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尤氏有终的奋斗生活-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爱就一如当年太上皇对当今的宠爱,所以,现在能指给六阿哥做格格,虽然看着位分不好看,但有个格格阿哥,将来妃嫔也是坐得的。怎么不让人惊喜呢?

    消息传到坤宁宫,皇后气炸了,本来自己让老四媳妇挑几个颜色好的宫女做侍妾,老四媳妇要是有想法儿,那你选几个内务府出身的宫女,也算是官宦人家出身的了,也就罢了。现在绕过自己,又是满军旗又是蒙古军旗又是汉军旗的,还都是四品官之女,这不是打自己的脸吗?让皇上让天下人看看我这个皇后做的有多不贤惠?

    皇后慢慢平息下怒气,看着脸色上瞧不出什么来了,就派人请了皇上过来,昌源帝这会儿正为儿子长大了的事儿高兴呢,听说皇后有事儿来找,就起驾往坤宁宫来了。

    “皇上可算来了,弘为的事儿,我都交给老四媳妇操心了,刚才我听说皇上下旨了,选的哪几家的闺女啊,什么性情容貌啊?”皇后问道。昌源帝浑然不觉皇后这话的另一层意思:弘为的事儿,我听你的都交给老四媳妇办了,但我还是正经继婆婆呢,老四媳妇选出人来也没告诉我一声,直到皇上你下旨了,我才知道这事儿已经定了,我还不知道那人什么样呢!你看我多委屈!

    昌源帝恍若未闻,还高兴的絮叨,这五个格格的出身怎么怎么好,家里怎么怎么老实本分,他们家后院里怎么怎么稳定,总之这五个格格也都就是一般人,只能勉强做我六儿子的格格,说着还是一副高高在上的赏了这几家人恩典的的模样。皇后听了,也知道这是纳来做妾,开枝散叶的合适人选,但前提是给自己的亲儿子,不是给自己的继儿子啊!皇后郁闷的想吐血。

    昌源帝跟皇后念叨了一番话,把心里的话都倒出来了,看着皇后一副不高兴的样子,体贴的想到,皇后到底是没有儿子,不知道孩子大了要娶妻纳妾时,当阿玛额涅的心情,于是,昌源帝让皇后好好休息,转身去了已经娶过儿媳妇的贤贵妃那儿。

    承乾宫里,贤贵妃听说昌源帝来了,心里那个高兴啊,贤贵妃毕竟年纪大了,不如那些年轻的妃嫔,除非有事儿,昌源帝很少过来,现在,大白天的昌源帝就过来,即使不能侍寝,但能多跟昌源帝多说一会儿话也是体面啊。

    贤贵妃向昌源帝见了礼,昌源帝叫起,俩人坐下,昌源帝又兴致勃勃的提起弘为纳妾的事儿,感叹儿子长大了,这话虽然贤贵妃听的不舒服,弘为纳几个妾,你就这么放在心上,弘皙娶亲的时候,也没怎么见你上心啊。贤贵妃到底是跟在昌源帝身边的老人了,也知道昌源帝的脾气,于是,也跟着感叹一番当年弘皙娶妻的时候,自己的担忧,自己的忙碌,怕弘皙娶了媳妇就忘了额娘的忐忑心情。昌源帝听了,顿时觉得深有感触啊,自己就是这样想的!于是俩人越聊越兴奋,越兴奋就越激动,越激动就感触越深刻,聊到最后,昌源帝大叹还是贤贵妃是自己的贴心知己。此后贤贵妃从年老的妃嫔里边脱颖而出,与那些年轻妃子一起并驾齐驱,再次得宠起来。

    “皇上回乾清宫了?”皇后问道。旁边的丫鬟小声答道:“回娘娘,皇上没回乾清宫,皇上去了承乾宫。”说完,看着皇后发黑的脸色,吓得扑通跪下了。皇后挥手让那丫鬟下去领罚,回话就回话,还敢自作主张求饶,这不是说本宫心狠手辣吗,那我就成全你,皇后把人都赶出去,自己坐在屋里,偌大的屋子,只点着一盏灯,模模糊糊的灯光,映衬着外边的黑夜,恍惚间还听到其他宫殿里传出来的笑声和小孩子的叫声‘额娘!额娘!’。

    皇后孤身坐在屋里,听着外边的热闹,越发觉得孤独,再想起今天昌源帝来时和走时的场景,想起先皇后、贤贵妃、顺贵妃和舒妃她们,她们未必没有犯过错,但她们都有自己的孩子,只要有自己的孩子,即使没有昌源帝陪着,没有昌源帝的宠爱,在这样的夜里,还有一个乖乖的好孩子,陪着,也算是值得。在这一刻,皇后的心里,没有了碍眼的继子、看重的宫权、羡慕嫉妒恨的妃嫔,只有一个白白胖胖的叫着自己‘额涅’的小阿哥。

 50 昌源一年公元1721年 辛丑(5)

    “福晋;大舅爷来了,带着表小姐;想拜见福晋。”丫鬟回道。为绵听了,看了弘昂一眼;“快请!”丫鬟应声‘是’。弘昂说道:“既有女眷;我就不见了,你且见了舅舅看是有什么事儿;再说吧。”为绵也有快两年没见郭大舅了;上次见的时候,也是在自己成婚的时候;那时候事儿多,人忙;也顾不得见;谁知道这会儿带着一个姑娘来有什么事儿,倒也没觉得弘昂不见是不给自己面子,倒觉得弘昂主动说不见女眷,是个知道避嫌的,心里倒是高兴,“那你就去书房吧,我也不知道他们会待到什么时辰,你要是有什么事儿,正好这会儿先办了吧。”弘昂听了,就出去往书房去了。

    “给福晋请安!”郭大舅行礼道。为绵道:“舅舅快请起,这里又没有外人,咱们亲戚,何必这般客气。”郭大舅又介绍道:“这是舅舅家的嫡女云秀,在大兴的时候,让你大舅妈带着回娘家去了,你们表姐妹现在才得见。云秀快来见过你表姐。”好嘛,当舅舅的按皇家礼见过,到姑舅表姐妹又成了按亲戚礼节走,云秀小声道:“云秀拜见姐姐福晋。”为绵听了,手一顿,不知道的还以为舅舅送了个小妾给弘昂呢。

    为绵心里憋了口气,叫起,转头看向郭大舅,“舅舅今日来可是有什么事儿,怎么舅舅自己带着表妹来了,没让舅母带着表妹?”郭大舅脸上出现一抹尴尬,“你舅妈的外甥女成亲,你舅妈过去帮忙去了。”为绵倒也知道这个大舅妈平日倒是与娘家兄弟姊妹亲近非常的,倒也没觉得奇怪。郭大舅吞吞吐吐的的说道:“外甥女,听说六阿哥娶妻纳妾的事儿,皇上都交给你负责了,你看你表妹是你外祖母亲自教养的,有几分你母亲的品格。我听说六阿哥只纳了五个格格,还没有侧福晋,这怎么成啊,皇子阿哥,哪个不是成亲前都至少有一个侧福晋一个格格的,你可不能让外人觉得外甥女你不厚道啊!舅舅说句不谦虚的话,你妹妹论品格论模样,皇家的一个侧福晋肯定是当得的。”

    为绵听了,心里也就明白了,这父女俩前来是奔着皇家的侧福晋来得的,尤其是自己这个表妹,说话好有心机,要是一般人,恐怕也就当她是亲热,也看不出她的机锋,但为绵不说与魏太太往来官宦人家,又嫁进皇家,虽说没有正经婆婆教导过,但也见识过很多勾心斗角场面的,云秀这点儿手段在她看来,道行还不够,为绵为弘为连着纳了五个格格,倒也是有她用意的,又怎么会让云秀破坏了。为绵笑道:“舅舅说的哪里的胡话,皇上虽说把给六阿哥娶妻纳妾的事儿,交给了我负责,但要不是那几家过得去的话,皇上又怎么会同意呢。那五家,就说四个旗人格格吧,都是大姓祖上也是大官,现在家里不比从前了,但她们父亲也至少都是四品官,家中亲戚要不是有着功名的,也是领着紧要差事的。就是说了她们家你们也不清楚,就说同是汉人的裴格格家吧,裴大人任的是四品知府,家族中最差的,也是他那小儿子,现在是举人出身,其他的年纪轻的也已经是五六品的实缺官了。裴大人祖上曾出过两个一品的荣禄大夫。”

    郭大舅听了,诚惶诚恐的。云秀姑娘也不是那高高在上的,刚才的自傲自得的模样了。为绵也不客气,不跟她们说明白,要是惹出什么事儿来,自己也跟着丢脸,“也不怕舅舅你恼,说句不客气的话,郭家祖上就是穷苦出身,直到外祖父考中了秀才,当了个私塾先生,家里才渐渐起来,我母亲在世时,我父亲还没起来,您是个秀才,二舅舅是个同进士。二舅舅还好,任了个小官,舅舅您还闲着呢。直到现在,二舅舅升任了五品官,舅舅您还是个七品官。祖上祖上没法比,现在也没法比,凭什么云秀能当上皇家侧福晋?说云秀品格容貌出众,那商户人家,花了大价钱教导,也能教导出这样超凡脱俗的姑娘,但只要有出身在那儿摆着,再好的姑娘也是白瞎,毕竟娶妻纳妾不是一个人的事儿,肯定要看家世的。”

    郭大舅也知道自己家确实没什么根基,只是妹夫发迹了,外甥女嫁的也好,让人捧得飘飘然了,现在听为绵这么一说,那里还有什么底气,倒是沉默了。郭云秀在一旁脸上有些不服气,“表姐,您说这话,也不心虚吗?姑父家里边,在姑父没起来前,可也没什么,现在,就是姑父起来了,两个小表弟可是还小,没什么功名呢,表姐家也还势单力薄呢。我爹虽然官小,但我二叔家可是没有女儿的,我是我们这一辈里的唯一的姑娘,呢,算起来也不差。再说当侧福晋,还是品行容貌紧要。”

    为绵听了,真是笑她痴心妄想,你这是当四品这个坎儿是容易跨的,别看二舅舅现在是五品官,二舅舅可能一辈子都是五品官。你们家就更别提了,大舅舅没才干,大表哥到现在还没什么功名呢,等将来一分家,你就是扔到京城堆里也显不出来。为绵倒也佩服表妹的冥顽不明,也不多说了,“旗人四品官往上的女儿,才能有资格参加选秀进皇家,汉人虽然以前也有在后宫,做嫔妃的,但像这样做嫡福晋的也是头一遭,这里边不定有什么缘故呢,虽说这次跟着几个旗人格格一块儿,皇上也同意给六阿哥纳了个汉人格格,但那也是她家家世够,才能的。虽说咱们是舅甥,但到底我姓尤,你们姓郭。我们家虽说只有我父亲才起来的,但也是正三品的官,家族中的五服亲戚,四五品的官那也是一把一把的,真要说起来,我在家也算是没人教导的,还是后来先皇后身边的嬷嬷教导的我。”

    为绵停顿了一下,苦笑道:“今儿舅舅和表妹这些话,在我这儿说过也就罢了,可别再去我娘家去说了,我娘只能说是与我父亲同患过甘苦,这些年来,两家往来也不密切,我家两个弟弟说到底跟郭家也没什么血脉之亲,可别在我父亲面前,把我娘留下的情分耗没了。再者说,要是我真有心思塞人,尤家族里的有不少合适的,表妹这点儿能耐,还是别再显眼了。我还有事儿,也就不留舅舅和表妹用饭了。以后有事儿能办的直接去找父亲去吧。”

    郭大舅就灰溜溜的带着还不服气的小表妹走了。

 51 昌源一年公元1721年 辛丑(6)

    郭大舅走了?”弘昂过来道。为绵道:“走了。到底是往来走动少;到现在,我才知道当年的大舅舅这些年有了多大的变化。”又把郭大舅和郭云秀的话说了一遍。毫不客气地说;弘昂当时选福晋是查了为绵一家子的近亲的,真要说起尤家亲戚的性情变化;弘昂比为绵还清楚呢。所以;弘昂躲起来才没有压力,否则今儿要是魏太太带着两个小舅子上门;两个小舅子就是年纪小;弘昂也得陪着两个小舅子。至于,为绵也不清楚的娶她做福晋的用意;弘昂当然不会说出来的,反正也不会影响夫妻感情相处;何必非掰扯这么明白;倒是显得更客气生疏了。

    弘昂说道:“上次你生产的事儿,不是岳母过来帮忙的嘛,现在弘为的事儿忙过去了,你正好请岳父岳母过来,咱们备上酒席,正好谢他们一谢,你也能见见德寿德福,这些天没见,他们两个恐怕又长个儿了。”经了生产一事时,魏太太的帮忙,为绵待魏太太更是亲近一层,有自己的孩子,再看自己看着长大的两个弟弟,为绵更是亲热喜爱,有了兴致。就派人到尤府去下帖子。

    魏太太接到了帖子,想着自己这几日没什么要事儿,就派人又回了帖子。第二天,送走了尤老爹和德寿兄弟,魏太太自己坐着轿子带着丫鬟小厮王万世王王府来了。

    正巧弘昂也不在家,母女俩人也可自在说些话,俩人相互见礼,为绵道:“多谢太太在我生产的时候,过来帮我!我在这里谢过太太了!”说着,为绵站起身来朝魏太太施一礼。魏太太听得为绵说的真心实意,又是亲自行礼的,心里十分甜蜜亲近,笑道:“快别跟我客气了,咱们俩又不是外人,再说怎么也有着几年的情分,咱们家初到京城的时候,还不是你帮的我,相互帮衬着,才能兴旺。”为绵应声“是”。

    为绵说起郭大舅的事儿,让魏太太跟尤老爹带个话回去,心里明白,省得无辜受了郭大舅的带累,“太太,像这样的事儿,虽然说出来不好听,但怎么也得让自家人知道,也免得不知道的时候应承了什么,落了不好。”魏太太听了,心里更是满意为绵,能把亲娘舅的事儿跟自己这个继母说,这是真不把自己当外人,也是跟自己亲近,毕竟没了亲娘,要是把亲娘舅看得比父亲家重的不是没有。更何况现在为绵位高尊贵,魏太太还怕为绵要是有个左性,记恨自己,牵连到德福,现在魏太太见为绵还是不记恨这些,心里终于放心了。

    俩人又说了尤老爹在家、德寿德福学堂的事儿。魏太太说道:“今日,有个大兴老乡,来咱们家说起一件那边儿的奇事儿。说是有个李员外娶了再嫁的寡妇明氏,这明氏带过去两个女儿:大姐儿和二姐儿,这大姐儿她父亲在的时候,给她定过一门皇庄上的亲,本来怎么看这都是极好的一门亲事,偏巧这李员外家有一个庶出的独苗苗,这哥儿和大姐儿、二姐儿年纪相差不大,年纪相仿,平日里作伴学习做乐;明氏嫁过去好几年没有生子,想着让两个女儿跟李小哥儿感情好了,将来两个姐儿出嫁了,也有个亲近的兄弟做后盾,更是乐意这三个孩子感情好,到现在李小哥儿都到了娶亲的年纪了,这三人也没什么避讳。”

    为绵一听这人物大概就知道是谁了,这就是红楼里尤老爹的官配,早年间要改嫁给尤老爹的明夫人,当日让为绵把这事儿给搅和了,才有了今日的魏太太。为绵不知道这事儿魏太太知不知道,反正这事儿没成,跟尤家牵扯不上关系,为绵就当听个新闻稀罕事儿了。

    魏太太说道:“现在这李老爷要给李小哥儿娶媳妇了,才一说,这李小哥儿就闹着要娶他继母带过来的大妹妹大姐儿,大姐儿倒是乐意,偏巧明氏把先父定的亲事也说出来了,那李小哥儿的姨娘早在明氏进门后,不得宠了,这个时候也闹出来了,骂的大姐儿很难听,就这样,明氏和那姨娘,又加上那个泼辣嚣张的二姐儿,李家后院都闹成一团了,就这时候,别人没察觉的时候,李小哥儿带着大姐儿,拿了些家里的银子跑了。李员外年近半百,唯有这一子,全家都指望着这小哥儿,这下李家彻底乱了。还是那二姐儿当机立断,震住了李家后院,二姐儿又找到李老爷说‘爹爹,你不必怕。从此你就把我当做儿子吧。我正好坐产招夫纳侍,绝不断了李家后代。’这二姐儿再是改了姓,她也不是李员外的后代啊,李员外岂能愿意,那姨娘也不甘愿,成日里闹哄哄的。倒是这二姐儿真是下了决心了,经常说些什么‘我以后也可以像个男人那样三夫四侍了’你说这故事新奇不新奇?”

    为绵听了倒没觉得,这二姐儿能说出嫖了男人,灭了凤姐,为她姐撑腰的人,怎么不是个挂着眠花宿柳的风流才子样,行的是水性杨柳的荡妇事儿,平日里做事儿也只不过是个嚣张仗势的自私糊涂人。

    魏太太也隐约从大兴老乡那儿套过些尤家的旧事儿,其中有一件就是这明夫人昔年托媒婆说亲尤老爹的事儿,魏太太对差一点儿就跟尤老爹订了亲的明夫人,没什么好感,毕竟要是明夫人的事儿成了,现在,尤家哪有自己的什么事儿啊。所以,魏太太不管是为了德福在尤府的地位和将来的前途,都会尽心尽力的跟为绵好好相处,魏太太心里,为绵的地位也仅次于魏太太的命根子德福。

    “德福和德寿放假的时候,太太可要放他们来我这儿玩,我有好些日子没见德福了,倒有些想他了。”为绵说道。魏太太以前没仔细看,现在真要细看,表面上为绵待德福和德寿一模一样,细仔细想想为绵见了德福比见了德寿眼里多了些喜悦。这些事儿一想起来,魏太太真是通体舒泰了,心里才真是放下了大石头,觉得这才是真正的为绵,给郭氏过继孩子,族里哪个孩子都能过继,德福才是为绵唯一的亲弟弟。

    魏太太想通了,跟为绵相处更自在了,俩人又说了些别的话,魏太太就坐轿子回了。

 52 昌源二年公元1722年 壬寅(1)

    转眼又到了选秀的时候了,这是昌源朝第一次选秀;除了皇室的六阿哥和一些到了年纪宗室宗亲需要娶嫡福晋外;昌源帝后宫里的人;除了参加了上一次选秀的皇后娘娘;都是些老人;选几个新鲜的充作常在答应就行,理郡王那儿,贤贵妃也要选两个过去做格格。其余的宗室忠臣,都是谁家需要自去找皇后娘娘说明。

    “皇上,您看弘昂那儿今年要不要也赐个侧福晋和格格过去?”皇后问道。昌源帝想了想;“不用了,弘昂素不好女色;如果弘昂媳妇没说的话,那就是弘昂不想要,你就不用费心了。弘皙那儿,选秀的时候,让贤贵妃跟着你过去,选几个送过去。以后,凡是阿哥到了娶妻的岁数,就让他生母,生母位分不够的就让他养母选秀的时候,跟着过去选人。”皇后听了,也没意见,这样事儿不沾身,也落不到什么不好,反正有那些阿哥们的额娘在呢。

    皇后说道:“德太妃想给雍亲王选两个好生养的格格,雍亲王世子选一个侧福晋和两个格格;宜太妃那儿,是想给敦亲王选个侧福晋,说是十弟膝下只有两个儿子。宗室那边的我都记在册子上,一会儿拿给皇上。”昌源帝皱皱眉,说道:“德太妃怎么这次一块儿给老四父子纳妾啊?”皇后也知道,父子同时纳妾的很少有,即使要纳妾,父子也要错开些,省得看着有点儿像做父亲的年老不尊,但雍亲王府真是情况特殊啊,“雍亲王府曾有八个阿哥,到现在还活着的四个,但雍亲王没了的阿哥里边,有长到十一岁的时候突然没了,其他三个阿哥还好说,那雍亲王府的八阿哥还未满两岁,将来能否长大成人还未可知啊?所以,德太妃就想着给雍亲王选两个格格回去。至于雍亲王家的世子,有一嫡福晋,还有两个格格,都是二十的人了,膝下还只有一个未满周岁的小阿哥。德太妃看着还是替雍亲王世子多选几个回去。”

    昌源帝在康熙朝后期,也知道老四的心思,说起来德太妃的两个儿子都是好样的,有野心有能力,但相对于胤祯,昌源帝更看不上一开始的太子党后来想自立山头的胤禛,现在听皇后这么一说老四后院里的事儿,心里觉得有些好笑,老四平日里看着多严肃恭谨,连自家后院里的事儿都理不清,后院里的嫡福晋又未必是真正的贤惠人,老四倒也真狠得下心,不管自己的孩子。昌源帝说道:“行了,就照德太妃的意思,给老四父子俩挑几个好的。”

    皇后又说到敦亲王府那儿,昌源帝说道:“敦亲王府的事儿,敦亲王福晋不说,宜太妃也管得说得,也照宜太妃的意思,给老十选一个侧福晋和一个格格过去。”昌源帝看了宗室今年要娶妻纳妾的册子,一一吩咐了皇后,到天黑,终于,都交代清楚了,就留在坤宁宫了。

    次日,昌源帝上朝走后,皇后又传为绵进宫。为绵听到旨意,看看日子,心里大底有了数,就坐着轿子往宫里去了。

    到了坤宁宫,为绵先向皇后行了礼,皇后叫起。为绵见皇后满面□,嘴角带笑,知道自己是赶上好时辰了,当即就打算今天把弘为的事儿,趁皇后今天高兴提前说清楚了吧。为绵说道:“皇额娘,您今儿叫我来是不是为了六弟选嫡福晋的事儿?”皇后心情很好,大权在握,昨儿皇上又歇在了坤宁宫,倒也没为难,“就是你聪明,皇上还特意嘱咐了,要是弘昂没说纳侧福晋格格的事儿,以后,我就不用管了。这可不是你的好日子吗?”为绵听了心里高兴,但还得忍着不能露出笑意,毕竟这个时代,三妻四妾才是正道规矩,“看皇额娘您说的,我哪有什么聪明,不是我就兼着宫里唯一的一件事儿就是弘为选嫡福晋的事儿,您一叫,我稍想想不就知道了吗?这不是明摆着的事儿吗?至于我们王爷的事儿,王爷素来都自有主见,哪轮得上我说话,现在王爷没要,将来王爷要是想要侧福晋格格,我还不得马不停蹄的立马来宫里找皇额娘求人啊!”说得皇后心里那点儿嫉妒酸气儿跑没了,毕竟弘昂以前坚持不成亲的事儿,皇后也是略有耳闻的。

    到了选阅秀女的日子,皇后带着为绵、贤贵妃,到了神武门,在御花园落座,由户部司官组织着,太监领着,按满、蒙、汉排列的次序,最前边的是宫中后妃的亲戚,其次是以前被选中留了牌子的、这次复选的女子,最后是本次新送来选秀的秀女,这些人再以年龄排序。

    就这样连着十几天过去了,先把撂了牌子的秀女的送了出去,复选撂了牌子的也送出去,留牌子的秀女,先留宿宫中,考察其日常品行。到了这个时候,皇后、为绵、贤贵妃心里谁有什么样儿的前途,差不多都有数了,皇后、为绵和贤贵妃选的人的档次不一样,没什么冲突,三人倒也和乐。

    晚上为绵回了王府,把自己见到的几个合适的秀女,跟弘昂说了一下,弘昂又跟弘为说了一下,三人最后意见做了下综合,定了人选,为绵就又进宫去了。

    “怎么着,弘为的嫡福晋有数了?”皇后问道。为绵笑道:“世袭一等轻车都尉、从一品提督额伦之女齐佳氏。最后还得看皇阿玛的意思,再做决定。”皇后听了,心里吸了一口气,齐佳氏本身就是满洲极高贵的一个姓氏,满洲八大姓之一,人口虽不多,但这额伦可是有着世袭爵位,兼着一品实缺的,可以说的齐佳氏族里边最有才干,品级最高的了,他的女儿,可真敢想,“那行,我先跟皇上说说,看看皇上的意思。”为绵听了,就知趣的先出宫去了。

 53 昌源二年公元1722年 壬寅(2)

    昌源帝接到皇后传来的信儿,就起身往坤宁宫来了。皇后见了昌源帝行礼请安;昌源帝吩咐皇后坐了;“弘昂媳妇儿挑的是哪家的秀女啊?”皇后对为绵的人选有些不甘;但说起来得是另一层意思;才好;“是世袭一等轻车都尉、从一品提督额伦之女齐佳氏,倒也应得是个贵女,只是这齐佳氏族里人丁稀少,出彩的就额伦大人一个,这样的贵女说给弘为;到底是没法儿给弘为加些助力不是?”

    昌源帝听了,心里很是满意为绵的选择;不愧是先皇后选出来的媳妇,跟先皇后一样不是个钻营的,但是弘昂吧,是个特等铁帽子王,妻族没助力了,有太上皇封的爵位,将来的皇帝也不猜忌他,弘为就不同了,弘为媳妇不出意外的话,就是下一任的国母了,这人选草率不得。

    皇后见昌源帝动摇了,加把劲儿说道:“臣妾手里也有个人选,合不合意,臣妾先跟皇上说说,皇上再决定定哪个。”昌源帝脸皮有些紧,说道:“说吧。”皇后道:“富察氏镶白旗蒙古都统马武之女,富察氏是八大姓之一,履亲王福晋就是马武的嫡亲侄女,马奇和李荣保是马武的亲兄弟,富察氏人丁兴旺,像李荣保就有九个儿子两个女儿,孩子看着也是有出息的,要不是李荣保的长女年纪小,臣妾还舍不得李荣保家的姑娘呢。”

    昌源帝听了,心里很是意动,以前可能没注意到大臣家后院的事儿,现在听皇后这么一说,心里就有了思量,李荣保家的儿子要都是好的,那富察氏可是彻底至少要兴旺一朝了,以前米思涵有四个儿子,现在单李荣保就有九个儿子,这还没加上马奇马武两房,再加上出嫁了的姑娘,儿子女婿姻亲,真是让人不能忽视。李荣保家的闺女,既然跟弘为没缘分,那就不要指给皇子了,省得他们兄弟间不平衡,妄生念头。这富察氏在先朝曾经站过队,可见是有念想的,富察家是人丁兴盛,但朕只有这几个皇子,还是别让富察家进来,搅和乱了吧。想到这儿,昌源帝终于看到了齐佳氏的好,人丁少也好,人少了,后代就金贵,不会轻易做那些从龙之事,从国初,到现在,齐佳氏能历经几朝,子嗣稀少不曾壮大,但能一直能保持一流的世家地位,也不是没能耐,像这样就挺好。昌源帝仔细想了想,“齐佳氏就不错,还是把齐佳氏指给弘为吧。”至于皇后今天说起富察氏的用意,真是像她说的那样为了弘为考虑也罢,不是也没什么,瓜尔佳氏已经没了,只有自己多替弘昂兄弟俩多操点儿心了。

    皇后刚才提起马武之女,是因着马奇马武在先朝时曾经获罪过,也没细想,等皇后说起李荣保的时候,才回过神儿来,富察氏不曾衰落,并且可能会更加兴盛,皇后那时已经后悔提起马武之女了,都说一个臭皮匠抵过一个诸葛亮,富察家的人已经抵过好几个齐佳额伦了,现在听昌源帝撂了这话题,还是给弘为定了齐佳氏,皇后也就趁势不提富察氏了。

    皇后说起宗室皇亲,“雍亲王的格格和雍亲王世子的侧福晋、格格,德太妃都已经相看好了人了,敦亲王那儿,宜太妃也相看好了,再加上其他宗室家的嫡福晋、侧福晋、格格的人选,臣妾都记在了册子上。”说着,皇后就把册子递给了昌源帝,昌源帝接过来,一一看了,“行了,这段时间辛苦皇后了,朕再回去自己看看,皇后好生歇着吧。”说完,昌源帝就起驾走了。

    秀女坐车回了家,第一批的指婚圣旨就下了,指世袭一等轻车都尉、从一品提督额伦之女齐佳氏为瑞郡王弘为嫡福晋,指魏氏、惠氏给理郡王弘皙,位分格格;第二天,圣旨下,指戴佳氏、崔佳氏给雍亲王胤禛,位分格格。指纳兰氏给雍亲王世子弘时,位分侧福晋,指伊尔根觉罗氏、大佳氏给雍亲王世子弘时,位分格格。指舒穆禄氏给敦亲王,位分侧福晋,指萨克达氏给敦亲王,位分格格……

    “侧福晋!”鸣翠小声的唤道。年侧福晋恍恍惚惚的,挥挥手,“下去吧,让我静一静。”“我哥这么帮你,我对你又这么好,你怎么谢我啊?”初入府的年侧福晋桃花树下问道。“以后我的子嗣都为你所出,将来我荣登大宝的那一日,封你做皇后之下的第一人,唯一的贵妃。”几年前的雍亲王许诺道。年氏听了,既为胤禛作为皇子的许多无奈伤怀,又为胤禛能在最大程度上的宠爱自己,感到幸福。桃花树下的俩人拥抱在一起,享受着短暂的平静与温馨。

    年侧福晋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