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之荀世香-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彧一起喝茶。
说到袁绍,众人脑海里那个洛阳阔少的影子早就不见了,先与名士结交,庇护党人;后假意谋职于大将军何进,挑起两虎相斗,一举歼灭宦官外戚。
戏志才道:“不错,不过我还注意到一人,典军校尉曹操。”
荀谌摇摇头,道:“此君的计策虽是上上选,可惜还不够狡猾。”曹操与袁绍本是一路,势为铲除宦官外戚一党。宦官势力积威多年,桓灵两帝均倚重宦官,不理朝臣。蹇硕作为宦官势力的中枢,手握大权,比起外戚何进更甚许多。何进本是何皇后的兄长,身授最高武职,其势力仅次宦官一党。两股势力可谓水火不容,无论哪一方存留,都对皇权不利。虽说是宦官与外戚之斗,朝中另有第三股势力,不过所谓的“朝中重臣”分量极轻,灵帝已崩,少帝年幼,若是不借此机会消灭两支威胁最大的势力,将后患无穷。
袁绍与其弟袁术,曹操虚为何进谋事,实为朝中那股最弱的第三势力。曹操主张只灭以蹇硕为首的罪魁祸首,不可尽诛宦官,遭斥;而袁绍主张尽诛宦官,正对欲铲除所有敌势力的何进胃口。袁绍带兵入宫杀宦官之时,却采取了与曹操的相同的做法,使剩余宦官得以喘息。袁绍又上谏何进,道可引外兵诛灭宦官,宦官闻声,先下手为强,骗何进入宫将他捕杀。这时袁绍与曹操等人才趁乱将剩余宦官一举歼灭。
“话虽如此,我却以为袁绍与曹操许是配合地天衣无缝!”郭嘉笑道,“两人先是虚情假意一番,倒是别有成效。”
戏志才接道:“袁绍一招打草惊蛇,曹操却道其事不秘,事必不成。借了宦官的刀。”
郭嘉敲定:“到头来坐收渔翁之利。”
荀谌赞道:“不可谓不出彩。”
许久不出声的荀彧才道:“可袁绍教何进引来的外兵,还是到了。”现在朝局进行了一次大洗牌,各势力还不及回归原位,走上正轨,又有一股外来力量冲进其中。
郭嘉问:“何路人马?”
“西凉董卓。”
门外,荀襄踱了好几个来回了,踌躇万分。刚刚荀爽又下了一道加急令,命荀彧速速把她押解回颍川,几个男人都在屋里谈事,送信人便把信件交给了荀襄,有两封,她一见有一封是荀爽写的,便先拆了,还没敢拿给荀彧看。
“陈氏欲于次月下聘,汝速归。”荀襄手里攥着那封竹简,指尖冰凉,手心里沁得都是冷汗。心里像被猫抓过,又泼了冰凉的辣椒水,却火辣辣地疼。最后她实在是受不了了,冲进门去,荀彧、荀谌、郭嘉,与戏志才正四人围坐在一起,见荀襄这样冒冒失失地闯进来,都不禁吓了一跳。
“彧阿兄!我……我有事与你说!”舌头转了一个圈,荀襄才把话吐出来,连招呼都没有打,虽然她知道这样也很不礼貌。
好在都是熟人,也没有人会怪罪她,荀彧绕过三人,随她走出去。兄妹俩来到隔壁的书房,荀襄又开始吞吞吐吐起来,索性直接把荀爽的信拿给他看。
荀彧接过粗粗阅览了一遍,再看看荀襄这般低沉的脸色,心下也知道了所为者何。还是故作欣慰的样子道:“阿襄就要嫁人了,这样不好吗?”
“不好。”荀襄闷闷地道,虽然她不知嫁人有什么好的,但嫁给陈群,总是不好的。
“长文(陈群的字)今年也有廿二了,总不会像小时候那样胡闹了。”荀彧也心知荀襄从小就不喜欢与陈群一起玩,大概是嫌他太闷。可纵观颍川四族的优秀子弟,陈群无论是身份、样貌、才学、还是品行,都很难再找到比他更好的人了。
“彧阿兄,我以为你能理解我。”荀襄很是沮丧地说道。荀彧也算是被二伯父“逼婚”,如果不是唐孚被硬塞给荀彧,她相信荀彧能娶个更合心意的女子。
荀彧听了她说的话,不禁一愣。年少时,他对父亲安排的这门亲事也是深深地不满的,甚至像荀爽说的那样,感到有一丝耻辱。可是良好家教和责任迫使他做不出伤害唐孚的事,随着年龄的增长,他早已渐渐接受了这个事实,不看重,便不在意,便不能伤及他。而将唐孚娶进门后,她也并不像其他逆臣之后那样不堪,反倒是“宦官之女”有些连累了她。
何况唐孚已诞下小荀翮,两人的距离总该拉近了些。
“长文哪里不好呢?”荀彧无奈一叹,这回换做荀襄一愣。
不错,正如荀彧所说,对一般女子来说,陈群可以算作是个无可挑剔的夫婿。荀襄也不知道喜欢一个人是什么样的,她也做过少女梦,直觉出现在她梦中的该是个扬鞭策马的英雄,且陈群于她来说,连兄弟的感觉都没有,她以为他们两个本该就是萍水相逢的世家之后,不会再有更进一步的关系了。
“我……我也说不出,可彧阿兄,我真的不想嫁给他,真的不想……”荀襄也终于意识到她说服不了荀彧,眼眶酸的要命,含着泪就要哭出来,语气也有些哽咽。想着想着,眼泪就真的掉了下来,难以抑制地哭出声。
“唉。”荀彧叹了口气。荀襄终归也是个从小娇养到大的小姑娘,只当她是一时别扭,使小性子。待她真的嫁给了陈群,过起了日子,便会真正长大了。但见荀襄这般难过委屈,他这个兄长也是不忍的,只得安慰她:“阿襄听话,不哭了。我再与六叔商讨商讨。”他想,无论如何,先将荀襄安抚住。而荀襄听他这样说,也渐渐停止了抽噎。
ˇChapter 07ˇ 最新更新:2013…07…12 17:24:01
虽说荀彧的决定是先安抚好荀襄,不过他当天晚上就修书一封,请求荀爽先将联姻商议之事再缓一些,另作一封与陈群,也婉转地表述了这个意思。
一切不过是等待荀襄做好准备,改定主意罢了。毕竟荀彧也希望她开开心心嫁人。
另一方面,荀襄的不安促使她总是去找荀彧,有时见得到他人,有时见不到。不过她总会在荀彧房前一再徘徊,认定荀彧大概不会觉得她烦时,才会敲门进去。
“阿襄,不如等回到颍川,你与长文彼此间再了解一番,定会对他改观的。”荀襄近日来的表现,着实让荀彧无奈。他能做的,就只有不断地开导她,荀谌和郭嘉也察觉了荀襄的忧心忡忡,荀谌认为荀襄和他一样,都被安排了不喜的婚姻对象,难兄难妹,开导她也开导自己;郭嘉虽也不见得荀襄嫁个她不喜欢的人,但也认为陈群是个优秀的配偶,这门亲事又是门当户对,何乐而不为呢?
“彧阿兄,有时候我真的有些羡慕荀樊,她能嫁个自己喜欢的人。”荀襄坐下来,叹了口气——近日来她叹的气,比以往十几年叹过的都多。这两天荀襄想了很多,婚姻对她们女子来说,比对男子要重要得多。想想荀樊,她现在过得生活已很是优渥,袁绍亦是她所想嫁之人,现在的她应该比自己过得快活吧。
荀彧摇摇头,不多置评。袁绍是个才能优秀的人物,身世显赫,可他娶的女子也不止两三个,正妻刘氏不见得是个能容忍的人,荀樊虽嫁了个想嫁之人,可她未必比荀襄过得快活。
毕竟陈群是个极为稳妥的人,他的品行和心意,不止是荀彧信得过的,世人也是信得过的。荀襄嫁他,理应是一段佳姻。
荀襄见荀彧还是不为动容的样子,心下有些着急,不自知地脱口而出:“如果我能另嫁他人呢?”这个想法被她压在心底许久,如果一定要嫁人,至少也能嫁个她能相处得来的。
荀彧闻之眼皮一跳,道:“你想嫁谁?”
荀襄搓了搓袖沿,还是有些扭捏,不过只得咬牙道:“我……可以嫁给嘉嘉。”
荀彧就料定她会这样说,皱着眉无奈道:“奉孝他不会娶你的。”
荀襄听了一愣,没想到竟是被荀彧先拒绝了。荀襄从小接触的异性本就有限,除去家中长辈和哥哥们,便没剩下多少了。像陈群这样的世族,还算相熟的,更多的他族男子,最多也只有几面之缘,郭嘉于她,称得上是除去荀彧他们之外最亲近的人了。
她想,也许她没机会遇上那个能出现在她梦里的英雄了。虽然郭嘉给她的感觉更像一个能呵护她、照顾她、陪她玩儿的兄长,可她与陈群实在是性格不合,相对无言。
“为什么呀……”荀襄低着头,为什么连她最后的期望都要掐灭?
荀彧虽于心不忍,但也只能狠心道:“他已有意中人了。”为了断了荀襄心中的念想,他也只能这样说了。
荀襄又是一愣,不死心地反驳道:“我不信!”郭嘉还年少时就去了颍阴,从未离开过,大多时间都与他们在一起,哪里还有什么机会接触到旁的女子?她心中一动,莫非是荀彧婚宴时?那时可是有许多小姑娘都往他身上瞟,以郭嘉的性子虽不会主动搭讪,但也难保有的小姑娘胆大,凑上前去。
这回荀彧坦然道:“若是不信,大可以去问他。”说罢,真的不再多劝荀襄了,取出一摞竹简,竟是要看起书来。荀襄又气又急,一跺脚就出门找郭嘉去了。荀彧望着她的背影,又是无奈一叹。
“嘉嘉!你娶我吧!”荀襄简直是冲进了郭嘉的卧房,他正坐在案前书写着什么,本就被荀襄突如其来的声音吓了一跳,等反应过来她说的什么,彻底愣了。
荀襄死死盯住郭嘉,完全没了刚才面对荀彧时的羞涩和扭捏,她只觉得自己像喝了酒一样——虽然她还不曾喝过酒,不知道醉酒是什么滋味,但知她已全无所惧,一副破罐子破摔的架势。
“阿襄?你说什么?”郭嘉好容易回过神来,着实被荀襄吓得不清。
“你娶我吧。”荀襄又说了一遍,这语气好像她以前对他说“我们去吃烧鸡吧”一样平常。
郭嘉的反应竟是与荀彧别无二致,先是叹了口气,又无奈皱眉道:“我怎么能娶你呢?”
“为什么不能?”荀襄眼也不眨地反问,完全不似方才被荀彧拒绝时的沮丧。
郭嘉放下笔,起身走到她面前来,目光柔和地看着她:“阿襄,我知道你最近因为与长文的亲事有些不愉。你成人了,嫁人这事需要慎重对待,随便不得,你明白吗?”
荀襄仰着脸看他,辩解道:“我就是不想随便,才会想要嫁你呀!”
郭嘉拉着她坐下,拿出和荀彧一样的架势,正声道:“阿襄你说你不喜欢长文,那么你就是真的喜欢我了吗?”
荀襄想了想,她是喜欢、是愿意和郭嘉在一起生活的,并且不想和他分开。她潜意识地觉得,同样是“喜欢”,这种“喜欢”比起男女之情好像少了些什么,荀樊曾经跟她吐露过,遇到心爱之人,心是会“砰砰”跳的。不过已经到了火烧眉毛的时候,她认为也顾不上少那么几种感觉了,只是不能为她自己解释心底的几丝遗憾和惆怅又是作何讲。
郭嘉见她默不出声,便说下去:“在我心里,阿襄一直是一个无忧无虑的小姑娘,我是独生子,阿襄算是偿了我想有个妹妹的夙愿。或许等你再大些,就能分别出不同的感情了。”
荀襄觉得自己本就不太坚定的信念变得更松动了,道:“你是不是有喜欢的人了?想娶做妻子的人?”
郭嘉闻之一愣,不过还是很快答道:“是的。”
荀襄忘却被拒绝的沮丧,问道:“你们会在一起吗?”
“只要相信,就会在一起。”
荀襄歪了歪头,天真地问道:“那是不是我相信,那你和我就会在一起?”
郭嘉被问得有些哭笑不得:“阿襄,这不一样。信嘉嘉阿兄的话,长文他可以给你你想要的那种生活。”在这一点上,他和荀彧的考虑是相同的。陈群有这个能力,他有稳定的仕途,和不可限量的未来。而他郭嘉,还是一个居无定所、心无所安的浪子,他给自己选了一条未知的路,这条路上,他唯一能顾及的,只有他自己。
荀襄又沉默了,她从不曾想过她想要的生活是什么样的,只是一直习惯性地追随着兄长们的脚步,颍川的生活纵然无忧无虑,可她也知兄长们的未来绝不仅局限于颍川这小小的一郡之地。
“我想要什么样的生活?”她问。
“一种安定、能护你一生的生活。”郭嘉答。
“可阿襄也说过,我要一直跟着兄长们,帮他们完成他们想要做的事,哪怕只有一点点。”说到这里,荀襄的眼睛里亮晶晶的,像是重新被注满了活力。她想到很小的时候,大多兄长们都还在,围坐在一起高谈天伦地理,经史诸子,那时她还能坐在荀彧的膝上。
郭嘉心中一动,思绪飘回那年颍川的上元节,他带荀襄去看花灯,还年幼的荀襄指着他们走过的街道和叫卖的人们,像是指着天下,她说:“这些都是你和兄长们将要做的事啊!阿襄只要能帮你们修饰一下边角就好啦!”那时,她手中还捧着一盏花灯——是他送她的一个愿望。被她端在心头,明亮的灯光也是映着荀襄现在这般明亮的眼睛。
ˇChapter 08ˇ 最新更新:2013…07…12 17:26:24
过了几日,荀彧收到陈群寄来的信。他先单方面的取消了两家的联姻,算算日子,距荀彧发出的那封请求延迟婚约的信不过几天而已,此刻大约还在路上。不止荀襄感到惊奇,荀彧也很是吃惊——正如他所说,陈群是个稳妥的人,断然不会无缘无故地做出这种类似毁约的事。不过好在两家至多有联姻的意向,并没有定亲,事止于此,倒不至于伤了彼此的面子。
其中缘由,荀彧并没有细细追问,陈群只道君子成人之美,想必也是误会了什么。
陈群确实不会无缘无故地做出这样的决定,只是荀襄求郭嘉娶她 ,他刚好到了洛阳,却不是偶然,他是特意来接荀襄回去的。荀爽本意是让荀谌把荀襄带回来,陈群得知只道仅荀谌两兄妹,三两个的贴身侍从又不会武,只怕路上不安全,又恐耽误了荀谌在洛阳的日程,便提议由他带人去洛阳走一趟,荀爽欣然应允。
事出仓促,荀彧也就没有提前收到通知,正巧为陈群开门的是个门童。他瞧见荀襄火急火燎地奔向一间屋子,却没想到那是郭嘉的房间。还不等他追进去,就听见房内荀襄清脆果决的声音:“嘉嘉!你娶我吧!”
正待敲门的手也只好放下,离去了。且交代门童不必知会荀彧他来过的事。回去的路上,他就着手写了那封收回意愿的信。
可这缘由,也无人知晓了。
荀襄觉得她可算松了一口气,也许荀爽会物色新的婚约对象,但她总有些转圜的余地。
另一方面,郭嘉怕她有心结,有空闲时还会来开导她。即便她不能完全理解郭嘉拒绝她所用的那些道理,又觉得他有些妄自菲薄,不过他既然已有意中人,那就什么都说得通了。
荀襄一个人在热闹的街市上漫无目的地缓步溜达着,自从她被所谓的婚约恼得忧心忡忡,荀彧便开始默许她上街透透气,这会儿就踱到了一家钗饰店,想想首饰盒里的头饰还都是幼时的风格,便溜达了进去。
许是少女的爱美之心开始作祟,第一次见到满铺琳琅珠花,金钗银镯,荀襄本还没有完全恢复的坏心情一下子就被抛之脑后了,一样一样欣赏起来,摸摸贴身的荷包,倒是可以选一两样买走。看到一只色泽纯和的玉珏,她突然想起来尚在襁褓的小荀翮,也许该给她的小侄女买一样满月礼。
她正细细斟酌着选色,就听一道轻灵地声音唤回了她:“荀妹妹?我可终于见到你了!”
荀襄回过头去一看,原来是环燕,她本在旁边挑选着珠花。几月不见,她倒是没怎么变样,还是少女打扮,不过换了一身柳绿色的裙子,清新明媚。
“呀!竟然在这里都能碰到你,真是巧!”对荀襄来说,这可真是巧,上一次见她时还是在袁府刘夫人的宴上,一隔多月,她甫一出门就碰到了她。
“哪里巧啊,我可是数月未见你了,荟香居也不见你人影。原来是又看起了珠花!瞧你已是少女打扮了,这些东西啊,可是要好好选几样。”环燕方才还不敢一下子就认出荀襄,也多半是因为她这一副少女打扮——比起数月前,实在是娇美明丽了许多,可惜了少了几分妆点。
荀襄不好意思地“呵呵”笑了笑,看得出环燕是个极会打扮自己的女子,衣着穿戴虽不见得名贵,大到衣料配色,小到头珠耳饰,却总让人眼前一亮。
“我今日是陪我小妹来选些首饰的,她比你还要小几岁。”环燕拉过她身后的一名小小的少女,身穿一套藕色衣裙,躲在环燕身后,完全一副没张开的模样,也不怎么引人注意,不过细看之下,这小女孩的眼睛与眉毛都是极似环燕的。
“这就是我小妹,环鱼。”环燕摸了摸环鱼的头,又道:“鱼儿,快喊姐姐。”
“姐姐好。”环鱼乖乖地唤了一声。
荀襄抿了抿唇,道:“你们两姐妹还是唤我阿襄吧。”现下她和环燕虽还不熟,但交个朋友也没什么。
“那就太好了!你若叫我燕儿也总比‘环姐姐’好听些。对了,我定要选一样首饰送你,补作你的及笄贺礼!”环燕听了很是开心,说罢就也开始低头精挑细选起来,一副不容荀襄拒绝地模样,荀襄想着也只好下次回礼一份了,于是就先将那块玉珏买下,又挑了一款粉桃色的穗子,和一对作莹绿点缀的珠钗。待她全部付款完毕,就瞧见环燕递给她一对同色系的耳环,水珠一样的坠子。她一见到荀襄手中的珠钗,不禁笑道:“看来我就是和你有缘,瞧,你的喜好都被我琢磨到了!”
荀襄不好意思地笑了笑,环燕当真是个有灵气的女子。换做是她,她根本摸不准环燕的喜好,或者实际上她根本从未考虑过环燕的喜好。
“谢谢你了。”面对环燕这般,荀襄也不好矫情,不过还是多说了一句:“可你帮我挑了礼物,却把鱼小妹冷落在一旁了。”她看看环鱼,一直安安静静地站在环燕身旁,倒是不像被冷落了的样子。
“鱼儿可乖呢!”环燕又摸摸环鱼的头,这熟悉的动作不禁让荀襄想到了荀彧,他也是这样经常摸她的头。
“咦,你竟挑了个玉珏,却是配桃色的穗子。”环燕又看到荀襄手中的玉,不禁好奇道。荀襄又有些不明白她的意思了,也许环燕是觉得她不适合戴桃色的穗子吧?
她便解释道:“这玉倒不是我买来戴的,是送我小侄女的。”其实她也不知挑什么颜色的穗子好,只是觉得桃色喜气,又不扎眼。
“小侄女?”环燕愣了一愣。
这时一直安静在旁的环鱼却张口说了一句话:“阿襄姐姐可是荀文若荀先生的妹妹?”
这次换作荀襄愣了。原来她家荀彧阿兄已经闻名到妇孺皆知的地步了?!可环鱼只凭借她姓荀就知她是荀彧的妹妹?
环燕方嗔怪环鱼一声,回过头来朝荀襄解释道:“家父曾邀请荀先生与其他几位名士入府一叙,我姊妹两有幸见得荀先生一面。我便总觉得你有些面熟,直到那日在袁府,见你坐在荀樊夫人的旁边,才觉阿襄既与荀夫人是姊妹,那便也是荀先生的妹妹了。”
荀襄颔首了然。荀樊虽与荀彧不曾说过几句话,也是远亲,不过荀彧确实是她的兄长,旁人也皆称袁绍娶的是荀彧荀文若的妹妹。这样的身份,的确能让荀樊好过许多罢。
“彧哥哥的确是我二堂兄。”荀襄在心里赞道,这小妹环鱼虽看上去有些呆板,却也是个冰雪聪明的姑娘,这年头大智若愚的人可着实不少。
环燕眼神飘忽地又看了一眼荀襄手中的玉珏,貌似无意地叹道:“多年不见,荀先生竟也是当父亲的人了……”
荀襄听了下意识地和道:“是呀!彧哥哥先是娶亲,现在又添了个小女儿,这两年的事竟是过得这样快。”
环燕听了,顿时有些怔忡,一时间无言起来,环鱼也不敢多话。荀襄倒是没有注意到三人间的沉默。
“这么长时间不见,不如我再请你去荟香居坐一坐吧!”片刻,环燕又扬起笑容,荀襄今日出来也是无事可做,从这走到荟香居又不过说几句话的功夫,便爽快地应了。
三人算是满载而归地出了首饰铺,缓步行在街上,有说有笑,直至前方一阵“嗒嗒”的马蹄声由远至近,三名少女与街上行人皆被吸引去,抬起头来只见先是一烈红色的宝马飞奔而来,向上看去,是一锦衣将军模样打扮的青年,一时间虽无法看清他的相貌,再看时只觉得此人浓眉星目,英俊神武,坐下配宝驹,雄姿勃发。
这一骑英姿方远去了,街边的路人才转过头来,又见数骑侍从策马而随。
荀襄从一开始,眼睛注视的方向就没离开过那一人一骑,眼见那焦点已然消失,她也没回过神儿来。
“天哪!那是谁呀!他坐下的马竟那么奇特!”他和他的马都那么耀眼!荀襄不禁惊叹道。
环燕自是见得比较多的,很快回过神来替荀襄解惑道:“那是董卓董将军手下的爱将,吕布。他的坐骑是西凉烈马,珍奇得很,名为赤兔。”
ˇChapter 09ˇ 最新更新:2013…07…12 17:38:31
荀襄自那日从街上巧遇吕布起,脑中空闲时便总会浮现那一抹英姿飒爽的身影,虽不至于魂不守舍的地步,可每每想起,都少不了几分惊叹。
饭桌上,荀襄本是貌状无意地提起吕布此人,只是她自己没有意识到言语中透露出来的兴奋和崇慕之情罢了。就连戏志才都打趣她是否少女春心动,听得荀彧一阵头痛。
荀爽不在,他这个做兄长的难免肩负重任,也越来越赞同荀爽想早日给荀襄寻个靠谱夫家的想法,可惜了与陈群有缘无分,做不成他家女婿了。他不禁想得远了些——小女儿荀翮长大后,可绝不能像她姑姑这般任性。
那厢戏志才玩笑了两句,适时收住,他本还以为依着荀彧和郭嘉的关系,荀襄会顺利嫁给他,没想到不仅荀彧没这个想法,郭嘉更没那个意思。结果他闲来无事和当年的荀谌一样,瞎凑热闹白操心了。
“吕布此人,近来倒是成了洛阳的一段奇话。以前在旧主丁原手下,反倒没有什么‘飞将’的美誉。”话说回来,戏志才也插手不上荀襄的事,索性又打开话匣子,成功吸引了荀襄的注意力。
“说来听听?”荀襄立马就凑了上去。荀彧与郭嘉见状,还是不紧不慢地吃饭喝汤,不过耳朵边上还是留意着戏志才的话,生怕他一不留神又误导了荀襄,到时他们又是好一阵折腾。
戏志才放下饭碗,清了清嗓子,娓娓道来:“话说这吕布杀了丁原,带了一半旧兵投奔董卓,可是威名顿起。”荀襄听了只觉得这语气有些贬意,她很少听到朝堂之事,直直朝内各势力重新洗牌之后,又出现了董卓一人独大的局面。他本只带了三千兵到洛阳,不想数月间从凉州地方变成前将军,先是收了何进的余兵,除去劲敌丁原后,其势力已然发展到无人可以制衡的地步。
而吕布这一员猛将,也被他充分挖掘出来。
这教荀襄听起来,总有些失望。好容易在她身边出现个好像只有在书里才会存在的英雄人物,竟做出背弃自己主公的事!而董卓这个人的风评,她也听过一点,人们对这个西凉将军的态度由敬畏变成了惧怕与愤怒。董卓遇上了难得的时机,他的的野心随着实力的扩张而膨胀,再没了初入洛阳时的恭谨,行事愈发肆意妄为起来,丁原死后,朝中竟无人能抗,比起何进外戚专权,倒有过之而无不及了。
郭嘉难自禁地插嘴道:“丁原此人专为己利,华而不实,白白占了个好位置。吕布投了董卓才是才尽其用。”
戏志才难得地用异样的目光瞧了眼郭嘉,荀彧则是停下筷轻瞥其一眼。郭嘉自知失言,遂又端起饭碗来。
不过经他这么一说,荀襄心里反而好受起来。
于吕布而言,是良禽择木而栖;于他人而言,是助纣为虐。
见冷场尴尬,戏志才只得又为活跃气氛发起言来:“董卓对吕布可真是上心。你瞧见的那赤兔烈马就是西凉的珍品,先是给了吕布,又认他做义子,风光得很。董卓从西凉带来的众将心里自是不痛快的,两边儿还真有点面和心不和的意思。”
荀襄一边咂砸称奇,一边又问:“然后呢?”
戏志才自是明白荀襄心里那点意思,索性合着眼道:“不仅如此呐,董卓还赐了不少美姬与吕布,个个国色天香,能歌善舞。可羡煞了西凉众将!”
荀襄听了,不免嘟囔道:“想不到西凉来的粗人还挺贴心的!”而心里愈发觉得没意思起来,不欲再多听,干脆起身收拾起碗筷来。戏志才见目的达到,也不再多言。荀襄心中高大的英雄形象,顿时不再完美起来,荀彧与郭嘉朝他投来感激一瞥。
而戏志才则是无辜地望着他俩,他说的也没有哪里不对啊!
董卓顺利上位后,又干了一件让荀襄抓狂的事——招辟荀爽入朝,征为司空,位居三公之一。当年袁绍的叔父袁逢正是坐的这官职,还举荐荀爽为官。不过这次换成了董卓,荀爽是无论如何也推辞不了了,此次入朝,也并非那么简单。
不过对荀襄来说,这可真真是复杂又难缠至极的事。
还不知她要重新过多久暗无天日的生活,但她做错了事,触怒了荀爽,也早已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受罚了,不过这突如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