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综]逢春-第6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探春说道:“她何止是糊涂,简直是太过糊涂,这么大的府中,谁没有各自的生存之道,我的生存之道就是既然太太抬举我,我就只认她这一个母亲,与那边远着点儿就相安无事了。可是姨娘偏偏爱因此来挑我,教的环儿也是如此,在他们眼里,我到成了攀高枝儿的无耻小人了。就算这样,我看到赵姨娘受人责骂,同样心里很不好受。”
宝钗听探春狠狠的将心里话说出一回,就像她所说的,平时这些话能给谁说呢,惜春年纪太小,只知道自己眼前的那些事儿,迎春又是个针扎都不出声的。她平日里和宝玉好,但是这话更不能讲给宝玉听。
宝钗正同探春在这一处坐着,忽然见到大路上几个丫头婆子也不顾什么体面,一溜烟的往园子外面跑。
探春喝道:“什么事,这么没规矩,挣命的往外跑?”一个丫头停下连喘着说道:“三姑娘,不好了!二爷他发疯了,正在屋子里要拆房子要杀人呢,林姑娘和屋里的人都吓傻了,命我们出府速去报老爷太太老太太知道!”
探春一听大惊失色,宝钗则眉头一皱,说道:“糟了!”
探春只见宝钗健步如飞,直往园外的方向走,而不是向宝玉那边去。探春一时间不知道是该跟着宝钗,还是赶紧去看宝玉,她略顿了顿,还是咬牙追在宝钗后面了:“宝姐姐,你干什么去?略等一等我!”
宝钗跑到院门口,果然看到凤姐正拿着一柄明晃晃的大刀,各处要遇鸡杀鸡,遇狗杀狗,遇见了人还要砍人呢,更加让人看得胆战心惊的是,她还挺着个六七月的大肚子,稍有不慎简直就要出大祸患。
薛宝钗二话不说,上前劈手夺过了她的刀,一指点在她的睡穴上,探春几人只见之前发了疯谁都挡不住的王熙凤竟然被个姑娘家卸了兵刃,还软倒在宝钗身上。
探春对几个婆子说道:“还愣着干什么?还不快去扶!宝姑娘哪禁得住她的重量!”
宝钗说道:“她暂时没事了不会醒过来,最好抬一个软兜来,咱们一起去宝兄弟那里看看,到底为什么他们叔嫂二人都害了一样的病。”
等他们到的时候,贾母王夫人等,也都知道了消息,匆匆赶了过来。贾宝玉正在屋里发疯呢,一会儿拿头去撞床,一会儿又掐着丫鬟的脖子不放,正使了什么方法都不管用,大夫也是束手无策,直说:“恐怕是中邪了!”。
这时,他们带着昏睡过去的王熙凤到了,早有人报给贾母等人说王熙凤之前进园子要砍人的事儿。
探春说道:“大夫既然看不了宝玉,还是先看看二嫂子。”她一边说王熙凤之前的举动给大夫做参考。
大夫一见王熙凤在那安睡,便上前诊脉,也诊不出个所以然来,只说动了胎气。
贾母问宝钗和探春说道:“你们用了什么法子让你凤姐姐停下来,能不能给宝玉也用一下?”
探春看向宝钗,众人便知道,凤姐能安静,是宝钗所为。宝钗说道:“人身体有一处穴道,用特殊的手法点过之后,能使人陷入昏睡,不过他们的病症还未除掉,醒来之后可能还是这个样子。”
贾母连连说:“无妨,好姑娘,先让安静下来再说,他这个样子我怕得很!”
于是宝钗上前拉住宝玉,在他身上快捷的一戳,贾宝玉就如之前凤姐一样,眼睛缓缓的闭上软倒了下去,睡着了。
屋里众人都对眼前这一幕十分惊奇,虽然不敢置信,但是还是真实发生的,林黛玉直念阿弥陀佛。贾母和王夫人等待宝钗比待那个大夫还重视,让她也给看看。
宝钗探过脉之后,也和那个大夫一样看不出身体有什么问题。她知道是那个马道婆施法作祟,正常的医术范畴是看不出来什么的。现在若是让人将那个马道婆抓起来,不知道能不能破除她的魔法!
但是这件事儿是赵姨娘使银子所为,若是捅了出去,赵姨娘要吃不了兜着走,虽然她生下了探春和贾环两个孩子,但是仍然是奴仆的身份,到时候贾母王夫人等人必然不会再留着赵姨娘,货发卖了或者直接处死。薛宝钗与她赵姨娘没有丝毫交情,自然不用替她掩饰,只是怕伤到探春的体面,她心想,反正这病自己也治不了,还是等那一僧一道出场来吧。
如此过了几天,宝玉和王熙凤只要一过了昏睡的劲儿就开始胡天胡地的胡闹,嘴里净说些疯话,根本没有半点理智,贾母他们试过无数办法,问卜求神,百般医治祈祷总没有效果,这期间,家里的亲戚都来看过,包括王子腾的夫人赵氏也来看了,王熙凤是她的亲闺女怎能不着急难过,白日里常常在这守着,到晚上再回家。第二日连王子腾也来了。贾母,王夫人,邢夫人,薛夫人,等寸步不离,只围着干哭。
薛宝钗更是离不得,贾母命人在宝玉隔壁的房间给她临时收拾出一个住处,每到宝玉他们闹的不行了,就让宝钗让他们安静下来。不过人的昏睡穴不能总点,血脉不畅,必然也要出问题。
贾赦贾政等人又怕哭坏了贾母,也没有主意。贾赦还每日求僧问道,忙个不停,贾政就只知道唉声叹气,见什么法子都不灵验,还劝阻贾赦道:“儿孙自有儿孙福,不然就随他们去吧!”因众人都说他们要不行了,因此贾政已经命人准备好了后事备好了棺椁。贾赦也不理贾政,自去忙他的。
这一日清晨,宝钗终于听到了如同仙乐的声音,虽然在别人听来更像是街头骗子。伴随着木鱼声,清晰的传来一句:“南无解冤孽菩萨!有那人口不安,家宅颠倾或逢凶险,或逢邪崇者,我们善能医治!”
贾母和王夫人。已经没了他法,听到这声音,如何能不一试,何况如此深宅大院,竟然听得这么清楚,说不定是真有些道行的,贾政虽然不自在,但是贾母的命令他从来不违拗,只得请了那一僧一道进来,众人一看,原来是个跛足的道人和一个癞头的和尚,但是二人的长相都十分轩昂。
贾政与他们搭话,问他们在哪个庙头修禅,又问有何符水法宝,那癞头和尚说道:“不用其他法宝,你家自有那通灵的稀世奇珍,放着不用,怎么还向我要符水?”
众人一听这话,便想起宝玉的玉来。听这和尚一开口,像是有些神通。
贾母连忙让人把宝玉胸前的玉摘下来,垫着帕子拿给了和尚道士。那和尚一见这玉,如见一人,对着它絮絮叨叨地说道:“你给我青埂峰一别,下世为人已经一十三载。可惜你沾了那么多粉渍脂痕,才遮蔽了宝光。”于是口中又念喃喃念讼什么经文佛曷,让人把这玉挂在门槛上,让把他们中邪的二人放到一个屋子中,就说等三十三日就成了。
在他们念诵完之后,清醒着的宝玉和王熙凤倒是难得的安静了下来,贾母等人要给封谢礼,他们哈哈笑着只说不用。在他们要走之时,忽然看到宝钗。
薛宝钗知道这两人是有些神通的,但是她也毫不畏惧的迎视过去。双方对视半晌,那一僧一道明显十分意外,过了一会儿,那跛足道人说道:“这位姑娘的金器看来是用不上了。”
癞头和尚道:“不如由我们化了去,姑娘的冷香丸也不用再吃了,此金器由我们带走之后自会无病无痛。”
薛夫人这时才“啊”了一声,认出他们来,就是宝钗小时候,路过他家门口的那一僧一道!果然宝钗冷香丸的方子,还有让嵌在金锁上那句话都是他们给的!如今竟然又碰上了,还这么巧的是来给宝玉和凤姐治病。
王夫人和贾母问是怎么回事,薛夫人便将宝钗小时候咳喘四处求医都不中用,就是他们治好的这件事说了。
贾母和王夫人对这一僧一道更深信不疑,当然也是因为她们再没别的法子。
宝钗与他二人对视片刻,伸手摘下颈中的金锁交于他人手中,互相行了一个礼,各自退开。那二人便飘然远去,宝钗也由此松了一口气。
贾母念佛道:“宝姑娘的金锁就当做是给宝玉和凤姐她们付了医资了吧,他们二人若是好了,让他们好好谢你。”
薛宝钗忙道:“不敢。”
果然当晚,看到人就知道吵饿,要吃东西,第二天就渐渐神志清晰,等到三十三天之后更是都好全了,宝玉,连脸上的烫伤都一点伤疤没留下。
等他们好了之后,果然如贾母所言,贾府中王熙凤和宝玉好生设宴郑重的谢薛宝钗,更是不在话下。
又过了几日之后,薛宝钗又得了一些男子手臂那么粗壮的粉脆鲜藕,还有每个三四十斤重的大西瓜,以及上好的新鲜鲟鱼,更有暹罗国进贡的灵柏香熏暹猪。便在园子中设宴回请王熙凤与宝玉,以及贾府众人,就是那些不过来的非后宅人员,宝钗也让人送了一些过去给他们尝鲜。
正赶上这一日未时是芒种时节,古时候就有的风俗是每逢这一日,人们要摆设各色礼物,祭饯花神。因为芒种一过就是夏天了,众花皆谢,花神退位,所以需要饯行,这风俗在闺中女儿之中更为流行。
所以这天一大早起来,大观园中的女儿们纷纷在每一棵树,每一枝花上系了各种用绫罗,纱锦等裁出的彩带,以致满园之中,绣带飘飘,花枝招展,而且,众女儿们打扮得更是月妒花惭,莺声燕语,给园中更添景色。
所有姑娘们并李纨,凤姐带着她家的大姐儿都来了,在园子中嬉戏。平儿,袭人,翡翠,蜜蜡,琥珀,侍书,司棋,入画等大丫鬟带着小丫鬟们做花戏。
宝钗说道:“怎么不见黛玉,这个懒丫头,难道这会子还在睡觉,等我去把她找来。”说着就向潇湘馆那边走,将要到门口,看见宝玉进去了,她觉得两人说不定有什么悄悄话要说,不便上前去做这个电灯泡,便又折身向回,园中处处都是花树,微风一吹,飘飘落花簌簌而下,使人如同置身仙境之中。一时之间倒是不想就回去与众人相聚,她便沿着落花一路走来,直走到池中的滴翠亭中,亭子四面围着窗门,宝钗本欲进里面去歇会儿脚,却听见里面传来两人的说话之声。一人是,在她那处当差的小红,另一人那声音只觉得有点熟悉,似乎听过。应该是谁那处的一个小丫头。宝钗本欲照常上前,却听到她们对话的内容后住了脚步,她们在说什么云爷捡了小红的帕子还回来,就算是宝钗没当面看到小红的表情,也听得出来她自身必然是粉面含春,宝钗正要叹息,怎么到处都是恋爱的气息。这是小红和那丫头推开了亭子的窗子,都看到宝钗站在那儿,不由得都吓得面无人色,这个时代女儿家如果和男人私相授受那就是犯了大错。小红施礼道:“姑娘。”
宝钗不动声色的对另外一个丫头道:“你是谁房里的,叫什么名字?”那小丫头看起来不过十二三岁年纪,咽了咽口水说道:“回宝姑娘我是,宝二爷房里的,叫坠儿。”宝钗点点头道:“你先下去吧,今天这事儿不要再和任何人提,走了一点风声,我就去宝兄弟那,为你是问。”
坠儿连忙走了,宝钗本来要去亭子中休息一会儿的,便举步过去,小红跟在一旁,垂首听使唤,宝钗淡淡的说道:“你不用急,若是你们真是一对有情人,等时机到了,我自然成全你们”。
小红连忙跪下磕头道:“谢宝姑娘!”
宝钗回去之后,见林黛玉和宝玉已经到了,王熙凤说道:“你说去找你林妹妹,可是林妹妹都来了,你自己却又不见影子,我们这会儿正商量着人派人去找你呢!又怕去找你的,又迟迟不回来,这走丢的都成了串儿了!”
林黛玉笑道:“这有何难,只要二嫂子举起钢刀,登高一呼,宝姐姐无论身在何处,都会第一时间飞奔过来救你的!”说的众人都笑了起来。
王熙凤嗔道:“好你个贫嘴的,敢打趣我呢!”说着就要去撕她的嘴,林黛玉急忙躲到宝钗身后。
宝钗张开双臂拦着:“林妹妹这丫头不懂事,确实促狭的很,凤姐姐可别跟她一般见识,当心动胎气!可不是闹着玩儿的!”
王熙凤恨声道:“这帮姑娘你就惯着吧,说不定哪天,她们越发的猖狂了,要跑到你头上去作威作福了。”
薛宝钗几次三番相救,王熙凤纵然是个心硬的人,对宝钗也早就与别个不同,她也看出来了,宝钗看似精明,实则是个惯会为他人着想而不顾自己利益的,觉得这丫头简直太傻了!但是她又对宝钗气不起来,只对太过怜香惜玉,对女孩们向来都好得不得了,对自己也是如此,王熙凤对她恨又不是爱又不是,莫可奈何。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大家的支持,多多评论呦,么么哒!
第122章 钗在奁中16
这时惜春惊喜的叫道:“你们快来看!这有一对儿团扇大的蝴蝶!”众人循声望去,果然是一对儿玉色的大蝴蝶; 正在花丛里翩翩起舞; 将落未落。
众人七嘴八舌的说道:“快把它扑到; 捉来我们玩!于是不论小姐丫头,还是少奶奶; 个个拿着扇子去扑。
王熙凤在一旁说道:“这么大的蝴蝶,可真是难得,恐怕都快成精了吧!”
一旁的袭人说道:“今日咱们饯行花神; 却飞出这两个来; 会不会是花神显灵?”
王熙凤嗤笑; 刚要说她从来不信鬼神,又想到上次自己中了邪; 不正是邪崇作怪; 不管信与不信; 红口白牙的; 还是不要说出来。
那一对儿大蝴蝶十分轻盈敏捷,在众人身前; 飞来飞去; 但是; 谁都扑不到她们,飞到宝钗跟前,还要在她的鬓边逗留; 宝钗一挥手,将之赶走了。
惜春说道:“哎呀; 宝姐姐,这么好的机会你怎么不扑它,白白的将它放走了!”只见那一对玉色蝴蝶翩跹交辉着向小河边飞去了。
宝钗说道:“袭人说得对,万物有灵,何况它们长了这么大也不容易,让它们自由自在的飞吧,你们去扑些好看的小蝴蝶来,我教你们做成标本保存,就算过了三年五载,也仍然和今天的一样。”
于是园中一片拿扇扑蝶的景象,宝玉看了众女儿各具情状,或恼或喜或嗔,简直一双眼睛都看不过来。林黛玉看了他这呆相,不由得又是醋意大起,也拿着扇子和,自己的丫鬟紫鹃跑到一边扑蝶去了。
薛宝钗果然说到做到,拿出曾经小学自然科学的知识,教大家制作蝴蝶标本的法子,这里的丫鬟小姐们从小做惯了女工针线的,都是心灵手巧之人,制作一个小小的标本,不在话下。
标本治好之后,蝴蝶双翅伸展开,还是栩栩如生,翅膀上的彩色花纹路清晰可见,甚至比平时落在花蕊的片刻,让人看的还要清晰明显,这意外十分好看的成果不由得让人看了大喜。拿回去放到多宝格上,便是一件让人眼前一亮的摆件,宝玉还亲手制了两个,叫人给老太太和太太送去看个新鲜。
王熙凤不用再卧床静养,府中上下的事儿便又都来找她,只因之前李纨管家时,又不能事事都去回太太,但又有好多都决断不下,导致府中上下办事有些拖沓,已经招致了王夫人几分不满,现在凤姐好不容易出屋,王夫人又急急的指派她管家,王熙凤其实颇为得意,也让那些说她闲话,嫉妒的人看看,这若是没有她在上头压着管制,这些刁奴怎么可能那么容易支使的开!
李纨是真的很高兴,不用再干这个活,她之前有拿不下主意的,还偷偷去找探春商量,这事儿她谁也没敢告诉,探春受她所托,自然也不会说。
王熙凤如今身怀有孕,是全家上下的宝贝。又重掌大权,何等意气风发。只不过她也会以自己的身体为第一要务,不会像之前那样透支精力了。
贾母也嘱咐她道:“还是养胎要紧,千万不要累着了。”
就在王熙凤要重新支领了府中的开销去放印子钱时,贾琏看到邸报说江南的甄家竟然被抄家了!甄家曾经何等显赫!就只说接皇帝的御驾就接过四次。这说抄家就给抄了,不由让人十分意外,而且甄家获罪的理由之一就是重利盘剥!王熙凤手刚要伸出去,便来了这样一番警醒,自然没再敢动放印子钱的心思。而且她连忙打开平儿,旺儿等人看着,把之前的放利票子都烧个一干二净,万不可让别人见到了!
没两天甄家就派人送来了几大箱子东西,本来依照凤姐的性格,是必然留下的,不过这次她却不想直接做主了,学着李纨将这事儿就回禀了王夫人与贾母,正好她们在一处。
贾老太太也知道甄家获罪抄家的消息,这东西必然是在抄家之前就送出来了,不然不会这两天就到,正在暗自沉吟。
王夫人则心里怪凤姐,看来她是越来越胆小怕事了!这事还有什么值得回贾母的?直接按下不就完了!这时候甄家送出的几个箱子,一定是早先就知道了消息,里面这东西岂能不是价值连城!怕是他们家的家底儿全在里面了!他们家既然都抄了家,获了罪,这钱还想往回要吗?不就从此便宜了贾家人!
王熙凤恭敬的立在下首,不去看王夫人的脸色,知道她此时必然不满意,早晚得给自己一顿排宣吃,但是此时在老太太屋里必然还发作不得。
贾老太太沉吟片刻,说道:“甄家已经获了罪,虽还没处置,但已经都是罪人,这件事非同小可,等老爷回来,这事儿还是由他们男人决定吧。”又对王夫人和王熙凤说道:“别只为了眼前的小利,给他们男人惹来祸端,现在官不好做,若是有什么错处真被参到御头上,都要吃不了兜着走了。”
说完,贾母就蔫蔫的要去休息,命人都下去,可能是人老了就多愁善感,此时贾母有一种物伤其类的悲哀,是王夫人与王熙凤感受不到的。
出了贾母的院子,王夫人果然就撂下了脸子,快步向前走,王熙凤跟在后头,险些追不上她。“太太,你听我说,我起先并没想直接回了老太太,只是看您在这里,一时也不得闲,那边甄家来的婆子还等着呢,少不得才说了,太太可千万别因这点事生气。”
王夫人停步回身说道:“哦,原来是你看我不得闲,平日里什么困难的事儿你都办过,怎么这点子就难倒你了!”
王熙凤不过多解释一句,知道没有任何可信度,但又不能在太太面前太过不去,见王夫人停下来,便乖乖垂头听训。
王夫人知道王熙凤向来聪明,自己的这点小心思王熙凤必然也是知道的,只不过这次就没有顺着她来。又想事情已经发生了,也不能为了这件事儿又把王熙凤撵回去躲清闲,那这个家由谁来当?
王夫人便放缓了口气,又说了两句话,“既然老太太说等老爷决断,那就等他下了衙回来再说吧,你去让甄家的那些跟来的人先歇着,把箱子先抬到我的上房去,等老爷回来了好能验看。”
且说贾政回来之后,知道了此事,自然大为惊慌,甄家获罪抄家,是前几天就下的明旨,虽然自己家与他们一向是世交。但是从没想到,还有东西运过来。按照朝廷的法律规定,这些都已经是属于朝廷,不属于甄家的,他们若是敢擅自收纳,简直是与甄家一样的罪行!
于是连忙连夜上了一封检举自身的信,自己亲自看着人把未打开过的箱子贴上封条。连夜一起送到大理寺去,当然,那些押送过来的人也没落下。
几天之后上面下了一道旨意嘉奖贾政,还象征性的赐了一些东西。贾政没有因此遭到皇上的贬斥已经心满意足,别人也没什么感觉,只有王夫人心中有些抑郁。
不久贾妃派太监出来,送了一百二十两银子让从初一到初三打三天的平安醮。王熙凤便约了宝钗,宝玉等人那三天到清虚观去看戏。贾老太太听了有这等热闹,说也要去,还特意邀请薛夫人同去,见老太太高兴,于是全府上下全部都去。
迎春,探春,惜春他们很少有机会能出贾府的门,就算是偶尔有去王子腾家或是谁家的时候也是从一个内宅,到另一个内宅去,还从来没有过特地去道观打醮看得这等热闹事儿。
宝钗其实极其不愿意看戏,看着他们在上面吹吹打打唱来跳去的,总是觉得这娱乐形式太过单一,没什么好看,奈何薛夫人也去,就当陪她散散心。
初一这一天,荣国府门前车辆纷纷,贾府的女眷主子们就坐了十来辆车轿,更别说下剩的丫鬟,婆子,跟着的老嬷嬷们。简直又将荣宁街堵得水泄不通,最前边贾母的轿子都到了山门外,后面那些伺候的人,还在路上呢。
凤姐和李纨见了连忙上前服侍,宝钗和黛玉搀了薛夫人,探春搀了王夫人,迎春惜春自去与邢夫人一起。
只是那山门外除了她家的车马之外,竟然已经到了好些车架,一个个比贾府的豪华也不匡多让。
等那本观的头发胡须俱已花白观主来拜见贾母之后,才知道原来今日不仅是贾家,还来了很多达官贵人的亲眷,王妃,世子妃的更是来了不少,这清虚观一时竟然有些忙不开了,不过因为提前打过招呼,给贾家还是留了一层楼。
这位张观主虽然是曾经贾代善方外出家的替身,但是他后来已经被先皇亲口封为“大幻真人”,还掌管着道家“道录司”的印,已经是国家封的道家掌门人之一,就是王公,藩镇来了也要称呼他一声老神仙。
贾母说道:“今日观中怎么这么热闹,恐怕我们来的不是时候?”
那张观主说道:“老太太快别多心,这正赶上端阳节前,各处府上都来做供奉,今天也巧了,除了府上之外,还有好几家王公贵族也赶在今天。不过供奉拜祭都是拜完了这一座,就到下一座,谁都不会多做停留。就算是人多也不怕挤着,等到过后看戏时,又各家有不同的楼层,互不打扰,若是两府之间有交情的还可以互相走动,岂不热闹。”说完,他还小声的向贾母说道:“南安王妃,怡亲王福晋都来了,别的人家尚且罢了,这两家恐怕府上无论如何也要派人去拜会。”
其实要说今天,这清虚观会吸引这么多王公命妇前来拜祭的起因,还是因为怡亲王福晋今早上才决定上这儿来打醮,便吸引了这些想讨好巴结的人过来。
贾母一行人去了正殿拜祭,果然如张老道所说,别人已经离了这处,前往下一个。等到了最后一处的时候,也只堪堪看到前边人的裙裾,看来他们是比贾府中人到的早一些。
等都拜过了一番,又回到楼中准备看戏时,贾府一行人与已经早到的其他人才算正面见着了,因为这人物众多,各自斯见也很费了一番功夫,终于都不缺礼数之后,才打算回到各自的楼层去安静看戏。
怡亲王福晋兆佳氏一直都是淡淡的,自从胤祥当上了怡亲王,他们家从门可罗雀的立马变成了京城中的香饽饽,人人都想来搭上一点关系。
只不过这兆佳氏已经随着胤祥这些年的得宠与落魄,看尽了人情冷暖。胤祥被贬被雪藏时,怎么不见有人来呢!可见这人心思变。
不过现在怡亲王一心为皇上办差,不存私心,于是没必要让内眷与其他大臣的家眷结交。交情多了,他在朝中要做什么事反而会束手束脚。
兆佳氏正是提防自己早早选好了来哪个道观,便会吸引了别的人来,才在一早上随机指派了一个。即使是这样,也有那消息灵通的跟了过来。
兆佳氏已经收到回报,贾家早就派人过来收拾,所以知道他们家不算在内。对贾老太太也是客客气气的,但是贾家毕竟于十三王府上没有丝毫交情,也只是淡淡的几句话罢了。
众人刚要恭送她回楼上,兆佳氏眼尖,看到了在贾府姑娘堆里的薛宝钗,不由得停住脚步,说道:“可是薛姑娘,怎么好久没来我府上了?”
宝钗于是走出人群,要给她重新见礼,怡亲王福晋说道:“免了吧,咱们娘俩之间,何须用这么客套生分。”说着便放开馋扶着她丫鬟的手,来牵宝钗。
仔细看了看宝钗说道:“几个月不见,你倒是长高了,脸也长开了,出落得越发标志。怎么最近不到府上来,前儿我和十三爷说起你呢。”
宝钗于是回了几句,说道:“只说在家中奉养母亲,无召不敢前去打扰等等。”
怡亲王福晋说道:“正好今儿就遇见你了,要不然过几日我也要下贴子请呢,看来今日合该相见,你就跟我在一处吧,我知道你和我一样怕热,这大暑天的,楼上我已经让人放了冰盆。”
薛宝钗说道:“容民女向老太太以及家母请辞,再来陪福晋。”兆佳氏点点头应允,并不先走,而是站在那等她。
宝钗来到贾母面前,还未来得及说话,贾母就连忙说道:“你就去陪福晋吧,我们这处人多,少不了的热闹。”薛夫人也说:“去吧,不可让福晋久等。”
于是薛宝钗掺着赵佳氏的手上楼,余下的人便也各自分散了,去找自己的座位。
等只剩下自己人,南安王妃问左右道:“这是哪来的薛姑娘?我怎么没听说过,朝中哪个要职大臣是姓薛的?”
等下人打听来了薛宝钗的身份,南安王妃不屑的说道:“我当是哪里来的,原来是个商贾之女。”说罢,心中更加气愤了,这怡亲王福晋当真是个奇葩,他们这些正经的命妇贵女想要巴结她,她不收着,反而对她们不咸不淡的,却把一个商贾之女当做宝贝,巴巴的带到了自己身边。
在南安王妃看来,这更是不给她们脸面呢!要不是家里老爷吩咐了,要与怡亲王福晋处好关系,她何必让人守在人家门口打听了往哪儿来,她们才匆匆出门呢!现在却闹得灰头土脸,还没有一个商贾之女得脸。今天这事儿若是传了出去,少不得要成为别人的笑柄。南安王府的太妃又与贾府的老太君向来有些交情,因此,南安王妃也不好发作,所以她这口气只能憋着了!
王熙凤贾老太君等人,打量这些命妇的情行,在心中略一琢磨,也大概就明白是怎么回事儿了。只可惜他们贾家虽然外面看着显赫,现在在任的却都是芝麻小官儿,就算有一日攀上了人家福晋,外面的爷们儿也跟怡亲王他老人家说不上话,不过是白忙活,所以只倒她们是清静来看戏的。
那一日清虚观看戏过后,众人对宝钗的观感更为不同了,贾母王夫人等自然不会多什么,他们早就知道宝钗时常去与怡亲王福晋作伴,但是宝钗向来低调,并非所有人都知道。
那天当着众多丫头婆子的面,众星拱月的怡亲王福晋只点宝钗一个在身边,可见她是大有面子的,所以贾府的那些常爱嚼舌根的便传起来,说宝姑娘日后是要有大造化的。薛宝钗对这些传言置若罔闻,不过是她们下人间茶余饭后爱讲究人罢了,贾府家风不严,宝钗也知道他们是一向如此习惯了的,也犯不着为此动气或是真当一回事儿了。
话说这一日清早,薛宝钗还没起来就听见外面有动静有人说话,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