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黛玉是个小仙女-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因此,阮静姝才有此一问。
  “都很好。”阮明已经十四岁了,明白不少事情。他看过了,那些衣服都是新的,还有好几身,都是好的。
  这个院子里的东西也都不差,他还看过那些笔墨纸砚,也都是上等货,不像他在府里用的那么差。昨天晚上,还有奴仆给他送夜宵,就是夫人吩咐的,让他安心在这边读书,缺少什么就说一声,他们都会给他办妥的。
  “那就用着。”阮静姝道,既然薛家愿意给他们姐妹好的,那么他们就用着。她也不会白用这些东西,薛家对他们好,她自然也会对他们好。
  他们刚刚说上话,薛蟠便过来了。薛蟠想着不能在做那些乱七八糟的错事了,不想让妹妹一而再再而三为他这个哥哥付出,他既然要做好,那么也得对妻子好,对妻弟好一些。
  阮明是淮安伯府的嫡子,又是个读书人,他们薛家对阮明好一些准没有错。
  前两天,薛蝌还找了薛蟠,说了一番。他们薛家如今已经没落了,他们不能时时靠着别人,应该靠着他们自己,该懂得人情世故,不能再一再以为家里有点银钱,就能肆意妄为。
  有钱能使鬼推磨,那都是外面说的夸张话,万万不能当真。
  薛蟠也知道自己是个浑人,做了不少错事,不能一再错下去,只能努力改。都是浪子回头金不换,可是有时候有些事情是换不回来的,所以他只能尽力做好后面的事情。他更加知道以自己的身份,原本是配不上伯府的嫡女的,要不是淮安伯府落魄,他们薛家又出了大笔的银钱,否则阮静姝也不可能嫁进薛府。
  薛家是花了那么多银钱,那么他们就更要好好对待阮静姝,而不是说薛家花了那么多钱,那么阮静姝就在他们面前低一等。
  薛宝钗以前时常跟薛蟠说那些话,薛夫人也说,薛蝌也说,这让薛蟠不得不再一次认清他自己,他就是一个依靠着家里的银钱过得逍遥的人,要是薛家倒下了,那么他就只能任人宰割。
  “弟弟在这边安心住下吧。”薛蟠走进院子,到了阮静姝和阮明的面前,“回头,家里府库钥匙就给你姐姐,你有什么缺的,找你姐姐就好,不用客气。”
  阮静姝没想到薛蟠竟然会过来,她还以为薛蟠要去看账呢。薛蟠原本是打算去看账,可是走了一半,又想起他还没过来看阮明,便又过来了。
  薛蟠想他现在是有家室的人,得学会与人的相处之道,不能总在外面插科打诨。
  “妈妈刚刚不是跟你说了么,我薛蟠娶你,就是要真心待你的。”薛蟠轻咳,想起以前做的那些事情,就觉得自己不是个好的,配不上阮静姝这样钟灵毓秀的人物,“虽然有些匆忙,但是……回头,我那边有些东西,就添进你的嫁妆单子里头吧。之前,你还没过府,不好说这些。”
  阮静姝的嫁妆很少,她母亲当年的嫁妆早就被淮安伯用得差不多了。老夫人的嫁妆这些年不是贴补府里,就是贴补给他们姐弟,也没有多少了。因此,阮静姝的嫁妆极少,都是放在表面,摆摆样子。
  这收进自己手里的东西,和府里的东西,这可不一样。
  薛夫人早就想到了这一点,阮静姝的嫁妆少,要用些东西,都得从府库里拿。哪怕薛家不在意,可是阮静姝日后年纪大了,老了,手里嫁妆少,也不是一回事情,即使阮静姝后面赚了银钱放起来,那也不大一样。
  倒不如一开始,他们薛家便给阮静姝一些,也好让阮静姝对薛家感恩,更好地待在薛家。
  薛蟠说完这些话后,又有些不大好意思,他以前跟那些女的不一样,基本都是那些女的讨好他的,哪里需要他讨好别人的。
  “你们姐弟说说话吧,我先走了。”薛蟠有些紧张,不知道说什么好,便先走了。
  阮静姝瞧着薛蟠有些慌乱的脚步,不禁笑了。薛蟠纨绔就纨绔吧,慢慢来就是了,她都已经嫁进薛家了,还能如何,只能硬着头皮继续走下去。
  “姐姐。”阮明看向阮静姝,他替姐姐委屈,要不是有他这个弟弟在,姐姐也不用如此委屈。
  “傻瓜。”阮静姝看着阮明红着眼睛,如何不知道弟弟心里在想什么,“先看看,看他们日后还会这般好不。”
  有的人对人好,只是一开始,长长久久的好,那才是真实的。
  “嗯。”阮明点头,“我一定努力读书,参加科考。”
  “这就对了。”阮静姝道,“伯府那边的世子之位,你得要,科考也得努力,如此这般,日后才能立得住。”
  阮明都明白,他得多努力,要是他是姐姐的兄长,不是弟弟,那该有多好。那么他就能护着姐姐了,而不是让姐姐护着他。他是男子,晚几年成亲无妨,可是姐姐呢,拖到了二十岁,还不是被继母给卖了,卖了那么多万银钱。
  在来薛家之前,阮明就担心薛家因为花了那么多银钱而对阮静姝不好,又想着阮静姝还要带着他,就更加怕了。
  “别担心,至少在这边,他们的手伸不了那么长,害不到你我。”阮静姝想着继母一定不可能轻易放弃,继母一定想到阮明还是府里的嫡子,只是阮明没在府里,继母就能在这上面做文章。
  外头都在传,是她阮静姝要带着阮明出来的,伯夫人再三挽留都没用。那个女人就是这么爱做面子,把错误都归到别人的头上。
  快过年了,袭人还待在荣庆堂里,她的日子渐渐大了,只是贾宝玉来看她的次数越来越少了。这让袭人有些着急,生怕等自己还没生下孩子,贾宝玉就已经忘了她。
  袭人便跟贾老夫人提议,让贾宝玉和史湘云到府上过年。
  贾老夫人确实希望贾宝玉和史湘云到府上过年,可是大房那边的人必定不高兴,不想贾宝玉到府上。她怎么可能不知道,那些人都把贾宝玉当做是晦气的存在。
  他们好不容易让贾宝玉搬了出去,又怎么可能让贾宝玉过来府上过年。哪怕是在荣庆堂,只怕大房都会不高兴。
  别说,当王熙凤得知贾老夫人有意让贾宝玉和史湘云到府上过年的时候,她没跑到贾老夫人面前说不让贾宝玉他们到府上,而是让人给贾宝玉和史湘云送去一些过年礼品,只道贾老夫人又心疼贾宝玉了,担心他们第一年在外头过年过得不好。
  史湘云倒是听出那个奴仆话里的不喜,也听出了不屑,因此,她便打定主意不去一等将军府过年,也不让贾宝玉去。
  “你都成家了,怎么还好去别人的府上过年。”史湘云见贾宝玉有意去荣庆堂过年,便直接跟贾宝玉说了,“没瞧见那边过来送礼的人怎么说的,话说的好听,实际上,就是拿东西打发我们,让我们别过去。”
  “老祖宗那边清冷……”
  “府里有那么多人,怎么可能清冷。”史湘云打断贾宝玉的话,“堂兄、堂嫂他们都不是人了吗?还有你的侄子侄女他们,你过去做什么,你要真去,那也不是去那边,而是去你父亲母亲那边。”
  “以前都是在荣庆堂那边的。”贾宝玉叹息,住在外头后,他就发现很多事情不如从前了。现在的吃食也没有那么精细,要是精细些,都要花银钱,而他写诗作画之类的,也要花费银钱买笔墨纸砚。
  这些东西都要花银钱,贾宝玉很惆怅,怎么都那么贵呢。

    
第122章 年礼
  不管贾宝玉如何感叹,史湘云都不可能去一等将军府过年的; 那是寄人篱下。史湘云最讨厌寄人篱下的生活了; 她之前在史家的时候; 便觉得自己是寄人篱下; 没有什么好日子; 觉得怎么过都不顺心。
  如今; 史湘云跟贾宝玉成亲了; 住在外头了,她倒是觉得手头松了一些。有嫁妆; 又有那些人给的一些添妆,手里有进项; 府里又有些银钱,日子自然就好多了。
  在这个府里; 史湘云就是当家主母,那些丫鬟婆子的自然都怕史湘云,得听史湘云的话。这让史湘云非常满意,出来过多好啊,好好地过年,怎么就要去别人府里瞧着别人的眼色过年呢。
  “爱哥哥,我们都成亲了; 不再是以前的岁月。”史湘云怕贾宝玉不听话,自己跑了过去。要是贾宝玉跑了过去,荣庆堂那边又有袭人,她如何放心得下; “你要真是过去了,只怕要被外面的人说的。爱哥哥,我知道你是不在乎这边的,可是,这些日子以来,你就真不在乎吗?”
  贾宝玉迟疑,他一直说自己不在乎外面的人说什么,实际上,他还真就在乎,怕外面的人总是说他的不是。他在荣庆堂了,更不是以前待在荣国府的得宠小少爷,他现在完全暴露在外面。
  几次外出,贾宝玉都见到那些人不屑他的嘴脸,那些人根本就不认为他算是大官公子了,而认为他就只是一个平民百姓,无用的白身。
  贾宝玉以前不知道当一个白身会这么受苦,整天被人说他一无所成。他想说自己有所成就,还拿着诗词给他们看了,只是那些人却说他的诗词写的不好,也就在写一些艳词上有些功夫。
  艳词不是好话,贾宝玉懂得,那些人分明就是在批判他,根本就不是说他的好。
  不仅如此,贾宝玉还发现以前跟他玩得好的人,又有一些疏远他了。本来大房和二房分家后,族学里又去了新的夫子,跟他玩一处的人就很少了,他成亲厚,跟他一块儿玩耍的人,又更少了。
  说来说去,还不就是因为他的身份变化了。贾宝玉内心也忧愁,他平日最喜欢跟人待在一处,不喜欢清冷。
  “唉。”贾宝玉叹了一声气,“如此,便算了吧。”
  “合该这样的,有袭人在府里陪着老祖宗,也不错了。”史湘云不指望贾宝玉能忘记袭人,这一会儿提起袭人,那也是不希望贾宝玉过去跟袭人一块儿过年,也不能让贾宝玉认为她这个当家主母,不关心袭人,“她肚子里有你的孩子,也算是她跟你的孩子一起陪着老祖宗,老祖宗心情一定不错的。”
  “罢了,就让他们陪着老祖宗吧。”贾宝玉本来就想说袭人再荣庆堂那边,说袭人怀孕只怕不好照顾她自己,便想利用这个理由去荣庆堂过年。到时候,外头要是有人说起,便也可以用这个理由,然而,史湘云都这么说了,贾宝玉也不好再说什么。
  史湘云唇角微勾,她就知道贾宝玉会同意的。贾宝玉这个人就是耳根子软,只要把他说得没有什么借口再去多,对方就不会再说什么,而是会按照她说的去做。
  成亲后,这一段时间以来,史湘云大致已经把握了贾宝玉的情绪,懂得如何跟他相处。婚后相处跟婚前相处可不一样,得有技巧的。
  荣庆堂,贾老夫人得知王熙凤派人给贾宝玉他们送了过年礼品,她就知道贾宝玉和史湘云估计是不可能来荣庆堂过年的了。大房早已经打定主意,把贾宝玉赶了出去,又怎么会让他们来呢。
  “老祖宗莫要生气,这也算是宝二爷得了好。”鸳鸯安慰贾老夫人,“有了那些东西,总比上门受气来得强。大过年的,总不好被说的。”
  “是,就只能这么想了。”贾老夫人没有其他的办法,大房又不听她的话,“回头,把那些人送来的东西收拾收拾,给宝玉送过来。他和湘云到底是第一年在外面过年,也不知道有没有准备好那些东西,该送的礼送了没,别傻乎乎的。”
  贾老夫人担心史湘云刚刚当家做主母,根本就不知道这些人情往来。大家都是亲戚,同辈的倒是还好,主要是给长辈送些过节礼品。
  “准备一些东西,送长宁侯府去。”贾老夫人道,“以宝玉的名义,回头跟他们说一声,以后别忘了。”
  贾老夫人还打算让贾敏护着贾宝玉呢,这逢年过节的,只是一些礼品而已,送些为好。长宁侯府有不缺少这些东西,不用送多贵重的,简薄一些也没有关系。
  邢夫人那边得知又有东西被抬出荣庆堂,送到贾宝玉那边。她生气也没办法,贾老夫人总是那么在乎贾宝玉,不送东西,才奇怪了。
  因此,邢夫人跟王熙凤坐在一处的时候,便道,“这人是送出去了,可老祖宗那边的东西还没有送完呢。你可小心些,别让人把府里的东西都送了出去。”
  “那是别人送给老祖宗的,老祖宗想要送给谁便送给谁。”王熙凤笑着道,只不过让别人知道了,贾宝玉拿了其他人送给老祖宗的礼品,可就不好听了。
  哪里有晚辈不给长辈送过节礼,还从长辈这里拿的,真真是不像话。
  王熙凤就看着贾宝玉在那里作死,哪怕贾宝玉他们送了东西给贾老夫人,可是贾老夫人又送了那么多东西给贾宝玉,还有别人送给贾老夫人的,怎么看都不好看。即使贾老夫人让人把东西装在箱子里,没有放在外面,可是大家心里都跟明镜似的,又怎么可能不知道贾老夫人的举动呢。
  “送吧,送吧,也就是碰见你这么个大气的孙媳妇,要是换成其他人,准闹起来。”邢夫人倒是想要闹起来,可是她想到自己现在的身份,她现在已经过得很不错了,兄长那边也不错,自然不好再闹腾。
  毕竟邢夫人没有生养,记在她名下的贾迎春也出嫁了,她闹腾个什么啊。哪怕贾琏算是她的儿子,可是大家都知道她以前是个什么样的处境,她以前只能忍着,现在也就只好忍着,谁让贾老夫人辈分高。
  在这个时代,辈分高,就能做很多事情,就能压得人喘不过气来了。
  安乐公主府,因着薛宝钗随着商队走商了,薛家还是让人来安乐公主府送礼。哪怕来安乐公主府送过节里的人很多,但是薛家也没少送,是阮静姝特意过来送的。
  林黛玉本来是没打算见这些送礼的人,听闻是薛少奶奶来送的,便让阮静姝进来了。而不是收了礼,让人回去。
  这算是林黛玉第一次真正见上阮静姝,阮静姝未出嫁时是内宅中人,淮安伯夫人又很少让阮静姝出来,自然就见很难见到。淮安伯府又是落魄的伯府,她们不在一个圈子。
  “民妇见过公主。”阮静姝的行礼到是行的不错,是一个有规矩的人。
  “听说你弟弟随着你一起嫁进薛家?”林黛玉道。
  “他还是淮安伯府的人。”阮静姝回答,“他正在备考,民妇怕他在府中不好读书,便让他跟着我过来。等他科考完,还是得回去的。”
  阮静姝想过了,阮明要是科考考中,再有个一官半职,哪怕是外放做官都好,那都是一条出路。那时候,回不回淮安伯府就不大重要了。有阮明这个有出息的原配嫡子在,那么那个女人的儿子就别想坐上世子之位。
  在薛蟠跟阮静姝定亲后,淮安伯夫人就让人在外面散步谣言,说是阮静姝一定要带她弟弟出嫁,不然就不肯出嫁。淮安伯府没办法,才让阮静姝带着弟弟一块儿出嫁的。
  阮静姝出嫁前没去理会,出嫁后便说是让阮明能安安静静读书,才让阮明一块儿过来薛家的,等阮明科考后,再让他回去。
  淮安伯夫人有淮安伯夫人的说法,阮静姝有阮静姝的说法,没道理让别人压着不敢吭声。
  “你那个妹妹到是比你早嫁人。”林黛玉想到阮静姝的妹妹,年纪跟阮静姝只差一岁左右,那个妹妹还是淮安伯的亲生女儿。
  “父亲看重她,自是早早嫁人的。”阮静姝道,没有过多说她的异母同父的妹妹的坏话。她知道这时候就不能多说,说多了,反而不好,容易让安乐公主认为她不爱护姐妹。
  阮静姝不怕别人认为她不爱护姐妹,她本身就不爱护那些人的,可是世人会认为她这个人不好。为了名声,她不得不忍着。
  “说起来,她嫁的人家比你好,她是官夫人,而你只嫁给了一个商户,可有怨言?”林黛玉又道。
  “没有怨言,那是假的。”阮静姝微微低头,“民妇是嫡长女,只不过如今嫁进薛家,自然得从一而终。薛家善待我弟弟,善待民妇,民妇自然也得善待他们,不得有其他想法。”
  阮静姝早年也想着自己能嫁给竹马,想着郎情妾意两缠绵,可是到最后,她才发现,什么青梅竹马,不过就是利益牵绊。因为她不得宠,父亲不在乎她,那人表面上说同情她,转头却跟她的父亲求娶那个女人的女儿。
  这也让阮静姝意识到,现实比她想象中的还要残酷,靠别人还不如靠自己。
  靠那些男人终究是无用的,没有几个人能帮衬得上她。如今,这个薛家还算好的了,这一段时间以来,薛夫人待她和弟弟已经很不错了,给她和弟弟都做了好几件衣裳,薛家的中馈也是阮静姝在管,薛夫人还让阮静姝看那些铺子的账目,打算让阮静姝管理那些生意。
  阮静姝便明白薛家是真的想让她管理那些事情,而薛蟠也没有去找那些莺莺燕燕,倒是对她不错。她没有见到薛宝钗,却也知道薛蟠之所以那么安静,全都是因为薛蟠对薛宝钗的愧疚,因为他的无能,才让薛宝钗那么辛苦。
  薛蟠对薛宝钗的愧疚,转而就对阮静姝这个妻子好,想着一个妻子,再生个优秀的儿子,日后也能立得住。又因为经过盼儿的事情,薛蟠对青楼的女子也算看明白了,便也没再去青楼了。
  这样一来,薛蟠倒是时常跟阮静姝一起看账本,两个人的感情倒是好起来了。
  “你有这样的想法不错。”林黛玉点头,“把握好当下才是最重要的,你已经出嫁了,就别去管淮安伯府的那些事情。你的弟弟也长大了,日后,便交给你弟弟处理。”
  “是。”阮静姝也明白这个道理,她现在就等着亲弟弟成才。
  从安乐公主府离开,阮静姝的手心有些潮湿,到底是第一次站在安乐公主这样的人物面前,有些紧张。她手里捧着安乐公主送她的一些首饰,说是当作她的新婚贺礼,说她到底是伯府的嫡长女,不好太过寒酸了。
  几乎京城的所有人都知道她这个淮安伯府嫡长女嫁妆寒酸,即使成亲的时候,抬着一箱又一箱。可即便如此,那些人还是知道那些箱子里没有什么好东西。
  箱子里怎么可能有多少好东西呢,有些箱子里放的还是旧衣服旧棉被,甚至还有砖块。那些砖块代表的不是铺子,就是实实在在的砖块。
  淮安伯夫人吞了薛家送过去的大部分聘礼,只留下一些中看不中用的东西给阮静姝当嫁妆,这也是为了好看,表明他们淮安伯府有把薛家的聘礼给阮静姝当嫁妆。
  阮静姝不怕嫁妆寒酸,也不怕被人知道,那些人知道才好呢,最好他们都知道淮安伯府卖女求钱。淮安伯府,除了老夫人外,那些人就不是好的。
  好在阮明已经跟她出来了,日后一段时间内,便也不用面对淮安伯夫人。
  薛夫人见阮静姝从安乐公主府带来不少首饰,只让阮静姝好生收着,日后也能戴出去,安乐公主送的首饰自然不一样,也能撑撑场面。
  随后,阮静姝便去见了阮明,见弟弟还在书房读书,便让人端了一碗热鸡汤过来,“我今儿去了安乐公主府,只是没说府里那些事情。”
  她不能现在求安乐公主给他做主,没有那么深的情谊,而且又要过年了。现在说那些晦气的事情,只怕惹得安乐公主不高兴。
  “姐姐做的对。”阮明认可阮静姝的做法,他今天得知姐姐要去安乐公主府的时候,还怕姐姐说了那些事情,惹得公主不愉快。
  阮静姝拿起阮明写的文章,看了看,“笔墨倒是没有化开。”
  “这边的东西倒是好的,不像那边。”阮明笑了笑,老夫人的银钱紧张,他又不好总是问老夫人要银钱,用的一些东西都不是好的。他有时候还帮人抄抄书籍,写写信之类的,就想能赚一些银钱。
  可是他姐姐却不愿意他去做这些事情,怕耽误他的读书。
  阮明明白,这都是因为他姐姐想要他早日有所成就,而不是被那些琐事耽误。来了薛家之后,阮明便觉得这边的日子过得太舒适,反而不利于他读书,容易思维涣散,这都是因为他以前从未这么放松过,需要调整一下状态。
  “阮明。”阮静姝叫了她弟弟的全名,“日后,你不要担心我了,还是专心读书,你成才了,方对得起我,对得起祖母,对得起死去的母亲。”
  阮明微微点头,“这几天,是我太过放松了,过两日就好。”
  “傻小子。”阮静姝轻笑,“你的年纪又不是很大,只怪以前过得太紧张,时时都得提防着那些人。如今,你才觉得太过放松,过得太舒适,一时适应不过来罢了。可是这也只是一时的,日后,你还是得面对他们。”
  阮静姝还是得给阮明压力,让他明白现在的舒适就只是一时的,不是时时刻刻都这么舒适。阮明迟早要离开薛家,不可能在薛家一直待下去。
  这一年来,发生了不少事情。贾探春不在京城了,四皇子蔫了吧唧的,不敢再想着争夺太子之位,而其他有心思的皇子,也不敢再放肆,只能先蛰伏。贾迎春也嫁了,薛宝钗随着商队走商,而贾宝玉跟史湘云也算过上他们想要的生活。
  二、四、五皇子都歇了心思,三皇子是太子,其他皇子安静不少。
  太上皇认为这才像样吧,皇帝的身子还健朗,太子又是春风得意之时,那些皇子就算想争夺皇位,都应该安静一点,得懂得暗中下手,而不是表现得那么招摇。
  “兴许他们就真的歇了心思呢?”林黛玉开玩笑道。
  大冬天的,湖面都结冰了,而太上皇却让人凿洞,继续钓鱼。
  “就他们那些蠢货,怎么可能真的歇了心思。”太上皇可不那么认为,“那些人都是皇子啊,就没有不想当皇子的皇子,要是真有,就早早远离权势中心,哪里可能一个个挤破头,想要去实权部门。”
  前头大一些的才被摁下去,那些小的又起来了,一个个都不怕死,就想往前冲。不过有了前头的惨案,后头的那些应该懂得小心谨慎了。
  “这时候就得忍。”太上皇继续道,“小不忍则乱大谋。”
  “忍就忍吧,可在绝对的势力面前,忍着也没用。”林黛玉可不认为那些人能干掉太子,有她在呢。而且太子确实是注定的帝星,那些人再怎么样,也就只能跳两下,蹦跶两下,让人抓到把柄,等着被削就是。
  “有人看不明白啊。”太上皇道,“这不是快过年了,竟然还有皇子让我去他们那边过年的。早年不请,现在来请,做什么啊,假装孝顺吗?我这个太上皇,身子骨硬朗,又看重太子。他们不是想孝顺我,分明就是想我早死,死了后,他们也就好争权了。”
  那些人不过是想他这个太上皇把手里的权力嫁给了太子,以至于太子能跟皇帝对杠了,想着皇帝一定不满意太子拥有那么大的权势。因此,他们就想他这个太上皇要是死了,皇帝一定看不过太子,迟早要把太子撸下位。
  这么简单的事情,太上皇又怎么可能看不出来呢,只是不愿意去跟那些蠢货计较而已。那些人想让他死,又不能让他一下子就死,顶多就是下慢性毒丨药。这种事情,太上皇又不是不知道。
  “您啊,还能活好几年呢,太子妃不是怀孕了么,您还能抱抱小皇孙。”林黛玉笑着道,“那些后娶正妃的,有的府里都已经有孩子了。”
  “看那些人做什么,指不定我多看一眼,他们就总抱着孩子到我的面前。”太上皇对那些皇孙皇孙女可不感兴趣,当年,他还是皇帝的时候,那些人瞧见他对阿萝那么好,便有人带着女儿进宫。
  他们小瞧了他了,太上皇喜欢阿萝,又不代表他也喜欢其他皇子的女儿。
  “张太妃是吧。”林黛玉倒是记得张太妃时常带着三公主出现在太上皇的面前,那时候,太上皇还不是太上皇,而是皇帝。
  “瞧着也没用。”太上皇当初就没多搭理张太妃,而是让对方照顾好三公主,除此之外也就没了,也没有过多恩宠。
  皇宫,临近过年,今年年底的后宫倒是比较安静。那些妃嫔不是不想争着去办年宴,而是太子势大,四皇子又倒了下去,她们有些惆怅。四皇子虽然没有被贬为庶人,可是那些人都知道四皇子好不了。
  那些原本还想挑衅皇后的妃嫔,声音弱了不小。
  她们也都知道皇后的手段,就瞧瞧那位三公主,早年,三公主还在宫里为所欲为,皇后便没多理会,说什么三公主生母早逝,也怪可怜的。再瞧瞧现在的三公主,三公主跟三驸马生气闹腾,以至于张太妃不得不申请出宫去照顾三公主。
  如何养废一个人,捧杀一个人,三公主就是最好的例证。而且,皇后也不算捧着三公主,只是没多理会而已,三公主当年对皇后有多不敬,现在的日子就有多难过。
  “那些人倒是安静不少。”皇后见那些妃嫔那么安静,就算闹腾也没闹腾出什么大事情来,一点水花都没有,就一些小打小闹的事情。
  “被吓着了吧。”贵妃道,“等过完年后,指不定又闹腾起来。”

    
第123章 鸳鸯的忧愁
  一早; 长宁侯府这边就收到贾宝玉让人送的贺礼; 可那哪里是贾宝玉送的; 分明就是贾老夫人送的。
  贾敏心如明镜; 贾老夫人太过关注贾宝玉,总想帮助贾宝玉打点好一切。可是这些事情哪里是贾老夫人说打点就打点的; 他们彼此都清楚,贾宝玉根本就不懂得这些,贾敏可是知道贾宝玉没往二房送东西,连亲生父母都没送东西,就更别说她这个姑母了。
  “收到东西了,怎么还不高兴?”林黛玉开玩笑道,“外祖母对那块破石头倒是好,什么都准备妥当; 用得着的人,就送点礼。”
  “有东西; 就收着吧。”贾敏到底是贾老夫人生的,说对贾老夫人没有感情; 那都是假的。因此; 当贾老夫人一次两次这么着; 她又怎么忍心真的不顾虑贾宝玉呢。
  每每到这个时候; 贾敏的内心就有些矛盾,一方面觉得贾宝玉是累赘,不想多帮衬;另一方面又想贾宝玉这么无用了,应该也闯不了大祸。
  贾敏不得不说贾老夫人十分了解她; 抓住她内心的弱点,一直专攻这一个弱点。总是无时无刻让她知道,她的母亲贾老夫人有多么关心贾宝玉,她做女儿的怎么能母亲的一个小小的愿望都不能满足呢。
  “又在想那块破石头了?”林黛玉道,她早就料到贾敏可能会心软。
  因为到目前为止,那块破石头都没有威胁到长宁侯府的利益,没有威胁到林希。因此,贾敏心软,那都是正常的,对方可能认为那都是举手之劳。
  “未来的事情都还没有发生,想那么多做什么。”林黛玉开玩笑道,“等那块破石头出事了,再说吧。”
  “这些年礼都是你外祖母准备的。”贾敏道,“以前,我还没有出嫁的时候,你外祖母也对我极好,准备好各种东西。如今,她对贾宝玉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么宠着,恨不得什么事情都准备好。”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