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尤氏有终的奋斗生活-第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太子脸上寒霜道:“都到正房,把府里的侧福晋庶福晋格格们都叫到正房侧厅来。”众人应了,就有十来个丫鬟出去了。太子自往正房侧厅去了,程侧福晋跟上,经过朱氏身边的时候,面上关怀,眼中威而不露,对朱氏说道:“朱格格也赶紧跟着,可怜见的!”说完,转头就带着丫鬟过去了,朱格格听了,哼了一声,也带着自己的丫鬟赶紧赶过去了。

    太子上坐,底下的侧福晋庶福晋格格们按位份在大厅左右两侧依次站着,中间地上跪着朱格格。太子说道:“朱氏说毓庆宫里有人趁着太子妃不在了,作乱害死了十三格格。朱氏,你可有证据指证是谁害了十三?”朱格格说道:“我有证据,就是程侧福晋,程侧福晋不仅害了十三格格,还要害了毓庆宫里所有的阿哥!”此言一出,太子和其他有子的侧福晋庶福晋格格们立马就打起精神来了,这话可不是能乱说的,倒是把太子敲山震虎,其他人幸灾乐祸的心思去了。太子郑重道:“朱氏,你既然这么说,就把你的证据拿出来吧!”程侧福晋在一旁站着,怒视着朱氏。朱格格说道:“程侧福晋得了爷的恩典,给十一阿哥取的名就是证据。弘圭阿哥的“圭”字,可是等闲人等能用的。圭,是权力的象征。前朝明成祖还是燕王的时候,做梦他父亲明太祖把大圭交给他,明成祖醒了之后,就有人来报,孙子朱瞻基出生了。明成祖马上意识到难道梦中的情景正映证在孙子的身上?他马上跑去看孙子,只见小瞻基长得非常像自己,而且脸上一团英气,看后非常高兴,忙乎:“此乃大明朝之福也”。 这朱瞻基就是后来的皇太孙、明宣宗。前朝才有人上折子请立皇太孙,程侧福晋又是晋位分,又是生下了小阿哥,又没有太子妃娘娘在上边看着,可不是有些人心大了,想让自己的孩子越过前边的诸多嫡庶兄弟,我的小格格恐怕也是因此遭难了。各位姐姐里边,除了只有一个阿哥或一个格格的,谁没没过一两个孩子,就程侧福晋厉害,两子一女都健健康康的长大了,又给自己刚出生的小阿哥取这么个名字,我看程姐姐真是心思大又深!”程侧福晋听了,忙跪下说道:“臣妾给十一阿哥取名为圭,不是为了什么权力,只是想着圭的谐音为龟,盼着十一阿哥能长寿罢了。只因此,朱妹妹就断定臣妾有害人之心,臣妾委实不服啊!”朱格格道:“到底是大圭还是乌龟,相信姐姐自己心里清楚,毕竟能把孩子养的这么健康的,姐姐为什么没信心能把十一阿哥养大,毕竟姐姐又有经验,又有爷宠着,也不缺太医们使唤,哪像我们,自从太子妃娘娘没了,那些小人得志的就开始作威作福的猖狂起来了,也没得忘了自己的出身,画虎不成反类犬!”厅里的人都知道,朱氏这是指桑骂槐骂的是程侧福晋。程侧福晋本就是经选秀,宫里赐给太子做格格,家世跟毓庆宫其他的格格妾侍们差不多,但跟几个侧福晋相比就差了一大截了。

    太子看了眼程氏,平时自己这位侧福晋看着挺单纯怕事儿的,现在再一想想确实可以说是非常不简单,心思深。太子心里重重的给程侧福晋打了个记号,问朱氏:“不是让你,瞎寻思人的,你还有别的证据吗?”朱格格说道:“我没有人手,查不出证据,十三格格没了,我也不想活了,我没程侧福晋得宠,程侧福晋犯了错,看在八格格、十格格和十一阿哥的面上,也不会重罚。我没什么底牌,我也怕程侧福晋报复我和我家里,我现在撞死在这里给程侧福晋赔罪了,求程侧福晋开恩别再也那儿诋毁我和我的家族!”说完,不等众人反应过来,就冲着程侧福晋身边的柱子猛力撞了过去。众人反应过来时,朱氏的脑袋已经开始大面积流血了。众人看着柱子旁边半伸着手的程侧福晋,也没人理会,小丫鬟上前在朱氏鼻口探了探气儿,回道:“朱格格没了。”

    太子道:“晋朱氏为庶福晋,葬了吧。程氏,你既然不放心小十一,那你就好好照顾他吧。后院的事儿,就先由李佳氏、林氏和唐氏管着吧。”李佳氏、林氏和唐氏行礼谢过太子恩典,太子就去了书房了。太子走了,李佳侧福晋说道:“得亏朱格格明眼爽直,否则,不说太子爷,就是后院里的咱们这些姐妹也都让人蒙过去了。刚有了个小阿哥、升了位份,就开始朝管家权伸手了,可真是有心!要不是朱格格一席话,咱们这些老人被人害了,都得谢谢人家替咱费心管家呢。咱要是再不长个心眼,不久恐怕这毓庆宫里都没咱呆的地儿了。”这话李佳氏说的,她有个在四阿哥出生前由皇上养在宫里亲自抚养的二阿哥,其他人虽有资历,但论起宠爱都不及程氏,现在,太子没表态前,都不敢轻易跟程氏作对。李佳侧福晋也不多说,说几句话,也伤不到程氏的哪儿,要是能让太子弃了程氏或是将来弘皙得了大位,这程氏还不是任自己拿捏处置。李佳氏说完,就领着林氏和唐氏去自己院商量管家的事儿了,留下的侧福晋和格格也都赶紧走了,只剩下程氏在原地不能理解为什么冒出个朱氏死磕的把自己的形象弄坏了。

    作者有话要说:

 33 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 戊戌(3)

    太子一直在宫中生活,见过的妃嫔之间的争斗,比起毓庆宫这些女人的手段伎俩更是高出多少倍,也知道要想在宫中活下来要用多少心思,像程氏这样的也是正常。但太子心里敬重太子妃,太子把自己自己除却家国外,为数不多的心思用在了程氏身上,现在让太子心里怀疑起自己心坎上的人,太子怎么会不为难?但是身居高位,身边真正和太子说的来的,除了皇上和太子妃,就只有程氏了,太子妃没了,向皇上做那柔弱之态,太子还怕皇上担心自己的性子担不住江山呢,这样一下,能跟太子说上话的,也只有程氏了,所以,现在虽然太子心里对程氏有了些警觉,但还是舍不得弃了程氏,太子想着看来还是保证嫡子的尊贵和绝对的继承人的地位,才能杜绝那些妾侍和庶子的心思,以后自己要好好看着程氏等人,若她们安分守己,不再作乱,倒也罢了,若是有人敢朝弘昂弘为兄弟下手,那孤就要让那些人看看,什么叫帝王之怒,什么叫血流成河,什么叫灭族。太子想明白了,也就对程氏实行起难得糊涂的法儿了。后院的人见了,心里对程氏倒真有几分佩服,都快到了灭子的程度了,太子还是对程氏宠爱如故,看来这程氏能快速升到侧福晋倒也不是白得的。就是程氏侧福晋自己心里也有些狐疑,那朱氏丧心病狂的胡说了那么些话,牵扯到了除自己儿子外的所有阿哥,太子爷心里真就那么信任自己?在太子过来的时候,程侧福晋也偷偷注意过太子爷的眼神,还是像过去那样温柔。但在自己院里歇息的日子到底是少了,以前太子妃在世的时候,太子在自己待着的日子也有二十来天,现在也就堪堪十天。从专宠到只能说是最得宠,这怎么能让人不恨呢。那朱氏,自己虽碍着她临死前的话,不能为难她的家族,但早晚有一天,会让朱家人知道有些话是不能说出来的。

    毓庆宫里,终于,风平浪静了,那朱氏就好像从没出现过似的,府里的这些侧福晋和格格一直以来也都是这样的和睦。李佳侧福晋把着管家权,林侧福晋和唐侧福晋也跟着管一些无关紧要的琐事。王庶福晋也在太子这段时间心里正乱的时候,加了把劲儿,和唐侧福晋一起在太子身边得了几分宠爱,成了仅次于程侧福晋得宠的第二人和第三人。程侧福晋心里虽有些恼怒,但太子刚对自己的情绪有了缓和,暂时也不能有什么动作,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那俩人渐渐得宠起来,莫可奈何。

    这时候,前边的大选也将进行到尾声,皇上左思量右思量,考虑到太子的身份地位;考虑到到底娶的是继福晋,继福晋的家世不能越过前边的太子妃瓜尔佳氏去;最要紧的还是考虑到弘昂和弘为兄弟将来的日子。皇上最后终于圈了满洲正白旗索绰罗氏都图之女为太子继福晋。说来这太子继福晋倒跟先太子妃,要是只看汉姓的话,不知道的定以为是一家,先太子妃瓜尔佳氏,家族汉姓为“石”;而太子继福晋之父都图,曾为皇上管过国库,因都图一丝不苟,皇上特此都图汉姓“石”,此后,都图的后人,都以石为姓,但仔细寻根访祖,这两个石家到底是两个家族,不属同祖同宗。

    皇上下旨指了新的太子福晋,且先不说,毓庆宫内也有一件喜事儿,王庶福晋已经有了两个月的身孕了。新的太子福晋又定了,也快进门了,这事儿赶了一块儿,就让刚刚平衡安稳下来的毓庆宫后院又骚动起来了。

    尤府那边,魏太太和为绵也从尤老爹那里得了信儿,知道太子的继福晋已经定下人来了。这继婆婆也是正经婆婆,不比那些侧福晋,只要略尊敬一些,给她们些体面就行。作为继婆婆,要是聪明的,又与那差不了几岁的继子也不会多亲近,有事儿也会多多问过这当爹爹;一般的,只要跟那些个继子面上过得去就行,虽没什么大功劳,也不会有什么过错;要真摊上个心思坏的,除非你跟她撕破脸,否则,就是你应付的过来,也挡不住她的麻烦多。

    魏太太问道:“老爷,可曾打听过这石姑娘的性情如何?”尤老爹道:“我没能从索绰罗府上打听到这姑娘的事儿。这石老爷到底替皇上管理过国库,又能被皇上说是一丝不苟,赐了石姓的。他家府上那个治家之严,就连府上的门房都睁着大眼,盯着府上来往的人,唯恐一眨眼的功夫就出了条小差错。我倒是从宫里的太监那里打听了点儿石姑娘的事儿。说是这石姑娘是石大人的嫡次女,倒教养得又不比嫡长女差了哪儿去。这石姑娘倒是听着也是挺有主意的人,为人倒也明理明白,不是那浅薄之人。”魏太太听了,口中只念佛。为绵心里也有了点儿底儿。不怕人明白,能干,就怕人糊涂,现在太子这边儿已经走了九十九步了,就剩这最后一抖擞了,要是真让个糊涂人在这个时候生些麻烦,这不是添乱嘛。尤老爹说道:“这一转眼,太子妃去了已经快一年了,过得可真快!为绵你可得打起精神来,好好跟唐嬷嬷和杨嬷嬷好好学学,我不指望你给家里捞什么好处,你只要能在里边保住命,好好活下去,就行。你要是嫁到门户相当的人家,我也不多说你了,反正我能照顾着点儿你。现在,定了皇家,我也不能替你撑腰,只能靠你自己了,在皇家,你一不小心丢了命,我也没地儿跟人说理去啊!你现在好生跟两位嬷嬷请教,只要你能得了嫡妻的体面,有个儿子做依靠,我也就放心了。”为绵若真是十六岁的小姑娘可能还领悟不了尤老爹这话的意思,意识到这话的重要,但为绵上一辈已经在社会上生活过两年,再想想尤爸爸以前教导过的话,可不是她自己后来能在大城市站稳了的关键嘛,现在尤老爹的话也是这个道理,只要能做到尤老爹说的这个程度,为绵只要不钻牛角尖,为绵的下半辈子肯定舒服的不得了。

    作者有话要说:

 34 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 戊戌(4)

    指婚后,由钦天监算出合适的日子,皇上就下旨该日太子迎娶继福晋。且不说那些六礼的过程,就说毓庆宫内的人,上到侧福晋格格,下到丫鬟嬷嬷和太监,心中都对这新太子福晋有些揣测,这位女主子到底好不好相处。

    第二天,太子先带着继福晋往乾清宫去拜见皇上。皇上见太子和石氏神情都还自然,也就稍稍放下心来。后宫又没有太后皇后皇贵妃,至于贵妃及以下妃嫔,太子和太子福晋也不用行礼,虽说不用拜见太婆婆和婆婆,但也要认认人,于是,因是庶母有些避讳,太子先回毓庆宫了,太子妃为从一品,而后宫妃嫔最高的佟贵妃,也不过二品,于是,到了承乾宫,倒也没人需要石氏拜见,倒是佟贵妃请石氏坐了,由佟贵妃领着众妃嫔向太子福晋石氏行礼拜见,石氏等众妃嫔行完礼,起身拉起佟贵妃道:“各位娘娘请起。”佟贵妃顺势就起来了,石氏和佟贵妃落座,其他妃嫔也跟着依次落座。选秀的时候,佟贵妃和惠宜德荣四妃,是见过石氏的,今天主要是认认这五人以外的其他妃嫔,另外除了膝下有阿哥和格格的贵人常在和答应需要知道一下外,就不必了。石氏跟佟贵妃和其他几位妃嫔说了一会儿话,就告辞了。

    回了毓庆宫,和太子一起用了膳,就传侧福晋和格格们进来敬茶,等这些侧福晋和格格依次给石氏敬完茶,由弘昂打头,给太子和石氏磕头,第二个,就是弘为,几个侧福晋原想着弘昂和弘为兄弟会因先太子妃不服这继福晋,今见了这兄弟俩神情自若,没什么不满,心中不免有些失望。其余庶子格格也上前磕头,一一见吧。太子道:“李佳氏、林氏和唐氏你们回去把账簿钥匙都整理好,给福晋送过来。”,转头跟石氏说道:“毓庆宫内之事,就劳福晋费心了。”石氏听了,心中不觉有些甜蜜,说道:“这正是我分内之事。”底下的李佳氏等人心中更是失望,但这继福晋到底年龄小,又没过宫内之事,怕是经不住事儿,倒是太子失望了,这管家的事儿倒是可以彻底拿过来。程氏在一旁老实呆着,不言语。太子见了,到底是和石氏的新婚,也没表露什么。

    转眼之间,太子大婚已一个月了,太子也不用再在正殿了,月后的第一天,太子就去了程氏房内,倒是经过这一月之期,太子与程氏倒有些小别之趣,俩人感情直追从前,除却初一、十五,太子都待在程氏的院里。石氏见了太子的这一番作为,顿时清醒过来。在初一十五的时候,也跟太子说:“爷现在,正是最后的紧要关头,切不可马虎大意,我也帮不上什么忙,爷小心谨慎点儿,总是道理。”石氏年纪都可以说是太子的女儿了,因此,太子对石氏总有些对女儿般的容让,现在听着石氏的劝告,心里也能记得一些,于是,一月之中,太子又挪出四五日来专门一人歇在书房,也看了些朝廷上的事儿。

    太子看着弘昂也出了孝,皇上让内务府给建的王府也完工了,想着瓜尔佳氏在世时,为弘昂选妻的一番忙碌,就找皇上请示弘昂成亲的日子,皇上定了十月初十,就下旨给内务府和尤府,准备万世王成亲之事。

    尤府,魏太太跟尤老爹商量着为绵的嫁妆,为绵嫁过去是特等铁帽子王福晋,是除却太子福晋外,最为尊贵的皇室嫡妻了,这嫁妆按说也该只比太子福晋次一等,但尤家没什么底蕴,直到尤老爹起势,尤氏族里才渐渐走上官宦之途,为此,魏太太心中很是为难,倾一家一族,为为绵做嫁妆,就是自己愿意,族里也未必真心乐意,魏太太把这些说与尤老爹。尤老爹想了想,说道:“不必了,这些年,除却族人考上进士的,我一帮着找了实缺,其余族人也没帮上什么忙。这些恩德不足以他们倾家一报,那真能做出倾家之事之人恐怕也是对咱家趋炎附势,大有所图,我得了心也不安,还是推了族人的话吧。家里有多少东西,我心也有数。你放心,为绵是我女儿,德福也是我儿子。为绵的嫁妆压住场面了,与为绵有益,也对德福有利。那朋友之交,大多数的都是以利相交,或只可共富贵的,就是有那可共患难的,但相互之间差别渐渐增大,往来也就少了,最后也就淡了,只有骨肉亲戚,才能贫穷富贵同相随。这个道理,相信为绵心里也明白。我到天命之年,德福才不过加冠,要是你我有个万一,德福上无长兄相帮,会昌看着官途也就高不过四品,再者,会昌也有自己的儿子,外甥再亲,也越不过他那孩子去。你让德福去依靠谁?骨肉亲情,只有为绵和德福才是最亲的两个人,只有俩人相互依靠,又有血脉相连,才能放心。就是你我长寿,但我早晚要退下来的,到那时德福到底没有帮手,只有为绵和德福俩人相互支应,才能咱家兴盛。”魏太太听了,不言语。尤老爹见了,就起身自己去了书房。

    尤老爹拿出库房单子,狠了狠心,拿出六成来给为绵做嫁妆。尤老爹把这些专门又誊了单子,拿到正房,魏太太见了单子,也没说话,尤老爹就又把为绵叫过来,说道:“家族能力浅薄,这是咱家六成的家产了,拿出来给你做嫁妆。余下四成,做我和你太太、姨娘、两个弟妹的家用就够了。”为绵拿过单子一看,魏太太自自己进屋也一直没说话,看来也是同意尤老爹这话的,但心里恐怕也是不乐意的。这倒不是养儿防老了,倒是你用了我的,你要记得给我还回来,是存钱养老了。到底是亲爹,存钱也存的心甘情愿。有孝道压着,也不怕不给。为绵不能推拒尤老爹的好意,说道:“娘留下来的嫁妆,这些年,我经营下来也盈利了一些,家里不用给我出那么多,一成就够了,其余的我把我娘的嫁妆添上就行了。”尤老爹听了,顿时老了十岁。三人不欢而散。

    作者有话要说:

 35 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 戊戌(5)

    为绵回到房中,想起前世的尤爸爸尤妈妈和尤小弟,再想想这一世的尤老爹和德福,也知道尤老爹和尤爸爸的心思,要是我没本事,逢年过节,回去看就好,要是有本事,那肯定也要给尤小弟个买房钱款,给德福弄个爵位。要是最后尤老爹来不及等德福加冠,就得女儿当长子用,比长子更尽心。这都是肯定的,最后早晚都得承担些长子的责任,那何必这么生疏,让尤老爹这么不开心、安心呢?为绵想清楚了,就睡了。

    第二天,为绵去正房,一家人用完早饭,为绵说道:“我昨天仔细想了想,我把娘的嫁妆分了一半给德寿,我手里就剩下5万两的银子了,确实不够,还真得让爹爹多掏点儿,这样我和尤家都有面子。”尤老爹听了这话,心里才算舒坦了,恢复了精神气儿,魏太太也知道为绵日子的好坏,也关系到德福,心里也没了那些不乐意。尤老爹道:“那些打家具的木材,我早就给你准备好了,只等万世王那边儿送来尺寸,多找几个熟练的工匠,倒也快。至于那些药材、皮子、古玩字画、器具摆设,这些年我也攒了些,倒在库房放着呢,分你一半就够用了,抽空我再找来几家珠宝阁和布庄上的管事带些时兴的新货过来,让太太陪你挑些做陪嫁,至于庄子,我给你三个在京城的50顷的农庄,2个三进的院子,一个温泉庄子,铺子,一个布庄,一个酒楼。”德寿和德福不知道尤老爹说的代表着什么,但魏太太和为绵知道啊,尤其是为绵,过来的时候,又是尤老爹没起来的时候,郭氏又是生病吃药,那时候太艰难了,再没比为绵更清楚尤家的家底儿了。现在这才十年左右,尤老爹就能攒下这么多的家产,以前,为绵把郭氏留下的几百两经营成10万两。为绵心里还怕让人知道了,有人询问,觉得不合常理。现在为绵再看看尤老爹,空手套白狼,从无到几十万的家产的,自己那些就不够瞧了。为绵到底心里不安,问道:“爹爹,这些东西,也没人来查我们家吗?”尤老爹笑道:“查,何必去查,就是清官,在盐政的衙门呆几年也得有小十几万的家产,你不收,别人不信你,你也就在盐政这块儿呆不下去了。凡此种种,爹爹弄个几十万的家产很正常。这事官场上的人都明白,要是真查,差不多一百个人九十九个都财产不明,剩下的那一个,也是不合群儿,没出了盐政衙门,就让人治死了。更何况,办了这一批,还有下一批,前前后后没有尽,所以,上边只会拿些那些个贪得厉害的,威慑一下,爹这样的,还属于贪得最少的,轮也轮不到爹的头上。”为绵听了,才算放心。尤老爹道:“我再给你10万两做压箱钱。”为绵应了。尤老爹又嘱咐道:“给你的两个铺子,别看不起眼,到了关键时候,那都是能派上大用处的。这两个铺子都处在旺处,酒楼里出入的男客居多;布庄上女客居多,她们来了,说话行事总会露出点儿消息,你也好把握点儿外面的动态,他们每月交账的时候,把那消息汇总交上去,指不定会帮上你些。太太每次去看你,也是有时辰限制的,再者宫中人多眼杂,要是说些什么,容易让人听了去,还不如从铺子上得的消息多呢。”为绵听了,满是佩服的看着尤老爹,尤老爹真是历练出来了。这次,魏太太在一旁听了,心里也算有地儿,大半都留给自己儿子了,心里更是没什么意见,要是真跟自己才入门那会儿似的,这为绵分的至少得跟德福反过来才成。魏太太把自己隐到后边,只把德福稍稍往前推了推。让尤老爹看见他那两个孩子。至于另一旁坐着的德寿,虽然不知道5万两能买到什么,但也知道要不是姐姐自己就是个种地的农家小子,按小厮们说的,家里有个几百两就已经是村里的富户了。而外边的庶子分家也就两三万的分家银子。自己只是个过继子,姐姐把娘的嫁妆分给自己一半,自己心里已经很满足了,现在尤老爹虽然话里话外显示着家里有几十万辆家产,德寿心里只有高兴,没有一点儿的贪婪之心。毕竟要不是姐姐过继自己在娘名下,自己连5万两都没有。爹爹有钱了,自己也不怕太太撺掇爹把自己的钱分给德福了。自己能有5万两已经是福分了。德福什么也不懂,只知道,爹爹有钱了,虽然给了姐姐些,但还是留下很多给了自己。自己可以去买个小剑玩了。到此,为绵的嫁妆问题算是圆满解决了。

    到了添妆的时候,为绵的三个舅舅(亲娘舅郭平、郭安,魏舅舅魏会昌)都派人添了一个京城的10顷的庄子和一套宝石首饰,有这三人在前,其余之人添的妆倒也体面,到底不如那三人出彩。到了押嫁妆的那日,魏太太早早的就跟德寿、德福说清了,让两人记着,最后又嘱咐德寿道:“寿哥儿,你是哥哥,要是今儿德福哪记不得了,你记得提醒他一声,可别给你大姐姐出差错啊!”德寿应道:“我记得了,太太,我会好好记得提醒弟弟的,也会看着弟弟的,不让弟弟乱跑。”魏太太听了,笑道:“好孩子。”说完,德寿和德福手拉着手,穿着一样的红衣裳,到前边去了。

    万世王府就建在皇宫附近的肃亲王府旁边,等万世王府里太子夫妇和皇子皇孙宗室亲眷见到两个身穿同款同色衣裳的黄口小童压着嫁妆到了时,一屋子的笑声。弘为笑道:“四哥,这就是你的大舅子和小舅子。四哥,你快去哄哄你那两个妻舅吧。”其他人听了也是一笑。

    德寿和德福一起上前行礼道:“尤德寿(尤德福)给太子请安!给太子福晋请安!”石氏成了亲,正想要个孩子,见了这两个红包孩子,心里喜欢着呢,连忙叫起。德寿和德福站在石氏旁边旁边,看着那嫁妆 一台一台的抬进来,总共一百二十六台,倒也没越过太子福晋去。把箱子一打开,铺子虽然就两个,但也都是在旺处,现在就是有钱也不容易买到,后边跟着6个庄子,其中还有一个温泉庄子,再往后的古玩字画、器具摆设、皮子衣料、陈年的药材、各色头面、时兴的四季衣裳和首饰头面等等,把着一百二十六抬箱子塞得满满当当,倒是比那些皇子福晋的嫁妆不逊色。

    作者有话要说:

 36 康熙五十八年公元1719年 戊戌(6)

    德寿和德福兄弟俩人坐着车回了家,尤老爹和魏太太听着德寿把押送嫁妆这一路上的事儿,特别是万世王府的,尤老爹和魏太太听到小兄弟俩在太子和太子福晋面前露脸了,又听到太子福晋派人送俩人回来的,心里很高兴。

    第二天,因着德寿兄弟俩还小,尤老爹把德寿的前堂兄叫来,背着为绵。万世王府,所有的成年皇子和皇子福晋都来了,再加上宗室大臣,万世王府热热闹闹的过了一天,送走了客人,弘昂回到书房。

    为绵在弘昂掀了喜帕后,换了身轻便的衣裳,用了些饭垫了垫肚子,正老实坐在床边呢。弘昂一进来,为绵上前,“爷回来了,爷梳洗一下吧。”弘昂应声,拿了为绵递过来的干净衣裳,进去洗了个澡。为绵也唤人过来,让重新上了几个热菜。

    等弘昂出来了,俩人一起又用了些饭,就让人收拾碗筷盘碟出去,屋里就剩下了弘昂和为绵俩人。为绵沉默一小会儿,终于,坚定地站了起来,轻手轻脚的走到门边上,打开门,探头出去左右看看,见没人在外守着,虽然也有些疑惑,怎么没人听墙角儿,也没丫鬟太监在外边儿守着,为绵心里还是不放心,又交代唐嬷嬷在离门口远点儿的地方守着,别让人靠近新房。唐嬷嬷听了还以为为绵新嫁娘不好意思呢,于是笑着应了。为绵到了屋里,又打量了一下唐嬷嬷站的地方到屋里的距离,确认关上门屋里的人说话,外边的人听不见后,为绵才放下心来。

    弘昂看着自己福晋像小孩偷做点儿什么坏事儿似的偷偷摸摸的还得查看一下地形,心里也觉得有趣。为绵硬着头皮,反正自己是皇上圣旨指的嫡福晋,自己只是商量一下,没什么问题。为绵给自己打了打气儿,坐到弘昂对面的椅子上,说道:“爷,我跟你商量个事儿?”弘昂听了,略有兴趣的点点头,“说吧。”为绵说道:“爷,你看你现在也没别的女人,我又嫁给你了,你说能不能就咱俩人过一辈子,你就在家里也别找别的女人了,在外边也别找了。”弘昂心里吃了好大一惊,无论是上一辈子生活在清河崔家还是这一世自己生活在皇室,就没见过哪个女人真说出不让丈夫纳妾亲近其他女人这话的,还要跟自己商量,说服自己,倒也不是暗地里等自己纳了妾后,整治那些女人,让自己厌了那些女人后,自己想跟她就俩人过一辈子。弘昂虽觉得这女人的想法儿有些傻大胆,但觉得她也是直爽之人,但也想接着听听,这女人还有什么奇思妙想没说出来呢。为绵看着弘昂没有说话反对,说道:“你看你要是有了妾,我们为了争夺,肯定会投你所好,抢着你,为了保障自己的地位,会争斗,会耍着心思,会有伤亡,到最后弄得都伤心。还不如就我们两个过一辈子,你对我一心一意,我也对你全心全意。咱们的孩子,即使将来长大了,在外边的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争斗,但他们最起码有一个幸福简单没有争斗的小时候,有一个暂时能忘记外边那些事儿的家。你觉得好不好?”弘昂前世虽就活到11岁,自己没成亲,但清河崔家也是大家庭,这里边,各房之间的争斗、各房下的诸子的争斗、诸子后院里的妻妾争斗,其中的手段层层不穷,比皇室的斗争简单不到哪儿去。这一世,弘昂生活在皇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