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农业大亨-第8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贾政就是在吃了自己大半年种得菜的情况下,得知贾蓉做了他当初的官儿了。细论起来,贾蓉这个没出息的孩子竟然会比他有出息,比他年轻五岁就做上了他当初的官儿。最要紧的,人家是凭自己的本是,而他是凭着祖荫。
    贾政愤怒之余,开始渐渐反思自己,特别是当他上街,处处都能听见人提起贾、林、靖三大家的联姻之事。想到了迎春,再想到自己的女儿元春,贾政忽然激动起来。对了,他若是去求女儿,应该会有钱拿,可是,他没那个脸!
    怎么活到而今这地步,倒不如死了算了。
    贾政在街上买了把菜刀……
    贾母生辰前两天,忽然闷闷不乐,别人问她,她也不说是为什么。后来还是贾敏出马,大家才得知贾母是担忧起贾政了。
    贾母哭个不停,谁都哄不好,别人建议请贾政回来,她不说同意,也不说不同意。大家都很为难,后来贾敏觉得肯定是贾母介怀贾琏的意思,就只能陪着贾母等贾琏回来。
    贾琏正忙着配合另一位户部尚书往西北运物资。一千车一千车地往西北那边运,其数量之惊人,连一直嘱咐不能亏待西北将士的皇帝都惊呆了。再这么运下去,皇帝担心自己都快没粮吃了。
    贾琏一句话便解除了皇帝的担忧,且还得了丰厚的赏赐。
    归家后,贾琏听静芯说了贾母的事儿,便提前打了个准备来见她老人家。
    贾母一见贾琏来,扭过头去默默擦眼,宝玉等几个都来劝。
    贾母忽然道:“你说你帮宝玉弄个什么凝容斋,也不告诉我们。害得我们娘几个,还特意从别人的手里陶腾胭脂,多丢人!”
    贾敏惊讶:“您是就是为了这个伤心?”
    “本是为了这个,后来听你姑母提他,我才更伤心的。”贾母用帕子堵着眼睛,哀戚戚道,“我这做母亲的没良心啊,竟忘了挂念他。”
    贾敏听了这话,更加惊讶。合着老太太之所以伤心,是因为自己之前一直没有惦记二儿子二内疚?落得而今这下场可真是……以前母亲很疼二哥的,发展到现在这样怪得了谁,只能怪二哥他自己作得。
    贾敏对自己的二哥坏话说不出口,好话更说不出口,只能无奈地叹两口气。
    贾琏认真想了想,觉得这不是贾母的责任,“最近喜事太多了。”
    “对对对,正是这样,仔细算算,今年打过完年后,就喜事不断。”贾敏扒拉手指头给贾母数着,“开春邢丫头出嫁,然后三丫头和湘云订亲,蓉哥儿续弦,大丫头生子,宝丫头大婚,琏儿媳妇儿生子,接着就是林丫头和二丫头的大婚……”
    “哎呀,还真是桩桩,跟糖葫芦穿串似得。”贾母听说这些,不禁乐起来,自己把脸上的眼泪擦干净,笑着问贾琏邢岫烟嫁给程书良的儿子后,过得如何。
    贾琏笑:“您忘了,上个月太太就跟您提过,而今都有喜四个月了。”
    “那可真是好事儿!”贾母乐道,忙打发人再送点自己的心意过去,“对了,宝丫头呢,这孩子好强,非去参加什么侍选,倒遂心做了公主的伴读,而今成了晋王侧妃,也不知日子过得好不好。”
    “这月初我跟礼郡王妃还见过她,十分风光气派,不须您操心呢!人好像瘦了点,不过瘦了之后更好看。”贾敏也不确定宝钗过得到底好不好,至少她已经得到她所求。
    “过得好就好,就好!”贾母乐哈哈地,感觉自己身边的都是喜事儿,高兴地合不拢嘴。连宝玉也凑过来,窝在贾母怀里,夸赞宝姐姐命好。
    后来,贾母又提起元春刚生的三姑娘,还说得空还要再去看看。贾敏乐得陪她,不过此刻要劝贾母快去歇息,才刚哭了大半天,老人家必定心神耗费太大。
    “那丫头眼睛机灵着呢,像我小时候。”贾母说话时表情带着一种特别骄傲的神色,一边乐嘟囔着一边在鸳鸯的搀扶下去了。
    出了门,贾敏忽然想起什么,皱眉跟贾琏道:“老太太是不是忘了什么?”
    “你说二老爷?”贾琏问。
    贾敏点头,有点担忧道:“你还是派人去看看吧,虽说你二叔为人差劲了些,但毕竟是老太太的儿子……老人家一高兴,又给忘了,回头总还是会想起来的。”
    贾琏点头应了。
    半个时辰后,国公府抬进来一名黑瘦的男人。他闭着眼,眼眶凹陷,口唇干得起皮,且呼吸很缓慢,一双手十分干柴,几乎是皮包骨了。
    府里的仆人们瞧这人有点眼熟儿,想了半天,听兴儿跟人提二老爷,才恍然意识到这厮是谁。
    请了大夫诊断后,方知是伤风引起的发热昏迷。灌了药,使唤人照顾一宿之后,贾政退烧了,方渐渐睁眼醒来。
    当贾政看见屋内陈列的各色精致家具时,恍然以为自己死了,突然流泪哭起来。后来丫鬟们凑过来探看,问询,试探他额头的温度,他才意识到自己是回到国公府了。贾政翻了身,偷偷擦眼泪,不想让人看到他。在切实感受身下床垫的舒适和柔软之后,他禁不住又哭了。
    “二太太说人若醒了,便去厨房端素粥给他,记得说清楚,要煮得烂烂的那种,不然不好消化。”
    贾政听到久违的妻子竟然还关心自己,许多愧疚感蒙上心头,好容易止住的泪水又流了出来。
    病好了的贾政,第一件事就是去见王夫人,和她正式道歉,为当初他不负责任的作为和休妻事件。
    王夫人死灰般的脸上微微有一丝动容,不过她已经不敢信贾政了,依旧是冷淡态度,只嘱咐他记得安分守己。贾政随后去见了宝玉,宝玉抱着父亲痛哭不已。贾政激动之余,便表示以后不会再像以前那样苛责宝玉,宝玉很是感动了一番,不小心就把他做胭脂的事情说出来了。
    贾政立即就变脸了,见到宝玉害怕自己的样子,又想想自己而今的处境,叹气摇头,看开了。
    “罢了罢了,你自儿便于那胭脂有缘,若真是命,如今这样还算是一种出路。既然宫里的太后贵妃都爱你的胭脂,你就好好干,做你想做的,不读书也罢了。”
    “我只是不喜欢仕途经济,读读杂书,吟诗作赋倒很有风趣。有时候我会扮成小厮,亲自去给歌舞坊的姑娘们送货。她们喜欢听我的诗,更喜欢用我做的胭脂。”宝玉许久不见贾政,太兴奋,聊着聊着就交底了。
    “你……”
    宝玉见状,忙抱头躲到一边儿去。
    贾政硬咬着唇,强迫自己闭嘴了。他真想破口大骂这孩子,可是他不能。凝容斋的胭脂不止进贡到了宫廷,还在全国开了三十几家分号,这两年宝玉至少赚了十几万两银子了。而他呢,混的一日不如一日,他吃糠喝稀的时候,人家挥金如土。老子完全比不过儿子,他又有什么资格说人家。
    接着,贾政见了贾母。母子俩含泪叙旧一阵后,贾母就免不得嘱咐贾政,还是那句,要他老实本分,晓得感恩。最后就是最难地,贾政要面对贾琏了。
    不过事实比贾政想象的简单太多。因为他刚见到贾琏,就被圣旨叫进宫了。
    再后来,贾琏因为秋收忙得脚不沾地,入冬了还要统计各地区水稻产量,再与往年对比,继续优化出最适宜各地区种植的高产品种。
    从冬至开始,西北边境局势持续紧张,连中原地区,甚至京城的米价都受到影响。尽管朝廷一再强调储粮足够,还是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屯粮,迫使米价上扬。更有奸商大肆屯粮,意图炒高米价。不过因为土地改革的缘故,再穷的人家中至少留粮可以糊口,加之各地方政府定时放出平价米,稳定民心,很快米价虚高的情况就得到了改善。
    小寒这一日,镇远将军突来八百里奏急。各大臣听说消息,纷纷主动换上朝服,等候在玉兰殿外,随时待命。
    谁知皇帝单独召见贾琏之后,便传来几声大笑,就打发百官通通回去。
    四天后,忽斯力可汗突然撤兵了,西北边境战事平息。
    大家都很纳闷,这说好立马就要开站了,怎么眨眼就跑了?
    早在半个月前,忽斯力可汗派三万精兵准备攻打西北的岭桐县,当晚正与我一万守城士兵对峙时,城内饭点起灶生火,不时传来阵阵香味儿。对于那些一路骑马至此,吃着干馍肉干的忽斯力精兵来说,这种香味儿简直比利箭还有锋刃,直接穿透了他们的胃!简直太香了!
    晚饭时,岭桐县的守城将军发现忽斯力的士兵大部分都仰头往这边看,成功揣测出其意,便立即特意叫人用油纸包了几包饭菜,用投石器投向敌方。纸包一落地就碎了,热腾腾带着热气,纸包里面香喷喷的菜饭展露出来,有肉、有蛋、有蘑菇、还有绿叶的菜……
    忽斯力士兵看见这么丰富的晚餐,眼睛都绿了,纷纷放下手里的肉干,咽着口水盯着地上散落的晚餐。他们真想伸手抓几口塞进嘴里!这可是在寒冷的冬日,万物枯黄,不减一点绿,大宋国士兵竟然能吃到这么丰富多样的奇特晚饭,太可怕了!他们若也能吃到这么丰富的饭菜,一定会变成力大无穷的勇士,将敌人杀个片甲不留。可是现在,勇士们都在敌方。
    “等等,那个黄色的是什么?”离饭包近地士兵禁不住好奇去瞧,更有胆大的拾起一块塞进嘴里。
    “是桃儿!天哪,我竟然在冬天吃到了桃子!”
    “这红的,好像是大宋国前两年就兴起的水果,叫草莓!”
    “瞧,他们的肉不是肉干,红红的一大块,炖出来的,水灵灵的真香!”
    忽斯力副将见此状,难稳军心,搂起一包不太破的饭包,转而焦躁地骑快马跑去汇报他们的可汗。
    “可汗,您说大宋国的士兵冬天就只吃土豆,我们吃得是肉干,冬天和他们打起仗来,我们更有力气和优势。但是尊敬的可汗大人,他们吃得根本就不是土豆,这一顿饭,菜系丰富的超过我这辈子加起来吃过的东西。”
    忽斯力可汗看到副将呈上来的饭菜,表情简直跟被雷劈了一样。
    这可是大冬天,他们怎会有绿叶菜?天啊,竟然还有果子,肉也超有弹性……
    忽斯力可汗辗转反侧三天三夜,脑子里始终飘荡着俩句话。
    第一句:大宋国太可怕了。
    第二句:撤军!
    ……
    当初贾琏一千车一千车运往西北的运送的不是粮食,而是用大小陶罐制成的十分耐储存的罐头,有水果罐头、蘑菇罐头、肉罐头和蔬菜罐头。
    皇帝当时听说之后,只当贾琏是为了改善西北大军的伙食,完没有想到,这些饭菜能够兵不血刃地赶走蛮夷大军。不仅令百姓免受战乱之苦,更加保存了我大宋军的实力,以及大量节省了国库的损耗。
    贾琏不仅会种地,充盈他的国库,还会给他省钱,且助他壮大了大宋,令他这位大宋君主可以惬意地接受各国使者的朝拜。
    年末。
    皇帝加封贾琏为太师,居三公之首。
    恩封合理,满朝文武无不臣服,敬贺贾太师高升。
    不过,这之后……
    贾太师依旧是老样子,时常缺席朝事,却愿日日下地抠泥,上山举刀……但凡农以外的事,他丝毫不关心,且依旧不善于经营同僚关系。不过他并不缺朋友,朝中许多正直端方的大臣臣都很爱与他交往,且十分乐得其中。
    皇帝但凡遇大事时,还是会召见太师贾琏,丞相靖英光,以及大学士林如海三人征求意见。通常贾太师不说话,嫌少发表意见,但一旦发言,皇帝便立即认同。
    人们都说,这满天下的书生加起来,都赶不过一位种地的农民。
    宝初元年,新皇登基,再加封贾太师为农业丞相,尊奉为帝师。
    两年后,宝初盛世,百姓安居乐业。
    新水果菠萝蜜在京城流行。
    香蕉园出具规模。
    第一台大型蒸汽磨面机研制成功。
    可实现铝热法炼钢。
    制造各类玻璃器皿。
    ……
    宝初三年。
    贾琏迎来了又一个新生命,小女儿谷子。
    谷子这孩子特别厉害,会挑长相,从她俊美爹娘的五官里头挑拣最好看地方像,可谓是美中的极美。
    一月后,谷子满月眼。
    贾琏抱着白净胖乎乎的小谷子,为他引荐在坐的哥哥们。
    “自己的亲大哥、二哥就不用介绍了,先来见过你琅叔叔,然后是大姑母家的倪大哥、倪二哥,还有二姑母家的靖大哥,三姑母家的李大哥,林表姑母家的蒋大哥,邢表姑母家的程大哥……”
    贾琏介绍完,嗓子就有点冒烟,喝口茶的工夫,怀里的孩子就被人给‘抢’走了。
    贾赦抱着小孙女儿直夸好看,表示他下一本书的女主角就是她了。贾敏非说这女娃娃长得像她,黛玉就玩笑说这是她儿媳妇儿,谁都不能抢。元春、迎春、探春就凑过来闹意见。
    四方还挺认真的,就谁家孩子能有资格娶到谷子,开始各自雄辩,继而口头争抢起来。
    静芯见状,差点笑破了肚皮。
    贾琏趁机抱回女儿,拉着静芯的手,带着稻子和麦子迅速逃离现场。
    花园内春色烂漫,桃花、梨花竞相盛放,在春风吹拂之下,小石路上下起了粉白相间的花瓣雨。
    一家五口嘻嘻哈哈徜徉其中,十分和乐。
    忽然,十岁的稻子驻足在一棵梨树之前,手上变出一个放大镜,一脸严肃地凑到枝干附近观察。接着,七岁的麦子也拿出一个放大镜,凑过去瞧。
    贾琏:“……”
    静芯:“……”
    怀里的谷子啊啊地笑着。
    (全文完)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亲们一直支持,订阅正版,也感谢丢雷给大鱼,特别是破费辣么多雷给大鱼的童鞋,非常非常谢谢你们,很感谢。
    大鱼的鱼嘴比较笨,不知道说什么最能表达心中的感谢,但真的一直是心里感激你们支持,没有你们的陪伴,毅力差又气短的大鱼绝对不会将这篇文坚持到完结。若文下清清冷冷没人搭理,这文绝对不会写到今天。
    创作的源泉皆源自于你们的爱,都是我的恩人儿~,必须好好挨个抱住么么哒一圈。
    最后,鞠躬,再次致谢所有支持正版、支持大鱼的妹纸们!
    ………………………………………………………………………………………………………………………………………………………………………………………
    
    第141章 番外——愁嫁逗比谷子
    
    我生活在富贵繁荣之家,在我六岁的时候,我就知道我可能嫁不出去了。
    女孩子长大都要嫁人的,偏我嫁不出去,以后可怎么办?
    大哥他懒得理我。
    二哥说我胡思乱想。
    只有父亲认真回答我,说他会养我一辈子。
    我感动之余,还是很难受,甚至更难受了,我怎么能给这样好的父亲拖后腿,坚决不行!
    我开始找原因,努力改变自己。
    不再任性,听大人的话,好好读书,好好习字,做一个有知书达理的好姑娘。容貌形体方面也不可忽视,多吃蔬果,多运动,黄瓜、蜂蜜、珍珠粉来养颜……
    我十三岁的时候,外面的世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蒸汽机正是开始投入使用,提供了很多便捷;一再改良的杂交水稻,足以温饱整个大宋国子民;父亲被加封为郡王,画像被供奉在紫光阁……而我的小姐妹们,都迎来了人生中第一次被求亲。当然不是很正式的那种,都是对方委婉表达了意思,但我这里缺一个都没有。
    或许再等等就有了。
    每每应酬摆宴,高门贵妇们和母亲交泰,我都会有意无意的探听,但真的没有人中意我。
    到现在,我都已经十五岁了,亲事还没着落。我周围的小姐妹们都定亲了,有的甚至已经大婚。就我没定,唯独我没定。虽然大家都恭维我漂亮家世好,说我根本不用着急,但我心里清楚她们是怕我伤心才那么安慰我的。
    本来这种事我一个女孩子家不该多问的,但等了这么久,我真的有些耐不住,怕自己剩家里,便委婉地去问了下母亲。
    母亲真聪明,一下就听明白我的暗示,她突然神色迟疑,轻轻哀叹了两声,然后就慈祥地摸着我的头。
    “谷子,这事儿不急,再等等吧,我和你爹都想多留你一阵儿。”
    目光里似有怜悯,母亲在安慰我!
    再等一等我就大龄了,更不可能有机会嫁出去。
    我闷闷地告退。
    第二日,宝二叔来报丧,是我那不怎么常见的堂祖父去世了。恰逢我心里难受,就趁机大哭一通,搞得宝二叔很挺自责。我还挺纳闷的,后来听大哥说,宝二叔之所以愧疚是因为堂祖父去世的时候他自己都没想那么哭过。
    有一日,常闷在房里的祖父突然发现了我的异样,刨根问底儿追着我,问我怎么了。我耐不住磨,在祖父一再保证下,才厚脸皮将心事告诉了祖父,祖父拍胸脯保证这事儿交给他,但前提是他可以把我的小心思写进他书里。
    我觉得化名之后也没什么,便点头同意了。
    当天晚上,祖父便见了刚从庄子上回来的父亲,打算跟他商量我的婚事。
    第二天我高兴地跑去再问,祖父却脸色不佳地支支吾吾,借口写书就打发我走了。
    为什么每一次都是无疾而终?或许我真的难嫁,有什么命定霉运之类的。
    我讪讪地去了,内心满是悲伤。
    三日足不门,换来父亲上门。
    我特别聪明,因怕父亲质问,我从一开始和他聊水稻,后来是棉花、土豆,等父亲聊得正高兴的时候,我就赞美父亲,接着我就说起一位姐妹的定亲对象。父亲果然谈起对我婚事的想法。
    “我们谷子将来一定嫁得比她好,对方必是个品貌非凡,惊才风逸,玉质金相,不露锋芒,有负责任且有担当的好男人。放心,这人父亲已经着手帮你找了!”贾琏口气铿锵地跟女儿保证。
    我惊喜不已,内心欢呼雀跃,感觉自己就是这世界上最幸福的人。有父亲的支持我还怕什么!我去找母亲,告诉她我真的可以嫁出去,她再不必为我操心。
    “为你操心?好孩子,你从小就乖巧听话,何时叫我操过心。”静芯笑。
    “可是你明明说过‘只怕谷子以后难嫁出去’的话。”
    母亲愣了,细问我是从哪儿听说的,我坦白是自己儿时不小心偷听了她和奶娘的闲话。
    母亲被我弄得苦笑不得,“娘是说过这话,却不是抱怨你什么,是你父亲。”
    “父亲怎么了?父亲可好了呢,还说要给我找一个品貌非凡、惊才风逸、玉质金相、不露锋芒,有负责任有担当的好夫君呢。”我特别骄傲地说着。
    母亲愣了会儿,忽然放缓语气,紧拉着我的手。
    “谷子,不瞒你,其实你父亲在你十岁的时候,就已经开始为你物色这样的人选了。”
    我听到这里还挺高兴。我的父亲真棒,对我真好!
    奇怪,这明明是好事儿嘛,母亲的眼睛里为什么会流露担忧?
    母亲:“但这人你父亲找了五年,还没找到。”
    我:“……”
    突然间,我好像明白了什么。
    
    第142章 番外——贾赦采访风波
    
    鉴于贝西赤的话本持久不衰的在京城流行了八年,最近新成立的《番茄日报》决定对这位身份神秘的作者——贝西赤,进行一次深度的无节操的能污就污的采访。
    百汇楼内,隔着屏风。
    记者:“可否能请您现真身,并告知真正的身份?”
    贾赦:“抱歉,因为一些特殊原因,不能。”
    记者:“那我能问为什么?”
    贾赦无奈地撇嘴:“因为顾忌身边人。”(儿子不让我说,而且说出来的确会对家人造成影响)
    记者(尴尬笑了笑):“其实您不用这么拘谨的,我们报纸不像那些小报,为了销量乱写什么的。再说您已经收了我们两个古扇面作为采访费用,总该透露点东西给我们吧。”
    贾赦呵呵笑,点点头,表示自己现在已经进入状态了。
    记者:“那能说说,您地创作灵感来源于何?为什么会写出一直受欢迎的故事?”
    贾赦(正经地打官腔):我的故事皆取材生活。至于为什么受欢迎,我也不清楚(得意笑),这个你要采访读者才对。
    记者:“您的回答好官方哦,说好进入状态了呀?”
    贾赦:“好好好,我尽量不这样说话了。”
    记者笑:“好的。恕我冒昧,才刚采访您之前,看到有兆大人从您房间出来,他特意交代我们要对您好些。真想不到您后台挺硬的,能斗胆问一句,兆辰大人是您的金主么?”
    贾赦黑脸道:“你胡说什么!他怎么可能是我的金主,我们关系很单纯,他只是我家人的朋友!不,准确的说应该是属下!”
    记者:“您口中的这位家人是什么人?”
    贾赦觉得不该透露过多信息,蹙眉不悦道:“就是很重要的人。”
    很重要的人?那就应该是心上人了。
    记者转转眼珠子,恍然有所顿悟,世界之大无奇不有啊,再说那种事儿也不算新鲜。遂快速接受,开始低头唰唰写起来:‘话本之王’贝西赤被金屋藏娇八年之久,为爱放弃自我,至今不肯公布身份,且金主势力强大,京畿府尹兆辰竟是其手下。
    记者:“冒昧问一下,请问您和嗯……这位帮助您的神秘人士(就是金主!)的第一次是什么时候?”
    贾赦误以为对方是问他第一次创作的感受,搓着下巴仔细回想。
    “大概是九年前的事了,他总是喜欢让我给别人讲故事,讲来讲去没故事讲了,我自己忽然突发奇想,就想试着写一个,得到他的鼓励和支持,我还挺欣慰的。”
    记者惊叹:“真没想到他那样身份的人(能把兆辰当属下的人自然不简单),他那么高贵,能对您做到如此地步,如此支持您,您可真幸运,更幸福。”
    贾赦愣了愣,总觉得记者的用词有点不对。不过细想想,儿子对于自己的创作事业的确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遂肯定地对记者表示的确赞同。
    记者:“那这位同样神秘的人士是做什么的呢?”
    贾赦得意一笑:“总之很厉害的,一人之下万人上,反正他的身份我不能多说的。”
    记者眼睛大亮,低头唰唰又写了几笔。
    贾赦高兴地咳了咳嗓子,准备进入正题,向记者正式介绍他即将发表的大作。
    记者:“时间不早了,感谢您百忙之中参加这次采访!”
    贾赦惊:“嗳?这就问完了,我还有……”
    记者:“收集的资料已经够了,很劲爆,保证明早上头版头条。不好意思我还约了下一个采访,赶时间,先告辞了。”
    鞠一躬,记者走了。
    贾赦还保持着对着屏风伸手的姿态,忽听见关门上,听小厮过来说人真的走了。贾赦愣了愣,忽然笑了。
    贾赦捋着胡子咪咪笑,“真没想到,现在的记者这么敬业,采访之前已经把资料都准备好了,就为了不耽误我时间。我现在已经是大神了,超大神,你知道么?哈哈哈……被人重视的感觉超好!”
    贾赦向小厮显摆一番之后,兴冲冲地回府。
    第二日,镇国公府。
    贾赦还在睡梦中就被邢夫人从被窝里揪出来了。
    邢夫人把《番茄日报》摔到贾赦跟前,气得胸脯一会儿高一会儿低,脸红脖子粗地。
    “老子还睡觉呢,你干什么!”
    贾赦无意扫了一眼报纸,目光直直地就锁在了报纸头条的题目上。
    《是他将我金屋藏娇,彼此心悦八年,很感谢他支持我写作!
    ——贝西赤金主势力强大,竟为京中贾姓贵族》
    贾赦慌了,扯什么金主也就算了,怎么会是‘京中贾姓贵族’,实力强大姓贾的贵族,这不是明晃晃说的是他儿子贾琏么!这都什么跟什么!明知道他是男的,贾琏是男的……怎么就能这么误会呢!
    现在这些年轻人太污了!
    邢夫人冷笑:“幸亏我今天起得早,这事儿被我给瞧着了。我问过了,琏儿那边还没起身。不过现在这这报纸写得也太俗了,这标题我也能写出来。”
    “你懂什么,这叫雅俗共赏,为了销量广……”贾赦说着,忽然觉得不对,黑脸打发邢夫人,“这没你什么事了,你快走,别添乱。”
    邢夫人一脸后悔的望着贾赦,抓起报纸就要去找贾琏,突然被贾赦给拽住了。说今天了豪华才终于劝她回去了,贾赦蹬上鞋子,胡乱穿衣后,就跑去截各处的报纸。绝对,绝对不能让他儿子知道!
    日落了。
    绷了一天的贾赦终于松了口气,仿佛活得重生一般。他儿子今天没找他麻烦,太棒了,逃过一劫!
    哪知事情还没有解释。
    第二天《番茄日报》的头版继续对他轮番他轰炸,这次是“贝西赤和秦淮名妓畅游西湖”,下次就是“贝西赤和柳姓良家私定终身”,后来更劲爆,“贝西赤要跟一只狗过一辈子”……
    一时间,贝西赤的名字黑黑黑黑,成为京城百姓们茶余饭后热议的对象。
    贾赦要疯了,握拳要去官府告《番茄日报》诬陷,却被贾琏阻止不许去。
    “为什么?”
    贾琏:“你黑了,我才能白。”
    贾赦:“……”
    为什么我是被牺牲的那个?不服!
    他明明才是老子,却儿子欺负!不行他要找人评理,能找的人他都要找,一定要把贾琏的恶行告诉这些亲朋好友们。
    以下是这些亲朋好友听说后的反应:
    福寿高龄的贾母:“你既然是他的父亲,就该多承担些责任,说好得父爱如山呢?”
    稻子(贾琏长子):“哦,知道了。时辰到了,孙子下田去了。”
    麦子(贾琏次子):“祖父我还在学习配置波尔多溶液,改日听您说。”
    抱儿子回娘家的迎春元春:“父亲,您老大不小了,别再给大哥添麻烦了。”
    兆辰(一脸看热闹):“早料到了,哈哈哈……”
    林如海:“心静些日子,自会过去。”
    林如海之子林琅点头附和。
    黛玉:“大舅舅早该听劝,不去惹他的。”
    蒋子宁附和:“我媳妇儿说的极对,您就不该做任何可能惹到他的事儿。”
    薛蟠(星星眼):“琏二哥做得真棒,真聪明,要我怎么就想不到呢!”
    宝玉(一语戳中了):“莫不是那个篇报道?我还仔细看了呢,里面竟然还提到第一次,咳咳……真该用我新研制的洗面粉好好洗一洗那些人的心,太过分了!呀,我今天答应了给城南白家千金试胭脂,来不及了,先告辞!”
    礼郡王(怒气瞪眼):“我女婿做的有什么不对,你差点污了我女婿的名声,赔礼道歉!”
    已中举的贾琮:“啊?父亲您说什么?哎呀,肚子疼——”
    ……
    不久之后,《番茄日报》因无良报道而失信于人,不管它写过贝西赤什么,再写贝西赤什么,大家都不信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