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黛玉养了一只猫-第5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黛玉失笑:“你一下子问这么多问题,让我先回答哪一个?”
  “哪一个都成,我都想知道。”
  黛玉道:“王府自然是大,自然也豪华,却没有你说的那样夸张,你若实在想知道,等下次义父再让我去赏花的时候,我带你一起,你亲自去看看,不比我告诉你更清楚了?”
  “我……”郑莉华简直觉得自己幻听了,“我可以么?”
  “自然是可以的。”
  “王爷不会生气吧?”
  黛玉道:“义父很和气的,自然不会生气。”
  “那,王妃呢。”
  “王妃爱礼佛,不常出来的,顶多你去拜见一下,她不会生气的。”
  郑莉华喜得手舞足,起身对黛玉深深道了个万福,“多谢林姐姐。”
  黛玉忙拉住她,“你我之间,何须如此客套?没的倒显得生分了。”
  黛玉答应郑莉华下次去靖王府的时候,带她也去渐渐世面,没成想进了腊月,事务渐渐繁杂,一时竟没抽出来时间。贾府那里又传出了不好的消息,外祖母和二舅母仍未死心,试图趁着大舅舅还没回来再提旧事。
  原本他们已经打算放弃了,如今又旧事重提,听说是因为元春表姐在宫里谋划的事遇到了平静,需要大笔的银子打点。听说这次,那家人家也承诺加重彩礼,一旦事成,彩礼比原来多一万两,还要另外拿出来五万两给二舅母谢媒。
  大舅舅过年前八成要回来的,一旦他回来,事情就不好办了。
  对于这种自家男人不上进,靠女儿攀附富贵的行为,黛玉很是看不上。但到底不是自己家的事,她也插不上嘴,顶多背后帮迎春出出主意先拖着,至于能拖多久,她心里也没底。在拖的同时,她让迎春写信,排出得力之人寻访贾赦,使其知道原委后加速回家。
  紧赶慢赶,贾赦终于在腊八那天赶了回来。
  黛玉长出了一口气,不管怎么说,大舅舅回来,迎春表姐的事便有转圜的余地了。她之前总担心大舅舅不能及时赶回来,大舅母独力难支,迎春夹在中间更是左右为难。现在好了……
  这天黛玉亲自盯着厨房熬腊八粥,熬的浓浓懒懒的,因为加了灵泉水,还有空间产的五谷等物,还没熬好,便可是定然十分的美味,老远便闻见浓浓的粥香味。
  林如海喝了两大碗,喝完后砸砸嘴,仍是意犹未尽。
  李旭也派人送来了腊八粥。王府厨子熬的,据说靖王府的厨子比一般王府的还要好些,很多是宫中御厨出身,自然不会差。当然,这是指技艺上,若想熬的美味,技艺与食材同样重要。
  若比食材,王府虽然也是上好的,但比林府的毕竟略逊一筹,味道也有些不及。加上黛玉、林如海都已经喝了不少,此刻倒不十分有胃口,只是象征性的用了些,给王府的下人许多赏钱,命其代为向王爷道谢。
  黛玉将自己家熬的浓浓的腊八粥也装了几份,分别给靖王爷、贾母和两位舅舅送去。凡是都要讲个礼数,既然给大舅舅送,便不能少了外祖母的,毕竟她是长辈。同样也不能少了二舅舅的,毕竟他也是舅舅,不能厚此薄彼。至少,表面看起来得是这样的。
  因此索性给贾府准备了三分,一并都送去,省得他们,主要是二房的说嘴。
  不过,虽然都是腊八粥,也可以有很多不同的。
  比如,送去贾府的,只有大舅舅的用了灵泉水和空间出产的五谷。横竖外面瞧着差不多,一般人看不出来,吃也是没有机会吃的。
  至于圣上和周航,黛玉其实也是想送的,皇宫守卫森严,她送不过去,虽然遗憾,也只好作罢了
  。下午,收到周航送来的小人,说是晚上来用林府的腊八粥,让黛玉好歹给他留点。
  黛玉欣然。
  谁料,还没等到周航来,却等来另一个来讨腊八粥的不速之客。
  作者有话要说:
  不好意思啊亲爱的小天使们,有事耽搁了,抱歉~


第91章 
  不期而至来讨腊八粥的不是旁人; 正是靖王爷李旭。
  彼时; 林如海尚未回府; 林黛玉只好命人请至正厅奉茶,自己换了衣裳亲自接待。虽说是男客,按理儿不应她一个未出阁的姑娘接待; 但李旭身份特殊,又是黛玉的义父。虽说是义父女,到底还有父女的名分; 彼此之间,倒没那么多的顾忌。
  李旭正立在一架紫檩木牙雕梅花凌寒的插屏凝神细看,瞧见黛玉走进来,面上漾起笑意。
  黛玉道了个“万福”; 因笑说:“义父今儿倒是得闲; 大驾光临,女儿有失远迎了。”
  李旭将手中捧着的一个累丝镶宝石的精致小手炉递给黛玉,道:“我新得的,倒还精致,女儿家身子弱,冬日天寒; 不可冻着了。”
  “多谢义父惦记; 玉儿铭感于心。”黛玉接过,将手炉抱在怀里。这是小不盈掌却极精致的手炉; 乃是纯金打造,刻以梅兰竹菊等花纹; 嵌有红绿各色宝石。更为难得的是,手工极为精致,打磨的也甚是光滑,入手温润,毫无滞涩之感。温度既不过热也不过凉,捧在手里刚刚好,携带也方便。
  黛玉细细看过之后,不由得惊叹:“好精致的小手炉!”
  李旭道:“你喜欢便好。”
  黛玉又凑近瞧了瞧,笑道:“却不知手炉里燃的是什么碳,竟没有一点子的烟熏之味,闻者倒有一股子清新的香气。”
  见黛玉喜欢,李旭心里也听高兴,摸着下巴道:“这是乌丸新贡的银冰碳,统共不过三十条,每条长六寸。因其晶莹剔透如冰块,坚硬如铁,故名之曰银冰碳。此碳燃烧的时候,无焰而有光,一丝的烟气儿也没有,反倒有些淡淡的馨香,十分宜人的。你可别看这小小的一条,每条可烧二十日,而且自始至终热气温和均匀,不想寻常的银碳和木炭,会有火星迸出,一不小心就烧坏衣裳或是烫到皮肤。”
  说着李旭又从袖中掏出一个小匣子,打开里面是四条晶莹若玉剔透如冰的炭块。他说:“我一共只得了五条,都给了你吧。”
  黛玉忙道:“既然是贡品,便不是什么人都可随意用的。我得了义父这么一个精致的手炉,心中已经委实不安了,这银冰碳却是万万不敢收的,义父还是留着自己用吧,亦不使女儿心里太过含愧。”
  李旭只是将装银冰碳的匣子塞在黛玉手里,笑道:“我一个人大男人,火气足,用不到这东西,给你用正好。我既认了你当女儿,便是把你当亲生女儿一般,有了好东西,不给自己的女儿用,难道还留着给别人?”
  说着,他摸了摸下巴,“再说了,义父还要像你讨些东西呢,这点子碳,权当是谢礼了。”
  “不知义父要讨什么东西?只要是女儿有的,必定双手奉上。”
  “这可是你说的!”李旭兴奋的上前一步,“一会子可不许反悔。”
  “必不反悔。”
  李旭连说了几声好,方道出此行的目的,原来是来讨腊八粥。黛玉还以为他要什么了不得的东西呢,没想到竟然是来讨粥,一时又是可笑又觉得窝心。可笑的是素日知道义父乃是一风趣之人,没想他行事竟是如此的不走寻常路,堂堂的一个王爷,到一个朝臣家里来讨粥吃,说出去倒不怕人笑话。窝心的是他既不顾身份、礼仪前来讨粥,便足以证明他是没将自己当成外人,又联想到素日义父对自己的关爱,比之那些所谓的血脉亲戚还要多上许多,心里便觉得暖暖的、软软的,比周航关心自己的时候感觉虽然不同,却也同样的让人不忍舍弃,就同爹爹给自己的那种感觉。
  黛玉命丫头们去取粥,李旭偏说他要亲自去取。
  此举虽然有失身份,但此举出在李旭身上,倒也不算稀奇。
  黛玉也陪着一起来至厨房。因不是饭点,厨房的人并不多。只有两个婆子带着四五个小丫鬟洗菜、摘菜,准备晚饭的食材。她们平日里都是在厨房待着,做些不甚重要的活计,并无见家里主子的机会。因此乍见了黛玉等人,都慌的不知怎么着,手足无措的上前磕头请安。
  紫鹃接到黛玉的眼色,上前一步道:“姑娘吩咐留着的腊八粥在何处?”
  一婆子道:“粥越熬越是醇香,奴才们不敢怠慢。姑娘吩咐留着的腊八粥,都在火炉上煨着呢,想何时用都可。”
  李旭也不客气,吩咐人拿食盒,盛粥,一股脑将所余之粥都盛了去。
  林府的腊八粥是他有生之年吃过最好吃的粥,比宫里顶好的御厨熬出来的还好。他自己用了后是意犹未尽,想起桑昇前几日有事出京,言说腊八一定赶回来。桑昇一向说话算话,何况又赶上节日,一定会赶回来。李旭想让他吃上最好的腊八粥,原以为王府的就不错了,跟林府的一比,就是那天上的云和地上的泥,根本是相差太远,没有相比的必要了。
  李旭要,黛玉也不能不给。何况人家刚给了自己手炉和千金难买的银冰碳,与这两样东西相比,自己家熬的那些子腊八粥算什么?她林黛玉并非小气之人。
  但周航要的粥,可就……
  罢了罢了,那家伙也未必非要吃自己家的粥,不过是找个借口过来罢了。
  是夜,黛玉并未修炼,而是一个人坐在窗下,隔着窗纸瞧外面的月亮。黛玉屋子窗户糊的是茜香纸,因产自茜香国而得名。是用绵茧制成的白色绵纸,浸过油后,透明白净,质地坚韧,经久耐用。据说这种纸极难制得,在茜香国便只供皇室使用,每年的贡品也都不多,流落在民间的更少,可谓千金难得。
  林如海托了相熟的行商,也购得这一点。
  因黛玉颇喜赏月,但寻常糊窗子的纸都是又厚又不雅观,透光度也不好。夏天的时候还可开了窗赏月,到了冬天,夜间天寒地冻,再来窗子恐着了风寒。是以林如海才特寻了这茜香纸,给黛玉糊窗子用,既美观雅致,透明度也好。
  透过半透明的窗纸,隐约可瞧半空中朦朦胧胧的月亮。
  正看的出神,耳边出来一声猫叫,却是鱼丸。大黑猫跳上黛玉的膝盖,伸出爪子拍了拍黛玉的手背,示意她往院子里看。花丛窸窸窣窣的晃动几下,从里面钻出来一只棕色的小猫。
  是周航到了!
  黛玉忙推开窗子,棕色小猫极为熟练的跳了进去。
  作者有话要说:
  最近比较忙,大家见谅哈,今天十一点才到家,困死,只能更这么多了。好在快忙完了,目测周一大概能恢复日更,谢谢大家的支持,爱你们,抱住群亲^3^


第92章 
  周航不是空手来的; 还带着礼物。
  除了藕粉桂花糖糕、玫瑰莲蓉糕、翠玉绿豆糕等宫中精致的点心糕点外; 还有十条银冰碳; 用小巧的黄花梨匣子装着。黛玉看见倒笑了,拿出李旭给的四条,并小手炉给他看。
  周航道:“皇叔倒是真疼你; 统共就五条,他一条没留,都给了你了。”
  黛玉道:“义父才只得五条; 怎么你倒是得了十条?”
  周航笑道:“统不过三十条,圣上、太上皇、太后各五条,皇叔也得了五条,我也是五条; 余下的皇子、公主每人一条; 贵妃一条,便没了。今儿我不是去父皇寝宫陪他一起用腊八粥么,他便将他那五条给了我。我火气旺,冬天不怕冷的,前儿你不是还说不想往外出,一出去便手凉脚凉么; 又不喜欢捧着手炉; 说烟呛得熏人。有了这个碳,既暖和也没有烟味儿; 带着也方便。”
  一条可燃烧二十天,十条便是二百天。
  二条黛玉略略一算; 只用手炉的话,能用三百天了。
  “我用不了这么多,寒冬都过去大半了,哪里就冻着我了?”她将周航已经拿出来的银冰碳取了两根,剩下的仍装回黄花梨匣子里,“义父已经给了我五条了,我再拿你两根,足够用了,剩下的你自己留着吧。你住的宫殿大,未免空旷寒冷,你留着自己用。”
  “我既拿来了,便没有再拿回去的理儿。不然我费这劲儿做什么。我替你算过了,今儿腊八,到春暖花开,起码还要冷上四十天,若是赶上倒春寒,五十天也不止。你一个手炉,一个脚炉,都要用的,熏笼也可以用这个碳。何况,林大人是有年纪的人,难免怕冷些,也要用的。这样一算,别说多,还不够呢。”
  说着,他叹口气:“可惜,只有这么多了,等明年我想办法多弄些。”
  若说世上谁最了解周航,黛玉称第二,恐怕无人敢称第一。他说到这个地步,便是无论如何也不肯收回去了,知道再说也是徒劳,黛玉便不再多说,只是将匣子收好。
  想起周航那句“明年多弄些”,黛玉失笑:“你当这东西是稻田里的谷米呀,想捡多少捡多少!今年是三十条,明年未必就有多的。”
  三十条,独她林黛玉一人便得了十五条,占了半数,太上皇、皇太后每人也不过五条。捧着燃烧银冰碳小手炉的黛玉不免心头忐忑了一下。
  周航道:“管他是什么好东西,总归是人制出来的,大不了我去乌丸国弄去。”
  “越说越没谱了,你身为皇太子,一举一动皆关系国本,难道你还能跋山涉水到一边陲小国招摇去?”
  接着黛玉便对周航进行了长篇大论的说教,引经据典,告诉他身为储君得有储君的自觉。以前你不是太子,自然是想干什么干什么,想去哪里去哪里,可以明哲保身,可以置身事外,她都不在意。
  但是,在其位谋其政,黛玉一转折:
  “航哥哥你如今是太子至尊,太子是什么?那是国本,国本动摇,关系的可不是你一个人。因此,以后你万不能只顾着自己高兴,你得为大局考虑,为你的百姓你的子民负责!”
  接着又列举了历史上许多太子不爱惜自己被敌国捉去,给自己国家带来严重灾祸的例子。
  听得周航一个头两个大,很想吼一句:“我不当这个太子了行不!”
  可惜,他不敢……
  他并不是胆小之人,只是在林妹妹面前,他不受控制的胆小了而已——
  而已——
  “航哥哥,我说的你可都记住了?”黛玉眨着眼睛,天真的问。
  “记……住了。”周航斩钉,呃,截铁的说,好吧,他承认,他是有那么一点点的心虚。只是一点点而已,他并没有走神,也并没有盯着林妹妹眉飞色舞的眼睛看,他保证。
  “那你复述一遍。”黛玉拌起了脸。
  “呃……这个……”
  黛玉一扭头:“我就知道你根本没听!”娇嗔之态尽显。
  周航忙去抓黛玉的胳膊,很着急的解释:“我听了我听了,我保证,你说让我好好当太子,要爱护百姓,要勤政,要好好学习帝王之道,要关爱自己的子民,最关键的是,要保护好自己,要警惕前车之鉴……还有……还有什么?”他看向黛玉。
  黛玉“噗嗤”一声笑了。
  她指着周航:“我怎么觉得你突然变傻了?”
  周航脑海里蹦出的第一个念头是二十一世纪,不知道是哪位伟大人物说的一句名言“恋爱之中的人都是白痴”,真特么的精辟!
  周航挠挠头。
  黛玉捂眼,更傻了,简直让人不忍直视。
  她也知道,周航的这种傻态,只是在自己面前罢了。在外人面前,他倒是聪明毓秀、少年老成的样子,就连林如海也私下里也频频称赞“孺子可教也”。想到这种神态只属于自己,黛玉心中有一种说不出来的情绪,似雀跃,似甜蜜,还有一丝丝的羞赧,一丝丝的不可名状。
  黛玉兀自沉浸在自己的小情绪中,周航也纠结自己又在林妹妹面前犯二了。
  二人都抿着嘴懊恼悔过,一时房间里倒没了声儿。
  许久,周航开口打破了这种寂静。
  “玉儿,我让你留的腊八粥呢?”他问。
  “原本给你留了小半锅的,义父来讨,都拿走了。”
  “一点没剩?”
  “一点没剩。”黛玉重重的点点头。
  “皇叔好不矜持。”撇撇嘴,周航嘟囔了一句。黛玉因说:“我想过了,拿走便拿走吧,那些粥纵然再好,越是厨子们熬的,不如自己动手来的更有意义。如今材料尽有,我房里有一个平日少茶水的风炉,锅也是现成的,不如我们进了空间,今儿是腊八节,总是要庆祝庆祝的。修炼虽然重要,却大不过情理。今儿咱们倒不必修炼了,只摆上一盘棋,闻着五谷的香气弈棋,岂非亦是快事一件?”
  “倒是玉儿闲情雅致。”周航一边说,一边将风炉及锅具拿着,携黛玉弈棋进了空间。刚到了空间黛玉便跺着脚嗔周航太过性急,不等人把话说完,熬制八宝粥的各色食材还未拿呢。二人只得又出来去拿各色米并,栗子、红豆、杏仁、花生、瓜子等物。
  每一样都是用小荷包精心的装着,花花绿绿,倒出来倒是五光十色,十分的好看。仅米便有五种之多,有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黛玉用一把小剪刀小心的将红枣去皮,与各色米类,并栗子、红豆放在一起,淘洗干净。
  周航将风炉支起,又去清洗锅子。
  一切准备就绪,食材进锅,添上水,盖上锅盖。
  周航感慨黛玉一个深闺中的大家闺秀,原本十指不沾阳春水,如今洗手为自己作羹汤,还未吃到粥,心下已是十分感动。
  风炉架在绿莹莹的草地上,二人便席地而坐,毯子也不铺,一边听着锅里咕咕的水声,一边闻着五谷杂粮粥香之气,不紧不慢的弈棋。大黑猫似是也闻到了粥香,小步小步的围着炉子转,不敢发出太大的动静。
  周航觉得这一天虽为修炼,但过得很是充实。
  香气越来越浓郁,粥还没熬好,周航的馋虫早被勾上来了。
  宫里的御厨手艺算是不错了,但跟黛玉一比,便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下。即使还没有吃到,光凭这天然的粥香,便远胜一筹。待吃到了,才知道什么叫整整的幸福。
  幸福是什么?
  很多人不知如何回答,其实幸福也是可以具体化的,比如吃到一碗好吃到爆的粥,尤其这粥还是自己在乎之人亲手熬的,那种感觉,给什么都不换的。
  黛玉晚饭吃得饱,只尝了些,便不肯再吃。
  周航吃了两碗尤不满足,扬言要把剩下的都带走,最终因为他是偷跑出来的,不宜带体积过大的东西而作罢。
  过了腊八,年味儿越来越浓,各家各户也开始张灯结彩了。
  初十这日下了一场小雪,第二日起来已是银装素裹。院子里白茫茫一片,只有几株松柏还有些许绿意,伞盖似的耸立在白茫茫的院子里,几分突兀,几分倔强。
  黛玉看了一会儿,指着对自己的丫鬟道:“你们瞧,这几株松柏落了雪,倒好看了。”
  雪雁道:“是呢,原本纸条还是往上翘着的,被雪压的坠下来,一层层的伞盖似的,像是过年时候贴的窗花。”
  慧儿盯着雪雁指的一颗柏树瞧了瞧,也说好看,说着往边上的梅林里瞧了瞧,叹口气道:“可惜天冷,咱们园子里的梅花没开,不然或红或粉的花瓣山几片微雪,晶莹剔透的,才叫好看呢。”
  正说着,有小丫头来报,说是靖王府派人来了。
  黛玉顾不得赏雪,忙令快请进来。
  来的是两个老嬷嬷,其中一个是自小伺候李旭的,是王府里积年的老嬷嬷,地位超然,连王爷王妃都给她几分面子,姓李,人都成李嬷嬷。
  黛玉忙请李嬷嬷坐下,亲手捧上一碗老君眉。
  李嬷嬷起身道:“姑娘折煞老奴了。”
  黛玉道:“嬷嬷言重了,长者为大,您是看着义父长大的,黛玉再怎么孝顺您也是应该的。”这句话是说将李嬷嬷当长辈来待了。
  李嬷嬷嘴上说着不敢,心里早就乐开了花。
  她是看着王爷长大,名为主仆,其实在她心里已斗胆将王爷当儿子待的。她从宫女熬成嬷嬷,一生未曾嫁人,更没有孩子,所关心的也不过一个主子。所以才能事无巨细都安排的周周到到,别人想到的她能想到,别人想不到的她也能想到。王爷和王爷貌合神离,世子虽然是王爷的亲生儿子,到底是男儿,与内帷女人们见面也是有限的。如今王爷认了义女,将义女当亲女儿一般待,她自然也是真上心。
  在李嬷嬷眼里,林黛玉是王府正经的小主子。
  “嬷嬷怎的亲自来了,有什么事,派个人吩咐一声便可,天寒地冻的,何须跑这一趟,才下了雪,地上滑,万一十足摔跤,岂不是我的罪过了?”
  李嬷嬷笑着摆摆手:“不瞒姑娘说,我这把老骨头还行,倒不至于摔着。原是我们府里的腊梅开了,王爷说这雪天配着梅花最好看,素问姑娘是个雅人,尤其喜欢梅兰竹菊花中四君子的,所以派了老奴来请。”
  黛玉因道:“义父一番好意,我原不该推辞,只是才下了雪,路上实在不好走,不如改日再去吧。”
  “王爷已在梅园中支起风炉烹茶,此刻正等着呢,老奴在王爷面前夸下海口,说一定将姑娘请来,姑娘不去的话,岂不是打老奴的嘴?”想起黛玉前几次去,王妃不大热情,还以为她心里有这个不自在,“王妃着了风寒,在屋里静养呢 。”言下之意便是王妃不会出现。
  李嬷嬷既然已经说到如此地步,自己在推辞,也不大合适。想起自己答应郑莉华带她去王府逛逛的事,便问李嬷嬷,李嬷嬷道:“既然是姑娘的手帕交,一块叫上也无妨,世子去城外射猎去了,一时半会也回不来。”
  既然世子也不在,便更没有顾虑了。
  黛玉因命紫鹃传话,派两个婆子去郑府,告诉郑家姑娘,先收拾准备准备,一会子派人去接她。这里黛玉也自回去换衣裳,至于李嬷嬷和另一个婆子,便由丫鬟伺候着在厅里奉茶。
  黛玉穿的是一件洁白的狐裘大氅,用周航猎来的狐狸皮毛制成,由府里针线房精心裁制,慧儿亲自绣的花纹图案,淡粉色的缎带,在脖颈前系一条蝴蝶结,趁得黛玉愈发唇红齿白、娇俏可人,如二月的新柳,婀娜多姿。
  李嬷嬷上前摸了摸,两声称赞皮子极好,而且白狐十分难得,出了皇家围栏里,外面很少见的。
  说着便扶着黛玉走了出去,车马俱已备好,黛玉乘的是一辆翠盖珠缨八宝车,邀李嬷嬷同坐,后者执意不肯。将手炉递给黛玉,李嬷嬷笑着拉起车帘,上了后面一辆黑漆齐头平顶的马车。
  黛玉暗暗赞李嬷嬷低调安分,不管主子给多大的恩宠,她总是这么的宠辱不惊,依然是该干什么干什么,不来不会欺上瞒下作威作福。不似贾府那帮子人,得志便猖狂,奴才们作威作福起来,比主子还厉害!
  她原来还以为所有的奴才都是那样,出了贾府,见多了人情世故,才知道原来那样的只是一部分,并不是所有。什么主子教出什么养的奴才,奴才如此,便可窥见其主子的品质。
  林府距靖王府并不远,只隔着一条街,坐马车,也就一炷香的功夫。
  但郑府就有点远了,要走过三四条街,还要穿个一段繁华区。为此,黛玉不喜绕路去接了一段,在康泰街的一个首饰铺子前与郑府的车马接了头。
  郑莉华打扮的比平时华丽些,上身是石榴红的素面杭绸小袄,白绸滚边中衣,领口绣着几朵梅花,倒十分合时宜,下面是白色拖地烟笼梅花百水裙,披着一件大红猩猩毡斗篷。
  上了马车,郑莉华便问:“姐姐,这身衣裳去王府行么,别失了礼数。”
  黛玉知道她从未去过王公之家,也没见过什么王爷、皇子之类的贵人,乍然之下去王府,必然紧张,便安慰她道:“这身就很好,别说是去王府见王爷,便是面圣也够了。”
  她此话并非可以恭维,实在郑莉华今儿这一身行头委实不错,便是世家小姐,出门也不过如此了。后来她才知道,这是其母为应付过年见客,特意给她做的新衣。郑家是第一次在京城过年,格外重视。
  郑莉华大惊失色:“怎么,还要见王爷么?”
  “自然。”
  郑莉华皱着脸,急的都快哭出来了:“好姐姐,我不见王爷行不行?我长这么大,见过最大的官便是令尊了。上次姐姐说要带我去王府,我还当姐姐是开玩笑呢,谁知道竟然是真的。光是去王府我便已经紧张的不行了……”
  说着她突然拉过黛玉的手,放在自己胸口,“姐姐你摸摸,我的心噗通噗通跳的厉害。只是去王府便这样,再见王爷,它还不得跳出来。”
  黛玉冷不防被她一扯,按到了一片柔软,愣了一下,反应过来,不由将手一抽,道:“你平日胆儿不是挺大么?怎么,这会子倒不行了!”
  郑莉华哀求道:“姐姐别笑我!”
  黛玉只好拉着她的手安慰了一番,说王爷其实很和善的,王妃虽然看起来冷冷的,也不是刻薄之人,不会难为她。何况王府可又不少好厨子呢,有的还是宫里出来的御厨,做的糕点,那叫一个好吃。
  提到吃的,郑莉华整个人的气场都变了。也不再害怕,而是问长问短。问黛玉王府最好吃的糕点叫什么名字,是用什么原料做的;还问饭菜怎么样,是不是满桌子都是山珍海味。
  黛玉忍着笑描绘了一副美味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美好蓝图,搞得郑莉华垂涎三尺,早忘了见王爷的紧张感。
  冬日天本就短,似乎天刚亮,起床没多久,便该吃午饭了。用了午饭,一个花样绣不好,天已经擦黑,又该吃晚饭了。
  林黛玉、郑莉华一番折腾下来,到王府的时候已近中午。
  世人虽然讲究男女大防,但见的是长辈,便没那么多的顾忌。因此,黛玉便带着郑莉华直接去了梅园。
  李旭在梅园里吹了一个多时辰的冷风,便是景致再好,香气再撩人,也受不了了。看见黛玉寒暄一番,郑莉华上前拜见,他命人给了表礼,嘱咐黛玉尝尝他烹的好茶,便起身走了。
  郑莉华捧着两匹尺头,两个荷包,怔怔的。
  她还是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竟然就这样见到了王爷,而且王爷还赏了她表礼。她全程低着头,眼珠子都不敢动一下,甚至连王爷长什么样子都没看到,只隐约看到了他一片暗紫色暗纹的衣角。
  这一切都太不真实了……
  直到黛玉推她,说论理儿,该先去拜见王妃,然后赏玩,她才“啊”的一下抬头。


第93章 
  王妃身上不好; 并未召黛玉二人进去; 只是命贴身的丫头在小厅里招待用茶。听说黛玉还带了一位姑娘来; 命人赏了表礼,一副由黄豆大小的洋珠穿成的双凤牡丹花样的簪子,并一对手镯、两匹上好的蜀锦。
  王妃出手的东西; 自然件件均非凡品。
  这样一份表礼,算是十分厚重了,比李旭给的还要厚重。
  李旭是那种随性而为之人; 待自己看中之人掏心掏肺,比如黛玉,自然是什么好东西都尽着她用,对于自己不上心之人; 也便没心情应付。所以; 郑莉华的那份表礼,他直接便交给手下的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