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之长房大爷传-第6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小太监听了探春不能入宫的时候就有些着急,他入宫时间不长,能派去伺候嫔位主子而且又不是脾气很坏的贾嫔,心中已经大感万幸了。这次是他首次出宫办差,生恐做的不好会失去现在的地位,于是不等王夫人说完,张口就急道:“这是宫中娘娘招人去侍疾,夫人不说好生照料女儿,好让她入宫伺候娘娘,竟是任由人生病到卧床不起吗?”
王夫人顿时被噎住了,这不是明晃晃的说她不慈吗?若此人不是宫里出来的,若他不是自己女儿派来的,王夫人都想骂人了。可现在不能骂,而且还得想法子挽回自己的名声。遂哭道:“我焉能不疼自己的女儿?”这女儿说的是谁就值得推敲了,幸好这会儿也没人有心思深想,只听王夫人哭的一声高过一声:“只是这生老病死都是不由人的,便是皇贵太妃,那样的身份地位,那样的盛宠加身,又有天下医术最顶尖的太医御医们看顾照料,不也无法逃避薨逝?我们这样的三流人家,如今又没了能请太医的资格,女儿病了,我也心痛,却毫无办法……”
小太监被哭的头疼不已,截断王夫人的哭诉,不耐烦道:“有没有办法的咱家不管,到时候必会禀明娘娘。那么既然贾姑娘不能入宫,还有一位薛姑娘呢?夫人快些把人叫来,咱家也好回去交差。”
王夫人满心不愿意让宝钗入宫,但先前为了阻拦探春已经耍了一回花招了,再来只恐不行。她的敕命还没有到手,暂时在宫中人面前没有底气,便只能心不甘情不愿的命丫鬟去找宝钗过来。
宝钗得知宫中派人来接,一时心潮澎湃,险些无法自已。幸好王夫人那张脸很有镇定作用,一见到王夫人,宝钗的心思就都收了,表现的无比依赖王夫人且对入宫心生怯意。王夫人见惯了大方自若,镇定得体的宝钗,咋一见眼前这唯唯诺诺甚至有些瑟缩的连颜色都淡了几分的模样,先是一愣,继而就放下心来嗤笑道:果然是商户出身,上不得台面。于是,便放下的让人把宝钗领走了。
薛姨妈随后得知女儿被宫中接走的时候,匆匆赶来都未能得见一面,为此深恨王夫人薄情。王夫人倒是不知道薛家母女如今已然于她反目,还安慰薛姨妈道:“待元春好一些,我便叫她把钗儿送回来,到时候你们母女有多少话说不得,快别哭了。”
薛姨妈面上强做感激之态,心中却愤愤想道:谁用你假装好人?谁用你女儿送人出来?我女儿此去入宫,定能得宠,凤袍加身,回家省亲,且看你到时候还能怎么坏我宝钗的前程。
宝钗入宫乃是为贾嫔侍疾,带不得丫鬟,只身一人,一身素净衣裙,连钗环首饰都被勒令摘掉了,只许带两只没有复杂花样的银钗,腕上一样饰物也无,腰间除了荷包,连香囊也不许有。宝钗低眉顺眼,一一遵从了。待嬷嬷们过目合格,方才被送去拜见皇后,只有得到皇后的批准,才能去见元春。
皇后为了不让宁珊府中的姑娘入宫,对宝钗倒是毫无刁难,只问了几句话就让人送去凤藻宫了。宝钗原本害怕贾嫔当初的背叛会让皇后心怀怒气,刁难于她,却不想,只是走过场似的训诫了几句,都没正眼瞧她一瞧便被打发走了。
宝钗一面在心中庆幸,一面也暗下决心,绝不再做这般任人轻视的小角色。这次入宫,她是抱定了破釜沉舟的决心的,无论如何,她一定要设法留在宫中。
怀着满腔抱负,宝钗踏进了凤藻宫的大门。主位庆妃不在,已经去给甄太妃哭灵了。倒是元春因为身体不适,今日还没有去,便接见了宝钗,然而也没说几句话,便有人来传话,命后妃们都去哭灵。
宝钗很有眼色的上前扶住元春,殷勤又不显得谄媚,毕竟她是贾嫔的表妹而不是下人。入手才发觉,元春手臂有些浮肿,按下去软绵绵的,皮肉鼓胀。再看脸色,靠近了才发现,便是敷了厚厚的粉也不能遮掩青黑之色,更有无法掩饰的憔悴,看上去和省亲时那个艳光四射的嫔妃判若两人。宝钗不禁打了一个寒颤,心中隐隐有了一丝动摇,但旋即就被自己压了下去。
第159章 得偿所愿
元春带着宝钗; 紧赶慢赶走到梓宫的时候还是有些晚了。只见里面站的跪的不说人山人海; 也没她们能挤进去的地方了。元春便只好带着宝钗找了个空地先跪下来,身边都是些几乎见不到皇上面的贵人以下品级; 身后还堆着一群品级更低的外命妇。以元春的品级,挤在这群人堆里完全就是丢脸了。她倒是有心越过她们上前去,可是人家焉肯让路?好不容易有一个可以见到皇上的机会; 当然是跪的越近机会越大,她们早早的就来给那劳什子太妃哭灵; 为的不就是图一个表现。元春心有不甘; 却不能表现出来,只有忍着气掐住自己的手心; 靠肉体的疼痛压制内心的恼火。
不同于一直低着头压制怒气的元春,宝钗却是心神澎湃,自入宫起就强压住的兴奋和欣喜再也无法自已的荡漾开来; 实在忍不住了的宝钗不由得悄悄抬起头朝前面看过去。皇上此时正在上香; 就跪在最前边,斜对着坐着的是眼底青黑之色明显的太上皇。天下最尊贵的两个男人就在眼前了,饶是宝钗生性淡漠也控制不住激动的心情。当然,她主要的激动对象还是皇上,虽然说目前看来太上皇的权利更大,但毕竟他的年纪也太大了。宝钗是有野心的; 就算不能当皇太后; 她也是盼着能生个儿子以后当太妃的。因此; 已经过了生育年龄的太上皇当然不被列入考虑。
另外还有皇子们; 也是不错的选择,而且年纪更相配。只是宝钗拿不准究竟哪一位将来能登上龙椅,若是选错了,岂不是要抱憾终身?毕竟前几年才有一个鲜明的旧历,谁都没想到的四皇子能成为当今,这直接导致此后几年,企图从龙立功的人们都谨慎了很多。毕竟谁都知道,皇家最记仇,一旦眼瞎没选对,祸及全家都是轻的,牵连九族也不是不可能。
正目不转睛盯着新皇,企图博得出头良机的宝钗忽然看到前面跪着的众人之中隐隐有一道熟悉的身影,一时没想起来是谁,便不动声色的挪了挪位置,悄悄伸长脖颈扫视过去。这一看清,顿时吓了一跳,那个跪在众多王妃之后,挨着不少披红挂彩身着超品诰服饰贵妇的,地位不低的夫人赫然便是邢夫人,而她身旁那个身量娇小,面容稚嫩的姑娘,居然是惜春。
宝钗大吃一惊,邢夫人会入宫她不奇怪,毕竟诰命们是有资格入宫的,但是惜春为什么能进宫?邢夫人入宫又为什么带着惜春?来的只有她一个吗?还是迎春和黛玉也来了?只是她们却在何处呢?
迎春和黛玉当然不会来,人家正在家里陪着樱华公主解闷儿呢,皇贵太妃一薨,一切娱乐活动都停止了,便是自家养着戏班子也不敢唱了,樱华公主无聊,便只有让迎春和黛玉给弹弹琴,读读书了。两人一面庆幸不必入宫,一面忧心身在宫中的惜春,同时还要极力瞒着璎华公主,找各种借口为惜春的缺席做注释,免得让她知道真相后也跟着着急或是生气。
另一方,被惦记着的惜春小姑娘,每日跟着邢夫人入宫,起早贪黑的,整天又要装模作样的淌眼抹泪,而且走到哪儿就得跪到哪儿,因此三天不到就觉得烦了。不过这距离她们商量好的装病日期还有些远,自己请缨来的任务,不能轻言放弃。惜春努力给自己打气,却终因年幼,忍耐力不强,没多久就跪不住了,身体小幅度的摇晃起来。
这一晃,不免吸引了更多人的目光。因为太上皇和皇上都坐在上头呢,所以轻易没人敢去惹眼,便是公主郡主们都跪的老老实实的。不过惜春的确是目前在场人中最小的一个,便是皇上的那几个公主也比她年长几岁,因此这般举动虽然不妥,却也情有可原。
不过皇上是不觉得有什么可以原谅的,他面子都不要了,几乎是点名要宁家的迎春和黛玉两人,结果那宁珊却敷衍的塞了一个身量未足的小姑娘过来,便是生的不错,但是这般幼稚,十年之内他也是瞧不上眼的。
看来还是要看贾嫔的了,皇上心里暗忖,目光便不由朝后妃群中扫过去。结果一眼都没瞧见贾嫔,愣了一下,又往后找了找,这才看到。准确的来说,他一眼看到的是人群中正微微仰着脸的宝钗。唇不点而红,眉不画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一身淡青衣裙,别无首饰妆华,却更凸显出清水出芙蓉一般的天资绝色。
皇上当时便看呆了。
宝钗的美貌是毋庸置疑的,大观园里的女孩子容貌之美,艳冠京师,而宝钗在这些人中还能博得头筹,与以过人美貌出众的黛玉并列,就可见一斑。特别是在如今这个场合下,新皇自入主乾清宫便因为各种各样的问题迟迟未能选秀,宫中的后妃全是潜邸里跟过来的老人,包括元春在内都没有三十以下的了,而旁边做衬托的各位诰命更是以中年居多。宝钗本就生的容貌丰美,再有这种反衬,八分的颜色也能衬托成十二分,何况宝钗本就有十分的美貌呢!
皇上露骨的痴迷目光让宝钗羞红着脸垂下了头,心中却欢喜无比。入宫第一日,连宫里的凳子都没坐热就入了皇上的眼,这实在超出了她的预算,顺利到简直有一些心慌了。
整场祭祀,皇上坐的比平常都要久,目光也一直黏在宝钗身上,明显到那些后妃们全都发现了,并且各个恨得咬牙切齿的,就连之前还怀着一颗略感庆幸的平常心的皇后都按捺不住了,狠狠的运着气,恨不得下一刻就回宫去把宝钗轰走。
就跪在宝钗身边的元春自然也察觉到了,可是除了苦笑和心寒她并没有其他办法,甚至还得感到庆幸,庆幸宝钗出身低贱,不像迎春、黛玉那样可能对她造成威胁。可是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夫君垂涎其他女人还是一件非常糟心的事情,即便元春自己也是个妾,那也忍不了自己身边再出一个通房丫鬟。
祭祀一散,太上皇起身就走了,他在这压抑的气氛之下只会越呆越胸闷。皇上紧随其后,路过元春身边的时候还意味深长的给了一个赞赏的微笑,顿时把元春心中那股把宝钗送出宫的冲动打散了。元春知道,宝钗不但不能出宫了,她还得主动把她推荐给皇上,一时心里酸涩不已。好在终究是在宫中历练多年的,见事情已经没有转圜的余地,便索性转变自己的思想,飞快的考虑起怎么利用宝钗帮自己得利了。
首要的一条就是让宝钗尽快生一个儿子下来,自己养在名下。有一个儿子,对宫里的女人来说就是后半生的指望,只有嫌儿子少的,却从来没有不想要的。元春本来打算趁着得宠自己生一个,可是一直到近乎失宠也没生出来,而年纪却毫不停留的渐大,现如今便是再获盛宠也难以生下龙子了。如此一来,抱养一个低位嫔妃生的儿子就是唯一的出路了。
然而一个嫔,说低虽然不低,但也不高,她上面还有贵妃,正一品四妃,从一品妃子和贵嫔,许多都还没有孩子,人人都等着抱养呢,轮到她的几率实在不高。除非她从自己宫里推一个人去固宠,但凤藻宫里她唯一信得过的心腹就是抱琴,然而抱琴是不能做嫔妃的,元春还有许多无法自己出面的阴私等着她去做呢。
宝钗,几乎是送上门来的唯一一个,也很可能是最后一个机会了。
打定主意的元春回到寝宫就把宝钗叫到跟前,也不让行礼,直接赐了座,拉着她的手,无限亲密的叫道:“表妹,许久不见,你长大了不少,也生的更美了。”
宝钗低着头,羞涩道:“娘娘哪里话?宝钗蒲柳之姿,怎及娘娘金凤之貌?”
元春摩挲着宝钗的手,放低了声音,哄劝一般道:“你这样的品貌,若是放在那小家子里,着实糟践了,便是我都舍不得的。”宝钗心中暗喜,果然就听元春接着道:“这世间,还有哪里尊贵得过皇家呢?你是我的亲表妹,咱们的母亲又是一母同胞的,你在我心中便和亲妹妹没有差别了。你也知道,我只有宝玉一个弟弟,并无妹妹……”探春早已被抛在脑后,元春心里根本不觉得庶出也是弟妹,眼中只看得到宝玉一个,倒是宝钗,想起宝玉不免就想到他坏了自己的名声,不自觉的咬了一下玉齿。
元春继续诱哄道:“我今日见了你,便觉得爱极了,只舍不得让你离开,想着怎么留下你,长长久久的陪着我才好呢。”
宝钗顺势道:“臣女也盼着能跟在娘娘身边,学一些眉眼高低。”
元春假意嗔道:“还叫什么娘娘。”
宝钗遂改口,轻声叫了一句:“姐姐。”元春满意的把人揽到怀里,强压下心中的酸涩,道:“我瞧着,今日皇上可是都被你的美貌惊艳到了,那满宫的后妃在你面前也都黯然失色,妹妹何不把握这个机会,也做成人上之人?”
宝钗矜持的推却道:“姐姐说哪里话?陛下看的分明就是姐姐。”话音才落,便听外面抱琴兴奋的高声道:“皇上驾到。”元春和宝钗同时一惊,随即一个黯然伤神,一个欣喜若狂。
皇上昂首阔步迈步进来,脸上带着迫不及待的兴奋之意,目光直勾勾的钉在宝钗身上,直看的她越发面红耳赤,心中却得意不已。元春忍着一腔酸意,故作大方的介绍道:“臣妾参见皇上。多谢陛下美意,允许我将表妹接进宫来相伴。”
皇上这才稍微瞟了元春一眼,没什么诚意的问道:“你可好些了?”
元春假意叹了一口气,道:“臣妾这是陈年的宿疾了,哪有那么容易好的,没得过了病气给皇上,不如让表妹陪着皇上到厕殿去稍歇一阵吧。臣妾的这个表妹是有名的才女,琴棋书画无一不精通,早年臣妾有幸回家省亲,家中姐妹聚在一处作诗,谁都比不上她。”
皇上一听,顺势便道:“既然这么着,姑娘就为寡人弹奏一曲吧。”元春擅长琴艺,还没有成为嫔妃的时候,便是靠着这一手邀过宠的。皇上会提到琴,也不过是顺嘴,想着元春这里找把琴比别的都容易,毕竟想着还在皇贵太妃的孝期里,他便是再怎么垂涎美人儿,也不能直接搂到床上去,最起码,不能明着搂到床上去。
孝期里,百姓贵族都禁止嫁娶,宫中自然也不能册封嫔妃,皇上一心以为元春的表妹定然就是宁珊家里养着的那个手握巨款的林氏,根本没想过一个人都有父母双方,理论上表妹也绝对不止一个。原本皇上想纳了迎春和黛玉,一是为了拉拢宁珊,二则是看重这两个姑娘都有巨额嫁妆傍身,并没有想过这二人容貌会有多么出色。如今见了这般艳冠群芳的宝钗,实在是一个意外之喜了。
第160章 见太上皇
元春强颜欢笑目送宝钗羞答答的陪着皇上往内室去弹琴; 忍着满脸酸意; 吩咐抱琴道:“给我宽衣。”
话音才落,便听外面一个小内监扬声道:“启禀娘娘,荣国公老夫人求见。”
元春一愣; 道:“祖母来了?”诰命们入宫是为了给甄太妃守灵的; 虽然没有明说不能趁机见一见自家出身的宫中娘娘; 但这话轻易也没人敢提出来。何况还要经过皇后的批准,元春心知肚明,那位给谁的面子也不可能给她的。
小内监道:“皇后娘娘那里已经做准了的。”
元春便道:“那就快请进来吧。”
小内监略显尴尬:“还没有见过正殿的庆妃娘娘的,故此……”
元春只好起身,带着抱琴去给庆妃请安,顺便谢恩; 好让她把史太君放进来。庆妃今天在灵堂上眼睁睁看着元春身边突然冒出来一个脸生的丫头把皇上的魂儿都勾去了,哪里能轻饶元春?指桑骂槐好一通教训,末了又刁难道:“老夫人年纪也大了,怕是禁不住累,本宫就赏你个脸儿,在这里说上几句话,就快些让她家去休息吧。”
史太君只能咬牙谢恩; 跟孙女就在庆妃的眼皮子底下说几句话。她本来是想汇报关于元春提到的,皇上让她去找的秘药那件事,但在庆妃面前怎么敢说?只能随便说些多保重之类的泛泛之言; 而且只一刻钟不到就被庆妃派人送出去了。元春自然也没机会给她提到宝钗的事情; 至于史太君回家后要多久才能知道; 就要看探春几时能从王夫人的控制下挣出来给史太君哭诉了。
另一边,邢夫人领着满脸疲惫之色的惜春正想出宫去,忽然大明宫里来了宫人,传公主府入宫的人去觐见。
却原来是那太上皇,在灵堂里郁闷够了就想起来璎华公主肚子里的那个指望,生怕她入宫哭灵会伤到孩子,便想着叫她到大明宫里去,找个太医给瞧瞧。只是没想到,璎华公主压根儿就没入宫,而是宁珊吩咐迎春去拿了一块公主府的腰牌,让惜春替她来了。
邢夫人可不敢让惜春独自一人去见太上皇,但是她也没勇气跟着一起去,更加不敢不去。正左右为难的时候,忽然想起宫里的贾嫔,虽然是二房的,但总归都是姓贾的,这时候还得算一家人,便也顾不上多想,有个人可以问问总比没有好。何况贾嫔还是宫里的嫔妃,若她出面领着惜春去见太上皇,既符合不让惜春落单的原则,又避免了自己去直面龙威,一举两得。邢夫人打定主意,便请求宫人允许她先去见一见贾嫔。
那宫人也不知道璎华公主没入宫,虽然在现场没看到人,也只以为璎华公主是到哪个宫室里休息去了,再怎么不受宠也毕竟是公主,未嫁前在宫中还是有个住处的,许是去那里小歇一阵也说不定。至于邢夫人,若不是顶着个便宜婆婆的身份,谁会来找她呢。当下,那宫人只道一声“侯夫人自便”就走开去找璎华公主了。
邢夫人急忙带着惜春赶到凤藻宫,求见元春。元春才送走史太君,还没回到自己的偏殿里就听见又有人报,外面有人求见她。那庆妃听得厌烦,因为自己娘家不在京中,别说当初省亲,根本从嫁给当初的四皇子以后就没见过家人了,因此甚烦那些娘家成天往来的,便使性子把元春赶回厕殿里去了。
元春在自己的地盘上接见邢夫人,是一百个不情愿的,但是鉴于皇上还在这里,正跟宝钗卿卿我我,她也不能不顾着自己的形象,拒见家里人,便叫宣了邢夫人。
邢夫人一进来,礼也没好好行,安也没好好请,急急忙忙就说了拜托元春带惜春去见太上皇的请求。元春听的糊里糊涂的,没好气道:“夫人也是上了年纪了,越发连话都说不清楚。到底怎么回事,本宫根本没有听懂。这里面有四丫头什么事儿?做什么要去见太上皇?那大明宫是想去就能去的吗?”
邢夫人如今天天跟璎华公主打照面,日子久了,对宫里的人的敬畏也淡了不少,见元春不给她好脸,也没了多少好声气,道:“是大明宫派人来传的,又不是我们自己想去。”
元春蹙眉道:“详细道来。”
一直站在邢夫人身后的惜春忽然走出来,吓了元春一跳,抱琴更是喝道:“谁?怎敢在宫里撒野?”
惜春奇怪道:“是我啊,我是惜春,大姐省亲的时候不是见过么?还有,我怎么就撒野了呢?”
元春根本不认识惜春,省亲的时候她光忙着看史太君和邢夫人了,王熙凤的张扬也比较夺目,还是薛林二人专美于前,基本上,三春都没入元春的眼,便是那么匆匆扫了一下,这会儿也早忘光了。
邢夫人拉了一把惜春,撇嘴道:“人家是娘娘,贵人多忘事,哪里记得住你一个小丫头?”
惜春听了,也有些不高兴了,这什么姐姐啊,都不稀罕记她,那她也不稀罕了。于是便快言快语把替璎华公主入宫祭拜的事情说了,又解释道:“现在太上皇要传公主府的人去见她,可是太太不敢带我去,又不敢违背太上皇的意思,便来找娘娘,问问看该如何是好?”
元春一阵头痛,敢情这俩人是来找她背锅的。至于那位璎华公主,元春是极有印象的,当日没出嫁之前把满宫后妃、太妃们都折腾的天怒人怨的,可不是什么脾气柔顺的主儿,更别提还曾经当众甩了甄太妃一巴掌,这梁子结的都成了死扣了。元春只当璎华公主是不愿意入宫祭拜甄太妃才推了四丫头出来的,想也知道,这必然要得罪太上皇,元春可不想去惹眼,当即就道:“既然太上皇有口谕传来,自然要遵旨。夫人还是快些带着四丫头过去吧,可没有让太上皇久等的道理。”
邢夫人一听,当即苦着脸道:“我是什么身份,哪里配去见太上皇?只是四姑娘也还太小些,让她一个人过去,连规矩都不懂的,还请娘娘照拂一二。”
惜春则秉承着无知者无畏的大义凛然叫道:“我自己去就自己去,怕什么!”
这句话的声音略微高了些,打扰到了在内室色眯眯端详宝钗美貌的皇上,惹得龙颜不悦,以为元春是醋了,故意打断他和美人儿独处,便走出来想要叱骂几句。宝钗见皇上一脸不快的起身,也急忙停下琴音,小碎步跟了出来。
皇上一出来就发现殿里站着一个虽有几分姿色,但看上去有些刻薄的中年妇人,第一感官就不大好,结果再往后一扫,发现了惜春,越发不爽了。当日他让宁珊送妹妹入宫代替璎华公主的时候,宁珊就领着这小丫头来过,堵的皇上无话可说却气愤难耐,也因此牢牢记住了惜春的长相,倒是惜春碍于宫规和不能直视龙颜的规定,压根儿不知道皇上长什么样子,这会儿咋一见元春的后面出现了一个中年大叔,吓得惊叫了一声。
熟悉的声线惊得宝钗猛抬起头,失声道:“四姑娘,你怎么在这里?”难道她也是元春要安排给皇上的?也太小了些吧!最起码也得是迎春黛玉那个年纪……宝钗越想越惊惶,她虽自负才貌过人,但终究输在出身上,而迎春黛玉,哪一个不比她尊贵?且人家的相貌也不差,黛玉更是方方面面都能跟她并驾齐驱,若是元春要用她们固宠,自己哪里还有胜算?
想多了的薛姑娘唯独忘了不是人人都像贾家三姑娘一样胸怀大志,更不是人人都和她一般向往宫廷的。只顾着担心迎春黛玉会来跟她争宠的宝钗一时都顾不上小心学来的宫规了,抢在皇上之前发言可是大错,幸而皇上自己对宫规也是一知半解,又对宝钗上了心,便也不觉得是被冒犯了。
惜春更加无惧,直接回答宝钗道:“我替公主嫂子来给甄太妃送葬的,太上皇要传我过去,太太就带我来娘娘这里,想请娘娘陪我一道,免得我粗粗笨笨的,犯了这宫里的忌讳,惹了太上皇不悦。”
皇上对太上皇这三个字尤为敏感,见宁珊送进来的丫头要去见太上皇,顿时大为不快,冷硬道:“大明宫是个什么地方?岂是什么人都去得的?”这丫头不是要替宁珊传话吧,一想到过去,璎华那臭丫头入宫一次,大明宫里就生出一个对付他的主意来,皇上便是再迟钝也能想透这里面的问题了。
惜春睁大眼睛,天真的回道:“臣女并不是自作主张要去的啊,是太上皇派人来传的。”说完扭头看向邢夫人,似乎指望她帮忙作证。然而邢夫人自从皇上出来就吓得有点儿软,这会儿正哆嗦着呢,根本看不到其他。
惜春只好转回头来,想说不信就去大明宫问问,或者她能描述出来传话的那个宫人的长相,如果皇上不介意等一等,她还能拿纸笔画出来。结果尚未开口,便听宝钗道:“回皇上的话,这个小姑娘和贾嫔娘娘是同族,乃是如今贾家族长之妹,她年纪幼小,尚未知事,如有冒犯之处,还望皇上宽容。”
宝钗的本意是想卖个人情给惜春的,毕竟她跟皇上说话那个态度确实不大尊重,但惜春不懂这个,她只看宝钗能在皇上面前随意说话,便对她道:“宝姐姐,要不你陪我去大明宫吧,我看娘娘似乎不大愿意,但我一个人真的什么都不懂,你会说话,就替我解释一下吧。”
皇上不大愿意让宝钗去见太上皇,在他看来,太上皇就是跟他作对的,不管朝上朝下,就是后宫里,他宠爱的嫔妃都会被打压,昔日那茜香国投降的贵嫔连命都给太上皇弄没了。他在太上皇宠妃的葬礼上看中了宝钗,心里正有点儿虚,相当小人之心的以为太上皇会跟他争夺宝钗,或者再给弄死了。
但宝钗权衡益弊,觉得能到太上皇跟前露个脸也不错,只要应对得宜,进退有度,一旦给太上皇留下个不错的印象,将来她成了皇上妃妾,也好有个晋升的路子。她虽然想勾搭皇上,但也没傻到在甄太妃孝期没过之前有什么动作——如果真有了,太上皇还不弄死她。
于是,宝钗笑吟吟请示皇上道:“臣女过去在贾府中多受关照,如今能有机会补报一二倍感荣幸,还请皇上允许。”
皇上想也没想的道:“除非朕同去。”若是太上皇也看中这新来的美人儿了,有他在场,至少还能周旋一番。或者干脆直接挑明算了,相信太上皇绝不会开口讨要他先收了的美人儿。被迷惑的有神魂颠倒趋势的皇上根本就忘了这美人儿是在哪儿见到的了——在甄太妃的灵堂上眉来眼去的,就不怕甄太妃晚上会去找他聊聊节操?
宝钗欣喜不已,只当皇上这是特意关照她呢,怕她在太上皇那里被刁难;而元春则一腔酸意的假设出了一个差不多的理由,心中暗暗恼火宝钗这丫头实在勾人的有些狂妄了;唯有惜春最小最天真——她一直就有些怕生,何况又是听上去就挺吓人的太上皇呢,若是有认识的人陪着一道去真是太好不过了。
邢夫人便留在元春这里,等惜春回来。皇上则带着宝钗和惜春往大明宫去了。
他们到的时候,恰逢那个派出去找璎华公主的宫人来回禀公主今日并未入宫,太上皇表示了理解和支持,正要叫人往公主府去传话,让璎华公主只管安心养胎,千万别让他打了好久主意的小指望受到影响,就听外面通报,公主府的人来了。
太上皇无比纳闷,璎华没入宫,难道却派了府上的人来祭拜?正想着,皇上就领着俩姑娘进去了。太上皇现在跟这个儿皇帝绝对是相看两相厌,一见他就没了好气,冷哼一声道:“皇上倒是有空,还知道来瞧瞧寡人,只是这规矩礼仪到底还是差了些,竟不知道等寡人召见再入内吗?”
皇上听着太上皇这话也很刺耳,但不敢直接顶撞,左右看了看,瞄见惜春才找到话题:“之前忘了回禀父皇,璎华身子沉重,驸马上了折子,报了产育请求免于入宫,我准她找人代替,便来了这小丫头。”
太上皇瞧了瞧皇上身后站着的俩姑娘,一个十五六岁,一个双位数都不知道挂没挂零,哪个看上去都是小丫头,而且是替璎华来了,便给了几分面子,道:“璎华甚是有孝心,赏;这俩丫头也是好的,一并赏了。”戴权便招手叫人下去准备两份适合赏给出身不高的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