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农业大亨-第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四皇子:……(感觉好像哪里不对)
    
    第37章 彻底冷二房
    
    贾琏的车刚到荣府门口,看门的小厮们就跟疯了一样,急得一脚磕在地上,连滚带爬地往府里跑,高喊着“琏二爷回来了”。
    兴儿上了踏脚,请琏二爷下了马车。主仆二人随即往荣禧堂走,一路上见着的小厮都面色一脸诡异,目光颇有闪躲,偶尔也有两个眼里有嘲弄之意。到了荣禧堂外,几名跟贾琏亲近的小厮围了上来,小心地把事情的经过告知贾琏。
    “……因一早上扑了个空,老太太此刻正怒着呢,压着怒火就等在荣禧堂,偏要等二爷回来。”
    贾琏不太在意这些,只问了一句:“宝玉找到了么?”
    “还没呢,这满府都找遍了,就是不见人。”
    兴儿听闻这话吓得不行,额头立时就冷汗涔涔,“二爷,人还没找到,老太太这会儿正是盛怒之下,咱们要不还是别进去了。”
    贾琏:“跑得了?”
    兴儿讪讪地瘪嘴,摇摇头。也对,人都大摇大摆的走到这儿了,再跑肯定会惹得老太太更气。
    贾琏让兴儿附耳过来,低声吩咐了他几句。兴儿得令,点点头。
    周瑞家的站在门边儿暗中瞧着贾琏主仆,见他们主仆二人立在门口似有犹豫离开之意,急急忙忙追过来,甩着帕子跟贾琏笑道:“琏二爷,老太太等候您多时了,早饭都未曾吃。”
    周瑞家的话里带着弦外音:您要是不敢进,逃了,那就是大大的不孝。
    贾琏轻笑:“你们这些伺候老太太的都眼瞎,不晓得好生伺候她吃饭?”
    周瑞家的一愣,想反驳却说不得口,只得低头不作声。
    贾琏冷哼一声,迈大步走向荣禧堂。从堂外等候的小厮丫鬟们来看,该是两房老爷太太的人都聚全了。这倒是好笑,宝玉跑丢了,一家子人不出去找跑到他这儿来聚会,跟他来要孩子。
    贾琏倒想听听这些人有什么歪理论怪在自己身上。进了门,贾琏立刻就听贾母厉声的叫喊,接着碎了一个茶碗。热腾腾地茶水泼洒在地上还冒着热气,其中碎瓷片中有一块溅到贾琏的脚边。
    贾琏低头看着那块碎瓷,顺脚踢走了。
    贾母看见他这个小动作,更气不打一出来,“你这混账,你弟弟人都丢了,你不派人找,跑哪儿跟谁厮混去了?”
    “满府的人都被派出去找了,也还是没找到,我房里那三两个人能有多大的作用?连那些伺候过宝玉,素知他习性的,都找不到他,可见他是有心想躲,再多人也是瞎找。”
    贾琏说着把目光移向坐在贾母下首左侧的王夫人。她白着一张脸,看起来神情憔悴。不过盯着人的那双眼倒是很有劲儿,死死地狠看着自己,恨不得把目光化成利刃扎在他身上似得。
    贾母气得站起身,一手捂着胸口,身子似要摇摇欲坠,另一只手指着贾琏,抖啊抖,“宝玉在你这跑丢的,你不担忧去找,反在我老婆子面前巧言辩驳,你——”
    贾赦见势不妙,焦急的给贾琏使眼色,希望他赶快服软,给老太太赔个罪。
    贾政则和王夫人一样,死盯着贾琏,拍桌子喊:“不孝子,孽畜!”
    贾琏听到这话,目光顿然凌厉起来,目光扫过贾赦,转而射向贾政:“您说什么?”
    “我骂你——”
    “二弟,琏儿可是我儿子,你骂他什么话?他若是孽畜,我是什么,你是什么,母亲是什么?”贾赦觉得这时候应该站出来,老太太这样偏心可不行,这次他们大房有理。
    贾政一时间被噎住了。
    贾母惊诧地打量贾赦,冷笑:“到底是自个儿的儿子,要护犊子。人家就没儿子了?”
    贾赦一怔,一股酸涩泛在心头,眉头紧皱,极为不爽和委屈的小声嘟囔一句,“那我也是您的儿子呀。”
    贾赦这一句略带苦涩的辛酸话,似乎在不满地叫嚣贾母偏心二房。
    贾母身躯蓦然震住,目光久久落在贾赦身上,带着一种难以形容的情绪,似乎是愤怒中带着一点嫌弃和无奈。
    总归,她是没有丝毫愧疚的。
    贾母冲贾赦发火:“你闭嘴,这儿没你的事儿,就说琏儿欺负宝玉的事。”
    贾赦的心也是肉长的,他再混账,也是从个天真无邪的娃娃长到现在这个样子。他真心痛,就算自己改过表现好了又能怎样,老太太还是偏心二房。
    贾琏看出贾赦心情不对,渐渐眯起眼睛,整个人不怒自威。
    “欺负?呵,”贾琏阴冷的看着贾母,口气里讥讽意味十足,“这个理可得好生讲讲了。宝玉又不是我生养的,也不是我教导的,更不是我照顾的,跟我有何干系?他一个人跑来,我已经叫人立刻送他回您那里去,是他自己不愿意挣脱跑了。腿长在他身上,我能如何,难不成我要为了留住他把他的腿打断了不成?只怕真那样做的话,别人又不知会如何编排我。”
    贾琏说罢,目光便扫向王夫人。
    “你什么意思?”王夫人瞪眼看着贾琏,口气凶悍,倒也不像是病了没劲儿的人。
    贾母深吸口气,发现贾琏这孩子管不住了,气得直冷笑:“好,你要讲理是吧。宝玉擅自跑开事儿的确是他自己个儿任性了,但我恼你却不是因为这个,还有你不派人找宝玉的理由我也可以不追究,但你倒是说说,你因何把李嬷嬷圈禁在柴房里,甚至还出言不逊?”
    “出……言不逊?呵,是在形容她自己呢。”贾琏嗤笑,面色薄凉如挂了霜的冷玉。
    贾母:“怎么?”
    “我便是解释了,也必定是两方各执一词,还是会有人不信我的解释,我又何必浪费口舌。”贾琏讥讽道。
    贾政涨红着脸还要发火,但却被贾赦一直眼巴巴的盯着,他也意料到自己一说话就会被大哥挑刺,他也懒得自降身份和他去辩白这件事。哼,清者自清!
    不过宝玉这孩子可恨,悄无声息地消失了。若是理由不得已就罢了,若是他自己任性闹的,他非得把他打个屁股开花。
    “你说出来有道理,我们自然信你。”贾母隐忍道,她到要看看贾琏多有理。
    “呵,就这么一点事,翻出这么大的花浪来。”贾琏转眸,目色冰冷的望着贾母,“宝玉来我这里欲言又止,明明怕我,却要留下跟我一块睡,我要送他走,他就疯跑了出去,如此奇怪的行径岂会没问题?这李嬷嬷来了之后,不分青红皂白,便质问我,更是奇怪。即便她没问题,她作为宝玉的奶母,身兼护卫之责,却推脱说自己没了奶水,所以宝玉跑丢就跟她没了关系,何其可笑。她带过孩子,理该知道像宝玉这样六七岁的孩童最是贪玩不知高低的年纪,眼睛一刻都不该离开他身上。若非她一开始看守不利,宝玉怎么会有可能跑出去。”
    “这……”贾母被贾琏那种凉薄的眼神儿惊着了,原本愤怒的心就像是突然被一层冰霜包裹着,渐渐消退了下去,也冷静了下来。
    贾琏见贾母的情绪终于恢复了理智,开始道出自己的怀疑:“一个娃娃罢了,能跑得到哪里去?理该是在府里转悠。若是府中找不到,这么多人竟也没人知道或是看见他去哪儿了,那就只有一种可能。”
    贾母听出贾琏的意思,瞪圆眼,也忘了先前生气的事儿了,急切的问他:“你是说有人在帮他,故意藏着他?”
    “说不好。”贾琏瞟眼此刻已经眼色略显慌张的王夫人,又叫人把李嬷嬷带上来。
    贾母这才明白了,怪不得贾琏对宝玉跑丢的事儿不上心,怪不得他会关了李嬷嬷,原来他早就料到这件事里面有蹊跷。她先前还奇怪过,一个娃娃跑出去,这荣府这么多人怎么就找不到了,竟然是有人帮忙藏了。贾母也把怀疑的目光放在王夫人和李嬷嬷的身上。若是今天的事儿还是王氏在作妖,只要拿了证据,她必不饶她,以后什么脸面她也别想要了,就是她那个做了大官的大哥来求也没用!
    王夫人忙使眼色给李嬷嬷,目光狠厉。
    李嬷嬷噗通跪地,立刻哭诉着自己冤枉,然后装无辜的问贾琏:“琏二爷您怎能这么狠心冤枉老奴呐,老奴不过是那会子着急找宝二爷,想请琏二爷帮忙罢了。”
    贾琏负手而立,嘴角噙着一味叫人品不出意味的笑,他微微仰首,仿若一座冰雕般,任李嬷嬷怎么言语,都不为之动一丝一毫。
    外头这时候闹起来,听见孩子的哭声,然后就有婆子喜气洋洋的来通报:“宝二爷找着了!”
    贾母立时站起身来,欢喜的问人在哪儿。接着,便有三个粗壮婆子拥着一位更为壮实的婆子进门,那婆子怀里紧紧抱着宝玉,任宝玉正在她怀里怎么挣扎都逃不出,只能一味地叫哭。
    进了屋之后,婆子放了宝玉,跪在地上给贾母请安。
    宝玉哭得眼睛都红了,一见贾母在,就委屈的跑过去扑进他怀里,抱屈道:“她们好没规矩,硬拖着我回来。也不知谁才是主子爷了,嫁了人就成了这副母夜叉样儿,好生吓人!”
    “你是谁生出来的,女人若非嫁人会有你?”贾琏冷笑质问一声,宝玉立时就蔫了,畏惧地躲在贾母身后,不敢看贾琏。
    贾母问宝玉为什么跑出去,宝玉畏畏缩缩,目光闪躲,只说是自己错了,任性妄为。
    贾琏呵呵冷笑,按理说大人不该跟小孩计较,但此时他对‘赔罪’的宝玉当真喜欢不起来。本来样子长得挺好的,细皮嫩肉,五官精巧,漂亮的跟年画上的娃娃似得,但这性情真是被养娇惯了,而今是略有怪癖、略矫情。只怕大了之后,就会变成很有怪癖,很是矫情了。
    王夫人不满瞪贾琏一眼,哄宝玉过来,哭着喊:“我的儿!”然后便泪眼婆娑的抚摸着宝玉的后背和头发,心疼得不得了。
    贾母见状有几分心软,毕竟因为她的命令王夫人已经许久没见过宝玉了。
    “人是怎么找回来的?”贾母问跪在地上的婆子。
    婆子因刚被宝玉辱骂了一句,还在暗自咬牙,忽听此问,看眼宝玉,不知该怎么说。
    贾琏插话道:“老祖宗,我看宝玉的情绪不稳,不如叫婶子带他先去休息,其他的事我们在再细细计较。”
    贾母点点头,吩咐了王夫人。王夫人一听那声细细计较,就皱了眉头,不想走,但碍于贾母的吩咐又不得不走。
    等人走了,贾琏才道:“这四个婆子是我派去的。进门后听说人还没找到,我便吩咐兴儿去查了查后院的门。”
    婆子跟着解释道:“奴婢们就是听了二爷的意思,去梨香院检查通着外街的那扇门,发现门锁被硬砸开了。奴婢几个便想,宝二爷既是出了府,那必然是在什么亲戚家,最近的便要数府东的宁府了。奴婢们就去打听,才知宝二爷带着俩小厮锄药和茗烟出了府,跑去东府蓉哥儿那里宿了一夜。蓉哥儿却不知道咱们府上闹着找人,宝二爷跟他说早知会过您了。”
    贾母听到这一出,也略有些生气,宝玉这孩子素来还算乖巧,今儿个怎么会闹出这档子事儿,还撒谎?这还是她心疼的那个乖巧懂事心善的宝玉?
    贾政早气得面红耳赤,大骂宝玉混账,这就要去立家法。贾母略拦了拦,但见贾政坚持,也就随他去了。
    不久后,府东面就传来宝玉猪嚎般的痛叫声。
    贾母心疼的擦擦眼泪,却是不信宝玉是撒谎的人,再说贾琏之前还暗示过是有人指使,坚持要把此事弄清。
    贾母召来锄药和茗烟来细问,俩小厮都说是宝玉主动找他们命令他们的。贾母再审李嬷嬷,李嬷嬷吓得屁滚尿流,她心里知道自己坦白就没好果子吃,硬是死咬着不放,就说是宝玉自己不知道怎么跑出去的。
    说来说去这事儿就成了宝玉自己任性抽疯了。
    贾母心里很不爽快,却也知道此事也就只能就此作罢了,再查也查不出什么,可又有些不甘心,转头问贾琏的意思。
    贾琏只淡淡的说了一句“老祖宗做主就好”,再无多言。
    贾母这才恍然意识到贾琏待自己的态度似乎变了,今日的事似乎很伤了他的心。而今他正在为四皇子做事,前程看好,自己起初那般毫无情面的把怒火撒向他,的确是有点抹了他的面子。
    她一着急上火,怎么就忘了,而今琏儿的身份和以前大有不同了。
    贾母忙道:“这件事你受了委屈,后续的事儿便由你做主,你来处置。”
    贾琏立时睥睨李嬷嬷。
    李嬷嬷顿时全身发抖,惧怕起来。
    贾琏:“照看宝玉是你的责任,既是你们这些人无所作为,便不要白占地方干拿钱了,刚巧我庄子上缺人手,李嬷嬷一家子都搬到庄子上照看庄稼苗也好,至少照看不周了,也就是几亩地减产的事儿,不至于丢个大活人。”
    李嬷嬷一听是株连全家,吓得哆嗦不已,忙磕头求饶。
    贾琏不吭声。
    贾母见李嬷嬷挺可怜,想求情,但看贾琏那副冰冷的态度,终究没开口。
    她没必要为一个下人离间了她们祖孙的情分。
    “再有,宝玉院里的那些丫鬟们,我看也都是贪玩不尽职责的,每次瞧她们几个都爱兀自的玩儿闹,不敬主子不说,甚至还欺负到宝玉头上。听说上次太后从宫里头赏赐的点心,宝玉还私下里给这些丫鬟分食了,闹得全府皆知。也难怪全府的丫鬟都想削尖了脑袋往宝二爷房里去,有这样的待遇,谁不想去。且不说宝玉将御赐点心分给下人的事儿合不合规矩,她们该不该要。就说这些丫鬟领了月钱,就理该干好份内的活儿,去仔细盯着她们家宝二爷,这是她们的责任。她们犯了和李嬷嬷同样的错,罚了李嬷嬷,自然也该罚她们。那日陪同宝玉在老太太房里的人,一律踢出去,降到厨房做粗使。”
    “都要罚?可是……”贾母回忆了下,那天跟着宝玉在她房里的丫鬟足有四五个,麝月、秋纹等都在其列,这些可都是他精挑万选放进宝玉屋里头的,都弄走了,未免太可惜,“能不能……”
    贾琏一眼就看穿贾母的意思,拱手道:“那便全依老祖宗的意思也可。”
    贾母对上贾琏的眼睛,闭上了嘴。她刚才还干脆地说这件事要贾琏去处理,如果这时候自己提出质疑,那她就是打自己的脸。
    贾母咬牙忍痛割舍道:“我没意见,你处理的很好。”
    “那便照此办了吧,他房里的人少了,暂且叫这四个嬷嬷填补过去,顺便督促宝玉学习。”贾琏看眼站在地中央候命的四位嬷嬷,“这四位本来是我叫人请来训教琮弟的,不过现在看起来宝玉更需要被教导,先紧着他吧。”
    贾母看一眼,叹口气,无奈地点点头。
    这件事虽然就这么混过去了,但王夫人那里贾母还是记上一笔。她是断然不相信宝玉这个纯真的孩子能闹出这样莫名其妙的事情来。本来王夫人那边她是打算叫其反省个三五个月就罢了。而今看,这孩子还真不能跟她沾边儿,就叫她好生在府东那边待着去吧。
    隔日,贾琏来找贾母商量事情,就见宝玉正趴在榻上,一边叫屁股疼一边抹泪跟贾母闹脾气,似乎是对他房里那几个新来的嬷嬷不满。
    这件事贾母做不了主,只得道:“正好做主的人来了,你去求求你琏二哥哥。”
    宝玉一见贾琏来,就吓得忙把头躲在贾母身后,别说求他事情了,连正常说话他都不敢。
    贾琏特意看着宝玉,问:“你有话对我说?”
    “没……没有。”宝玉讪讪低头道。
    贾琏再不看她,转而对贾母道:“您先前吩咐修葺府东的事儿,而今都已经备好料和人手了,过两日等图纸一出来就可以开工。”
    贾母才想起这事儿,脑海里浮现出王夫人那张脸,当即蹙眉摇头:“暂且罢了吧,就让他们那么住。”
    贾琏早料到是这个答案,应承之后,便和贾母提出他要再去扬州。
    贾母想起贾敏,就流起眼泪来,“我老婆子已有近三十年不见她了,倒不如干脆随你过去,好生去看看我的宝贝女儿。”
    贾琏默了会儿,道了声“我会把您的话带到”,便匆匆扶手行礼告辞,独留贾母坐在原地发愣。
    片刻后,小丫鬟进门传话:“太太,周瑞家的来了,带了二太太抄的许多经书,还有——”
    “让她滚!”话还没说完,贾母街截话骂道。
    王夫人闻讯,独自在佛堂垂泪,浑浑噩噩,不知昼夜数日。
    ……
    贾琏准备齐全后,就乘船前往扬州。到达之后,贾琏便开始马不停蹄的忙碌。显示用十万两银子在扬州置办了许多田产,再视察了草药、水稻等种植情况。见每处都涨势良好,贾琏才算放心。
    至于他上次离开前特意给庄子里的人留下的雄性不育稻花的画,似乎没起到什么作用。尽管他以千两银子作为奖励,但因为当地农民不懂鉴别的缘故,再加上本身这类植株不好找,所以搜集失败了。而自己在荣府侥幸找得那株,比较瘦弱,只怕是一次性很难成功。杂交是要使用到三系水稻的,除了雄性不育,还有雄性不育保持系和恢复系。因为没有现代技术的支撑,这个过程放在古代的时间只怕是更长。
    目前只能暂时大力推广套间做种的方式了,还有一些稻田里养虾蟹之类的可以很快见效的方法。杂交水稻还是是一条漫长的路,需要耐心和时间。
    两日后,林如海笑眯眯的来找他:“好侄子,姑父有个好消息告诉你。”
    贾琏疑惑地看着林如海。
    “早前我曾命人把那幅画弄成了悬赏告示,贴在扬州城四个城门口,而今已经过了抽穗时节,也就搁置忘了。前日有一老头突然上门说他家后院有。我有些疑惑,便叫管家去筛查了一遍,长得还真跟你画上描述的特点很类似。今日咱们都有空,一起过去瞧瞧?”
    贾琏眼睛顿时亮了,林如海话音还未落,他便已经一步到门口,笑着伸手请林如海先行。
    林如海笑着指了指贾琏:“你这孩子,我算看明白了,除了地上面的事儿,就没什么别的事儿能叫你心情好的。”
    二人很到了农户家,在老农的引荐下,来到三间小房的后院的一处小河前,河边长些杂草,却有很多个用石头圈出的边界。仔细看,边界里都有一颗稻子苗。
    贾琏拿着放大镜仔细地每一颗挨个观察了三遍,因为这些稻苗植株矮,贾琏是整个人趴在地上观察的。
    微风轻拂,柳枝摇曳,有一尾绿肥虫子“啪嗒”一声落在贾琏的头上。
    作者有话要说:
    大鱼:吃一口黛玉,黛玉……23333,好好笑。
    黛玉(非常淡定的拿起筷子,夹了一块鱼塞进嘴里):“听说你想吃我?”
    大鱼:Σ( ° △ °|||),没有,没有
    贾琏:帮读者朋友问一下,今天为什么没有小剧场?
    大鱼(翻出红领巾戴上,一本正经):怪春晚……
    
    第38章 虫的存在感
    
    林如海张了张嘴,“琏儿,”
    “嘘——”稻苗随风摇曳,晃动的厉害,贾琏用手拢住,认真仔细地观察,嘴角的笑容越来越大。
    绿肥的虫子在贾琏的头上蠕动,再蠕动,终于找对平衡后,用肥胖的身体一点点往前送力,迟缓朝着贾琏的脑门前行。
    林如海抬手指着那虫子,忍不住道:“琏儿,你——”
    “嘘——”贾琏直接向前爬了两下,看另一处被石头圈围住的稻苗,放大镜贴近后,贾琏笑得愈发灿烂。
    一个趴在草地上的爬行,脑袋上的绿虫子也同时爬行……
    林如海和那老农对视一眼,都忍不住哈哈笑起来。
    贾琏依旧充耳不闻,站起身来奔向第三棵、第四棵……脸上的表情随之也越来越兴奋。看来河边出现的这几科野生稻都是来自一处的,都有着雄性不育的特点。
    因贾琏的起身,绿肥虫子从贾琏的玉冠边儿摇摇坠到贾琏的肩膀上。林如海至此才走到贾琏身边,把那虫子给掸掉了。
    贾琏看着落在自己脚边的那颗大绿虫子,笑了笑,“不如拿回去给黛玉玩。”
    林如海:“……”
    贾琏说罢,真弯腰捡起地上的那颗大绿虫,用大草叶裹着,着命小厮拿着。
    林如海见他是认真的,还一脸兴奋的样子,实在是不好意思拂了他的好意。他蹙眉捻了捻胡子,心里只盼着她家黛玉胆子能大点,不会被她这位奇怪的表哥哥送的虫子吓到。
    贾琏高兴地命人将八棵稻子苗连土移栽在盆中,付了千两银子给老农,便同林如海一起乘车回去。
    到了林府后,兴儿依照琏二爷的吩咐,找木匠做了个精巧的檀木四方木架子,然后在上面罩一层纱窗,将绿虫子放进去,捡些新鲜的树叶放进去。
    贾琏便提着这东西去见黛玉,想想又怕不合适,贾琏转头把这东西交给林如海去送。
    林如海为难的看着纱网笼中的绿虫子,一时间竟无言说什么了。
    “姑父给她送过去吧,想她整日待在闺房也没什么趣儿,倒不如给她弄个虫子观察。”
    林如海捻捻胡子,尴尬的笑回:“贤侄倒还是……很有……想法的。”
    说罢,林如海就忧心忡忡的看着纱网中的绿虫子,真怕她家黛玉看见后吓哭了。不过既然是贾琏的好意,人家为他们家也没少操心,还是不好拒绝。
    “要不你还是同我一遭儿去吧,黛玉年岁也不大,你无需忌讳什么。”林如海可不好意思把虫子送给自己女儿,这事儿还是贾琏去干比较好。
    贾琏一口答应,这就随林如海去了。
    黛玉这几日身子稍好些,正依在窗边读书。听说父亲和琏二哥哥来了,高兴地迎过来行礼。
    林如海使眼色给女儿,微微咳嗽了下,“玉儿,你琏二哥哥给你送了礼物,要记得感谢。”林如海意在提示黛玉不要嫌弃,更不要见了之后做出什么过激的举动来,毕竟那是个虫子,女孩子应该都比较怕得。
    黛玉长着一颗七巧玲珑心,父亲一开口她就意会其中的意思了,反而更好奇,笑着朝贾琏手上看去。是个精巧的小纱笼,里面放着一个绿莹莹的东西,似乎还在动。
    “这是什么?”黛玉感兴趣的凑过去,仰头,眨着秋水般地美眸望着贾琏。
    林如海一脸看热闹的表情,黛玉不怕虫倒出乎他的意料。这下他倒要看看贾琏怎么说这孩子解释。送个虫的目的为何?难道虫子也跟蝙蝠一样,有什么吉祥的寓意?
    “蝴蝶。”贾琏把纱笼子放到桌上,打开上面的口,让黛玉仔细看里面的大绿虫子。
    黛玉好奇的瞧一眼,看到一肥肥胖胖的绿虫子,掩嘴笑起来,“琏二哥哥唬我呢,这哪是蝴蝶?”
    “它会是的。只是现在这时候她还只是蝴蝶的幼虫,你每天往笼子里放一些新鲜的树叶,虫子慢慢长大做茧,大约一月左右,就会羽化成美丽的蝴蝶。她就像人一样,需要努力学习,经历成长,便会褪去无用的丑陋,终会变得美丽翩跹。”贾琏解释道。
    黛玉若有所悟地点点头,笑着叫人好生收下这个礼物,“二哥哥说的很有道理,那我可要亲眼见识一下了。”
    林如海看着贾琏,捻着胡子点点头。他没想到琏儿送个虫儿,还能讲出这么一番动人的道理来,这孩子的脑袋的确很有想法,与众不同,非凡人可比。最重要的是他有心,晓得惦记黛玉。说起来这些日子自己因为忙于公务,已经嫌少来瞧她了。妻子那边还在养病,日日全靠她去帮忙讲故事解闷。说起黛玉讲故事,也多亏贾琏的影响,要不是他当初让贾赦给贾敏讲故事,他们还不知道这东西也能给人解闷‘治病’。
    离开黛玉住处之后,贾琏便问林如海贾敏而今的病情如何。
    “倒是好些了,日渐康健,而今偶尔也能往园子里走走。只是这身子毕竟病了许多年,耗了根本,伤了元气,只怕一时半会儿缓不过来,还得好生养。只是你姑母这人心思过于纤细,就怕她思虑过甚,一到冬日便会再此病发严重。”林如海紧锁眉头,提起贾敏的病情便忧心不已。
    “老祖宗给您和姑母的信可看了?”贾琏问。
    “看了,我们也正在考虑。”林如海道。
    贾琏有几分不解,“考虑什么?”
    “怎么,你竟不知?老太太没和你说?”林如海见贾琏依旧摇头,忙解释道,“她很是关心你姑母的病情,说若是她病好些了,便要请她回荣府走动走动,顺便也请宫里头的御医好好诊断给她调养一二,再者老太太想她想得紧,也希望能见见黛玉。”
    “她竟要姑母和妹妹进京。”贾琏刚听到这个消息有点吃惊,感叹一句后,他便蹙眉不语。而今贾敏人还健在,贾琏便没考虑到黛玉会进京的问题,没想到贾次竟擅自做主邀她们母女一块过去。
    这老太太,八成是担心跟自己商量会被反驳,所以连说都没说,就悄悄写在信里了。
    贾琏无奈地摇摇头,在心里叹了声:“老姜辣!”
    “你姑母他是极为想念她母亲的,若是此去能了却她的思念之苦,在娘家能心情舒畅,把病给养好了,我倒是欣慰。黛玉这孩子虽然体弱,但这段时日身子还不错,可以随母行船。况且京城有御医圣手,或许有更多有效的办法能调理她的病根。”林如海是愿意让他们母女进京的,只要能让贾敏好,他一个人待在扬州也没什么。
    “姑父就没想过,荣府而今也不是当年的那个荣府了。”贾琏看着林如海,提示他一句。
    林如海目光一定,与贾琏对视半刻后,紧锁眉头的脑袋动了动,点头了,“毕竟是混官场的,知道些。不过到底是御赐的国公府,当年的余威还在。只要太上皇不死,荣府还是而今的荣府,但若……”林如海避讳的跳过‘死’字,接着道,“家里若没个男丁撑着,必定颓败。不过而今有你,我便能放了些心了。你对黛玉也很照顾,将来他们母女若去了荣府受苦,老太太庇佑不住的,还要烦劳贤侄帮衬。”
    林如海说着,还要拱手行一礼。
    贾琏忙搀扶住,“姑父这样可折煞我了,我一小辈何德何能,怎能受你的礼。”
    “自古贤才难得,理受敬重,我敬慕你才华便不论辈分。”林如海踱步走到水榭边,看见湖上面翩翩飞舞的两只蝴蝶,忽然想起贾琏先前告知黛玉羽化成蝶的话来,笑道,“说实话,你未来扬州之前,我对你的印象是另一番样子,你来之后,不仅对你和你父亲改观了,还有你二叔的。但不同的是,一个由坏到好,一个是由好到坏。”
    贾琏知道,以林如海的聪慧,该是早就从他的言语中推敲出一些门道了。也便放宽了心,只要林如海和贾敏心里做好了准备,经过慎重考虑决定下来的事,那他便没必要多做言论插手人家的家务事。而且贾敏也的确是很多年没见贾母,她的病也的确是要找个精细点的大夫来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