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综]逢春-第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九难师太听她这样一说; 已经知道了镇上的情况; 低声自言自语道:“这么说的话; 这里也快不能待了。”
她虽然深居简出,但是之前从未想过有人会关注她的行踪的问题; 也会偶尔到镇子上采买些东西; 说不定有人认得出他。
阿珂还在那边百般追问; 九难师太被她问得烦了才说道:“我让你去镇上; 主要目的就是看看通缉令是不是已经到了这边。”
阿珂虽然不知道自己师傅做了什么事遭到官府的通缉,但是对这个相依为命的师傅; 向来是盲目相信; 她想起还有建宁和韦小宝两个外人在; 仿佛是在向他们解释,说道:“我师傅一向正直,怎么会是通缉犯呢; 肯定是他们弄错了,师傅和我向来是良民; 从来不会作奸犯科的,一定是他们搞错了。”
阿珂没有注意到,听她这么说时,所有人都没有吭声,连一向只会讨她欢心的韦小宝都没有出声附和她。
阿珂又担忧敌说:“他们竟然还悬赏了一万两银子,城里的百姓见到这么高的悬赏,都要炸了锅了,一个个摩拳擦掌,都想要第一个捉到师傅你好上官府领银子呢!”
九难师太道:“这么重要的消息,怎么现在才说!”随即冷笑道:“官府使的好手段,一万两银子可是一个大数目,普通人一辈子花用不尽,阿珂,快点收拾一下东西,此地不能再呆了。”
若是真有人曾经留意过她,说不定已经在往这边赶了。
建宁和韦小宝对视一眼,建宁之前已经找机会暗示他,自己不急着脱身离开。这正和韦小宝的心思不谋而合。只有跟在九难师太和阿珂身边,才有机会死皮赖脸的追求阿珂,培养感情。
而且到时皇上怪罪起来,也怪不到他头上,是三格格觉得外面的世界很新奇,坚持在宫外多停留一段时间的。
就在四人起身准备离开的时候,九难师太脸色忽然一变:“有人来了!”
人还在远处,阿珂和韦小宝都没有内功,自然什么也听不出来。建宁则是早就听到了有几个脚步声,但是不觉得像官府的人。
九难师太不是惧怕官兵,只是官兵多如牛毛,她就算是有再高强的武功也是势单力薄,所以不愿意正面与他们交战,会很麻烦。
九难师太推门而出,打算第一时间将追来的人打得落花流水,却发现来人是一个年轻公子,身后跟着七八个劲妆打扮的随从。
九难师太皱眉问道:“你们是干什么的?”
那年轻公子倒是有些意外,这间茅屋会刚好有人推门出来,客气的说道:“我们是路过此地。”
阿轲惊喜地叫道:“郑公子!是你,真是太好了!”
郑克爽无意中来到此地,竟然遇到心心念念的美少女阿珂,也是十分惊喜:“阿珂,我终于找到你了,原来你在这儿啊!”
韦小宝瞬间黑了脸,嘟哝道:“是那个小白脸儿!”
九难师太仍然没有撤去敌意:“阿珂,你们认识?”她和这个徒弟隐居山中,根本与人没有往来,他们是怎么认识的?
阿珂连忙将人带到师傅面前,说道:“郑公子,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家师。”又对九难师太说道:“师傅,郑公子是好人,绝对不会是朝廷鹰犬,也更不可能是来追捕我们的。”
郑克爽说道:“不错,师太,虽然不知道列位出了什么事,但是我并没有恶意,只是路过此地,因与阿珂姑娘有缘在先,所以冒昧打扰了。”
郑克爽为了取信于人,更是自报身份姓名,证明自己绝对不可能是朝廷的一边的。
九难师太听说郑克爽是台湾郑家之后,便也没那么大的敌意了,在她看来,郑成功是明朝朝廷封的官儿,他们的后代世守台湾到现在也没有归顺清廷,算得上是忠良之后了。
不过还是应该迅速离开此地,郑克爽见到他们似乎后有追兵,就说自己带着几大高手,自告奋勇的打算随行保护他们一程。阿珂兴高采烈,九难师太也就随他去了。
郑克爽看到了建宁,不由得十分惊艳:“刚刚没来得及问,这位姑娘是?”
阿珂情窦初开,少女之心刚刚懵懂就遇见了文质彬彬风度翩翩的郑克爽,一颗心思全落到了他的身上。自然对他的一举一动十分关注。见到他看到建宁的那一瞬,眼睛放光的表情,自然是没有错过。
阿珂心中有些微微不爽,见到建宁并没有开口的意思,并不想让郑克爽尴尬,回答他道:“这位是苏麻妹妹。”
郑克爽说道:“令师真是好福气,能有你们这两个集天地之灵气的女孩做徒弟。”
阿珂板着脸道:“苏麻妹妹不是我师傅的徒弟。”
韦小宝说道:“不错,你这个见到漂亮女孩子就眼冒狼光的小白脸!小心拍马屁不成,拍到马蹄子上!”
郑克爽被他一通排揎,险些气得抽刀拔剑:“你!”
他问阿珂:“怎么这个坏蛋也在?你们师徒是不是受到了他的威胁,不得不和他同路?”
阿珂拉住他说道:“不是的,他是师傅带回来的,此事说来话长,让我慢慢跟你说。”说着就拉住郑克爽,两人落在了后面说悄悄话。
韦小宝见此情景,更是鼻子都要气歪了。
九难师太见到自己的徒弟,跟一个刚认识不久的男子拉拉扯扯行止亲密,恨铁不成钢的摇了摇头,不过此时,她也没有心情教育她。
中午找了一处小店休息,九难师太说道:“郑公子,你也看到了,我们的情况正是自身难保之际,所以也不多留你,在这里分道扬镳吧。”
郑克爽说道:“师太,别急着赶我走,我看你们是一群老幼妇孺,又遭到鞑子官府的通缉,正是需要人帮助之际,我这几个手下,虽然不才,在武林之中也算是一流高手,所以是你们要去何处,郑某可以沿途护送,相互之间也有个照应。”
九难师太咳了一声,推辞道:“无功不受禄,我们不过是萍水相逢,怎么好平白受你的恩惠。”
阿珂跟着说道:“师傅,郑公子是个大好人,徒儿之前受伤晕倒,就是被他所救,郑公子的手下既然个个都是高手,我们一同上路,也多了一些保障啊。”
九难师太目光一厉,看向吃里爬外的徒弟:“你住嘴!”
郑克爽向来是天之骄子,很少有被人这么嫌弃,当时只觉得十分尴尬,走也不是,留也不是。
建宁一路上都好好扮演被挟持者的角色,甚少开口发表意见,这时难得开口,打破僵局,问道:“郑公子本来要去哪里?”
郑克爽说道:“我正要赶往河南,看几位也是性情中人,没什么好隐瞒的。天下间的英雄好汉在河南秘密召开了一个杀龟大会,我受人相邀,正要去那个盛会凑凑热闹。”
“杀龟大会?”
经过他的解释,众人才知道,原来所谓的杀龟大会是武林人士打算联合起来,对付大汉奸吴三桂而取的名字。
郑克爽说道:“对了,不如几位就跟我去河南吧,一路上好有个照应。”
九难师太一听说对付吴三桂,顿时感兴趣起来。本来已经打算分道扬镳的,便又同意和郑克爽同路了,要去那杀龟大会上看个究竟。
因为这里都对她的通缉这么严,根据经验,越往南走官府的控制才会越松,并不是因为南方不是大清国的土地了,而是南方已经进入了军阀吴三桂的势力范围。
吴三桂雄踞云贵几十年,早就成了土皇帝,朝廷鞭长莫及。
九难师太打算风声过去再进京城。虽然她一向视吴三桂为头号大敌,伺机找他报仇。但是,能借着他的威风逃避朝廷的抓捕,又何乐而不为呢。
汉人中的仁人志士无不对吴三桂恨得咬牙切齿,因为要不是当初他临阵倒戈,打开山海关的大门直请清军入关,说不定现在中原大地还是汉人的天下。所以汉人视他为头号大汉奸,当年如果没有他投降卖国,满清就不会那么快坐拥江山。
而汉人们却不知道如今的满人皇帝康熙也正为吴三桂而发愁。
吴三桂拥兵十几万虎踞云贵,开矿、煮盐、铸钱,还制造兵器,储藏军火,囤积粮食、委派官吏,每年还需要向朝廷要拨款助他养兵,朝廷的一半儿收入都进了吴三桂的腰包。
如果不拨款养兵的话,云贵之地就会匪患横行,威胁国家边境的安全,他吴三桂安的到底是什么心呢?
还有坐镇广东的平南王尚可喜、称雄福建的靖南王耿精忠,这两个人也不容忽视。他们三个异姓番王雄据云贵粤闽,占铁盐茶马之利,兼山川关河之险,说他们没有不臣之心,恐怕三岁小孩都不会相信。
所以康熙一结束了南巡,亲眼看到听到地方早就被三藩侵蚀的情况之后,回京第一件事要办的就是削藩!
太皇太后也已经在皇上回京的路上一同回宫。她自从康熙登基以来,就不愿意参与国家大事。她是从顺治的成长经历总结出来的经验,怕日后康熙长大之后觉得朝政被他这个皇祖母把持,政见不合之下,再养出一个对她积怨颇深的皇帝来。
不过这次听到他可能要削藩,太皇太后立即从寝宫走了出来,亲自到了乾清宫作出反对:“听说皇上下决心想削藩?这个我不同意!”
第179章 刁蛮公主29
康熙有些意外:“皇祖母是怎么知道的?”他看了看跟在太皇太后身边的苏麻拉姑,苏麻拉姑低下头去。
太皇太后说道:“你不用看她; 你把河务; 靖藩; 漕运都写成大字贴在乾清宫的柱子上了,别说是我; 就是其他有心人恐怕也已经知道了,皇上可知这满朝的文武百官都不希望撤藩,因为那可能引起国家动乱; 你执意如此将承受多大的压力呀!太太平平的不好吗; 现在咱们没那么大的国力; 干嘛不能稳中求胜一步一步的来。”
太皇太后觉得年轻人充满活力和冲劲,可是有时候就太过冲动。比如鳌拜的那件事儿; 到现在想起来她还心有余悸呢。皇帝的安危; 可是关系万民; 一招出错; 满盘皆输啊!
康熙说道:“皇祖母,这次朕南巡; 就是要亲眼见一见大臣们折子上说的太平盛世和真实世界到底有什么差距; 现在朕亲眼看到听到了!咱们大清国所谓的太平根本就是想象出来的!北面有罗刹人在烧杀略地;西有葛尔丹; 擅自称王;南有三藩离心离德;东有台湾骚扰海疆。天子政令不出江北,朕登京华之城眺远处,只觉得四面烽烟燎绕; 八方画角悲凉,此内忧外患之时; 何来‘太平’二字?”
太皇太后叹了口气,说道:“这些情况确实存在,可是皇上也需稍安勿躁,一个一个解决,你不能上来就去捅吴三桂那个马蜂窝呀!”
康熙说道:“实在不是朕要拿他开刀,而是朝廷已经养不起三藩了!他们早就成了尾大不掉之势。大家都心知肚明,在几十年前就没有仗好打了,给三藩的军饷却一直拨到现在。云南崔军饷的折子一个又一个递了上来,可是直隶和山东都遭了旱灾,现在朝廷赈灾的银子都拨不出来,却要拿钱来养供养他一人,这也太说不过去了。”
而且吴三桂是缺钱的人吗?他都富得流油了,他的银子又大把的拿出来收买朝廷的官员。
一个像莫洛那样的总督一年至少要收吴三桂十几万两银子,朝廷上下有十八个省督抚总兵官员上百,京程里的官员更多,看样子是都被他打点得妥妥帖帖。
这样下去,国家岂不是如虫蛀屋脊一样,要被他腐蚀殆尽?
康熙同她说来说去,太皇太后都不同意康熙马上要撤藩的想法,最后只能是不欢而散。
太皇太后被大格格和苏麻拉姑扶着,一路过了交泰殿和坤宁宫,打算去御花园走走,换换心情。
走出不远就看到御花园中并不像往日那么平静,而是闹哄哄的大有鸡飞狗跳之势,走近了一看,一个宫装少女正手执一柄弓箭,向四散逃开的几个太监射出去。
而那些太监脸上分别带着鹿,羚羊或者是狐狸的面具,好像是在模仿围猎。
太皇太后很是吃了一惊,宫中怎么会有这种光天化日之下杀人的事情发生。
好在射出的是一支木箭,可是那箭劲力十足,中箭之人哎呦一声惨叫倒地,虽然没有射穿,但是那力度之下必然要淤青一片的。
其他猎物见到有人中招也不再逃跑,而是庆幸又带着惧怕地回到原地,那射中的少女则是大声欢呼拍掌:“太好了,我又射中了!本格格真是的个射箭的天才。”
她对着站好的众太监颐指气使道:“你们这帮狗奴才,都给我跑快点,跑得最慢的就吃我一箭!看本格格今天还不把你们射得狗血淋头!”说完又要取出一支弓箭上弦。
太皇太后看到此处已经明白是怎么回事,喝了一声:“住手!”
彩凤格格闻声倨傲地斜眼地望了过来:“什么人竟然胆敢阻止本格格!”
她看到对面那人是穿着和太后差不多的袍服,配着朝珠的老人,又见是大格格都搀扶在侧,知道这人的身份可能不太好惹。
就放缓了音调,“你是?”
在场所有人,不论宫女太监或是在御花园中看热闹的贝勒格格,还有扮作猎物的太监们看到来人,纷纷跪了一地:“参见太皇太后!”
彩凤傻眼了:“啊?你是太皇太后?”
大格格秀眉轻蹙:“愣着干什么?见到太皇太后还不行礼!”
彩凤连忙装乖巧的上前行礼:“彩凤参见太皇太后。”不过已经晚了,刚刚的一言一行将她的本性已经暴露无遗。
太皇太后是这个宫中最具威严的女人,目光自然也是压迫感十足,太皇太后不客气的从头到脚打量她一遍:“彩凤?我怎么没有听说过,你是谁家的格格?”
宫中为了人气旺盛,显示皇族的多子多孙,会将各亲王郡王等的格格贝勒贝子们接进宫中,一同接受教育。
所以,有的新入宫的孩子太皇太后可能不认得。太皇太后以为这个顽劣的女孩子就是被哪家福晋娇惯成性,跑到宫里来作威作福的。
太皇太后问话时,所有无关人等都不敢吭声,所以,这里人虽多,却是一点声音都没有,堪称针落可闻。
或者说,有人特地恶趣味的跑来看这个作威作福的‘彩凤格格’以人狩猎,等的就是她受到教训吃鳖的这一幕。
彩凤在这样的气氛之下,也有些怕了,结巴道:“我……我是太后宫里的。”
太皇太后没想到这么个答案,转头问大格格:“她说的可是真的?太后一向与人为善,宫里什么时候多了这样一个花样这么多的格格?”
说她与人为善已经是客气的说法,不客气一点,当今太后娘娘堪称平庸,一直以来几乎没什么存在感。
大格格说道:“回太皇太后,这位的确是太后在宫女之中认的义女,皇上已经封她为多罗格格。”
太皇太后闻言有些不悦,道:“皇家血脉,岂是随意就能混淆的!就算是真认了义女,也要教好了规矩再放出来。连回话的规矩都没学到,就在宫中大摇大摆,这成何体统!”
彩凤才惊觉自己刚刚回答太皇太后的问话时,说话不合规矩,连忙道:“回太皇太后的话,规矩我也是学过的,只是一时情急忘记了。”
太皇太后看都没看她一眼,继续往前走,也没叫众人起来,而是对着身边的大格格说道:“让太后过来一趟,我有话要问她。”
大格格应了一声之后,并没有马上去办,而是看着太皇太后的脸色,趁机说道:“说到格格中最离谱的,这彩凤格格不过是在宫中作了一些,三妹妹就更不一样了,她到现在还在宫外没回来呢,哪有随驾出行,皇上都回来了,她还迟迟不回宫的道理。难道宫外就那么迷人的眼睛,让人迟迟不归。”
太皇太后当然十分习惯宫里处处都是勾心斗角。就算是亲姐妹之间相互忌妒排挤也是稀松平常的事情。
太皇太后不动声色的说道:“建宁的情况不同,是皇上让她暂时留在五台山诵经祈福的,两者根本就是云泥之别,你这个做姐姐的,不要将此混为一谈。”
大格格本来想给三格格上眼药,被太皇太后一顿教育,就不敢吭声了。
到底也是自己的亲孙女儿,太皇太后对待孙子辈的人向来不会太过严厉,缓和了脸色说道:“去宣旨吧。”
大格格应了一声是,这才向寿安宫走去。
大格格走后,太皇太后对着苏麻拉姑抱怨道:“这还是金枝玉叶呢,她是当今的第一长公主,还有什么不满意的,偏偏还要给别人小鞋穿。”
苏麻拉姑柔声道:“这就是老祖宗常说的人心不足吧。三格格自小就得到皇上和老祖宗的格外看重,别的格格虽然嘴上不说,心里到底是有些嫉妒的。这次南巡,皇上也只带了三格格,其他格格贝勒们可谓是又羡又妒了。不过亲姐妹之间,也不存什么恶意,说过了也就算了。”
太皇太后喜欢的看了看她,说道:“还是我们苏麻善解人意,比她们都让人省心。”
康熙并没跟太皇太后和敬太妃说建宁被人掳走的事,只是告诉她们,建宁替他在五台山诵经。
顺治当初离开庙堂之后,直奔五台山出家,别人不知道,太皇太后是最清楚不过的,所以她以为建宁是特地留下在顺治面前尽孝,这是他们父子父女之间的事情,太皇太后自然不会多管。
御花园太皇太后走后,在其他人若有若无的打量下,彩凤极其尴尬,满脸胀得通红,好像别人都在无声的嘲弄:太皇太后明显对她不屑一顾!
原来最狠的下马威根本不是恶言相向,而是直接忽视。太皇太后这半点都没将人看在眼里的态度,让彩凤想起刚进宫做宫女时的耻辱。
她打算回去跟太后好好哭诉一通,再也不要见这位太皇太后了!可惜她的想法有些过于天真,身份地位的不同,注定了她无法在权位比她高的人面前为所欲为。
其实这位彩凤格格胆子越来越大,还是因为之前太皇太后不在宫中,而皇上又出宫南巡,临走之前自然是把宫中大权都交予太后。
这位太后对彩凤极其宠溺,自然什么都由着她的性子来。所以,这段日子以来,在宫中太后是老大,彩凤就是老二。还有一群捧高踩低的人极尽巴结,让本性就虚荣残忍的彩凤更加变本加厉,导致太皇太后一回宫,她还不能收心刚好就撞到了枪口上。
太皇太后临去盛京之前,让太后搬进自己的寝宫慈宁宫,就是想让她能就近照应一下皇上,免的乾清宫这边太过冷清,毕竟皇帝还没有大婚,所以未建后宫。
不过太后为了表示对太皇太后的恭敬,在慈宁宫的那一段时间也是住在偏殿。在太皇太后还未回来时,接到消息的太后就连忙腾出慈宁宫,搬回自己的寿安宫了。
寿安宫与慈宁宫相比,还不及它的一半大,位置又很靠后,想去御花园去散心还要绕一大圈,彩凤跟太后一起搬家的时候,还因此发了一顿脾气。
太后受到传召,到了慈宁宫,太皇太后遣退了闲杂人等开门见山的说:“琪琪格,你哪找来那么个野丫头,就想鱼目混珠,竟然还让皇上封她为多罗格格,你可知道她在宫中有多胡闹?我看见的时候就不拿奴才当人看,在我看不见的地方,还不知道做了什么冤孽呢!”
第180章 刁蛮公主30
太皇太后生来就是部族中的公主,嫁的夫君皇太极更是当时强大的女真族首领; 更别说日后儿子孙子登上帝位一统江山; 可以说她是个从始到终的贵族。
纵使她的身份如此显赫; 也从没有光天化日之下虐待奴仆的坏毛病。
而那个叫彩凤的丫头的一言一行,都被这宫中的上上下下无数双眼睛看见!这么明显的不修德行; 肆意妄为,简直是在败坏皇家格格的名声!由不得太皇太后不生气了!
阿拉坦琪琪格正是当今太后的闺名,她与太皇太后同样来自科尔沁; 她们都是博尔济吉特氏的子孙; 论起辈分; 太后还是太皇太后的侄孙,在这个宫中只有太皇太后有资格这样叫她。
太后陪着小心说道:“皇额娘; 彩凤那孩子很对我的心思; 才想着长久的把她留在身边。是我教导不严; 才让她惹皇额娘生这么大的气; 我在这儿替她赔罪,请您再给他一次机会; 让她留在我的身边吧。”
太皇太后手中扬着一张纸; “呦; 你还替她赔罪,看来你是非要保住这个义女不可。”
她有些奇怪的道:“可是我怎么看不出这个野丫头有什么值得你欣赏的地方。”
她手中的这张纸正是众人打上来的小报告,上面有那位彩凤进宫后的种种过分表现; 太后如此护着她,真的让太皇太后有些意外。
太后想了半天; 真没想到彩凤有什么值得让人夸
耀的优点,她说道:“这孩子就是和我对了眼缘,相处久了,皇额娘就知道她本性还不错了。”
太皇太后见自己离宫没多久,而这宫中的人已经一个个都打起了自己的主意,皇帝是如此,太后也是如此,她不由得有些心灰意懒。
叹了一口气,嘱咐道:“你看着还好就好吧,只不过要多加约束,再也不能出现今日御花园中出现的事了。”
太后表面上诚惶诚恐的应了下来,实际上,因为这场谈话,使她对太皇太后怀恨在心。因为现在出现在太皇太后面前的是个假太后,真实身份叫毛东珠,是神龙教的一个虔诚教徒。
被太皇太后贬得一文不值的彩凤,正是毛东珠的亲生女儿。有些自欺欺人的父母就是这样,就算是自己孩子再不好,也由不得别人说三道四。
当然,就算毛东珠对太皇太后心存不满,这时也不会做什么,因为她的任务还没有完成。回去只会严加约束彩凤,让她不要再像以前一样肆无忌惮的到处耍格格威风。因为现在宫中有她们惹不起的人回来了,自然要夹起尾巴做人。
这一路行来,大家都看得出来郑克爽对阿珂很有意思的,阿珂也是同样。若是不去计较他们的身份背景,只看这两个人,倒是男俊女俏的一对儿。
只有贼心不死的韦小宝,一心在搞破坏。他想尽办法让九难师太讨厌郑克爽,好从长辈那里直接断绝他俩在一起的可能。
但是随着路途已经有几天,大家比较熟了之后,郑克爽献殷勤的时候还不忘带上建宁,还时时试探她的身份。
可能是在他看来,建宁跟另外几个人比起来有些格格不入,她很少开口,却让人不能忽视,有种大家闺秀的沉稳雍容。这在阿珂身上是一点都看不到的。
郑克爽很好奇,这位叫苏麻女孩到底是何身份,为什么会和阿珂师傅这种江湖人混在一起。
九难师太对他的试探很是不满,建宁和韦小宝毕竟是她抓回来的,虽然没有限制他们的人身自由,可是自己也因此正在被通缉。
于是九难师太警告郑可爽,不要多问。
越是如此,郑克爽自然越是好奇了。
休息的时候,郑克爽特地拿了一竹筒水递给建宁说道,“苏麻妹妹,渴了吧。”不让他问东问西,他只是递个水总可以了吧?
建宁皱着眉头,没有去接那桶水,说道:“我们没有那么熟,郑公子你还是称呼我为苏姑娘吧。”
韦小宝开口嗤笑道:“郑大公子以为自己是谁,妹妹可不是你能叫的!叫姑奶奶还差不多!”他心中腹诽道:这是当今皇上的御妹,你算哪根葱啊?跑出来套近乎,还敢叫妹妹!
郑克爽一个称呼碰了一鼻子灰,有些不忿的走到了另一边去了,阿珂急忙跟了上去。
建宁则在心里盘算,这个郑克爽是台湾郑家的人,这天下只能有一个中国,不允许任何□□分子搞分裂!而收复台湾一战也是势在必行。若是能从这个郑公子身上套出一些台湾省内的有用信息,倒是不枉在此遇见他一遭。
于是,等到郑克爽再次献殷勤时,建宁不再全然拒绝,偶尔会就不冷不热的接着。说起几句郑克爽家乡的话题。
一直对他爱答不理的人转变了风格,郑克爽自然受宠若惊,自然是知无不言,而且建宁的说话技巧很小心,并不直接提出问题,而是引导他说到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不知不觉间就将想问的话套了出来。
面对相谈甚欢的两人,阿珂在一边气得跺脚。
韦小宝则若有所思,他以自身的经历发誓,三格格对谁和颜悦色时,才更应该警惕。
在河南河间府举行的这次“杀龟大会”,是一次秘密集会。若不是有郑克爽引路,他们就算是知道有这么一回事,没有邀请函,没有引路人,河间府那么大,也不知道要往哪里走。
郑克爽笑笑道:“现在中原毕竟是满清的天下,不像在台湾全是我们郑家的地盘,咱们汉人可以自由自在的言论。在中原我们汉人集会还是要慎重一些才行,若是有一个像吴三桂那样告密的汉奸出现,参加大会的众位英雄的安危岂不是堪忧了。”
经过这几天的相处,建宁已经看得出来,这位郑公子,除了长相还算能唬人,却没有什么真材实料,又时常将自己的身份挂在嘴边。他可能是觉得延平郡王以一军之力力抗满清,孤悬海外而奉大明为正统,天下仁人志士应该无不敬仰才是。
所以他总提起自己的身份,便是乐意看到别人对他肃然起敬的样子。
一行人之中,只有阿珂被他迷得神魂颠倒。每次他又提起之后,都十分给面子的双目露出崇拜的光芒。
其他三人对他这种炫耀身份的行为早就有些麻木,甚至厌恶。
大会的这天终于到了,入夜十分,就有人派了两辆大车来接郑克爽一行人。
九难师太还特意换了俗家的衣服,戴上头巾把脸也围住大半,拌成一个普通的中年妇人,明显是不想让人看清自己本来面目的样子。
大车将他们拉到城西十几里的槐树坪。他们到了之后,发现槐树坪的空地上已经坐满了人。见到郑克爽前来,众人不由得欢声雷动,东西南北方向还陆续有人到来。
郑克爽走上前去跟认识和不认识的人寒暄。
韦小宝在身后嘀咕道:“有什么了不起,又不是靠自己的真本事,而是靠着他祖宗的本事才受欢迎的。”
不管怎么样,这次杀龟大会的组织者就是台湾的延平郡王府,所以众人都等着郑克爽代表延平郡王府前来参加,大会才会开始,所以他受到热烈接见也没什么稀奇。
这次这些武林中人到此的直接目的是为了研究对付吴三桂,更远一层,自然要驱除满清鞑虏,光复汉家江山。
月上中天之时,草坪中一个身材魁梧白须飘飘的老者站起来,抱拳说道:“各位英雄好汉,在下冯难敌有礼了。”
众人纷纷还礼,“冯老英雄好。”
之后便是听着冯老者慷慨激昂的主持大会。
建宁见着眼前的情景,不由得有些晃神儿,此情此景她好似也曾经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