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柳暗花明又见鬼-第2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我们位居左翼,面临的压力较小,而关中一带则要抵抗袁绍大军给予的正面冲击,损失必定不小,”贾诩补充说道:“若将军在壮大自身时又能以粮草军资支援主公,待主公日后赢得战争,将军升官之日指日可待。”
“你又是如何得知主公日后会胜利的?”张春华说道:“若是我所料不错,袁绍精兵足是我们的一倍之多。”
贾诩道:“袁绍外宽内忌,好谋无决,而曹公帐下,文士齐心,将军忠诚,袁绍虽有兵力优势,其帐下却勾心斗角,人心不齐,不敌曹公帐下干净严明。时日久了,必将败于曹公之手。”
陈宫听后,不由赞同道:“贾诩眼光谋略惊人,一语道破玄机。”
陈宫对张春华说道:“只是如今南方荆州的刘表与江东的孙吴势力虎视眈眈,曹公不敢随意北上抗袁,不得不留守军队防备中原地区,目前尤处于劣势。”
张春华听后,如此复述于贾诩听,同时质疑问道:“主公军队不足,粮草不够,更有南面的刘表与江东孙吴窥视,恐怕没那么容易能获胜吧!”
贾诩惊讶极了,他看向张华,见其盯着自己,目光审视,忙认真回答道:“荆州靠近许昌,若刘表与袁绍联合,偷袭许昌,确实会造成些许麻烦,可也仅限于此。”
“哦?怎么说?”陈宫听他说来,只觉得眼前一亮,他好奇不已,都想将贾诩看出一朵花儿来。
贾诩后背发毛,他疑神疑鬼地左右张望,不着痕迹地搓了搓自己胳膊上的鸡皮疙瘩。
怎么总觉得冷飕飕的?莫不是又着凉了?
张华坐在上首,气势压迫,贾诩心中警惕,集中精神接着说道:“刘表没有嫡系部曲,手中亦无军队可用,不得不依赖于荆州大族支援,且江东孙伯符对其有进攻之心,他必定无暇顾及其他,只一味被动防守。”
“嗯?江东孙伯符?”耳边乍一听熟悉的名字,张春华耳朵机敏地竖起。
孙伯符,不就是那个突然出现偷看她洗澡的年轻活魂?
贾诩解释道:“去岁,孙策平定丹阳,迎周瑜、鲁肃,稳固江东,一旦他打败黄祖,将一统江东,而纵观如今形势,那只是早晚会达成的事情。”
张春华听得云里雾里,不甚明白,这时候身边的几只鬼讨论开了,告知她孙策到底是谁。
陈宫说道:“孙策孙伯符,乃孙坚之子,初平二年孙坚于进攻荆州期间为刘表帐下黄祖所杀。”
高顺道:“我知道,黄祖如今是江夏太守,还在为刘表做事。”
“他倒是与刘表时常有所联系,目前屯兵于杀羡,只可惜孙伯符可不会轻易放过他。”吕布觉得无聊,坐了一会儿后对张春华说道:“我最是烦这些政务之事,你们先商讨着,我去马棚与小红玩会儿!”
张春华眼带笑意,轻轻点头。
贾诩还以为她在认真听自己说话,乍一看似乎心情也还不错的样子,当即建议道:“我们如今人手还是太少了,虽有张汪、班机等人处理内政,却还是人手不够,河内干旱,需挖渠引水,灌溉农田,军中将士内务需有人管理,田地农桑、防御工事,处处都需要人脉,将军不若与河内世家大族联系一番,可借用他们的人脉,从而事半功倍。”
张春华被他这么说得有些心慌,她问道:“之前张杨也没有这么做过,不也一样将河内管理好?”
贾诩摇头说道:“张杨如何是将河内管理好了?他只管自己屯兵,却不关心百姓死活,军中粮草只够自己吃饱,因此河内才会人烟凋零,天灾不断,百姓十不存一,一路走来,处处都是荒地,路上骷骨散乱,将军看不见吗?”
张春华沉默了,她想起自己幼时,阿父日日早出晚归,有一段时间时而听他与阿娘说起外头灾荒、饥饿、疾病,他们一家因阿父受张杨器重,随军迁徙,得意安稳度日,可是别人呢?
那时她好奇朝外头张望,到处都是浑浑噩噩的游魂,那些骷骨,那些焦土,那些游魂,全是人命堆积而成的啊!
这一刻,她只觉得心里沉甸甸的,日后,这一条条人命,可都将是她的责任了。
张春华似有醒悟,她看向陈宫,其一身正气,具有典型的儒士风骨,回望张春华的目光睿智中带着审视。
似乎在问她,你看到了吗?你有什么想法?
张春华正经神色,再不复之前散漫,她严肃道:“那么,我该如何去联系河内世家,又该去联系谁好?”
这一刻,贾诩与陈宫一人一鬼,异口同声说道:“去寻司马家,当登门拜访,以视诚恳!”
作者有话要说: 这一章节涉及到许多大事件呢,参考文献取自
《三国志》
《三国枭雄——司马懿》
《历史大学堂》
以及百度百科……查资料查到肾虚_:з」∠_啊!贫道摔倒啦,要大家么么哒才能站起来!
第43章 山氏议亲
司马家; 是河内最大的世家大族; 家主司马防是汉献帝身边近臣,长子司马朗,早些年举家迁徙回到温县; 收留抚恤抚恤宗族父老乡亲; 教导幼弟; 保司马家安稳; 在世道衰败的如今保全家族未来的希望,可见其能耐非凡。
司马家族,足有八兄弟,个个极富才学; 二子司马懿不过少年; 随兄奔波劳碌; 对弟弟们严加教导,学业上毫不懈怠。
河内大族之间联系紧密; 如虞氏、王氏等都人丁衰微,唯有司马一族枝繁叶茂,一派欣欣向荣之景,而虞、王两家,依仗司马一族帮助多年; 唯其马首是瞻。
贾诩说出让张春华前去拜见司马一族并非毫无根据,且在河内得张华率领投靠曹操以后,司马朗得曹操所封,为堂阳县长。以职责而言; 司马朗当属张华下属才是。
当天下午,张春华不再宿在主将营帐中,反而快马回到家中,与张汪说起此事。
张汪说道:“贾先生如此建议是正确的,若是司马家愿意帮你,其他世族也将响应,河内内政紧迫问题引刃而解。”
“阿父,那我该是直接去登门拜访司马家吗?”张春华问道:“以张华的身份去,司马一家会见我吗?”
“见是会见的,但必定对你小心谨慎,唯恐你仗势欺人。”张汪说道,他想了想,摸着自己这两年留长的美须说道:“罢了,此事为父替你走上一趟,希望能靠着前几年的交情,与他们联系上,待熟悉了,日后也好说话。”
张春华高兴道:“我就知道阿父最好了!”
她穿着男装站在张汪身边,殷殷撒娇,总算是有了些小女儿的姿态,给人的冲击可不小,张汪透过她黝黑的小脸看到她精致秀气的五官,深深叹了口气:“春华啊,你如今该烦恼的是日后该怎么办才是,你年岁渐长,等你再大一些,可就遮掩不了你女儿身份了。”
张春华眼珠骨碌碌转,笑嘻嘻地抬起下巴,只给父亲看黏在上头的假喉结,张汪语塞,无语凝噎。完了这还不算,随着她渐渐长开,张春华又在脸上点上了麻子,还将眉毛画粗,好好的一位翩翩少年就此长歪成了略显粗犷的武将,倒是与军营气场越发符合起来。
也不知张汪去到司马家说了些什么,几日后司马朗亲自来到太守府与张春华见面,可谓是诚意十足,给足了她面子。
张春华投桃报李,许以司马朗河内军中主薄职位,将司马朗的地位做高,由此,司马朗更是用心在她手底下做事。
这时曹昂悄悄对张春华说道:“司马朗治理政务宽惠,深受百姓爱戴,早在几年前我就听父亲念叨过司马家这位大公子了。”
张春华一听其中竟还有别的故事,私底下好奇地拉住曹昂问个究竟。
小女郎好奇开朗,缠着他问个不停,曹昂感觉自己就像是多了个妹子,会撒娇的那种,要知道在他战死之前,曹操那些女儿还太小,曹昂与她们接触可不多,便是偶尔遇见,那些妾室养大的女孩儿胆小怯弱,畏惧于他,哪有春华这样落落大方,乐观开朗?曹昂嘴角上扬,很是有作为兄长的成就感。
“当年董卓挟天子西迁长安,看中司马朗的才华。甚至还扬言其与自己过世的儿子相像,常常将司马朗带在身边”,曹昂娓娓道来:“司马朗能够在董卓监视下脱离,带领宗族家人避祸守成,于乱世之中休养生息,可见是有聪慧又有远见之人。父亲升为司空后,曾征辟其为司空掾属,后又外出为成皋县令,若非其因病去职,此时恐怕还在父亲手底下做事呢!”
换句话说,张春华将司马朗征辟为军中主薄,还是挖了曹操的墙角?
张春华惊讶道:“我看司马朗身体健朗,不像是生病的模样,也许是他如今已经养好了身体?”
“或许是如此吧,”曹昂猜测道,他眼中掠过一抹亮光,头脑清明:“也或许,是为了去职回归宗族乡里,假托生病呢?”
司马一族这些年来低调的很,整个枝繁叶茂的家族都被保护地固若金汤,宗族之间关系密切,互帮互持,任外头世道衰败,族内生机勃勃不见凋零。可见司马朗之能,可固国□□!
此后,司马朗安心在张春华手底下做事,他为人温和包容,与人说话和睦可亲,令人有如沐春风之感,为了让河内政务更为顺畅,他更是为她引荐了不少可用之人。
这一日,司马朗再次为张春华引荐了一人,只是那跟他来到太守府的少年郎,怎么那么眼熟呢?
“此为舍弟司马懿,虽年纪轻轻,阅历不足,却自小饱读诗书,臣想举荐他给将军做一名小小记官,可做些文书之事,”司马朗将司马懿介绍给张华。
在此之前,是司马懿主动找到他说要来见安西将军的。
司马朗只当是二弟年岁已到,想要外出阅历一番,这才向他提出愿往河内郡府谋个差事,却不知道司马懿与张华早已认识。
司马懿走上前,含笑拜道:“司马懿拜见安西将军。”
张春华见他优雅依旧,面带笑意,惊讶不已,她扬起一抹微笑,眨了眨眼:“仲达谋略过人,做一介小吏太过屈才了。”
司马懿笑问道:“那么将军认为,懿做什么比较好?”
“做本将属官好了,”张春华笑着说道,能在此处与故人知己重逢,她高兴还来不及,当即便说道:“我正缺一位能帮我写文书的属官,看你一表人才,这就将你提拔上来吧!”
“懿正有此意,能得上官提拔不胜荣幸,”司马懿笑意加深。
司马朗越听越不对劲,狐疑看他们两,迟疑问道:“你们认识?”
司马懿笑道:“这便是我之前与兄长提起的少年侠士,其名张华。”
“好啊,你之前就已经给我留话了,说让我去司马家找你,原来是早就料到我会过来吗?”张春华恍然大悟,转口便问。
司马懿说道:“自崤山一别你在关中名声鹊起,之前不知你便是张杨之后掌权河内的张华,直到你来寻先生还马,这才知道你姓名。”
“你是怎么知道我会来到河内的?”张春华请他们坐下深谈,也不忘对司马朗解释道:“我与仲达于胡先生处相识,特别投缘,已是结识为知己朋友。”
司马朗想起之前仲达对那位“少侠”的评价,少年勇武,侠义胆气,是光明磊落之人,亦是心性直爽之人,值得深交。
仲达的眼光他是深信不疑的,司马朗不再顾虑,安心就坐。
司马懿对张春华解释道:“此前我看你骑着赤兔良驹,身负方天画戟,便知你在曹营之中混得如鱼得水,且必定受曹公所信任。袁绍若灭了公孙瓒,一统北方,必将挥兵南下,曹公也一定会做些布置来防范,河内位居侧翼,所受压力较小,却也是重要的地方,绝不能轻易丢失,对曹公而言,自河内而来的你是最适合的人选。”
一切都对应上了,司马懿可谓是料事如神!
陈宫惊叹道:“这司马懿明智亮允,聪慧睿智,实非一般人尔!”
典韦连连点头:“两年前我就知道这小子头脑聪慧过人,之前便是他献计助张汪抓到青红山上的黄巾余党。”
张春华也听说过这一茬,司马懿的智慧可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与他一比,张春华只觉得自己的脑子是假的,里头空荡荡。
她现在身边就缺聪明人!对司马懿愿意主动谋差事,可谓是求之不得。
司马懿心中想的则更深远一些,世道纷乱,参与上层会如蝼蚁般朝夕不保,不如恪尽职守,安心做个小吏。他有远大的志向,更是时时热切关注国家兴衰、时势动荡,寻找着合适的上升机会。
而如今到张华手底下做事,是个不错的机遇,张华为人赤诚,拥有侠义之心,性格上自是没得说,这是其一。张华身边除了贾诩以外并无得用的谋士,这是其二。司马家大族扎根于河内,家中老小需稳定的环境得以成长,辅佐张华稳固河内,可避免战乱,这是其三。
其四则是,那日张华所说,若各地都能像陆浑山一样,愚民有机会被教化,百姓能够养家糊口不至于饿死病死,那该多好,深深触动了司马懿。
烽火硝烟,连绵不绝,饥疫流行,民不聊生。四野之下,白骨露于野,千里无鸡鸣。若能改变现状,便安一处,也不复他一腔报国之心。
自此,司马懿便领了将军参谋之职,日日来太守府邸报道。
张春华忙起来,几乎都宿在太守府中,一连几天都没时间回家,山氏见女儿一直不回家,只觉得心慌,几次与张汪叨叨:“不是说春华只是在军中做了个文职,这差事是有多忙以至于她都没时间回家来?”
张汪每次被夫人拉住念叨就心虚,若是让山氏发现春华做了将军,上了战场,还不日日以泪洗面,天天忧思成疾?
张汪说道:“近日文官新添了人手,春华是掌管人事调任的,要带新人,忙一些也正常。”
张汪比山氏看的要开,春华自幼就与寻常孩童不同,她有自己的想法,想做那不输男儿的将军,作为父亲,他支持。他明白,春华不是那种愿意在后宅中安稳度日的女郎。
山氏不懂这些,她只忧心女儿在外头过的好不好:“你说春华一个女郎日日宿在外头算个什么事?莫说现在年岁小,这日子快得很,再过两三年就该到议亲的年纪了,日后谁家愿意娶这一心在外头的媳妇?”
张汪轻叹一声:“别想这些了,春华是个有主见的,她那情况你又不是不知,如今这世道,上哪儿去找命格刚硬的郎君去?还有左慈道长的话,你忘记了?”
山氏沉默了,她心里是不信左慈之言的,若自己女儿真有那凤命,难不成还要去嫁给汉献帝不成?当今陛下年岁虽小,却已经有皇后了!
“你也别老想着给春华议亲,她还小,”张汪见她钻牛角尖,无奈道:“想想春华那体质。”
“不小了!春华体质本就特殊,想找个郎君难极了,现在不想相看着,等拖到以后可就晚了!万一春华被耽误了,熬成了老姑娘,我还不得哭死,”山氏固执道:“我与司马夫人关系好,还可以托她打听一番河内待议亲的郎君有哪些。”
张汪眼看山氏一心想给春华提前相看起郎君,不由头疼:“春华便是熬成老姑娘,便是不嫁人,咱们家不也一样能养她吗?”
山氏火了,她怒道:“你就不能盼着点好?吾儿生来命运多舛,我心疼还来不及,你怎还咒她日后嫁不出去?”
张汪噎住了,被山氏倒打一耙,碰了一鼻子灰:“我可不是那意思,夫人不若去问问春华是怎么想的?”
山氏缓和了口吻,她理所当然说道:“春华说了,要找个自己看得上的郎君!我先给她相看着,看到合适的就说与她听,当她亲自来挑。”
张汪不说话了,说不过她,私底下在军中给张春华提了个醒:“你阿娘现在到处张罗着要给你相看郎君呢!”
张春华听后微微一笑:“阿父放心,左右我们在外头忙,没时间陪她,就让她忙活张罗去吧!到时候只要我说拒绝,看不上,阿娘不会强迫我的。”
张汪这才放心,他转口说起如今军中的粮线:“粮线运输上没有问题,只是源头却是有大问题,如今河内百姓太少了,前几年的战祸、灾荒死了不少人,没人种地,可不会没有粮食了。”
陈宫建议张春华道:“将军,河内粮食不足,民众稀少,若要屯田于此,可屯军田,即可积储军粮,又可训练士兵。”
张春华也正有此意,此后几天,她都在与军中谋士们商议该如何规划军田,挖渠引水。
这日,司马懿来找张春华请假,直言家中母亲急招他归去,唯恐家中会有什么变故。
“左右也没什么急事,仲达放心回去吧!”张春华欣然应允,继续与贾诩一起处理剩余的公务。
午时,张汪身边的书童阿墨来寻张春华:“将军,我们夫人想要邀您回府一叙,有急事相商。”
阿墨忠心耿耿,在张家巨变之时仍愿意留在张家,他的嘴巴最严谨不过,因此张汪才会派他来给张春华传话。
张春华听后不疑有他,对贾诩歉意道:“舅母有事相邀,我先走一步,剩下的公务便要拜托文和了。”
贾诩礼貌点头,眨眼间张春华便跑没了踪影,他傻眼了片刻,视线扫过堆成山的公务,心中疑虑渐生:将军这是故意的?
张春华急吼吼回到家中,见小桃在山氏屋外探头探脑张望,她心里一咯噔,唯恐家中出了什么事。
小桃乍一见张春华眼前一亮,紧紧拽住了她,小声说道:“夫人如今正在正堂会客,小姐快去换回自己衣服吧!刚才夫人说了,要您收拾好自己再过去。”
“什么客人要我换回女装来会见?”张春华被她拽着回了自己屋子,惊奇问道。
小桃说道:“小姐还记得两年前青红道观一行,夫人结识上的司马夫人吗?”
张春华脱衣的手下一顿,她想到之前仲达来寻她请假,顿时有种不妙的预感。
“该不会司马夫人带司马家二公子来了吧?”张春华试探问道。
小桃惊讶,高兴道:“小姐真是料事如神,我还没说呢,您就猜到了。”
张春华表情一僵硬,只觉得自己男装的身份岌岌可危!
以仲达那观察细微的眼神,难保不会看穿她的打扮。
想想司马懿究竟有多聪明,张春华压力巨大,不会吧?若是他看出来叫她将军,阿娘岂不是就知道她在外头上过战场了?!
张春华如临大敌,不行,一定得瞒住了,绝对不能让他看出来!
她撕下假喉结,以油脂卸下皮肤上的黝黑染料,待一桶黑水洗去,清洁完自身的张春华皮肤莹白细腻,柔软光滑。
黑发顺肩披散而下,小桃替她梳理发鬓,手指灵活地绕过发丝,将发分股,结鬟于顶,使其自然垂下,再以精致的饰品妆以点缀,顷刻间张春华便恢复了文静少女的装扮。
张春华看着铜镜中的自己,微微皱眉:“小桃,去端一盆水来。”
她照着水中倒影,只觉得哪里怪怪的。
少女贤淑文静,发鬓给人以乖巧得体的印象,只是一身自信满满的外放气势,眼神锐利清透,拥有仿佛能看穿人心的犀利,眉眼间英气十足,好一个直爽大气的女将!
“不妥不妥,”张春华连连摇头,对小桃说道:“我那眉笔呢?还有胭脂,都给我拿来。”
张春华跟随山氏学习过妆容技巧,她以刀尖削去过于浓密英气的眉,提笔为自己画上了细长秀美的柳眉,以淡色的胭脂充作腮红,再在唇上点缀樱色的口脂。
温婉秀美,婷婷玉立的娇俏佳人就这样完成了,她只需要略微遮掩住自己过于露骨的视线,眼神怯怯,即可淡化身上霸道凌厉的气质。
张春华走出屋内,外头几只鬼都愣住了,典韦还好一些,他见过春华女装的模样,吕布与高顺则是直接炸开了锅。
吕布伸着手指,颤巍巍指着她:“你你你……”他想到自己之前附身在这小女郎身上,还感受了一把葵水到来的滋味,如今张春华目光盈盈,疑惑歪头,吕布激动后退,脑袋后仰着掉了下去!
高顺惊叫道:“你是春华?怎么男装女装差距那么大!”
陈宫瞳孔猛地一缩,表情错愕。
曹昂惊叹道:“不曾想春华女装之下这般漂亮动人。”
曹昂直白的夸赞令张春华微微红了红脸,她许久没穿裙子了,如今这样还怪不习惯的。
她别扭地转过头去,尴尬说道:“我,我去找阿娘。”
她红着脸的模样羞怯可人,像是一团软软的棉花,挠得人心痒痒。
此时,山氏正与司马夫人聊的开心,她们在两年前结识,都觉得与对方颇为投缘,只可惜之后山氏便随张汪前往许昌,就再也没能联系过。
如今山氏一家又搬回河内,先有张汪去司马家拜访,再有山氏与司马夫人多加联络,这才能够请动司马朗来为张春华做事,还带个少年英才司马懿,司马朗多次为张春华举荐熟识的人才,帮了她不少忙。
司马夫人与山氏可不会聊那些男儿郎在外头做些什么,她们只聊内宅,聊孩子们,聊这河内几个大家,谁家夫人,谁家妾室,庶出嫡出,儿女如何。
要说司马夫人,近年来一直在为自己二子的婚事操心不断,司马懿出生于己未年秋,正是肃杀凋零的时候,自幼时起便有道士断言其命格刚硬。后来不知怎得,乡里都在传言司马懿有狼顾之相。有此相者,为野狼转世,秉性狡诈多疑,凶残忌刻。
因最初传言出自几个孩童之口,司马夫人并未将之当回事,直到村里的孩子们背地里称呼司马懿为狼司马,司马夫人这才惊觉不对。
她派人去阻止流言传播,司马懿却不以为然,他对司马夫人说道:“母亲,谣言止于智者,刻意去阻止反而会适得其反,引起愚民们好奇,不若将其置之不理,时日久了,在这生存都艰难的世道,谁还会去关注一个孩子的面相?”
司马夫人听了,忧心忡忡:“可这到底于吾儿名声不利。”
“我不过还是个孩子,要名声做什么呢?”幼年的司马懿轻松回答道:“且我认为,世间万物,你争我夺,弱肉强食,狼吃羊,羊吃草,做人如狼,总比做人如羊要好。”
司马夫人叹道:“仲达是个有主意的,我答应你便是了。”
而如今,到了议亲的年纪,司马懿自己不甚在意,对司马夫人道:“仲达事业未成,何以成家?”
司马夫人道:“成家并不耽误你的事业,身逢乱世,事业难成,难道就一直不成家吗?”
司马懿不再反驳母亲,随她去张罗,他已是打定了主意,母亲相中了谁家千金,他只说看不上便好,以母亲豁达的胸怀,必定不会强迫自己!
作者有话要说: 春华&二达:随她折腾去,我说不愿意,阿娘(母亲)不会强迫我的……
嗯?难道我写的是#美女上司男秘书?#(什么鬼)
ps:今天没事干点开了自己目录页,感受一下整整齐齐标题和更新时间的和谐感,强迫症自我满足一下下,然后视线瞥到26章标题……
(突然鬼畜。jpg)
第44章 仲达聪明
此后; 司马夫人先是相中了虞家千金; 那虞家千金比司马懿大上两岁,合八字时如何都对不上,道士强硬换了言辞将他们凑起来; 没过一天那虞家千金便重病缠身; 眼看就要不行了。
虞家不行; 司马夫人又去找了王家; 他们女儿比司马懿大了五岁,却因脾气暴躁而久未说亲。
王家有结亲之意,司马夫人却犹豫了,毕竟王家女儿; 可是个脾气傲慢; 目中无人的主儿; 她可不喜欢这样的儿媳妇。
不曾想,司马夫人还未去拒绝呢; 王家千金自己外出游玩时,失足落入河中溺亡了!
找不到适龄的世家千金,司马夫人不由放低了要求,去别家寻思,可最终都被司马懿拒绝了。
而今张家夫人为千金相看郎君; 竟是想寻八字硬朗的,还是那道士批命所致。司马夫人惊讶之余,高兴说道:“我之二子仲达,可不正是因命格太硬而难以议亲吗?雅你看看; 我们仲达可符合条件?”
山氏单字为雅,她看过司马懿的八字,兴奋不已,连说可以。
司马夫人笑问道:“也不知令千爱如今年岁几何?”
“再过两个月,可就要十二了,”山氏叹道:“我们春华八字属阴,不好相看啊,我想着现在相看起来,待过个几年,总能找到合适的。”
“年岁虽小了一些,却也问题不大,”司马夫人有些意动,女子十三岁可嫁人,便是再等上一年,以仲达的年纪也是等得起的。
“只是我这儿子,脾性倔强,非得要自己看得上的,”司马夫人为难道:“因此我们还是不能先下决定为好,我还需去问一声仲达。”
山氏惊讶笑道:“这有什么,我们春华也是这样,可让我伤脑筋的很,可想想为了孩子未来能幸福,我再多花些精力相看也是愿意的。”
司马夫人建议道:“左右令爱年岁还小,不若由我们带着,让他两见上一面?全当是让他们见一见母亲的朋友,就当是见过长辈罢了。”
山氏思索了一下,这理由虽有些牵强,可也不是不行,因为春华此前说要亲自挑郎君,山氏正为此事而头疼呢!如今恰好有机会,便是这次的看不上,以后有了经验,还能照着这样来,有她和司马夫人在场,倒也不算太出格。
山氏答应了司马夫人的提议,两位夫人各自行动起来,先是司马夫人命人去叫来了不明所以的司马懿,再是山氏让人去唤来了在外头忙碌的张春华。
司马懿到时,司马夫人正与山氏聊得正欢,却听山氏说道:“小女自幼身子骨就弱,养在深闺十年都不曾见过外人,如今她大一些,身子养好了,便老喜欢往外头跑。”
司马夫人听后更满意了,十年教养深闺,教出来的女郎性子总不会太差,她笑道:“女儿家好奇外头风景也是情有可原,有仆从左右护着,外出踏青游玩一番也没什么事儿。”
司马懿唤道:“母亲。”
司马夫人见状,将他招呼到自己身边,笑着对山氏介绍道:“这就是我的二子,司马懿,两年前的青红观之行,夫人可还记得?”
山氏见是这眼熟的少年,其智谋超群,此前便是靠他的法子才让夫君抓住了贼人,当即好感大胜:“令郎一表人材,天资卓绝,当初便是因为他的法子,都让我夫君升官了,我又怎会忘记呢?”
司马懿听山氏夸他,彬彬有礼地在母亲介绍下与山氏见礼。
他心思微转,已是明白母亲又想要张罗他婚事了,而此时张罗的对象,正是两年前救了八弟幼达的张家千金。
司马懿对其还是有些印象的,当时她左脚受了伤,晕倒在密道之下,是他亲自将她抱了上来。
记得她小脸苍白无力,人清瘦小巧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