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之黛玉养了一只猫-第5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平常人多多少少都有贪恋权势的毛病,殊不知权势握在手里既是好事也是坏事,更多的时候是个不定时的□□,不知道什么时候就将自己炸的魂飞魄散了。
然,即使明知危险正在靠近,又有多少人能洒脱的放下手中的权势呢?
昏天黑地、飞沙走石、刀光剑影无数,二人斗的激烈,周航看了约莫一炷香的功夫,不由拊掌叫了声“好!”一时众人也跟着叫好。
少年不断变换着阵型,秦广也随之做出灵活的调整,一次次的将少年的兵士挡在城池之外。少年不急不躁,虽则屡屡被击退,却稳如泰山,屡败屡战。眼见秦广将兵马层层叠叠的布置在城门周围,形成拱卫之势,若想攻破城门必须冲破重重守卫。这个难度可想而知,看客们不由暗暗为少年捏一把汗,有的摇头叹息,直道:“已无回天之术了。”
周航盯着少年,手摸下巴,暗道:老将军这次要马失前蹄了。
原来,少年前面之所以不动声色,乃是已经预谋好全盘的走向,一步一步、不着痕迹的将自己全部兵马聚集至战场的核心区域,进可攻、退可守,然后趁其不备四散开来,攻击敌人的薄弱地带。秦广虽然守卫严密,却不肯能四面都是铁通一般,总有薄弱的地方,战局瞬息百变,一着不慎便是满盘皆输。多个薄弱地带被攻打,他势必要派兵、支援,然后暴露的弱点便会更多,不多时便是四处烽火、顾此失彼了。
看客们瞪大了眼珠子,似乎不敢相信一般。
突然一个满脸胡子的大汉叫道:“赢了赢了,我赢了,快,拿钱拿钱!”
原来秦广和少年都兵法的时候众人都以为少年是狂妄自大,最后肯定会被重重打脸,只有这个大汉认为后生可畏,谁说小伙子赢不了老将军?
众人自然是笑他,他不服,摔出三吊铜钱和众人打赌。
输了,这三吊钱给在场诸人分了,赢了,在场之人每人给他五十文铜钱。
因为老将军跟人斗兵法,吸引不少人观看,在场之人不下五十人,加起来也不止三吊钱。众人以为他输定了,自然乐得赚几十文银钱,纷纷跟他打赌。
胡子大汉欢呼雀跃,在场的众人一个个眼瞪得跟铜铃似的。
半天,一个人身穿短褐,露着胳膊的大汉从荷包里摸出一把铜钱,拍在桌子上,“愿赌服输!我今儿就带了这么多钱,不用数了,肯定在五十文以上,给你了!”
此刻秦广拱拱手道:“长江后浪推前浪,我老了,不行喽!”
众人才如梦方醒,纷纷掏荷包数银钱,胡子大汉撑开自己的背着的褡裢,乐呵呵的装银子,装的褡裢鼓鼓的。收完钱,他拍拍少年的肩膀,从褡裢里抓出一大把银子,嘿嘿笑道:“小哥儿,托你的福让我赚了这么多铜钱,所以,这钱也有你的一份儿,这些拿着吃茶!”
少年正和周广说话,闻言礼貌的笑笑,道:“此乃贤兄该得的,与小弟无关,小弟不敢收。”
“哎呦哎呦,疼,疼!”这时突然一个人大叫起来,将众人的目光吸引开来。只见一个又瘦又小的男子被一个方脸锦衣的男子别着手臂按在桌子上。
那瘦小男子是看客之一,方脸的锦衣男子则是周航的侍卫,叫钱默。能进皇宫当侍卫的人,出身自然不会低,一般都是仕宦子弟。能做太子贴身侍卫的,要求自然更加严苛,多是勋贵子弟中出类拔萃武艺高强的,所以穿着绫罗绸缎的衣服并不奇怪。
周航见状忙问是怎么回事。
钱默道:“公子,这厮无礼,意图冒犯于您。”
那瘦高个脸都被挤变形了,声音听着都在颤抖,“公子……误会……误会啊!方才见您也……也看了许久,却并没有拿赌钱出来……我……我就是想提醒您一下……没想到,这位,这位大爷就误会了……”
说着又叫了一句:“好疼,大爷,大爷您轻点……”
周航示意钱默放手,并嘱咐,“下次注意点,别这么冲动。”
钱默道:“公子,他方才想拍您的肩膀。”
周航默默的叹口气,这些子古人啊,就是太敏感,拍一下肩膀有什么嘛。推己及人,你想想你不知道对方姓名,又想引起对方注意的时候会做什么,难道不是碰他一下让他看你嘛。难道“欸欸欸”的乱叫,这里这么多人,谁知道是叫谁啊。
令跟随的内侍也数出五十个铜钱给那大胡子汉子,周航心想,看来,还得给这些侍卫普及普及常识,能不能不要动不动就大惊小怪,以后还能不能和谐的走街串巷了?
秦广见周航龙章凤姿,就连随从之人也个个器宇不凡,便已大略猜到他不是皇子便是贵胄。皇子的可能性更大些,毕竟,便是王府世子,也不能让这些天生富贵的世家公子甘当随从鞍前马后。然其余的年长皇子秦广都见过,也就是说符合条件的只有一人,皇帝陛下去年才认的皇子,当今的太子殿下。
不过如今是在宫外,而且周航病危表明身份,因此他也不好过于热情。不过不过于热情并不代表着就不热情了,只是有个度而已。秦广以后生可畏,自己心怀安慰为由,慷慨的为在场之人的茶水消费买单。周航和之前那个前面被秦广请到雅间款待。
周航这才知道,那少年叫肖晨宇,今年才二十岁。他祖、父皆是文官,虽然官当的不大,他父亲如今不过一户部主事,正六品,过世的祖父,官最大也不过是怀南学政,从四品,但肖家时代乡绅、读书传家,倒也算是书香门第。
与家中子弟想必,肖晨宇自小却有些另类。家中子弟读《论语》的时候,他在读《孙子兵法》,家中子弟们读《大学》、《中庸》的时候,他捧着整套的史书在啃,家中子弟苦研究、时文、哭思破题技巧的时候,他不是苦练无疑,便是守着一堆沙盘演习兵法。
父亲骂他不务正业、不走正途,他一笑置之。
肖晨宇为人率性洒脱,跟周航很谈得来,一番饮茶论道,二人互相都十分欣赏。周航索性解下自己的佩剑送给肖晨宇,后者抽出剑鞘,只见寒光冷冽,吹之有金戈相撞之声,知道是一把宝剑,忙推辞道:“无功不受禄,贤兄厚赐,小弟实不敢当!”
周航仍将宝剑推还给肖晨宇道:“宝剑赠英雄,肖兄武艺高超、英雄气概,也只你配得上这把七星宝剑。”
肖晨宇:“原来这见叫七星剑,果然是一把好剑,只是……”
古人就这点不好,什么都要说要说出来一个条条道道,送个东西都要有一个正道理由,我就是看你顺眼,送个东西给你,需要毛的理由啊!想着周航索性耍起无赖手法,“肖兄,我与你一件如故,这把剑就当是见面礼,你若是不要,便是看不起我,以后朋友也没得做。”最后又加上一句,“我生来心直口快,最讨厌人磨磨唧唧。”意思是我生来不会拐弯抹角,你别因为我有话直说就生气。
肖晨宇这才手下宝剑,拜谢不已。
鉴于这小子挺识趣也挺有眼色,周航便多留了一会儿。
肖晨宇向秦广请教兵法,秦广道:“你方才胜了老夫,可见你的兵法造诣已不在老夫之下,老夫没有什么可指导你的。”
肖晨宇道:“放在小可只是侥幸德胜而已。老将军见小可年纪小,未免有情敌之嫌。恃强轻敌,是为骄兵,兵法有云:‘骄兵必败’,所以战局开始的时候结局已经定下了。老将军也只是一时情敌,所以才落败,若是再战一场,小可定非老将军的敌手。”说着拜了一拜,“所以,恳求老将军赐教!”
秦广摸着胡子笑道:“你这个年轻人,倒好有意思,也罢,说不上指导不指导,咱们再论论兵法,如何?”
周航暗道,秦广戎马一生、如今贵为国公,虽赋闲在家,但饶是朝廷手握实权的一品大院见了他也得恭恭敬敬的叫一声“国公爷”,却还能如此温和的对待一个二十岁无半个官职在身的年轻人,当真是温和待下。
他如此低调、懂进退,也难怪能全身而退。
殊不知功高震主的将军,历来就没有好下场,功劳越高,到后期就越发危险。高位上的人,尤其是皇帝,是对任何人都不放心的。一个人在坐上龙椅的那一天,他便是上了一个不可以回头的战场,一个人与天下人为敌,与朝廷百官为敌。所以皇帝往往任何人都不会相信,他只相信自己。因为那个位子太令人垂涎,谁有实力的话都会想把他弄下去,自己坐上那个宝座。
而谁最有实力呢?
文臣,只会耍耍笔杆子而已,翻不起大浪。
历朝历代的前车之鉴昭示,武将,尤其是手握军权且有威望的武将才是最大的危险元素,这也就是为什么历朝历代战功彪炳的武将多不得善终的道理。
武将难道就不知道这个道理,不懂得在皇帝下手之前提前放权么?
可是上嘴唇一碰下嘴唇说出“放权”这两个字容易,真正做到平安降落,就非常难了。首先,人心隔肚皮,皇帝不会相信你是心甘情愿的放权;再者,你说放权就放权了,跟着你沙场流血的生死兄弟们干不干,他们抛头颅、洒热血,不就是为了荣华富贵么,你封将拜侯、荣华富贵了,然后大手一挥,我不干了,他们可不干呢。万一闹出来点什么事,一样得是身首异处,家人不得保全。
就算你心甘情愿放权,你的不下也不找事,你南征北战留下满身伤疤,最后灰溜溜回老家了,让百姓们说皇帝忘恩负义,皇帝也不干呢。
功臣到最后何去何从,都是一个难题。
所以,长兴朝的三个大功臣,有两个都落得悲惨的下场。
秦广和肖晨宇论兵法的时候,周航就在一旁听。往常林如海给他上课,讲的多是为君之道,兵法涉及的不多,周航这会子听起来倒觉得十分有意思。最后秦广讲战场上的见闻、边疆、异域的风情,说边关有的小国是住在牛粪堆起的房子里,还有的小国有很多奇怪的习俗等等之事,听得周航、肖晨宇很是神往。
尤其一说到战争的场景,周航就觉得热血沸腾,与其当什么狗屁皇太子,他倒宁愿当一个大将军。
走得时候,周航、肖晨宇已和秦广已成了忘年交。
周航的贴身内侍小泉子屁颠屁颠的给周航扯方才坐的有些皱起的袍子角,“主子,咱们现在回宫么?”
周航正拨弄着一个小风车,压根没听见小泉子说什么。
嗯,这个风车做的倒十分精巧,林妹妹肯定喜欢,买!
咦?那个泥塑的小人穿着蓑衣、带着渔帽,丑的很有特色,林妹妹见了一定发笑,买!
那个小火炉不错……
那个不倒翁也不错……
买,买,买!
然后就是小泉子抱着一堆叫不出名字的玩意儿,苦着一张脸,都快哭出来了。
“主子……再不回去,陛下要动怒了……”
周航跟赶苍蝇一样把他赶走,“好容易出来一趟,小泉子你别扫兴啊!”
——
黛玉看到一堆乱七八糟的东西摆在自己面前的时候,都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了。弹弓,陀螺,木剑,渔夫……这买的都是什么东西啊?很多根本不是女孩子玩的好不好,黛玉把玩过之后忙命紫鹃收好,放在小库房里,免得给嬷嬷们看见,又生出许多事端。上次因为空竹的事,她愣是被嬷嬷、女官们念叨了好几天,日日教他女孩子该有的仪态。
原来京中到了春季大家都喜欢玩空竹。所谓空竹,便是用两根小竹棍拴线,缠在木轴上抖动,发出悦耳的声音。周航也不知从哪里发现这种小玩具,就送了一个给黛玉。黛玉在院子里把玩的时候,正好被来请安的嬷嬷、女官看到,她们当面虽然没有说什么,那几天却频频念叨女子该有的仪态,不能因一时贪玩而失了女子的矜持。
后来黛玉便将那空竹锁了起来。
这次一下子送来这么多,更了不得了,所以得防范于未然。
黛玉只留了几样既精致有小巧有意思的,比如那个小风车,便挂在了廊下下,有风吹过的时候便跟着转。还有一个白玉制成的鲁班锁,可自动拼接成各种形状,十分好玩,黛玉十分喜欢,没事的时候就要拿出来把玩一番。可这东西挽起来并不容易,想要拼成一个图形,往往需要很常的时间,不过完成的一瞬间,那满满的成就感,让人觉得之前付出的一切都是值得的。
雪雁采了许多凤仙花儿,问黛玉要不要染指甲。
黛玉凤仙花染的指甲俗气,而且想要上色上的好须得将花瓣捣碎附在指甲上,还要用叶子像包粽子一样将整个指甲连同手肚子一起抱住,往往弄得手上也红彤彤的,好多天消不下去,因此不愿意染。
雪雁跺了跺脚,很是遗憾,道:“奴婢特意挑的紫红紫红开的极好的花儿,染指甲最好,不成想姑娘竟不染。”
黛玉问:“是咱们小花园里种的花儿么?”
雪雁回:“正是呢。”
黛玉笑道:“指甲不染,花儿我却是要留下的。”
“姑娘又不染指甲,可要花儿做什么呢?”
黛玉笑着放下手中的书,提起裙子从贵妃榻上起来,道:“我自有用处的。”
第107章
皇宫麒麟殿; 周航盯着一副海棠图发呆; 小泉子捧了一碗茶过来; 悄悄放在周航手边,低声提醒道:“主子,御膳房派人来传话; 说膳食已经备好。主子,可要传膳么?”
周航缓缓抬头,盯着小泉子看了看; 嘀咕一声,“这么快就到吃饭的点了?还不觉得饿呢。”
他的声音很小,小泉子没听见,疑惑的抬眉; “主子您有什么吩咐?”
“没什么。”周航摆摆手; “传吧,告诉御膳房,荤的吃腻了,做几样清淡的菜品送来。”专司后宫膳食的御膳房准备的饭菜虽然山珍海味、花样繁多,光是种类就分冷盘、热馐、炉食、小菜等多种。但是,也就看看样子罢了; 未必就符合每个人的口味; 所以多数时候各宫主子想吃什么,还得另外点。有些得宠或是分为高的嫔妃可以有自己的小厨房; 不必受御膳房膳食的限制,想吃什么随时小厨房里做。
皇帝原来也是要给周航弄个小厨房的; 是周航自己不要,觉得太子东宫已经在筹建之中,很快就要搬出去的,不用那么麻烦。
李昭一想,儿子就在自己跟前儿,御膳房的膳食随便他点,命令御膳房像伺候自己一般伺候太子,想来也不会受什么委屈,便罢了。
岂料东宫筹建了半年多,仍是无法入住,周航渐渐的已有些着急了。
这些先不说,小泉子领命就要出去,周航又叫住他道:“小泉子,且慢!”
小泉子忙躬身走了回来,点头哈腰的问:“太子爷,还有何吩咐?”
周航便将书案上的海棠图收好,交到小泉子手里,道:“找个能干的匠人将这幅画装裱起来,挂在本太子的卧……,噢,不,书房,挂在书房里。”
周航本来想说卧房里的,但转念一想,自己在书房待的时候比卧房长,便又说挂在书房里。如此甚好,读书的时候,写字的时候,或者是看奏折的时候,只要一抬头便能看见。
小泉子的办事效率很高,这也是众多内监之中,周航独独多看他一眼的原因。
下午周航去议事厅听了一会儿政,回来的时候画已经挂好了,用镶金边的紫檀木装裱的,周围还嵌一圈米粒大小的红绿宝石,十分高端大气上档次。
皇帝有一次看到,对这幅画十分的赞赏,说海棠花画的很传神,尤其是色彩淡雅中带着天然之色,红的很纯粹,看着跟真的一样,问周航是从哪里弄来的。
周航没敢说是林妹妹画的,推说是前几天出宫在路上偶遇一落魄的书生,见他画的海棠十分不错,便买了一副。一个落魄书生的画儿,值得一朝太子殿下如此的珍视?似乎说服力不是很大,从李昭为微挑带笑的眼角,周航觉得自己说了一个很没有诚意的慌。
不过李昭并没有再追问,只是玩笑似的说了一句:“是么,那你以后再见了这个书生,可要给朕也讨一副啊!”
周航讪讪的笑,“一定,一定!”
再见林黛玉,周航将这件事当成笑话说给林黛玉听,随口问道:“好几个人都夸你色彩用的极好,不像是街面上卖的材料画就,你究竟是用什么颜料画的。”
黛玉道:“我作画用的颜料,的确不是在街面上买的。”
“那是从哪里来?”
“我自己做的。”徜徉在空间绿油油的草地上,黛玉随手掐下一朵花儿,“就是这个,我用各色花瓣自己做出来的颜料,自己调的色彩,自然与外面的不同些。我试了很多花瓣,最后发现,凤仙花儿做出来的颜料最好,色彩最纯,也最自然。”
“原来如此……”周航恍然大悟,“怪不得你上次说要在空间里种凤仙花儿呢,原来打的是这个主意。”
黛玉叹了一口气,“可惜,空间里的凤仙花儿才种下去没两天,还没开花呢。我如今用的都是外面丫头们种的,小花园里的凤仙花儿快被我用光了。前儿雪雁还跟我抱怨,说在这么下去,她们染指甲的都不够了。”
周航捋起袖子,准备大干一场的样子。
“既然你要用凤仙花儿制作颜料,我便多多的给你种些如何?”说着当真抄起家伙,认认真真地种了起来。
好不容易见一次面,黛玉心里想着修炼之事。
她如今规矩也都学的七七八八,倒不似先前那般忙,平日里修炼的时间很多。可周航跟她不一样,每天除了上学,还要听政、看奏折,学习如何管理好一个国家,几乎没有空闲的功夫。而周航比她更需要强大的实力傍身,毕竟她呆在深闺之中,见人也是有限的,倒还无碍,周航却需要常常抛头露面。他身居储君职位,又不知道是多少人的眼中之钉肉中之刺。
所以,强大自身十分必要,毕竟有再多的人保护,还是不如自己强大了来的实在。
黛玉催周航赶紧修炼,周航自然是依言。
一直修炼到东方出现鱼肚白,二人才出了空间,黛玉嘱咐周航回去的时候小心点,别被人撞上。周航变成猫身腻在黛玉身上撒娇,顺便问上次送来的那些东西黛玉喜不喜欢。
黛玉自然是喜欢的,只是不好意思说,便仍是催他快走。
周航甩甩尾巴,知道黛玉是因为大家闺秀的矜持而不好意思,也不挑破,兴高采烈的走了。
眼看到了迎春出嫁的日子,黛玉定是要去贺喜的。紫鹃提前一天准备好了要穿的衣裳,一件淡粉色绣牡丹的衣裙,既喜庆又不会夺了新娘的风头。
这日荣国府极是热闹,大门前车水马龙,正门虽开着,但是一般的宾客只能从侧门入。黛玉原也想从车门进入的,不想刑氏听到消息,带着王熙凤并十几个仆妇、丫鬟一起迎了出来,执意要她从正门进。黛玉已经推辞过一回,若再执意推辞,未免有故意刁难之嫌。况且自打赐婚圣旨下来,黛玉走到哪都有嬷嬷、女官跟着,规格上已经和皇家的媳妇不差什么,走正门倒也在情理之中。
她是钦定的未来太子妃,刑氏自然不敢怠慢,态度十分恭谨。
旁边从侧门入的女孩子们纷纷投来嫉妒的目光,浓烈到林黛玉在轿子里都感觉的十分清晰。
又一顶轿子缓缓而来,前面卫士开道,卫士后面跟着家丁,然后是婆子,再后面簇拥着轿子的是一水儿穿红着绿打扮十分齐整的丫鬟。荣国府的小厮小跑着迎了上去,问知是北静王的妹妹昌华郡主,便笑着往侧门引。昌华郡主便不干了,问为什么前面那顶轿子可以从正门进,而她堂堂的郡主就只能从侧门入。
当然,身为郡主,身份尊贵,自然是不会自己问小厮这些话的,昌华郡主是先将话说给自己的丫鬟,再由丫鬟转达的。
小厮只好解释道:“前面那顶轿子里坐的是未来的太子妃。”
这句话可是捅了马蜂窝,昌华郡主当即发作起来,并婆子掌那小厮的嘴,并令丫鬟训斥于他:“你这个趋炎附势、阿谀奉承的小人,委实该打!她还没当上太子妃呢,如今也不过是一个朝臣的女儿,我们姑娘可是王爷的妹妹,圣上御口钦封的郡主,你就敢如此怠慢?我们郡主在太后面前说一句话,就能让你们贾家都不了兜着走!”
小厮不敢还手,被打了个鼻青脸肿,昌华郡主于是大摇大摆的从正门进去了,贾府的下人也没一个敢拦的。
进了垂花门,黛玉便下大轿,改乘小轿,一直坐到正房院外,才下了轿,由刑氏引着先去拜见了贾母,然后便去了迎春那里。
房间里有许多女孩子,有伺候迎春大妆的丫鬟,也有来各府贺喜的姑娘们。探春、惜春、薛宝钗、史湘云等人也都在,黛玉一去,众人都忙着上前见礼,黛玉有认识的也有不认识的,当然不认识的居多,她七岁到十岁虽然住在京城,却从未参加过宴会或应酬,后来再次进京,虽也收到过不少请帖,但多数都推了,去的也不多。
让黛玉比较意外的是,郑莉华竟然也在。
小妮子一见黛玉便兴奋的两眼冒光,只是黛玉被嬷嬷、女官,并丫鬟们层层保护,又有一帮子人上赶着搭话寒暄,她一时近不得身也不好意思罢了。
刑氏见屋子里的人实在有些多,便命婆子引着众人到花厅看戏去,让惜春、探春作陪。惜春没什么,带着自己的大丫头入画便拉着一众姑娘们走了,探春有些不太情愿,倒也跟着去了。
郑莉华要走,黛玉叫住了她,她眨了眨眼,似乎很是意外,也很是惊喜,下意识的上前要拉黛玉的手,在看到黛玉身边一脸肃穆的嬷嬷后又退缩不敢了。黛玉淡淡一笑,主动上前拉住郑莉华的手,笑问:“你来了多久了?”
边说便往迎春那去。
郑莉华道:“来了有一会儿了。”
迎春正坐着梳妆,见黛玉近前,作势要起来,黛玉忙按住她道:“姐姐好生坐着罢,妹妹同你说说话。”
迎春穿着大红嫁衣,说起出嫁之事,仍是十分羞赧,垂着头臊的脸蛋红扑扑的,配着大红嫁衣倒极为美妍。即将离开生活了十五年的家,离开父母、离开亲人,离开熟悉的一切,迎春心里既有羞怯、紧张、又有些忐忑,没人的时候抓着黛玉的手都在发抖。
黛玉又是安抚又是劝,才堪堪好了一点点。
黛玉问迎春跟着陪嫁的丫头都有谁,迎春道:“一共四个,司棋、秀菊、莲花儿和锦红,都是父亲亲自挑的。”
黛玉道:“这四个都是极好的,倒能帮你掌家理事。”
迎春房里的人进进出出的,也说不上许多私房话,眼见着该上头了,琢磨再待下去也没什么意思,反倒碍事,黛玉便拉着郑莉华至一安静的小花园里闲坐。荣国府她带了三年,十分熟悉,想要找一个既安静又雅致的地方倒不太难。
一到了没人的地方,郑莉华便掩饰不住本性,笑呵呵的道:“林姐姐,我真没想到贾姑娘会给我送请帖。”
黛玉刚看见郑莉华,也有些意外,不过转念一想,也就想通了。郑莉华常去找自己玩,迎春表姐也常去,一来二去,二人难免碰上,见过几次面之后,自然也熟识了。迎春表姐又非那等嫌贫爱富之人,会请郑莉华也在情理之中。况且郑家虽然并非世代勋贵之家,倒也是书香传世,郑莉华的父亲如今也坐着京官,身份也够得上。
黛玉笑道:“如今你王府也逛了,国公府也逛了,不觉得自己没见过世面了吧?”
“姐姐又取笑我!”郑莉华跺着脚转过身,突然“呀”了一声。
“怎么了?”黛玉回头一看,站起身,拉着郑莉华就要走。
郑莉华急匆匆的跟着黛玉的步伐,一边嘀咕:“好生奇怪,今儿内帷是专供闺秀们游玩歇足之地,怎的好端端的冒出来一个男人。”
后面那男人还在急匆匆的追:“前面的姐姐妹妹们,先别走,我有话要跟你们说。”
原来那男子便是贾宝玉,方才黛玉是背对着他,因此他并没有看出是黛玉。
第108章
黛玉未曾料到自己想找个安静的地方歇息一会儿; 却好巧不巧碰上贾宝玉。她素知贾宝玉的习性; 知其向来无视礼法; 最爱往女孩子堆里扎,就放着这一点,出来前还特意问过大舅母; 得知贾宝玉和家里的男丁都在外面待客才放心带郑莉华出来,不想千防万防都是突然,最后还是撞上了。
雪雁轻声在林黛玉耳边嘀咕了一句话:“怎么他也在这里; 不是说在外面待客么?”
若只是黛玉倒还罢了,毕竟是嫡亲的表兄妹,偶尔见上一面,便是传出去也没有大错; 但郑莉华跟贾宝玉无亲无故; 因为自己的失误让她被一个外男看去,黛玉心里过意不去,跟不允许因为自己而影响郑莉华的名声。因此,黛玉一面拉着郑莉华走,一面命跟随的嬷嬷、丫头们拦下贾宝玉。
虽未看到黛玉的正脸,但看见紫鹃、雪雁二人; 贾宝玉已经猜到前面衣着考究被簇拥在中间的姑娘即是黛玉; 越发兴奋,边跑边叫:“林妹妹等等我; 是我,我是宝玉啊!”
一般懂礼的男子若是看到女孩子就该主动回避; 即使没来得及回避见到女孩子有主动避开的意思,也该识趣点别去讨人嫌。可贾宝玉向来非识趣之人,反倒大喊大叫起来,这时候黛玉如果连个招呼都不打,毕竟碍着亲戚的情分,面儿上不好看。
命紫鹃、雪雁带着郑莉华及其丫头先回去,黛玉停住脚打算寒暄一下就把贾宝玉打发走。
“林妹妹你何时来的,怎么也不去瞧瞧我?”
黛玉皱皱眉头,暗道,许久不见,宝玉还是一点长进都没有,他如今也有十三岁了,感情这一年多光长个子没长脑子!也不想想,如今自己是什么身份,他又是什么身份,便是寻常的女孩子他都不该这样无礼,何况她林黛玉也是有了人家的人了,他竟还是这样大大咧咧,一点子避讳都没有!
贾宝玉笑呵呵的想靠近,被嬷嬷和丫头们拦住,只能远远的看着林黛玉抱怨,“好妹妹,你回家一趟,怎的倒跟我生分起来了?”
黛玉抿了抿嘴唇,“表兄不在外面待客,怎的到了这里?”
“外面一群臭男人有什么意思,还是里面好,亏得我回来了,要不然还看不到林妹妹。”贾宝玉摆摆手,“好妹妹,你怎么也学外面的规矩叫起表兄了,听着拐别扭的,还是像从前一样,叫我二哥哥吧。”
眯了眯眼,林黛玉显然有些不高兴,“表哥,如今我们都大了,不似小时候那般,规矩自然是要讲的,不然传出去让人笑话。这里是内帷,尤其是今日来的都是各府的千金小姐,表兄自小读圣贤书,就不该在此处乱逛,难道不知男女有别吗?”
说完便转身走了,贾宝玉想跟过去,被跟随之人拦住,说了他几句,臊的贾宝玉怪不好意思的,暗自嘀咕,果然除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