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重生红楼之林妹妹-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林珩听宝钗进了宫,眉头一挑,看向自己坐在太师椅上的父亲大人林如海,自忖道:这就是父亲说的母亲的手段?
林如海惬意的呷一口茶水,吁出一口气,指点自己的乖儿子道:“这薛家原本是不能进宫的,那薛姑娘也有手段,既然想去,那就送进去便是了。”
林珩一想,心思就转回来了,如今帝王年方五十有余,后宫早就不再纳新人,这小选又是宫女,宫里的妃子不少,皇子们大都成家,没成家的也已出府了,这进了宫还能不能有出头之日还未知,更何况,皇宫从三年前就未有皇嗣出生,里面之路会有多难,林珩都想得到。
贾敏做的,无非就是叫人说一句半句宝钗如何有礼只是出身低极为可惜,宫里那些不长眼的妃子心里一动,人就这么顺当进宫了。
作者有话要说: 这里,凤姐就定为王子胜夫人的嫡女!
☆、第 20 章
宝钗小选进宫,进宫之时,身上不能随意穿戴金银首饰,仅是头上戴了一朵小团水粉宫花,平日时穿的家常半旧衣裳也不能近身了,仅是上穿玉青色宫袄,下着淡青宫裙,抱着一个小包袱。
她先得进宫内监,给宫里的大太监和嬷嬷们磕头,然后再与那些一同小选进来的宫女们站着听总领太监训话,总领太监训完不算,还有宫里最高的掌事嬷嬷,这样一来二去,就得站一个时辰,还不能动弹。
与她同批进宫的女子,多数是家里极为贫苦的清秀良家子为家里挣点银两,还有一些是与宝钗抱着同样目的进来的女子,进了宫就得先挨训,挨了训后,还不能随意走动,会被分配到一个一个老嬷嬷的手里,先j□j一个月,然后就会按照各宫的需求一一分配进去,一般是由皇后先选,四妃,九嫔,接下来还有要打发到其余王府以及各位小主,留下来的就是在各司任职,最后实在是不太有资质的就会被打发到冷宫做扫地宫女或者是配到浣衣局。
宝钗长得丰腴,带她们这二百个人的嬷嬷脸上是笑眯眯,踱步看着她们,可惜那嘴巴里蹦出来的词却让人吃不消:“走路要安安静静地走,不许左右乱看乱摆乱腰,不许回头;笑可以,不许出声,许露出牙,不论多高兴的事儿;也只能抿嘴一笑。脸必须是笑吟吟地,带着喜气;就是心里有多大的苦,你也得给我受着,别露出半分!更不许哭丧着脸;挨了打,更不许出声。不该问的不能问,不该说的话不能说,这是宫里的规矩!从明儿起,我就是你们这个月的管事嬷嬷,你们叫我梅嬷嬷!”
“奴婢拜见梅嬷嬷!”二百个人齐齐拜下行礼,梅嬷嬷点了点头:“还不错,以后卯时二刻就必须在这殿里集合,谁要是睡懒觉的,同屋人不喊醒的,两个人一起打十板子!在殿里用早,用完早后,就开始跟着嬷嬷我念宫训,五天内必须背完宫训,下午就是姿态礼仪,手工针线!除了这个殿和这个院子,你们别乱跑,惊扰了主子,拖出去打五十板子,然后送去净房,终身不得出宫!你们可听清楚了?”
一干宫女回答道:“奴婢听清楚了!”
好容易散人了,宝钗与同屋的李香一起回屋,李香就是个良家子,家里贫穷,没啥姿色,就只能进宫挣些银两给家里,李香第一件好衣裳就是宫里发的宁绸宫袄宫裙,宫里一年四季都会发衣裳,宝钗瞧不起李香那双红润略显粗糙的手。
第二天一早,宝钗等人早早来到殿里,已经摆好了桌子和凳子,桌子上已经摆好了一碗稠粥,一个馒头,一碟炒鸡蛋,一碟大头菜。
梅嬷嬷站在最上面,宫女先给梅嬷嬷行礼,梅嬷嬷点头示意:“你们看着我怎么吃饭,你们就怎么吃饭,不许出声,每个人吃饭只能用一刻钟!你要是在一刻钟内吃不饱,那就不能吃了!这喝粥要小口,不能发出声音,吃馒头也是一样的,夹菜,不许挑,不许扒拉,看准一块就夹起来,不许碰到盘子!”
梅嬷嬷示范过后,下面的宫女们才开始开动,梅嬷嬷走下来,一个一个巡视,看到宝钗,顿了顿,并未讲话,就越过宝钗看下一位。
一顿饭用了一刻钟,很多人都剩下了大半的没吃完,宝钗也是一样,只是她有点吃不惯。
用过早饭就开始跟着梅嬷嬷慢慢念宫规,宫规很简单,才五十条,都是最大的罪过,那些小的就没有写上去,里面大部分的人都不识字,只得一句一句跟着念。
宝钗一直默默的跟着念,她只能期待分到皇帝最宠的嫔妃那边,这样,就有最大的机会。
当晚宝钗他们睡到半夜,被人叫醒,所有的新宫女们都被叫道大院里头,大多都赶紧穿戴好忙忙出去,外面几个老太监举着几个大灯笼,地上是一个新宫女,宝钗认得她,长得很是不错,这会已经半晕迷在地。
侧面来了三个紫衣太监,为首的是行刑监的头子是一个年约三十余岁,白面无须的中年男子,体格看起来有些偏弱,脸上最出彩的是长了一双凤眼,手里是一块玉色的手帕,声音极为阴柔,让人听了都要做三天噩梦:“咱家进宫二十余年,还真的是没见过这样胆子大的,才进宫就想走出这个院门,半夜鬼鬼祟祟的是想做什么?”
“奴婢不敢,大人,奴婢是走错了门!!”新宫女猛向这位公公磕头,旁边的梅嬷嬷已经奉上了茶:“薛大人,您先喝口水润润嗓子!”那看向新宫女的眼光冰冷无比,边上的小太监赶紧小跑从殿里搬出一太师椅,那薛公公坐下来了,端着茶呷了一口,身旁的小太监跪下接了,薛公公凤眼一眯,一招手,几名青衣小太监携着棍子上来,对着那宫女就是噼里啪啦一顿打,听着有二十多下,娇嫩般的身子上已经开始流血,骇人得很,吓得宫女们都站着不敢出大气。
那薛公公一抬手,青衣小太监们收棍站在一边,薛公公冷沁沁的道:“你大半夜的走错了门还能摸到宫门边,这一身穿的娇嫩花样比起那小主来还娇艳,你当杂家的眼睛是瞎的!来人,拖走!”
两位青衣青年太监抓起新宫女往另一个地方拖去,薛公公不耐的哼了一声,拂了拂袖,带着两位紫衣太监走了,那梅嬷嬷和这宫里的掌事太监陪笑着送薛公公一行人出院子,不一会,梅嬷嬷等人回来了,先是又狠狠训了一顿:“不要以为嬷嬷我不知道你们有些人进来存着什么心思,你就是想,现在也得给我规规矩矩的,别说嬷嬷我说狠话不留情面,以后哪怕你在宫里有本事飞了高枝儿站了,现在也得给我老老实实的待着!”
所有宫女都应了,那梅嬷嬷看着她们一个个进了小房间,叮嘱了守门的太监几句,才离去。
宝钗在床上睡不着,一闭眼睛就看见那鲜血淋漓的娇躯,她在想,自己是不是进错宫了,又念道家里的如许光景,她按按胸口,努力让自己想想日后的风光,折腾到子时才睡着。
作者有话要说: 宫女的描述是根据一篇叫《紫禁城宫女的衣食住行》来做参照的,古代四妃确定的时候是由唐初开始算:贵、淑、德、贤四位妃子,然后九嫔!后面大概是以九倍数来算的!清代之前是没有皇贵妃之类的,也没有侧后的!这里要修正一下原先四倍数的说法,后宫佳丽三千啊!
☆、第 21 章
皇后的千秋节来临之前十天,新宫女们都分配出去了,宝钗被甄贤妃要走了,做了跟前宫女,领一等宫女俸禄,那李香被尚衣局要走了,走前看着宝钗在收拾包袱,她欲言又止,但想到宫规,只能低着头,挽着小包袱跟着门口的尚衣局宫女去了。
宝钗若有所思的看着李香的背影,门口等她的是钟粹宫的小宫女,头上戴着一朵绒花,穿褐色宫袄和浅褐色宫裙,倒是领口、袖口、裙摆都绣着朵朵粉色桃花,脸上笑吟吟的,看着就一团喜气,口里说道:“姐姐慢慢收拾,娘娘今天去了别的宫,要晚半天才回宫里。”
宝钗身上已经穿好了景蓝袄和浅景蓝裙,头上戴着只有一等宫女才能戴的三朵绒花,出门走到小宫女的身边时,不动声色的往小宫女手里塞了一颗银倮子:“以后还望妹妹多多关照。”小宫女依旧笑吟吟的纳入怀里,就带着宝钗一同去往钟粹宫。
“小忠子,你说,杂家是不是太心软了?”
薛大太监望着越行越远的倩影,叹了一口气。
“奴才不敢妄自猜测!”
身旁站着高了薛大太监一个头的男子,面如古铜,身穿紫色金丝卍字边的长袍,鼓胀的肌肉把胸口的血色麒麟越显得威猛,扎在腰间是一条紫色嵌和田玉的带子,坚毅的脸上尽显谦虚,忠厚,可惜那双手却搁在薛大太监的肩膀上,嗯,锦衣卫使当家的,上官忠。
锦衣卫,直属皇帝的卫军,也是一个变态尽出的地方,包括了上官忠和景晓临这两位正副使。
“给杂家放下你的贼手!”
薛大太监斜眼看去,侧身不满地含厚重真气的一掌对着上官忠胸口拍去,上官忠脸色未变,双手轻轻一划,卸去真气,一收,抓住对方的手腕,一握带入,就把薛大太监抱个满怀,低头亲了一下,直接把人带离训礼院。
皇后四十整千秋,景仁宫和御花园都张灯结彩,这日十分之巧,不仅连日无寒风冷冽,仅是凉风习习恰到好处,三天前整个御花园原本是预备了许多的精致丝带要打成花结,竟意外发现园子里的花结了许许多多的花骨儿,总管太监听下面的人来报,自己亲自去看了,果真如此,赶忙拎着下摆小跑去报给皇后听,喜得皇后身边的掌事嬷嬷们念了佛道:“莫非这是天上给娘娘的喜兆不成!”
皇后也大喜,正与皇后聊天的一品诰命们齐齐跪下来贺道:“真真是皇后娘娘的千秋大喜!正是吉祥之兆!”皇后忙叫起身,脸上一扫愁容。
越孙氏——越容兰的母亲,向前一步扶着皇后:“娘娘千岁,今年瑞雪未下,恐是应了娘娘千秋那日呢!”皇后不由吃惊的看了一眼越孙氏,心想不会这么巧罢?
偏偏这时钦天监派人来告知皇后千秋之日逢瑞雪,贾敏这时候笑:“娘娘,这可做不得假了!老大人们都已经告知圣人了。”
皇后难按欣喜,掌事嬷嬷给报信的人赏了银子,皇后紧紧抓住越孙氏和贾敏的手,脸上一片红润,口里道:“那天天气极冷,李嬷嬷,王嬷嬷给每位夫人都加衣!”
两位嬷嬷应了,不一会就带着十二位二等宫女进来,宫女们手里捧着进内的斗篷,面料都一统用了金丝银线绞股绣着各样卍字,浅黄色御用绸面,出的是雪白色毛边,众人赶紧跪下叩谢赏赐,这是了不得的面子。
贾敏和越孙氏扶着皇后坐下,自己才斜签着在底下一左一右坐了。
皇后端着茶连喝几口,定了心神,看着贾敏就想起前几天说的事情,心里的惊喜方放下来,笑道:“听说有人在你面前说你家黛儿与皇家公主比肩,话里话外的竟是说了好些闲话,亏你这嘴皮子竟也回的利落!”
贾敏站起来往前道:“臣妇可不敢妄言皇家是非!”
皇后指着位置道:“坐罢,别站着回话儿了,过几天大家都带着来给本宫瞧瞧,本宫也都看看是什么模样。”
众人皆笑回:“娘娘不嫌她们淘气便是臣妇的福分了。”
皇后笑:“多淘气的孩子本宫都见过。”回忆起那些皇子们的小时候,不由笑:“那会太子和皇子们都还小着呢,哪个宫里没被他们祸害过,太子连本宫的琉璃樽都弄碎了三尊,那老三和老五把那荷花池里的鲤鱼捞了多少条,老七和老九那天不混个泥样!如今,本宫年龄也大了,岁月不饶人了。”
钱夫人笑站起来:“臣妇第一个就不赞同!今儿看着娘娘呀,臣妇都以为越家姑娘又进宫玩来了呢!仔细才见了娘娘身上的明黄衣裳,赶紧的拜倒跪下了!现膝盖还生疼着呢!”
皇后和一干夫人个个都掩着嘴笑了,皇后一面掩着嘴,一面指着钱夫人道:“李嬷嬷,还不赶紧去给钱夫人揉揉膝盖!”
李嬷嬷大声的喏了,钱夫人还一脸正经的道:“这个膝盖臣妇还是自己揉吧!可是接了景仁宫的福气,臣妇还是回去慢慢揉,再顺点福气!”
“哎哟哟!!你也太嘴贫了!”皇后终于笑岔了气,众人也纷纷指着钱夫人笑,身后的宫女们也莞尔。
笑了一阵,问了一些话,皇后也不再留各位夫人,就让太监们送她们出去。
“娘娘,贤妃那要了新的一个宫女!”
王嬷嬷悄悄在皇后耳边道。
“什么样的,给本宫说道说道。”
皇后卸下了头上的九股凤钗,耳边戴着大小完全匀称的珍珠耳坠,冷笑。
“奴才见过那模样,长得极为明艳,身材丰腴,听说是贾家亲戚金陵薛家女。”
王嬷嬷瞧了贾女史最常站的位置一眼,可惜,今儿不当值。
“哦,难不成她现在还心存侥幸?”
皇后想起宫内穿着六品女史宫服,用金丝绣出绣明亮精细暗纹的元春,连那绣鞋也多了银丝绣边,走起路来,分外动人。
王嬷嬷不敢再搭话了,什么能说什么不能说,她很清楚,顿了顿又告诉皇后另外一件事。
“娘娘,院子里的扫地太监春蕾,奴才昨晚偶然见到他与景仁宫的小宫女说话儿。”
“找个理由,叫行刑监那边打个板子,放到景仁宫的净房去!”
看样子是要留半条命,王嬷嬷轻声应了,先伺候皇后更衣入睡,再去找行刑监的薛大太监处理这件事。
贾女史在房里听另外一个陈女史讲今天的事情,只得把咬碎的牙齿往自己肚子咽,她怎么就没想到今天林姑妈要进宫,哪怕见见姑妈也是极好的,如今皇后对她们几个人不冷不热,她顶着个荣国府长孙女的名头没有甚么用处,皇帝常常回来,看都不看她们一眼,就当值的第一天问了,她当时内心欣喜若狂,面上沉着,却只得皇帝一句:恩,好好伺候皇后。
她心底便犹如一个秤砣掉入海里——沉到底儿了!这几年又苦练针线,宫服上能绣上精细的暗纹,华美的飞禽,娇艳的石榴花,没人瞧见似的,连赞赏一声都没有!如今她已过十八年华,在这宫里也只能多待五年就得出宫,她不甘心如此,尤其是在比她品级还低,相貌不如她的,为八品女史的周侍女被皇后推荐给皇帝收为周贵人后,心里越不平衡,家里的荣耀全系她身,宝玉的前程也要由她撑着!怎么能退却!
林姑妈是一品诰命,又得圣心,与众一品诰命都极为亲热,想必姑妈向皇后说道说道也许就成了,她绝对不能轻易错过任何的机会,绝对不能!
作者有话要说:
☆、第 22 章
越皇后的千秋这日从丑时就开始下雪,纷纷扬扬的雪慢慢的把整个京城笼罩在一片白茫茫当中,卯初一刻,皇后大妆完毕,殿外的通报宫女喊:“娘娘,乾清宫刘总管奉陛下之命觐见!”
越皇后头戴点翠九龙九凤珠翠冠,耳戴羊脂玉葫芦塔环坠,身穿织金龙凤翟纹小轮花明黄袖衫加正红织云龙纹铺翠圈金玉珠霞帔,身后跟着两位六品女史,八位宫女随侍,身旁还跟着两位掌事嬷嬷,她落座明榻右边,启口道:“宣!”
“宣乾清宫总管太监刘成觐见!”通报宫女打开殿门,穿着鼓鼓囊囊的刘公公小心翼翼的拎着衣摆挎进门,低着头走约莫十来步,便跪下给皇后请安,身后的端着一色金碧辉煌捧盘的太监们都跟着跪下:“奴才们给皇后娘娘请安,皇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
“娘娘千秋大喜,奴才给娘娘磕头了!”刘成恭恭敬敬磕了三个头,越皇后笑:“起来罢!陛下打发你送了什么来了?”
“陛下昨儿上朝前就吩咐奴才从内库里取了些玩意,今儿又嘱咐奴才赶着送来!”刘成毕恭毕敬从一旁的小太监接过的明黄绸缎捧盘,奉与元春,元春忙双手接过转奉与越皇后,越皇后拿起捧盘的单子,从头到尾看单子,上面第一件就是云龙纹团轮花千羽斗篷,便唤了人先捧到前面。
刘成走上前,先自己捧给皇后仔细端详,小声笑道:“陛下说了,今儿瑞雪,外头冷着呢,娘娘最好穿上!”
越皇后看了一眼刘成,嘴角不由的上扬,手里不住的抚摸这件云龙纹团轮花千羽斗篷,名字虽俗气,却是最明艳明亮的鸟羽编织而成,里面的皮毛则是用了极为珍贵的金丝猴怀毛,这样的一件天下只得这一样,也明示她母仪天下,女子之至尊。
越皇后手里一顿,就站起来,刘成赶紧把云龙纹团轮花千羽斗篷展开,给越皇后披上系好。
李王两位嬷嬷则让这些人一个一个在皇后面前过了,手里端着都是珍贵古玩字画、首饰,越皇后看了,赞了几句,又让两位嬷嬷给所有的人打赏,直到卯时六刻,刘成倒退离开。
越皇后用过小厨房送过来的早膳,端坐在榻上,卯时八刻,妃子们过来日常请安和贺喜。
甄贤妃带着宝钗坐在孙淑妃的手下,左手第一的吴贵妃看着皇后娘娘穿着那个斗篷,明眼一亮,又是嫉妒,又是心酸的开口:“娘娘今儿穿的斗篷,臣妾怎么没见过?真真的是金碧辉煌,只配娘娘穿!”
越皇后瞅着四妃里面的吴贵妃和甄贤妃,这两个还真是不惜蹦跶,吴贵妃今天带了江南弱柳式宫女,甄贤妃就带了一个明眼丰腴式宫女,真是都不落单,笑道:“难道你们还少这一件斗篷的不成?”
还真的就少这件啊!吴贵妃看着那云龙纹,心里就犹如倒了一大缸的醋般,可是又不是她能够用的上的,求了,皇帝也未必会给她穿!
甄贤妃立即笑着把话错开,招呼宝钗过来,对越皇后说道:“这是臣妾送给娘娘的一番心意,望娘娘不要嫌弃简朴!”
宝钗手里的捧盒里是一尊羊脂玉千手观音,面目慈悲,悲怜众生,巧夺天工,外形圆润,不是凡品,越皇后信佛,便让李嬷嬷收了:“恩,那就请到后面堂里,好生供奉!”又转向甄贤妃道:“本宫就多谢你了!今儿这位女侍是?”
宝钗跪下,心里忐忑不安,甄贤妃站起来笑道:“原先的女侍年龄到了,就打发出去了,这是臣妾刚要到钟粹宫的,名唤宝钗!没见过娘娘。”
皇后吩咐李嬷嬷赏给宝钗一枝宫花:“起来罢,看着是不错的孩子,好生伺候你家主子罢。”宝钗叩头谢了赏赐,复起身倒退走回甄贤妃身后。
接下来就是德妃、九嫔、九贵人们送上贺礼,这里就不一一描述了。
辰初一刻,太子妃、皇子妃、宗室妻室进宫觐见,叩安见礼,越皇后领众人到斋宫叩拜谢礼。
辰正六刻,众诰命夫人进宫觐见,叩安见礼。
巳初初刻,皇帝陛下御驾到斋宫,众诰命退,百官叩安觐见行礼,百官礼毕退,皇帝陛下与越皇后移驾承安殿,太子领众皇子叩安见礼。
巳正六刻,越皇后更衣,再次接见众诰命叩安见礼,赐杂耍班子。
午初一刻,越皇后赏宴,众诰命入席。
未初一刻,越皇后更衣,皇帝陛下携越皇后游赏御花园,御花园冬花已鲜花怒放,另献宝石黄蕊水仙花十二盆,皇帝陛下大悦,赏伺园监。
未正六刻,恭送皇帝回御书房,越皇后进承安殿,赐歌舞班子。
宫内规矩,贾敏看着黛玉小小脸庞有些细汗,黛玉用手帕轻轻擦拭小脸,贾敏心疼,但是话到嘴边是一句也说不出来,倒是黛玉红着脸道:“娘娘千秋大喜,瑞雪吉兆,女儿要多沾些喜气,瞧那腊梅花儿可漂亮。”皑皑白雪中,那明黄黄的颜色分外惹人爱。
坐在边上喝茶的沈夫人鲜言少语,沈若雨的模样像了她,性格随了沈元帅,瞧着黛玉小小玉琢般的人儿,听着清脆的声音,小大人般的语气,不由莞尔赞道:“林夫人的孩子真乖巧。”又招了黛玉过来:“让我仔细瞧瞧。”
黛玉快步靠过去,那双眼睛巴眨得看着她,沈夫人脸上拉着手看了看说道:“可惜今儿没带什么东西。”黛玉摇摇头:“平日已经得了沈姐姐许多东西了,伯母无需再给了。”
沈夫人假装拉起脸:“你沈姐姐是你沈姐姐的,我是我的,怎么能混成一起!”想了想,笑开了,褪下手肘的镯子给到黛玉:“罢了,我就给这个她央求很久的镯子。”黛玉不敢推辞,小心翼翼接了,好生放入怀中。
沈夫人满意的笑了,又拉着黛玉说了几句话,听外面宣回殿领宴,才放黛玉回贾敏身边随着太监们走出去。
贾母为超品国公夫人,自不与贾敏等一品诰命一块,看着离自己不远的黛玉被贾敏带着与众人一一问好,心里焦急得很,她一心只想着黛玉与宝玉结亲,宝玉好得一个一品的岳父和清贵人家的提携,如今贾敏带着黛玉来到宫里,多少的夫人看在眼里,她怎能不急,至于贾敏所提的那些条件,她自忖宝玉还是可以做到的,答应不纳妾,可没说不放通房丫鬟,皇后千秋大喜,她只能与其余的国公夫人一起领宴,拜礼,这次回去,必须好好的跟敏儿提一提,需得让敏儿开了口。
至于皇后身边的元春,她也不能乱瞧,得了空给予几个眼神以示安慰。
作者有话要说: 皇后衣着参考明朝皇后,后宫人多,理应是一后,四妃,九嫔等来配的~容我偷懒!
☆、第 23 章
晚宴领完,先送超品国公夫人出宫,然按品级递减送出宫去,各皇族宗亲也却是按品级递增出宫,越皇后高兴了一天,也极为劳累,只留下了沈夫人、贾敏、越夫人几个说说笑笑,三位夫人都是朝中重臣,又极为识趣,说话风趣优雅,三位的嫡女又是活泼又是乖巧的,越皇后自然是越看越爱看。
贾元春瞧着姑妈和堂妹在跟前说话,又是嫉妒又是酸楚,但凡没皇后发话,她是不能随意走动和说话的。
越皇后瞧着黛玉越觉得比起越容兰乖巧些许,今天黛玉的贺礼是富贵牡丹,六朵大的各色牡丹显得极其雍容富贵,想着就招招手:“过来让本宫瞧瞧。”
黛玉前世见过元春时且进度有礼,亦不是怯场之人,记得容兰说过皇后不喜小家子气,便大大方方的走到皇后跟前,只是眼皮半掩着,不直视皇后,越皇后越发欢喜,拉起黛玉的手,从头到脚看了:黛玉头戴三翅莺羽珠钗,穿着黄梅卍字暗纹泥金出毛褙子,团蝶百花烟雾凤尾锦裙,胸前戴着紫玉平安如意牌,脸如芙蓉,双眼如水。
越皇后不由赞了一句:“好孩子,可把兰儿比下去了!”陈女史见皇后兴致高,就把黛玉坐的绣凳搬到了跟前,黛玉告了罪,才坐下来。
越容兰在越皇后面前儿女姿态更重,一听如此之说便不依道:“姑妈见着林妹妹好颜色就偏心了。”那嘴巴撅得可以挂二两酱油了。
越皇后笑:“就你个泼猴还敢在斯文人面前装象!”遂又问黛玉看何书,读了几年的学,琴棋书画又会几样,黛玉一一回答了,越容兰又兴致勃勃道:“姑妈,林妹妹诗词做得可好了。”
越皇后笑骂道:“本宫今儿又不是没收到你林妹妹的富贵牡丹,上面的两句词恐怕是你林妹妹写的,你倒是话多,也不嫌累得慌。”
陈史女掩嘴笑了,奉上一盅茶给越容兰,越容兰告罪端上,老老实实的喝起来。
越皇后又问黛玉喜欢何书,黛玉回答了游记史书,越皇后点点头,对三位夫人道:“这才是我们大家子的闺女,本宫的姐姐妹妹们也是如此,读书方明理,眼光长远。”
三位夫人说了声是,越皇后赐给黛玉一套新书,一副字画,一块羊脂玉镇纸,一方端砚,赐越容兰两幅字画,赐未来生病在家的沈若雨一条银狐软鞭,笑对沈夫人道:“她生病未来,这软鞭就送给她罢,省的她天天跟元帅念道。连本宫都听着念了好几次。”
沈夫人莞尔一笑:“她那孩子调皮得很,这会子生病了,也就只能乖乖的躺着了。”便谢了赏。
天晚了,很快就要下宫锁,越皇后打发了掌事嬷嬷送她们出宫。
今天是皇后千秋,按理皇帝要过来过夜,越皇后瞧右手边的元春心不在焉的样子,突然出口唤道:“贾女史今儿留在侧殿罢。”
元春一愣,听清越皇后的话后,心里狂喜,立即跪下道:“臣惊恐。”
越皇后慢条斯理的站起来,俯视元春头上的金步摇道:“准备去吧!本宫也累了。”
元春松了一口气,起身要去扶越皇后,哪知越皇后身边的陈女史和李嬷嬷已经紧跟两旁扶着,往殿内走去,只得道:“臣恭送娘娘!”
是夜,皇帝身边的刘成先得了消息,就小声对皇帝道:“陛下,今儿娘娘那边安排了贾女史伺候。”
皇帝躺在乾清宫的暖榻上,嗤笑一声:“那样心大的东西也就算了,记得把她弄晕过去,朕年龄大了,这样的嫩花毒蛇可不想再吃,再说说还有哪边有安排?省的朕躲来躲去!”
刘成诚恐诚惶道:“甄小主那边预备新进的薛侍女侍寝。”
皇帝优哉游哉的呷一口茶,捻起炒熟的花生往自己嘴里放上一颗,这冬天吃点炒花生真是不错:“得了,这两个你就看着排吧,今儿朕腰酸背痛,你明儿也别放那沈狗进御书房,顺便指点指点一下戴权,年纪轻算不得什么,人要熬得住才是正理,别混忘了自己连姓名都没了,分别传书给上官忠和景晓临,做事都掂量一点,一个要玩太监可以,别闹得朕的行刑监头头天天血腥,这隔着宫里也闹不住!一个要是胆包了天,也行,朕随他去,好歹也得两厢情愿,弄得鸡犬不宁,朕的孙子吓得只哭就不是本事了,去吧去吧,让朕好好躺会。”
刘成告退下去,去前悄然吩咐伺候的小太监伺候好皇帝,又查看了几遍才出去。
至于两位正副使的信后,如何脸上颜色变得跟七彩虹似的就不再描述了。
元春安然渡过一夜,皇帝没去,刘成作为宫内最大的总领太监自有手段,薛宝钗那边,第二天皇帝过去逛逛一回,便也受了雨露,隔数日,元春与宝钗同时晋封才人,元春去了女史名头。
越皇后坐在上头笑吟吟看着跪在底下的两个人,道:“这次也真真是巧极了,贾才人跟着本宫许久,原本就是才貌兼备,这薛才人本宫见着就喜欢,没成想,都得了陛下恩宠,以后好生伺候,自是亲戚,理应更加亲密些,贾才人今儿就搬去钟粹宫的偏殿罢。”好让她清净一点。
元春不由看了宝钗一眼,那明媚动人的模样让手里的拍子快被她搅成破布了:薛家,那就是金陵薛家的表妹,家里人竟没透露一点儿风声给她。
宝钗平平稳稳的磕头谢礼,就小步快移甄贤妃身后,作为才人,她是没资格坐着的,她的眼光可没漏掉元春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