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综红楼之未央-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而政儿这边,政儿会读书,即便不继承爵位,他也能走科举入仕,这条路对次子来说,反倒更好。
他已经做好了一切的安排,却没想到,长子居然有长进了。
这当真是意外之喜。
惊喜的同时,贾代善的内心也不由生出了几分妄念,也许长子还能继续培养培养?
“你觉得问题出在哪儿?唐老太爷又为什么要套你的话,你又被套了什么话?”
贾赦闻言一滞,沉思片刻,凝眉道,“唐老太爷套我的话大多都跟唐家姑娘有关,还有些是关于经济仕途上的一些看法,儿子是觉得有问题,但又想不明白唐老太爷这样做到底有什么目的。”
贾代善明白了贾赦的意思,只不过是头一回反应过来被套了话,心里畏惧罢了。
人就要知道天有多高地有多厚,否则便会招来祸事。
今日让贾赦见唐老太爷,怕是他做的最对的一次决定,也许能让赦儿多见见唐老太爷?
幸好贾赦不知道便宜爹生出了什么坑儿子的念头,否则想死的心只怕都有了。
“有些事不需要你去追根究底,你只要明白一点便可,他们对你没有恶意,不是在算计你,就足够了。”
贾赦陷入沉思。
不需要追根究底,这是让他不要较真?
想想唐家祖孙三代对他的态度,似乎确实对他没有恶意。
只是他心里畏惧唐家老太爷神不知鬼不觉的套话能力,心里惴惴,才想来贾代善这里讨个结果,亦是为了安心。
虽然结果没得到,但目的还是达到了。
他心安了。
“没事就回去歇着吧。”
贾赦拱手准备离开,忽然想起什么,看着贾代善,“老爷,二弟的事儿解决的怎么样了?”
因为对贾赦重新抱有期望,又因为这件事跟贾赦有关,因此贾代善也没瞒着贾赦,直接把他的决定告诉了贾赦。
贾赦被亲爹的骚操作给惊呆了。
“让二弟娶王家大姑娘?”老爷莫不是被气昏了头吧?
那王家的大姑娘,是太太原本想定给他的妻子人选啊!!
贾赦缓过神来,眉头皱起,“老爷,二弟将来是要参加科举的,王家是武勋,对二弟没有任何助力啊,为二弟的仕途着想,老爷还是再考虑考虑吧。”
贾代善一愣,似乎没想到贾赦会劝他为政儿另择岳家。
想到赦儿和政儿往日势同水火的关系,他起初还以为,发生政儿爱慕赦儿未婚妻的事儿后,一向看弟弟不顺眼的赦儿会更加针对政儿,却没想到,他看走眼了。
赦儿不但没有计较,反倒在看出政儿婚事不妥的情况下,劝他改变主意。
贾代善欣慰的同时又觉得可惜,若是他早发现赦儿的气量就好了,往日再怎么针锋相对,到底还是亲兄弟,是他把赦儿想得太不堪了。
他百年之后,也可以放心的将荣国府交到赦儿手上了。
“为父也想为政儿择一门有助力的岳家,但此一时彼一时,政儿对唐家姑娘的心思必须尽早断绝,最好的办法就是为他定亲,但你的婚事才下了赐婚圣旨,六礼都没开始走,想为政儿择一门书香门第出身的妻子,现在愿意的,必然是趋炎附势之辈,那些合适的人家,却又不会愿意,为父也是不得已啊。”
贾赦明白了贾代善的苦衷,眉头紧锁,“老爷,您这样做,非但不能绝了二弟的心思,反倒可能适得其反。”
“哦?”贾代善疑惑的看着贾赦,“你怎么知道会适得其反?”
“二弟若只是欣赏唐家姑娘,父亲这样做,毁了的是二弟。二弟若是爱慕唐家姑娘,父亲这样做,不但可能毁了二弟的仕途,甚至还会把脸丢到王家去。”
贾代善愣住,“这……”
“父亲,欣赏和爱慕是不同的,二弟若只是欣赏唐家姑娘,父亲为二弟定王家姑娘,二弟虽然在读书上有天分,但这世上读书人何止千万?二弟在科举一道没有助力,便可能折戟,而王家又实在帮不上二弟什么忙,二弟的仕途可不就毁了吗?若二弟爱慕唐家姑娘,男女之情最可怕的就是爱而不得,父亲在二弟情绪最不稳的时候为二弟定下王家这门亲事,王家姑娘又不是傻子,她能感觉不到?若叫王家知道二弟的心思,唐家保不准也会知道,咱们家还有什么脸面对唐家和王家?”
贾代善被贾赦一番话说得震住,缓过来不由纳闷,“你哪儿来这些歪理?不过倒也有几分道理。”
“父亲是同意不为二弟娶王家姑娘了?”贾赦没想到真能说服贾代善,不由面上带了几分喜色。
贾代善摇头,“今日我带你去唐家,王家也带了姑娘来咱们家,政儿在你母亲的安排下,怕是已经见过王家那位大姑娘了。”
贾赦呆住,“这么快?”
“事到如今,也只能这样了。”贾代善摆摆手,“你回去歇息吧,政儿那边我会让人盯着的。”
贾赦张了张嘴,但见贾代善也是一脸心烦意乱,只好带着满腹心事回了东院。
但贾赦却没想着不管了,他对老爷说二弟爱慕唐姑娘,也都是听许锋他们说的,自己却没亲眼确定,他既然要娶唐姑娘,弟弟当然不能对他的妻子有男女之情。
弟弟整日念着嫂子,这算什么?
他还是得亲自去试探一下二弟,若二弟是真的对唐家姑娘动了情,他只能想法子让他的好二弟失恋了。
即便,他还没爱上这位唐姑娘,他也不想让胞弟整日的念着他未过门的妻子。
第10章 赦老爷(10)
半夜下起了雨,贾赦一早便感觉头重脚轻,原打算去找贾政谈谈的计划也不得不暂时搁置,因为他的风寒似乎又复发了,躺在床上的贾赦只觉得生无可恋,这风寒究竟何时能痊愈?
张太医给写的药方实在苦的很,贾赦心里十分想念现代的西药,见效快,又不苦。
就这样过了两日,贾赦的风寒虽好了些,但依旧不被允许出门,贾代善下了死命令,不痊愈不许出门。
有圣旨在前,与唐家的婚事进行的很顺利,不过半月,六礼便已过半,只剩下请期与最后的亲迎。
转眼就到了二月中旬,贾赦的风寒已经痊愈,毕竟被压着接近一个月没出门,又有太医院医术高明的张院判日日为他调整药方,再不好就见鬼了。
张院判已经回了太医院当值,没事儿是不会再来荣国府了。
而贾赦病愈后,就被贾代善叫去了荣禧堂,令他去京郊猎一对活雁。
贾赦没问为什么,很干脆的带了许锋和冯敬去了京郊。
前几日刚过春分时节,大雁正好北归,贾赦去京郊头一天就猎到一对活雁,也幸亏他继承了原主一身好武艺,否则想猎一对活雁还不知要猎到何年何月。
让许锋冯敬一人提了一只活雁,一行三人打道回府。
一路上三人的回头率当真是百分之百。
如今京里还有谁不知道荣国府与太傅唐家结亲,那出了名的纨绔子弟贾赦,竟能娶到唐家姑娘,也不知是拜了哪家的神,才有如此好事临门。
看着贾赦身后两个随从手里提着的活雁,哪儿有人不晓得是做什么用的?
贾赦打马从仙客来酒楼路过,二楼雅间贾政站着窗口看着,面无表情。
“我说,你当真就这么眼睁睁看着你兄长娶了唐家姑娘?”身着靛蓝色华服的公子拿着折扇锤手心,站在贾政身侧看着楼下打马路过的贾赦,问道。
贾政没吭声。
那公子又道,“我说荣公到底是怎么想的?你兄长将来要继承爵位的,娶什么门第出身的妻子都过得去,你却是要科举入仕的,怎得荣公会让你娶王家那大姑娘?实在有些出乎我的意料。”
贾政依旧不吭声。
见状,那公子似乎来了脾气,“你当真甘心你那无才无德的兄长娶了唐姑娘,而你却只能娶王家那……”
“你说够了没有?”贾政霍然扭头盯着说话的华服公子,唇角微勾,语带讥讽,“谢兄不是为我抱不平,而是为自己抱不平吧?家兄无才无德又如何?至少当日在翠微湖,唐姑娘落水的时候,我那无才无德风寒未愈的兄长都敢拼了性命不要下水救人,谢兄也不是不通水性,既然心中不甘,当日为何不下水救人,反倒给我那兄长机会呢?若当夜你下水救人,唐姑娘何至于要嫁给我那无才无德的兄长?谢兄又何至于在此喋喋不休?”语毕,竟是转身开门而去。
姓谢的华服公子被贾政一番话气了个仰倒,走到桌边坐下,倒了杯茶饮尽,才稍微压下心头的郁怒,但还是没忍住向身边的年轻公子抱怨,“我好心好意安慰他,他倒好,反倒向着他那纨绔兄长,当真是不识好人心。”
年轻公子闻言噗嗤一笑,看着华服公子道,“谢琦,你说这话,羞也不羞?真当政二爷是个傻子不成?以为他听不出你话里的挑拨?还说人家不识好人心,你倒是真心安慰他,别明着说是安慰,实际上却是挑拨人家兄弟关系啊。”
“蒋英!!”
年轻公子见谢琦恼了,失笑闭嘴。
蒋英也晓得谢琦心里对唐家姑娘有点心思,若当日晓得落水的是唐家姑娘,谢琦焉有不救之理?
因此贾政那番指责,谢琦心里是真的既委屈又不甘。
而谢琦对贾政说的那些话,也不过是因为同病相怜,才想通过贾政给贾赦找点麻烦,谁想到贾政不但不顺着他的梯子下来,反倒帮他那兄长,他还当贾政心里是怨怼这个哥哥的呢,却原来是他想岔了。
“你说,那贾赦明明都要娶唐家姑娘了,贾政那家伙怎么还向着他哥哥呢?贾赦可是抢了他心上人啊!”
蒋英瞥了眼百思不得其解的谢琦,叹道,“那你是对贾政的为人不了解,谁不晓得荣国府的政二爷人品端方,谦恭厚道?他便是心里怨怼他大哥,也不会帮着你这个外人去对付他大哥的。”
谢琦哑然。
“而且,我也要说你,你刚才那些话,有挑拨人家兄弟感情的嫌疑,这可是会落人话柄的,若是被荣公晓得了,可没你好果子吃。”蒋英板着脸告诫道。
闻言,谢琦摆摆手,“我就是随口那么一说罢了,又没什么坏心。”
“我晓得你是没什么坏心,只是心里不甘心让贾赦娶到唐家姑娘,顺嘴那么一说,但你又怎么知道不会在贾政心里留下痕迹呢?若来日他们兄弟真有矛盾,少不得会把你也牵连进去,人家兄弟如何,轮不到你来操心,而且你这样做也不是君子所为。”
谢琦不吭声了。
贾政回到府里,径直回了东小院,却没想到刚进门,就瞧见他大哥站在他书房门口,看样子像是等了一会儿了。
见贾政出现,贾赦转身进了书房。
贾政在门口站了小会儿,还是进了书房。
“大哥怎么有空来我这儿?”贾政在贾赦对面坐下,淡淡的问道。
贾赦看着一脸平静的贾政,有些摸不准这弟弟的情绪,沉默了一会儿,问道,“我听老爷说,要为你聘王家的大姑娘为妻,你将来是要走科举入仕的,你对这门婚事,有什么想法吗?”
“没什么想法。”贾政垂下眼睑,满脸都是抗拒。
他抗拒跟贾赦交流。
贾赦也感觉到了,但却没当回事,“我听说你已经见过王家大姑娘了。”
贾政没回话。
见状,贾赦心里也烦起来了,干脆打开天窗说亮话,直接了当的道,“二弟,我知道你对唐姑娘有意,但赐婚圣旨已下,绝无更改的可能,我希望你不要因为娶不到唐姑娘,就自暴自弃的任由老爷太太为你聘娶王家姑娘。”
“大哥说什么胡话呢?我何时对唐姑娘有意了?”贾政脸色涨红,矢口否认。
贾赦挑眉,“我说的到底是不是胡话,二弟心里清楚,我们到底是同胞兄弟,老爷膝下唯有我们兄弟二人,东府那边都是隔了一房的,更不必提族中的旁系族兄族弟,关系就更远了。将来也只有我们兄弟二人能相互扶持,我不希望因为唐姑娘,让我们兄弟离心,今日特意过来,就是为了把这件事说开,二弟向来聪明,应该明白为兄的意思。”
贾政怔住,呆呆的看着面前的兄长,不由失了神。
他往日最是瞧不起这个兄长,即便在外头给足了颜面,内心依旧还是觉得兄长上不得台面,丢尽了荣国府的脸面。
但今日被大哥戳破了心中最隐秘的心思,他既觉得难堪,又觉得如释重负。
这些日子以来,太太不止一次的在他面前感叹,感叹为何救了唐姑娘的不是他而是兄长。
每当太太感叹的时候,贾政的心里就苦涩难言。
即便当日在湖边的不是兄长而是他,唐姑娘落水,他也救不了人。
因为他这些年来,根本就不曾学过泅水。
倒是他兄长,因为老爷的关系,逼着学会了泅水,记得当初为了逼迫兄长学会泅水,还险些淹死在花园的池塘里。
一次两次,他心里只感觉苦涩,次数多了,他便意识到,他埋怨兄长根本不应该。
若不是兄长,唐姑娘可能就淹死在湖里了,也可能被别的纨绔子弟所救,若是如此倒不如嫁给他兄长,他兄长便是纨绔,也不是真的一无是处。
而让他彻底放下心中怨怼的原因,还是他在醉仙楼与友人谈诗论赋的时候,偶然听见在隔壁雅间吃饭的董维跟他那些狐朋狗友说起算计唐姑娘的事儿。
也就是翠微湖那件事,董维恨他兄长截胡,跟他那几个狐朋狗友商量着找他兄长的麻烦。
贾政原本不知内情,知道真相后,还如何怨怼得起来?
唐姑娘落水非是意外,而是人为,还是那京中最可恨的纨绔子弟董维的设计谋划,若真叫董维的谋划成功,唐姑娘这辈子岂不是都毁了?
贾政想想那个后果都觉得后怕,比起董维那浑人,他兄长当真可以说得上是个正人君子了。
他兄长虽说得了贪花好色的盛名,但他兄长调戏民女,从来都是嘴上说说,根本没动过手。
至于年前轰动京城的争风吃醋事件,也纯属是误会。
当时的情况根本就不是他兄长跟董维看上同一个姑娘而大打出手,是他兄长撞见董维强抢民女,看不过眼才插手管了闲事,董维嘴里不干不净,他兄长又是个暴脾气,可不就当场打起来,闹得后面收不了场。
虽然不再怨怼大哥,但贾政也无颜面对兄长,只能躲着大哥走。
结果却没想到今日被大哥堵在了书房,还被兄长把心思都点破了。
他是爱慕唐姑娘,但从来没想过娶到唐姑娘,他清楚,即便没有兄长救人的事儿在,也轮不到他来娶唐姑娘。
于他而言,娶不到喜欢的人,娶谁都是一样的。
但却万万没想到,他都认命了,兄长反倒为他不平来了。
贾政回过神来,满脸羞愧,“大哥……”
第11章 赦老爷(11)
见状,贾赦心里松了口气,还好还好,这个弟弟果然是真的人品端方,谦恭厚道,他把便宜弟弟的隐秘心思全部点破,居然都没有恼羞成怒,反而满脸羞愧,让他意外的同时,也大松了口气。
他最害怕的就是把贾政的心思全部点破后,闹得个兄弟不欢而散的结局。
不过现在看来,他最害怕的结局是不会出现了。
“王家妹妹我是见过的,还不错,兄长不用为我担忧,便是没有岳家相助,弟弟也能靠自己科举入仕。”
看着朝气蓬勃,自信满满的贾政,贾赦不知该说什么好。
有自信是好事,他就怕贾政自信过了头啊。
不过两兄弟才把话说开,他也不好在这个时候泼冷水,只好点点头附和,“有什么需要跟我说,我那两个铺子现在都是许杰管着,挣了不少,你若是缺了花用,可以来跟我说。”
“多谢大哥。”
贾赦解决了心头的头等大事,顿时轻松了很多,起身道,“那就这样吧,你好生读书,我可等着你金榜题名,”说着往门外走去,忽然想到什么,顿住,扭头道,“你还没去考过童生试吧?我建议你今年下场试试,毕竟再过两年王家姑娘就及笄了,到时候你们若真要成亲,你身上有功名也好看一些。”
“我晓得了,回头我去跟老爷说说。”贾政想了想,觉得大哥说得有道理,点头附和。
贾赦现在看贾政哪儿哪儿都顺眼,笑着拍拍贾政的肩膀,从怀里掏出一叠银票塞给贾政,“拿着去买书吧,缺银子使就来跟哥说。”
贾政呆呆的看着手里一叠百两面额的银票,回过神来,他兄长已经没了人影。
心里充斥着暖意,贾政呆坐了片刻,起身走到桌案前,从抽屉里取出一叠纸,全是一个姑娘的画像,看了片刻,贾政从怀里摸了个火折子,将这一叠画像付之一炬。
兄长如此待他,他若心里还存了妄念,便与禽兽无异了。
贾政书房里发生的事儿没多久就被贾代善知道了,毕竟他早就遣人盯着贾政,自然第一时间就得到消息。
摆手令回禀消息的丁福出去,贾代善面上不动声色,内心却很欣慰。
赦儿当真是进益了,为着政儿爱慕唐姑娘的事儿,他可是头疼了将近一个月,也没想到什么好法子解决,只能让夫人为政儿定亲,想以此绝了政儿的妄念。
当日从唐家回府后在荣禧堂与长子的一番谈话,让贾代善知道,给次子定亲,只怕也不能断绝次子的妄念。
这段时间他一直心焦这件事,若点破又担心刺激到政儿,不点破又担心次子越陷越深,真是叫他束手无策。
他膝下唯有赦儿与政儿两个嫡子,兄弟俩不合他是很清楚的,发生了唐姑娘这事儿,他愈加担心唐姑娘会成为他膝下二子兄弟相残的导/火索。
万万没想到,向来脾气暴躁的长子居然会堵住次子把事情完全摊开了讲,倒是歪打正着的解决了荣国府未来最大的隐患,也解开了次子心中的结。
这还真是因祸得福啊!
心里感慨着,再想到政儿已经把藏在书房抽屉里的唐姑娘画像全部付之一炬,贾代善完全确定政儿是对唐姑娘彻底的绝了心思。
如此一来,贾代善对政儿娶王家姑娘就有些不满意了。
早知道有今日,就不该忙急忙慌的让夫人为次子定王家的姑娘。
如今政儿与王家大姑娘的婚事已经问名合八字,结果都已经出来了,若此时反悔,那可就是结仇了,两家毕竟是故交,昔日贾代善也曾承蒙都太尉统制县伯王骞的提携帮助,与王骞的长子王耀亦是世交好友,哪怕如今身份悬殊,儿女的婚事却是他先提起的,现在倒不好反悔。
苦恼政儿将来科举之路该如何艰难的同时,贾代善也不得不另寻办法为政儿的科举之路添砖加瓦。
转念便将主意打到了唐家身上。
唐家是长子未来的岳家,也是书香门第,唐太傅的三个儿子都有了功名在身,长子还不到而立之年,便已中举,今年便要参加春闱,想来必是榜上有名的。另外两个儿子都是二十出头,都过了童生试,今年想是也会参加八月的秋闱考取举人功名。
想到太傅的三个儿子如此优秀,他的次子因没有名师指导,至今都未下过场,心里就有些不好受。
如今赦儿与政儿已经和好,赦儿还如此支持政儿科举,想来也会帮政儿的,他倒不必多事的提醒赦儿,保不准他提了反倒让赦儿心里不舒服,觉得他偏心。
虽然他以往确实是偏心次子的。
想到这里,贾代善就放下了对王家姑娘的成见。
又过了几日,宫里传出消息,下个月要在西山狩猎,贾赦被陛下点名参加这次的围猎。
“老爷,陛下为何亲口点我参加这次的围猎?”贾赦这两天出门都觉得如芒在背,什么都没做就被陛下记住,可不得被人羡慕嫉妒恨吗?
贾代善老神在在的道,“叫你去就去,哪儿来那么多废话?”
贾赦:“……”他就随口一问,这么凶干嘛?!
才从荣禧堂出来,迎面就撞见手里拿着木盒子的贾政。
“二弟这是打哪儿来?”贾赦说着目光落在贾政手里的盒子上,“这是什么?”
贾政似乎没想到会在荣禧堂碰到贾赦,表情有些僵硬,支吾着道,“这……是一套头面,今日去了躺琉光楼,新出了一套头面,我瞧着挺好看,就买了回来送给太太。”说着说着,话语就流畅了很多。
贾赦盯着贾政手里的盒子,轻笑了一声,道,“原来是送给太太的头面啊,那你去见太太吧,正好我有事儿要办,先走了。”说着摆摆手往东院走去。
看着自家大哥离开的背影,贾政低眉敛目,看了眼手里的盒子苦笑不已。
想来大哥是看出他在撒谎了,否则不会匆匆离开。
也是,琉光楼里的金银首饰哪儿有太太能戴的?
他刚才也是没想到会在荣禧堂碰到大哥,又不是个惯会撒谎的人,一番话自然是漏洞百出。
早在那日下了决定后,他就把心思都放在了读书上,想着自己既然已经与王家姑娘定了亲,自然不能一点表示都没有,才在今日去了一趟银楼挑了一套头面,怎能料到会碰到大哥呢?
他刚才下意识的就想瞒着大哥,结果却弄巧成拙。
闭了闭眼,叹了口气,径直往荣禧堂后院去了。
贾赦往东院走,就一边笑,他这个弟弟人品确实不错,但却是个不会说谎的,心思都写在脸上。
刚刚那个表情,简直是在脸上写了几个大字,明晃晃的告诉他,我在撒谎!
想到贾政说起那套头面时的神态,像是不好意思又带了点尴尬。
贾赦虽然不是女儿家,但因为许杰的关系,对京中生意好的铺子都有些印象。
琉光楼是京城新开没两年的银楼,虽然是新开的,但名头却丝毫不逊于那些开了十来年的老店,尤其琉光楼的各种珠宝首饰,都是最适合还未出阁的千金佩戴的,近半年来琉光楼新出的珠宝首饰都偏向年轻少女的风格,贾政说是送给太太的,一听就知道是在撒谎。
太太虽然说看上去三十出头,但实际上也是年近四十的妇人了,若不是因他的婚事拖了两年未成,太太早就是做祖母的人了,琉光楼那些年轻姑子佩戴的珠宝首饰,哪里是太太能佩戴的?
府里虽说有三个庶出的妹妹适合佩戴琉光楼的头面,但他那弟弟惯会做好人,若是送给姐妹们的,怎会只买一套头面?一套头面,三个姐妹,送给谁都会有两个人没有,这样的纰漏,怎么可能会是他那好弟弟做得出来的?
排除府里这些人,能得到这份礼物的,很显然便知剩下已经跟他弟弟定亲的王家大姑娘了。
想到这里,贾赦忽然想起一件事。
他那读书读得脑子都迂了的弟弟都能想到给未过门的妻子送礼,他似乎从未想过这件事?
而且,定亲以来,他都没想起过唐家姑娘,更不用提送礼了。
贾赦唇边的笑意敛去,他猎了一对活雁回来的次日,府里便将拟好的婚期并一对活雁送去了唐家,最终将婚期定在了今年的七月初七。
唐家是希望将婚期定在明年,而贾代善觉得贾赦年纪已经不小,又几次三番遇险,坚持要定在今年的五月成亲。
唐夫人秦氏如何都不肯将女儿仓促的嫁了,也不知晚上吹了什么枕头风,隔日唐太傅就坚定的驳回了贾代善择定的日子,又累得贾赦再次猎了一对活雁,这次贾代善没有直接择定日子请期,而是去了一趟唐府询问唐太傅的意见。
唐太傅便已贾赦还未及冠为由,要将婚期定在今年的九月,贾代善据理力争。
最后两家各退一步。
因贾赦六月底才满二十,也就是说他的及冠之礼要在六月底才举行,唐太傅既然以贾赦未及冠为由驳回了贾代善择定的婚期,贾代善便干脆将婚期定在了七月初七,这个时候贾赦已经完成了冠礼,唐太傅总不能以这个为由再驳回他择定的婚期。
唐太傅原本还想推迟几个月,贾代善便将贾赦这段时间以来几次遇险的事儿摊开了说,唐太傅也不好再驳回。
最终,婚期就按照贾代善的意思,定了七月初七。
第12章 赦老爷(12)
如此一来,府里既要忙着筹备他的婚礼,又要忙着筹备他的冠礼事宜,两件事撞在一起,整个荣国府忙得团团转。
更不用提还有贾政那边跟王家的婚事,下聘礼的事儿也因为他这两件事给押后了。
入了三月便要去西山围猎,学二弟送什么珠宝首饰未免太俗套,倒不如去西山狩猎的时候,捕捉小而巧的活物当宠物送给唐家姑娘,想来是很稀罕的。
给未婚妻送礼,怕是不会有人想到送活物吧?
做了这个决定后,贾赦又忍不住生出见一见唐家姑娘的心思。
婚期都已经定好了,人他却还没见过,实在是有些搞笑。
不管是唐家还是荣国府,似乎都忘了让两个未婚儿女私下见见面的事儿。
想到他和唐姑娘定亲的缘由,贾赦闭了闭眼,估摸着两家长辈都以为他和唐姑娘打过照面了吧?
毕竟……他可是救了落水的唐姑娘。
这可就误会大了,他虽然救了人,但却一直没看见唐姑娘的正脸,唐姑娘也没看见他的正脸,倒是唐姑娘那贴身的丫鬟跟他打了个照面。
真是搞笑,未婚男女,居然都不知道对方长什么样。
心里揣着事儿,脸上就不免带出几分,回到东院就被许杰叫住。
“大爷脸色不太好看,发生什么事儿了?”
贾赦在桌边坐下,淡淡的道,“没什么,你什么时候回来的?事儿忙完了?”
“嗨,能有什么事儿啊,按例做就是了,不会出什么差错的,”许杰给贾赦倒了杯水,又给自己倒了杯水,一杯水下肚,他忽然想起什么,扭头对贾赦道,“大爷,我刚从外面回来,听说唐夫人要带唐姑娘去灵光寺拜佛,大爷不是一直想见一见唐家姑娘吗?这可是个好机会。”
贾赦正端着茶杯喝水,听到这个消息不由一怔,“这消息准确无误?”
“大爷,我是信口开河的人吗?那可是我亲耳听到的,当时怕传闻有误,还特意去打听了一下,确定了这件事是真的才跟你说的。”许杰不大高兴的道。
贾赦露出灿烂的笑脸,拍了拍许杰的肩膀,“好样的,回头去店里支百两银子,爷赏你的。”言罢起身便往外走。
“大爷,你去哪儿啊?”
“去看看老太太。”
许杰还想说什么,贾赦的影儿都不见了,只得把话咽下去,撇撇嘴喝茶。
当谁不知道他是找老太太要好东西做礼物给唐家姑娘吗?
过了两日,贾赦以替祖母祈福为由,前往灵光寺斋戒三日。
灵光寺坐落在翠微山,距离西山十分的近。
这日,贾赦来到翠微山后面的竹林,如今还是春日,竹林一眼望去,青翠欲滴。
竹林深处有一片湖,湖畔有一座八角亭。
唐家姑娘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