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皇后娘娘有点慌-第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老农们拿着不认识的种子手足无措,不知该如何下手,好在有顾沁媛的小册子,加上他们种地多年的老经验,还是顺利给种下了。
  种下去的土豆玉米和红薯都还未收获,李老大夫那儿倒是传来喜讯。
  老大夫们专门到乡下有牛的人家询问探访好长时间,本来还没什么发现,一位老大夫脾气急都想着回京城,结果正好路过一户人家,他们家的牛染上痘疹。
  李老大夫喜出望外,研究好久,终于得到好消息。
  牛痘可以更好的预防天花,而且比以前的人痘更简单有效,还不用担心种痘时人的身体不好承受不住。
  李老大夫回京后立马就来顾府拜访,想和顾沁媛好好说说。
  顾清柏这日正好在家,听到门房传话说是德济堂的老大夫来了,便与他见了一面。
  李老大夫好生夸赞了顾沁媛一番,又说想要推广,还要加上顾沁媛的名字。
  顾清柏连忙推辞,口中说着都是他们的功劳,顾沁媛只是提了个想法。他女儿就是个小姑娘,再说真正做事的也是老大夫们。
  李老大夫这才反应过来,说了好几句抱歉。
  顾清柏又问他要如何推广,需不需要帮忙引荐太医院。
  老大夫仁心仁术,也盼着牛痘尽快用于百姓身上,加上太医医术高明,他也想着是不是要和太医们商量改良一下方子。
  顾清柏得到肯定后,立刻就派人送老大夫去太医院正那儿。
  送走李老大夫后,顾清柏一个人踱步到顾沁媛的院子,见她正在院里种花,也没出声,看了好一会儿,便去清辉院向老太爷请安。
  顾阁老听顾清柏说起牛痘的事,思忖很久才说道:“你也不必太过于追究,媛姐儿是个懂事的,何况女儿家能干,也不是件坏事。”
  “可。。。。。。”顾清柏就有些担心这又是良种又是牛痘的,若被其他人知道,小女儿也不知会怎样。
  顾阁老摆手,“你和你媳妇把府里的篱笆扎牢,人家又怎么会知晓顾家有个这般出色的女儿。”
  顾清柏看着老太爷的神色,又想起小女儿,叹了一口长气,“是,我知道了。”
  “你这是作什么样子?”顾阁老笑了笑,“难不成有个能干的闺女还不好?”
  “我就想着若媛姐儿是个男儿,怕是能做出一番事业,这般在闺阁里倒是给耽搁了。”顾清柏有些可惜地说道。
  “欸,”顾阁老摇头,“媛姐儿被养得娇了,若为男儿,怕也是和你家老二一个性子,都想着出去玩。”
  顾清柏一想,倒也是,随即笑道:“反正咱们家的孩子也用不着全养成老大的模样。”
  顾阁老指着他笑,哪有这样调侃自己儿子的。
  过了一会儿,顾阁老开口说道:“良种的事报给圣上后,老夫打算乞骸骨。”
  “老爷?”顾清柏惊讶,想要劝老太爷打消这个想法。
  “你不必多说,”顾阁老打断他的话,“若老夫还在朝中,你与老二想再进一步却是难,何况老夫年事已高,也想过几年的清闲日子。”
  顾清柏见老太爷坚定的神色,不知该说些什么,他知晓老父亲是为家族、为子孙才下了这个决定,他心里实在愧疚。
  “再说老夫离朝,你和老二也可专心辅佐君上,不必卷入皇储之争。”顾阁老也是想过了许久。
  良种之事太大,无论是对圣上,还是百姓而言,都是极好的事,可于其他的皇子而言,良种是夺嫡的利器,到那时顾家可真成了香饽饽。
  老太爷退意已定,便没再和顾清柏说些什么。
  九月,顾家良种的种植也初步有了成效,顾阁老到庄子里查看一番,回府后便与顾清柏商量早日呈给圣上,想着趁万寿节时献上去。
  顾清柏将管事们交上的资料编辑成册,又让庄里送来好几篓的土豆玉米红薯。
  做皇帝的,哪有不想做千古一帝,流芳百世的,就算是李后主也有想要做一番大事的念头,只是没那个能力罢了。
  天盛帝瞧了瞧这寿礼,又看了几眼顾家一起递上来的册子,里面的产量、种植方法写得明明白白。
  他大喜,连说了几句“好”,当即就让内务府把良种带下去,让皇庄种下。
  “太师真是拳拳爱民之心!”天盛帝很是感慨,前段时日关中大旱,百姓们种下的粮食颗粒无收,户部拨了好些钱粮,他又砍了好几个贪官的脑袋,这才平息灾情。
  顾家送来的良种产量高,又好种,若以后还有灾情,想必不会到饿殍遍野的地步。何况如今土地兼并严重,这良种也可缓缓局势。
  真是天佑大齐!
  天盛帝喜笑颜开,“朕可得好好嘉赏太师。”他顿了一下,“就封太师为景丰侯,取“年景丰裕”之意,世袭三代,三代之后降等袭爵。”
  此话一出,满堂的官员无不羡慕地看着顾家父子两。
  贾代善倒是乐得直笑,这亲事结得好啊。


第十八章 
  “圣上,寻良种之事是我家小孙女提出的,就连头一波耕种,也是她带着人做的。”顾阁老没有上前接旨,而是想要为小孙女争取她该得的荣誉。
  “可是顾卿的老来女?”天盛帝之前为顾贾赐婚的时候,特意了解了顾家的两个孙女。
  顾清柏上前,“是,小女见百姓们生活艰苦,便想着出海寻找良种。”
  天盛帝敲着桌子思忖,顾家出海寻良种的事他起初倒是不知,不过太医院出了牛痘的事他是知道的,就连首先提出想法的是顾家的闺女,底下都报了上来。
  他奖赏了太医院众人,又将那位老大夫封为太医。顾家按下他家女儿的功劳,他也就没有理会。
  倒是没想到那个小姑娘竟还想着出海寻找良种,而且还找到了。
  天盛帝沉吟片刻,“顾卿家的闺女是个好的,既然顾卿的小女有首倡之功,那朕便封她为宁安县主,至于太师还是封为景丰侯,三代始降。”
  顾阁老与顾清柏相视一眼,跪下谢恩领旨。
  满堂的官员们更是欣羨,又得了个县主,这顾家可真是越来越显贵了。
  太子心中暗喜,面上却还端着,遥遥向顾阁老敬了一杯酒。
  大皇子神色不明,不知在想些什么。
  四皇子却是亲自到顾家父子这儿道贺,顾清柏客气地与他碰了一杯。
  “哼,就老四会做人。”五皇子就看不惯徒明珝一副礼贤下士的样子,真把自己当贤王了,“太子都还没动作,他倒先上前了。”
  五皇子徒明珏和四皇子徒明珝年纪相仿,互相十分熟悉,五皇子觉得四皇子装模作样,四皇子嫌弃五皇子做事没脑子,彼此都瞧不上对方。
  六皇子盯着桌上的饭菜装做没听见,反正他就是个小透明,父皇看不上他,兄弟们也没将他放在眼里。
  九皇子徒明琅六岁,正是调皮的时候,拉着七皇子徒明瑾的衣摆小声说道:“七哥,五哥又在说四哥了。”
  徒明瑾瞪了他一眼,他缩着脑袋不敢说话。
  哎!七哥冷着脸的样子可真够吓人的。
  “九弟。”八皇子指着徒明琅笑。不长记性,居然去招冷面七哥。
  徒明琅白了他一眼,哼,别以为他不知道,老八就是嫉妒他与七哥关系好。
  九皇子是幼子,近年十分招老皇帝喜欢,小儿子心思浅,没有整天惦记着他屁股下那张椅子,而且小儿子嘴甜会说话,常逗得他开怀大笑。
  徒明琅的母妃是天盛帝的新宠丽嫔,端是好模样,不过她并未恃宠而骄,对皇后很是尊敬,常带徒明琅向皇后请安。
  徒明琅经常在皇后那儿见着徒明瑾,也不在意他冷淡,就爱缠着他,等搬到东五所读书,他更是抢在八皇子前头,占了徒明瑾旁边的院子。
  徒明瑾是个严谨的性子,看不得徒明琅跳脱的模样,时常厉声教导,不过徒明琅可不怕他,兄弟两的感情还算不错。
  万寿节不光是圣上那儿群臣庆贺,皇后的翊坤宫这边也设宴招待命妇,前朝发生的事传到后宫来,命妇们纷纷向郑氏道贺。
  郑氏早晨就听顾清柏说起今日献良种的事,只没想到圣上居然给了这么大的恩典。
  她起身向皇后福了福身,“圣上隆宠!”
  皇后小何氏嫁给天盛帝已有二十来年,当初天盛帝为了不委屈太子,便娶了何家另一房的女儿。
  因着这个缘故,皇后对太子极好,不过太子对皇后却是淡淡的,并无多少感情,倒是更愿意与他外祖父一房亲近。
  皇后通透,也并不在意。
  于上,皇后贴心侍奉圣上,于下,照顾皇子公主,于妃嫔,处事公正大方,在后宫中广有赞誉,就是天盛帝的宠妃甄妃也说不出什么不好来。
  天盛帝对皇后也敬重有加,多次称赞皇后乃是贤后。
  皇后一直无子,好在圣上将七皇子交与她抚养,这么多年,有徒明瑾的陪伴,她过得也算是顺心如意。
  既然圣上都赏赐了顾家一番,皇后自然也要有表示。
  “顾夫人快坐下,顾家献上良种是圣上之福,大齐之幸!你顾家忠君爱国,家中的女儿心地善良,着实应该好生奖赏。”皇后含着笑意说道,“对了,宁安县主今日到了没?”
  她对这小姑娘还挺感兴趣的,想要见上一面。
  “回娘娘,小女年纪小,规矩都还没学好,便没带她来。”郑氏解释道。
  皇后有些可惜,随后想起顾家还有个大女儿,便问道:“本宫记得你家的大女儿是嫁给了荣国公世子做媳妇?”
  郑氏微微颔首,那边荣国府老夫人指着身边的顾沁婷笑着说道:“娘娘可是问我这孙媳妇?”
  顾沁婷起身向皇后行礼。
  “哎哟,可真是个好孩子。”皇后见顾沁婷大方得体,心里满意,“还是老夫人福气好。”
  老夫人乐呵呵的,“当初还是圣上赐的婚事。”
  “是呢,本宫还记得当初还派人祝贺过。”皇后又和郑氏说道,“大闺女这般好,想必宁安县主也是不凡,夫人得记得将县主带进宫来给本宫瞧瞧。”
  女儿被封县主,向皇后请安是应该的事,郑氏起身应下。
  “母后召见县主时,可也得叫上儿媳。”太子妃想着太子吩咐她要与顾家交好,连忙说道。
  “娘娘到时也叫上臣妾,臣妾也想见见安宁县主。”甄妃可不愿意让顾家只亲近太子。
  “甄妃妹妹说的是,娘娘可不能撇下臣妾。”贤妃也赶忙说上一句。
  皇后见一向自持的淑妃也是一副期待的模样,笑了笑,“你们都来,可不得把县主吓到,县主还小呢。”
  皇后可不愿意这么多人到她宫里,平日她都是初一十五才让嫔妃们来请安的,她召见安宁县主就是走个流程,并不想见甄妃她们如何招揽顾家为自己儿子添助力。
  何况,她瞧着,顾家对夺嫡一事表现平平,大抵是不愿卷进这些事来,她也不希望一个小姑娘被人拉进这泥潭来。
  “看娘娘说的,臣妾又不是洪水猛兽,哪能把郡主吓着。”甄妃可不会这么轻易就被一句话劝住,她刚才想了一圈,顾家的小女儿,好像也不是太小,她还想看看这安宁县主能不能给珏儿做媳妇,当然五皇子已经有正妃这事她是没考虑的。
  “哈哈,你这性子,可不得把县主吓着。”皇后不想再说下去,转头对郑氏说道,“夫人到时直接将县主带到本宫这翊坤宫来就是。”
  郑氏含着谢意看向皇后,“是。”
  宴席结束,大家各自回家,顾府众人走到宫门前都还被人围着恭贺,好久才脱身。
  顾沁媛从娘亲口中得知自己如今有了个县主的封号,还有些懵,皇帝都给顾家封侯了,还顺手还赏个县主来,真是大方。
  郑氏点着她的额头,“好了,我的宁安县主,现在回去休息,接下来两天让赵嬷嬷好好和你说说宫廷中的礼仪,过不了几天你就该去面见皇后娘娘。”
  “能不去吗?”顾沁媛心里有些紧张。
  “你说呢?”郑氏睨了她一眼。
  “好,我知道了,这就回去找嬷嬷。”
  **
  贾代善一脸喜悦,回到府里还是久久不能平静,对老夫人说道:“还是母亲当日选的这个亲家好。”
  他如今是越发庆幸与顾家结了亲事,自从贾政科举失利,他看透了二儿子的真正实力,心里很是失望,如今两个儿子都不能让贾家由武转文,他就只能将希望寄托在下一辈的孙子身上。
  好在当初娶了顾家女,以后孙子读书也有人教导。
  贾代善也不是没有考虑过将贾政送去顾家,可贾政那样子,连本《论语》都还没学懂,他又怎好意思将贾政送去。
  现在顾家又有了个侯爵,这门亲事他是越想越好。
  老夫人就道:“你既觉得好,就该让赦儿好生对待孙媳妇才是。”
  贾代善点头,“母亲说的是。”
  “要我说,顾家可没把我们荣国府当作亲家,这么大的事都没和我们提一句。”贾史氏在翊坤宫时心里就不怎么舒服,一个侯爵啊,若是贾家有了这个功劳,那她的政儿还怎么需要去考那啥子科举。
  自从贾政落榜,贾史氏便怨声载道,她又不愿意相信是贾政才学不够,就只能恨那些没让贾政考上的考官。
  老夫人顿时拉下脸,“史氏,你这是说什么,人家顾家寻良种,难不成还得告诉你?真是越发不像样了。”人家府里的功劳,又与其他人有什么关系,难道顾家还得白送功劳给你。
  老夫人如今是越发后悔,当初怎么会让老国公找个这样的儿媳妇回来,为母不慈,为妻不贤。
  当初贾代善的几名妾侍是怎么死的,那几个庶出的孙女是怎么胡乱嫁出去的,这一桩桩一件件老夫人又怎么会不知,只是她念着史氏有三个儿女,为了孙子孙女她也不想对史氏怎样。
  哪知史氏如今是越来越不着调,不仅对赦儿不好,居然还想要抢顾家的功劳。
  “你要是不会说话就别说,回你自己院里呆着。”贾代善厉声道。
  “老爷。”贾史氏大喊了一句,怎么能这么对她。
  贾代善别过头不愿看她,让下人将贾史氏带回去。
  老夫人叹了口气,“哎,你可要好好看着她,别让她再做些蠢事。”
  贾代善脸色不好看,口里还是说着:“我知道。”
  作者有话要说:  哈哈,男主终于出来了~
  谢谢“末颜”的营养液~


第十九章 
  顾沁媛跟着赵嬷嬷学了两天的宫廷礼仪,又听她说了好些到宫里需要注意的事。
  入宫这天,郑氏特意让顾沁媛换上新衣,又为她戴上皇后赏赐的首饰。
  母女两到宫门口,便下马车,皇后身边的姑姑采萃领着她们到翊坤宫。
  皇后正在整理宫务,听见通报便传话让两人进来。
  郑氏带着顾沁媛往内殿走去,走到里头,向皇后跪下行礼。
  “起来。”皇后眉眼带笑,“这就是宁安县主?”
  皇后看着眼前的小姑娘,长得白白净净、乖乖巧巧的,还挺招人喜欢。
  “是,臣女拜见皇后娘娘。”顾沁媛抬头看了一眼皇后,有些惊讶,她原以为贤名在外的皇后会很严肃,没想到这么好看,这么温柔可亲。
  “县主看什么呢?本宫有什么不对吗?”皇后见顾沁媛面露惊异,不由好奇。
  “臣女觉得娘娘好看,想要多看几眼,又怕娘娘怪罪。”
  皇后笑了起来,眼角都笑出了泪花,“宁安县主真是可人,这嘴哦,怎么这么甜呢!”
  自从做了这个皇后,旁人只夸她贤良,她可有好些时候没听人夸过好看。
  “县主说的是大实话呢!娘娘可不是好看!”采萃很是赞同顾沁媛的话,她家娘娘本就长得好,只是宫里的美人太多,这才没显出来。
  “娘娘如今年华正好,”郑氏认真说道,“臣妇还想问问娘娘是如何保养的呢,瞧着跟二八的少女一样。”
  皇后肚子都笑疼了,“好啊,本宫可算是知道宁安这些话是跟谁学的。”
  “好了,好了,你们母女两可别再逗本宫了。”皇后揉了揉肚子,侧过身吩咐身边的采萃,“厨房里有刚做出来的点心,拿出来给顾夫人和县主尝尝,正好堵上她们的嘴。”
  采萃笑着应声,脚步轻快向小厨房走去。
  顾沁媛见皇后这般和气,胆子也大了许多,眨巴着一双圆溜溜的眼睛,说道:“娘娘,臣女和我娘说的都是实话,您可不能堵我们的嘴。
  皇后又忍不住笑了,“好,不堵上宁安的嘴,这点心是给宁安甜嘴的。”
  “娘娘可得让采萃姑娘少拿些,臣妇这小女儿可是爱吃点心,臣妇就担心她哪天把牙给吃坏咯。”郑氏壮似埋怨道。
  “哦,本宫看宁安的牙长得好好的,怎么会吃坏。”皇后见采萃进来,便说道,“想来在家里顾夫人管得严,宁安少有点心吃,今日就多吃些。”
  “娘娘,臣女早晨吃了好多东西,都吃不下了。”顾沁媛确实是吃不下,郑氏担心在宫里吃不着东西,便让她早上多吃了些,这会儿她的肚子还是饱饱的。
  “既然如此,就放着,等宁安你饿了再吃。”皇后让采萃将点心放在顾沁媛旁边的桌上,又问顾沁媛平日里做些什么,读什么书,是怎么想到派人去海外寻良种。。。。。。
  顾沁媛一一回答。
  说了小半个时辰,皇后让采萃带着顾沁媛到翊坤宫的花园里转转,她想私下问问郑氏关于顾阁老乞骸骨的事。
  老太爷在万寿节过后便递上奏折,言明要告老离朝,这几天都没到内阁上差,天盛帝就想让皇后问问郑氏,顾阁老是不是真的下定了决心。
  顾沁媛看出皇后与她娘有话说,顺从地跟着采萃到花园的小亭。
  采萃将点心放在石桌上,叮嘱小宫女照顾好县主,便向顾沁媛福了福身告退。
  顾沁媛在花园里转了一圈,眼睛都看花了,不愧是天下最尊贵的地界,好些花她以前只在书里读到过。
  翊坤宫的园子小,顾沁媛也不敢在宫里乱跑,逛完园子后她便回到小亭子呆着。
  小宫女见她有些无聊,便问道:“县主可要和奴婢说说话?”
  “好啊。”顾沁媛点头,拿起一块桂花糕,边吃边听小宫女说趣事。
  一只小狗突然窜到亭子里,顾沁媛眼前一亮,蹲下身子,看着浑身雪白的狗狗。
  “这是哪来的小可爱啊?”顾沁媛伸手摸摸它的身子,蓬松的毛发软软的,黑黑的眼睛水淋淋的,真是太萌了。
  顾沁媛喜欢小动物,更是爱狗,不过大嫂对动物过敏,家里便没有养宠物。
  “这是九殿下的多宝大人。”小宫女开口说道。
  “多宝大人?原来小可爱你还是个官身呢!”顾沁媛碰了碰多宝的鼻子,笑吟吟道。
  多宝也不认生,还往她身上凑了凑。
  顾沁媛见多宝一直嗅着她的手指,想来应该是清泉的缘故。
  徒明琅小跑到花园,一眼就看见那没良心的在给别人献殷勤。
  “这谁啊,居然敢碰本皇子的狗,这是瞧不上小爷我咋的!”他背着手,大摇大摆到亭里。
  小宫女向他行了个礼,“九殿下,这是宁安县主,今日和顾家的夫人来给娘娘请安。”
  “哦。。。。。。”徒明琅拉长语调,一双眼睛打量着顾沁媛,“你就是那个派人出海找良种的宁安县主?”
  顾沁媛对他福了福身,“是。”
  古代的小孩子真是不能小觑,特别是人尖子满地的宫城里,那眼神可真不像个孩童。
  “你是怎么想起出海的?”徒明琅对这一点尤其好奇,他在宫里都呆闷了,特别想去外边,结果他连皇宫都没出去,竟还有人出海到别国去了。
  “殿下,臣女只是想着也许海外有不一样的粮食。”顾沁媛微低着头回答。
  “那你了解海外的事吗?”徒明琅又问道。
  “回殿下,出海的是江南的商人,臣女并不清楚海外的情况。”顾沁媛当然知道一些海外的事,不过她这一世从未出过京城,自然不能说了解。
  “切,没劲。”徒明琅原以为可以听海上的事,结果什么顾沁媛什么都不知道。
  他坐在石凳上,用脚尖踢了下地上的多宝,“过来。”
  多宝呜咽几声,看了看顾沁媛,还是委屈到主人身边。
  “瞧你这谄媚样,跟小喜子一个德行。”
  徒明琅身后的小太监笑了笑,狗腿道:“能跟多宝大人像,是奴才的福气。”
  顾沁媛见这场面心里不舒服,她知道这个时代本就与前世不一样,可还是不能适应。
  “你那是什么表情?”徒明琅瞧见顾沁媛的脸色,语气不是很好。
  顾沁媛扯着嘴角,“臣女只是想着皇后娘娘与臣女娘亲说了好一会儿话,也不知说完没?”
  徒明琅看了她一眼,拿起桌上的点心,吃了一块,“那你可有得等,本殿下母妃和母后聊天不说个一两时辰是没得停的,你们女人啊,就是磨磨叽叽的,也不知道哪里来的那么多话说。”
  他说到最后,还叹了口气。
  顾沁媛不由得想笑,还是个小屁孩呢,顿时心里舒服许多。
  这样的时代只能去适应,不然就要想法子去改变,顾沁媛没法子,便只能往好的地方想。
  徒明瑾踏进翊坤宫时,就听见徒明琅的声音,“老九今日没去御书房?”
  他今天被父皇召见,才从乾清宫出来准备向母后请安,没想到正巧抓到老九没去上学。
  他沉着脸,走到花园。
  身后的苏启泰赶紧跟上去,九殿下也真是,逃学怎么还来翊坤宫了呢,这不尽惹主子生气嘛!
  徒明琅正问顾沁媛京城里有好玩的,顾沁媛见他对外面的事这么感兴趣,便和他说了说。
  “要是小爷我能早日出宫建府就好了。”徒明琅想着出宫的日子就觉得美滋滋,到时他不用每天天还没亮就起床读书,还能到处玩,那日子,真是美得冒泡。
  他一副沉醉的表情逗得顾沁媛和小宫女捂着嘴笑,就连他身后的小喜子垂下的脑袋也一点一点的。
  “哼,出宫建府,爷倒是要看看连御书房都不上的九殿下如何让父皇允许出宫。”
  徒明琅一听这熟悉的清冷男声,慌忙跳起来,转头就见着他身后的徒明瑾。
  “七哥,你什么时候来的,父皇不是召你去乾清宫了么?”徒明琅就是因为他七哥不在,才敢逃学的,哪想竟然被抓个正着。
  “我不在你就逃课,老九你读书难到是为了爷不成?”徒明瑾挑眉。
  徒明琅笑了笑,“哪能啊。”他用袖子擦了擦石凳,讨好道:“七哥,你坐。”
  随后又大声喊了一句,“这人哪去了,还不给你家七爷把茶端上来。”
  顾沁媛见徒明琅这模样笑出了声。
  徒明瑾听见声,目光看向她。
  “七殿下吉祥。”顾沁媛向他行礼。
  昨日皇后便说起宁安县主要来请安,翊坤宫来了个陌生的小姑娘,徒明瑾一见就知道是谁了。
  他冷着的脸稍温和些,微微点头,“宁安县主。”
  不知怎么的,七殿下明明只比她大两三岁,可看着却很是稳重,顾沁媛都有些怕他,就跟以前见着老师似的。
  见完礼后,小亭里静默无声。
  顾沁媛觉得有些不自在,天知道,就算是和严肃的大哥她都有许多话说,可面对七殿下,她连嘴都不知该怎么张。
  徒明琅也不太习惯这气氛,“七哥,你不是要给母后请安啊,我和你一块去。”
  “请安后自己去御书房找先生。”徒明瑾可不想惯着他,很是严厉说道。
  “知。。。。。。知道了。”
  徒明瑾见他应下,心下满意几分,转身对顾沁媛说道:“县主一起,母后应该与顾夫人谈完了。”
  顾沁媛点头,跟着他一起向殿内走去。
  作者有话要说:  第一次见面,撒花~
  谢谢“末颜”的营养液~
  谢谢“”这位没有留下姓名的小天使的营养液~


第二十章 
  等顾家母女两走后,皇后歪在榻上,目光看向坐得端正的徒明瑾。
  十一二岁的年纪,面色清冷,老成得不似这个年纪的少年。
  “今个儿见宁安县主,觉得怎么样?”皇后想听听徒明瑾对顾沁媛的印象如何。
  “还行。”徒明瑾平日里难得夸人,更别说夸一个小姑娘,能说一句“还行”也是因为顾沁媛不似一般的闺阁千金,眼光没局限在一亩三分地上,心里还想着关心百姓疾苦。
  “你啊。”皇后摇摇头,宁安小小年纪便能想到常人未曾想过的地方,哪是一句还行就够。
  不过皇后养徒明瑾这么多年,知道他的性子就是这般,对他人严格,对自己更甚。
  徒明瑾刚去尚书房读书时,为了赶上前边兄长的进度,夜里的蜡烛都要燃尽几支,学武就更是认真了,身上的淤青好久才散。
  “母后可是喜欢?”徒明瑾开口问。
  “喜欢,怎么不喜欢。”皇后笑道,“那孩子长得好,嘴又甜,要是本宫能有个这样的闺女怕是睡着都能笑醒。”
  她说完,眼神瞥向徒明瑾。
  “天下人都是父皇的子民,母后是父皇的妻子,宁安县主自然也是母后的女儿。”徒明瑾一本正经说道 。
  皇后可不相信他没明白自己的意思,不过老七和宁安的年纪都不大,现在提这些还早,她便没再说什么。
  郑氏与顾沁媛刚从宫里回来,荣国府就来人了。
  “亲家太太好,宁安县主好,奶奶们好,老奴来给您们报喜了。”荣府老夫人身边的嬷嬷带着笑,很是高兴的样子。
  “哦,是什么喜事,嬷嬷你亲自来?”郑氏顿了一下,忽然像是想到什么,身子微微向前倾,惊喜道,“是不是婷姐儿有喜了?”
  “亲家太太料事如神,可不就是大奶奶有了身子,今早上太医刚来看过,说是快满两个月了。”老嬷嬷从小看着贾赦长大的,现在大少爷就要当父亲,可不是件大喜事。
  “真的,姐姐有孩子了?”顾沁媛有些惊讶,她姐姐还没到十八呢,这就要生孩子?
  “可真是件大喜事,太太,我们可要去看看婷姐儿?”周氏问道。
  郑氏点头,转头对王嬷嬷吩咐道:“嬷嬷,你快将我前些日子备好的东西带上,我们这就去。”
  “是。”王嬷嬷很快从房里拿出一个包裹。
  包裹里是一些专门给孕妇用的东西,郑氏原本想着顾沁婷成亲有这么些日子,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怀上了,所以便提前准备好,没想到还真是巧,这么快就要用上了。
  荣国府东院,顾沁婷躺在床上,老夫人坐在床边高兴得一直拍着她的手。
  贾赦更是一脸的激动,不停在屋里转圈。
  “祖母,我这才两个月呢,不必这么躺着。”顾沁婷掀开被子,打算下床,被老夫人止住。
  “欸,就是因为两个月,所以才更要注意。”老夫人扶着顾沁婷躺下,又为她掖了掖被子。
  这可是老太婆她头一个曾孙,可得好好的。
  “祖母说的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