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三国]柳暗花明又见鬼-第1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曹操终是点头道:”仲德说的有理。”
他这边一说完,赵勇就忍不住了,对曹操劝说道:“主公,张华其人武艺惊人,骁勇善战,且他对袁绍忠心耿耿。此次回到河内迅速掌权,他究竟是如何做到的也未可知,万一那是袁绍安插在河内的奸细,以拿到河内为目的而来,那么袁绍他挥兵南下,统一北方的野心昭然若揭,一旦他吞并了河内,下一步必定是与主公您交战啊!袁绍的兵力比主公多,等到他拿到了河内,他将更加强大。”
赵勇说的话不是没有道理,曹操一时进退两难,陷入了沉思之中。
程昱看向赵勇,见他面色复杂,像是在为曹操着急,微微皱眉。
这赵勇自河内而来,他的话,又有几分可信之处?
自刚才起不发一言的郭嘉对曹操说道:“主公不妨听我一言。”
儒雅的青年文士站了出来:“主公,我倒是认为。河内那边并不一定会落入袁绍之手,太原张华此人名号之前不曾听说过,但是张华其人,他是靠杀死眭固而掌权河内的。眭固与袁绍素来关系亲密,张华却杀死了眭固。我倒是认为,这张华还不一定会立刻投奔袁绍呢。河内局势难辨,可暂且缓缓,当务之急是先拿下徐州。”
赵勇听罢,脸上急切的表情更明显,他忙道:“主公,河内驻军足有十万余人啊!”
一直不说话的老实人荀攸慢悠悠地说道:“为何赵勇一心要说服主公立即攻打河内?”他的表情诧异,像是真有什么疑难似的。
听他说完,曹操的视线果然带上了审视与疑虑。
“曹军如今大部队都在东面,后方河内军则地处西面,为何你一心想让主公舍近求远,转攻河内呢?”荀攸疑惑的话语令赵勇如坠冰窟,他颤抖着唇说不出话来。
曹操脸色变了变,目光逐渐不善,这赵勇便是从河内逃亡而来投靠自己的,他的话语又有几分可信呢?
荀攸话说完,赵勇后脑勺冷汗直冒,再也不敢教唆什么了,曹营之中藏龙卧虎,曹操的想法,岂是他能够随意左右的。
郭嘉瞥了一眼赵勇,并不在意他,不过跳梁小丑罢了,他以胳膊肘捅了捅荀攸:“公达,我看你从刚才是就一直在发呆,可是想到什么法子了?”
荀攸慢吞吞地说道:“为什么我发呆你都能注意到。”
郭嘉笑眯眯的,他可是清楚,荀公达可没有表面上看上去的那么木讷老实。
郭嘉之语成功将曹操的注意力吸引过来,他好奇地问道:“公达想到什么法子了?”
见曹操发问,荀攸娓娓道来:“我有一奇策,能助主公迅速攻陷徐州。”
曹操忙问道:“公达有何计谋,但说无妨。”
荀攸缓缓说道:“下邳城,地势偏低,其城防坚固,易守难攻。如今主公与吕奉先僵持三月,主公虽急,城内的吕奉先没人支援,必定更急,也因此,此时主公绝不能急切冒进。”
话虽如此说,可曹操率领大军攻打下邳,他的大本营许昌此时早已空了,若是一旦有人攻打许昌,那么麻烦可就大了!
而就地理位置而言,会攻打许昌的心腹大患,便是如今掌兵十万,雄居在许昌以西的河内张华。
曹操清楚,一旦张华率军攻打许昌,他将腹背受敌!
所以当赵勇说张华是袁绍帐下人手时,他才会心急如焚,迫不及待着急谋士们来商讨。
曹操不断在心中权衡是否要退兵,其实他已经开始犹豫了。
而如今,程昱、郭嘉与荀攸都不同意曹操立刻退兵,这时他才冷静下来,再看那赵勇急切又怂恿的模样,不由对其心生不悦。
荀攸像是在吊胃口似的,说话不紧不慢,可把曹操急地够呛。
“主公一旦撤退就功亏一篑了,等主公日后缓过气来,若再想要消灭吕布,那将会难上加难,”荀攸分析过后,终于说到了重点:“下邳城不远处的泗水,水系丰富,如今恰逢雨季,主公不若将泗水与沂水引来,灌入下邳城中,如此便可解燃眉之急。”
荀攸说完后曹操,目露精光,激动难忍。
赵勇见曹操一心要攻打吕布,暂时将河内放着不管,心中大恨,眼中也不由自主带出了几分不甘愿的怨毒。
他蓦然回首,却见程昱若有所思地盯着自己,顿时犹如一盆冷水当头灌下,心头一阵发冷,他如芒在背,硬着头皮听曹操与谋士们商议引水大计。
曹营之中,曹操与谋士们融洽的氛围令赵勇插不上嘴,他就像是外人,被孤立在集团之外。赵勇恨极,他们对赵勇的轻视,让他感觉受到了羞辱。可他也无可奈何,因为曹操与张杨显然段数不一样,张杨能被他的谗言所左右,可曹操不会。即便曹操听了,他身边这么多头脑清明的智囊团也不会任由主公被人糊弄。
计策商定完以后,曹操终于露出了笑颜,他瞥了一眼没什么存在感的赵勇,已是有了防备,私底下派人去监视赵勇是否通敌与别人接触暂且不提。
不久,曹操便调动兵力,分出人手去挖渠引水,水淹下邳城。
另一头,留守许昌的荀彧深知如今局势难辨,许昌距离河内更近,收到的消息也更快。自河内巨变消息传来,荀彧严正以待,加固边防,以防河内大军进攻曹操后方。
他是处理内务的一把好手,曹操将荀彧留在许昌,自己去攻伐征战,他深深信任着荀彧。信任他的才能,信任他的忠心,而荀彧也不负曹操所托,固守城池,处理内务,为曹操稳固大后方。
“荀大人,河内来信!”
荀彧接到了线人送来的,一封密信,他拿过那信拆开,发现其中总计有两封。
其中一人字迹很是眼熟,是他之前相识的杨丑所写,他细细看来,放下了信件,心情沉重。
若是杨丑还活着,这是天大的好消息,可偏偏杨丑已死,那么又是谁将这封信给寄来的呢?荀彧看向另一封信,其署名则为张华。
那张华,可不正是如今掌权河内的大将军吗?!
河内巨变之际,杨丑杀死张杨,眭固又杀死杨丑,而张华则力挽狂澜,杀死眭固,将三大将领的余部收入囊中,迅速掌权河内,这样的英雄人物,可谓是异军突起的一方军阀!
荀彧怎么都没有想到张华会给他寄信,并且将杨丑想要投靠曹军的信件也一并寄来,这是在讽刺他吗?
荀彧拧眉放下了杨丑那封信,拿起了张华写的,他细细研读起来。
信上的字迹整洁秀气,不难看出写信之人的脾性,信中言语温和、有条有理,语气诚恳万分。
待读完这封信,荀彧,他揉了揉眼睛,盯着后半段来来回回看了几遍,被张华一顿骚操作给震惊了。
荀彧拿着信,陷入了深思。。。。。。
他几乎可以遇见主公拿到这信的反应,以主公的性子,怕是要笑开花了。
天上掉馅饼的事莫过于此,荀彧怎么都难以相信,张华竟然愿意率部投靠曹操,这就相当于平白将整个河内,并十万大军送入的曹操囊中。
这其中究竟是坑还是馅饼还未可知,荀彧思索了一番,忙命人八百里加急,为曹操寄去一封信。
原来,张春华在闹别扭了一阵子以后,终于在身边人的劝说下,答应了投靠曹操,哪怕她心里是极其不情愿的。
可阿父建议她投靠曹操,杨伯父更是对荀彧吹到天上去,典叔叔虽然没有明着说想要劝她投曹,但张春华可以感觉到典叔叔还是想要见一见自己生前主公的。
这让张春华心里怪不是滋味的。
“为什么曹操因一己私利害死典叔叔,典叔叔非但不恨他,反而对他多有推崇呢?”张春华百思不得其解,她气呼呼的,赌气般地想到:就让我看看曹操是什么样的牛鬼蛇神,是长得什么样的三头六臂,尽是给大家灌了迷魂汤一样向着他!
张春华在阿父与两鬼魂的指导下写下了一封信,信件的前半段,多少张汪在操刀,然后由张春华来临摹,而后半段,则是杨丑与典韦两位武将添加的私货。
他们两个三五大粗,不会文采,却以大白话讲荀彧与曹操从头夸到尾,目的就是加强“张华”投靠曹操的真实性,让曹操能够相信这其中不是陷阱。
张汪看到女儿写下的大白话,被那一通大白话给震惊了。
“春华,你,”张汪惊讶道:“不曾想,你竟这么崇拜曹操吗?”
张春华表情一僵,她看了一眼怪不好意思的典韦,不自然地向张汪问道:“这样写不好吗?”
张汪生怕她反悔,忙说道:“好,自然是好的,只是用词太直白了一些,为父替你修辞一番。”
不久,信的成品出来了,张春华照着抄了一份,越看越别扭,索性眼不见为净,将它封好。
她自己也清楚,杨丑的部下们将她这个小女孩推举为河内太守,本就是一件匪夷所思,可谓是滑天下之大稽,即便身边有典韦与杨丑等鬼魂帮忙,自己根基浅薄,根本不可能完全掌权河内,河内这十万大军早已是人心散动。
更可怕的是,此时河内以北阵线之外,袁绍大军已经压制河内境内。因此,投靠曹操,不仅仅是大人们的决定,也是她思虑过后权衡再三的结果。
只是终究是有一点不甘心和闹别扭,同时,她对曹操的好奇心与日俱增。
他究竟是一个怎样的人呢?为什么典叔叔不恨他,反而那么推崇他,他有什么好?
次月,曹操采用荀攸奇策,大水滔天涌来,淹没了地势低洼的下邳。
吕布大军被困于下邳城中三月,早已上下离心,部将侯成、宋宪等人率兵背叛吕布,绑走陈宫,投降了曹操。
吕布登上白门楼,看到曹军攻势凶猛,便令左右部将他的首级交给曹操。
左右副将不愿意,于是吕布便让他们绑了自己,如此,他的这些亲信部下们才能够保住一命。
吕布对左右副将说道:“曹操历来是珍惜有才之人,无论是武艺,还是智谋超群的人,曹操都会将其收入帐下。”
曹操之惜才,天下皆知,也因此吕布让属下绑住他投降时,是有把握曹操不会杀他的。
徐州之战大捷,又活捉了吕奉先,曹操喜不自胜。
吕布虽被人绑住,那绳子在他眼前却像个笑话,轻易便能挣脱,他长得人高马大,孔武有力,是千年难遇的将才。他对曹操说道:“曹公得到我,日后由我率领骑兵,曹公率领步兵,横扫千军,所向披靡,可以一统天下了。”
曹操听后,颇为心动。
刘备见势不对,找到了曹操对他说道:“吕奉先当年为了一些微不足道的利益,能够杀死自己的义父,而且还投奔到其他人名下,多次出尔反尔,是真的不忠不义之人。此次他投降,只是知道自己赢不了了,若是以后让他找到机会,必定还会反叛你的。明公千万不要忘了董卓与丁原的前车之鉴。”
这吕奉先确实名声很不好听,曹操对吕布的事迹是非常清楚的。
曹操叹道:“都说吕奉先武艺高强,拥有了吕布为将的诸侯必能一统天下,然而吕奉先为人失信,是一把常人难以控制的刀子啊!”
曹操心里明白,若是吕布不死,将来一旦压制不住他,将会造成巨大的灾难。
刘备从旁言语相激,曹操听后,终于是下定决心将吕布缢杀,然后枭首。
吕布的部下陈宫、高顺拒降,也被曹操处死。
临死之前,吕布瞪向刘备,咬牙切齿说道:“大耳儿刘备最不可信!曹公日后会后悔的!”
曹操攻下了徐州杀死吕布,心腹大患已除,本该是放松下来,大肆封赏一番,然后举兵回许昌。
可他一旦想到自己北面虎视眈眈的袁绍,还有那局势不甚明了的河内,他便没了放松的心情。
赵勇时刻徘徊在曹操身边,与他汇报河内动向,他口中提到最多的人,名为张汪,他虽只是掌管河内大军粮饷的文官,却是张华的叔叔!
如今借着自己侄儿成了河内统帅,张汪搬弄是非,排挤同僚,在赵勇的口中,张汪就是个心眼狭小、为所欲为的小人。
曹操也不是个傻的,此前他正急于攻打吕布,赵勇几次三番劝阻他退兵转攻河内,已是惹了曹操厌烦。
如今赵勇又一次找到曹操,对他说道:“主公,如今徐州攻破,吕布已除,是否应当转攻河内,将背后的敌人也一起除去呢?”
曹操现在一见到赵勇就烦,若非他确实留着赵勇有用,需要依靠他来知晓河内的局势动向,他早就将这不会看眼色的赵勇赶得远远了。
曹操对赵勇说道:“既然要我攻打河内,你且说说,如今河内的驻军几何,分布又是如何,张华驻军屯兵在野王,河内别处还有多少兵力?”
赵勇被他一问给问懵了,他不过是野王的县官,又如何能知道军队分布?
曹操见他答不上来,不悦地皱起眉头。
“主公,荀大人来信!”亲兵进入营帐,对曹操来报:“信使八百里疾报!”
曹操闻言心头一咯噔,直觉大事不妙,莫非后方遭遇了什么不测?
他忙展开信件阅读,几行字看下来,曹操脸上焦急的表情已经消失了,他紧皱的眉渐渐松开,眉眼间乍现喜悦。
程昱关心问道:“主公,可是发生了什么事?”
“文若来信说张华愿率领部下投靠我!”曹操高兴极了,荀彧信中附有张华写的那封信,曹操拿来看过,被其中的文采惊艳了一把,通篇读下来,只觉得酣畅淋漓,通体舒畅。
信中提到,如今袁绍挥兵南下,压境河内,张华自知抵御不了袁绍大军,于是投靠曹操以求援。
张华先是说了一通唇亡齿寒的道理,若是河内丢了,曹操也会陷入被动的局面。
看到这里,曹操直点头,他接着往下看。
「华心中明了,河内如今夹在曹公与袁绍之间,是战略要地,日后必定会成为两大势力争斗的目标。在华还年幼时,家乡因关东军肆虐百姓死伤大半,而后又引发了饥荒,路有枯骨,田地焦土,人间惨状莫过于事,华思来想去,始终不愿家乡再次卷入战争之中、生灵涂炭,愿率领大军归属曹公。华虽不才,却愿为家乡尽一份力,只愿人间盛世早日再临,百姓能有家可归,再无战祸来临性命之忧。」
张华写到这里,却是将曹操当初起家时的初心给勾勒了出来,当年,董卓乱京,江山倾覆,残桓断臂,起初,他也是为这汉室危亡而起兵,他一心整顿朝政,人间盛世却何时才能再临?
至于为何选择曹操而非袁绍,张华在之后夸了曹操一通,曹操看得目不转睛,嘴角的笑容逐渐扩大。
愣是谁被那彩虹屁一顿吹上天都会心里暗自乐呵,尤其还是如今担负不少骂名的曹操。
「华在此直言罢,天下诸侯之间,唯曹公治下百姓能够安居乐业,不至于饿死路边。相较于注重门第的袁绍,曹公唯才是举令华好感倍增。华出生寒门,若投袁绍,必不得重用,反之,若跟随曹公,才能有光宗耀祖,光耀门第的机会。」
之后的都是夸他的话了,曹操仔细阅读完,只觉得舒畅无比,张华之言句句都戳到了他的点子上,都是他做的事,都是他一心想要完成的夙愿,曹操难以相信,世上竟还有张华其人会如此懂得他的心。
曹操曾经走哪都带在身边的贴身护卫典韦深藏功与名。
他如今被张华来信一顿吹捧,顿时觉得自己就像张华说的那样伟大,英明神武,是目前诸侯中最有前途的明主,跟着他做事,是天望所归。
世人出仕多是以才华与政治理念来谋得主公采纳,亦有名声在外多奇人得明主招纳,读书人多含蓄,谁会像张华这样通篇足有一半是在夸曹操的?偏偏他还有理有据地夸,夸到点子上,用词用句文采斐然,曹操从没见过竟有人如此清醒脱俗地来拍马屁,他不认为张华在拍他马屁,他只觉得张华说的句句在理!
“张华,真是个有眼光的年轻人啊!”曹操如是感叹道。
程昱微微侧目,与郭嘉的视线对上,两人以莫名的目光投向曹操。
之前还在说要攻打河内的事情,如今曹操竟然夸奖起了张华?
赵勇大骇!
却听曹操放松地说道:“你们认为,此事可信不可信?”
见曹操展颜放松的模样,程昱知道,其实他心里是已经信了的,不然又怎会仔细阅读张华的信件,又如何会高兴得眉开眼笑?
他却不知,这是张春华忍着别扭,在杨丑典伟张汪三人共同努力下而完成的信件。杨丑对荀彧是无脑吹,同样对曹操也很有好感,张汪文采斐然,曾经也做过一段时间的书记官,只是一直不得重用,对于这类文章自然手到擒来,而典伟,他是曹操最信任的贴身护卫,曹操连收个妾室都有典韦守门的,对于曹操的光荣事迹,典韦如数家珍。
“主公!平白无故张华又怎会率领十万大军来投靠于您,这其中一定有陷阱啊!”赵勇大叫道:“那张华分明是自太原而来,他怎会舍旧主?而另寻新主呢?”
“他怎么不会另寻明主呢?若旧主对他不甚重视,弃之如鄙,那么张华弃暗投明也是情有可原的。”曹操随口说道。
荀攸低垂眉眼看不出什么表情,郭嘉与程昱对视一眼。只见程昱上前问道:“主公,张华可是与袁绍决裂了?”
曹操说道:“这暂且不知,但如今袁绍挥兵南下,大军已经压制河内境内,看形势,两人该是不合了。”
“张华不会无缘无故投靠于您,他必定另有所图啊!”赵勇急切道。
郭嘉微微皱眉。
在他看来,赵勇说的有一点没错,张华刚到手的地盘,如今会拱手送人?郭嘉认为没有这么好的事。
“主公,张华信中可有写他想要什么?”郭嘉问道。
“他说了,只愿河内再无战乱,他能够光耀门楣。”
说到这里,曹操一噎,有些高昂的情绪迅速冷静了下来。
他自己都觉得有点假,张华都做成河内太守了,掌兵十万如何不光耀门楣了?何须将手里的东西让给别人,来曹营谋得一官半职呢?
如今这乱世之中,手掌兵权才是硬道理啊。
“奉孝也认为,张华另有所图吗?”曹操一时有些犹豫了,他对于河内这块肥肉真的是心动不已。
他心中不由有些侥幸心理,万一张华真的是,看中了他这位明主,而想要投靠他呢?
郭嘉看出曹操心动了,他思索了一下,对曹操建议道:“主公不妨接受了张华的投靠,让他到许昌来,且看他会如何?”
曹操恍然大悟,笑逐颜开。
对呀!到了许昌那边是曹操自己的地盘,到时候他的大军迁回许昌,自然是不怕张华临时背叛。
曹操之前因张绣临阵背叛一事也是吓怕了,再也不愿到他人的地盘上贸然相信别人效忠。
于是曹操便听了郭嘉的建议,迎张华入许昌。他要看看张华是否是真的,真心想要投靠于他。
直到曹操离开,荀攸一直低垂着眉眼,没有说话。郭嘉瞥了他一眼,凑过去低语道:“大侄子,是不是又有什么主意了?”
荀彧与郭嘉关系好,而荀攸与荀彧是同族,辈分上则是荀彧的侄子,也难怪郭嘉会戏称荀攸为大侄子了。
荀攸抬眸,缓缓而谈:“袁绍四世三公出身,最是注重门第之见,张华此人,非世家子弟,在其掌权河内之前,不曾听过其名。河内诸将之间,张杨、杨丑、眭固经营多年、各有亲信,手底下的兵都听他们指挥。张华又是如何外来者居上的呢?”
荀攸歪头想了想,直白说道:“我倒是认为,张华是真心想要投靠主公。”
郭嘉眼中闪过一抹笑意,他说道:“公达便这么有把握吗?”
“只是预感罢了,”荀攸说道。
“那么我倒是认为,这张华想要投靠主公所图不小。”郭嘉笑着说道。
荀攸看他一眼闭嘴不说话了,像闷葫芦罐子。
郭嘉凑近,笑眯眯地说道:“我们便来打个赌如何?”
程昱见他们二人窃窃私语,靠近问道:“你们两个在嘀咕些什么呀?奉孝可是又在逗公达了?”
“我可没有,”郭嘉忙说道。
“奉孝要与我打赌,”荀攸淡定说道。
“哦?打什么赌?”程昱感兴趣道。
“便赌那张华是否是真心投靠主公,还是另有所图?”郭嘉道:“我认为其另有所图,公达则曰,他是真心投靠。不如仲德来做个见证人如何?”
荀攸抿了抿唇,他目光闪了闪,对郭嘉建议道:“既然是打赌,那便要有个彩头不是?”
郭嘉直觉其中有坑,暗暗警惕:“什么彩头?”
荀攸接口道:“若是谁输了,到时禁酒一个月如何?”
郭嘉一听,禁酒一个月,那可是要了他老命了,忙说道:“公达平日又不喝酒,这赌注对我可不公平。”
“那如何才算公平呢?奉孝不是对自己的推测很有信心吗?”荀攸笑了:“是不敢跟我赌吗?”
郭嘉知道,大侄子是在用激将法激他,看来是他平时逗得太厉害,某个看似脾气很好的老实人要反击了。
只是郭嘉觉得自己的推测绝不会错,他可不认为天上有白掉馅饼的好事,尤其是他们的主公如今在各诸侯之间名声并不好。
郭嘉一口说道:“那便就赌一个月,我若输了,便禁酒一月,公达若输,便给我买一个月的酒如何?我可不认为我会输啊!”
程昱笑道:“好,既然如此,那我便做个见证,到时候谁都不许赖皮。”
将张华请入许昌,是完全之策,占据主导的是他们主公,谋士们没有紧急压迫之感,倒是一片和乐融融。
张华来到许昌面见曹操的那一日,各大谋士,都前去看了,郭嘉一看张华的小个子小身板,瞪大了眼睛,心里暗道不妙。
“完了完了,我这是被公达给坑了!”
谁又能想到这张华是个小屁孩呢?看那肤色黝黑黝黑的,就跟泥地里滚出来似的,五官倒是还算柔和耐看,可也太黑了一些。那肤色怕是在阳光底下暴晒几月了吧?看他那身高,估摸也就十四五岁的模样,这样的小矮子,如何像是个猛将了?
郭嘉嘀咕着:“究竟是哪个角落跑出来的小鬼,把河内给收拾了?怕不是捡漏吧?”
曹操原本脑补的张华,该是个孔武有力的大汉,没想到见到竟是个年轻的小将。
曹操非常惊讶,他很快调整好了表情,高兴大笑:“果然是英雄出少年,久闻盛名,不如今日一见。”
作者有话要说: 小妖精们给贫道留言即可获赠湿漉漉的么么哒一个~(疯狂暗示)
第25章 郭嘉试探
听到曹操这样夸她; 张春华感觉特别尴尬; 只是她想法子将自己肤色给弄黑了,一时还真看不出她什么表情。
张华上前一步,对曹操拜道:“末将张华; 拜见主公!”
曹操见这年轻小将行事光明磊落、大大方方,连连说道:“好!好!”
张春华视线瞥过在场的众人,将投靠曹操宣布效忠的美言说完便沉默了。
她不经意地将目光瞥过曹操身后的虚影; 那影子飘飘忽忽,铠甲之上鲜血斑驳; 只是却呈现透明之色; 显然是快要消失的模样。
“是少将军!”典韦激动地飘了过去; 他去拉曹昂魂魄,却发现曹昂已经神智不清了,只是飘飘忽忽地跟随在曹操身后; 一派保护的模样; 曹操到哪里,他便本能地飘到哪里。
他是典叔叔一直牵挂在心的少将军——曹昂?!
张春华惊讶望去,却见那几乎透明的青年人穿着血迹斑斑的铠甲,五官端正、眉目清秀,却是神色呆滞; 只一味地守在曹操身边。
典韦仔细观察,发现他目光涣散。
他着急万分:“春华,少将军这是快要消散了吗?”
张春华微微抿唇,现在诸位在场她不便开口与典韦交谈; 只是看曹昂的情况,与那些游荡许久的荒魂并无两样。
没有阴气滋养,逐渐变得神智不清,身影渐渐消散,最终会化为这天地间的养分,消散无形。
曹操自己不知这些日子以来为他战死的长子一直飘在他身后,甚至两年来一直凭着执念守在他身旁!
典韦红了双眼,多次呼唤曹昂都不见其清醒。
曹操高兴地接受了张华效忠的大礼,整整十万大军啊!他想到接下去与袁绍必不能善了,这十万军队平添了多少助力,省去了多少事情啊!
曹操一高兴,便给张华封了奋威将军,命他带兵一万,替他训练部将。
曹营之中,武将不少,一上来就空降个四品将军,对于张华来说却已是足够,毕竟他目前并没有什么战功,能得奋威将军军衔,还是看在那十万大军做礼的面子上,只是从河内太守降为四品杂牌将军,一般人可受不住这样的落差。
如今的军制,在将领之中,也分为一二三等,与一等的骠骑将军、车骑将军不能比,又低于前将、左右将军,奋威将军听着好听,实则是仅比校尉高上半级的杂号将军。论军阶,不如杨丑生前的副将级别,仅与高翔曾经的军衔相同。
曹营之中,杂号将军如破虏、镇军、虎威等便有一堆。相应的,跟随张春华效忠而来的高翔、吴用、孟起、简旦四人自然也随之降级了。
如此封赏,也是曹操的一番试探之心,毕竟张华看上去太年轻了,如此年纪做上将军也是世间罕见,若他真有大能耐,日后凭借军功自是能再次晋升的。
张华并无不满,依旧恭敬地谢过曹操。
一通封赏下来,曹操很满意张华的识趣,张春华也很满意,给她多了她还带不会呢,原以为会与典叔叔混个一样的职位,没想到倒是比典叔叔还官高了一级?
张春华想到这里就有些不高兴了,典叔叔那么厉害那么好,为何曹操并不重视他呢?
她却是不知,曹操重视自己安全,将典韦当作护卫时刻带在身边,几乎是将性命安全交到典韦手中,所以几次大的战役才没能看到典韦上场,也因此典韦临死之前没有更出彩的战功了,毕竟当上护卫以后便不能上战场了,主公到哪里,他就到哪里。
而典韦在曹营之中的地位,非军衔能够衡量。
她去看曹操的正脸,散装的眉毛,又浓又密,鼻梁突起,像极了南蛮人的特征,身形也不见得有多高,这样一位其貌不扬的中年人,他却有一双锐利明亮眼睛,像是雄鹰一般。
与她想象中的好色糟老头形象完全不一样!
张春华撇开视线不敢直视曹操的眼睛,那会让她心跳如雷,那种仿佛被扒光看透的视线,让她心虚,生怕自己女儿身会被发现。
但是!张春华头皮发硬,面对自己讨厌的人,她绝对不会因为心虚而害怕,正面刚,稳住!
曹操见张华虽寡言少语,性子倒是沉稳大气,对他的问话对答如流,大方坦然,对其好感大增!
封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