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幸福人-第1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他皱眉想了想询问一边内府令的总领大监梁九功:“贾敬决定求仙问道到什么时候?”
    “说是练出仙丹了再说。”梁九功的话,说的声音越来越小,最后低下头不再吭声。真宗闻言,嗤笑一声:“你派人给他说,若是不想回朝,朕就给他儿子送一个金枝玉叶当儿媳妇。他儿子不是刚死了老婆吗?”
    真宗这么说着,可是算计好的。贾敬为了跟他赌气,这些年过了丧期就是不上朝,很好。他倒是看看,他肯不肯让他那个混账儿子,娶他兄长的亲孙女。
    梁九功看着皇上嗤笑的样子,缩了缩脖子心道:哎哟……我的宁国大将军啊!你这下闹得可不好收场了啊!不是小的不帮你啊……而是小的也不想帮你了。
    贾敬此时正在庙宇中日子过得悠闲,不用上朝、不用看那张死人脸,更不用思考什么家国社稷。有美人陪伴,日子潇洒的厉害。他一边摸着自家夫人柔软的手指,丰盈的大腿一边吃着到嘴的美味,别提一个*了。
    内府令的高手飘乎乎的进了道观,看着眼前这一幕很是抽搐。这些年他们这些传令的,没少夹在其中挨个受气。
    “又有什么事情?”贾敬挑挑眉,他本身就是个相貌俊朗的人。曾经在今上登基前,那是身边的第一谋士。领兵作战,更是有着鬼书生的名号。眼下年纪上来,可依然不减当年的风采。此时散发白衣的,很是一股道风仙骨的味道。旁边的伊氏,是姜呈妻子的嫡亲姐妹。也许是保养得好,更是看着跟三十来岁不相上下。
    “回大人,皇上说若是您还不准备上朝,就给您的儿子赐一个真正的金枝玉叶,系临郡王遗孤。做续弦。”
    也许是夹在中间不好过的日子多了,传令的人也不想看着两个人好受。皇上那里惹不了,那就折腾贾敬吧!
    “哈……”贾敬呆了半天,吐出这么一个音来。还是伊氏看着摇头:“这又是为什么?可是珍哥儿做了什么过分的了?那孩子就是一个纨绔,花的又不是皇上的钱。”
    这些年,看着自家相公和皇上之间来回,伊氏已经可以做到游刃有余了。有的时候还会从中添乱,让自己不会太无聊。
    送信的人也是说不明白的,只是做了传话筒。伊氏见他没有多话,也只能摇摇头挥手让他离开了。
    贾敬在那人走后,拿起一边的白瓷茶壶就灌了两口凉开水,冰凉的感觉才让他有了喘息。
    “他这又是要祚什么妖?”放下茶壶,擦擦嘴角已经是老年大叔的贾敬,面白无须看着清瘦中却带着一丝妖孽的感觉。想必年轻的时候,也是一方风流人物。
    伊氏看着他这般,笑着捏了他脸颊一把:“当年人人都说你是他前院的恩宠,眼下他坐上了那个位置,必然是要给你一个位置的。这么些年你躲来躲去的,也是够了吧!”
    “嗤……那些流言蜚语你会信?”贾敬嗤笑一声,拉着伊氏的手转身就压在身下,单手在一侧撑着身子:“你说,眼看也是四五十岁的人了,若是爷真的跟那人有那分关系,如何滋润了你?”
    他的手作势就向下滑去,串入哪轻薄的衣衫下面揉捏的就是一片雪润的肌肤。伊氏抿唇笑着微微闭上眼睛:“那你说你们这般是闹什么?难道不是老爷怕我难看,又因为那位后宫佳丽三千生了气?”
    “爷今夜就让你知道,什么叫做夫纲!”贾敬被刺的生气,手脚麻利的退了伊氏身上的衣衫,抚弄一阵就上了活儿。第二日,精神奇好的让人喊了贾珍过来。
    贾珍虽然是庶出的,但说到底也是因为伊氏生不出来才有了嫡系的身份。他在家中很是蛮横,但说到底老子还活着,就更是惧怕一二了。原本有着媳妇,还能安分一些。原配过世后这一二年的,整个人都快没了体统。
    忽然听闻入山修道的老爹召唤,顿时心生不好。连忙让人将家里家外的的事情都打点干净,更是搞得清心寡欲的样子。然后带着小厮,忙不颠得去道观拜会。
    贾敬光着脚丫子踩在椅子的外沿上,一身素白的里衣仅仅披了一件藏青色的褂子,此时正在给一边贵妃踏上歇息的伊氏弄杏仁吃。新鲜的杏子,砸壳取仁上面有一层包衣略带苦涩。伊氏不喜欢吃,他正在殷勤的伺候。
    贾珍低着头,夹紧了肌肉进了屋如同那见了猫的老鼠,别听多胆怯了。他抬起小眼睛看了自家老子一眼,连忙低下头恭敬地磕头行礼。
    “你媳妇也死了一二年了,可是琢磨了什么时候续弦?”贾敬不喜欢这个儿子,一点不像他之外,更是酒囊饭袋四六不通。小的时候,看着凌厉却是那种赶着不走,偏偏要打了才走的懒货。一来二去的,他失望透顶了,琢磨着做个玩酷就玩酷吧!
    一听老子不是要回家,贾珍的心就稍微放松了一些。连忙恭敬地说道:“这事情得老爷太太说了才好,婚事婚事的,不都是父母之言吗!”
    看着他这样,贾敬就觉得那金枝玉叶有问题。皇上再如何,也不会把临郡王的闺女配给这么一个蠢货。他低头想了想:“这事情我跟你太太眼下都修道参悟呢!如何有那个时间,你也不是第一次了。自己看着那个人家合适的,自己寻了我让人给你上门求娶就是了。”
    “哎!”贾珍诺诺的点头称是。眼下他的心是真的放下了,虽然不知道老子为何找他。估计是太太在一边说了什么,这才想起他这个儿子来。贾敬不喜他,他也不认为自己能够做到贾敬希望的。日子都是要过,他老子就他一个儿子,浑浑噩噩的反而好。
    出了道观,他长长地舒了口气上了马车回家。跟车的小厮看着自家老爷如此,也只能叹叹气。大老爷虽然修道去了,但说到底曾经的威严还在。
    贾母听闻贾珍去见贾敬,是为了续弦的事情。也长长地舒了口气。她是看不上贾敬的。
    曾经在那位身边的她,也是听闻了很多关于那位跟贾敬之间的事情。堂堂国公府的主子,却做了那戏子剑籍做的事情,怎么都是一个掉价。当年贾敬生的俊俏,人又是八面玲珑的,书也读得不错。进士都是自己凭本事考上的,到底是让人羡慕过。可是后来传出那样的传言,加上经常留宿,也就让人看低了。
    那人上了位,贾敬直接带着媳妇进了道观。看不明白的看的明白的,都知道这是要避嫌。不然,男色上面终归会成为帝王的诟病。倒不如趁着感情还在,留下一个念想也会照顾后代。
    贾母不喜欢贾敬的,除了这一点外更重要的还有一点那就是贾敬才是贾氏族人在京城这一房的真正当家人。她眼下做的,若是贾敬回来不说别的,一个宗族会议她就得去祠堂呆着去。为了她的宝贝儿子、孙子,她得小心多加小心才是。
    真宗听到贾珍去了道观,想了想让人拿了圣旨。仔细琢磨了半天,想着后宫那个女人和慈航静斋,以及眼下扑朔迷离的七绣坊,花间派和江湖各大门派,他手指在桌面上敲了敲后,龙飞凤舞的写了圣旨。但是却没有将圣旨发布下去,而是让梁九功收了起来。若是五日内,贾敬没有上朝,就会发布下去。想到那人知道圣旨的内容,一定会很精彩。
    两个人合作多年,自幼便是认识的。相互的手法都很明白,哪怕多年没有见面。贾敬一定能够猜到他下面的动作,之后比的就是谁手快了。
    想到这里,真宗的心情大好。批完折子,将前来的户部尚书狠狠地骂了一通后,他起身去德妃的寝宫,享受一顿丰盛的锅子。
    贾敬也在等,他一直都清楚真宗是真心希望他入朝的。眼下朝堂经历了大面积的清洗后,虽然没有那些乌烟瘴气了。但是缺人少人的现象,确实比比皆是。紧紧靠着每三年一次的科考,是完全不够的。当年的一些老臣都是前太子的忠吏,能够得用的也是不多。加上当年的一些事情,至今还没有解开有些人家还得留着。这让皇上做事情,也有些畏手畏脚。
    但是当年就是因为男色一事,两个人争执的厉害。他也是因此才一气之下,选择归隐山林的。若是就此出山,总觉得亏了很多。下不来台阶的情况下,就是这么些年来两个人的你来我往的折腾。他也知道,对方当了皇帝不是当年那可以一起喝酒逛窑子的兄弟。可还是觉得,对方一定是那种即使登高,也不会丢失本心的人。
    五日后,秦家迎来了皇上的圣旨。一来,皇家感谢秦举业这些年来对于皇室遗珠的照顾,赐封了侯爵位置。作为感谢。二来,说郡主年纪也是到了,需要学一些规矩就是准备相看人家出嫁了,前些年一直没有确定下来,这今年确定了必然是要接回宫的。
    秦家的变化,让安澜长大了嘴巴。她怎么觉得,这个皇帝大有一副不按牌里出牌的性格。不过想着那秦可卿成了郡主,日后找亲事怕也不会在五品官里面寻了,这样想着秦可卿、秦钟这兄妹俩的故事,怕也会变了个样子。
    想到这里,她有些担心了。这一年多一直都小心翼翼的不是没的缘由。原本的因果,她一直认为是按照原著中说的前进,哪怕她从中作梗,也是动一些不相关的。更多的,还是让别人去操作。比如贾琏的婚事,她就是提个意,实际操作的还是贾赦。
    跟身边的迷药四个人说了一下她的担心,四人均表示不需要担心这个。因为这并不是她做的,况且因果因果……说的是刑夫人的不是其他人的。邢夫人的因果,就是跟贾赦做足年份的夫妻。到了时候,自然会有天机提示的。
    听了四个人的解释和安慰,安澜才拍拍胸脯决定继续安心看戏。
    贾敬听到这个旨意,已经过了两天。宫里面多了一个郡主,这对于他而言并没有什么。当年太子谋反的事情,是翼王定的罪。但是之后翼王的罪名是污蔑太子,叛逆。可以说,虽然没有公开给前太子声明,可实际上已经做了。将临郡王的女儿封为郡主,责日选择合适的人出嫁,对于现在的真宗而言,反而是好事。
    他盘算了一二后,只想到了两个可能。一个,是那家伙决定将这个郡主嫁给自己的孙子。蓉哥儿是个胆小的,有了这么一个妻子日后必然不敢像他爹一样胡闹;另一个,就是作势要吓唬自己,然后给贾珍做续弦。
    娶临郡王的女儿做续弦,这事情就有了意思了。贾珍的性格他是知道的,若是日后有了这么一个妻子,那么等待他的就是死路一条了。贾蓉的命,估计也是活不长。真宗这人,惯会用这手法吓唬人。当然,当年这还是他交给对方的呢。
    想想自己的计谋被对方用了对付自己,贾敬就觉得纠结的厉害。这里头是一个双刃剑,若是自己没有回朝,那么等待自己的就是一个郡主儿媳妇。当然,儿子和孙子虽不会死,但也会活得心境胆颤的。若是自己入朝,那么这些年的面子里子,就都输光了。
    伊氏看着他头疼难分,很是高兴。这些年两个人一起在这深山道观中,虽然日子过得逍遥但说到底,她还是存着念想的。
    贾敬看着她高兴,叹了口气。头疼的睡不着觉,就差拿朵花,一半一半的算,回不回了。
    贾敬在这边回不回的蹉跎,真宗哪里却是没有停歇的。等了半个月,眼看仲夏还是没得反映。真宗心一狠,下了一道早早准备好的旨意。
    贾敬告老,贾珍降等继承了三等将军的爵位。这爵位看着不错,可是京城是一个三品官城门楼子一块砖,都能砸死一片的地方。一个三等的将军,又是一个光有爵位没得实权的将军,如何算的上。
    可就是这么一个爵位,让贾珍瞬间站到了风口浪尖上。真宗的旨意并不是给他娶媳妇,而是让他去西州养马牧边。听到这个旨意,贾珍哭的心思都有了。送走了礼部宣旨的官员,他连滚带爬的热泪满面的拿着圣旨就坐上马车去山里找爹了。
    安澜在一边听着下面人的讲述,觉得那一刻贾珍的心理怕是要喊:
    “爸爸……皇上太凶残了,救命啊!”
    想到这个,安澜就觉得好笑。不过对于贾敬这个人,她却来了兴趣。如果贾赦都能够装的一手好逼,花间派传人都当上了。那么贾敬呢?那个一心研究丹药,据说最后为了化学启蒙做出英勇牺牲的人,又会如何呢?
    她好奇的紧,贾赦从自己手下产业巡查回来,就被她捏着上了炕,询问起来。
    “那贾敬是个什么样的人?”
    贾赦看着她好奇的样子,想了想:“年龄相差太多,敬大哥哥跟我父亲同龄。当年也是京城有名的风流子。怎么,你对他有兴趣?我听闻,他早年跟那位有契兄弟关系,也不知道真假。只是那位没有登基前,倒是经常留宿的。要说本事,却是的的确确有着实学的。他是靠着自己所学,考得进士。当年在功勋中,算是独一份吧!毕竟祖上蒙阴,又是嫡长子本本分分的爵位官位都会到手。”
    安澜歪歪头,脑子第一时间想到的,不是贾敬而是和申。然后撇撇嘴,拿了一颗瓜子磕开吃掉仁儿。想了想:“除了这个,没别的?”
    “你还想有什么别的?”贾赦看了她一眼,眼前这个女人是他名义上的妻子,倒是跟他询问起别的男人了。他也知道,他们只是形式上的婚姻。但是眼前这中状况,还是有些够诡异的了。
    “嗯……”安澜想了想:“我晚上去看看。”
    “看看?”贾赦顿时大了嗓门,但是瞬间就被安澜瞪了下去:“怎么了?有什么问题吗?西山又不是很远,我是先天……”
    听到先天两个字,贾赦顿时萎靡了。是啊……这女人是先天。

  ☆、第21章 一壶春水

傍晚简单用了白粥和小菜;安澜兴致勃勃的带着隐身一边的密药两个人,坐上马车出了城。贾赦一个人坐在书房的椅子上;扭头看着外面依然灿烂的阳光,心思有些复杂。他自认不是一个没有吸引力的男人;相处一年;却似乎根本没有引起女人的兴趣。他摸摸下巴,想着自己是不是真的没了吸引力?
    这么想着;他起身离开家门。在马房守着的小厮弄了马车:“爷;去哪儿?”
    “找个窑子吧!”贾赦想了想又道:“去翠伊坊;今儿月圆说不得有花魁。”
    “哎!”小厮看了自家老爷一眼;心道果然是忍了一年忍不下去了。
    安澜三人出了城,拐下一条小路三人弃车用上了轻功。密药四人用的是真气,只是在一边缓慢前行等着安澜。此时热气刚散,安澜在空气中转着圈圈飞的很开心。
    贾敬修练的道观,是唐朝就有的建在西山里面。弯弯曲曲的道路,是在苍天大树的掩盖下的小路。看着也就是两三个人,来回行走后形成的。安澜没有走路,而是仰仗着先天的内力,悠然自得的如同一只粉红的蝴蝶,炫耀的牡丹一般在空气中飘然而过。到了道观门口,她才缓步下落。
    道观此时正是晚课的时候,门口的道童刚刚领了自己的晚膳看着来人,顿时放下东西跑向内里。不等安澜向里走,就见到一高瘦道士简单的盘着发髻走了出来。
    “无量天尊!”那人佛尘一扬,很是有礼。安澜微微一笑:“听闻宁国公之后在这里修行,特来拜访。不知道师傅可否通报一声?”
    那人看着安澜,道童说是从天而降,怕是习武之人。他点了点头:“女客这边走。”
    安澜带着密药四人,二显二隐的走进道观。道观不是很大,看起来是依靠山势而建的。小巧精致,房舍都是唐代的设计格局。看着很有感觉。安澜四下打探,跟着那人绕来绕去,到达一片木构建,上面打着茅草做了瓦盖的精舍外:“此处便是!”没有过多的话,人很快就走了。
    安澜看着简陋的木门和周围的木制篱笆,上面简单的三个沉渊阁,笔道中透露着一丝诡异。她想着,若是这个是哪贾敬的手笔,那人必然是一个怪人。
    贾敬早早得了小道童的报信,带着妻子走出门就看见一身穿白纱外背子,金色高腰腰带,广袖大裙的女子。腰间的金丝缠绕的腰带,向下坠着用拔丝工艺做的香囊,里面正染着香。袅袅烟尘,正随着女子的走动而飘逸荡起。
    “宁国公贾敬!”
    “你是……”贾敬皱眉,此时他的手臂被伊氏掐的狠疼,一时间就是想笑也打不开脸。
    “七绣坊,此代坊主李乐。现一等将军妻,刑氏安澜见过大伯!”安澜笑着,充满恶作剧的得意,上前两步恭敬地欠身行礼。然后看向伊氏:“嫂子看着面熟,可是同姜家太保夫人一脉?”
    夫妻二人被眼前这一身牡丹气质的女子弄得摸不着头脑,不过两个人大体上很快明白来人的身份。
    贾敬皱皱眉背着手:“恩侯怎么没有陪着你过来。”
    “我是以七绣坊的坊主的身份拜访您的,如何需要他?不过是形式上的婚姻罢了,日子到了各奔东西是必然。”安澜笑得自得,语气中也是满满的傲气。贾敬看着这女子,突然间觉得有些不喜。
    “那……所谓何事?我记得,我本人对江湖没有什么接触。”心生不喜,必然不会太过于亲热。贾敬的语气已经算得上严肃。伊氏在一边听了,却皱了眉。自家相公脸皮如何,她是明白的。难道这女人……都说江湖上的那些女子,各个都不怎么规矩……
    “只是好奇,特别来看看。”安澜笑得无所谓,她知道一时兴起必然会让人厌恶。实际上,她也没觉得自己希望贾敬喜欢她。
    笑眯眯的看着有些生气的夫妻二人,她猛地运气飞身而起在空中转了一个漂亮的圈圈,如同一朵盛开的牡丹落在身后的门栏之上。
    “老太太前段日子,托南安王太妃给贾珠和秦可卿说亲。只是不想着,这事情还没准信呢……那女孩儿就高升了。”
    脆生生的话,让贾敬摸不透这个女子前前后后的作为。只得上前走了一步,神情严肃:“你与为何?”
    “只是觉得,眼前的热闹还缺了些什么。”安澜的眼睛完全眯成了一条缝:“修仙修道的,倒不如真的见见神仙道君来的有意思。前不久,一僧一道给了刚出生的小儿一颗宝玉。手法太快,愣是变成了胎里出来的。眼下已经闹得满城风雨,楞说那不周岁的小娃娃是日后最最有富贵的。不过,我所知道的有意思的是……这娃娃根骨相貌,日后怕是会跟甄家三房新得的宝玉,长得一般摸样如同双生。”
    说完这些,贾敬愣住了。这里面信息量太大,他的脑子一时间有些转不过来。安澜用手指按了按发髻:“国公仔细想想,要知道恩侯那个笨蛋,可是花间派的传人。前一阵子若不是我,怕早早就毁在慈航静斋的手法里面了。眼下京城热闹的很,少了公爷……就如同做菜少了盐。”
    看着贾敬没有开口,安澜开心的笑了起来。她满意的转着圈圈,飞向了空中。越过庙宇,带着人走了。
    “就这么走了……”伊氏愤恨的咬咬牙,这等女子……
    贾敬此时松开背着的手,看着右手的手掌。不管这女子的目的到底是什么,眼下都不能让那些乱七八糟的毁了贾家百年的基业。看来,出山是有必要的了。不过,在此之前还是要确定一些事情。
    他转身走到廊下,拉了一根绳索三下。很快,一个黑衣男子蒙着脸的蹲在一边:“见过贾公!”
    “我有一些疑问,待会儿书信你拿去给你主子。”贾敬简单吩咐,就进了屋准备写信。
    真宗收到贾敬的信,已经月上树梢。看着里面关于花间派、七绣坊、慈航静斋以及甄贾两府内的孩子和宝玉,一条条的都是敏感的。
    想到报信的人的说辞,贾敬在信中提到的消息,似乎那个七绣坊的女子并不怎么介意让人知道。那么她去寻找贾敬是为了什么呢?真的如她所说的看热闹?还是有着其他的目的?
    贾赦求去边疆的事情,被他否了。很大成分,是因为若是此时贾赦走了,那么荣国府日后就很难再有贾赦参与的余地。他是知道贾赦花间派的身份的,只是不为所用,那么再如何觉得珍惜,也只能当作不知道。同时,贾史氏可是跟甄家那个女人关系甚好。两个人都是他年少时期,身边的女官。甄家同慈航静斋的关系,如何不明白?贾赦离开京城,那么慈航静斋就有了下手的机会,贾史氏的打算也能成了。
    真宗捏着信纸,手腕在书案边缘磕了磕,看向一边伺候的梁九功:“将他要的一分不少的给他。”
    既然贾敬哪里已经有了察觉,那么他在如何掩饰也不过是拖延时间。况且,刚把人家儿子扔去养马,怎么也得顺着一点的好。
    贾敬看着黑衣人送来的成叠的资料,眉头皱得很深。他一直都知道,贾史氏不是个安分的,却不曾想眼下竟然如此大胆。宗族规矩,怕是继续让她如此下去,就破坏殆尽了。
    贾氏一脉,起源于宁国府。后来才有了荣国府,但是因为贾赦的爹救驾有功,在圣上哪里地位要远高于子嗣年幼,老不当力不壮的宁国府,才有了荣宁街的说法。
    贾敬将资料放在一边,挥挥手:“拿回去吧!告诉你主子,三日后我就回去。”
    黑衣人点头转身离去,伊氏在那人走了后才走进屋,看着贾敬凝重的表情:“这是怎么了?”
    她挨着书桌坐下,上面整齐干净没看出贾敬在上面干了什么。
    “三日后回府,你收拾一下吧!”贾敬看着她过来,叹了口气拉着她的手:“眼下若是再不回去,怕是就要一发不可收拾了。”
    “这话如何说得?哪位顶多就是让珍哥儿在哪儿带着一辈子,也不会要了他性命。”伊氏觉得贾敬如果是为了这个担心,就有些小提大作了。但是她的确不好开口询问内里的事情,多年来的夫妻分寸她掌握的很好。不然也不会一直无子还能独得一份信任和宠爱。
    贾敬捏着她柔软的柔荑,小心的揉捏着那手感精致的皮肤:“那边的老太太,若是我再不回去单单珍哥儿,怕是扛不住的。眼下甄家那头弄了一对儿双生子,说不出到底是老大的还是老九的。她就胆子大的硬是收了一个,换了血统做了政哥儿的嫡子。前不久,又打起那真正的金枝玉叶的算盘,托南安王太妃给做中人……”
    说到这里,他手劲大了一些。伊氏吸了口气抽了出来,皱着眉小心的揉着:“老爷这是什么烂习惯,我这手腕子难得清闲了两三年的。”
    贾敬看着那有些发红的柔荑,顿时有些不好意思。连忙上前小意的赔不是,毕竟是他拿了泄气。终究是个错不是?
    贾母听闻秦家的圣旨,心中虽然有着疑问和担心但也觉得,自己给自己五品官的儿子,嫡长子找一个五品官人家的女孩儿,本就是极其正常的事情。虽然中人找的高了些,但对于自己这等人家也是常事。皇上那里,绝对不会算到自家头上。只是这为何突然间正名了呢?皇上是想给临郡王抬高身份?
    可若是太高了临郡王,那就意味着……这么一想,她猛然间从chuang上坐了起来,在一边陪睡的丫头也忙着揉眼睛起身,看着她双眼明亮的,引了油灯过来,只当是她一直都没睡。
    贾母很是兴奋,她觉得她可能猜到了皇上的用意。若是一个在别人家养了十来年的孤女,都能够承认,那么必然是给宝玉铺路的。
    先认下当年走失的女孩儿,然后一点一点地将当年的事情交代了,好给下面一个说法。最后,再将两家的宝玉正名。
    是了是了……她喃喃自语,重新躺下盖好被子。摆摆手让丫环不用管她。此时她的心思终于安妥了下来,这日后宝玉必然能够恢复宗室王位的。到那个时候,照顾皇室血脉有功的自家,尤其是政儿也必然能够被招佛到。
    想到这里,她又想到了之前贾赦被驳,无法入朝的事情。想着,皇上是不是在帮自己?越想她越是兴奋,同时也越是舒心,全然不知在郊区的山沟沟里面,一个挂着贾氏宗族族长名头的人,正对她狠得牙根痒痒。
    三日后,贾敬悄无生息的带着伊氏回到宁国府。贾珍此时还没有出行,正在收拾准备。前往马场不是一天两天,因此他特意将自己三房的小妾带上了。想着虽然眼下没有机会娶得新媳妇,倒不如带着小妾过去。
    听到前院门房说他老子回来了,开头有些不相信。只是听着又有人正式来报,才吓得差点掉了裤子。连滚带爬的跑到封闭已久的正房安和堂,看着端坐在主位一身月白长衫的自家老子,他才擦擦额头的汗走了进去。
    “儿子见过父亲!”行礼后,他抖了抖衣衫坐下,小心极了。贾敬开始不耐烦他这种样子,但是后来却发现挺有意思的。
    他脸一横:“你那是什么样子,堂堂三等将军看着跟那鸡鸣狗盗的一样,畏手畏脚的成何体统。”
    伊氏在一边听到贾敬这么说,连忙开口打酱油:“一回来就拿儿子撒气,你是天气热得慌就多喝一些酸梅汤。咱们家又不会缺了你这个。”
    “就是你惯的!”贾敬看了伊氏一眼,也知道自己该作罢。这孩子一日的苦楚都没受过,看着愚笨并不灵通。也就想着培养一个纨绔算了,横竖不差那些钱。
    “那又如何,珍哥儿现在就很好。平白的去学那些假道学的,有什么用处。再说,纨绔有纨绔的好处。”伊氏抿唇一笑,看着贾珍:“瞧你热的,待会儿找人喊了太医来看看,若是中暑了就不好了。”
    贾珍闻言,就知道伊氏是找借口帮他推开。连忙点头:“太太说的是……太太说的是……”他身材胖,原本就不同于贾敬的纤瘦。这大热天的,一动弹就流汗,加上听说老子来了如何不担惊受怕加上上火?中暑也好,中暑了就能呆在屋子里等着到日子了就出发。这一刻,他突然间想要感谢没事乱点将的皇帝了,去了那边马场就是天高皇帝远。老子就更远了!
    贾敬看他如此,也只是摆摆手。都不是小孩子了,贾珍虽然糊涂但却听话。贾珍看自家老子摆手,连忙离开。不一会儿,就让人出去喊了大夫。看着这一幕,贾敬摇摇头:“他若是在学识上,有着一份的用心我就不担心了。”
    “功高震主,四王八公这些年也是名望够了的。老爷当年不就是因为这个,才默许了吗?如今感慨什么?”伊氏嗤笑一声,起身走向侧室,那里是他们的正房。家里的事情,眼下没有当家主母她还是要接手的。不管如何,当家老爷在家,就不能让整个家宅荒废了去。
    贾母听闻贾敬回来了,想着贾珍的差事也没在意。贾敬也没有想过去见她,虽然从辈分上来说贾母是他的婶子,辈分高。但贾敬怎么也是宗族的族长,就是伊氏那也是超品的国公夫人,宗族的宗母。他们家是宗族嫡系,贾母那边算起来只能算是嫡枝旁系了。这等关系,还不劳他们去见。
    休息了三日,贾敬开始联系族内长老,商榷宝玉的事情。这等事情是拖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