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红楼之宠妃-第5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里面六部的职责清清楚楚。
甚至还说了可以让刑部带着铡刀去江南,放在布政司的大堂上,凡有克扣银粮的官员,一经查处,可以先斩后奏。
皇帝叹了口气,换了张严肃正经的表情,食指在瑞定的折子上敲了有敲,道:“虽然只淹了两三座城镇,不过也可以按照这个办,就当是……以防后患。”
高景林急忙说是。
皇帝又道:“消息不可走漏出去。”他盯着高景林的眼睛,“这五张折子一张都不能流传出去!”
高景林急忙跪下,道:“臣万万不敢!”
等到高景林出去,皇帝叹了口气。
瑞定才华惊艳,却是现在才显露,早年他干什么去了呢?
早年他被太子打压,所有的儿子们都被太子打压,皇帝略有心酸,想着他这么多儿子,到现在成才不过就这么一个。
还有无数在皇城里飘着……
“进忠,取火盆来,将这些东西都烧了。”皇帝道。
至于瑞安的折子,皇帝扫了一眼,觉得不过泛泛而谈,毫无出彩之处,已经不值得细细查看了。
但是这事儿还不算完,七月上旬还没过完,六部第一拨下江南的官员还没到,便又传来了消息。
这次真的是百年一遇的大洪水,长江流域水位暴涨,一路下来已经淹了数十个沿岸城镇了。
皇帝坐在龙椅上大发雷霆,“工部的人呢!年年修河堤,年年都说能防百年一遇的洪水,怎么现在堤冲垮了!”
这时候谁也不敢劝,工部尚书一人跪在金銮殿里,在皇帝的暴怒之下瑟瑟发抖。
皇帝又叫拿了工部的花名册来,看上面负责修河堤的官员。
也算是贾政倒霉,他也是其中一个,还是唯一一个被革职,赋闲在家的。
这种角色就是用来背黑锅的,虽然他职位不高,说实话也做不了什么主,但是看看他的履历,皇帝赏的官儿,没经过科举,这两年考绩很差,从员外郎降到给事中,这些足以证明他没什么当官的天赋了。
皇帝暴怒之下亲自写了旨意。
“贾政永不复用,子孙三代不得为官!”
这东西也算是皇帝的墨宝,虽然得到它的贾家一点都不开心就是了。
王夫人哭天抹泪,贾政没了官,她身上的诰命就没有了,子孙三代不得为官,她那个很有出息的宝贝儿子贾宝玉的前途也不要想了。
她身上的诰命,要么靠着贾政,要么靠着宝玉,现在两下都没了指望,除了哭天抹泪,再没第二条路了。
贾母也是一样,口中直呼,“我的儿啊!我的心啊!”之类的话语,几乎要哭到背过气去。
她带着全部家当投奔了很有前途的小儿子一家,当然也是出于真心,她是真的喜欢小儿子,但是现在……
子孙三代不得为官,她是无论如何都看不到贾家再次出头的那一天了!
叫她如何不伤心,叫她如何不流泪。
宝玉算是现场唯一一个还能维持住的人,他劝了这个又劝那个。
“太太别伤心了,老祖宗莫要哭坏了身子。”只是没人听得进去。
贾政在一边垂头丧气,他自打搬出荣禧堂,便是一路的下坡,官位没有了,清客们一个个都请辞了,现如今更是永不为官。
他重重的叹了口气,刚想说话,便见他大儿子的遗孀李纨冲了进来。
李纨一进来便扑倒在贾母身前,道:“求老太太去见一见林姑娘啊!她现在是王爷正妃,王爷又管着吏部,只要王爷肯点头,老爷的官位就能回来啊!”
李纨泣不成声,只是还有后半句没说,就算老爷的官位回不来,至少要改掉圣旨的后半句。
子孙三代不得为官!
她的兰儿怎么办!
要是兰儿不能做官,她这么跟死人一般的活着,还有什么盼头!
子孙三代不得为官,她如何能撑到曾孙长大成人!
贾母眼睛一亮,王夫人眼里是又恨又盼,贾政一瞬间流露出了欣喜,可是想着这旨意是皇帝亲手写的,不免又沮丧起来。
李纨跪了贾母又去跪王夫人,除了黛玉,又提到了迎春。
“还有二姑娘,在六殿下府上做侍妾,唯一的侍妾,想来也是能说上话的。求老太太进宫见一见二姑娘,她是从我们府上抬进宫里的,饮水思源啊,老祖宗!”
李纨以头触地,不住的哭泣。
贾母想了想,渐渐止了泪,目光扫过这一屋子的人,叹道:“进宫只能我一人去了,你们现在……都是白身。至于去王府……”
贾母又扫了一圈,道:“你带着三姑娘先去一次,探探口风。”
李纨急忙答应了,贾母又跟贾政道:“你去几家国公府上,还有北静王府,你的那些同僚们府上问问,究竟是怎么回事,皇帝会下这样一道旨意。”
贾政也垂首称是。
贾母叹了口气,她到了享清福的年纪,却还是要这般忙碌。
“鸳鸯去拿我的名帖来,送去宫里求见迎春。”贾母有气无力道:“事不宜迟,你们这也动身吧。”
贾母是带着名帖一起走的,贾政和李纨也各自出发,一时间贾府里就剩下王夫人和宝玉二人。
先说李纨,她带着探春坐着马车,一路朝王府驶去,说是王府……其实就跟早先她们住的荣国府差了一条街。
虽然两个人这辈子到目前为止,出门的次数一只手都数的清,还是两个人一只手,按理说是不认得路的。
但是马车越靠近荣国府,两人心里的滋味就越发的难以言表。
等到了王府的大门,这滋味就更加的……不能说了。
王府一家独占一条大街,两边都是守卫的侍卫,见到她们过来,仔细盘问了之后才放行。
探春紧紧抿着嘴,一言不发。
探春比黛玉只小一个月,换句话说,她今年也到了成亲的日子。在这个紧要关头,她爹头上的官位没有了,她心里的紧张不必李纨少多少。
所以说贾母的眼睛还是很厉害的,第一次派来的,便是心里渴望最最大的人。
车夫上前叩门,探春将帘子轻轻掀起一角朝外看。
荣国府的大门,她见过两次,一次是去庙里,另一次便是搬出荣国府的时候,当时觉得大门很是威严,可是今日见了亲王府的大门,才知道什么叫做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探春眯了眯眼睛,心中又嫉妒又恨!
不多时,车夫回来,小声道:“大奶奶,门上的人说王妃进宫去了,不在家。”
李纨原本挺直的背一下懈了,声音还有些闷闷的,道:“可问了什么时候回来?”
车夫有些为难,“他们说王妃是主子,他们做下人的断然没有去问主子……”后面的话不用说出来,李纨也知道是什么意思了。
“他们讲话竟然这般不客气。”李纨不由得也气了气。
谁料探春突然道:“王爷可在?”她抓着李纨的手,道:“林姐姐既然不在,又都是亲戚,直接去求王爷岂不更好?”
李纨眼睛一亮,只是又有些为难,但是儿子的前途问题让她点了点头,于是车夫又去问了。
正当这时,街头驶来一辆马车,守街的侍卫连问也不问便急忙放行了。
探春眼睛一亮,道:“回来了!”
马车里坐的正是瑞定和黛玉两个,黛玉半靠在瑞定身上,两人手握在一起,交叠放在黛玉腰腹间,腻乎了一天都还不够。
这两天皇帝生气,宫里连虞嫔都不敢生事,所以他们两个跟吴妃行了礼便出宫了。
瑞定看见自家门口一辆马车。
而且看式样……是个寻常百姓,最多是有点富贵的寻常百姓家。
瑞定两人到了门口,马车速度稍减,还没进门去,便见那边车上下来一个少女,直接冲到了马车前。
“林姐姐,求你救一救我父亲!”
瑞定一算,便知道这是贾府剩下的唯一的姑娘了,贾探春。
黛玉刚想说话,便见瑞定伸手捂了她的嘴,沉声道:“王妃不在,你改日在来吧。”
谁知这句话说完,探春竟然跪在马车前头了,“求王爷做主!民女愿做牛做马报答王爷!”
这两月瑞定待黛玉极好,她的脾气也渐长,虽然还没遇见什么府上要进人的事情,但是心里,瑞定已经是她的私有物了。
黛玉甚至还盘算好了,将来如果吴妃要送人,又说皇帝要送人来,她怎么说辞,怎么让瑞定去推了。
现在听见这暧昧不清的话语,立即炸了。
没等瑞定有什么反应,黛玉便张口咬在他掌心。
只是咬完又觉得不对,又来了一个轻吻。
瑞定环住她腰的手臂立即收紧了,厉声道:“把她拉开!”
说着,马车连停也没停,直接驶进了王府。
第116章 116
随着瑞定话音落下,马车驶进王府大门,门关上了。
两边的侧门里出来三个人,领头的那一个……虽然探春不知道太监该穿什么样式还有颜色的衣服,但是听他说话的奇怪强调,便知道是太监了。
“这位姑娘还是自己起来吧。”太监脸上的笑容可以算得上是谄媚,但是话语里隐隐的透着冷意,“好歹是个没出嫁的姑娘。”太监上上下下的打量她,“看衣服也不像是来……哼哼,若是让我身后的这两位侍卫动手……”
探春不等他说完,便咬牙跑回了马车里。
方才瑞定的话谁都听见了,里面的怒气显而易见,因此车夫也不用人吩咐,直接就将马车赶走了。
探春和李纨两个坐在车里,都低着头,一言不发。
眼见就快要到贾府了,探春突然抬头,红着两个眼圈跟李纨道:“嫂嫂……我这也是……也是为了父亲还有贾府。”
李纨拉着她的手,眼中似有泪光,很是情真意切道:“我知道的,妹妹……就是苦了你了。”
两人的双手紧紧交握,同时用力,像是达成了什么重要协议一般。
不多时,马车进了贾府的大门,李纨若无其事的叹了口气,“若是当初进王府的是你便好了……”
她声音极小,后面几不可闻,探春立即转头,却见她很是诧异的看着自己,探春摇了摇头,道:“嫂嫂,我们进去吧。”
贾母进了宫,还没回来;贾政去拜访同僚还有北静王,也没回来,两人各自回了自己院子里。
王夫人屋里坐着薛姨妈,探春请完安出来,又听见赵姨娘在院子里骂,“饭食一天比一天差,就算我上不得台面,好歹也顾忌着环儿,他可是老爷的亲生骨肉!”
探春叹了口气,又紧紧抿着唇回了自己屋里,这样的日子什么时候是个头。
只是想起方才自己的大胆举措,不由得一阵后怕,坐在屋里想了许久。
李纨大概是不会说漏嘴的,那么晚上老太太回来,她怎么跟老太太说呢?
王府里,黛玉不等人扶,便自己跳下马车,瑞定跟着她下来,挥手让等在一边有点被吓到的雪雁和异雀离开,跟着黛玉进了主屋。
瑞定也不说话,直接在黛玉身边坐下,将自己手伸到了她面前。
手捂着嘴本就不好咬,况且黛玉对着瑞定自然也不会下死口,说是咬,其实也就是门牙在他掌心划过,一点痕迹都没留下来。
只是看了瑞定的手,再想想方才的动作,黛玉不免心虚起来,她抬眼看了一眼瑞定,却见瑞定沉着脸,黛玉越想越怕。
她方才起的念头……什么王爷是她一个人的,又要拦着不让进人,这明明白白的就是七出之罪。
……后来又咬了王爷,走在他前面,给他甩脸色,就算王爷待她再好,现在想必也……
黛玉不自觉白了脸,冷汗津津。
瑞定正准备着跟人打趣儿调笑捏小手呢,却见自家王妃怎么突然白了脸?他长臂一挥,将人揽在自己怀里,又觉得黛玉身子僵硬,不由自主心疼起来。
“被咬了一口的是我,被你丢在后头的也是我,你难过个什么劲儿?”
黛玉脸埋在瑞定怀里,觉得安全许多,悄悄伸手环住他肩膀,半响才传出来一个闷闷的声音,“就我一个不行吗?”
说完,黛玉突然一抖,似乎不想听见瑞定的回答,立即就像走开。
瑞定手臂都用上了,才将人抱在自己怀里。
“就你一个。”瑞定拉着她站起,两人站在主屋巨大的镜子面前。
瑞定站在黛玉身后,一手环着她的腰,一手拖着她下巴,将她低垂的脸抬起。
黛玉看见瑞定脸上的笑容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坚定,“只有你一个。”
黛玉破涕为笑,又觉得贴在她背后的瑞定很热很热。
热到她头一晕,扭头便去他脸上轻轻吻了吻。
然而余光看见镜子里自己的脸,双颊泛红,双目含春,嘴角带笑。
“啊!”黛玉一声惊呼,瑞定将人抱了起来,一脚踢开了通往卧室的暗门。
天快要黑了,瑞定整理衣装起身,跟还靠在床上微微喘息的黛玉道:“我去写折子,你先歇着,一会等我回来吃晚饭。”
想想方才他俩干了什么,黛玉羞得都不敢看人了,道:“王爷快去吧,朝政要紧。”
只是瑞定还有些不满足,伸手又去她脸上摸了摸,“一会就回来。”
不多时,黛玉平静下来,起身披了外袍,叫了雪雁进来。
“明早你起身直接去贾府,跟他们这么说……”
雪雁一惊,抬头看黛玉,却见她眯着双眼,一脸的冷笑,“你可听明白了?”
雪雁急忙点头。
瑞定去了书房,皇帝给他布置了一个任务,协助内阁首辅高景林全权处理洪水的善后事宜。
瑞定心里自然是欣喜的,这说明他的折子写到了父皇心里,而且事后的详细消息,说明他的折子正中靶心。
决堤的正是去年花了大力气修缮的河堤,当时工部的官员还说河堤坚固无比,能防百年一遇的大洪水,不然皇帝也不会这么生气,还牵连了许多去年修河堤的相关官员。
贾政不过是里面特别倒霉的一个。
身上有官的被罢官,像他这种没官的,只能夺子孙后代的前程了。
只是欣喜之余,瑞定也是想着要好好做一番事业出来的,至少不能让已经经过洪水之痛的灾民们在保守离乡背井之苦了,因此也顾不得藏拙,积累了几千年的经验和盘托出,让高景林还有六部的官员佩服不已。
原想着王爷不过是纸上谈兵,谁想确实是正儿八经的真才实学。
这么一来,连太子,还有其他几位兄弟们的羡慕嫉妒恨,也不是那么难以接受的了,甚至不过稍稍使计,这事儿便被皇帝知道了。
瑞定写好折子,回到主屋便看见自家身娇体软,美貌如花的王妃已经张罗好了晚饭,静静坐在桌边等他呢。
“王爷。”黛玉起身,伸手去拉他。
瑞定知道黛玉心中不安,但是转念不免又有些沾沾自喜,黛玉这般在乎他。
瑞定在黛玉身边坐下,斟了酒递给黛玉,又拉过她胳膊,柔声道:“我们再来喝个交杯酒。”
听见瑞定这话,黛玉原本有些惴惴不安的心略略平静下来,又感谢他的用心,伸了胳膊绕过瑞定,轻轻嗯了一声。
王府里一切都好,瑞定在朝堂上也几乎无人可敌,但是贾家就没那么舒坦了。
除了李纨探春两个,贾政和贾母去得都远,贾政又要拜访好几家,他们现如今又住在外城区,等到天将黑两人才回来。
一家大小急忙迎了出来,但是显而易见,他们两人的脸色一点都不好。
一边叫人去传饭,一边众人就都在花厅里坐下,贾母狠狠喝了两杯参茶,才缓过劲儿来,道:“这次怕是不好了。”
就连宝玉都是心头一缩,他虽不大知事,但是他屋里的丫鬟们一个个年纪都大了,言语里担心之意,或多或少他也听了两句。
总之……宝玉摇了摇头,急忙问道:“二姐姐可说什么了?”
“她在六殿下面前倒是试探过两句,听六殿下的口风,这次牵扯到了江南水患,死伤无数,怕是不能善了。”
贾政心头一震,想起现如今管理工部的正是这位六殿下,急忙道:“六殿下掌管工部……”
贾母叹气,“她说六殿下才入朝,虽是在工部,但是现如今还是跟着工部尚书熟悉各项事宜,怕是说不上话了。”
贾政听了母亲这话,心里越发的难受了,“都是儿子不孝,母亲这把年纪了,还要替儿子奔波。”说着,他眼圈便红了。
“现在不是哭的时候!”贾母语气严厉起来,“你去你旧日同僚家里,可得了什么消息。”
贾政犹豫了片刻。
有几家根本就没让他进去,想了想,贾政道:“都是差不多的消息,说是皇帝震怒……还有北静王,说是帮着再去打探消息,只是他现如今上不得朝,让儿子先回来等消息。”
贾母若有所思点了点头,王夫人突然道:“这是怎么搞的。”说着她便抹起眼泪来,“老爷不过一个工部给事中,他又做不得主,怎么事情全赖在他头上了。”
贾政的脸色顿时难堪起来。
贾母瞪她一眼,“现如今你说这个又有什么用!”
又问李纨和探春,“你们去王府,可打听到什么消息。”
李纨是大嫂,理应她先开口。只见她先扫了探春一眼,见她没什么计较,这才道:“没见着人,门上的说林姑娘不在。”
李纨刚说完一句,探春便接上,“后来王爷的马车回来,我冒死上去拦了一拦,王爷也说林姐姐不在。”说完她很是疑惑的又接了一句,“王爷都回来了,林姐姐怎么不在府里呢。”
贾母眯了眯眼睛,想起早先黛玉出嫁,她想让人去帮忙,结果被人拦了回来,又想起来去宫里,迎春说她根本就没见到过黛玉,他们在宫里住隔壁,三天的时间,竟然连见都没见一面。
还有今天……莫不是她……
贾母脸色一沉,道:“容我在想想。”说完,她又看着王夫人,道:“事到如今,我也不怕亲家笑话了,你给王家写信,问问你哥哥。”
王夫人点头,贾母又道:“他虽出巡去了,只是位高权重,想来京里的人也会卖他几分面子。”
说完这个,贾母又道:“我这次出去还听到一个消息——邢氏有孕了!”
王夫人眼睛一亮,贾母知道她领会了自己的意思,冲她点头,笑道:“先吃饭,许久没这么饿过了。”
第二天一早,王夫人派了两拨人出去,一拨去给她哥哥王子腾送信,另一波假借王家的名义,去荣国府给王熙凤送消息去了。
与此同时,雪雁也正从王府出来,一路往荣府走。
朝堂之上,皇帝指派了去往江南的御史,又道:“赈灾的银子你们先从林如海那儿拿,自打洪水,盐税已经两月没交了。”
众人领命,皇帝又下了一道旨意,“朕看行程,王子腾已经走到江南地界了,让他也去协助救灾。”
瑞定一惊,心里莫名的跳了几下。
可是……仔细想想有没什么不对。
盐税的确没交,他岳父手里的确有银子,况且他岳父也不是个能贪银子的人。
王子腾做了九省统制已有少说也有五六年了,比他在皇后宫里见元春的时间还要早,况且江南救灾,周围一大堆官员相互牵制着,想他也做不出来什么事情。
况且王子腾的九省统制,其实跟御史是有点类似的官儿,只不过他巡查的地方都是军队而已。
然而瑞定还是觉得不放心,等到下朝之后,他求见皇帝,私下进言道:“儿臣……儿臣王妃便是江南人士,得知江南水患心中难安,筹集了一批棉被粮食等物,想运到江南。”
皇帝笑了笑,道:“这事儿就不用特意回我了,你看着办就是。”
瑞定依言,急忙准备了东西,又差遣丁义等人下江南,务必要提醒林如海万事小心。
第117章 117
第二天一早,雪雁从库房里拿了两匹厚重的布料,坐上马车往贾府去了。
贾母毕竟年纪大了,昨天又奔波一天,哭了两场,早上起来还是没精打采的,只是听见二门上的婆子来报,雪雁来了,她立即来了精神。
“快请进来。”
雪雁现如今可不是那个看着一团稚气的小丫头了,她手里拿着个布包,放在贾母身边道:“这是王妃让我给您送来的,颜色正合适老太太穿。”
贾母笑得都合不拢嘴了,“难为玉儿还特地惦记着我。”说着,她伸手在那两匹布上拍了拍,又道:“玉儿可好,有空她也来我这儿坐坐,整日待在王府有什么意思,也没个人,冷冷清清的。家里亲戚多,又有姐妹们陪伴,热闹。”
雪雁冷笑了一声,贾母脸上的笑容僵了僵。
雪雁站起身来,看着坐在她不远处的探春和李纨两个,又斟酌一番,将黛玉告诉她的话加重了三分,说了出来。
声音清脆嘹亮,让人想装没听见都不成。
“我们家王爷是皇亲国戚,婚事侧妃全由陛下做主,断然没有自己上门自荐枕席的。”
雪雁顿了顿,将探春一瞬间涨红的脸看了个清清楚楚。
“就算三姑娘想没名没分的来我们王府当个丫鬟,我们王妃也是不能同意的。”
不仅仅是探春,连王夫人都觉得热血上头,气都吸不进去了。
雪雁明说的是探春,但是他们府上的姑娘,从元春到迎春……哪个走的不是这条路子。
探春嘤了一声,大哭道:“你这是要逼死我啊!”
王夫人气得浑身哆嗦,指着雪雁道:“你这个下作的小娼妇!”
雪雁也不理她,道:“东西送到了,我这便走了。”
只是她还没迈出门去,便见门口进来一个人,宝玉。
宝玉脸上还有眼眶都是红的,怒道:“就是看在以往的情分上,你如何能说得出来这样的话!三妹妹她跟你从来没起过什么龌龊——”
“宝二爷。”雪雁想想她们早年在贾府过的日子,眼睛瞪的比宝玉还要大,“我可跟她没什么情分,况且她——”雪雁看着虽痛哭流涕,但是还有闲心抬头打量众人眼色的探春,很是不屑的冷笑,“心里是怎么想的,她自己知道!”
“林妹妹——”
没等宝玉将话说完,雪雁便将其打断,“王妃就更不会有了!”说完,她头也不回走了,留下一屋子的人哭成一团。
贾母紧紧捏着那布包,哭道:“我的敏儿!怎么就留下这么一个冷心肠的玉儿来!”说完又一个个看着厅里的人,“当初玉儿在的时候,你们都怎么对她的!生生的让她跟我生分了,她现在竟是连我都恨上了!”
宝玉安慰了这个又去安慰那个,只是厅里哭成一团,虽是假戏也不是那么劝的,一时间他也无奈的站在厅里,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不知如何是好。
雪雁出了贾府,重重的吸了一口气,只觉得早年积累下来的恶气出了小一半,便笑盈盈的上了马车,“回王府!”
回到王府,她一五一十将她方才说的话,还有众人的反应全说了,道:“这下她们应该是再不会上门了。”
黛玉沉默了一会,起身道:“王爷喜欢桂花糖藕,我给他做去。
这天下午,王夫人派出去给王熙凤送信的人传来了她的回话,说是下午约她一见。
王夫人略略收拾便出门了,在院子里听见一直在哭的探春声音,眼里不免起了几分嫌弃,“让她安静些!青天白日的,不知道的还以为家里死人了!”
玉钏儿紧忙去了。
这边王夫人跟王熙凤两个在王家的私宅见了面。
两人相互打量一番,王熙凤笑了,“姑妈这些日子过的似乎不太好。”
王夫人眼里闪过一丝难堪,的确,对面那个管着荣国府,依旧锦衣玉食,她已经落魄到变卖嫁妆的日子了。
“拜你所赐!”王夫人语气里有了几分厌弃。
只是说完这一句,她想起自己此行的目的,笑了笑道:“只是你如今也过的不怎么样吧。你婆婆有了身子,将来小叔子比儿子还小。”王夫人摇了摇头,讽刺道:“真是有福气。”
王熙凤顿时变了脸色,王夫人不了解内情,她可是知道的,许是老年得子的原因,贾赦现戒了酒,也不出去鬼混,整日待在府里,连三字经百家姓等物都翻了出来,别说是她,连贾琏都变了脸色。
“……袭爵还没下来,”王夫人看着王熙凤脸上不快,越发的得意洋洋了,“若是这胎得了个儿子,贾琏……文不成武不就,前面那些年又过得荒唐,随便找一个错儿……你觉得这爵位还能落在你们手里吗?”
“这便不牢姑妈费心了。”王熙凤强挤出一个笑来,“况且就算落不到我们手上,二爷毕竟是老爷长子……”王熙凤顿了顿,很是意味深长道:“再不济……也就跟我们现在似的,爵位和荣国府还都在长子手里。”
王夫人一愣,再次默念了自己此行的目的,“你好好想想。我们两个可都是贾王氏,”王字被刻意重读了,“我的哥哥,你的大伯,他只要一回京,便是飞黄腾达,况且他外出巡查已经数年之久,想必回京不过两三年的事情了。”
王熙凤先是犹豫,随即又摇了摇头,她想着自打有了这个儿子,贾琏便收心了,不太在外面鬼混,若是这么下去,她生个真儿子近在咫尺。
而且邢氏能不能生儿子还两说呢,再者,她已经出卖了姑妈一次,难道还要在出卖二爷一次吗?那她就只能回王家了。
想到这儿,王熙凤站起身来,道:“嫁鸡随鸡,嫁狗随狗,我都听二爷的。况且我们两个虽都是贾王氏,但是毕竟贾在前,况且这个贾也不是一个贾。我是长房长媳。”
说着,她便离开了。
王夫人也不拦她,她从来就没想过一次就能说服王熙凤。不过她今日肯出来,就证明她心动了。
王夫人又坐了一会儿,喝了两杯茶,这才动身回去现如今一点都不轻松愉快的贾府。
瑞定安排了人给江南送东西,又借着这个机会给林如海送信,水路现在是没法走了,马车运送物资过去怎么说也得一个半月了,于是他也只能耐下性子慢慢等了。
不过他觉得以他岳父的能力性格等等,又有了警惕心,怕是不会掉坑了。
“王爷可是累了?”跟他围坐在一张桌子上的高景林问道。
瑞定摇了摇头,“无事。”
两人还有六部尚书正在南书房商议水患的善后事宜,却见太子在门口一晃而过,只是没过多久,太子便走了进来。
几人将手上的东西翻了个面朝下放着,太子见了眼神一黯,过来拍了拍瑞定的肩膀,道:“父皇这些日子是越发的器重你了。”
说完又跟高景林笑道:“高大人,我这弟弟年轻,难免贪功冒进,这两日父皇虽老是召见他,只是孤也会在父皇面前进言的,还是高大人的功劳嘛。”
瑞定没忍住冷笑了一声,听见高大人笑眯眯道:“王爷年轻,精神好记忆力也好,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