是有女儿装成儿子,那可就不好办了。
“太子不是。”皇后真想翻白眼,“宫里没有那么容易,照顾皇子的奶嬷嬷会发现,就算奶嬷嬷是心腹,可那些宫女呢。除非非常小心翼翼,可即使再小心,也有暴露的风险,后宫妃嫔都盯着呢,冷宫倒是可以。”
皇后可不认为皇子能是女扮男装的,后宫的人那么多,一个个妃嫔都想抓着其他妃嫔的把柄。孩子女扮男装这种事情,一不小心就暴露了。
“当然,要是极不得宠的妃嫔生下了儿子,您又没让把孩子抱给其他妃嫔抚养,也有可能。”皇后一一给皇帝分析,“再来就是不争宠的位份高的妃嫔,可是要是不争,为什么又要让孩子女扮男装呢。”
因为不争宠,才没人去多刁难,但即便如此,也有人想要把那个人拉下位,自己坐上高位。而且在这后宫,生皇女跟生皇子不一样,皇子能争,皇女就没有什么好争的。
皇后没有多说,她相信皇帝一定能明白,即使皇帝没有怎么参与后宫争斗,但是后宫妃嫔争夺的就是皇帝,皇帝应该有所了解。
“看一看吧。”皇帝还是不大放心,“可别真跑出一个女扮男装的皇子,不是朕不想把皇位传给皇女,而是这个世道就不容许女子当皇帝。”
其实皇帝的内心就是不想让皇女当皇帝,不过只要太子不是女扮男装的,应该就没有多大的问题。
皇帝走后,皇后便找了各宫妃嫔,直接了当说明了皇帝的意思。
“那便瞧瞧。”贵妃笑道,“皇后娘娘,您就安排人就是,可别人是别人宫里的心腹之人。皇上说了,我等自当配合。”
“正是。”淑妃附和,淑妃现在不争了,没法争啊,她的儿子成了□□,她能有什么办法。她倒是想认为儿子是不是假意站在太子这边,等到日后再倒戈一击,然而,儿子明明白白地告诉她,他就是站在太子那边的,她也就只能站在皇后这边了。
淑妃有时候确实喜欢闹腾,但是事情都发展到那个地步,为了能在后宫更好的生存,为了儿子以后的王爷之位,她也得努力。
后宫的一些妃嫔觉得这样的检验带有一丝嘲讽,可是她们不敢反驳,那是皇帝的意思,她们就只能照做。
不仅检验了那些皇子,也检验了那些皇女。经过一番检验,确保后宫的孩子,没有女扮男装的,也没有男扮女装的。
安乐公主府湖畔,当太上皇得知皇帝的所作所为后,还笑了。
“看,你父皇果然被吓到了。”太上皇表示就他皇帝儿子那点脑子,真的很容易被吓到,“天底下哪里有那么多女扮男装的,这一阵子倒是多了好几个,那也是因为正妻没生下儿子,又或者为了安慰病重的老人,才女扮男装的。”
“在民间还好些,不算犯了欺君之罪。”林黛玉道,“就是那些真的科考的,只要没当大官,只是地方小官,多注意一些,也没有问题。考上举人,没当官,而是去教学的,也不错。”
“没到皇帝的面前,又没人发现,找个机会死遁,正好。”太上皇认为那些底层的人倒是好处理,“如今,倒是不用这样了,直接表明女子身份就行了。说起来,这些女子倒是厉害,不过,我们的黛玉更厉害。”
林黛玉微笑,她接受了太上皇的夸赞。
三公主府,三公主跟三驸马的关系还是比较紧张,没有恢复多少。如今,女子都能入朝为官了,所以那两名宫女生女儿生儿子都好,日后都可以有一番成就。
张太妃知道三公主拉不下这个脸去见三驸马,于是张太妃就亲自让人去找三驸马,她要见见崔文俊。
崔文俊听闻张太妃找他,哪里有不应的道理,自然就去了三公主府,见了张太妃。
“这一段时间,你都未曾过来找三公主。”张太妃叹了一声气,“三公主从小到大都被本宫捧在手心,舍不得她受半分委屈。等到她大了,嫁人了,本宫才发现这都是本宫的错,让她盲目自大,认为她是公主就能为所欲为,害了别人,也害了自己。”
崔文俊听到张太妃如此感慨,连忙道,“太妃只是疼爱三公主,未……”
“是,本宫未曾想会把她宠成这样。如今,她已经知道错了,只是不敢去靖南伯府,害怕伤了那两个怀孕的女子。”张太妃道,“你也瞧见了,她没有去你们府上,没有对那两名动手。有本宫在,她日后也不会动手。本宫要求不多,你若是实在不喜欢三公主,给她个孩子也好。若再不成,便和离。”
“和离倒是不敢的。”崔文俊哪里敢和离,三公主虽然闹腾,但是也没有闹腾得特别大,除非三公主说和离,皇室让他们和离,崔文俊不敢说和离。
“女子可以入朝为官,但这庶出的和嫡出的,还是不同的。”张太妃看着手里的佛珠,“三公主到底是公主,即使她没有孩子,你的庶子,也不能随意越过她的。”
张太妃的意思很明白,就算三驸马不跟三公主附和,三驸马的庶子也不可能继承靖南伯府。等到日后,庶子长大后,就算考取功名,只怕在朝堂上也没有那么好混,他们的身份终究有问题。
“皇后赏赐宫女,不是让你们夫妻分居,只是想给三公主一个教训,让她想明白而已。”张太妃道,“你可明白?”
“是。”崔文俊明白这一点,皇后是皇帝发妻,自然不愿意看别人宠妾灭妻,即使那两名宫女是皇后赏赐的,“不知三公主近来可否有空,正好一起外出踏青。”
崔文俊想过了,三公主就住在三公主府,就不用到靖南伯府,不用瞧着那两个宫女。他现在还没有把那两个宫女抬为姨娘,即使她们怀孕生子,这还是得经过三公主的允许。
张太妃见崔文俊如此识相,微微点头,“她有空。”
荣庆堂,袭人已经坐好了月子,只是因为难产,身体还比较弱。王熙凤早就跟贾老夫人说过,让袭人坐了月子便回去贾宝玉那边。
贾老夫人没有舍不得袭人,就是有些舍不得袭人生的女儿。爱屋及乌,贾老夫人就是喜欢贾宝玉这个孙子,也就喜欢贾宝玉的女儿。
这一天,史湘云和贾宝玉也过来了,史湘云是怕没脸,因为王熙凤之前就跟她说过,要让袭人回去。史湘云卡着日子过来接袭人,就怕晚几天,王熙凤要让人去催他们,那可不就很没脸。
“宝二爷也在呢。”王熙凤过来荣庆堂的时候,正好就看见贾宝玉他们,“正好,我这边有一本单子让你瞧瞧。”
平儿拿过丫鬟捧过来的一本账本,把账本递给贾宝玉。
“这是袭人怀孕后到昨儿的用度,请宝二爷瞧瞧。”平儿笑着道,“我们奶奶也不是要你们付了这些银钱,只是亲兄弟都还明算账,我们家不要这些银钱,却也是要您瞧瞧的。”
“平儿。”王熙凤叫了一声平儿,“你且站在一旁,让宝二爷瞧瞧,我可没有亏待他的人。”
贾宝玉稍微翻看账本,脸上火辣辣的,搬出一等将军府后,他也是知道银钱花得有多快,又有多难赚银钱。如今,他瞧着账本上记载的那些东西,还有后头写的银钱,还有那些东西的去向,他有些气愤,又有些丢脸。
史湘云见贾宝玉的脸色红一阵白一阵的,拿过贾宝玉手上的账本,稍微一看,她的脸色就黑了,袭人倒是敢在大房这边作威作福,还耗费了那么多银钱。
“都是一家人,计较这些做什么。”贾老夫人皱眉,她早就知道大房的人不喜欢袭人,更不喜欢袭人待在这边生产。可是因为她的缘故,大房只能忍着,却没想到大房还做了一本账册。
“要真是计较,我啊,就该让宝二爷付了这些银钱了。”王熙凤看向贾老夫人,挥着帕子,在那儿笑,“宝二爷还年轻,袭人又住在荣庆堂生的孩子,以后呢,湘云要是怀孕了呢,总不能让湘云又住到荣庆堂吧,总得让他瞧瞧,日后也有个对比,知道该怎么做。”
贾老夫人听王熙凤说得那么冠冕堂皇,却也没有办法,要是史湘云怀孕了,她倒是想接史湘云过来。可是她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