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黛玉是个小仙女-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夫人见贾敏这么说,便也不再说这一件事情,毕竟贾敏过来也是为了贾宝玉,而贾宝玉是自己的儿子。
此时,贾宝玉到了宅子,那宅子是三进三出的,他之前就看过,还算满意。要是他不满意,早早就跟贾老夫人说了。
从这儿也可见王熙凤是用心的了,为了不让贾老夫人不满意,也为了不让贾宝玉不满意,这才选择这一处宅子。贾宝玉本就是一个惯会享受的人,又怎么愿意生活落差太大,这个住处首先就不能太差。
“东西都放好,小心些。”贾宝玉特意选了一间屋子当做库房,这些东西以后都是他的,而不再是贾老夫人的。
当贾宝玉看着库房里的那些箱子,脸上露出笑容,他只要看看那些箱子上的封条有没有被动过,再拆开看看,随后再封号。
贾老夫人只是让贾宝玉对对,没说怕大房动手脚。但贾宝玉隐隐约约猜到一些,却没有说出来。
贾宝玉有时候明白一些事情,但是他就是不去说,因为他害怕。他能感觉到自己现在的地位不如几年前,甚至越来越微小。要不是贾老夫人捧着他,只怕他的日子更加难过。
这一次,大房的人都选了宅子,送给贾宝玉。贾宝玉自然就不能再继续待着,他心里难过,想要继续留在大房这边住着,可惜却不能一直住下去。要是一等将军府是二房的,那么他就能一直住下去了,那该多好啊,可惜不是。
搬东西的人都是长宁侯府的,贾宝玉身边的小厮没有搬东西,而是帮着贾宝玉一块儿看东西。
“二爷。”小厮瞧着那些封条都没有被动过,便走到贾宝玉的面前,“都没被动过。”
“好。”贾宝玉点头。
一等将军府,贾敏和林黛玉到底留在贾府用饭,只是贾老夫人不大开心,王夫人见着贾老夫人不大开心,也有些不开心。只不过王夫人不开心的依旧是贾老夫人太重视贾宝玉,一块没有出息的破石头有什么好在意的,王夫人现在也时常说贾宝玉是破石头。
什么衔玉而生,什么有大出息,皇家差点都要砍了贾宝玉,贾宝玉怎么可能有出息。
大房那边的人倒是也在,邢夫人见着王夫人,便道,“弟妹真是好,生了一个衔玉而生的宝贝儿子,如今啊,他成亲,倒是要我们送宅子送东西的。”
邢夫人心痛,即使是王熙凤他们出钱,但邢夫人认为那些银钱都是大房的。贾宝玉接了那座宅子,就是接了大房的银钱,更别说贾宝玉手里还有贾老夫人送的东西。
真真是一个惯会用别人东西的主,邢夫人现在看着贾宝玉,就想到贾宝玉这些年花大房的住大房的,贾宝玉临走前还要咬下大房的一块肉来。
“那是你们疼他。”王夫人道,“他都那么大了,又有老祖宗做主,你们也没必要如此。”
王夫人认为要是大房在贾宝玉的身上花了太多的银钱,那么他们跟二房的关系一定更糟糕,那么贾兰未来就不一定好。王夫人瞧见贾琏现在混得还不错,贾迎春的未婚夫还是国子监祭酒家的儿子,王夫人就想要是能让贾兰去国子监学几年,那该有多好。
邢夫人听到王夫人说这些话,差点以为自己听错了,王夫人怎么可能说出这样的话。
“宝二爷可是弟妹你的儿子啊。”邢夫人道。
“正是因为他是我的儿子,你们才更没必要如此。”王夫人现在可不想贾宝玉是不是自己的儿子,亲生的儿子,这些年都没看过他们几次,这样的儿子要来有什么用。
又不是隔得老远,而是就在同一个京城。一天就能有一个来回,根本就不耽误事情的。
王夫人现在不想去想这些事情,一想到这些事情,她就来气,认为贾宝玉跟着贾老夫人就越发不认他们二房的人。
“婶婶倒是个明理的。”王熙凤听到王夫人这么说,自然明白自己的这个姑妈是看明白了,是不想管贾宝玉了,否则王夫人也不可能说出这样的话。
但凡王夫人稍微还看重贾宝玉一点,就不会说出这样的话。
“那块破石头都那么大了,总要你们的东西,他以后怎么生活。”林黛玉道,直接用破石头称呼贾宝玉。
贾老夫人听到林黛玉对贾宝玉的称呼,转头看了一眼林黛玉,又看向贾敏,“表兄妹之间,这么称呼人,也不怕别人听了笑话。”
“没关系,他们不敢笑话我。”林黛玉唇角微勾,“因为我是公主啊。”
贾老夫人听此,脸色又难看几分,她就不应该跟林黛玉说这些话,因为林黛玉根本就不可能听她的话。
“什么破石头,宝玉是你的表兄。”贾敏对林黛玉道,脸上带着笑意,却没有半分苛责。
“是啊,表兄。可不就是因为他是我表兄,要是他不是我的表兄,我提他做什么。”林黛玉嫌弃地道,“像他这种不爱读书,又没有其他营生的,日后怎么过活。靠着外祖母给的东西,靠着妻子的嫁妆吗?”
说起来,贾宝玉倒是也能靠这些东西,毕竟有铺子有庄子,只要贾宝玉没有大手大脚,还是能过得极为不错。
就不知道贾宝玉愿不愿意降低生活标准了,毕竟自己单独搬出去住,可不是在荣庆堂。要是贾宝玉还要养那么多丫鬟,身为一个男子,身边的丫鬟比妻子还多,怎么看都不对,而且这还花银钱。
“你啊。”贾敏无奈,“少说几句不成吗?”
“说的可都是大实话。”林黛玉道,“要是等到以后说,只怕表兄就更加没出息了,成了得依靠别人活着的拖油瓶了。”
“什么拖油瓶。”贾老夫人皱眉。
“就是拖在后面的瓶子啊。”林黛玉道,“没有什么用,却还用别人的东西。”
贾老夫人冷着脸,她就不应该跟林黛玉坐在一张桌子上。要不是看在贾敏是自己的女儿份上,看在贾敏今天过来帮助贾宝玉搬东西,否则她就起身离开。
“这以后,要是想指望你帮衬你表兄,只怕难啊。”贾老夫人冷声。
“男女授受不亲,我不想让我的夫君误会了。”林黛玉笑道,“即使表兄这个人,没有什么好让人误会的。”
王夫人听到林黛玉对贾宝玉的讽刺,没有反驳林黛玉。林黛玉是安乐公主,对方跟贾老夫人都能这么说话,就更别说自己了。她可不想成为林黛玉攻击的对象,现在的王夫人可识时务多了。
下午,箱子都搬完之后,林黛玉才跟贾敏一块儿坐上马车回府。
“作何跟你外祖母说那些话?”回到家里后,贾敏才问林黛玉这些话。
“外祖母就是年纪大了,不愿意认清楚现实,就贾宝玉那块破石头的模样,又有谁愿意帮衬他呢。”林黛玉实话实说,“现在是娘你,以后呢,让希哥儿帮衬贾宝玉吗?有些事情该说就得说清楚,省得日后误会,贾老夫人心情不愉快,贾宝玉总能发现吧。”
贾宝玉要是连贾老夫人心情发生变化都还不知道,只能说贾宝玉就是一个自私自利的人,根本就不知道关心别人。
贾老夫人对贾宝玉那么好,把好东西都留给了贾宝玉,而其他人却什么都没有得到。可以说贾老夫人为了一个贾宝玉得罪了其他人,今天在搬东西的时候,贾宝玉却搬得那么积极,没有说其他的,这就可以说明贾宝玉其实很冷情了。
“发现没不发现,不都那样吗?”贾敏叹息,“你外祖母决定的事情,别人哪里能改变。她的东西给了宝玉,便就是宝玉的。她年纪大,又是府里的老夫人,王熙凤他们不敢对老夫人不好。”
“这都是孝道,是吧。”林黛玉翻白眼,“什么东西都没有分给他们,却要他们养着。外祖母就不想想,大房确实不缺少那些饭食,那些银钱,可是她也就只有那些东西了,再来就是晨昏定省,没了。”
林黛玉认为老人需要的是关爱,需要的是亲情,而不是一个人面对冷冰冰的房子。哪怕身边有丫鬟,那些丫鬟又怎么可能代替王熙凤那些孝敬贾老夫人呢。
只怕还有丫鬟奴仆在背后说贾老夫人曾经的所作所为,认为贾老夫人都是活该。
其实贾老夫人就是一个偏心贾宝玉的普通老人而已,很多人都偏心的,也有很多人做得很明显。可是要是其他人不想敬着那个人,也有各种方式。
“就你知道。”贾敏何尝不明白这一点,可是她跟贾老夫人说不通。她的母亲一心觉得她自己亏欠贾宝玉的,为了整个贾家,必须把贾宝玉养废。
可是贾老夫人就不认为其他人都被贾宝玉拖累了吗?那些人原本对贾宝玉已经算不错了,现在也算可以,可是贾老夫人总觉得不够,人心都是肉长的,也会心寒。
“不是我知道,而是大家都知道。”林黛玉道,“表嫂他们不都是那样想的么,想着贾老夫人就是一个老人家,不缺少她吃穿,让丫鬟伺候着,这也就差不多了。做好表面功夫,别人也不能说他们的不是,何况他们都对贾宝玉那么好,算是敬屋及乌。”
事情做到这等地步,已经算了不得了。
要是林黛玉自己,她一定做不到这个地步,她没有伸出脚狠狠地踩几脚就不错了。这可能因为她没有真正的父母,当初盘古破莲而出的时候,她逃了,后面一直奔波,身处混沌,天天都遭遇各种危险,没有那么心软。
但她也有可能敬着贾老夫人这样的人,让对方待在角落,一边凉快。眼不见心不烦,但要是对方再有其他要求,直接找个机会让她假死,弄到寺庙里,对方就没有机会闹腾了。
林黛玉没有把这个想法告诉贾敏,怕贾敏被吓着。
其实贾敏也明白林黛玉的个性,她的女儿根本就不是一个逆来顺受的人,也不可能对伤害她的人那么好。
“说什么原谅,那都不存在的。”林黛玉又补充道,“外祖母的行为已经深深地伤害到了她的小曾孙曾孙女,原谅,都是假话。”
有的人总喜欢说人都老了,也该原谅了。还有说那是亲人,是长辈,差不多就该原谅了。可是那些人没有受过那些苦,没有感同身受,单单去叫别人原谅。
林黛玉相信王熙凤一定不可能原谅贾老夫人对她的儿女的无视,王熙凤一定时常想到她的儿女看到贾宝玉得宠的模样。王熙凤的儿女到底是贾老夫人的晚辈,他们也要到荣庆堂敏感,总会遇上贾宝玉,他们必定就有疑惑,为什么贾老夫人对他们就没有那么好。
“不说这些了。”贾敏揉眉,只要大哥他们对母亲还算过得去,那她到时候也不会说什么。
瞧着母亲今天对贾宝玉的溺爱,贾敏真不知道说什么,那一箱一箱的东西,就那么搬出荣庆堂,搬到贾宝玉的新宅子。大房的人虽然没有帮着搬,但是也有人知道到底搬了多少箱东西出去。
贾敏心想,自己以后必定不可能那么偏心,就算偏心,也不能把东西独独留给一个人,而无视了其他人,除非孩子是庶出的。嫡庶有别,那也说得过去。
回到安乐公主府后,林黛玉就去看太上皇,她还是喜欢太上皇这样的。有能力的多偏心都没有问题,而那种没有能力的,太过偏心就让人不爽,让人渐渐无视他,这就是现实。
而太上皇偏心她这个安乐公主,那些皇子公主看了确实非常气愤,可是他们都不敢说不是,只能再心里不高兴。那些人也不敢忽略太上皇,不敢忽略皇后,不敢忽略皇帝,那些人不但不能随意说林黛玉的不是,还得跟着太上皇他们对林黛玉好。
林黛玉到了太上皇这边,便瞧见三公主跪在那儿。
“这是怎么了?”林黛玉疑惑,怎么三公主又跑到这边来了?
“来讨要封号的。”太上皇看着跪在地上的三公主,这个孙女也不知道哪里来的胆子,竟然跑到他这边来了。
三公主来到太上皇的面前后,先是哭诉她亲娘早逝,紧接着哭诉周围的人如何欺负她,再说这都是因为她没有封号。她这个皇帝生的真正的金枝玉叶,竟然比不上一个大臣的女儿,人家大臣的女儿都有公主封号,她却没有。
要是平时,三公主也就不过来,不到太上皇的面前。她怕皇帝,也怕太上皇。可是想到家里那两个怀了身孕的宫女,再想到自己在靖南伯府受到的屈辱,她就气愤。
三公主听到下人们说她没有封号,说她不得宠。这就让她更受刺激,于是三公主就跑到安乐公主府这边找太上皇。
她不是不想进宫恳求皇帝,可是她已经被勒令不能进宫。没有皇帝的允许,三公主只能止步紫禁城外。
不能见皇帝,那么就只剩下一条道路了,那就是到太上皇的面前。三公主来之前还劝慰自己,说太上皇年纪大了,又没有当皇帝那么多年,太上皇一定会心软的,她到底是太上皇的亲孙女。
然而,等三公主跪着哭诉了那么多后,太上皇依旧没有让人扶着三公主起来,反而在那儿等着,看看三公主还能哭诉出什么玩意儿来。
“封号?”林黛玉看向三公主,“三公主还没有封号啊,没去求求父皇?”
三公主跪在地上,膝盖有些疼痛,本就快忍受不住了。这一会儿,她看见林黛玉站在那边,心中更有气,都是因为皇帝给林黛玉和简浩赐婚,要不是林黛玉要跟简浩在一起,那么自己也就不会设计林黛玉,不设计林黛玉,那么皇帝就不会不高兴。
皇帝没有不高兴,就不会不让她进宫,说到底,这还是林黛玉的错。
三公主咬牙,一个大臣的女儿,得到的东西却比自己这个真正的金枝玉叶还要多。
“安乐不是已经知道了吗?父皇禁止本宫进宫。”三公主最听不得林黛玉说这些话,对方分明就是在讽刺她不得宠,“本宫不得宠,你很开心吧。”
“那就继续不得宠吧。”太上皇听见三公主这些话,就觉得自己怎么有这么愚蠢的孙女,没有黛玉一半的聪明。
这皇子公主的应该都知道他这个太上皇宠着林黛玉,三公主就不知道装模作样跟黛玉赔罪,再说些好话,指不定他一高兴,就给三公主封号了。
太上皇感觉这一届的皇子和公主都不大行,他以前还认为二皇子和五皇子很蠢,现在看来,三公主比他们还要蠢。三公主都已经嫁人了,跟林黛玉也没有利益冲突,整天想着折腾林黛玉做什么。
就不知道装模作样交好吗?哪怕自己回家在背地里说林黛玉的不是,都比当着他这个太上皇面前发脾气好。
“皇祖父。”三公主睁大眼睛看着林黛玉,自己已经流了那么多泪水,太上皇怎么能这样呢。
“你要什么封号呢?”太上皇看着三公主,“封你为安静公主?还是宁静公主?让你静一静?”
“我……”三公主听到太上皇这话,便想太上皇是不是要给她封号,宁静还好,安静是不是太怪了。
“就你这个脾气,得罪了那么多皇子公主的,有封号又能怎么样呢?”太上皇虽然不大关心三公主,可也知道那些事情,“你这样,苦一点,别人顶多嘲讽你几句,要是有封号,他们不是还得想怎么把你的封号撤了。”
就好比太子,要是太子知道三公主这么刁难林黛玉,那等太子登基,三公主还能好吗?反正到时候都要撤掉封号,还不如现在就没有封号,那么到时候那些人也就不会认为三公主不得圣心。
被废除封号,而不给封号,前者的失宠程度比后者的高。
林黛玉瞧着太上皇那么和颜悦色的对三公主,总觉得太上皇在嫌弃三公主。太上皇最喜欢嫌弃没有宫斗没有宅斗技巧,还有就是不懂得如何争夺皇位。
太上皇是怒其不争哀其不幸,再有就是想他们怎么能那么蠢呢?
“乖,就这样,要封号做什么,你就是三公主。”太上皇道,“只要你是公主一天,你的夫家就不敢休了你。”
傻里吧唧的,别人欺负你,就不知道跑到公主府住吗?还可以和离,自己一个人逍遥,再养个面首,多么愉快的事情。
至于皇室的面子,只要低调一点,那就不是问题。历史上,养面首的公主又不是只有一个,要是简浩以后敢对不起林黛玉,太上皇就让林黛玉这么做,随时送给简浩一顶绿帽子。
第111章 丫鬟的脸色
湖畔边; 杨柳依依; 湖水波光粼粼。
三公主认为自己可以直接转身跳下湖了,太上皇说的什么话,让她不要再要封号的意思吗?可是她现在在靖南伯府的日子一点都不好过,之前皇后让训导嬷嬷训、诫她,她在靖南伯府算是丢了面子。
崔老夫人他们现在都避着她,不愿意见她。那两名宫女竟然那么快就怀有身子,这让三公主越发觉得自己过得不舒坦。
靖南伯府的人怕三公主对那两名宫女下手,干脆就不让三公主去崔老夫人那边。崔老夫人让人照顾那两名女子; 那是皇后赏赐的; 身份自然不同; 就算那两名宫女生了孩子; 没有抬为妾室,那待遇也不可能太差。
那两名女子都怀孕了,也没彼此算计; 而是一副姐妹情深的样子。让崔老夫人很满意,想着要是她们能给她生下孙子; 那她必然不会亏待她们。
一来二去; 靖南伯府的人就越发不搭理三公主,就连三公主的丈夫崔文俊也时常不见踪影。
在得知那两名女子怀孕后,崔文俊就没有过去看她们,他怕三公主对她们下手。
三公主确实知道丈夫没有去那两个女人那边,可是她依旧很心塞,想要弄掉那两个孩子; 可是靖南伯府的人都防着她,她根本就找不到机会。所以三公主就想先要到封号,要到封号了,就说明自己没有失宠,那么她就能让靖南伯府的人弄掉那两个孩子。
反正那两个孩子又没有生下来,就算生下来了,也能弄死。
“皇祖父。”三公主红着眼睛看着太上皇,她这一次是真的受伤了,“我可是您的亲孙女啊。”
“我可是您的亲孙女啊。”太上皇学着三公主说话,“你们这人就喜欢说这些话,亲是亲的,可是朕的孙子孙女那么多,一个个要是都说这样的话,那么朕得忙道什么时候,见天的就看你们过得好不好?”
一个个只想着别人帮衬,没想自己努力过好日子。
太上皇可不想给这些人收拾烂摊子,有第一个,就有第二个,不能开这个头。别说三公主的亲娘早逝,宫里的公主皇子,又不是没有亲娘早逝的,要是一个个都因为亲娘早逝要补偿,呵呵,那还不乱套了啊。
太上皇曾经做过皇帝,心硬着呢,哪里可能因为这一点事情,就同情三公主。
三公主见太上皇眼里没有一丝一毫的同情,反而有些冷意,便觉得浑身上下都冷了。明明她是太上皇的亲孙女,可是太上皇却这么对她,她在皇帝面前,皇帝也对她冷。
以前,张太妃总跟她说她是皇帝的亲女儿,是太上皇的亲孙女,她也是那么以为的。她在后宫的时候,那些人也敬着她啊,她以为那就是真相,没成想嫁人之后,她才发现原来自己这样的叫不得宠。
出嫁后,三公主一次又一次认识到这个残酷的现实,她看向林黛玉,一个大臣的女儿都比她过得要好。
“三公主,别跪着了。”林黛玉不是同情三公主,只是不想对方在安乐公主府跪坏了膝盖,“你没有封号,别人就能说你不是金枝玉叶,不是公主了吗?”
何必为了一个封号这么折腾自己,林黛玉想要是三公主想明白,直接去公主府住着,哪里要管那些人。要是三公主去公主府住着,表现又好,总有皇室宗亲为三公主做主的。
可三公主现在就是表现太差,太能折腾,以至于大家都不喜欢三公主。
是啊,没有封号,她依旧是三公主,三公主何尝不明白这个道理,只是自己的身份不如别的公主,她不甘心。想着自己不受宠,想着自己没有封号,想着各种事情,她已经得到不少东西,就想得到更多的东西。
“自己不动手,让别人帮你,又能帮到什么时候呢。”林黛玉坐到太上皇的对面,“自己不立起来,天天折腾那些有的没的,真真是让人看不下去,丢皇室的脸。”
皇后给三驸马赏赐宫女,那也是三公主自己作的。那两名宫女怀孕,也是三公主自己作的。
林黛玉坐在家中都知道那些事情,不用掐指一算,那些下人们都有听到外面的疯言疯语。可见三公主和三驸马的事情早已经传开,那些人都知道三公主过得有多么不好,没有人给三公主做主,三公主自己又立不起来,可不就只有给人欺负的份。
其实也不能说靖南伯府欺负三公主,这都是三公主自己作的,要是三公主肯给三驸马生孩子,又或者说现在太年轻,过两年,那也是可以的。可是三公主跟三公主成亲又不是一两年,三公主还不想为三驸马生孩子。
在古代,子嗣传承非常重要。三公主先做出这样的事情,外面的人自然就站在三驸马那边。就是三公主哭诉到皇室中人面前,也没用。
“没本事住到公主府,不去靖南伯府,就别站在这边了。”太上皇挥手,真是够了。
这些一个个人都这么差劲,太上皇都要怀疑是不是上天让他有一个仙女孙女,就让其他人变成傻瓜了。可是他瞅着他们,也不是什么都不懂得傻瓜,就是不够狠,找错重点。
一群没用的东西,要是这些人是太上皇的下属,太上皇早就找人砍了他们,哪里能任由他们在自己的面前犯蠢。
三公主咬牙,无可奈何,只能先行离开。她失落啊,这么多年,她就混成这般模样,明明是公主,是金枝玉叶,可是过得还不如那些大臣的女儿好。
瞧着三公主离开的身影,林黛玉唇角微勾,“爷爷,你瞧瞧她,她能不能想明白呢?”
“等她想明白,冬天都能变成夏天。”太上皇可不认为三公主能那么快就想明白,“别回去跑去上吊就不错了。”
就三公主这样的,太上皇看过太多了,一个个折腾起亲人时就十分有勇气,要是让他们对付丈夫对付妻子的时候,就在那里迟疑。让三公主从靖南伯府搬出去,去三公主府住,只怕很难。
太上皇不可能下那样的旨意,要是他下旨,那就是帮衬靖南伯府赶人,而不是让三公主自己撑起来。有些事情,就应该让他们自己动手。
三公主自己先对不起别人的,就不能怪别人。太上皇心如明镜,不可能为了三公主的事情去为难其他人,三公主又不是他的心头肉。
这世界从来就是不公平,人从一出生开始,就有各自的身份,就不一样了。
三公主走出安乐公主府,再回头看安乐公主府,她就觉得自己少一分宠爱,要是自己能得宠,那么靖南伯府的人哪里敢做那样的事情。她是公主,不想给崔文俊生孩子,就不生了,又能怎么样。
可是因为她没有宠爱,没有一母同胞的兄长帮衬,以至于没有人帮她。
薛家,因为贾探春的事情,四皇子近来安静不少,没有再打薛家的主意。薛夫人就想薛宝钗的亲事也该定了,不能一直拖下去。
“妈妈,等明年也来得及。”薛宝钗知道一时半会儿也找不到合适的人家,她也知道这天底下就没有人家不看重女方的家世,只是她不想成为别人赚钱的工具。
有的商户上门求娶她,不过就是因为她能支撑起生意。
要是她真的去支撑起生意,那么她的夫君呢?丈夫在家里跟那些妾室在一起,再生孩子?
薛宝钗没有那么大的大肚量,自己辛辛苦苦在外面做生意,丈夫却跟别的女人鬼混,还要用她赚的银子养妾室。
她自是知道天底下就没有几个富贵的男人,做到一夫一妻的,可是她还是希望自己能够找到一个对她好的,哪怕那个男人有其他的妾室,但也得最看重她这个妻子。
薛宝钗在外做生意那么多年,越发明白自己想要什么。
“宝钗啊。”薛夫人拉着薛宝钗的手,“你是不是想找一个像你表姐夫那样的,元春夫君那样的?”
“那样的人哪里有那么好找的。”薛宝钗道,即使贾元春,还是给人做填房的。要羡慕,她是羡慕贾元春夫君的前头那位,可是贾元春这样的到底也不错了,毕竟表姐夫的后院就只有贾元春一个女人,继女也跟贾元春关系不错。
薛宝钗相对比较强势一点,没有那么柔弱。特别是在她做生意那么多年后,脾气不比当年,当年的她能说是大家闺秀,温和些,可是现在的她更像是一名奸诈的商人。
别的商人用手段,薛宝钗也会用手段,别人狠,她也得狠。
“是不好找。”薛夫人道,“等到明年,你的岁数又大了一岁,这可怎么好。”
近来,薛夫人出去参加宴会的时候,就听人说,说他们薛家是不是要招赘,让薛宝钗掌管薛家的生意。那些人都在夸薛宝钗,可是薛夫人却十分心酸。
一来是薛家的男人支撑不起来,二来是薛宝钗年纪大了,不能让薛宝钗一直支撑着,薛蟠迟早得顶上来,不能真的让薛宝钗招赘。
那些人一直在说,要是薛宝钗招赘了,那么薛家就不是薛蟠了,而是薛宝钗的了,那薛家跟换姓没有什么差别。
薛夫人一开始确实不在乎,可是听的多了,就想着不能真的变成那样。人心易变,要是薛宝钗管家里的生意管久了,真的生出要一辈子管薛家的生意,不肯外嫁,而是招赘,那可就不好办。
“大一岁,小一岁,又有什么差别呢。”薛宝钗道,“妈妈,我在外面做生意那么多年,抛头露面的,没差别。”
“你啊,还是让你哥哥先定下来。”薛夫人想等到薛蟠成亲后,那就好跟薛宝钗说,让薛蟠掌管家里的生意,也就不显得突兀,不怕薛宝钗不高兴。
“妈妈决定就是了。”薛宝钗没有意见,薛蟠这样的人确实得有一个人管得住,强势一点的,又为薛家好的。可真要这样的女人,也不好。
“说起来,我便想到之前你救的那个小姑娘。”薛夫人想起了甄英莲,“只不过依着她现在的年纪,只怕是嫁人了。”
薛夫人想给薛蟠找一个书香门第家的女子,可是书香门第的女子哪里愿意嫁给商户。那甄英莲的家也算是不错的,甄家这些年也有送他们家一些东西,只因着薛宝钗救了甄英莲。
听薛夫人提起甄英莲,薛宝钗就想到剧情书里的剧情,要是甄英莲没有被救,甄英莲就变成香菱,成为薛蟠的二房,后来又被夏金桂折腾。
要薛宝钗说,甄英莲还是别嫁进薛家好。薛蟠现在是好些,薛宝钗也看好自己的兄长,可是薛家的生意不好做,兄长又不是一个厉害的主,再让甄英莲跟着薛蟠,只怕两个人也就只能守着薛家的那点钱财,甄英莲也镇不住薛蟠。
薛宝钗可不认为薛蟠会真心爱上甄英莲,为了甄英莲奋发向上,日后也会听甄英莲的话。只怕薛蟠日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