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我左眼能见到鬼-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转世去了。你何苦来哉呢!”
  素心沉默不语,林黛玉知道她心里还没转过这个弯来,便又劝道:“如果他们夫妻二人真的走了,王氏岂不是断了一臂?史氏喜欢凤姐,不过是凤姐能在她和王氏之间转圜,若凤姐走了,时间久了,她们二人的矛盾岂不是越来越明显?”
  素心一想,好像的确如此啊!然后又高兴了起来,和姐妹们商量去了。
  素心走后,林黛玉无奈的摇了摇头,自己什么时候变成了哄鬼的人了。不过,很多事情和原著都不一样了,越来越好玩了啊!
  “姑娘,二太太使人来说,薛姨太太一家到了,请姑娘去见见呢!”蓝鸽在外面说道。
  “知道了。”林黛玉应道,然后有些窃喜,传说中的宝姐姐终于要出现了,她好期待啊!
  林黛玉到时,王夫人和薛姨妈等正在老太太那里说笑,恰好贾政派人来说,“姨太太已有了春秋,外甥又年轻不懂事,在外住着多有不好。咱们家东北角上梨香院一所十来间房,白空闲着,请姨太太和哥儿姐儿住着甚好。”
  林黛玉顿时看向王夫人,果然王夫人的脸色有些不大好看,梨香院是什么地方?所说是荣公暮年养静之所,只是到底偏远些,不如合景轩离贾母和王夫人的正房近。只是贾政已经这样说了,王夫人也不好说些什么。
  薛姨妈不知实情,忙道谢应允。又和王夫人说道:“一应日费供给一概全免,方是长久之道。”
  贾家下人们对此倒是淡定的很,林姑娘来时就是这样做的,薛家如今这样提出,也没什么特别的,理应如此嘛!
  姐妹们互相见过了,坐在一起说话。贾母忽然招手道:“玉儿你过来。”林黛玉便起身坐到了贾母身边,贾母搂着黛玉,细声问道:“可吃过了来的?用的香不香?可缺什么?我前日得了玫瑰香露,睡觉前兑水喝一点,保管睡得香甜,待会让鸳鸯给你送两瓶过去。”
  林黛玉娇笑着推辞道:“既这样好,外祖母自己留着用,或是给宝玉用吧。我只馋昨日在老太太这里喝的茶,请鸳鸯姐姐赏我一点才好。”
  贾母最喜欢林黛玉这样和她撒娇,当下笑的合不拢嘴,“我当是什么好东西呢,不过一点子茶叶,也值得你这样。鸳鸯,那茶叶还有没有了?剩下的,连同那玫瑰香露,全给袁嬷嬷带回去。袁嬷嬷,你盯着玉儿,那茶虽好,不许她多吃!”
  袁嬷嬷一直安静的立在林黛玉身后,闻言轻声应了。
  薛姨妈和薛宝钗都有些诧异的看着林黛玉,一来是府上的姑娘们不过两个丫鬟,四五个小丫鬟并嬷嬷们,唯林黛玉身后站着的人格外多些,且衣饰打扮都不俗,二来是贾母对林黛玉的亲昵。那玫瑰香露乃是进上之物,他们这样的人家虽有也是不多,贾母一给就是两瓶,足见贾母对林黛玉的看重。
  贾母笑着对薛姨妈说道:“这是我的外孙女,巡盐御史林家的千金,在家娇养惯了,她母亲去后,我担心她无人教养,千请万请,她父亲才肯送她来。我若不好生养着,如何对得起她父亲,和我那苦命的女儿!姨太太不要见怪才是啊!”
  薛姨妈赶紧笑称不敢。
  那薛宝钗品格端方,容貌丰美,在金陵时一干千金闺秀都不及她,如今到了贾府,见贾府的三个姑娘也是如此,不免对那位传说中的元春向往已久,或许只有她才能和自己一较吧!可今见了林黛玉,闲静时如姣花照水,行动处似弱柳扶风,且看她举止动作,不愧是官家千金。一时间,薛宝钗心中竟有些复杂,说不清到底是惺惺相惜呢,还是既生瑜何生亮之感?
  林黛玉对此,只是笑了笑,对于薛林之争,后世众说纷纭,到底孰优孰劣,一时也说不清楚,只是,她们二人都是好的,那贾宝玉不堪良配才对。
  薛姨妈一家自从就在贾府住了下来。薛宝钗和林黛玉也慢慢熟悉了起来,此时,薛家上下皆没有将眼睛放在贾宝玉身上,她们此行的目的,是为了送薛宝钗入宫。暂时还没有成就金玉良缘的打算。所谓的金玉良缘只是她们的退路。
  薛姨妈托了王夫人周转打点宝钗进宫的事,满以为,自己姐妹,王夫人肯定会帮这个忙的。殊不知,元春此时还只是皇后宫中的女史,王夫人又见宝钗是这样的风貌,贾府一干姐妹都不及她,王夫人如何能让宝钗进宫和自己女儿争宠。所以只收了银子,却不真的帮忙。
  林黛玉从素心口中得知王夫人的打算,这几日一直在犹豫,从这几日和宝钗的相处来看,她挺喜欢这个行为豁达随分从时的宝姐姐。虽说她这样做有些虚伪,可联合她的实际情况,这样做也是无可奈何之举。再者说了,王夫人的依仗不过是元春,如果宝钗真的入宫,不知王夫人会是怎样的表情啊!只是,要不要提醒她,如何提醒,林黛玉一时还没有主意。
  这一日,宁府中梅花盛开,贾珍之妻尤氏摆了酒席,请贾母和邢夫人、王夫人赏花。贾母最喜欢凑这样的热闹,于是带着宝玉等来了。
  林黛玉想了想,假借身子不适没有跟着去。一来,她知道就是这次宁府之行,贾宝玉和袭人成就了好事,她懒得参与。二来,她也想借这个机会和宝钗好好聊聊。

☆、第16章

  林黛玉带了方嬷嬷和红云绿珠等人,去了梨香院。
  彼时,薛宝钗正在家中看账本,越看越是心凉。薛蟠素来无心经济世事,进京来也每日只在贾家族学里和一干爱慕富贵的小子们玩闹,于生意上竟是全然不管。无奈之下,薛宝钗只好自己拿着账本查看起来。
  “我的儿,好好的为何叹气?可是生意不好?”薛姨妈心疼的问道,“你看那账本子看了半天了,也歇歇吧!不过这一两日,宫里就有旨意到了,你可得准备准备啊!”
  “妈,我有时在想,我进宫到底是好是坏!”薛宝钗无奈的关上账本,苦着脸说道。“都说大姐姐乃是万里挑一的人品,妈你也说我比不上大姐姐,可大姐姐进宫这些年,现如今不过仍是个女史,我若进了宫,一时壮志未酬,在宫里煎熬岁月事小,可哥哥这样子整日胡闹,我怕还没等我得志那一天,薛家就已经败落了!”
  薛姨妈顿时脸色不好了,“如何就到这步田地了。你哥哥虽不成器,可还有你舅舅姨妈他们呢!他们可不会坐视不管的。”
  薛宝钗叹了口气,在贾府里住了这么写日子,妈还是没有看清姨妈的为人。当即苦口婆心的劝道:“舅舅如今升了边缺,合家在外,就是真出了什么事,也是鞭长莫及。至于姨妈,我早就在想这件事了。妈你只管托姨妈帮忙,你可记得,姨妈家的元春姐姐,如今可还在宫里呢!她还没出头呢,姨妈如何放心再让我进宫。妈使了那么些银子,若有消息,也早就有了,何至于今日还音讯全无!妈,再想个出路吧!”
  薛姨妈半信半疑,“不可能吧!我和你姨妈可是亲姐妹啊!她不会这样对我吧!”
  薛宝钗叹道:“妈你怎么这样天真?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还记得魏嬷嬷说过,当初若不是姨妈的一碗燕窝粥让妈你起不来床,今日荣国府二太太的位置可能就是妈你坐的了。那样的话,我如今也不必为这些琐事烦心了。”
  薛姨妈闻言也沉下脸来,魏嬷嬷是自己的乳娘,当初贾家派人来相看,其实论年纪,论相貌,都是自己和荣国府二公子更适合,可是前一天晚上,姐姐亲自端了一碗燕窝粥来看自己,和自己说了好些交心的话,自己感动之余,不曾多想,喝了那碗燕窝粥,结果当夜就腹泻不止,第二日无论如何也起不来床,只好让姐姐出去。最后,才貌不及自己的姐姐,成了荣国府的二太太,而自己则嫁入薛家。
  后来姐姐对自己大哭了一番,只说身边人不忿自己这个做妹妹的比姐姐还先议亲,所以出手暗害,她已经将那丫头发落了。自己虽不是很相信,可看姐姐哭成那样,还说要和贾家说清楚,自己心软,就原谅了姐姐。可是后来,虽说老爷对自己一心一意,可自己在子嗣上一直艰难,直到三十来岁才子女双全,可夜深人静的时候,到底心有不甘!
  论人品,论相貌,自己的宝钗哪一点比不上元春,差就差在一个出身上!
  薛姨妈叹了口气,“我的儿,你有什么主意?”
  薛宝钗看向旁边的柜子,那里放着自己的金锁,那是当初宝玉出生后姨妈为了表示诚意,又或是为了弥补送来的,“这荣国府本来就该是我们母女的,如今,我们不过是拿回本该属于我们的东西罢了!”
  薛姨妈闻言紧张的看着薛宝钗,“我的儿?你的意思是说”
  薛宝钗点点头,“这也是万不得已的事。我有心进宫为薛家谋个出路,可是我也知道,表姐在宫里经营多年,王家和贾家合两族之力扶助表姐,此时无论如何也不会让我进宫!我虽然不甘心,可是也没别的办法!只能退而求其次,这贾家当家主母的位子,我是坐定了!姨妈有心,必定会成全我的。”
  薛姨妈忽然悲从中来,“我可怜的钗儿!若你父亲还在,哪里用得着你这样筹谋啊!”说完抱着薛宝钗哭了起来。
  薛宝钗忆起亡父,虽然她经常自伤身世,可对于父亲她还是十分敬爱的。父亲在世时,待自己如珠如宝,连哥哥也比不上,如果父亲还在,他必会为自己安排好一切,哪里用得着自己这样苦心积虑的筹谋!薛宝钗也伤心的哭了起来。
  门外的林黛玉一行尴尬的站在那里,进也不是,退也不是。可林黛玉好歹已经知道了薛宝钗的打算,原本的劝解之词也就成了空话。罢了,人各有志,自求多福吧!
  林黛玉微微叹了口气,转身带着人轻手轻脚的出去了。
  林黛玉走后,莺儿从角落里走了出来,盯着林黛玉的背影看了很久。然后才进屋了。
  薛宝钗见莺儿进来了,从薛姨妈怀里出来坐好,拿帕子擦了擦眼泪,“林姑娘走了?”
  莺儿点点头,“恩,林姑娘走了。”
  薛姨妈有些诧异,边擦眼泪边问道,“林姑娘来了?什么时候的事?我怎么不知道?哎呀,刚才我们说的那些话她听到了,这可怎么好。贾家老太太一心要将她许给宝玉,这可如何是好?”薛姨妈当下急的不得了。
  薛宝钗笑着安抚道:“妈妈不必紧张。林妹妹才来时,莺儿就用金钗在太阳底下反光,提醒了我,刚才那番话,我有一半是故意说给林妹妹听的。”
  薛姨妈糊涂了,她不明白薛宝钗这是什么意思。薛宝钗见了,心中微微叹气,妈妈这样浅显的事情都看不懂,如何算计得了姨妈那样老谋深算的人。“莺儿,你去打盆热水来,给太太洗脸。”
  莺儿点了点头,转身要走,薛宝钗忽的想起了什么,“莺儿站住,我想起一件事来,林妹妹大名为瑛,你的名字冲了她,这样,我给你改个名字吧,你姓黄,就叫黄鹂吧!黄鹂多子,寓意也好。”
  黄鹂虽然委屈,可也知道宝钗说的是实话,与其日后被人挑刺,倒不如自家早些改了的好。便下去打水了。
  薛宝钗转过头来,见薛姨妈仍一脸懵懂的看着自己,不由得在心内叹了口气,妈妈这样的性子,若换做在贾府,也不知道她能不能斗得过赵姨娘哪一类人,也只有在薛家,妈妈才能安然当着当家主母,只是也不知什么时候遭了暗算,竟然成亲那么多年后才有了哥哥和我。唉!人这一生啊,真的是很难说的清楚,或许这才是妈的缘分吧!
  “妈你可是好奇我为何要让林妹妹听到这番话?”
  薛姨妈点点头,“是啊,万一她告诉了老太太,那我们岂不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薛宝钗笑着摇摇头,“不会的。以我这些日子对林妹妹的了解,她对宝玉没那个心思!老太太就是有心将她们送作堆,也是没用的。再者说了,林姑父乃是二品大员,姨夫不过是五品的员外郎,宝玉的身份如何配得上林妹妹!”
  薛姨妈好像有些明白了,只是还不是很明白,“按你这样说,那我们找宝玉做后路又有何用?宝玉不过是嫡次子,再富贵又能如何?”
  薛宝钗笑了,“妈妈忘了姨妈吗?珠大哥哥死后,姨妈唯一的指望就是宝玉了,她如何不费尽心思帮宝玉筹谋!你且看如今贾府是谁当着家,象征着正房的荣禧堂又是谁住着,凤丫头虽说是管这家,可大权都在姨妈手里!大房如今只有琏哥哥和一个庶子贾琮,琏哥哥只有大姐儿一个女儿,贾琮又小,可你看二房,珠大哥哥虽然不在了,可兰儿却是个年少有为的。大姐姐正月初一的生日,本就不俗,宝玉更是衔玉而诞的,老太太视作心肝宝贝!妈妈该不会以为这一切都是天注定的吧?”
  薛姨妈一想,猛地瞪大了眼睛,不可置信的看着薛宝钗,“你是说,这一切都是你姨妈,她,她好大的胆子”
  薛宝钗笑道:“不管姨妈是如何做到的。只是有一点我很确定,在姨妈心里,这整个贾府将来都该是宝玉的。退一万步来说,即使有什么差池,也牵连不到宝玉身上!更何况,宫里还有个元春呢,一旦元春得宠,宝玉作为元春嫡亲的弟弟,前程也是无碍的。林妹妹和我不一样,以她的身份地位,看不上宝玉是应该的。可我不一样,宝玉是我最好的出路!如今我又在林妹妹面前哭了一场,日后,林妹妹不但不会对宝玉动任何心思,说不定还会暗中帮我。如今,咱们什么都不要做,只守好薛家的那些银子,由着姨妈和大姐姐在前面冲锋陷阵,替咱们安排好一切,咱们坐享其成就是了。”
  薛姨妈咽了咽口水,按捺住自己砰砰作响的心,“你说的会实现吗?”
  薛宝钗自信的一笑,“会的,一定会的。”说完眼光深邃的看向荣禧堂的方向!眼中的势在必得让薛姨妈也跟着沸腾了起来。
  “钗儿说的对!这一切本来就该是我们母女的,你放心!我会好好和你姨妈周旋的。”
  “妈妈且别急,咱们薛家能不能重现往日的荣光,光靠我没用,关键还是哥哥,你得看好了哥哥,别再让他出去闯祸了。他喜欢吃喝玩闹随他去,看上了谁也随他,只要不闹出人命来就好了。再过几年,好生给哥哥找门亲事,让嫂子管着他,也就罢了。”薛宝钗劝道。
  薛姨妈如何不知道这些,只是薛蟠是她求了好几年才求来的儿子,因为他,薛姨妈才在薛家真正站稳了脚跟,在婆婆跟前挺直了腰,如何不疼爱他!自幼溺爱惯了的,如今想管也难了。

☆、第17章

  不得不说,薛宝钗打的一手的如意算盘,只是她却忽略了一点。如今的林黛玉,在这个贾府,大概是消息最灵通的人吧!没其他原因,深宅内院里别的没有,冤魂却不少。贾府的这些冤魂,不知何故,都认素心为首。
  因此,林黛玉离开梨香院不过半个时辰,薛宝钗和薛姨妈所说的内容,素心已经悉数告诉了林黛玉。
  素心看着林黛玉的神情没什么不高兴的样子,疑惑道:“你不生气吗?你为了她好,她却利用你。”
  林黛玉笑了笑,“我原本就没按好心,想要告诉她一则是和她同病相怜,怕她被王氏蒙骗了,二则也是想王氏和她窝里斗。不过如今看来,我这只是一厢情愿罢了。宝姐姐是个有志之人,一切都在她的掌握之中!我就不必多事了。”虽然嘴上这么说,可林黛玉心里真的有些不是滋味。
  她还一厢情愿的可怜薛宝钗小小年纪就为家事所累,原来人家心中自有丘壑。果然啊,这些女人都不可小觑啊,自己这点智商,即使经过后天培训,还是比不了人家啊!还是小心些吧,以后别那么圣母了,当心被人给卖了!
  素心摇摇头,很不以为然,不过这到底和她无关,因此她只是感慨了一番就丢开去了。
  且说王熙凤和贾琏定好了日后处世之道,因此这些日子管家理事难免慈和了几分,倒让阖府上下有些讶异。王夫人自然也是如此,问起王熙凤时,王熙凤只哭着说贾琏嫌她素日行事太过严苛,因此得罪了佛祖,所以才迟迟没有子嗣,自己无奈之下,只好宽和些。
  王夫人信了,又问放利子钱一事王熙凤可有主意了。王熙凤还想再试探一番,便笑着问道:“这个生钱的法子的确是好,只是太太说让谁去做比较好?”
  王夫人笑了,“这有何难,你陪房旺儿一家就很不错。这样的事,知道的人越少越好,你凡事只让他出面。甄家几位太太也是这样做呢!咱们这样的人家,哪里惧怕这些,无妨。”
  王熙凤只心中冷笑,脸上却丝毫不显,“可是不巧呢!旺儿一家前些日子做错了事,被我打了一顿,撵到庄子上去了。一时之间,我也不好开口让他回来,这样吧!等过些日子,我随便找个理由,叫他回来。那时再说吧!”
  王夫人一听还要过些日子,刚要再说,平儿掀开帘子进来了,“二太太,二奶奶,宫里夏太监来了,说看中一间宅子,还差三千两银子,说问府上借些周转一下。过些日子就给。”说是借,其实就是白送,贾府还敢找他要不成?
  王夫人一听急了,“你赶紧的,从账上支三千两银子送给他送去。”
  王熙凤愁眉苦脸道:“二老爷昨儿个才让琏儿从账上支了三千两银子,说是看中了一副唐伯虎的画,如今账上只剩两千两银子,预备后日往镇国公家去的。公中倒是有二十万两银子,可没大老爷二老爷同意,谁也不敢动啊!要不,平儿,你去我房里,将我陪嫁的那副红宝石头面拿出去当了,当的银子给夏太监送去。”
  王夫人一听,立刻满口念佛,“我的儿,多亏有你了。”
  可平儿却有些为难,“奶奶,那副红宝石头面您不是说往镇国公家去的时候戴的吗?连配的衣裳都做好了。这”
  “那随便找几个别的先支应了过去再说啊!比如我那个金丝八宝攒珠髻?”
  “二奶奶忘了,上回大姑娘使人回来说缺银子时,恰好庄子上的银子没送到,您已经送去当铺了,如今还没赎回来呢!”
  一时间王熙凤和平儿主仆二人都有些为难起来,外面丰儿又进来催了,说夏太监脸色很不好,有些不耐烦了。
  王夫人没办法了,她怕得罪了夏太监,会害的元春在宫里难过,要知道,那夏太监可是皇后面前的红人啊!她亲自拿着钥匙,去了里间,打开自己放着体己的箱子,拿了面额一千两的银票三张出来了,递给平儿,“你快去,别惹恼了夏太监!”
  平儿赶紧应声去了。
  王熙凤叹了口气,“这些太监们,今儿你来,明儿个我来,一张口,少则几百,多则几千,有借无还,当我们家是开钱庄的呢!今儿个打发了,明儿个不知又要张多大的口呢!”
  王夫人流着眼泪叹道:“何尝不是如此呢!不过略迟了迟,那夏太监就满脸的不虞,可想而知,元春在宫里多难捱啊!”
  王熙凤也陪着掉了几滴眼泪。
  王夫人不知想到了什么,“好了,你下去忙吧!我去梨香院你姑妈哪里坐坐。这三千两”
  王熙凤立刻识趣的说道:“太太放心,江南那边田庄的收益送来了,我立刻给太太补上。”
  王夫人点点头,“恩,我的倒也罢了。你送去的那几件首饰能赎回来就赶紧赎回来,省的落到别人家手里认出来了,让人笑话。若是不够,你再跟我说。”
  王熙凤笑着点头应道,“是,还是太太惦记我。”然后扶着王夫人送到了梨香院门口,方才回去。
  平儿迎了上来,王熙凤左右看了看,小声问道:“事情办妥了?”
  平儿点点头,“恩,那夏太监见了银票高兴极了,茶都没喝就走了。只是奶奶,若是被太太们知道了可如何是好啊?一千五百两可不是什么小数目啊!”原来那夏太监的确是来打秋风的,不过人家可没要这么多,人家只要了一千五百两。王熙凤硬生生加了一倍。
  “没事!这银票你收好,晚上给你二爷。二爷如今正在托林姑父帮他谋个外任,正是缺钱的时候。今儿个一千五百两,加上昨儿个帮二老爷买画那两千两,全给二爷。”王熙凤不以为意的说道,“那夏太监来咱们家也不是第一次了,总共加起来也有上万两了,哪里在乎这点银子。二太太知道又如何,她还能和夏太监对质吗?”
  平儿点点头,“对了,奶奶,周瑞家的说来了个打秋风的亲戚,问您可有空见见?”
  王熙凤不经意的问道:“什么亲戚?”
  “好像叫什么刘姥姥,她女婿和咱家沾着亲。”平儿也不是很清楚。
  王熙凤想了想,“你二爷常说,做人留一线,日后好相见。人家大老远来一趟也不容易,罢了,就见见吧!你让人备桌酒席,请老人家先用饭。”
  平儿点点头,自去安排不提。
  且说那刘姥姥带着外孙板儿进了贾府,一路走来,所见所闻,皆是闻所未闻,见所未见,不由得心下忐忑,这样富贵的人家,自己这破落户上门打秋风,还不知要被人怎么耻笑呢!可是人都已经到了,也由不得她害怕了。
  所幸王熙凤院子里伺候的人经过王熙凤和平儿的调理,如今都客气多了,也不仗势欺人,对着刘姥姥倒客客气气的,反而让刘姥姥不大适应了。
  一时平儿先过来,见过了刘姥姥,让刘姥姥和板儿上了炕,“二奶奶先去换衣裳了,让姥姥先吃饭,什么事等吃了饭再说。”说着让人抬了一张炕桌来,放在炕上,桌上碗盆森列,鸡鸭鱼肉皆有。刘姥姥见了,眼都直了,他们这些人家,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闻到些肉腥,此时如何忍得住,不由得将口水咽了又咽。
  板儿年纪小,见了肉伸手就要拿。刘姥姥一巴掌打了过去。平儿笑着说道:“姥姥别客气,趁热吃吧!”
  刘姥姥见平儿说的陈恳,又知道贾府这样的人家不会在乎这些,便大口大口的吃了起来。
  一时饭毕,又有丫鬟端了两杯茶上来,刘姥姥喝了一口,只觉得太苦了些,低头一看,放了这样多的茶叶,管不得这样苦呢!
  周瑞家的又过来了,“二奶奶用完饭了,叫你过去呢!”
  待见了凤姐,凤姐客套了一番,又因周瑞家的还要去见过王夫人,凤姐便让周瑞家的先去了。刘姥姥含羞带怯的将自己的来意说了出来。
  王熙凤今日占了自己好姑妈的便宜,心情正高兴着呢!又见刘姥姥虽言行粗鄙,但为人淳朴,便笑着点点头,“姥姥的来意我明白了”王熙凤正欲往下说,二门上的小厮们回说:“东府里的小蓉大爷来了。”
  王熙凤只好作罢,先接待贾蓉。贾蓉此来是借玻璃炕屏的,王熙凤和他说笑了几句,就借出去了。
  期间,刘姥姥一声不吭的坐在一边。
  贾蓉走后,王熙凤方笑着对刘姥姥说道:“那是我侄儿,来借东西的。”
  刘姥姥并不知道玻璃炕屏是什么金贵东西,只听闻来借东西,不由得心中感慨,这样的人家居然还要借东西,果然只是面上的富贵啊!不免将那打秋风的心熄了几分。转念又想着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他们这样的富贵人家,就是真的败落了,随便一件东西也够他们庄户人家几十年的花用了。当下又打起了精神,期待的看着王熙凤。

☆、第18章

  王熙凤看着刘姥姥的神情笑了,又说了一堆家境艰难之类的话,刚要说给多少银子的时候,外间丫鬟又回报:“二奶奶,林姑娘来了。”
  王熙凤赶紧坐起来亲自去接。刘姥姥心中纳罕,刚才来了个爷,这二奶奶也稳稳的端坐在炕上,纹风不动,这林姑娘是什么人物,竟让二奶奶这样慎重?不由得好奇的拿眼看去。
  只见王熙凤携着一个风姿出众的女孩进来,那女孩不过七八岁的样子,可那眉眼间的精致秀丽,竟让刘姥姥看呆了去,不由得说道:“我的个神天菩萨,这该不是观音菩萨座下的玉女下凡吧?”说完口中念佛不已。
  林黛玉本就是听素心说王熙凤院子里来了个打秋风的刘姥姥,所以才故意来的。前世里她对刘姥姥就很好奇,不过是个庄户人家,却比任何人都知恩图报,在贾家危难之际倾尽家产救了巧姐儿!
  王熙凤还担心刘姥姥言语粗鄙,会惹得林妹妹不高兴,今仔细打量着林妹妹的脸色,不像是不高兴的样子,甚至眼底还有一丝雀跃,便知道这个不知哪里来的刘姥姥投了林妹妹的缘。
  当下一拍手掌,“罢了!大财主来了,姥姥你还不快给财主请安。”
  刘姥姥诧异的看着王熙凤,“二奶奶这话是何意?”
  王熙凤恨铁不成钢的瞪了她一眼,“你可知道,我们家里谁是真正的财主,除了老太太、太太们,恐怕就是她了。你知道她是谁吗?她父亲可是二品的巡盐御史!林家五代列侯,今只有她一个嫡女,你说说,她是不是大财主?”
  林黛玉掩面而笑,“二嫂子你又胡说!当心我告诉琏二哥哥!”只是林黛玉很快就顺着王熙凤的话说道:“只是这位刘姥姥到底所谓何来?”
  王熙凤便快人快语的将刘姥姥的来意说了,刘姥姥自觉在这位神仙一样的姑娘跟前丢了丑,很不好意思的低着头。
  林黛玉想了想,低头笑道:“姥姥很不必如此。都说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人生在世,岂能事事尽如人意!一时周转不开也是有的,只要不是那种好逸恶劳、贪图享乐之人,只要过了眼前的坎,自能平安顺遂一生。这样吧,恰好林祥家的送来了丫鬟们这个月的份例,我给姥姥五十两,给您孙子做几件冬衣穿吧!并不是我吝啬,为的只是怕给多了,惹人眼红,反倒为姥姥家惹祸了。我那里还有旧年间外头送来的几件大毛衣裳。二嫂子知道的,我从不穿外面的衣裳,都是新的,姥姥带回去改改穿吧!只别嫌弃就是了。蓝鸽,你速回昭阳院去拿。”
  王熙凤不想林黛玉这样大方,虽不明白是何缘故,但她本来就对刘姥姥印象不错,又加上贾琏交待要和林妹妹打好关系,因此也笑着说道:“既然林妹妹给了你五十两,我就比她多十两吧!六十两银子,并几件半新的冬衣。姥姥不要嫌弃!”
  刘姥姥不妨又此意外之喜,说话间就得了一百一十两,还有那些衣裳,喜得不知如何是好,就要给跪下磕头,林黛玉赶紧让人扶了起来,“姥姥,我再多嘴说上几句。姥姥拿了这银子,家去不要乱花,或置几亩地,或做个小买卖,细水长流才是正理!姥姥也不必谢我们,如有能力,多帮助他人也是。俗话说的好,赠人玫瑰,手有余香,就是这个道理了。”
  刘姥姥喜不自禁,连声说好,“都听姑娘和奶奶的。我家去时定要在菩萨面前给二奶奶和姑娘多烧几株香!这样好的人,菩萨一定会保佑二奶奶和姑娘心想事成万事如意的!”
  送走了刘姥姥,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