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综]逢春-第6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薛蟠说道:“好,我明日亲自去给胡先生找房子,顺便回老宅看看。”
薛夫人想了想说道:“蟠儿若是日后去胡先生的新宅子进学,宝钗每日也去就不方便了。”
宝钗说道:“那我就不去了,本来我跟着一起上课,也不过是因为成日在家无所事事,跟哥哥一起,还能带动他的积极性,但是我又不需要考状元,读不读书也无所谓了。”
薛蟠听了之后,对宝钗不无羡慕,说道:“其实我也不考状元啊,怎么就非得念到十八岁不可呢?”
薛夫人抹泪道:“这还不是你老子给你定的规矩,让你多念两天书,晚两年成亲,省着整日只知道不务正业。现在看来,多读书果真有好处,你这不是比以往要强得多了!”
背着薛夫人,薛宝钗又对薛蟠说道,“哥哥若是有心,可以打听打听那贾家族中子弟的风评,并不是个个都是好的,你若是有心交朋友,可要擦亮了眼睛,而且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你应该比我懂得多,别被别人忽悠了去。”
薛蟠说道:“妹妹放心,有你这提醒,我如何能不警醒些,再说过两天胡先生要到了,我不过偶尔与贾家的兄弟们聚一聚,我天天上课还得打理京城的几门子生意,哪有时间跟他们胡混,无论好的坏的,我只当普通亲戚走动就是了。”
看着下人将东西都归置好,薛家在京城算是安顿了下来,出了梨香院的西南角门儿,在过一假道,便是王夫人的正房东院儿了。每日或饭后,或者是晚间闲暇,薛夫人都有了去处,或者与王夫人相叙,或者去与贾母说话,每日都有事情做有人陪,并不像以前虽然身体一直健康,但精神总是不太好。
薛夫人从小在家中受到好的教育,出嫁之后除了夫君早亡之外,也没有什么不如意之事,所以她随分从时,举止言行得体,贾母常愿与她对坐聊天。
这天贾琏回家之后见王熙凤正在摆弄一匣子的钗环首饰,王熙凤的首饰贾琏都见过,见这些首饰个个品相极佳,这不是她常用的。不由得有些意外,“哪儿来的这么一箱子好东西?难不成是我没见过的你的陪嫁?”
作者有话要说:
谢谢大家的继续支持,么么哒!
第111章 钗在奁中5
王熙凤眉眼带笑,看得出来心情十分好; “我的陪嫁你哪样没见过!就算是没开箱子的; 不是也巴巴儿的翻看了一遍; 现在又说我藏着这么多的陪嫁,这是什么居心。”
贾琏连忙哄道:“原是我说错了话; 请二奶奶别放在心上,那你这一箱子东西,价值可不菲; 到底是哪儿来的?”
王熙凤卖着关子; 并不搭理他; 还是挨个去看匣子里的东西。
贾琏在她那得不到答案,于是又去问平儿:“今天家里发生什么我不知道的大事了; 都谁来过?”
平儿看看王熙凤; 见她没有阻止的意思。既然这东西摆出来让二爷看到了; 少不得他早晚也得知道来历; 于是笑着说道:“今日没有什么特别的事儿,只是宝姑娘过来略坐了坐。”
贾琏:“薛姨妈家的宝姑娘?”
王熙凤也有意在贾琏面前显摆一番; 眉飞色舞地说道:“这是; 宝钗刚才给我送来的。你道是怎样; 原来这些东西是宝钗在金陵做钗环首饰时,觉得样式还好的,每样都打了双份; 带上我的了,几年下来; 才攒了这么一大匣子,这如今才搬过来,自然是才送到我手上。”
贾琏也有些意外,不过也算在情理之中,“原来是你们姐妹情深,她有什么好东西都想着你给你留一份儿,可见是一直惦念着你,把你当亲姐姐一样呢。”
王熙凤说道:“可不是嘛,我就说,别看外表多伶俐,这其实是个实心眼儿的傻丫头!就算是亲姐妹,也没有她这样对人掏心掏肺的了。但是话说回来,她家里就她一个女孩,没有其他姐妹作伴。我小的时候,姑妈没少看顾我,现在我还记得,时常猴儿在她身上,姑妈在家里又时常提起我,便让宝丫头多了一份念想,有什么好东西就想着给我留着了。”
贾琏拿起一个镶着整颗拇指盖大小红宝石的簪子,看到专门盛放的描金小盒子中,和它一套的还有项链耳环等物,红宝石颗颗都明亮耀眼,他仔细瞧了瞧说道:“看这成色材质,好似是同一颗石头上取下来的,只这么一套,恐怕就得上千的银子!”
见惯了好东西的贾琏也不由得啧舌,“二奶奶有这么一门子富贵亲戚,又有如此大方想着你的妹妹,可真是叫我羡慕死了!”
王熙凤喜道:“不是多少银子的事儿,而是这份情谊无价!羡慕去吧,羡慕也没有你的,这些都是我们女孩家的玩意儿,随后,十分小心的将那宝石簪子放回原位。
她见屋里没下人,又悄悄在贾琏耳边说:“虽然没有明说,但是这些年我也听到了一点传闻,我薛姑父死后,蟠哥儿那时还小管不住诺大的家业,原是交给宝钗照管的,所以一应的银钱,还有薛家各处的铺子,全都是宝钗在管,而且产业都被她打理得井井有条,甚至比之前更好。别看我宝妹妹平时不显山露水的,可是真正是个小财神呢!她打一些自己喜欢的像样首饰,也不足为奇了。”
她有一句话含在嘴里没说的是:哪像咱们家的小姐,一个月二两银子,赞十年也攒不出这一匣子东西,这还是普通公府小姐这开销呢。
听她如此说,贾琏更是奇道:“这妹妹才几岁呀,不是比蟠兄弟还小吗?怎么薛蟠还管不得家业的时候,薛姑父就放心让她管了?”
王熙凤又说道:“这你就有所不知了,我这个妹妹从小便聪明伶俐,让她父亲当男孩一般教养,与蟠兄弟一道的上课学习,受的教育都是一样的。她也当真是个人才,在蟠兄弟还一窍不通的时候,就将那些经商的门道都学得差不多了,薛姑父在病重时,精神不好,兼顾不过来,所有的一切外面生意上的事就是都是她打理的。薛姑父亲自把关之后,才将这大权和重担都交给了她。这不,如今蟠哥儿还有没学到家呢,还整日要往先生家去呢。”
贾琏这才恍然大悟道:“原来如此,没想到偌大一个薛家,当家人竟然是宝姑娘啊!”随后,他想想又说道,“咱们家的内宅是你在管家,可千万别短了宝姑娘还有姨妈她们的用度。”
王熙凤嗔了他一眼:“这还用你说!人家薛家一应用的都是自己开销,我只不过是让咱们家姐妹有的必少不了宝丫头一份就完了。”
宝钗这一匣子东西,对王熙凤的意义,不只是一样礼物那么简单,更是让贾琏和贾家人看到,她王熙凤的娘家不是没人没东西。当然,除了王熙凤这一份是宝钗特别准备的之外,其他人的见面礼都是由薛夫人打点。
给胡先生住的房子已经安排妥当,他们到了之后,安顿了两天,胡先生便派人来让薛蟠每日去上学。
薛蟠功课虽然都平平,但是这么多年的书都坚持下来了,他只有一大软肋就是爱睡懒觉,和他这个上学有冲突,之前都是在府里,这先生规定的同样时辰上课,现在挪到了府外,又要压缩他的睡眠时间。
这天又是搬到京城之后的第一天上学,不知不觉薛蟠又睡得迟了,出门时骑上马就向外跑,两个小厮紧随其后,谁承想路过巷子口时一不小心刮倒了一个急冲过来的孩子。
薛蟠急忙勒马,跟着的小厮连忙上前查看,并喝道:“好个不长眼的,也不看看清楚,谁的驾都敢挡,是不是不要命了!”
带着那孩子的老太太也有些惊吓蒙了,只有那孩子的哭声,薛蟠说道:“别骂他,别吓着他了,快点看看伤到哪儿了没有!”
那小厮看孩子哇哇大哭,见哭得这么响亮,摸他身上问这处疼不疼?那孩子只是一个劲的摇头,应该是并没有什么大事儿,就说道:“没什么事儿,爷快迟到了,你还是快点儿去胡先生府吧,这边让小的我留下来处理就好。”
薛蟠眼见时间要来不及了,正有此意,他往策马前走了几步,又调转马头说道,“你还是把他们两个送到咱们府上,回去请姑娘看看,别在过后有什么意外。”
那小厮连忙应是,于是薛蟠只让一人跟着,另一人留下将人带回府去,这件事交给宝钗,薛蟠便放心策马上学去了。
薛宝钗一早梳洗好了,与薛夫人一起用过早饭之后,薛夫人已经出门去找王夫人。宝钗听说薛蟠出门就撞了人,已经给带回府上了,他自己去上课。
下人回报说:受了撞的是个五六岁的男孩儿,跟着的家人是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婆婆。但是事出突然,没看到马蹄子踢没踢上那孩子,只是一个劲的哭,恐怕是受了些惊吓。
宝钗嘱咐下人先别去告诉薛夫人,让人将带回府的祖孙俩让到客房去,一面派人去请大夫,听说是一老一小,自己便到客房去看看。
宝钗到了的时候正见到一位上了年纪的老婆婆要跪下给琥珀磕头呢,口中直叫姑娘。琥珀赶忙扶住她,臊得脸通红:“哎哟,我的婆婆,快别这样了,我哪是什么姑娘啊,我是跟着姑娘的丫鬟,我们姑娘一会儿就到了。”
那位婆婆见琥珀长相漂亮,绫罗绸缎的又穿金戴银,还以为她就是这家的姑娘,此时知道弄错了,还有些尴尬:“原来是我认错了,那您怎么称呼啊?”。
“叫我琥珀就行,”琥珀抬头见宝钗过来了,忙对那婆婆说道:“你要拜见,这才是我们姑娘呢。”
宝钗淡声说道:“这时候还说什么拜见不拜见的,她老这么大岁数,要真拜见了我,不是折我的寿吗,受了惊吓的孩子怎么样了?”
琥珀指着那婆婆身后躺在床上尤不安分乱扭乱跳,想坐起来去伸手拿果子吃的小男孩,说道:“回姑娘,在这儿呢!”
宝钗说道:“让我看看。”
那婆婆见了宝钗早就怔住了,一辈子和庄稼打交道,她之前见了琥珀这样的丫鬟还以为是见了官家小姐。此时见了宝钗,张了半天嘴,却不知道如何说话了,哪里见过像宝钗这样冰肌玉骨,神仙妃子一样的人物,便是在画上也没见过,听到宝钗这话,连忙诚惶诚恐的把她让到床边。
宝钗看了一遍孩子之后,有些好笑的说:“真是个调皮的,受了这么大惊吓,还活蹦乱跳的,我看没什么事儿,不过要请大夫再看一遍才好。”
琥珀说道:“正是呢,奴婢也觉得这孩子应该没什么事儿。”
宝钗说:“这位是?”琥珀连忙说道:“对了,还没请教婆婆如何称呼?”
那婆婆这时候才找回了自己的声音,有些拘谨地说道:“我姓刘,是这孩子板儿的姥姥,打算带着她来城里走亲戚的。”
宝钗恍然大悟的说道:“原来是刘姥姥。”
不久请个大夫过来看了,说孩子没什么事儿,没被马踢到,就是摔倒了屁股,青了半边儿,尾椎会疼几天。小孩子恢复力好,也不用吃什么药。
刘姥姥说道:“原本要找周瑞家的娘子,经府前一位好心的太爷指点,让我绕到后街去,这才走到巷子口,板儿见了大马就被吓了个腚墩儿,原就没什么事儿,不该给少爷小姐添麻烦的,都怪我老婆子不好!一时吓住了,没主意就大咧咧跟了进来,反倒烦扰姑娘一家人这么半天。”
刘姥姥为人淳朴,本来他们就是受害者,却说得像是给别人添了麻烦似的。
宝钗敬重她的人品端方朴实,更敬重她日后的善良正直,重情义。于是多问了几句:“你找周瑞家的有什么事儿?”
刘姥姥有些诧异的道:“难不成姑娘认识她们家?”
琥珀说:“你只管说就是了。”
于是刘姥姥将自己的来意说明,她见宝钗以及她的丫鬟都和蔼可亲,便也不藏着掖着,说:因为生活太过艰难,想进城厚着脸皮找城里的旧亲戚走动一番,看能不能得到一些接济帮衬。
板儿家姓王,曾经与王家的祖上连过宗认了亲戚,而他们这一门子硬搭上来的亲戚只有王子腾以及在京城的妹妹王夫人知晓,别人也是全不知道的,后来又很长时间没走动过,更是萧疏了,所以上贾府来试试运气。
因为周瑞家的是贾府王夫人的陪房,所以刘姥姥想去求她给递个话儿,看看能不能见一见王夫人。
琥珀和刚进来的翡翠一起笑道:“这正是赶着巧了,原来板儿这一撞也是有缘法的,你如今遇见我们姑娘,要比周瑞家的递话强多了。”
见刘姥姥面露不解之色,薛宝钗说道:“姥姥要见的夫人是我姨母。”
刘姥姥这才恍然大悟,道:“难道你是王家二姑奶奶家的姑娘?”
薛宝钗点头道:“正是呢,所以刘姥姥若有什么难处,尽管说与我听听,既然大家都是亲戚,板儿与我外祖家是同出一宗,该帮的我们也尽尽心,何况今天还让你们祖孙二人受了惊吓。”
刘姥姥是万万没想到,这么巧的,竟然就让她见到真佛了。
宝钗继续说道:“当然,你本来就是奔着我姨母来的,可以先去他们家坐坐,一会儿我就让丫头去传话,我们家本来也是借住在贾家,姥姥应该去亲自拜见一下。”
于是正与薛夫人在一处闲话的王夫人接到了宝钗派人带来的传信,两人才知道这一上午的功夫,竟然发生了这么一件事情。王夫人笑着说道:“你这个女儿,真是让你省心省力,亏得她都处置了才派人来说。”
王夫人与薛夫人一起见了刘姥姥,王夫人又让王熙凤下去好好安排。王熙凤听说了此事,忖度着王夫人的意思,又想到薛蟠险些撞了人家,便做主封了五十两银子给刘姥姥,又替她的表兄弟薛蟠说了一堆讨罪告饶的话。
刘姥姥千恩万谢的接了银子,按照贾家平时的定例,这样的亲戚上门,最多只能二十两,别小瞧二十两银子,在他们贾家也许只是一顿摆宴席的钱,在庄户人家却足够一年的费用。
板儿还在梨香院的客房呢,刘姥姥回去之后,薛宝钗让人留了饭,又另外封了五十两银子,并一些布匹衣料,还有好些吃的用的,给他们雇来了一辆大车,安安稳稳的让人送回。
坐在车上的刘姥姥还如坠云雾之中,后来狠狠的掐了自己大腿一把,疼的差点跳起来,才知道这不是做梦,她是真的捧着一百两银子,还有姑娘给的这一大车的吃穿用品,更不知道要值多少银子。
刘姥姥不由得感激得泪流满面,嘴里直给她们念佛,“阿弥陀佛,多亏姑娘奶奶太太们怜惜,这么多的银子,回家够买好几垧良田,再也不用担心挨饿受冻了!”
宝钗有时闲了也会去与迎春,探春,惜春,黛玉他们在一处,一起下棋看书,或是做些针线女红。不过她的时间总是有限,每隔三两天能去那么一天。
宝钗为人也不爱与人计较,宽和豁达,又博闻强记,所以三春几个姐妹都愿意与她在一处玩。每到她不来的时候,姐妹几个总要缠着薛姨妈问上半天,“宝姐姐今天不来了吗?”“宝姐姐真没空吗?”“她若是没空来,要不我们就去找她吧。”
薛姨妈说道:“宝丫头她一天事情最多,要见的人也多,忙完了一处,总有另一处。本来今天是要与我一道过来的,但是出门之前,京城福顺斋的大管事又来了,我怕累着她,就算有心相帮,也怕处理不好,反倒给她增添了麻烦,只能让她自己去处理。”
王夫人说道:“你们听到了,你宝姐姐有好多事要办,才不能来的,你们也别过去打扰她。”
薛夫人说道:“今天她就来不了了,明儿个应该没问题。”
王夫人也知道宝钗当着整个薛家外面的家,就劝几个姑娘:等人来了也别整天只知道缠着宝钗问这问那,让她过来松快的日子又不得闲。王夫人又去悄声与薛夫人说,“福顺斋是京城最大的胭脂楼,大管事找宝钗干什么?”
薛夫人轻声说道:“我也不知道宝丫头有什么办法,早在十日之前,这福顺斋已经易主到薛家名下了。”
林黛玉没有错过王夫人脸上一闪而过的惊讶神色,她有些落寞的坐在一旁,听她们有一搭没一搭的讨论。自从薛姨妈家来了之后,众人总是宝姐姐长宝姐姐短的挂在嘴边儿,不只是旁人,就是宝玉也是如此。
黛玉之前觉得自己是唯一一个客居在此的女孩,受到特殊待遇以及贾母的疼爱。可是自从又有一个宝钗来了之后,贾府的下人们风言风语,把黛玉和宝钗两个人做比较,人家都说黛玉不如宝钗的,林黛玉如此敏感的性格,怎能察觉不到?况且不止下人如此说,三春几个姐妹也都爱与宝丫头玩,特别是宝玉,如果和宝钗走的近,或者是多夸宝钗几句,黛玉就必要念酸吃醋几天的!
由于宝钗几日没往贾府那边去,众人也都惦念着。贾宝玉亲自往梨香院来看,先去拜见过薛夫人。贾母与王夫人素来十分疼爱宝玉,爱若珍宝,薛夫人爱乌及乌,看他的人品模样,又是自己亲外甥,自然也是疼入骨髓。而且他年纪又小,只当他是小孩儿一般相待,倒是没想过他与宝钗男女避忌的事,直接把他让入宝钗房中。
此时正值宝钗歇了中觉不久,丫鬟给她端上来一丸药,说:“姑娘,该吃药了。”
宝玉就进来了,“宝姐姐,怎么还吃上药了,生病了吗,可看过大夫没有,怎么刚才姨妈没有告诉我?”
面对他这样连珠炮似的询问,宝钗笑着说道:“不妨事,不是什么了不起的大病,也是宿疾了,吃几丸药就好了,何必现说一回,还要惊动人。”她对另一边的丫鬟说道:“去给宝兄弟上茶。”
宝玉仍然刨根问底儿地问道:“姐姐怎么不告诉我到底是什么宿疾?”
宝钗正要把丸药送入口中,只见宝玉扬起鼻子左闻闻,右嗅嗅,还问道:“什么东西,有种淡淡的香味儿?”
宝钗心想,好在我素知你的脾性,不会与你这呆子计较,若换了其他女孩,你敢在人家的香闺之中这么无礼,早让人叉出去了。
宝钗无奈只得让丫鬟先把丸药给他闻一闻后,再拿回来自己吃了:“是这个味儿吧,有一种混杂在一起的花香,我也觉得挺好闻。”
宝玉惊奇地道:“正是这个味道!怪香的。这是药丸吗?怎么做的,为什么会这么香?”
薛宝钗淡淡的说道:“就是药丸,只不过里面加了花蕊,才多了香味儿。”
宝玉像没见过似的仔细打量宝钗。
宝钗说道:“又怎么了?”
宝玉说道:“都道宝姐姐与众不同,如今我算是亲眼见到了,是真真的不同!别人吃的药都是一股药香味儿,偏就姐姐吃的药竟然是一股花香味,不是与众不同是什么!”
他这样卖力的表演,算是把宝钗和屋里的丫鬟都逗笑了,宝玉笑着说道:“能逗宝姐姐一乐,我这次就算没有白来。若是生了病,保持心情愉快,这病好的就快了。”
宝钗于是笑着问他,这两天过得怎么样,王夫人可好,贾母可好,把话岔开去。这‘冷香丸’是她来之前的宝钗便得了的,还有与之一同的金锁,她也是有的。
姑娘家带着点金银饰物本不足为奇,贾府的姑娘个个也都得有好几件。可是她又不打算去践行那什么金玉良缘,所以没有必要向人宣传她的金锁。
毕竟贾宝玉的玉上的两句话:“莫失莫忘,仙寿恒昌”,与宝钗金锁上的两句话“不离不弃,芳龄永继”,出自那赖头和尚的同源,确实是一对儿。
宝玉坐着还没多一会儿,林黛玉随后就到了,一见宝玉在这儿,便说道:“原来他竟跑到这儿来了,早知道他在我就不来了。”
第112章 钗在奁中6
宝玉又奇怪地道:“这又是什么道理,我什么时候又惹到你了。”其实他心里有些明白; 林黛玉应该是怪他来看宝姐姐; 但是他心里有些不乐; 想到:只许整天陪你玩儿,就不许陪别人玩一会儿了。
黛玉眨了眨眼睛说:“我什么时候说你又惹到我了?”
宝钗目光一转; 笑着说道:“宝玉没明白颦丫头的意思,她是说,若知道你今日来; 那她就换个日子再来; 那样的话; 我这屋子总是热热闹闹的,不会冷清。”
林黛玉不无惊讶的看着宝钗说:“还是你明白我的意思; 当真是一点儿不错; 难道是我肚子里的蛔虫不成。”
宝钗把黛玉让到炕上; 把自己的手炉放到她怀里说:“天儿怪凉的; 你身子弱,走了这么远的路; 可别冻着。”
贾宝玉只见黛玉面对宝钗时脸颊红扑扑的; 颇有羞涩之态; 又见两人凑在一起,头碰着头说悄悄话,心想女孩的心思真是猜不透。他原来以为因为自己的关系; 黛玉对宝钗是单方面的带着些许敌意的,现在一看好像又并非如此; 两人凑在一起,好的像一个人似的。
贾宝玉见两人都不搭理他,就打量起宝钗房中的摆设来,屋子布置得大方明净,合屋上下没有多少珍宝奇玩,却给人一种极为舒适的感觉,美人瓠中插着时鲜花卉,最惹眼的当属墙上的一副字画,上面的诗题着苏轼的定风波。
宝玉不由得仔细看了看,因为女儿家的房中,一般也就是放一些海棠春睡图,或者别枝惊雀图等。细看之下,这幅字整体看来方正茂密,朴拙大方,若非书法名家,绝对写不出这样的字来。
只见上半阕‘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笔力雄强圆厚,气势庄严雄浑。
下半阕‘料峭春寒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整幅字浑圆一体,气势磅礴。
旁边的一幅配画是一片红杉树林中一个大人并着两个小童,那小童应是一男一女,一大二小迎着细雨穿着蓑衣,漫步在红杉树林中,有一种简朴中见真意,能感受到画中人豁达超脱的胸襟。
宝玉说道:“宝姐姐,这幅字真好,是哪位名家所作?”
宝钗说道:“你仔细看一看,那下面不是有落款吗?”
宝玉凑近了细看,果然有小字的落款儿,却只有一个“春”字,宝玉不由得冥思苦想,是哪位名家的名号?是晋还是宋朝?想了半天,也没有什么头绪。
还是黛玉见宝钗似笑非笑的表情,试探着猜道:“这……莫非是宝姐姐所做?”
宝玉不由得大为吃惊:“真是宝姐姐所做?”
宝钗说道:“只是闲暇之余的拙作,不登大雅之堂,所以只在我自己屋里摆着。”
黛玉说道:“宝姐姐可真会谦虚,写得这么好,我还从没见过这么气势磅礴的字,没想到竟是出自女子之手,而且还是和我朝夕相处的人,你竟有这等才华,平时竟是半点儿不给我们显露,可见,只拿我们当外人的!”
宝钗说道:“这算什么才华,字写得好坏可不是靠才华,而是看是否勤奋,若是每日悬腕临摹三五个时辰,十年之后你们也能练成一手好字。”
丫鬟又送上来精细的茶果给他们吃,薛夫人进屋来,见到他们姐弟妹三个谈谈笑笑的,十分高兴。她也如其他上了年纪的夫人一样,就爱看着众多孩子围绕在她膝旁,奈何家里只得两个,并不怎么热闹,何况薛蟠还是在外面疯惯了不着家的。
薛夫人于是说道:“两个玉儿,既然来了姨妈这儿,就别急着回去了,我已经告诉厨房做些他们拿手的菜,今晚上就在这吃。我也派人过去告诉了府里老太太和太太,所以你们两个只管放心,在这好好松快一天就是了。”
宝玉和黛玉听了都很高兴,他们整天被闷在贾府中,如今能在别处用饭都觉得是十分难得的事情。
饭席之上,薛夫人想起,宝玉曾经称赞东苑贾珍府里的鹅掌鸭胗好吃,便对丫鬟说道:“琥珀,将这叠子鸭胗放到宝玉跟前,你也尝尝我们府里的。”
宝玉和黛玉同时看向那个端碟子过来的丫鬟,宝玉说道:“你叫琥珀,是伺候宝姐姐的?”
琥珀说道:“是的,二爷。”
林黛玉给宝钗和薛夫人解惑道:“这丫头也叫琥珀,真是巧了,宝玉房中的大丫头也有一个叫琥珀的,宝姐姐跟宝玉像是商量好的一样,房里的两下人竟然撞了名字。”
薛夫人一听,笑道:“那还真是巧了。”她对宝玉更绝的怜爱,和自己女儿丫头的名字都撞得上。
宝钗说道:“我的丫头们都是用珠宝玉石起的名字,平时只有一个翡翠常跟着我,琥珀她们就留在府中,所以你们没见过。”
她来了贾府之后,自然也知道宝玉身边有个丫鬟叫琥珀了,但是并没有在意。家里丫鬟众多,何况还是两家人,起重了名字也不足为奇,她没必要因为宝玉那儿也有一个就给自己的丫鬟改名字,所以只不过派琥珀多在家里这边做事就罢了。
林黛玉心中却又有些不自在了,心想,怎么他们两个有这么多的共同之处,连丫鬟的名字都一样!
情窦初开的少女总是患得患失,其实这只不过是一点儿小事,若是林黛玉自己的丫鬟与宝玉的丫鬟重名,就很够她开心一阵子了,但是偏偏是宝玉与别人丫鬟重了名,而且这个别人还是宝钗。
宝钗虽然年岁大他们不多,然而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如今林黛玉又听了这话,心中如何能不当一件心事存下,黛玉心中便因此有抑郁不忿之意,但是宝钗素来待她很好,让她连气都气不起来,只能兀自心中抑郁。
薛夫人不住的劝他们吃菜,薛夫人照管宝玉,宝钗就多看顾黛玉,至于宝玉是吃冷酒还是吃热酒全凭他自己心意,还有薛夫人的劝阻,宝钗是不会多话的。
黛玉的胃口小,又有心事,总共也吃不了几口,宝钗对人的情绪很敏感。说道:“妹妹,怎么只吃这么点,是不是东西不合胃口?”黛玉说道:“菜都很好,只是这两日我旧疾犯了,在家也只吃这些。”
宝钗说道:“那怎么能行,怪不得身体这么弱,每顿要多吃饭才行。”她对一旁的翡翠道:“你去厨房,亲自看着他们蒸一碗热腾腾的秋葵蒸蛋来。”黛玉刚说:“还是别那么麻烦,我也不一定吃得下的。”
这时黛玉的小丫头雪雁听了紫鹃的话,来给黛玉送手炉来。一见到黛玉,就发现她手中正捧着一只精致的手炉。
宝钗说道:“你的这两个丫头,都是好样的,心里常想着主子,怕你冷着,还特地大老远送过来,不过,下次再来就可以告诉他们不用这么麻烦,我这什么都有,咱俩共用是一样的,保准冻不到你。”
黛玉笑道:“我怎会不知道,有宝姐姐细心想着,紫娟丫头也不过是白操心。”
这时翡翠已经捧着蒸蛋送上来了,送到黛玉手边,揭开盖子,还冒着热气儿。黛玉惊喜的叫出声来:“哎呀,这么好看!真有意思。”宝玉伸脖子一看:“姨妈家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