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鸿鹄-第3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黛玉也在等他,见他掀开舱门上挂着的布帘走进来,脸上露出了笑容,迎了上来:“可是饿了?厨房那边做了鱼汤,说是一早的时候从运河里面钓上来的江鲫呢!”

    “那我可是有口福了!”即便是对林黛玉来说,已经出了热孝,虽说还要穿素服什么的,但是,饮食上却已经没有多少忌讳了,只是不要搞什么戏酒便可,尤其林黛玉本身身体便不好,真要天天豆腐白菜的吃素,只怕孝期还没守完,人都要垮了。因此,最近在船上,史鸿便叫了船夫伙计闲下来的时候弄点鱼虾之类的河鲜,反正这年头都是纯野生的,没有乱七八糟的饲料添加剂,厨子水准也不差,那些鱼虾无论怎么炮制,味道都不会差。

    林黛玉抿嘴一笑,便叫了雪雁:“雪雁,吩咐下去,传菜吧!”

    因为在路上,一切从简,因此,桌上不过摆了三菜一汤,但是也就是史鸿与林黛玉两人用饭,也足够了。汤自然是那一道鲫鱼汤,炖得汤汁乳白,鱼肉入口即化,三道菜,一道是盐水河虾,一道是清炒豆芽,一道是大煮干丝,都是清淡又不失鲜香的家常菜,再配上碧玉粳米饭,叫人胃口大开。

    雪雁与紫鹃在一边伺候着用饭,其实主要就是去鱼刺,剥虾壳,史鸿如今也已经习惯了,甚至乐在其中,没办法,腐化堕落总是要比精神升华更容易。林黛玉同样是官宦人家出来的,对此自然也是觉得理所当然,两人秉承着食不言的规矩,慢条斯理地吃完了这顿饭,林黛玉胃口还不错,除了用了一小碗饭之外,还用了七八只河虾,又吃了两筷子鱼肚子上的肉,豆芽跟干丝也吃了几筷子,算起来,已经是超常发挥了,史鸿看着挺满意,林黛玉实在是瘦了些,再者说了,药补不如食补,多吃点饭菜,比什么补药都强,因此,搁下了筷子,便直接吩咐,赏今儿个做菜的厨子每人一吊钱,虽然不是很多,毕竟厨房这种地方,一向是容易捞到灰色收入的,再怎么整改,也是杜绝不了的,但是这却是难得的体面。

    林黛玉等着将桌上的菜都撤下去了,丫鬟也端了茶上来给两人漱口,她拿了帕子擦了擦脸,这才问道:“子嘉之前心情不错,看起来那位薛家二公子与他家大公子颇有不同?”

    史鸿笑道:“的确是大有不同,薛二公子算是个聪明人,说起来,也就是没摊上一个好爹妈罢了!不过,能够生在薛家,也总比生在寻常百姓家强许多,我瞧他,虽说替他堂兄跑腿,但是似乎有些不忿之意,自个也在偷偷摸摸地自起炉灶呢!”

    林黛玉捏着帕子,垂下眼睛,叹道:“之前在家的时候,也听说过这位薛二公子的事情,说是去年的时候,他与他家妹妹便上了京,如今也住在荣国府呢!”

    这是这么多天以来,林黛玉第一次提到荣国府,史鸿也没太在意,只是说道:“荣国府那位姑祖母是个喜好热闹的,一向喜欢叫了亲戚家的姑娘在她身边顽笑呢!”

    林黛玉轻叹一声:“外祖母年纪大了,喜欢晚辈在身边奉承也是常理,只是外祖母一直说着疼爱孙子孙女的,偏生至今二表姐还没个着落。”说到这里,林黛玉不免有些自嘲,若是当年父亲没能从扬州生还的话,自己这话儿应该也是被困在贾家内院里面,如同如今的史湘云与薛宝钗一样,为了嫁给贾宝玉争风吃醋吧!想到自己或许要沦落到那个地步,林黛玉心里就不由一阵恶心,对那个口口声声说如何疼爱自己的外祖母,也多出了许多防备来。

    史鸿见林黛玉语气有些淡淡的,不像是为贾迎春抱屈的模样,只是单纯地提起,觉得林黛玉只怕对贾家已经失望到一定程度了,连以前的姐妹,也疏远了许多。若是贾家遭难,林黛玉会伸出援助之手,但是如今,却别指望林黛玉毫无芥蒂地继续拿贾家当做亲戚了,她本就是个爱憎比较分明的性子,以她的身份地位,也没几个人值得她委曲求全。

    史鸿想了想,还是说道:“这也未必是什么坏事,以前也听你说过,你二表姐的性子过于软弱,真要是现在就议亲,弄个门当户对的出来,就算成了事,她也是个撑不起来的,还不如先等等,看看给她找个门第差一些的老实人,到时候,哪怕是看在贾家的门第上,她也不至于受了委屈!”

    林黛玉对此却不以为然,贾迎春连自己房里的下人都拿捏不住,更别说别人了。何况,以林黛玉的见识,却是不怎么相信什么仗义每多屠狗辈之类的说法的,在她想来,门第较高的人家,尤其是读书人往往还会顾着脸面,比如说贾赦那样混账的人,虽说宠妾,对于邢夫人也不看重,加上邢夫人在贾家上下的主子那里也没多大脸面,起码在大房的下人那里,也是说得上话的,不至于被人怠慢,哪怕贾家嫌弃邢夫人出身低,自己也不是什么精明能干的人,也不会让奴才欺负到了她头上去,贾赦哪怕一年到头,不怎么进邢夫人的门,却也没有对邢夫人有什么家暴的行为,连休妻的话都没怎么说过,自然是因为贾家哪怕内里荒唐到了极点,明面上还是要脸面的,宠妾灭妻可不是什么好名声。要是碰上个出身不高,无知无识的人,那就是秀才遇到兵,有理也说不清,何况,贾迎春这人就算有理,都说不出口呢!因此,贾迎春要真是嫁给了哪个寒门子弟,没准又是个受夹板气的下场。

    当然,这些话,林黛玉也没直接跟史鸿说,男人在这类的事情上,总是显得有些天真,林黛玉也不愿意自己的丈夫纠缠在内院这些小节上,有着林如海这样的父亲,林黛玉自然不会希望自己的丈夫是个没志气的窝囊废,以她的想法,大丈夫即便不能平天下,但是修身齐家治国却是理所当然的事情,若是纠缠在这些琐事之中,难免消磨了雄心壮志,而且平白局限了心胸。

    因此,林黛玉很快转移了话题,说道:“这些咱们也是白操|心,外祖母自有打算,说起来,小姑的事情,倒是我耽误了小姑!”林黛玉如今也只好这么称呼史湘霓了,按照年龄,史湘霓比她还大一点,以前都是要叫一声湘霓姐姐的,偏偏她现在嫁了史鸿,按照史鸿这边,却该叫史湘霓一声妹妹,这让林黛玉和史湘霓都有些别扭,因此,林黛玉干脆便叫史湘霓小姑了。

    “说什么呢!都是一家人,有什么耽误不耽误的。”史鸿拉过林黛玉的手,说道,“湘霓年纪小,又是被一家子娇惯大了的,以父亲母亲的意思,巴不得让湘霓在家多住两年呢!就算她这会儿订了亲,母亲也要将她留到十五六之后再出门的!”

    林黛玉闻言心里一松,她心思细腻,担心因为这事,惹了婆家不乐,将来不好相处,这会儿史鸿这么一说,让林黛玉轻松了许多,起码在这事上,丈夫没有什么怨言,至于婆母那里,回去之后也就知道了。

    秦夫人那里,对林黛玉的心思是比较复杂的,这个媳妇生得好,人也伶俐孝顺,也没有一进门就想要管家争权的心思,跟小女儿关系也不错,只是,这命却不怎么好,幼年的时候就没了亲娘,这会儿,林如海又去了,似乎有些没福气,平常见到这样的女孩子,秦夫人难免同情怜悯一番,但是这是自家的儿媳妇,秦夫人就有些不满意了。只是,秦夫人不是什么不识大体的人,她虽说眼光并不长远,却也知道,娶到林黛玉这个媳妇,对于儿子的将来是有好处的,哪怕是为了这个,秦夫人也不能对林黛玉过于苛求了。不过,往好里面想,儿媳妇将来不会老向着娘家,一心一意为自己家着想,也是好事。

    另一个让秦夫人顾不得想林黛玉的事情的是,史湘霓的婚事差不多有着落了。


第97章

    秦夫人瞧上的是淑和长公主家的次子,淑和长公主是上皇的第三女;母妃已经去世;上皇儿女都不少,淑和长公主既不是长女;又不是幼女;也没个得力的母妃;因此;一直默默无闻;等到十六岁的时候出嫁;嫁的也不算高,是宁远侯家的嫡长子苏澈;宁远侯一脉说起来也是皇亲,那会儿已经开始没落,退出了权力中心,当时的宁远侯,也不过在宗人府担着一个三品的闲职罢了,由此可见,当时的淑和公主,是何等不受宠了。

    不过嫁得低有嫁得低的好处,淑和公主不是什么蠢人,她再怎么不受宠,也是天家的女儿,宁远侯府自然不敢怠慢,苏澈也不是什么跋扈嚣张的性子,甚至秉性称得上是温柔,对淑和公主也极为敬爱,两人在外人面前也算是恩爱有加了。淑和公主的肚子也很争气,连生两个,全是儿子,后来又有了个女儿,儿女双全了。苏澈一直以来对于淑和公主也是温柔体贴,连身边伺候的侍妾,也都打发了出去,夫妻两个一心一意在公主府过日子。以前觉得淑和公主嫁得委屈了的人,这下子纷纷觉得,她是个有后福的人,夫妻恩爱,儿女孝顺,不用为婆媳关系什么的糟心,比起其他几个嫁的比她高,日子过得却不是很顺心的公主,要强出不少去。

    生在皇室,即便是公主,也具备一定的政治敏感性,淑和公主因为生母不受宠爱,能生下她已经是运气,她生母熬资历熬到死,才被追封了一个妃位,并没有一母同胞的兄弟姐妹,因此,她之前对于储位的事情根本插不上手,宁远侯府倒是想要投机一下,却被淑和公主给打消了主意,按照淑和公主的说法,不论是哪个兄弟登基,她们这些姐妹都有个长公主的位份,哪怕一辈子游离在权势边缘,也能够保住三代富贵。

    因此,宁远侯府非常幸运地在之前波及了不少比起侯府还要强力许多的权贵的夺嫡之争中保留了下来,甚至还有了不小的收获。因为之前的事情,牵扯到的宗室实在比较多,哪怕宗室没有太多实权,可是,皇帝也是需要宗室支持的。淑和公主想着,反正自己不讨太上皇喜欢,跟所有的兄弟也不过就是面子上的情分罢了,与其找个人烧冷灶,还不如直接就投靠已经坐上了皇位的那位。淑和公主的识相显然让皇帝龙心大悦,虽说限于长幼嫡庶之类的规矩,不可能第一个封她做大长公主,但是,淑和这个封号,却是当今赐下的,之前她的封号可没这么好听,不过叫做良平罢了,温良好乐曰良,理顺习善曰良,小心敬事曰良,温敬寡言曰良,无常无偏曰平,这算什么呢,听着就有些不像。然后她的两个儿子不管成年与否,都分别得了骑都尉和云骑尉的爵位,当时走路还走不稳的女儿,更是获封县君。此举一出,宗室里面的一些没有利害关系的人,都纷纷投向了当今,当今也各有赏赐。

    淑和大长公主的长子苏岩本来就是能袭爵的,如今再加一个骑都尉的爵位,起码能够恩荫两个儿子,而且,苏岩也是个出息的,他并没有走文途,先是考上了武举,如今做的是大内侍卫,面圣的次数比他妈还多一点,前程可以预计。

    不过,苏岩已经成婚了,定下的是一等承恩公,也就是太上皇后娘家陈家的孙女,而且还是圣上赐婚,婚事是难得的体面。秦夫人看中的就是他们家的次子苏峰。苏峰比起苏岩来,就有些黯然失色了,他对于武事并不感兴趣,更喜欢琴棋书画,他在八股上天份有限,却精于古玩金石的赏鉴,也能吟诗作赋,还跟着本朝书画名家程先生学过工笔书画,按照程先生的说法,若是他能够专注于此二十年,必成大家。这样的评语,可不是看着公主的份上说着玩的,可见苏峰的确很有天赋,即便放在江南,也算是风流才子了。他风评也不差,除了痴迷于书画金石之外,并没有什么比较突出的不良嗜好,性子也是极温雅的,可以说是正儿八经的富贵闲人。

    史湘霓是小女儿,虽说女孩子该学的女红管家之类的都学了,但是,秦夫人对她的教育,并不是往宗妇或者是长子长媳这个方向培养的,因此,秦夫人也就是希望史湘霓嫁个门第较高的人家的嫡次子,一生安乐无忧便是了,至于什么家产爵位的,秦夫人也不是很在乎,有固然好,没有也没什么,她给女儿准备的嫁妆,足够保证女儿一辈子衣食无忧。

    苏峰很符合秦夫人的标准,他是大长公主的儿子,勉强算得上是宗室,又有了爵位,不管有什么政治上的动荡,都不会影响到他,起码能够保证女儿这辈子无忧无虑了。史湘霓也不是什么有野心的人,不需要丈夫封侯拜相。苏峰这辈子应该会一直留在京城,免得远嫁了,有什么事情,家里都不知道。比起之前打听到的一些人来说,苏峰算是最好的选择了。虽说听说苏峰身边有两个通房,但是在大户人家,这也是难免的事情,别的人家也有,便是公主下嫁,皇室也要先派出试婚的宫女,检查驸马有没有生理问题呢!

    最重要的是,这事也不是秦夫人剃头挑子一头热。淑和大长公主前些年上皇在位的时候,一直挺低调,几乎很少出现在社交界。不过如今,她却没有多大必要小心谨慎不冒头了,她次子要娶妻,小女儿要出嫁,都需要挑选合适的对象,因此,经常在公主府请了各家的女眷上门做客。

    秦夫人自然也带着史湘霓去过不少次,史湘霓生得并非绝色,但是娇憨可爱,未语先笑,看着就是个挺大气的小姑娘,在众多闺秀中,虽说算不上最好的,但是各方面衡量起来,却是个比较合适的。尤其,史家这两年的势头大家都看得出来,不提史家父子的仕途一直挺如意,单说史湘雯当年出嫁的时候嫁妆之丰厚,至今还有人提起,史鸿娶妻的聘礼在长安也算是顶尖的,由此可见,史湘霓的嫁妆也不会差。

    不是淑和大长公主市侩,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本朝的公主又没有食邑,就算晋了大长公主,一年也不过五千两银子的俸禄。这么多看着挺多的,但是,对于他们这样的门第,五千两银子,连点水花都溅不起来。她母妃出身清流,母家虽说衣食无忧,却称不上富贵。她出嫁的时候,嫁妆就是公主嫁妆的标配,差不多都是内务府准备的,因为她们母女两个都不怎么受宠,自然宫里的添妆也不丰厚,她的嫁妆看起来外面花团锦簇,实际上并不实惠,尤其如庄子铺子之类的固定资产,比起她的姐妹们来说,简直有些拿不出手。如今有的这些,不少还是她这些年自己想办法陆陆续续添置下来的。后来即便圣上登基之后加封,但是,也就是个名分爵位的事情,一个骑都尉,一年也不过四五十两银子的俸禄,连给贴身的下人发月钱都不够,能干得了什么事!国库空虚,内库也不丰厚,还得紧着上皇使用,圣上自己都要俭省,哪里还能大手笔赏赐良田财物,因此,淑和大长公主自从几个孩子长大之后,就一直为了孩子将来的生活头疼不已。

    别的人家,当家主母去后,嫁妆自然是可以按照自己的心意,全部交给子女继承,只是作为公主,很多事情就复杂了许多,很多东西,等到将来她不在了,因为礼制的问题,是要封还给内务府的,她的儿女根本继承不到,用了就是僭越。长子苏岩还好,能够继承整个侯府,自己也有了官职,次子苏峰最多只能继承家产的三成,何况,还要先将小女儿的嫁妆给准备妥帖了,这也是一大笔钱呢。

    苏峰喜欢各种风雅的东西,虽说看在她这个长公主的份上,如今也经常有人追捧,画幅画,写个字,润笔也挺丰厚,可是,儿子是不可能靠这个吃饭的。堂堂云骑尉,长公主的嫡子,哪能为了区区几百两银子,就去给人家做画匠呢!再说了,若是没了长公主之子这个名头,他的水准,能拿到的润笔也不会太多。他喜欢古董书画,金石玩物,哪样不要花钱,如今自己能够供着,等将来两个儿子分了家,自己怎么也不好太过偏袒了,嫁妆顶多一分为二,不可能全部留给小儿子的。没几个人会像史太君一样,喜欢小儿子喜欢到长幼不分,弄得家里一团糟,那是取祸之道。想到将来小儿子没准就要坐吃山空,这就让长公主忧心忡忡了。

    当然,她也不是要儿子吃软饭,靠老婆的嫁妆过日子,这话说出去可不好听。但是看着史家的人挺会搂钱的,史家原来的情况,她也是知道一二的,这些年愈发兴旺了。将来有什么赚钱的买卖,能不给作为亲家的自家儿子留一份吗?因此,权衡之后,淑和大长公主最终选择了史湘霓,在一次变相的相亲宴上,明确地表示了自己对史湘霓的看重,当时就将自己头上的一支。

    于是,等到史鸿回到长安的时候,史湘霓的婚事算是正式定下来了,就等着苏家下定了。

    作者有话要说:问同事借的系统U盘,重装的系统,结果里面什么应用软件都没有,从昨天晚上折腾到今天快中午的时候,才把乱七八糟的补丁打好了,又将该下载的软件都下下来了。这回下了个金山毒霸,也不知道这玩意杀毒能力怎么样,再也信不过360了!


第98章

    史鸿如今正忙着大事呢!说句老实话,没几个穿越者肯真正老老实实入乡随俗的;之前靠着玻璃肥皂什么的;大大改善了自家的经济情况,史鸿一时半会儿也想不到有什么自己能做的,因此;销假之后;依旧每天在翰林院消磨时光。

    翰林院这边大多数人都没有上朝的资格,但是他们消息却很灵通,毕竟;很多公文什么的,都要先经过翰林院。然后;就又看到又有人报灾;要求朝廷赈济了。国家大;幅员辽阔,自然各种各样的旱涝灾害都免不了,史鸿问了一下,说是山西那边,有几个县,又旱了。从播种开始,至今一滴雨都没有下,一些河流也断流了,眼看着就要颗粒无收,需要朝廷下旨赈灾。

    史鸿忽然想起来,这年头,粮食问题才是最大的问题呢!如今没有什么亩产千儿八百斤的良种,哪怕史鸿听说过这些良种是杂交出来的,史鸿也是不知道该怎么做的,后世那么多研究农业的人,也不过出了一个袁隆平罢了。这会儿,良田被所谓的地主阶级垄断,又没有良种化肥,一般的地,亩产不过两三石,一半以上要拿出来交租交税,农户自个能吃到的有一石就不错了,因此,对于差不多的人家,没个十亩八亩地,别指望养活一家人。

    史鸿也看过不少穿越小说,大多数人针对粮食问题,拿出的解决方案就是土豆、红薯、玉米。奈何史鸿两辈子都没下过地,当初要不是瞧见他妈用水冲洗土豆红薯上的泥巴,他都会一直以为,这玩意是长在树上的。

    上辈子的时候,除了家里养的一些花草,他帮着浇浇水,甚至是捣捣乱什么的,别的他也就在菜场见过实物。那会儿,绝大多数蔬菜,一年四季都有,他根本不知道这些东西到底是什么时候种,什么时候收,也不知道这些的种子长什么样子,因此,就算现在有现成的红薯土豆摆他面前,他也只有干瞪眼,何况,到这里这么长时间了,他还真没吃过这几样东西。

    不过,好歹史鸿如今也是统治阶级的一员了,想到什么事情,直接吩咐下人去找就行了。史鸿琢磨了一下,这些东西都是舶来品,因此,到南方去应该能够找到,因此,他在描述了一下自己见过的土豆、红薯还有玉米什么的模样之后,便直接将自己能指挥得动的几个下人一股脑儿全派了出去,让他们到南方有港口的地方去打听,看看能不能将种子带回来。

    而他自己也开始查找资料,如果他当年历史课老师没有弄错的话,似乎前明的时候,就有人推广红薯了,只是他记不得到底是谁,也不知道当时那玩意是不是叫做红薯,至于推广成功了没有,很显然,以目前无论南北,大家还是拿水稻小麦当做主要粮食作物的情况看,那位先行者失败了。琢磨了一下,他还是决定回头到翰林院前朝的一些记录里面翻一翻,看看能不能找到。

    如今林黛玉年纪小,又在守孝,史鸿却正是血气方刚的时候,未免一时冲动,擦枪走火,闹出什么不好的事情来,如今史鸿与林黛玉是分房睡的。当然,为了保证夫妻感情,史鸿还是经常与林黛玉一起用饭,两人也共用一个书房。史鸿的书房里面除了四书五经以及相关的集注之外,更多的其实是史书,杂书其实没多少。林黛玉的书就很杂了,什么画谱、棋谱,书帖那都是平常的,连《水经注》、《齐民要术》之类的工具书都很齐全,两人的书一起填充进了书房中,感觉书房的档次都提升了不少。

    史鸿又在故纸堆里面折腾了大半天,回来的时候整个人都灰头土脸的,好在这样的情况在翰林院并不少见,跑去书库翻书的都这样,才没有引起太多关注。史鸿到家就先叫人准备了热水,洗了个澡,换上了家常的衣裳,便去见林黛玉,林黛玉正在描花样子,雪雁跟紫鹃坐在一边的脚踏上帮着分线,将本来就很细的丝线劈开。

    见史鸿进来,身上还带着些刚刚沐浴之后的潮气,这会儿天气也热起来了,史鸿也没有怎么擦头发,头发只是松松地挽了个发髻,发梢还有些往下滴水,滴到衣服上,就是一点深色晕开来,林黛玉赶紧吩咐道:“春纤,文杏,快拿帕子来,给大爷将头发擦擦干!”

    吩咐完,见两个丫鬟跑去拿毛巾,林黛玉又对史鸿嗔道:“子嘉你别仗着自己年轻不经心,要是吹了风,仔细头疼!”

    史鸿就在一个锦墩上坐了下来,笑道:“哪有那么娇惯了,如今都这个时节了,头发一会儿就自己干了!”不过倒是没有拒绝春纤与文杏她们两个给自己擦头发。

    “子嘉最近清减了一些,可是有什么心事?”林黛玉在史鸿身边坐下,问道。

    史鸿也不隐瞒,说道:“之前在翰林院见了几份折子,都是山西那边报灾的,我又问了问几位大人,他们跟我说,很多地方年年都有天灾,粮食往往歉收,富户还好,对于普通百姓,哪怕朝廷减税免税,所得依旧不能维持生计,佃户更是还要交租,遇到灾年,卖儿鬻女也是常事,我记得以前听说,前朝有位徐光启大人曾经推广过一个从海外引进的粮食品种,据说产量极高,对于地力要求也不高,只是那会儿正逢战乱之时,此事最终便没了下文。因此,我便想着将相关的笔记资料什么的找出来,好好研究一番,回头在咱们自家的庄子上试种一下,若是可行,便可上奏圣上,请圣上派人在各地推广,好让天下无饥馁之祸!”

    林黛玉听得极为专注,等史鸿说完,便开口道:“若真有这样的好东西,使得天下人都得以饱食的话,这可真是大功德了!”

    史鸿点头道:“好是好,但是,这玩意如今是没有半点踪迹,不过是我的一点想头罢了!只是在翰林院书库里面找了这么久,一直没找到,只怕当年的卷宗是遗失了。好在这玩意既然是西洋那边传过来的,回头想办法找几个西洋人问一问便是了!”

    林黛玉想了想,说道:“此事也无需操之过急,虽说我不懂什么农耕之事,但是却也知道,橘生淮南则为橘,橘生淮北则为枳,水土不同,耕种收获也自然不相同,即便在这边庄子上能种,在别处却未必能种,想要推广,还是仔细一些为好,要是好心办坏事,反而不妙!”

    史鸿笑着给林黛玉作了一个揖:“大奶奶说的是,为夫受教了!”

    林黛玉脸一红:“说什么昏话呢!还有人在呢!”

    几个伺候的丫环都掩嘴轻笑起来,这边伺候的多半是林黛玉的陪嫁丫环,看到林黛玉与史鸿关系渐笃,心里都是高兴的。她们一直担心,林黛玉要守孝,这段时间不可能与史鸿圆房,若是史鸿因此跟林黛玉离了心,那就不好了,如今见史鸿除了不与林黛玉同床而眠之外,对林黛玉依旧温柔体贴,而且,对身边的丫环,也没有收房的意思,可见对林黛玉是真心的。她们都是一直伺候林黛玉的人,见到如此,只有为林黛玉高兴的,一个个心里只念佛,想着怪不得老爷放心撒手了呢,还是信重姑爷。

    这边用了好几块大毛巾,史鸿的头发已经差不多擦干了,春纤又取了梳子过来,轻轻地将他的头发梳顺了,然后挽了个发髻,戴上一顶轻巧的乌木细纱冠。

    林黛玉见史鸿打理好了,那边又有人过来传话,说是太太那里传饭了,林黛玉跟史鸿便起身,带着下人,一起往正院而去。

    史家人口不多,分成两处吃饭反而显得生疏,因此,林黛玉嫁过来之后,每日三餐,都是在正院一家人一起吃的。秦夫人也不是为难儿媳妇的恶婆婆,每次也不过是象征性地夹一筷子菜之后,就可以坐下来一起吃了。史家祖籍金陵,至今依旧保持着金陵那边的饮食习惯,林黛玉也是在姑苏长大的,饮食相差并不大,因此,口味还算相合,秦夫人又想着让林黛玉除了服就能赶紧跟史鸿圆房,给自己生出个孙子来,想着有个孙子要姓林,秦夫人就恨不得三年抱俩,还要全是带把的。因此,专门找了擅长妇科的大夫,为林黛玉把了脉,再弄了一大堆的药膳方子,几乎每天桌上都有一道,秦夫人恨不得盯着林黛玉,全部吃下去。

    林黛玉不是不知道感恩的人,起码在贾家的时候,贾家的人可从来没考虑过她的饮食习惯,永远都是油腻腻的大鱼大肉,叫她根本提不起胃口,也不说找个大夫专门给她瞧瞧,吃的药一直就是那什么人参养荣丸,反正吃不死就行。秦夫人以前待她就几位亲近,如今更是这般上心,林黛玉便诚心诚意,真的视秦夫人为亲母一般。人都是处出来的,林黛玉既然付出了真心,秦夫人自然也不会毫无所动,原本对林黛玉还有些芥蒂,如今也没有了,平时也乐意指点林黛玉如何处理家事,又跟她说些长安贵妇圈子里的事情,毕竟,林黛玉总是要除服的,到时候,就得代表史家进入社交圈子,大致的情况自然要先了解一些。

    一家人在一起用了饭,饭后,史鸿将自己的想法跟史鼎一说,史鼎立刻发现了其中的关键,在史鸿再三确认这种作物的确存在之后,他带着点兴奋,直接就说道:“既然如此,那就多派些人手去打探就是了,哪怕让船队出海去找也是使得的。若是咱们家能有这个功劳,起码能惠及五代子孙!”

    有史鼎这个家主出手,自然要比史鸿小打小闹来得快很多,不过一个多月,泉州那边便来了消息。


第99章

    那儿还有人种这个,只是规模很小;多半是拿藤蔓喂牛羊;那边的人也知道这个产量高;但是,不好保存,烂掉之后还有毒;因此;大家种得就很少了。

    史鸿听说之后;也傻了眼;他哪知道这玩意是怎么保存的;上辈子他们家偶尔买上一些;要么煮粥,要么直接用微波炉烤着吃;一两顿就没了,谁会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