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美娱]非典型好莱坞生活-第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于这个观点,如果罗杰·艾伯特知道的话大概会嗤之以鼻,他为什么就不能为了一个女演员的脸而不停的走入电影院?他也有过年少轻狂不知愁疯狂追星的时候好吗?小伙子还是太过年轻,阅历也太少。他并不能够明白回忆有时候会给一个人带来多大的影响。
大屏幕上朱丽叶正在送罗密欧离开自己的房间,她不时的惊慌着回头查看母亲越来越接近的距离,眼神中充满了无助和慌张;却又一边对罗密欧的离开恋恋不舍,眼睛里像是装满了整个星空一般释放着自己的情感。直到罗密欧跳下了窗台离开,她脸上那羞涩却又雀跃的笑容才渐渐敛去,换上一副冷淡的样子。
这张脸多美啊,不笑的时候冷若冰霜,笑起来的时候却又热情似火。
罗杰·艾伯特注意到朱丽叶对着别人笑的时候总是微微的抿着嘴角笑得矜持无比,可是对着罗密欧却常常开心的露出牙齿。洁白的牙齿衬着红润的嘴唇让她笑起来格外的甜蜜
,她轻轻将头发挽到耳后的时候那一低头的风情简直让人心醉。
镜头转换到了罗密欧与朱丽叶分离的早上。
阳光洒在朱丽叶的房间里面,为她镀上了一层金色,她睁开眼睛冲着自己的丈夫露出一个甜蜜的笑容,就像得到了全世界,那样的心满意足。同样是微微抿起双唇,可是这个笑容却并不敷衍矜持,它饱含着热情和喜悦。
就像一个婴儿,世界里从没有忧伤与苦难,他们天真无邪而又容易满足。可是这份美好又能持续多久呢?此时笑得越美丽,彼时苦难来临的时候泪水也更多。巴兹·鲁赫曼真的是把最美好的东西破坏给别人看,让所有的人为这份苦难流泪。罗杰·艾伯特叹息着,这张脸一点也不应该伴随着泪水,她应该有最好的生活而不是为了爱情死去。
“……妈妈,帮帮我,别让爸爸把我嫁人……我的婚床就只能成为坟墓……”
朱丽叶哭着请求母亲帮助她,让父亲打消把她嫁给帕里斯的念头,她滑落在楼梯的扶手旁边,流下了绝望的泪水。而她的奶妈也无法帮助她摆脱眼前的困境,可怜的朱丽叶只能眼神空洞的流干她的泪水……
“有点像费雯·丽,她在《魂断蓝桥》的时候也是如此绝望痛苦而没有出路,可是她又不是费雯·丽,她离人间太远,却又如此接近……”
罗杰·艾伯特喃喃自语着,即使已经是第五次看这部电影,他依然为这个女孩儿深深着迷。
不不不,别想的那么龌龊,罗杰·艾伯特可不是一个恋童癖,他只是亲身经历了黄金时代的尾巴,对着自己的青春进行缅怀而已。
“您说什么?”诺曼刚刚完全沉醉在了朱丽叶那双湛蓝的眼睛里,似乎整个太平洋都化成了雨水从中漫了出来,他被她哭的难受极了。为什么朱丽叶的父亲对着这么惹人怜惜的女儿居然能做出这么狠心的事情,难道他都没有看到朱丽叶的泪水和痛苦吗?
“没什么?只是感慨而已。”
罗杰·艾伯特敷衍过去诺曼的话语,继续盯着大屏幕。
第75章
电影已经进行到了尾声; 朱丽叶的表情突然平静了下来,她不再哭泣; 眼神有些放空; 似乎在回忆那些和罗密欧一起度过的美好时光。伴随着明明灭灭的蜡烛,她眼中的光也在一点一点的熄灭,逐渐变得死寂; 世间已经再没有能够让她留恋的事情。俯下身,朱丽叶给了罗密欧最后一个亲吻,流着泪绽放出一个绝美的笑容,用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
巴兹·鲁赫曼一定很爱玛格丽特·简。罗杰·艾伯特坐在椅子上想。他把朱丽叶拍得太美太凄然,从各种角度展现了这个女孩儿的美貌; 虽然有些特写并不必要,可是朱丽叶确实征服了观众。
罗杰·艾伯特的思维又回到了三十多年前的少年时代; 他和朋友们一起跑到电影院去看玛丽莲·梦露的电影; 他惊叹于玛丽莲身上的那种完全天真无辜的婴儿般的生动与纯美,去搜集有关于她的一切,甚至跑到偏远的影院去看早已上映了好几年的电影。
他痴迷于玛丽莲的风情,那张已经超过二十岁接近三十岁的脸笑起来的时候甚至难得的带着一点婴儿肥; 完美的脸型让她做各种动作都美得不可思议,无论是正视; 侧视还是被无数女明星避之唯恐不及的仰视; 在她身上都是360度无死角,即使是做出各种夸张的表情都完美的要命,她就像是一颤聚光灯; 所有人在她面前黯然失色。
许多人说梦露没有演技,可是他却认为梦露的演技完全是被埋没了的,至今他仍然记得玛丽莲在《无需敲门》中泪水夺眶而出时候的凄美之感,就像是星星的碎片从她眼中滚落。还有《游龙戏凤》中的怅然若失,年少时的他想不通为什么那个暴躁易怒的摄政王为什么要放弃这个美丽又聪慧的女人,在这个世界上他也许再也找不到如此爱他的人了。
玛格丽特身上其实找不到太多她的外祖母的影子,她像玛丽莲的地方只有圆鼻头和微微下垂的眼角,或许还要加上同样的360度没有死角的美貌。可是她大笑起来的时候却有着玛丽莲特有的天真和活泼。圆圆的鼻头柔和了她的线条,微垂的眼角让她总有一种纯真可爱的感觉,却又带着一股奇特的风情,这种眼睛画上妖娆的眼妆就能轻易的转化成妩媚性感,就像玛丽莲,性感的理所当然。
看着这个姑娘在大屏幕上眯着眼睛大笑的时候就像回到了他的少年时代,那个时候是多么的无忧无虑又开心,生活中似乎总是有种探索不完的事物。而今他已垂垂老矣,玛丽莲也早就香消玉殒,留下来的就只有拥有她的笑容的后代……
罗杰·艾伯特哑然失笑,真的是老了,居然也开始回忆起过去了。
《她有如此的美貌,根本不必有如此的演技;她有如此的演技,根本不必有如此的美貌》
在观看了五场《罗密欧与朱丽叶》之后,罗杰·艾伯特在《芝加哥太阳报》上自己的专栏里发表了一片这样题目的影评。他引用了奥斯卡评委赞美费雯·丽的辞藻来赞美玛格丽特。
“……她美得让人心醉,结局却让人心碎。第一眼人们就会被她的美貌吸引,以至于刹那间无暇顾及她的演技,但是接着看下去你就会被她精湛的演技折服,甚至于绝色的容貌都不能使其演技失色,在《罗密欧与朱丽叶》这部电影里面,玛格丽特·简的美貌与演技同时爆发,贡献出了一场绝妙的表演。”
“初看这部电影的时候你会觉得她像年轻时的奥黛丽·赫本,她在《罗马假日》里面的出演融合了本身的气质和特点,完美的诠释了安妮公主这个角色,这是一种角色和演员本人极度契合下的共感效果。但是如果你看过《夜访吸血鬼》的话,那么你就不会再这样觉得了。在这部惊悚的吸血鬼电影里面,当时年仅十一岁的玛格丽特·简完成了超越她的年龄的表演,我们姑且称之为十一岁的身体里面装着三十五岁的灵魂。她将一个角色从天真无邪的小女孩的年龄演到冷漠残忍而又心灵扭曲的中年女人,其中精彩的转换不可谓不精彩,恍惚间你会觉得大荧幕上的那个女孩身女人心的克劳迪娅是真实存在的。两者相对比较起来我们可以发现这个女孩儿的演技让人颤抖!”
“她是怎么在完美诠释一个心理成熟扭曲的凶残吸血鬼的和成为一个如此甜蜜却又悲情的天真少女之间自由转换的的我们不得而知,唯一可以知晓的是,她的诠释是如此的不同,令人完全不能把两部影片中的她联想起来。她为我们贡献出了一场奥斯卡级别的表演!”
“……”
罗杰·艾伯特的影评里面将玛格丽特几乎跨上了天。然而在这个女演员青黄不接的时代,玛格丽特确实是足够出色的。
后黄金时代过去之后,好莱坞的女演员似乎陷入了一个怪圈,演技好的不具有第一眼就惊为天人的那种“耀眼”的美貌,有着惊人美貌的又不得不通过对一些特殊角色的选择来把观众对其美貌的注意转移到演技上去。几乎没有人能够二者兼顾,可以说真的是一代不如一代。
玛格丽特的横空出世虽然算不上震惊世人,但是也足够惊艳好莱坞的了。就像罗杰·艾伯特说的那样,她不笑的时候冷若冰霜,不可一世,微笑的时候高贵优雅仪态优美,大笑的时候却又甜蜜可人接地气,演技方面能演成熟的变态,也能演天真可爱的少女。这种差距极大的角色让人们意识到这并不是本色出演而是极为精湛卓越的演技。
在九十年代网络还没有盛行的时候,影评人的文章和奥斯卡的奖项是大多数美国人民选择观看电影的最佳渠道,尤其是罗杰·艾伯特这个在美国登顶的普利策奖获得者,他的影评几乎能影响大部分打算走进电影院的人们的选择。
于是在经过一周的上映之后,《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票房迎来了一个上升,相较于大部分电影在首周之后都会票房滑落,逐渐缩减上映影院数量的情况来说,这部电影的走向相当不科学,经过周六周日和四个工作日之后票房迎来了一个诡异的提升,这让二十世纪福克斯的发行部门有点摸不着头脑。
因为在年底《罗密欧与朱丽叶》上映的这段时间不但有迪斯尼出品的《101斑点狗》这种合家欢的全分级电影和《空中大灌篮》这种全民性的运动电影,还有像是《赎金风暴》和《勇闯夺命岛》这种商业大片,最重要的是玛格丽特的好熊友克鲁斯先生的《甜心先生》也在这个各种大片混战的档期插了一脚。
拜托,这位可是能够靠刷脸就能把文艺片的票房刷成商业片票房的超级巨星,五月份刚借着《碟中谍》在全世界刷走了一堆钞票,十二月份又带着《甜心先生》在颁奖季兴风作浪,在这么一堆片子里面居然能完成票房逆袭,这简直不正常好吗!
在经过了加班和各种调研之后,焦头烂额二十世纪福克斯的发行部门终于得出了一个结论,《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票房提升的原因在于媒体影评人的那些诡异的影评,观众纷纷因为影评而走进电影院,即使是晦涩的旧式莎士比亚台词风格也没能拦住他们把电影看完的决心。而且这片子的观众还特别极端化,观影的大多数是上了年纪的老人和处于青春期的孩子,其中还有一部分女性,处于大多数电影都在争取的上班族男性反而不是特别多。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的发行部门都蒙圈了。这是什么走向?
老人来看可以理解,因为他们的年龄注定了会更受那些资深影评人的了解,而且年龄的沉淀也能让他们能够静下心来欣赏莎士比亚式的爱情。女性来看他们也可以理解,毕竟李奥纳多·迪卡普里奥近两年确实闯出了名头,他也真的是够帅,吸引女性观众是正常的。
可是青春期的少年是怎么回事?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不是正处于叛逆期和躁动的青春期吗?谁会静下心来看莎士比亚磨磨唧唧的爱情悲剧啊?《勇闯夺命岛》这种动作大片才是他们的最爱好吗?再说了不是他们喜欢贬低美国人民的教育程度,但英国式的阳春白雪真的不是美国人民的爱啊,更不用说是青春期的少年了,他们知不知道莎士比亚的这部作品还两说呢,这观影的年龄真是让人不知道说什么好。
还有那些美国的中产阶级上班族的白领们,这部分才是他们要争取的票房集中年龄好吗?这种能够显示他们的品味的文艺电影不是他们的最爱吗?为什么反而他们的数量是最少的?
不对!发行部门的人员突然反应过来,这部分人群的观影人数并不少,之所以会显得少是因为别的年龄的观影人群太多,超过了他们的预计。那么问题出在哪里?
然而现在他们已经无暇考虑电影到底出了什么问题了。如果你问一个电影公司的发行部门一部电影的票房实现了首周之后的逆袭应该做什么?他们会斩钉截铁的告诉你,加影院!往上加影院!联系一切能够联系的电影院,要求他们增加排片量,榨取更多的票房,卖出更多的周边,实现更多的盈利!
一时之间二十世纪福克斯的发行部门疯狂的转动起来,电话铃声在办公室里面此起彼伏。,这边刚刚挂掉,那边又被接起,工作人员们不断的统计着各种数据,飞快的穿梭在各个办公室之间,突如其来的工作完全打乱了他们的手脚和工作计划,一切为了票房,一切为了更多的钞票!
第76章
在周末来临之前美国最大的四条院线 Regal、AMC、Cinemark USA和Carmike的经理分别接到了二十世纪福克斯公司发行部的电话; 要求增加排片量。而《罗密欧与朱丽叶》票房的诡异增长也确实引起了他们的重视,院线本身就是为了赚钱而存在的; 没有理由会放着能赚钱的电影不给排片去给那些已经赚不了多少钱甚至上座率已经低到足以下映的电影继续保留放映屏幕的的块数。
所以; 在研究了一下最近还在上映的电影的票房和上座率之后,各大院线的经理果断的撤下了一些还半死不活的挣扎在温饱线上的电影,转而换上了《罗密欧与朱丽叶》; 将上映这部电影的电影院数量从一千多家提到了二千以上,如果票房收入看涨的话,下周这个数目还会增加,直到从它身上再也榨不出油水。
“天啊,我今天一定要再去刷一遍《罗密欧与朱丽叶》!玛格丽特真是太美了; 她哭的时候我心痛的像是要死掉,她笑的时候我被甜的心都要化掉了。”
凯蒂激动的和朋友们讨论着这部电影。天知道她从电影院里走出来的时候简直是晕晕乎乎的; 完全沉迷于玛格丽特的美貌里面不可自拔; 都坐上计程车了腿还软着呢。
“你不是去看李奥纳多·迪卡普里奥的吗?怎么变成玛格丽特·简的拥趸了?”
旁边的女生诧异的看着凯特,上周末她和男朋友去约会了,他们选择了《勇闯夺命岛》来度过美好的周末。尼古拉斯·凯奇才是她心中的真男人,对李奥纳多·迪卡普里奥的那种帅她欣赏不来。
“我现在依然喜欢里奥; 但是这并不能阻挡我喜欢玛格丽特,露西; 你根本不能想象她在电影里面有多耀眼; 我不知道该怎么形容她…”
凯蒂咬着嘴唇,半天才憋出来一句话,“她就像是一块儿苦艾酒心的巧克力!甜蜜不是她唯一的味道; 我看电影的时候每当遇到她的镜头的时候心情都会不自觉的跟着她一起起伏,她笑的时候我开心的跟着一起笑,她哭的时候我难受的和她一起哭。我不知道怎么说她给我的感觉,这太复杂了!”
停顿了一下,“而且她和李奥纳多真的很配。”凯特的脸上蒙上了一层红晕。两个同样美好的人亲在一起的时候让她呼吸都要停止了,她迫切的希望能够亲吻自己的男朋友。当时真的好后悔为什么没有强行拉着男朋友一起来看这部电影而是放着他去看尼古拉斯·凯奇和肖恩·康纳利那部一个丑男和一个老头的傻乎乎的动作片。
“哇哦,你可从来没这么形容过别的女明星,包括梅格·瑞恩那个甜姐儿。”露西惊奇的说,凯特平时可不是这么夸人的。
“好吧,我周末会去看的,冲着你的推荐。”
“相信我,露西,她不会让你失望的。”凯特绞尽脑汁的说了一句,“就像那些黄金时代的电影明星,她身上有种奇特的美丽,哦,天呐,我真的说不出来,这得你自己去看!”
同样的情形发生在很多地方,人们讨论着这部莎士比亚的爱情电影,议论着玛格丽特的美貌和与李奥纳多·迪卡普里奥的相配。
布鲁斯·哈里曼就是其中的一个,他是一个文艺片爱好者,更关键的是他是哈佛大学里教英国文学的教授,一部莎翁电影上映,无论是出于自己的爱好还是为了充实课件的厚度他都会选择去看。
而当他看到朱丽叶出现在大屏幕上的一瞬间,他就再也抽不出心思想别的了。
他的父母的相识说起来颇有乐趣,在一个阳光灿烂的下午,两个同样喜欢玛丽莲·梦露的年轻小伙子和漂亮的姑娘相识了,他们在看《热情似火》的时候太高兴了,于是抓住了旁边的人接吻。然后过了一年,布鲁斯·哈里曼就出生了。
他父母的收藏品中有大量的关于玛丽莲·梦露的东西,画册,明信片,同款衣服,海报……录像带诞生之后家里又多了玛丽莲·梦露的电影,耳濡目染,布鲁斯自己也迷上了这个金发女郎。
她是少见的那种男女老少通吃的女明星,就像大多数男明星的受众都是女人一样,大多数女明星的受众都是男人。有些极端的还会遭到性别相同的受众的讨厌,比如丽塔·海华丝,很多女性观众就不喜欢她,或者马龙·白兰度,奥斯卡爱他不代表男人也爱他,在《教父》横空出世以前,这位风流浪子其实并不怎么招男人喜欢,他和克拉克·盖博那种天生的风度翩翩的风流倜傥不一样,家里但凡是有妻子和女儿的男人都不会喜欢这种带着坏坏的痞子味儿的男人的。
在这点上面玛丽莲·梦露其实和汤姆·克鲁斯有点像,他们给人的感觉都太纯粹了,也太甜蜜,人们很难讨厌这种人,两个人同样都有着下垂眼和圆鼻头,这种长相特征会让人显得更加活波灵动并具有亲和感,换句话说就是少年感十足和接地气。
玛丽莲·梦露三十多了笑起来还像个孩子,汤姆·克鲁斯演吸血鬼莱斯特都能演的像恶作剧的调皮孩子,都是拜这种面相特征所赐。
玛格丽特虽然不笑的时候比较高冷,但她的长相柔和而不锐利,而且她笑起来的时候那些高冷就全都不见了,就像纯洁而又甜蜜的小鹿,无论是男人还是女人都会想要把她搂进怀里揉一揉的。从这方面来说她的戏路比长相完全纯粹的玛丽莲要宽。况且她的出道作品是一个变态凶残的伪萝莉,这让人们进一步的见识到了她的演技,这可比她外婆幸运多了。
“真可惜,她不是金发,要不然会更加美丽……”
布鲁斯·哈里曼的喃喃自语引来了旁边一个老头子的共鸣,“是的,如果是金发的话,阳光照射之下的情景一定会美到令人窒息 ,我至今还记得在《热情似火》里玛丽莲在聚光灯下歌唱的那一幕,即使是黑白胶片也不能掩盖她金发上的光辉……”
说着这位老先生也陷入了回忆,那是最好的时代,小时候家里太穷,他只能跟哥哥从电影院的后门偷偷溜进去,有时候还会被看门人抓住。和哥哥喜欢费雯·丽那种尖锐神经质的美丽不同,他就喜欢玛丽莲,她真的好甜,看着她就会忘记一天的劳累而开心起来,他当时想将来也要娶一个这样的妻子。后来虽然妻子长得并不像玛丽莲,可是她却会跟他一起坐在电影院里面看玛丽莲的电影并为之开怀大笑。
“咳,咳。”后边的一位同样年纪不轻的老先生打断他们的话,“看电影的时候别说那么多废话好吗?朱丽叶快出来了。”
没错,他们正是趁着暂时没有朱丽叶的镜头在窃窃私语,谁叫这几个人没一个对李奥纳多·迪卡普里奥这种长相的男人有好感呢?他们又不是女人。
“她哭起来的时候就不怎么像玛丽莲了,神态上更接近费雯·丽,我记得她在《魂断蓝桥》的时候就是这么哭的,眼泪里充斥的无边无际的绝望。比起悲剧色彩强烈的玛拉我更喜欢她的斯嘉丽,那可真是个坚强又有智慧的女人,而且还很狡猾,就像一只猫,喜欢你的时候会对你撒撒娇,允许你给它顺顺毛,不喜欢你的时候直接甩给你一爪子。”
几个老男人夹着一个年轻人坐在电影院旁边的露天饮品店谈兴十足。
出于共同的审美观点,布鲁斯·哈里曼和几个年纪和他父亲差不多的老人在电影结束后一起来了个愉快的下午茶时间,当然没有英国人那么正宗。不过反正他们喝的是咖啡,就不要那么在意了。
刚刚说话的是老乔治,他已经很多年没有看到这么好看的电影了,啊,应该说是没有看到这么合他口味儿的女演员了。那些他曾经疯狂迷恋过的女演员要不就是过世了,要不就是已经年华老去不再活跃在大屏幕上退休了。玛格丽特的出现真的是让他眼前一亮,他已经厌倦了在电影院里看到那些长相普通却偏偏自以为美丽的女明星了,美国这么大,为什么就找不出来几个漂亮的女演员呢?难道美人真的都出在欧洲?
“是的,玛丽莲哭起来的时候让人心疼,费雯·丽哭起来则是让人心碎,不过她笑起来的时候实在是太玛丽莲了,你注意到她和罗密欧互诉衷肠的时候的那个笑容了吗?如果我是罗密欧的话我也会完全被她迷住。梅格·瑞恩虽然也很甜,可是还是不如她,长相也是,这姑娘真是太漂亮了,而且她一点也没有这个年龄段的幼稚感和浮躁感。这可真不容易。”
这个是大卫,他和妻子一起来看电影,老太太已经买了第二场的电影票接着看了,他则是跟着一群人出来高谈阔论。
“她是从哪里冒出来的?以前根本没听过这个名字,也没见过她。”
发问的是乔纳森,他来自马萨诸塞州的一个小镇农场,今天是因为听了老朋友的电话说是有一个年轻的女孩儿笑起来很玛丽莲才起了念头来看电影的。
“你居然没有看过《夜访吸血鬼》?几个老头子包括布鲁斯·哈里曼不可思议的异口同声道。
“我对非现实主义的电影一向没有兴趣,那太无聊了。”乔纳森耸了耸肩膀,看那些狼人,吸血鬼什么的有什么意思呢?要看电影当然还是要看现实向的剧情片啊。
“你应该看的,那姑娘在《夜访吸血鬼》里可和这部电影里一点都不一样。跟分裂也没什么区别了。开始的时候我根本就没认出来她。毕竟都三年了,长相上有变化是很自然的,而且角色的差异性也太大。”
第77章
布鲁斯·哈里曼接上了乔纳森的话语; “顺便说一声,她还靠着《夜访吸血鬼》拿到了奥斯卡的最佳女配角。是奥斯卡历史上第二年轻的得奖人。”
靠着非现实主义电影里的人物角色拿到小金人可是一点都不容易。尤其是近年来的奥斯卡越来越政治化了的现在。
“对了; 你们知道吗?这个小姑娘是谁的女儿?”
布鲁斯·哈里曼又神神秘秘的说; 拜他那两位疯狂迷恋玛丽莲的父母所赐,他对玛丽莲·梦露的研究可是深得很呢,很多人没有注意到的事情都被他挖了出来。而且他还是一个资深的《夜访吸血鬼》原著的狂热粉; 在三年前他就注意到了这个小姑娘了好吗?
“别告诉我她是玛丽莲的女儿,这可不是科幻电影,玛丽莲都死了多少年了,这小姑娘再早生十年都不可能变成她的女儿。”
乔治压根不在意布鲁斯·哈里曼说的话,关于演员的八卦多了去了; 真真假假谁能分得清?乔纳森和大卫也赞同的点点头,这姑娘太小了; 能和玛丽莲有什么关系?
布鲁斯·哈里曼叹息一声; 人老了连思维都僵化不活跃了,要不然他们应该早就发现两个美人之间的联系了。
“虽然她不是玛丽莲的女儿,可是她是玛丽莲的女儿的女儿啊!”
布鲁斯·哈里曼近乎是炫耀的说出了这句话,着实是惊着了周围的三个老头。
“你认真的吗?”
乔治惊讶极了; 突然他想起来了玛丽莲确实生育过。但是生下孩子不久之后就因为产后抑郁症和一些原因离婚了。她过世的时候孩子还小,从那以后也没听过关于她孩子的消息。而对于他或者大多数人来说; 女神和女神的孩子压根就是两码事儿; 女神在世的时候也许会分出一点关注给她的孩子,但是女神都没了,关注她的孩子还有什么用?
其他的人被乔治这么一说; 也想起来了,玛丽莲确实生过孩子,不过一直没怎么被大众关注过这点也是真的。
“千真万确!”
布鲁斯·哈里曼严肃的说。
“你们都应该知道玛丽莲最后一任丈夫阿瑟·米勒。虽然我不喜欢他对待玛丽莲的态度,但是他在戏剧上的成就确实令人瞩目,他有两个女儿,其中一个就继承了他的才华,在文学上有着非同凡响的艺术成就。”
扫了另外的三个人一眼,“至于那两个女儿,我想应该不用我说她们的母亲是谁了吧?毕竟她们和阿瑟·米勒的第三任妻子长得一点都不像。”
“天哪,难道玛格丽特·简在两年多以前的奥斯卡上感谢的阿瑟就是那个阿瑟?”
这会儿大卫也反应过来了,这个姑娘在拿到奥斯卡时的致词里就有感谢阿瑟的话语,没想到居然感谢的是阿瑟·米勒吗?
“没错,就是他。玛丽莲的一个女儿莉莉安米勒在非现实主义的小说上成就非常高,她的吸血鬼系列想象力丰富,色彩奇幻,其中以吸血鬼莱斯特为主角的‘吸血迷情’系列的成就最高,被很多国家的语言翻译过,而且拥有庞大的书迷。当时汤姆·克鲁斯要饰演莱斯特的消息传出来的时候还引起了大规模的抗议和示威。还有大导演弗朗西斯科·科波拉也改编过她的作品,《惊情四百年》。这些在莉莉安·米勒的书迷中并不是什么秘密。只不过很少有人去挖掘而已。”
布鲁斯·哈里曼给几个老男人科普了一下有关‘吸血鬼文学崛起’的知识。
“《惊情四百年》?我看过这部电影,当时是冲着《教父》的导演科波拉去的,不过拍的确实不错,无论是德古拉伯爵对恋人的深情还是对信仰的挣扎都让人深思。对人性的挖掘程度也够深刻。但是我可真没注意到这居然是改编自玛丽莲女儿的小说。”
乔治不可思议的说。加里·奥德曼和薇诺娜·赖德在那部电影里给人的印象不可谓不深,整部片子浓郁的黑暗色彩也没盖住这对俊男美女暴风骤雨般的感情。虽然听说这两个人在拍摄电影的时候关系一点也不好,但很显然他们足够敬业。
当时他老婆就为了德古拉和伊丽莎白之间凄美的爱情哭得死去活来的,尤其是电影上映不久之后薇诺娜·赖德就出了车祸成了植物人,好多人都冲着遗作的名头去看这部电影,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很少会有人去关注一部电影的原著,甚至《夜访吸血鬼》,如果不是莉莉安·米勒的突然过世也不会被炒的那么厉害,毕竟当年的薇诺娜·赖德醒过来了而且还和约翰尼·德普结了婚,而莉莉安·米勒却是再也不能从天堂重返人间。”
布鲁斯·哈里曼有些黯然的说,莉莉安·米勒去世最伤心的就是他们这些书迷,她那颗天才的脑袋还没有完全释放自己的才华就被上帝带去了天堂,当时无数书迷为此哀悼,甚至还有人为此自杀,以追随自己最爱的作者。他自己的情绪也低迷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