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宠妃-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这开窍可真够晚的。”皇帝笑了一声,又问:“客栈可曾住了?街边小吃尝了?跟宫里的有什么分别没有?”
    瑞定松了口气,只是依旧要提起十二分的精神应付皇帝。
    两人一问一答,有时候瑞定也说些趣事,就这么聊了快一个时辰。
    进忠进来小声回报道:“陛下,还有其他几位皇子在外面等着呢。”
    皇帝哦了一声,道:“瑞定这才回来,三个月没见了,多说两句也是应该的。进忠,你把玉如意给瑞定。”
    说完,皇帝又跟瑞定道:“你这两日好好休息,等到七月再上朝也不迟。”
    瑞定谢了恩又说休息的太久了,皇帝不以为然,道:“朕让你歇着就歇着。”瑞定刚想告辞,后退没两步,突然听皇帝道:“你皇后娘娘这两日头疼,吹不得风,你也先别去给她请安了,等她好些了再说。”
    瑞定一惊,不免又问了两句“太医怎么说的”,“药吃了没有”这类的话。
    皇帝摆摆手,“老毛病了,你不用多管。”
    瑞定这才起身告辞。
    出了养心殿,门口一溜的皇子在外面等着。
    瑞定跟太子请了安,又跟几位兄弟一一打了招呼,道:“父皇还在里面等着,我就不多说了,改日请大家聚聚。”
    瑞定转身离开,脑海里却想着方才这一堆人的反应。
    太子冷眼瞧他,嘴角只翘起一边。
    二哥倒是看不出什么反常来,不过……一点惊喜或者惊讶也没有其实也挺有问题的。
    三哥四哥欲言又止。
    六弟看见他有些欣喜,道:“昨日听见五哥回来的声音了,可惜已经睡下了,不然昨天就能看见五哥了。”
    七弟呢,老老实实行了礼,便站在一边不说话了。
    瑞定心里不免又想一个问题:最后究竟是谁呢?
    不过他也要下场狠狠的争一会!
    从养心殿里出来,瑞定拐去了承乾宫。
    吴妃就在宫门口等着,见了他恨不得扑上来。
    “我的儿,你怎么瘦成这个样子了?”吴妃眼泪汪汪的。
    瑞定礼行了一半,便被吴妃拉了起来,死死拽着。
    瑞定反手搀着吴妃,道:“我们进去说。”
    吴妃这才收了眼泪,拉着瑞定进了内间。
    瑞定笑道:“这是故意饿的,饿给父皇看的。”
    “你这孩子。”吴妃哭笑不得,“连带母妃也担心。”
    “没事儿,不出一个月就能吃回来。”瑞定岔开话题道:“我差人送来的东西,母妃可收到了?”
    吴妃点点头。
    瑞定此行是去普陀山请菩萨,宫里指名道姓要请的东西已经交给了内务府来人,通过内务府分派下去了,剩下的便是瑞定自己带回来的东西。
    比方小佛像,经书,还有些纪念品等等。
    瑞定看着吴妃,很是严肃道:“东西我不便送去宫里各位娘娘处,还请母妃代劳了。经书的话,是心经、大悲咒和往生咒一家一本。”
    吴妃应下了。
    瑞定使了个眼色给又夏,又夏看门去了。
    “我这次去江南,听说一件秘闻。”
    瑞定将林如海告诉他的事情又说给了吴妃听。
    “什么!”吴妃站起身来,“怪不得皇帝对她容忍颇多!这宫里几十年的冤魂,鲜血,皇帝是在补偿她的第一个孩子!”
    瑞定摇了摇头,道:“母妃,你不觉得时间间隔太近吗?若是这孩子是皇后的,才掉了没四五个月,她便又怀上了。”
    “而且这四五个月里,她可没时间修养。”瑞定又道:“所以我想着不如试一试,送了这本往生咒去。”
    吴妃点了点头,“东西放这儿,回头我给她请安的时候送去。”
    瑞定又说起来皇帝说不让他给皇后请安的事情,道:“想来父皇是知道了皇后传了消息去江南,是想补偿我来着。”
    “正是这样。”吴妃道:“你父皇还是想着你的。”
    瑞定心里苦笑,但是却跟吴妃说:“母妃,我觉得当年的旧事疑点颇多,而且宫里几乎看不到当时的的嫔妃,或者伺候的下人了,想必这事儿牵扯甚大。母妃查证的时候要多加小心,查不到也没什么的。”
    瑞定想了想安慰道,“横竖父皇现在最喜欢我,就算查不到这件事情,也不会有什么影响,别被父皇看出来什么才是最重要的。”
    吴妃点头,“你放心,不过这事儿不仅我们感兴趣,宫里……她们几个也都想知道。我们几个相互利用着,你母妃谨慎小心些,一定不会露出端倪。”
    瑞定点头,又将从江南买来的小玩意儿给吴妃看,午饭也在承乾宫里吃的。
    又过了两日,瑞定觉得休息的差不多了,便叫上异雀和安和两个出宫去了。一是去看看淑宁公主,二来也是去贾府看看林妹妹。
    虽然他现在还不知道林黛玉闺名叫做黛玉,也不知道她是二月十二花朝节生的,但是已经过了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不管他父皇是真心还是哄骗,这亲事算是做成了。
    贾府现在也有些手忙脚乱。
    原因就是林如海写的信。
    早先林如海给贾府写信,用的还是自己林府的人来回送,自然是要比送奏折走的官路慢一些,只是这一次,他把家信夹带在奏折里一起送了上来,所以这信比瑞定还要早到京城一些。
    然后贾府就炸锅了。
    两封信,一封是写给林黛玉的,一封是写给贾政的。
    贾赦虽是袭爵的,按说荣国府的信都是他收,不过他不住正房,所以拿到信的还是贾政。
    贾政一看也有自己一封,便将给林黛玉那一封放在一边,先拿了自己的这个看了。
    林如海写信能说什么,按照跟瑞定说好的。
    先是夸了贾宝玉一通,又说他年纪不小了,昭豫王也很是看好他,不如送到江南这边读书,有林如海代为看管。
    林如海的学问当年也是全国排第二的,贾政自然是答应了,可是这么一说,府里就闹开了。
    贾母不同意,王夫人哭。
    一个亲妈一个祖母都舍不得孩子,都说要跟着贾宝玉一起去金陵。
    贾政头疼极了,这么一闹,林如海写给林黛玉的那封信,居然没人看,就这么完完整整落在了林黛玉手里。
    看的林黛玉两颊泛红。
    “……王爷是为父旧识,人品端正,想必你也已经见过了……为父将你托付给王爷照料,为父也能放心了……”
    来来回回说的都是这个意思,还提了提王爷第一次来的时候送的玉佩。
    林黛玉强忍的内心的羞涩将信看完,虽然不去想,但是这信里明里暗里的暗示还是入了她的心。
    托付给王爷……
    玉佩……
    这个念头明明白白出现在了林黛玉心里:王爷下江南怕是跟父亲谈了自己的婚事,而且父亲已经同意了。
    “紫鹃。”黛玉扬声道:“去倒一壶冰冰的酸梅汤来,这日头是越发的毒了。”
    “姑娘可不敢喝这个。”紫鹃急忙劝道,“上回您喝了凉的便咳了两天,老太太特意吩咐来着,凉的东西一概不能进您屋里。”
    “哪儿就那么弱了!”黛玉道:“那你去给我倒壶凉茶来。”
    紫鹃为难,不过比冰冰的酸梅汤勉强能好上一些。
    黛玉手里攥着信,觉得藏到哪里都是问题,生怕被人看见,想来想去,借口要看书习字,将几个丫鬟都赶了出去,模仿着父亲的笔记重新抄了一封,去掉了写王爷的部分,将原信烧了。
    紫鹃端了凉茶等在外面,跟雪雁道:“姑娘才说要喝凉茶,怎么又关了门窗不让人进了?”
    雪雁看她一眼,“我怎么知道,你跟姑娘最近,你都不明白的事情我如何能知道?”
    两个丫鬟不说话了。
    等到黛玉抄完书信,又一个人坐了一会,觉得心绪平静下来,茶还没喝到嘴里,便听见外面又来人了。
    “紫鹃,林姑娘可得空儿?”
    来的人是老太太屋里的鸳鸯,黛玉虽知道肯定没什么好事儿,不过还得将人请进来,道:“方才看了会书,这会子没事儿,可是老太太找我?”
    鸳鸯闻见黛玉屋里的香,知道是她看书习字时必点的,道:“那边又吵起来了,姑娘快去劝劝。”
    黛玉有些为难。
    鸳鸯道:“您要是不去,可就真没法过了。二老爷说要打宝二爷,老太太说要跟着一起回金陵,太太一个劲儿的哭,大老爷说还是读书上进的好。”
    鸳鸯一边说一边叹气,“宝二爷那个脾气,老太太又听您的话,两位老爷也看重姑娘,姑娘就当帮帮我,还是去一趟吧。”
    黛玉叹了口气,鸳鸯知道她答应了,忙道:“紫鹃,搀着你家姑娘,我们快走。”
    黛玉的院子里出来,往后走一间,便是贾母的大花厅,还没到地方,就听见里面哭声喊声一片。
    贾母地位最高,是以声音最大。
    “……你就知道逼孩子!宝玉也不是不读书,京里的大儒请两个来家里便是,如何让孩子远远的去了扬州!”
    王夫人也跟着道:“林姑爷学问好谁都知道,可是他要是有精力照看宝玉,如何能将女儿送到我贾府来!”
    黛玉心口一痛,想起那个会说“我不日将去江南,你可有什么话带给你父亲”的人来,也不用紫鹃和鸳鸯扶着,扭头便走。
    
    第056章
    
    鸳鸯一时不慎,被林黛玉甩开了手。
    本来好好的小姑娘,自己也能走路,说是搀着,不过虚扶而已。鸳鸯又是一门心思的想着贾母跟宝玉,心神一大半都放在赶紧去过了,被林黛玉这一甩开手,她愣了一下。
    等到鸳鸯回过神来,林黛玉已经转身走了两步了。
    “姑娘。”鸳鸯急急忙忙转身,可是林黛玉不去,她也不能将人硬拉过去。
    林黛玉不理她,加快脚步回了屋子,走的微微气喘,脸颊泛红。
    “姑娘,这又是怎么了,说好去劝劝呢?”
    林黛玉道:“我劝不得。”
    她先是只说了四个字,后来像是没忍住一般,“鸳鸯姐姐,你给我说说,我是劝他去读书还是劝他不去读书呢?二舅母说的不错,我父亲一心扑在公务上,连我这个亲生女儿都无力教养,就算送了宝玉过去,也是白白耽误了他的前程。”
    鸳鸯低头不知道想了什么,半响抬头道:“姑娘,这是我的不对,这事儿老太太并不知道。”
    鸳鸯说着说着声音便哽咽起来。
    “我原想着自打您来了,老太太爱的跟什么似的,宝二爷也敬着您听您的,我们府上两位老爷虽不说话,但是逢年过节有个什么也都事事以您为先,还有几位太太,有了好东西都有您一份儿,我们把您当一家人看……”鸳鸯啜泣起来。
    “老太太气的脸都红了,宝二爷被吓的白了脸,二太太只知道哭,二老爷在一边垂头丧气,大老爷一家子又只说些风凉话。”鸳鸯起身走了两步,道:“我还是去二门上让他们请大夫更快些。”
    鸳鸯说到这儿,林黛玉再不愿意,也得去了。
    她站起身来,鸳鸯心里一喜,但是林黛玉谁也没招呼,也不让人扶,就这么自己出去了,往贾母的花厅走去。
    鸳鸯脸色一变,看了紫鹃一眼,两人一起跟上去了。
    林黛玉过去的时候,几人该说的话说的都差不多了。
    宝玉跪在正中间。
    贾母坐在软榻上,两个小丫鬟正给她捶背顺气。
    王夫人坐在贾母下首的椅子上,手里捏着帕子,看看宝玉又看看贾政,垂泪不止。
    贾政背过身去站在一边,头低低的,一声不吭。
    贾赦和邢夫人……脸上的表情虽然愁苦,可是按耐不住的幸灾乐祸。
    “母亲莫要再气了。”贾政左右为难,声音比刚才低了许多,“为着不争气的竖子读书,惊动了这么些人——”贾政说着就想去踢贾宝玉。
    贾母见状急忙道:“你再踢他一脚试试!”说完贾母也抹泪道:“我知道这是你儿子,我原不该越过你去管教他的。可是宝玉整日的也是读书习字,功课也没落下,他年纪还小,你这般逼他,这是要了我的命啊。”
    “母亲万万不可如此!”贾政就这一句话,翻来覆去的说。
    林黛玉悄无声息的停在门口,看了鸳鸯一眼。
    王夫人看见林黛玉来了,红肿的眼睛狠狠的瞪了她一眼。
    贾母招手道:“你来我身边坐。”
    林黛玉来了,几人都冷静了些,跪下地上的宝玉给她使了个眼色,想让她劝劝贾母。
    黛玉垂下眼帘,装作没看见,坐在贾母身边道:“老祖宗。”
    贾政叹了口气道:“今年是建元三十八年,四十年便是大比。他若是今年不回去,这一科怕是赶不上了。”贾政算了算,“他要是真能考上,也得等到四十三年了。”
    贾母啐道:“四十三年怎么了?四十三年宝玉也不过才二十出头,考中举人也是年少有为。你读了这么多年书,也不过是靠着你祖宗的荫庇做的官。
    贾政脸色一变,这件事情是他心中永远的刺,他叹道:“罢了罢了,横竖现在天热,要回去也得等到秋凉才好上路。”
    秋凉?秋凉怕是也回不去,贾政深知母亲对宝玉的溺爱,等到秋天又说不能让孩子一个人孤零零的过年,又说要等到春天再走。
    至于春天……
    贾政垂首道:“母亲,工部还有折子要写,我先去了。”
    贾母也不说话,贾政灰溜溜的走了。
    要说黛玉,方才听见贾政的话,也不免算了算这科举的时间。
    县试、府试、院试,三年两次,都是在二月到四月考,下来便是乡试,三年一次,考试时间在秋八月,也就是方才说的建元四十年的大比。
    这四场都是要回原籍考试的。
    今岁是建元三十八年,但是考试时间已经过了,若是宝玉现在动身,还能赶上明年建元三十九年初二月的考试,只是……
    若是今年不走,等下一轮科举,就要从四十一年才开始了。
    况且,这还是算他一次就能考过。
    黛玉低着头,不说话。
    见到贾政走了,宝玉急忙站起身来,扭到贾母身边。贾母将他一搂,摸了摸他的肩膀。
    贾赦安慰道:“也不是什么大事,使银子就能成的事儿,不过捐个举人的身份而已,你父亲不花这个银子,你大伯给你花。”
    贾母瞪他一眼,“你别添乱!没事儿也去把你的后院收拾收拾!小心御史参你!”说完又说邢夫人,“你也是,谁家的夫人也不能贤良到这个地步!”
    贾赦和邢夫人脸色一变,两人齐齐走了。
    屋里一阵沉默,王夫人渐渐止了泪。
    “这又怎么了。”王熙凤的声音响起,“一个个都红了眼眶。”她进来看了看道:“我搀太太洗个脸去。”说着便将王夫人搀走了。
    两人出了贾母花厅,没两步便到了王夫人的院子里。
    王夫人梳洗完毕,再开口说话已经不是说宝玉了。
    “我就是看不惯她那个样子!一屋子人,看了她便都不开口了!鸳鸯巴巴的叫了她来,你来的晚没见着,老太太一见她便熄火了,宝玉也不住的给她使眼色,老爷看见她更是连话也不说了!”王夫人咬着牙,愤恨道:“好像这一家子人都仰仗着她过日子!”
    王熙凤劝道:“姑妈莫要生气。若是鸳鸯没叫了她来,万一老太太被气坏了怎么办?传出去又是宝兄弟的不是了。又或者姑父没忍住,动手打了宝玉,这一大家子人都得跟着鸡飞狗跳的,她来了也算是件好事儿。”
    王夫人心里虽知道这个道理,只是依旧意难平,“不过是来客居的,倒谁的主都敢做!不过是仗着她母亲是——”
    “姑妈!”王熙凤道:“小心传到老太太耳朵里。”
    王夫人咽了这句话下去,又道:“你看看宝钗,得了风声也安安静静的待在自己院子里,就她!生怕别人看不见似的。”
    王熙凤又劝:“她毕竟住在老太太后院,离得近,就算没人去叫她,她也是能听见的。”
    “听见怎么了?”王夫人道:“她母亲当日在家都号称才女,他父亲又是探花,老太太说她是从小读过圣贤书的。她的圣贤书读到狗肚子里去了!”
    “连我这个仅仅识字的都知道非礼勿听非礼勿视,她还没进我们家大门呢!就想当家做主了?”
    “姑妈。”王熙凤略有尴尬叫了两声。
    王夫人发泄的差不多了,拍着王熙凤的手,眯着眼睛道:“宝玉也大了……跟自己家里姓贾的妹妹们,都没跟她姓林的亲近。”
    王熙凤悄悄打量一眼王夫人,见她没注意自己,道:“老太太整日的挂在嘴边,我的两个玉儿,怕是要……”
    王夫人直视王熙凤双目道:“要是让林家的姑娘进来,你觉得你还能当这个家吗?”
    王熙凤一震,“她看着倒是……”
    “哼!”王夫人冷笑,“你是没见过我那小姑子,当日也是这副模样,心里比谁都清楚。”
    两人正想往下说,突然王夫人的陪房周瑞家的急急忙忙进来,道:“昭豫王来了!”
    两人对视一眼,却又什么话都没说。
    梨香院里。
    薛家的小厮正在薛姨妈面前回话。
    “……好大的排场。那王爷坐着马车直接从中门进来,说是直接到了荣禧堂……”
    梨香院除了一个门开在贾府里头,还有自己的一个小门,通着荣国府后街,所以薛家的小厮们平日里进出走的多是这个小门。
    “……去拿银子赏他。”薛姨妈道,她自己则急急忙忙去了宝钗屋里道:“王爷又来了。”
    宝钗放下手里针线活。
    薛姨妈道:“我瞧着他很是机灵,一路小跑回来报信,又说荣府里没人看见他,想必王爷现如今还在荣禧堂里坐着,你看是不是……”
    宝钗急忙下了榻,一边想一边道:“莺儿去拿两匹料子来,我去看……”宝钗犹豫了,看谁好呢?
    她视线转向薛姨妈,“按理说王爷来,肯定是去看林姑娘的,但是我若是也去看林姑娘……”宝钗摇了摇头,抿着嘴道:“先拿料子来,我一边走一边想。”
    薛姨妈叹气,“说起来都是你哥哥连累了你,若不是你没进宫便被刷了下来,我们何苦要……”
    “快别叹气了。”宝钗道:“不进去也好,伺候人的活儿女儿也不一定能做好,回头惹了贵人生气,还要牵连家里人。”
    “你这孩子从小便小心谨慎,如何能……”
    薛姨妈话没说完,便被薛宝钗打断了。“这眼前还有一个机会,我要去试试。”
    薛姨妈重重的嗯了一声,擦了擦眼眶,“你快去,别耽误了时候。”
    宝钗带着莺儿急匆匆从梨香院出来,立即便进了贾府的小花园。
    只是她一进小花园,原本恨不得要跑起来的步子立即慢了下来,天气炎热,王爷是会去屋里待着还是来这花园子里呢?
    上回说的假山已经修好了,外面流水潺潺,里面凉爽宜人,又是几处小路的交叉,风光秀丽,若是她在里面等着,又有多大的可能性能等到王爷呢?
    宝钗打定主意,脚步略略一顿道:“天气炎热,莺儿,我们去前面的假山处歇歇。”
    瑞定这时候已经坐在荣禧堂了。
    他还不知道贾府的这一场勉强算是因他而起的争吵,就是觉得来了这许久,林黛玉出来还得稍稍梳妆一下,等一等情有可原。
    可是为什么连贾政贾赦都不出来了,贾府的大管家,似乎是姓赖的那个陪着他坐着,瑞定心情略有低落,扫了他一眼,冷冷道:“国公真不愧是当初陪着本王曾祖父打过天下的。”
    赖大管家都快变成汗人了,心里叫了大老爷又去叫二老爷,就盼着哪个赶紧出来救场子。
    可惜贾政方才跟着贾宝玉一顿着急,回去又觉得心灰意冷,沐浴去了,贾赦心情倒还算不错,贾府下人去叫他的时候,他正靠在椅子上喝茶。
    “老爷,王爷来了,现正在荣禧堂坐着。二老爷去沐浴了,老太太让您先去陪着说会儿话。”
    贾赦是个浑人,而且这么多年过去,也被骂的皮实了,颇有几分破罐子破摔的架势,他站起身来,道:“嗯,待我去换一身衣裳。”
    下人着急的跟什么似的,道:“老爷,您还是先去看看吧。”
    贾赦原想着横竖他不住荣禧堂,老太太言语里的意思,要不是贾政有事儿,接待王爷他也占不了主导,不过……沐浴什么的,没小半个时辰他出不来。
    贾赦眼睛一转,心里窃喜,嘴上依旧慢悠悠,“唉,既然如此,我便随你去一趟。只是这衣着简陋,怕是对王爷不恭敬。”
    贾赦跟着下人,一路不紧不慢到了荣禧堂,看家瑞定他现行了个礼,道:“王爷恕罪,下官并不住在这正堂,匆忙间赶来,还请王爷莫要怪罪。”
    “我今日来,是林如海托我带了东西给林姑娘。”瑞定放下茶杯,不急不慢道:“林姑娘呢?”
    贾赦一回头,“还不派人去请林姑娘!”
    赖大管家道:“已经在偏厅坐着了。”
    “那还不去叫!”贾赦怒道。
    赖大管家左右为难。
    “我在这儿呢!”贾赦训斥,“你怕什么!”
    赖大管家扭头匆匆走了。
    瑞定一笑,“国公府上?不是长子袭爵?怎么让幼子占了正堂?”
    贾赦听见瑞定说占字,心里一喜,表面上却是一副惭愧的样子。“我那二弟自幼喜爱读书,我母亲说他颇有祖父遗风,于是便让他居了正堂,传承我荣府家业。”
    瑞定摇了摇头,正想说什么,却见林黛玉低着头进来了。
    三四个月不见,她又长大了些。
    天气炎热,映衬着她脸上也是绯红一片,好看极了。
    “可是太热了?”瑞定问道:“我也不着急,你慢慢来便是。”
    话音刚落,却见林黛玉脸上是越发的红了。
    
    第057章
    
    瑞定眼神一转,正视前方,严肃道:“我前两月去普陀山,路过扬州,也曾见了林大人一面。”
    林黛玉心中羞意稍减,半抬起头,眼神余光偷偷扫过瑞定,却见瑞定嘴角微微翘起,眼睛里似也有光,正冲着她微笑。
    林黛玉慌忙低下了头。
    “林大人看着很是精神,只是稍稍有些清减,像是天气炎热的原因。”瑞定倒是正视林黛玉,正正经经的跟她讲起来在扬州的所见所闻。
    “林府一切都好,林大人让我告诉你,他也不用你记挂,让你好好侍奉祖母,与姐妹们好好相处便是。”
    林黛玉轻轻嗯了一声。
    贾赦在一边陪坐着,全神贯注听着瑞定说话。眼见瑞定说完了,贾赦视线不免移到大厅里摆着的几个箱子上,只是瑞定不开口,他也不敢问。
    瑞定见他注视着箱子,道:“林大人托我给你带些东西来。”说完瑞定视线转向贾赦,道:“还劳您安排人手将东西搬去林姑娘屋里。”
    贾赦迅速起身去让赖管家叫婆子去。
    瑞定道:“这里面有百草堂的香囊,虽是给端午做的,不过现在佩戴起来也能防蚊虫,还能提神醒脑,没事挂两个在屋里也是好的。”
    林黛玉小声的嗯了一声。
    瑞定嘴角勾起,又道:“还有云裳布庄的料子,你父亲说了你在家里时常用这家的布料做衣裳,我也给你带回来了。带的都是夏天用的轻薄料子,你做衣裳,送人都行,赶紧用了,等秋天了林大人说还要再送。”
    林黛玉只觉得心跳渐快,按捺不住想去看瑞定。
    云裳布庄是江南最有名的一家布料庄子,开了不少分店,但是……她在家里做衣裳打首饰,她父亲是从来不关心的,更别说布料庄子的名字了。
    她不过走了两年,她父亲哪里来的这份心。
    贾赦交待完了又回来。
    瑞定扫他一眼继续道:“还有龙凤呈祥今年新作的小摆件,林大人说都是按照你的喜好挑的。”
    林黛玉的一声“嗯”几不可闻。
    瑞定很是淡定喝了口茶,外面天气虽然炎热,不过他依旧是白白一张脸,似乎一点没受影响。
    贾赦也算是祖籍金陵,他们家里有不少金陵的产业,对那里的知名铺子也很是了解。当年他妹妹,也就是林黛玉的母亲贾敏出嫁的时候,从龙凤呈祥订做了两幅头面,比京城的价格还要高上四成多。
    赖管家带着几个婆子轻手轻脚的进来,这几人虽然在外面已经被交待过了好几次,只是有个人进来的时候还是同手同脚了。
    瑞定一挑眉,道:“异雀,你跟一块去,东西放好了再回来。”
    异雀从瑞定身后站出,跟着几个婆子去了林黛玉屋里。
    荣禧堂里,瑞定有点嫌弃的看了一眼茶杯,贾赦心里一惊,急忙将他那一杯端了起来,小口抿了几下。
    没错啊,上好的碧螺春,不太浓也不太淡,泡的恰到好处,唇齿留香。
    那王爷嫌弃什么?
    贾赦不解,又大大喝了一口。
    差点烫的他失态。
    贾赦笑笑,道:“天气炎热,不如去花园子里转转?那里有山有水,又有树阴,凉风习习,就是正午进去了也很是凉爽。”
    瑞定没点头,只问了一句,“上回说的假山修好了?”
    贾赦急忙接道:“修好了。上回王爷走后,我们又给假山旁加了个深深的小水池,里面还冰着消暑解渴的凉茶,每日在里面坐坐,舒服极了。”
    瑞定起身,道:“这么一听倒也不错。这大厅虽好,不过家具看着太过厚重,再加上天气炎热,不免有几分心烦。”
    贾赦开心坏了,急忙起身引路。
    瑞定看了一眼林黛玉,道:“莫要走太快,我们慢慢的踱过去,免得出汗。”
    贾赦点头。
    他是个撒手掌柜,瑞定也不提醒,所以这一次去到花园子里,就四个人。
    贾赦、瑞定、林黛玉,还有瑞定的太监安和。
    赖管家原本在后面跟着,不过看着他们一路的确是去了花园,他急忙跑去跟贾母报信去了。
    “什么?”贾母站起身来,只觉得一阵头晕,“他们丫鬟一个没带就进去了?你怎么不安排人!”贾母急忙又坐下。
    赖管家支支吾吾,“我也没想大老爷居然一句没吩咐直接就带人进去了。”
    “那还不去安排人清场!”贾母吩咐道:“再安排丫鬟拿了茶点进去。诶呦,”贾母叹了一句,“我这头晕,怕是陪不了。再去催二老爷!”
    贾母心里一个个盘算着,宝玉眼圈还是红的,不能去,女人家就更不用说了,琏儿又不在家。
    这么算来算去,就白白便宜老大了?
    贾母叹了口气,第一次觉得贾家子嗣太少,尤其是宝玉那一代,除了他竟然没一个能拿得出手的。
    几人走到花园里,瑞定看看,将最靠近树阴底下的一条路让给林黛玉走,他默默站在林黛玉东边,遮了太阳,看见林黛玉全身都在他落下的身影下遮着,满意极了。
    “箱子里还有澄心堂的宣纸。”瑞定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